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佳木斯市同江市2万吨水稻加工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132235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3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佳木斯市同江市2万吨水稻加工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佳木斯市同江市2万吨水稻加工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佳木斯市同江市2万吨水稻加工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佳木斯市同江市2万吨水稻加工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佳木斯市同江市2万吨水稻加工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2 项目基本情况3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51.4 综合评价6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9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92.2 相关产业发展现状9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23.1 建设地点选择123.2建设条件12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64.1市场分析16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和进度194.3市场风险分析20第五章 建设方案23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35.2建设规划和布局235.3建设标准245.4技术方案255.5设备方案305.6主体工程方案325.6.1原有工程325.6.2新建工程325.6.2.1

2、水稻烘干塔325.6.2.2钢板仓3335.7辅助工程335.7.1原有工程335.8实施进度安排33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356.1环境影响356.2节能减排措施356.3环保部门意见37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39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397.4技术培训42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42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448.1投资估算依据448.2投资估算448.3资金来源458.4资金使用和管理45第九章 财务评价479.1财务评价依据479.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479.4财务效益分析529.5不确定性分析529.6财务评价结论54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5510.1对当地主导产业发展

3、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5510.2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分析5510.3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效果分析56附录:一、附表附表1:可研报告编写人员基本情况表附表2:建设投资估算表附表2-1: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附表2-2:设备投资明细表附表2-3:科技投入明细表附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4: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附表4-1:财政资金使用明细表附表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5-1:单位成本估算表附表6: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附表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7-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9:流动资金银行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二、附图1、项目区位置图2、项目厂

4、区现状图3、项目厂区规划图4、项目生产流程示意图三、附件附件1:营业执照副本及税务登记证附件2:由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项目单位近两年财务审计报告附件3:土地租赁合同附件4:环保部门出具的意见附件5:自筹资金来源证明附件6:企业信用等级证明附件7:项目产品涉及的生产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书附件8:报告中企业及项目情况介绍所涉及的相关证明材料第一章 总论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 概况项目单位同江市隆和米业有限公司位于同江市清河乡永发村。公司类型为自然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隆和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金20万元,原名叫隆和米厂。2007年更名为隆和米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是一

5、家经过工商部门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优秀民营企业。公司厂区占地面积2万m2,现有生产车间1栋,建筑面积525 m2;原料库1栋,建筑面积220 m2;成品库1栋,建筑面积360 m2;办公室及化验室1栋,建筑面积210 m2;门卫室1个,建筑面积50 m2。公司现有湖北省碧山市粮油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碾米设备1套。湖北天明粮油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抛光机1台,北京艾瑞普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色选机1台,小型变电所1个。年设计加工水稻能力2万吨,实际加工1.06万吨。公司现有员工56人,其中:管理和技术人员11人,生产工人45人。公司主营业务为稻谷产品的加工与销售。年加工水稻1.06万吨,年产精制米0.

6、7万吨。现在销售形势良好,市场供不应求。2009年公司实现主营收入3526.4万元,实现净利润81.9万元。公司管理采用现代股份制企业形式进行管理,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实行由理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同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以企业模式和市场机制进行运作,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并明确了各自职能和职责,进一步完善了内部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几年来,在公司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新的企业经营理念的指导下,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从一个规模较小的粮食加工厂,逐步发展成为全市著名的龙头企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1.1.2 财务状况同江市隆和米业有限公司2009年末,总资产1061

7、.4元,其中固定资产504.7万元,流动资产556.7万元,净资产437.2万元,实收资本30万元,资产负债率58%,所有者权益437.2万元。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3526.4万元,净利润81.96万元,总资产报酬率10%,净资产利润率20%,银行信用等级AAA级。同江市隆和米业有限公司到2010年10月31日,总资产1153.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39.3万元,流动资产614.1万元,净资产504.41万元,资产负债率56%,实收资本200万元。所有者权益504.41万元,主营业务收入3098.8万元,净利润67.24万元,总资产报酬率6 %,净资产利润率14%,银行信用等级AAA级。1.

