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 录
1.
总论
1.1
概述
1.1.1
1.1.2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2
编制单位、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单位
1.2.2
编制依据
1.2.3
编制原则
1.3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3.1
项目背景
1.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
项目范围
1.5
1.5.1
1.5.2
1.6
研究结论及建议
研究的初步结论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
市场预测
2.1
产品用途
2.2
2.2.1
2.2.2
国内外市场预测
世界市场
国内市场
2.3
产品价格
2.3.1
国际市场价格
2.2.2
国内市场价格
3.
生产规模、产品方案
3.1
生产规模
3.2
产品规格及质量标准
4.
工艺技术方案
4.1
合成氨装置
4.1.1
搬迁合成氨装置工艺技术方案
4.1.2
新建合成氨装置工艺技术方案
4.2
尿素装置
4.2.1
现有尿素装置工艺概述
4.2.2
搬迁尿素装置工艺概述
4.2.3
尿素装置工艺技术方案(新建1200吨/天)
4.2.4
新建尿素装置工艺概述
4.2.5
工艺路线比较和选择(650吨/天)
4.3
全厂自控方案
4.3.1
自动化水平
4.3.2
DCS、ESD的配置与主要仪表选型
4.3.3
仪表供电和供气
5.
原料、燃料及辅助材料及的供应
5.1
原燃料天然气规格、用量及来源
5.1.1
天然气规格
5.1.2
天然气用量
5.1.3
来源
5.1.4
供应方式
5.2
辅助材料用量及来源
5.2.1
催化剂品种、用量及规格
5.2.2
5.2.3
主要化学品用量及规格
包装用品用量及规格
6.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6.1
建厂条件
6.1.1
地理位置
6.1.2
地形、地貌概况
6.2
工程地质、地震烈度
6.3
水文地质情况和有关江河水文资料
6.4
当地气象条件
6.4.1
6.4.2
气温
风
6.4.3
降雨
6.4.4
空气温度
6.4.5
气压
6.5
供电
6.6
供水
6.7
给排水
6.8
供热
6.9
通讯
6.10
交通运输状况
6.11
地区和城镇社会经济的现况及发展规划
6.12
与城镇、地区规划的关系和生活福利设施的条件
7.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
7.1
总图运输
7.1.1
概况
7.1.2
总平面布置
7.1.3
竖向布置
7.1.4
7.1.5
7.1.6
绿化
运输
设计采用的规范
7.2
给排水
7.2.1
设计概况
7.2.2
水源
7.2.3
给水系统
7.2.4
排水系统
7.2.5
污水处理站
7.2.6
定员
7.3
供电及电讯
7.3.1
设计范围
7.3.2
负荷等级和用电负荷
7.3.3
全厂供电系统设计方案和原则
7.3.4
电气设备选型
7.3.5
照明
7.3.6
配电线路
7.3.7
防雷接地
7.3.8
主要设备材料表
7.4
供热
7.4.1
供热负荷
7.4.2
燃料条件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4.10
7.4.11
锅炉房能力确定
蒸汽系统简述
锅炉房布置简述
锅炉房工艺流程简述
原料及水电消耗
三废排放量
锅炉房生产定员
法规或标准
附件
7.5
粉体工程设施
7.5.1
研究范围
7.5.2
设计原则
7.5.3
工艺流程说明
7.5.4
系统能力的确定
7.5.5
设备一览表
7.5.6
7.5.7
占地、建筑面积
公用工程消耗
7.6
氮气、空气供应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设计依据
工艺技术方案选择
主要设备选型
占地
水、电消耗量
定员
7.7
7.7.1
7.7.2
7.7.3
维修及全厂性仓库
维修装置
全厂性仓库
化学品库
7.8
中央化验室
7.8.1
设计范围
7.8.2
分析室建筑概况
7.8.3
主要分析方法及分析仪器概述
7.8.4
定员
7.9
土建
7.9.1
工程地质
7.9.2
土建方案
7.9.3
土建工程量及“三材”用量
7.9.4
采用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7.9.5
建构筑物一览表
8
节能/能耗及节能措施
8.1
合成氨装置节能/能耗及节能措施
8.1.2
吨氨能耗
8.1.2
节能措施
8.2
尿素装置节节能/能耗及节能措施
8.2.1
节能措施
8.2.2
节能效果
9
环境保护
9.1
厂址与环境现状
9.1.1
厂址地理位置
9.1.2
地形、地貌、水文及气象特征
9.1.3
环境质量现状
9.2
技改项目现有情况
9.2.1
四川XX绵阳分公司现有生产情况
9.2.2
“三废”排放
9.2.3
现有环保措施
9.2.4
绵阳分公司存在的环境问题
9.3
执行的环保标准
9.3.1
环境质量标准
9.3.2
9.4
9.4.1
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本技改搬迁项目情况
9.4.2
9.5
9.5.1
9.5.2
9.5.3
“三废”排放情况
控制污染的主要措施
废气治理措施
废水治理措施
废渣治理措施
9.5.4
9.5.5
9.5.6
噪声
绿化
环保管理及监测
9.6
环保投资估算
9.7
环境影响分析
9.7.1
大气
9.7.2
水体
9.4.4
噪声的防治
9.8
存在问题及建议
10.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0.1
设计原则
10.2
设计中采用的标准、规范
10.3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10.3.1
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危险因素
10.3.2
主要有害无聊的危害特性
10.4
安全卫生防护措施
