收藏 分销(赏)

2022届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名师选题.pdf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134578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7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名师选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届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名师选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届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名师选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届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名师选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届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名师选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2022)2022 届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名师选题届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名师选题 选择题 1、GPS 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地面上任何一点,在任一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多少颗 GPS 卫星()A.3 颗 B.4 颗 C.21 颗 D.24 颗 答案:B【提示】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GPS 定位需要 4 颗定位卫星才能进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准确定位。故选 B。2、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 (1)上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红外

2、线X 光可见光紫外线 A.B.C.D.(2)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划分植物类型 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A.B.C.D.答案:D C【提示】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1)读图仔细比较各波段及反射曲线的高低。(2)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3 【解答】(1)根据图示可知,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在 0.600.80 之间,是红外线和可见光范围。故选 D。(2)植物的健康状况可通过遥感技术来判断,粮食作物的产量也与作物健康状况有关。所以可以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和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3、故选 C。3、剑湖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湖泊面积不断萎缩,“3S”技术已运用于湖泊面积变化的研究。下图为不同时期剑湖流域分布图。为获取大量湖滩耕地,1956 年和 1965 年该地区对海尾河进行两次裁弯取直,1957 年和 1962 年两次大挖海尾河,降低海尾河南端水位;1983 年当地政府决定不再通过排泄湖水来获取耕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983 年以前,剑湖萎缩的首要原因是()A.大面积围湖造田 B.疏浚出湖河道 C.泥沙大量淤积 D.地壳缓慢抬升 (2)推测剑湖萎缩的数据主要来源于()A.RSB.GISC.GPSD.GIS+RS 答案:B 4 A【提示】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3S 技术

4、(地理信息技术)及其综合应用 解析:(1)本题考查了湖泊萎缩的原因。(2)本题考查了 3S 技术及其应用。【解答】(1)读材料可知:“1956 年和 1965 年该地区对海尾河进行两次裁弯取直,1957 年和 1962 年两次大挖海尾河,降低海尾河南端水位”,所以剑湖萎缩的首要原因是通过疏浚出湖河道排泄湖水来获取耕地。故选 B。(2)获取剑湖萎缩的数据主要是通过获取不同时期剑湖的图像进行分析,拍摄剑湖的图像主要采用 RS,A 正确;GIS 是对获取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所以 BD 错误;GPS 主要作用是定位和导航,不能获取一个“面”的信息,故 C 错误。故选 A。4、2019 年 1 月 3

5、日,“鹊桥”支持嫦娥四号着巡组合体顺利完成落月和两器分离任务,随后支持着陆器和巡视器完成了 5 个月昼的月面工作,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中继通信链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登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需要中继星转发信号才能将数据传输到地球,其原因主要是()A.距离地球过于遥远 B.受太阳活动的干扰 C.月球引力过于强大 D.受月球本体的阻挡 5 (2)“鹊桥号”中继星获取探测器信息并传回地球,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ARC.GISD.GNSS 答案:D A【提示】月球概况及其运动特征 宇宙探测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宇宙探测。(2)本题主要考查了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解答

6、】(1)登录月球背面的探测器,需要中继星转发信号才能将数据传输到地球,其原因主要是月球背面背向地球,受月球本体的阻挡,影响信号传输,D 对。故选 D。(2)“鹊桥号”中继星获取探测器信息并传回地球,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RS,遥感技术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A 对。AR 不是地理信息技术,B 错。GIS 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C 错。GNSS 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D 错。故选 A。6 5、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一款无桩借还车模式。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和归还一辆单车,完成一次几千米以内的市内骑行。下图为北京某用户在一天中不同时段查询到的同一区域单车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

7、不同时段单车分布差异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路口附近()A.紧邻城市 CBDB.公交站点集中 C.工业区集中 D.办公区集中(2)图中所示的手机功能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ISB.RS 和 GPSC.RS 和 GISD.GPS 和 GIS(3)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其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 城市公交客流大大减少城市交通规划有所调整 A.B.C.D.答案:B D D【提示】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7 3S 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综合应用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