8、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同江市隆和米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黄英权,男,年龄45岁,中等粮食专业学校毕业,经济师。现任公司总经理。是同江市开发绿色、有机大米的带头人,近10年来,在全省稻米加工行业中表现突出,工作业绩显著,社会影响力较大,在当农民心目中威望较高。2008-2009年连续荣获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和省劳动模范、省绿化先进个人称号。社会形象良好,商业诚信度高。1.2 项目基本情况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佳木斯市同江市2万吨水稻加工改建项目建设性质:改建建设地点:同江市青河乡永发村。1.2.2产品方案及规模年加工水稻2万吨,生产精制米1.4万吨。1.2.3品种、技术

9、、设备方案项目主要加工品种为水稻。主要生产技术是自动化精制米加工技术。主要设备:有安科SS-B320KII色选机1台,湖北天明粮油机械有限公司MPGl8.52抛光机1台。1.2.4 土建工程主要建筑物:建日加工能力300吨烘干塔1座、建仓贮量5000吨的钢板仓2个。1.2.5 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为1年,即2011年。2010年12月2011年3月初步设计、审批;2011年5月8月土建施工;2011年7月10月设备安装调式;2011年11月正式生产。1.2.6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1.2.6.1投资结构项目建设总投资929.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40万元,新增流动资金789.3万元。项目建设资

10、金用于土建投资113.9万元,设备购置24万元,项目前期工作费2.1万元。1.2.6.1资金来源项目建设投资总额为14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资金50万元,省配套资金20万元,同江市隆和米业有限公司自筹70万元。新增流动资金由公司自筹。公司自筹资金已通公司代表大会,同意集资进行项目建设。1.2.7 项目效益1.2.7.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通过技术改造和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企业水稻年加工能力由1万吨增加到2万吨,年产精制大米由0.7万吨增加到1.4万吨。正常年实现销售收入6962万元,增加销售收入3505.5万元;总成本费6367.9万元,增加总成本3079.6万元;

11、销售税金及附加费143.3万元,增加销售税金及附加费88.6万元;利润总额450.9万元,增加利润337.4万元。投资利润率25%,财务内部收益率25.76%,财务净现值1829.2万元,投资回收期4.9年。1.2.7.2社会效益通过项目扶持,公司生产规模得到扩大,为了保证原料稳定供给,企业采用“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实行订单生产、合同管理,推进水稻规模化生产。使企业和农户的利益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在保证企业原料供应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水稻生产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同时,降低了农民市场风险,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达到了双盈的目的。而且通过标准化生产,竖立优质品牌,不断提高同江

12、大米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从而促进了当地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本项目可直接带动1040农户,惠及农业人口4160人,人均增收480元。同时,项目每年增加营业税85.1万元,为地方财政做出贡献。另外,项目的建设还促进了畜牧业、饲料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解决了一部分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缓解了城乡居民的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5.1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完成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2008年11月14日)。1.5.2国家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4月26日)。1.5.3 黑

13、龙江省政府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 ;1.5.4 黑龙江省粮食局、发展改革委员会和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稻米加工园区建设发展规划(2009年7月1日)。1.5.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通知(财税2008149号文)。1.5.6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1993年4月7日)。1.5.7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2005年8月22日)。1.5.8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导意见的通知。1.5.9 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

14、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及格式要求。1.4 综合评价1.4.1必要性及可行性必要性:项目改扩建,是完善企业生产设施,改进加工技术,实现原设计生产能力的需要;是落实国家和当地产业政策及行业、区域发展规划的需要;是完善农业产业链条和壮大主导产业的需要;是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的需要;增效及增强带动能力的需要,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可行性:一是项目区水稻原粮资源丰富,原料收购、供应常年有保证;二是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先进、合理、成熟且来源可靠;三是产品目标市场定位准确,营销策略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要求;四是项目在原有的场地上扩建,不需要新征用地。五是项目建设规划合理,原有工程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六是环境

15、影响评价客观公正,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科学合理,满足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七是项目经济效益突出,各项指标均附合要求,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均大于行业基准值的要求,盈亏平衡点时的生产能力利用率较低,说明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在财务上是可行的。1.4.2风险评估虽然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但是,从不确定性分析中可以看出,当敏感性因素变化率大于5%时,对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敏感因素的影响较大。 1.4.3带动作用项目建成后,公司生产规模得到扩大,为了保证原料供应,通过推广“龙头带基地”和“基地连农户”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促进了当