10.5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10.5.1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
10.5.2
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及管理制度
10.5.3
职业病防治
10.5.4
安全预评价
10.6
安全卫生投资估算
10.7
消防设施
10.7.1
设计中采用的标准规范
10.7.2
10.7.3
10.7.4
10.7.5
消防环境现状
工程的火灾危险类别
消防设施和措施
消防投资估算
11.
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
11.1
工厂体制和组织机构
11.2
生产班制及定员
11.3
员工来源及培训
12.
项目实施规划
12.1
建设周期的规划
12.2
实施进度规划
1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3.1
投资估算
13.1.1
工程概况
13.1.2
编制依据
13.1.3
主要设备及材料价格
13.1.4
估算指标
13.1.5
项目总投资及投资分析
13.1.6
其它说明
14.
财务分析
14.1
计算依据
14.1.1
财务评价依据
14.1.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主要参数
14.2
产品成本估算
14.2.1
总成本
14.2.2
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
14.2.3
经营成本
14.3
财务评价
14.3.1
盈利能力分析
14.4
小结
14.5
主要计算报表
附图
序号
图纸名称
图号
1
平面布置图
F06042-030-01
2
天然气配气站工艺流程图(700吨/天)
F06042-040-001
3
造气工序工艺流程图(700吨/天)
F06042-040-002
4
中低变甲烷化工序工艺流程图(700吨/天)
F06042-040-003
5
脱碳工序工艺流程图(700吨/天)
F06042-040-004
6
压缩工序工艺流程图(700吨/天)
F06042-040-005
7
合成工序工艺流程图(一)(700吨/天)
F06042-040-006
8
合成工序工艺流程图(二)(700吨/天)
F06042-040-007
9
罐区工艺流程图(700吨/天)
F06042-040-008
10
合成氨装置蒸汽平衡(700吨/天)
F06042-040-009
11
物料平衡表(700吨/天)
F06042-040-010
12
脱硫造气工序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165吨/天)
F06042-040-011
13
中低变甲烷化工序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165吨/天)
F06042-040-012
14
脱碳工序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165吨/天)
F06042-040-013
15
压缩工序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165吨/天)
F06042-040-014
16
合成工序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165吨/天)
F06042-040-015
17
氢回收 液氨贮槽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165吨/天)
F06042-040-016
18
蒸汽平衡图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165吨/天)
F06042-040-017
19
物料平衡表(165吨/天)
F06042-040-018
20
合成及循环工艺流程图(尿素1200吨/天)
F06042-040-019
21
循环及蒸发工艺流程图(尿素1200吨/天)
F06042-040-020
22
水解解吸工艺流程图(尿素1200吨/天)
F06042-040-021
23
冷却水平衡图(尿素1200吨/天)
F06042-040-022
24
蒸汽平衡图(尿素1200吨/天)
F06042-040-023
25
物料平衡表(1200吨/天)
F06042-040-024
26
合成及循环工艺流程图(尿素650吨/天)
F06042-040-025
27
循环及蒸发工艺流程图(尿素650吨/天)
F06042-040-026
28
水解汽提工艺流程图(尿素650吨/天)
F06042-040-027
29
冷却水平衡图(尿素650吨/天)
F06042-040-028
30
蒸汽平衡图(尿素650吨/天)
F06042-040-029
31
物料平衡表(650吨/天)
F06042-040-030
32
全厂水平衡图
F06042-080-01
33
全厂供电系统图
F06042-090-02
34
天然气-锅炉房建议布置图
F06042-100-01
35
蒸汽平衡图
F05029-100-02
附件由业主自行上报
目-11
1. 总论
1.1 概述
1.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XX绵阳分公司合成氨、尿素安全环保隐患治理搬迁项目。
(2)项目业主:四川XX绵阳分公司
(3)业主法人代表:
(4)资本构成:国有资本、法人资本及个人资本
(5)经营体制:内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
(6)管理体制:董事会、股东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7)项目建设地点:
