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提纲.ppt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129784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3.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提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提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提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提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提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咏怀古迹(其三)研读课文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小结情境导入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情境导入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欧阳修再和明妃曲青冢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昭君墓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2、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因后宫女子众多,就叫画工画了像来,看图召见宠幸。宫人都贿赂画工,独王昭君不肯,所以她的像被画得最差,不得见汉元帝。后来匈奴来求亲,汉元帝就按图像选王昭君去,临行前才发现昭君优雅大方、容貌最美,悔之不及,追究下来,就把毛延寿、陈敞等许多画工都杀了。平沙落雁平沙落雁王昭君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其中落雁,就是指昭君出塞的故事。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汉元帝挑选了王昭君作为和亲对象。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黄沙滚滚、马嘶雁鸣,使她心绪难平,遂于马上弹奏琵琶怨。凄婉悦耳的琴声,

3、美艳动人的女子,使南飞的大雁忘记了摆动翅膀,纷纷跌落于平沙之上,落雁便由此成为了王昭君的雅称。学习目标1.把握王昭君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2.了解怀古咏史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3.掌握表现手法和背诵全诗。整体感知咏怀古迹简介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2、内容:每首各咏一人一事 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抒怀 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抒发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二、写作背景 杜甫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

4、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咏怀古迹(其三)h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shu一去/紫台/连/朔漠,zhng独留/青冢/向/黄昏。xng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赴”本是普通字眼,但作者用拟人手法把“群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如同接到指令的将士,整齐步伐奔赴荆门。研读课文 (1)“群山万壑赴荆门”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开篇写群山起伏,连绵不绝,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

5、山。“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诗人要借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说明在作者的心目,昭君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的弱女子,而是具有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去”对“独留”:生前寥落、死后孤寂“紫台”对“青冢”:富丽繁华;荒凉冷落“朔漠”对“黄昏”:和北方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空旷凄清!“黄昏”也可以做空间解释:“黄”指漫漫黄沙;“昏”写出黄沙扬起,大漠昏天暗地,“独留”的“青冢”更显凄凉、孤寂,让人同情。生前 不幸与孤苦死后 孤寂与冷落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

6、之。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其貌,独不肯与。画工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帝按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美丽的女子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难怪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由于当时民族观念

7、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何况远嫁匈奴。据后汉书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2)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3)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语?你是怎样理解的?诗眼是“怨恨”。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月夜魂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画图省识春风面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怨恨统治者的昏庸(4)结合下面诗句概括出王昭君的形象。画图省识春风面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

8、空归夜月魂分明怨恨曲中论 王昭君的形象特点画图省识春风面美丽独留青冢向黄昏孤独环珮空归夜月魂思乡分明怨恨曲中论怨恨(5)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表现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去”与“留”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不该留下的荒漠。“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识”却没能“识”,死了不能归却魂魄归来。通过这些对比,反衬出王昭君出塞的悲惨命运。合作探究 (6)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寄寓了对王昭君的深厚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不平之情。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

9、是“悲昭君以自悲也”怀古咏史诗:咏史诗是以吟咏和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发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歌。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所以并称咏史怀古诗。怀古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鉴赏咏史诗步骤步骤一、弄清史实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步骤二、体悟感情为什么要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步骤三、分析技巧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课文小结 从反映社会生活的广阔与深刻看,杜甫赋予了中国诗歌的写实传统以全新的内涵,把它的水准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他的创作标志着唐代诗歌创作倾向的巨大转变。从艺术上看,他的诗歌创作又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捩点。他上集盛唐诗歌,以至唐前诗歌艺术成就之大成;而下开众多的诗派,其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诗歌史上也是罕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