16、地水稻生产水平提高。另外,项目的建设还促进了畜牧业、饲料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经计算,公司每年生产期需要运输原料、产品及副产品约3万吨,动用交通运输车辆1.1万台次。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项目建设为每年地方财政纳税143.3万元。同时,解决了一部分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缓解了城乡居民的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区域经济的发展。1.4.4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技术水平低,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缺少色选机、抛光机等装备,与国际及国内先进水平比差距大。二是企业加工多为初加工,缺少精细产品。资源利用率不高,产品档次低,外包装差,缺少知名品牌

17、,市场竞争能力弱。解决制约因素的主要方法是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改造现有生产线,研发新产品,延长加工链条,提高资源利用率;强化品牌意识,做强做大知名品牌。1.4.5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不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而且对于培育和壮大水稻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振兴当地的区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项目建设的资源供给可靠,生产工艺科学合理,财务评价指标理想、加工工艺合理、社会拉动强、投资回报率高,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经济效益较高。项目建设是必要的,立项开发是可行的,建议早立项建设。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项目位于同江市青河乡,全乡辖7个行政村

18、,总人口18484人,其中农业人口18174人。现有耕地16.35万亩。 青河乡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主栽农作物为水稻、玉米、大豆。其中水稻种植为该乡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12万亩以上,达到总面积的73%以上。乡政府对水稻生产十分重视,采取各种措施在政策、技术、资金上给予支持,同组织龙头企业和水稻种植户,建立协作组织,进行规模经营,统一按照绿色食品种植规范制定水稻生产操作规程进行水稻标准化生产。所产的水稻米粒长、口感好、不回生,远销省内外大中城市,市场销售良好。2.2 相关产业发展现状2.2.1当地水稻种植发展现状水稻是当地主导产业,水稻种植水平较高,水稻种植面积有12万多亩,年产水稻7万多吨。

19、可满足项目建设原料要求。2.2.2水稻加工企业发展现状2009年底,黑龙江省稻谷加工企业2750多家,年加工能力2500万吨。但是,除了少数几家企业能够进行深度加工外,大多数加工企业的精细加工能力只有2030,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90)。经过计算,全省稻谷精细加工能力如果提高到46,每年可以增加产值70亿元。由此可见,我省稻谷加工的增值空间非常大。目前,同江市有一定规模的稻谷加工企业4家,年加工能力约2.6万吨。稻谷的精细加工能力低于全省水平。因此,必需加大科技投入,扶持和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扩大稻谷精细加工的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的效益和农民的收

20、入,促进全市水稻产业健康发展。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1项目建设是产业政策及行业、区域发展规划的需要同江市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市,水稻生产是其主导产业。但水稻加工业发展却缓慢,与水稻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严重制约全市水稻产业的发展,成为同江市水稻发展的瓶颈,在同江市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将水稻精制米加工列为重点扶持的产业。因此,项目建设是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区域发展规划的需要。2.3.2项目建设是完善农业产业链条和壮大主导产业的需要加快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该项目建设从扶持当地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入手,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形成

21、了以龙头企业牵动水稻产业,通过推广“龙头带基地”和“基地连农户”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将分散种植的农户联合起来,有力地推进了“公司+基地+农户”一体化的模式发展。共同创建品牌,形成规模产业,以此摆脱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项目的建设,既延长了产业化链条,又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和壮大了水稻产业,对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将会产生较大促进作用。2.3.3项目建设是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的需要项目实施后,企业通过优质、优价和扶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促进农民的经营理念转变,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绿色、有机水稻种植,与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收入显著增加。到2015年,生产基地

22、面积将达到7万亩,其中有机食品基地2.8万亩,绿色食品基地4.2万亩。公司与农民实行订单收购,绿色稻谷每公斤售价与市场普通稻谷相比,提高0.1元;有机稻谷每公斤售价与市场普通稻谷相比,提高0.2元,农民收入将大幅增加。2.3.4项目建设是企业进一步发展,增产、增效的需要现企业发展良好,但由于仓储等配套设施不完善,使公司水稻加工能力没有达到设计水平。再加之色选、抛光设备加工能力低,严重制约的企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的发挥。现公司水稻加工能力只有1万吨,不足设计能力的50%,不能满足水稻加工的需要。项目成后,通过配套仓储、烘干设施和购置安装色选、抛光设备,公司各项生产设施配套齐全,水稻加工能力由1万