1.1.2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四川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合成氨及尿素为主导产品的大型化工上市公司。公司下辖德阳、绵阳两个尿素生产基地和射洪包装分公司、销售分公司等生产经营实体。现有固定资产18亿元,净资产11.5亿元。现有年产100万吨尿素、6000吨三聚氰胺、6000吨塑料包装袋、3000吨塑料管材管件的生产能力。主要产品“XX牌”尿素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远销东南亚。2005年,公司在“全国化工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26位,在四川省100强企业中排名第57位,人均利润第12位。尿素产量和经济效益在全国氮肥企业中排名第8位和第2位,在省内列第2位。“XX”商标是我国氮肥企业目前为止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公司被授予“2005年中国农资质量万里行畅销品牌”、“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等称号。
四川XX绵阳分公司座落在风景秀丽的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前身系绵阳联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中石化集团新星石油公司成都华川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于1998年、2000年在收购绵阳市天然气化工厂和国营南光化工总厂的基础上成立的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合成氨、尿素、塑料编织袋等产品。1999~2001年公司投入2.6亿元对两套尿素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生产规模扩大到年产合成氨18万吨、尿素30万吨,塑料编织袋700万条。现有固定资产5.5亿元,有职工82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7人。2001年8月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主导产品“南光”牌尿素连续多年被评为绵阳市优质产品,2002年3月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2002年9月成为四川XX旗下一员。重组后,分公司进一步规范管理,认真贯彻公司“抓住机遇、超常发展、再铸辉煌、成就伟业”的发展方针 ,为四川XX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四川XX绵阳分公司具有丰富的合成氨、尿素的专业生产和营销经验,为本项目的筹建与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1.2 编制单位、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单位:
中国成达工程公司
地址:四川成都人民南路四段二十八号
1.2.2 编制依据
(1)中国成达公司与XX绵阳分公司签定的“XX绵阳分公司合成氨、尿素安全环保隐患治理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书,合同号:CD-2006637。
(2) XX绵阳分公司提供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资料。
(3) XX绵阳分公司合成氨、尿素安全环保隐患治理搬迁项目可研会议纪要(2006年9月12~13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化工部关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深度和规定。
1.2.3 编制原则
(1) 项目建设必须遵守我国及所在地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行业和地区的规划,贯彻有关部门的颁发标准和规范;
(2)严格按照合同建设规模、内容要求进行编制,遵守基本建设程序;
(3)采用成熟而先进可靠的工艺生产技术、确保操作运行稳定、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
(4)在保证工艺生产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国产化的设备、材料;老厂搬迁部分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设备,力争控制投资在合理范围内;
(5)合成氨、尿素工艺技术立足于采用国内成熟的先进的工艺技术;
(6)配套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的设计方案适当考虑二期复合肥脲基和三期三聚氰胺装置的需要并作必要的优化;
(7)项目建设要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安全和工业卫生,三废治理、消防、安全、劳动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装置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运。污染物的排放不得超过现有老厂规定排放的指标,并保证工厂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健康不受损害;
(8)充分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现有条件,合理安排新上装置和搬迁装置的施工、开车顺序,有效地控制工程总投资,加快建设进度,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以使本项目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9)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项目的市场调研,按照少投入、多产出、快速发展的原则和工厂设计模式改革的要求,尽或能节省项目建设投资。在稳妥可靠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优化各项成本要素,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增强项目的竞争能力。
