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纳入门:会计等式一、概念解释简单来说,会计恒等式就是指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又称为“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方程式”。它是根据各会计要素或结算项目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对各会计要素或结算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而成的一种数学表达式。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二、业务要点进行会计处理有一些基本的准则,会计恒等式就是其中之一。它有效地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联系在一起,会计报表编制就是以会计恒等式为基础的。因此在对财务知识系统了解之前,我们先看看会计恒等式包括哪些内容。1静态的会计等式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其资金来源一般有两个方面:投资人投入和借债。
2、自有资金和外来资金构成了企业经营的全部资金来源。这些资金和投入物(机器、设备)形成企业的资产:来源于债权人(如银行)的部分,形成负债;来源于投资者的资金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而这之间就存在一个基本的恒等式:企业资金占用=企业资金来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等式一)“等式一”反映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静态平衡关系,表现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某一时点,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对等关系。这一静态等式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本依据。2.动态的会计等式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赚钱,“等式一”并不能反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盈利还是亏损‚而下面这个等式可以充分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收入-
3、费用=利润 (等式二)利润O,表现为企业盈利;利润我们之所以将这一等式称为动念指标,是因为它可以从不同阶段企业利润的变化中分析企业的盈利状况。这一动念等式也是编制“利润表”的主要依据。3动静结合的会计等式从“等式一”中只能看出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情况,即某一个时点的状况;而“等式二”只能反映出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情况,即赚了多少钱,而无法反映企业的规模。另外,资产运用会取得收入,同时也产生了费用,而利润的增加一方面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资产或减少了企业的负债,企业的经营总是如此持续下去,这就产生了“等式三”:资产+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等式三)由于企业的利润最终要归入新的资产中去,同时减少负债或者增加所有者权益,所以“等式三”最终会转化为“等式一”。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天道酬勤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