23、吨提高到2万吨,产品产量由0.7万吨提高到1.4万吨,公司生产潜力得到充分挖掘,达到了企业原设计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将大幅增加。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3.1 建设地点选择3.1.1选址原则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地区和城乡规划的要求。(2)满足加工工艺对原材料、能源、水和人力的供应,生产工艺和营销的要求。(3)力求节约和高效的原则,科学利用原有设备和设施,节省投资,减少成本,提高利润。(4)保证安全卫生的原则,做到防污染、防震、防洪。(5)节约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6)注意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3.1.2建设地点同江市隆和米业有限公司建在同

24、江市青河乡永发村内,项目区紧邻公路,交通、电力、通迅便利,适宜项目建设。3.1.3土地类型、来源及占地面积项目建设用地在同江市隆和米业有限公司院内,属非农业用地。土地类型为建设预留地。来源方式为自有。占地面积为2万m2。3.2建设条件3.2.1自然条件3.2.1.1 水文气象项目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主要气候特点是:春季风大干旱,气温回升快;夏季短暂,温热多雨;秋季气候凉爽,降温急骤;冬季严寒而漫长。多年平均气温3.2,冬季受西伯利亚寒流控制,气温较低,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零下20;夏季受太平洋暖气团影响,气温较高,最热月为七月。多年平均降水量617.5mm,59月为374.8mm,

25、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降水年际变化不大,变差系数在0.20.25之间,但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多年平均蒸发量1241.4mm,59月为850.4mm,约占全年的68.5。无霜期多年平均为125天,平均初霜期在9月20日左右,平均终霜期在5月20日左右。年日照时数为2500.2小时,全年10的生物活动有效积温为2379。作物生长期为(5-9)月,日照为1134小时。冬季受蒙古高压和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多偏北风,天气寒冷干燥;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蒙古、华北低压控制,多偏南风;春季盛行西南风。45月份多年平均风速在4.5m/s4.8m/s,69月份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8.36m/s,为西南风。3.2

26、.1.2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地势低洼平坦,地貌形态主要为全新统河漫滩、现代河床堆积地形。地面坡降1/80001/10000,地面高程在44.40m45.50m之间。根据同江市土壤调查报告(1985年)及实地调查分析,本项目区的土壤类型主要为浅育白浆化草甸土,该种土壤土层一般在15cm30cm,母质均较粘重,黑土层下锈色斑纹层明显,土壤的土层结构为:腐殖质层(A1):层厚10cm30cm,灰黑色,粘土质地,小团粒结构,稍紧,潮湿,含植物根系较多,层次过渡明显。锈色斑纹层(Cw):层厚30cm75cm,暗灰色,轻粘土质地,小团粒结构,稍紧,湿润,含植物根系较少,有明显锈色斑纹,层次过渡不明显。母

27、质层(C):层厚75cm105cm,暗灰色,轻粘土质地,小团粒状结构,稍紧,湿润,有锈色斑纹。浅育白浆化草甸土耕层养份丰富,潜在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为有机质5.68%,全氮0.309%,全磷0.263%,全钾1.944%,碱解氮234ppm,速效磷11ppm,速效钾194ppm。这种土质条件对水稻种植十分有利。3.2.1.3 水资源项目区为三江沉降带的组成部分,地下水含水层由砂、砂砾石组成,含水层厚而稳定,透水性良好,富水性强,各层间无隔水层,地下水流向与地面坡降一致,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地下水埋深一般在13m左右。平均单井涌水量80吨/小时。地下水化学成份主要是碳酸钠钙、碳酸钙镁型

28、,PH值为6-6.5,总矿化度0.5961.76毫克当量升,总碱化度2.66毫克升。3.2.2资源、科技支撑条件政策条件:符合中央和省、市关于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政策;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符合同江市委、市政府“十二五规划”关于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的产业化战略。 资源条件:同江市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之一。项目建设单位所在的青河乡水稻栽培面积12万多亩,年产量可达7000多万公斤,完全可以满足企业加工原粮的需求。而且同江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黑龙江省生态农业示范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市。技术力量:同江市隆和米业有限公司现有