1.3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3.1 项目背景
四川XX绵阳分公司现有的四套合成氨装置中,有一套是天然气间歇催化法造气、32MPa高压氨合成工艺。该装置技术落后,产量低(设计年产2.5万吨合成氨,实际现在年产量不到2万吨),消耗高,设备陈旧,并且存在重大的安全、环保隐患。
2005年底,公司正式批准对该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在完成了项目的技术方案选择、初步设计、总平面图布置等工作后,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却遇到了难题。由于绵阳城市的迅速发展,厂区周围聚集了大量的住户,新建了商店、市场、幼儿园,生产装置与这些环境敏感点的间距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无法通过环评。
在这次CCR法合成氨装置技改项目的前期工作中,公司对国家安全、环保方面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国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来控制化工项目建设的产业政策有了充分理解,并了解了绵阳市的发展规划,结合公司建设"百亿XX、百年XX"这一宏伟目标,XX绵阳分公司提出了另选新址,新建一套大型合成氨、尿素生产装置,并逐步将现有生产装置搬迁进去。这样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也符合绵阳的城市发展规划,彻底解决绵阳分公司面临的安全环保问题。
1.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 遵守国家安全环保方面法律法规的需要
针对近年来国内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各级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了监管和整治。2002年3月15日,国务院颁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与居民区等八类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家有关规定。对已建成的危化品生产装置不符合规定的,由所在地政府负责监督、整顿,需要转产、停产、搬迁、关闭的,报本级政府批准即可实施"。2002年11月1日,《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2004年1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9月6日,《四川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颁布实施,其中第十二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与居民区等八类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家有关规定。否则,不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据报道,截止去年12月31日,全国有2500个危化品生产企业没有申请到安全生产许可证,这些企业将一律被关闭。
近年来,分公司生产区已逐步被居民小区、市场等环境敏感点所包围,企业面临的安全、环保形势日益严峻。现有的生产区搬迁后,符合国家的安全规定。
(2) 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需要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重大的发展战略,为此,在我国化学工业规划中,将“发挥西部优势,加快西部化工发展”列为发展重点之一。其中具体提出:“在充分研究和分析西部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加强资源的本地化利用,培育优势化工产业”力争在化肥、甲醇和甲醛、聚氯乙烯、无机盐生产方面建成一批具备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化化工生产装置,形成西部化工的主导产业。绵阳市资源条件较好,具有发展工业的潜力。因此,抓住机遇、实施相关工业项目,既可立足和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又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
(3)绵阳市城市发展和规划的需要
随着绵阳市的发展和城市规划的不断调整,企业所处位置已逐渐城市化。今年绵阳邀请国内外规划大师出谋划策,提出要建设"西部水城",以涪江、安昌河、芙蓉溪三江六岸为主线,对绵阳市区的几大河流进行梳理整治。造水景、添湖面,滨水地区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东至游仙、南至三江、西至永兴、北至青义。分公司所处的位置是规划的重点区域之一。而绵阳的化学工业区,则规划在三江大坝以下。如果这个规划正式实施,那么分公司所处的位置将不符合绵阳市的城市规划,安全问题、生产废水的排放问题将成为决定分公司能否生存的头等大事。是主动搬迁,还是等到政府强令转产、停产、搬迁或关闭?是企业迟早要面临的问题。
(4) 企业发展的需要
四川石油管理局和西南石油局积极落实国家油气资源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大西南油气资源大开发机遇,计划到"十一五"末,在西南地区,将实现年产天然气400亿立方米。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产业将得到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为实现公司"十一五"发展目标创造了条件,作为四川XX化肥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绵阳分公司又如何发展?无论是从国家的法律法规,绵阳的城市规划,还是从分公司的周边现状及厂区内的场地,均不允许继续在现有的生产区内发展。