8、及其综合应用。(3)主要考查共享单车推广使用产生的影响。【解答】(1)图中所示区域内 23:35 时共享单车数量少,15:20 时共享单车数量多,说明是人们上班或者购物集中区,所以 A、C、D 三项都有可能。公交站点集中区,公交车多,乘坐公交车方便,即使是骑共享单车来坐公交车以及下公交车之后骑车回家,两者的人数也应基本持平,不会出现白天与晚上共享单车数量差异这么大的情况,B 不可能。故选 B。(2)车辆的定位需利用 GPS 技术,利用手机查询租用单车主要运用的 GIS 系统。故选 D。(3)共享单车是新型环保出行工具,有利于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正确;缓解交通拥堵,正确;对城市交规会有所影响,正

9、确;但单车出行多为短途,对公交客流不会造成大的影响,错误。故选 D。6、2013 年 07 月 22 日 07 时 45 分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与漳县交界(34.5N,104.2E)发生 6.6 级地震,震源深度 20 千米,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开展了救援行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地理技术手段主要是()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8 (2)在对震区被困灾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遥感技术“数字地球”A.B.C.D.答案:C B【提

10、示】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2)本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解答】(1)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属于获取信息的范畴,利用的是遥感技术。故选 C。(2)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获取被困人员的精确位置,需要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获取被困人员所在区域的信息,需要利用遥感技术。故选 B。7、下表为 2000-2015 年重庆市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表(单位:hm)。完成下面小题。土地利用类型 2000-2005 年 2005-2010 年 2010-2015 年 2000-2015 年 耕地-28816.95-49645.49-60857.

11、94-139320.38 林地 40526.39 5789.13-7863.61 38451.9 9 草地-26320.24-1886.59-2322.97-30529.79 水域 3344.11 10472.80 4142.84 17959.75 建设用地 11535.07 35325.70 66905.59 113766.35 未利用土地-268.38-55.54-3.92-327.84(1)关于重庆市 2000-2015 年土地利用变化及主要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农业结构调整 B.建设用地先减后增产业结构调整 C.林地面积不断增加退耕还林工程 D.水域面积持续增加水利工

12、程建设(2)国土资源部门实时获取重庆市土地利用情况主要依托于()A.RSB.GISC.GPSD.VR 答案:D A【提示】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1)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建设占用,A 错。建设用地持续增加,B 错。林地面积先增后减,C 错误。水域变化明显增加,主要是由于水利工程建设,D 正确。(2)国土资源部门实时获取重庆市土地利用数据的最快速有效的技术是 RS,A 正确。GIS 为地理信息技术不能用于获取地物信息,GPS 为全球定位系统,不可以用于获取地物信息,VR 为虚拟现实技术,不是地理技 术。BCD 错误。10 【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8、2018 年“高铁、民航+共享汽车”的

13、自驾新模式开始出现。若到厦门旅游,完全可以先乘坐飞机或高铁到厦门,然后在当地租一辆 Gofun(共享汽车)。用户可自行充电,在平台 APP 上点击“充电”按钮,进入充电地图页面,寻找带有“绿色电源”标记的地点扫码为车辆免费充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前往“绿色电源”的地点扫码为车辆免费充电,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和 GPSB.RS 和 GIS C.GPS 和 GISD.GIS 和数字地球 (2)共享汽车的推广使用,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导致汽油需求增速放缓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增加能源消耗 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A.B.C.D.答案:C C【提示】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全球定位系

14、统及其应用 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 解析:11 (1)RS 主要是视线的延伸,是一种“看”的功能。GPS 的主要功能是定位。GIS 是能提供存储、显示、分析地理数据功能的软件。(2)共享汽车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但新事物的诞生还是需要和社会实际情况不断的磨合才能适应。【解答】(1)GPS 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GIS 主要功能是分析信息,规划路线;RS 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象;地理信息技术是 3S 技术的统称。前往“绿色电源”的地点扫码为车辆免费充电,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GPS 和 GIS。故选 C。(2)共享汽车的推广使用,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导致汽油需求增速放缓,对;行驶汽车数量减

15、少,能缓解交通拥堵,但是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错;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错;尾气排放减少,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对。故选 C。综合题 9、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红火蚁是世界自然联盟(IUCN)重点追踪的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央视新闻报道显示,截至目前,红火蚁已成功入侵我国 12 个省份,共计 435 个县市区。红火蚁是典型的杂食性生物,食量大。对体型比较大的食物,常团伙作战。红火蚁的厉害之处还在于腹部有毒针。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每年红火蚁对室外公共设施,如空调外机,交通信号机箱以及各种电力设备的破坏造成的损失高达几十亿美元。12 根据上述材料,说明红火蚁的危害,并对其防治提出合理化建议。