29、员工56人,其中,技术人员11人,技术人员比例达19%。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的5人。同时,公司设有生产技术部,专门从事技术研发、引进和职工培训。企业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政府支持:同江市委、市政府对项目建设十分支持,投资环境宽松。3.2.3 基础设施条件一是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优良,适合于土石方施工及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可满足项目建设用水要求;三是供电、通讯设施完备,电力充足,通讯畅通;四是靠近公路,交通便利,周围环境良好。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4.1市场分析4.1.1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4.1.1.1市场供求现状我国是稻米生产和消费大国,稻谷年产量约为

30、2亿吨,折合大米产量1.4亿吨,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和世界稻谷总产的30%左右。全国有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年消费量1.5亿吨多。近年来,随着我国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稻谷的播种面积逐年减少,但需求量却稳步增长。主要原因:一是人口的增加,形成的硬性增长;二是我国大米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逐渐增强,出口量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大国内市场的需求。我国大米出口对向主要是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周边国家,进口大米则主要用于品种调剂,多要来自泰国和越南。 精制米也称做免淘洗米,与市场上普通米相比,米粒亮泽,不含其他杂物,居民做饭时,不用淘洗,省时、省力。并且存放时不霉变、便于保管,深受消费者青睐。据市场调查

31、,我省每年需大米近300万吨,全国每年近亿吨。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制米将成为我们的主食,销售量每年大幅度增加。特别是优质的东北大米,深受广大城市居民的欢迎。可以预见,项目生产的寒地、黑土及绿色、有机精制米,市场空间相当大,发展前景广阔。4.1.1.2同类企业情况目前全省稻谷加工厂有几千家,但真正优质大米加工企业还不到百家。绝大部分为粗加工的小型企业,年加工水稻2万吨以上的企业很少。小型企业受技术、设备、工艺等限制,很难生产出高质量大米。4.1.1.2市场前景分析4.1.1.2.1原料供应市场国家对粮食生产一直是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国家采取了诸多强有力的措施增加粮食产

32、量和农民收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加,粮食价格稳中有升,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公司位于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12万亩以上,年产水稻近7万吨。企业与基地农户实行订单生产、合同管理,并投入资金培植企业原料基地,实现了土地集约化经营。项目原料供应充足。4.1.1.2.2成品销售市场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居民对大米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优质大米消费呈增长趋势。特别是黑龙江省生产的粳米,以其色泽晶莹、口感好、饭味香受到青睐。我国南方原来消费籼米的地区,也逐步开始消费粳米,出现了北米南调的趋势。东北粳米需求快速增长,阜外市场空间较大,特别是我省粳米调出量约占全国同类产品

33、调出量的37%。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供需格局是不会改变的。项目成品主要是优质精制粳米,深受市场欢迎,远销上海、南京、北京、哈尔滨等大城市,出口到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产品供不应求,市场空间十分巨大,市场前景良好。副产品米糠、碎米作为饲料,随着畜牧业快速发发展,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特别米糠制油业的兴起,糠成为紧俏产品,这为项目基地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4.1.2市场竞争优势分析第一,同江市是土壤条件优越,水质清澈无污染,富有多种微量元素。全年光照充足,积温高,生产的稻谷子粒饱满,米质青白光亮,晶莹剔透,气味芳香甘醇,蒸煮粘香适口,是国内优质稻谷。第二、公司与当地政府联合制定有机稻

34、、绿色稻生产操作规程,聘请精通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种植技术的高级农艺师为企业原料生产基地的总农艺师,加强基地农户的技术培训、农业生产指导工作,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培植企业原料基地,建设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计划建设有机水稻生产基地3万亩、绿色水稻基地4万亩,打造无机和绿色产品。2009年,在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中,企业严格按照创建要求和绿色食品投入品使用准则,严把农业投入品使用关,保证了绿色食品原粮的质量,经农业部基地专家验收组的全面考核,企业的原料基地创建工作全部达标,得到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评价第三、引进先进的水稻加工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的精加工水平,为打造知名品

35、牌奠定的良好的基础。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生命力较强,销售前景非常好。第四、聘请熟悉并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专家为企业厂长,全面负责生产加工和企业管理工作,使企业的运营朝着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和进度4.2.1营销策略该项目建成后,年加工水稻2万吨,年产精制米1.4万吨,根据市场的要求,向规模化、集团化、市场化方面推进。以上乘的质量开发市场,以良好的信誉占领市场,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不断扩大市场空间,发挥应有的优势,抢占市场的制高点,建立以批发市场、专营店、超市专柜为主的销售市场网络,构成全方位的市场营销方式,增强产品市场辐射力、占有力和购买力。4.