同时,分公司除了准备改造的这套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CCR法合成氨装置外,还有一套合成氨装置、一套尿素装置已运行十多年,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几年后又要面临改造。因此,绵阳分公司要在化工方面继续发展,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另选新址。
(5) 实现企业"十一五"发展目标的需要
公司"十一五"的发展方针是"规模、质量、国际化",发展目标是"打造百亿XX、铸就百年伟业"。公司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采用技改新建、重组并购"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使尿素规模达到300万吨/年以上。绵阳分公司作为四川XX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分公司尿素生产能力将由现在的30万吨/年提高到60吨/年以上,产值将是现在的一倍以上。
(6) 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根据我国加入WTO后的承诺,化肥的进口关税将进一步降低,进口配额逐步增加。2006年底起,我国化肥企业将面临国外同行的竞争。今后,产量低、劳动生产率低、能耗高的小型化肥装置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低能耗、单系列的大型化肥生产装置。分公司现在的几套合成氨装置和尿素装置,除了落后的CCR法装置外,三套加压连续转化法合成氨装置虽然在技术上比较先进,但都存在能力小,规模效益不明显等缺陷。而尿素生产装置则都是传统的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工艺,与先进的CO2或氨汽提工艺相比,流程复杂,消耗高。分公司虽然不断地对这几套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但已基本接近极限,可挖掘的潜力很小。因此,要在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市场竞争逐步加剧的不利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建设大型生产装置,采用先进工艺对现有装置进行改造已刻不容缓。
综上所述,项目实施后,对于提高XX公司整体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尿素生产规模,增强XX公司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 研究范围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
(1)新建一套日产700吨合成氨装置、日产1200吨尿素装置。
(2)搬迁两套生产能力为165吨/天的合成氨装置,和新建一套与之配套的日产650吨/天的CO2汽提尿素装置。
(2)与工艺装置配套的公用工程,辅助及行政服务设施。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的市场需求,产品规模及方案,工艺路线及设备选择,自动化控制方案,原料、辅助材料及动力供应,建厂条件,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节能、节水措施,“三废”处理及环境保护措施,安全、消防及劳动保护措施,企业组织及定员,项目实施规划,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产品成本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研究(厂外工程由业主负责研究,其投资纳入项目总投资估算中)。在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建设做出评价结论,为业主及各级审批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1.5 研究结论及建议
1.5.1 研究的初步结论
(1)本项目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地区规划。项目实施后,在进一步增强企业实力的同时,将带动当地的相关资源开发和生产、物流业发展及劳动力就业率的提高,有效地增加地方税收,所产的化肥(尿素)同时支援了当地农业生产,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当地经济持续发展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本项目合成氨、尿素、均采用国内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能实现可靠、稳定、长周期运行;原料消耗及能耗指标低,三废少,清洁生产,环境效益好;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工艺技术的选择确保了项目的高起点,为建成后的高效率稳定运行、低成本、低能耗、低排放打下了基础。
(3)本项目所选厂址位于绵阳经济开发区,园区场地、供电、供水等条件较好,交通运输条件便利、顺畅,宜于建厂。新厂址距老厂较近,易于设备的搬迁、运输,因而建设方案合理经济,综合投资较低,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4)采用的环保治理、安全卫生、消防设施完善、合理。由于当地无特殊保护目标及珍稀动植物,环境有较大容量,预计项目建成后对当地生态和环境不会构成大的影响。