16、答案:危害:杂食性生物,食量大,易造成农作物减产和生态破坏;腹部有毒刺,威胁人畜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破坏室外公共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措施:寻找、培育天敌,利用生物手段防治红火蚁;加大科技投入,研发高效药剂加以防治:采用水淹蚁巢、沸水灌注等物理方法灭蚁。解析:本题主要以目前全国各地红火蚁事件为背景,考查环境问题的危害及防治,结合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提示可总结出答案,难度一般。材料中显示“红火蚁是典型的杂食性动物,食量大”,“腹部有毒针”,会直接危害植物(作物),比如吃掉果实、咬破果皮,使得果实腐烂,进而造成减产。此外,红火蚁喜食多种作物、蔬菜种子,搬运、啃食会明显降低出苗率。同时,还会产生间

17、接危害,比如红火蚁会吃掉一些肥土动物,如蚯蚓等,间接造成土质受损。畜牧业方面,红火蚁会攻击家禽家畜的幼崽,使得家畜家禽患病几率增大,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农民受到红火蚁攻击,也会影响农业活动。材料中还提到“每年红火蚁对室外公共设施,如空调外机,交通信号机箱以及各种电力设备的破坏造成的损失高达几十亿美元。”说明红火蚁破坏公共设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防治红火蚁要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相结合。(1)物理防治:向蚁巢内直接灌入沸水,每隔 510 天处理 1 次,连续处理 34次。(2)化学毒杀:在红火蚁觅食区散布低毒的饵剂,饵剂可用磨碎的玉米粒加上新鲜的大豆油,以及芬普尼、百利普芬等化学药剂混合而成。诱

18、杀时要做好宣传和警示,防止人畜中毒。(3)生物措施:培育各种竞争物种及捕食天敌等。小提示:10、2018 年我国共发生地质灾害 2966 起,共造成 105 人死亡,7 人失踪,73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147 亿元。结合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13 (1)读图分析,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是_地区。(2)图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_,该省区灾害点数约为_。(3)相对而言,我国六大区中_地区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4)我国中南地区发生的山崩、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答案:(1)西南(2)四

19、川 102(3)华东(4)东部地区的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 解析:本题以我国地质灾害为背景,主要考查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难度一般,结合所学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图文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并从材料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1)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是云贵、川藏等西南地区。(2)从图中可看出,表示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的是阴影所表示的直方图,可看出川的灾害点数最多,灾害点数越为 102,所以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四川省。(3)14 据图可看出,表示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的是阴影所表示的直方图,我

20、国六大区中鲁、苏、浙、赣、皖、闽、沪、台等华东地区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4)在不同地形区的交界处,因为地势起伏较大,地质不稳定,容易发生山崩、泥石流、滑坡,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中南地区的省份主要是豫、鄂、湘、粤、桂、琼等省份,地形以低山丘陵与平原为主,所以中南地区的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容易发生该类自然灾害。小提示:11、2014 年 7 月 18 日至 22 日,地处大巴山区的陕西镇巴县,连续三场暴雨导致了多个山沟中的山体大面积滑坡,沟谷地带一些房屋随着泥水移动摧毁。读下面三幅图完成下列问题。(1)结合甲图,请分析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2)请结合泥石流形成示意图判断表示什么?并说明

21、形成区的地理环境特征。(3)请简述泥石流的主要危害。答案:(1)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降水强度较大的区域。15 (2)读图,处泥石流堆积,很容易堵塞河道。根据河流流向,在堵塞区上游,应是泥石流堵塞大河而形成的湖泊。图中形成区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物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形成泥石流。(3)泥石流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所造成的破坏和河道阻塞。更严重的是对城镇、矿山、乡村的毁灭性冲淤。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解析:本题考查了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条件和造成的危害,考

22、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1)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降水强度较大的区域。(2)读图可知,处泥石流堆积,使下游河道堵塞;根据河流流向,在堵塞区上游,应是泥石流堵塞大河,水位上涨而形成的堰塞湖。图中为泥石流的形成区,读图可知,该区域成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物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汇集大量的水和碎屑物质,形成泥石流。(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泥石流的危害包括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主要表现在冲毁房屋、工厂、道路、桥梁等其他工程设施;破坏耕地、农作物、水利设施;阻塞河道,引发洪涝灾害;破坏生态环境;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小提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