36、2.2营销方案(1)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和营销网络,构筑企业与消费者最便捷的、最具发展潜力的通道。提高市场营销水平,培养潜在用户,扩大市场占有率。(2)坚持长远结合,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竞争优势,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3)加大企业宣传力度,不断延伸销售触角,突出项目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提高市场竞争能力。(4)加强销售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业务人员素质,促进营销工作的顺利进行。(5)挑选精干人员,在南方江浙各市建立销售办事处,在省内哈市、大庆、齐齐哈尔等城市建立销售网点,设立送货服务热线;同时在北京、长春、沈阳等地设立信息服务站,逐步使公司产品占

37、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通过上述措施,立足于本地市场销售,然后逐步向外拓展,最终打入国际市场。2015年以前,产品主要立足本省和国内市场销售;本省市场份额约占60%,省外市场份额约占40%。2015年以后,产品主要面向国外市场销售;国内市场份额约占70%,国外市场份额约占30%。4.2.2营销模式以国内市场为主,以国际市场为辅,实行品牌战略,创造名牌效应。利用“寒地黑土”名牌产品的优势,在互联网和公司网站上宣传和推广;印刷企业和产品的宣传资料、多媒体光盘进行宣传;参加一些展销会、博览会、定货会议进行宣传。通过市场竞争和筛选,吸纳一批经销商。充分调动全体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选聘和竞争上岗

38、,营造一支最具智慧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销售队伍。4.3市场风险分析4.3.1市场风险因素分析一是市场供求总量预测偏差产生的风险。目前的市场定位和市场份额的预测分析,仅仅是依据目前掌握的情况作出的,市场瞬息万变,尤其是一些潜在的竞争对手,由弱变强和新出现的竞争对手,会抢占市场份额,造成销售风险。二是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带来的风险。由于原料把关不严、管理不到位、工艺技术偏差等造成质量不佳、成本偏高、进而影响价格和商誉,损害企业竞争力,从而带来的风险。三是竞争对手多而强带来的风险。进入竞争对手多而强的市场竞争领域,造成销售被动而带来的风险。四是价格风险。价格始终是一个最敏感的因素,报告中的价格采用的是

39、保守价,是在现有条件下而确定的,项目建成后,可能带来价格的变动和风险。4.3.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一是要实施精品战略,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树立品牌意识,通过宣传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提高消费者对项目产品的认知度,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占有份额。二是提高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引进优良品种,生产优质粳稻和绿色无公害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满意和放心的食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转变经营理念,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要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和补贴政策,帮助农民和加工企业防范和降低市场风险,稳定粮食价格,保证国家粮食供给

40、。要认真学习发达国家对农业生产的管理经验,特别是要为粮食生产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政策,鼓励农民积极生产粮食,当国内外市场粮食供需情况发生剧烈震荡或因国家为了确保国内粮食的供需而限制出口时,国家应对农民和粮食加工企业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市政府在税收方面对粮食加工企业给予适当的减免,使其能够正常运行,确保粮食安全和社会安定团结。第五章 建设方案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5.1.1产品方案项目所采的用生产设备产品出品率分别为:精制米70,碎米4,米糠6,稻壳20。5.1.1.1 主产品项目设计日生产精制米100吨,年产精制米1.4万吨。5.1.2.2 副产品项目产生的副产品和年产量分别为:碎米0.