(5)本项目所需原、燃料天然气来源有保证,供应条件良好。
(6)本项目业主经济实力较强,贷款信誉高,工程建设经验丰富。
(7)本项目的尿素产品主要立足于当地,市场容量较大。
(8)本项目财务指标较好,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和所得税后分别为22.88%和 17.45%,资本金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为26.18%,均高于基准收益率9%。根据清偿能力分析结果看,按投产后最大偿还能力计,本项目可在7.15年还清贷款。另从不确定性分析可知,在正常生产年份,项目盈亏平衡点范围约在 50%~37%之间,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各影响项目的主要因素在作不利变化(正负10%以内)时,项目所得税前的财务内部收益率均高于银行贷款利率,因此,本项目具有较强的获利能力、清偿能力和一定的抗风险能力,项目从财务评价角度看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本项目建设规模经济,建厂条件优越,技术较先进、节能,符合环保要求,工艺技术和设备均可国产化,经济评价效益良好,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和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是一个技术、经济可行的好项目。
1.5.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本项目的建成不仅有利于企业发展,也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所以建议有关领导部门尽快核准本项目,并给予各方面支持。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6-1。
表1-6-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1.1
合成氨
吨/日
吨/日
165
700
两套,搬迁
新上
1.2
尿素
吨/日
吨/日
650
1200
搬迁
新上
2
年操作时
小时
7200
3
主要原料、燃料天然气用量
万标方/年
27048.6
4
公用动力消耗量
4.1
供水
立方米/小时
2000
4.2
供电
用电负荷
千瓦
61817
年耗电量
万度
44508
5
三废排放量
5.1
废气
万标方/小时
108.1
5.2
废水
立方米/小时
158.87
含生活
污水
5.3
废触媒
立方米/年
267.3
回收/填埋
6
运输量
6.1
运入量
万吨/年
~1
6.2
运出量
万吨/年
61.05
7
全厂定员
人
827
其中:生产工人
人
技术人员
人
8
厂区占地面积
亩
555.84
不含厂外工程
9
全厂建筑面积
平方米
80490
10
合成氨能耗
百万大卡/吨氨
8.242
11
工程总投资
万元
83465
11.1
建设投资
万元
73369
11.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3905
11.3
流动资金
万元
6191
其中30%为铺底流动资金
12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54044
13
年均销售总成本
万元
35492
14
年均增值税金及附加
万元
3400
15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15152
16
年均所得税
万元
5000
17
年均税后利润
万元
10152
18
年均利税总额
万元
18552
19
财务评价指标
19.1
年均投资利润率
%
18.15
19.2
年均投资利税率
%
22.23
19.3
年均资本金利润率
%
51.32
19.4
全投资(税前)内部收益率
%
22.88
19.5
全投资(税后)内部收益率
%
17.45
19.6
资本金(税后)内部收益率
%
26.18
19.7
全投资(税前)净现值
万元
71774
ic=9%
19.8
全投资(税后)净现值
万元
40383
ic=9%
19.9
资本金(税后)净现值
万元
43587
ic=9%
19.10
贷款偿还期
年
7.15
19.11
盈亏平衡点
%
50~37
正常生产年
1-11
2. 市场预测
2.1 产品用途
尿素是一种含氮量最高的中性固体肥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尿素约90%用于农业,10%用于工业。农业上,尿素用作肥料,可作单一肥料、复合肥料、混合肥料和微肥使用,尿素也可用作饲料及添加剂。工业上,尿素可生产三聚氰胺、脲醛树脂、氰尿酸、氯化异氰尿酸、三羟基异氰酸酯、水合肼、盐酸氨基脲、脲烷、氨基磺酸、发泡剂AC、尿囊素等;在医药工业中尿素可制氨基甲酸酯、酰尿、造影显影剂、止痛剂、漱口水、甜味剂等;在石油工业中尿素可用于生产石油炼制的脱蜡剂;在纺织工业中尿素可用于生产含脲聚合物,也可作纤维素产品的软化剂;尿素还可用作炸药的稳定剂、选矿的起泡剂,也可用于制革颜料生产。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尿素产品一般以颗粒形式进行销售,生产开发大颗粒尿素已被多年的实践证明是提高尿素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并已成为今后尿素生产技术改造的发展趋势。
2.2 国内外市场预测
2.2.1 世界市场
世界上99%的氮肥生产是以合成氨为原料,由于经济、技术和环保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上3/4的合成氨原料使用天然气,85%的合成氨用于生产化肥,其中尿素用量占合成氨总产量的45%。
由于近几年肥料市场持续不景气,许多化肥生产企业关闭或转产,西欧和北美尤为严重。世界化肥生产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集中到那些原料丰富且价格便宜的地区。世界上约60个国家可以生产尿素,但主要集中在其中的30个国家,尿素主要出口商有15个。
2001~2005年间,世界尿素生产能力呈稳步增长趋势,到2005年尿素产能已接近1.44亿吨,其中60%的生产能力分布在南亚和东亚,32%的能力集中在中国。中东国家占世界11%的生产能力,北美占了8.2%,东欧和中亚地区占了8%(见图2-1和图2-2)。
图2-1 2001~2005年间世界尿素生产能力增长趋势
图2-2 2005年世界尿素生产能力分布
2005年世界尿素产能增加了250万吨,其中近50%的增加来自于中国。其他的新增来源主要有:阿曼Omifco两条尿素串联装置于2005年中期投产,使大颗粒产能每年增加170万吨;卡塔尔Qafco Ⅳ期装置全面开车,使2005年尿素产能增加了25万吨;TukmenKarbamid位于土库曼斯坦的一座新建合成氨/大颗粒尿素装置投产,2005年增加了近8万吨的大颗粒尿素供应;印尼的PIM Ⅱ和Kujang 1B两装置开工生产,获得了近40万吨的尿素供应。
然而,由于受到天然气和原油价格所带来的成本压力,美国和罗马尼亚有数个装置关闭了,如2004年以及2005年晚些时候美国永久关闭了一些尿素厂,移走了近20万吨的尿素产能,罗马尼亚2005年约有30万吨产能关闭。
总之,2005年尿素净增加产能250万吨,由于2005年全球贸易扩展了近100万吨,因此全年多数时间内的市场形势依然是供应偏紧的局面。但由于一些原计划于2005年启动的项目,延迟至2006年,这一形势增加了2006年尿素供应的可靠性。
2005年世界尿素产量约为1.279亿吨,比2004年增长了4%,为全球生产能力的88%(见图2-3)。据IFA初步估计,大颗粒尿素的产量增长了8%,而小颗粒尿素增长了3%。大颗粒尿素比例稳定增加,从2002年的19%增加到了2005年的21%。
图2-3 2001~2005年间世界尿素产量增长趋势
世界尿素产量增加主要集中在一些尿素消费国,如巴西、中国和印度,平均而言,其开工率在产能的70%~90%之间。同时多数以出口为主要目的生产商的产量增加,其开工率超过95%,阿曼、卡塔尔和沙特三个国家以出口为主要目的生产商占产量增加的93%。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产量可能达到了接近产能的水平。
人口稠密的地区粮食需求巨大,也是尿素消费的大户。这些消费地区包括西欧、北美、中东、南亚、东南亚、东亚及其他地区。2005年世界尿素需求量约为1.252亿吨,比2004年增长1.54%。
未来尿素需求量的增加主要来自肥料用尿素需求的增加,包括尿素用于粮食增产,以及进一步代替其他肥料的应用,如在西欧逐步代替硝酸铵,在中国逐步代替碳酸氢铵。以2003年为例,全球尿素总消费量1.14亿吨,其中用作肥料的尿素消费量超过1.02亿吨,工业用尿素消费量为1100万吨,基本上保持在10%左右。
据IFA分析,到2013年世界尿素产能将达到1.78亿吨,也就是说比现在增加340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9%。主要增加地区为具有天然气资源优势的地区,如中东预计将新建尿素装置总能力1250万吨,这些新装置将建在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曼、伊朗等国,新建装置所产尿素主要用于出口。另外,亚洲的东亚和东南亚将新增尿素能力1600万吨,非洲将增加尿素能力550万吨,这些新建装置所增加的产量主要在本地区消化,因为这些地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据IFA预测,今后10年内世界尿素需求的年平均增长率4%(其中肥料用尿素的年增长率为2.4%,工业尿素年增长率为2.1%),明显高于磷酸二铵等其他主要化肥品种的增长率。到2013年,世界尿素需求量预计将达到1.45亿吨。其中东亚地区增加量最多,将增加1220万吨,主要是在中国,另外韩国和日本对工业尿素的需求量也有所提高。南亚地区年需求量将较目前增加450万吨,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对尿素需求量提高。东南亚地区2013年尿素需求量较目前将增加230万吨,该地区主要消费国为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和菲律宾。北美地区2013年需求量较目前将增加210万吨,主要是在美国。
今后10年内,世界尿素产量增加的速度基本等于需求增加的速度,目前这种产销平衡的基本格局还将得以继续维持。而2005年~2008年,由于新建尿素装置还在建设中,未能完全投入使用,同时由于国际油价及天然气价格过高影响尿素生产,在这3~4年的时间里,国际尿素市场还会出现供应相对偏紧的局面。而随后随着尿素新建装置的陆续建成投产,这种局面将会得到改善。
2002~2004年世界投产的大型尿素装置不多,只有特立尼达Lisas的CNC I氨厂以及印尼的Kaltim IV尿素厂。2005~2008年中东将有很多尿素装置建成,合计新增产能大约为950万吨/年。
2003年世界尿素进出口贸易总量为2830万吨实物,其中中东地区尿素出口量达到620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2%,仅次于前苏联国家的750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7%)。预计到2012年,中东尿素出口量将翻番至1500万吨左右,占世界贸易总量的39%。与此同时,因为国内消费的增长,前苏联国家(尤其是俄罗斯)的尿素出口将萎缩,预计到2012年其出口份额将只占世界总额的18%。
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最大的尿素市场应该是美国,2003年该国进口了500万吨尿素。从长远来看,美国仍将是一个重要的、扩大的尿素进口市场,预计2012年其进口量有望达到720万吨。拉丁美洲进口需求也将稳步增长,预计到2012年尿素进口量将超过700万吨。印度2003年进口量较少,只有20万吨,但因其快速增长的尿素需求主要将依赖进口来满足,该国的尿素进口将会快速增长,预计到2007年印度进口量将达到200万吨,到2012年将达到450万吨。其他亚洲国家的进口增长也将很可观,但这些增长有可能被越南因本国产量提高而减少的进口所抵消。
2.2.2 国内市场
我国尿素工业化装置开始于1967年,20世纪70年代我国引进了13套大型尿素装置,单套装置生产能力在50万吨/年。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