41、08万吨,米糠0.12万吨,稻壳0.4万吨。5.1.2建设规模根据公司现有设备情况和发展规划的需要,更新抛光和色选机设备,同时配套烘干塔、钢板仓等设施。充分挖掘原有碾米设备产能潜力,使公司精制米生产线日加工稻谷达到143吨,年加工稻谷2万吨,年生产精制米1.4万吨,生产能力提高200%。5.2建设规划和布局5.2.1建设规划建烘干塔1座、钢板仓2个。5.2.2 总体布局项目新建设的烘干塔建在厂区中北部,新建的钢板仓建在厂区的西北部。厂内建筑物均坐东朝西布置。根据厂址区域路网分布情况,厂区设有两个出入口,其中的主出入口位于厂区北侧围墙中部,而用于货物运输的副出入口位于厂区东侧围墙的北段,厂内道路

42、沿围墙和建筑物分布,生产车间和综合仓库周边设有环形道路,以满足货运、消防通道的畅通,厂内道路通过出入口延伸至厂外,与公路相贯通。厂区具体布置方案详见本报告附图总平面布置图。5.3建设标准5.3.1建设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1089)、粮食钢板仓设计规范(GB/T 50321-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38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10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118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16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11987)。5.3.2产品标准5.3.2.1产品卫生标准项目产品生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

43、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2009年7月20日)、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GB2762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GB27632005)、大米、蔬菜、柑桔中喹硫磷最大残留限量标准(GB14928.101994)、大米中杀虫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GB14928.111994)、大米中杀虫双最大残留限量标准(GB 14928.121994)、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1994)等相关标准、GB148811994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大米加工行业生产技术

44、管理细则、NY51152002无公害食品大米、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标准、NY211986农药安全使用指南5.3.2.2产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 产品包装材料执行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 4803199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GB 9685-2003)等相关标准。5.4技术方案5.4.1技术路线及流程5.4.1.1技术流程图5.4.1.2技术流程说明初清:主要清除稻谷中的稻秆、稻穗、麻绳、砖石、泥块等大杂,清理后的稻谷进入谷仓储存,谷仓配有通风设备,稻谷仓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通风降温,稻谷的烘干采用低温工艺。稻谷清选:储仓中的稻谷由提升

45、、输送设备送入制米车间后,分别经过初清筛、磁力分筛器及比重去石机的处理,清除其中的稗子、中、小、轻杂物及磁性金属杂质和并肩石。经过计量秤称重后,由提升机送入砻谷工序。砻谷:砻谷是根据稻谷结构的特点,由砻谷机对其施加一定的机械力,而使稻壳脱离糙米的过程。清理后的净谷,经过计量后,由提升机送入砻谷机脱除颖壳。本项目采用风选法分离稻壳,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糙米温度,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糙米在输送过程中的破碎率。分离出的稻壳采用气力输送的方法送至厂内配套建设的锅炉房稻壳中,作为供热的原料。砻谷后的糙米与稻谷混合物进入重力谷糙分离筛中进行筛选,将筛选出的稻谷送回砻谷机重新砻谷,以减少糙碎的产生,提高出糙率和

46、砻谷工序的产量。砻下的混合物回到谷糙分离筛进行重筛,从谷糙分离筛中分离出的糙米进入厚度分级工序。厚度分级:砻谷后的糙米,经过厚度分级机处理后,可分离出未成熟粒(青夭白片),有利于碾米工序提高产量,降低出糠率和碎米率,提纯米糠质量,为碾米工序的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厚度分级后的糙米经磁选后,由提升机送入糙米仓。碾米:碾米就是去除糙米表面皮层,使之成为符合食用要求的白米的过程。碾米是稻谷加工最主要的一道工序,因为该工序是对米粒直接进行碾削,如果操作不当,碾削过度时,将产生大量碎米,影响出米率和产量;碾削不足时,又会造成糙白不匀的现象,影响产品出米率和产量,影响产品品质,碾米工艺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

47、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碾米时应做到:在保证产品精度等级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纯度,提高出米率、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本项目采用先进的多机轻碾技术,可有效地保证精米品质,外观和出米率。本工序设有一组砂辊碾米机、三级铁辊碾米机(带着水功能),可加工不同粒度的糙米,使得加工工艺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碾米后利用分级筛实现糠粒分离,所得的白米送分级工序加工处理,所得的米糠和米粞混合物经过糠粞分离筛进一步分离后,所得米糠采用气力输送的方法送至米糠储藏库,米粞风送至碎米仓。分级:经过碾米工序处理后,在成品米中混有一定量的碎米,为了使成品米符合产品质量的要求,需要将混在整粒米中的碎米分离出来,设置分级工序的目的即在于此。本项目采用两次分级的工艺方案,头道碎米分级选用了白米分级机,该设备对于粒度差异较大的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