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电工电子技术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作业1
一、选择题
I
1、图1所示电路中,电流I为( C )
•
3A
+
30V
-
A. -3V B. 2A
6Ω
C. 5A D.- 5A
图1
•
2、图2所示电路中,电压Uab的数值是( C )
Uab
aº
º
8Ω
+
10V
-
•
2Ω
+
10V
-
A. 0V
图2
b
º
•
B. 2V
C. 10V D.20V
3、并联电路及相量图如图3所示,阻抗Z1、Z2和整个电路的性质分别对应为( D )
i2
i
i1
i1
i
Z2
图3
1
•
Z1
º
A.感性、容性、感性 B.容性、容性、容性
C.感性、感性、感性 D.容性、感性、容性
4、在三相电路中,三相对称负载为星形连接,三个线电流均为4A,则中线电流为( D )。
A.4A B.8A C.12A D. 0A
二、判断题
1、判别一个元件是吸收功率还是提供功率,取决于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二者相同时是提供功率,相反时是吸收功率。( × )
2、戴维南定理只能够计算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流,若完成电路所有支路的计算则依靠支路电流法。( √ )
3、电感元件具有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电容元件具有通低频、阻高频的特性。( × )
4、因为电流I与功率因数cosφ成反比,所以功率因数愈小,电流在输电线上的功率损耗愈小。( × )
三、简答题
1、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等效变换的条件是什么?
答:如果电压源模型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与电流源模型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对应相等,既是说,对同一外部电路而言,二者的伏安特性相同,那么两种模型可以等效互换。等效交换的条件是或
2、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适用范围如何?
答:KCL定律:任意时刻,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或=0
KVL定律:在任意时刻,沿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绕行一周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为零。或=0
3、简述RLC串联电路产生串联谐振的特点?
答:(1)电路的阻抗最小并呈电阻性。
(2)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3)XL=XC,串联谐振可在电容和电感两端产生高电压。
4、简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答:(1)使电源设备的容量得到充分利用,即提高了电源设备的利用率。
(2)减小输电线路上的损耗。
四、综合题
1、用戴维南定理求图4电路中R5所在支路的电流。已知R1=R2=R4=R5=5Ω,
B
R3=10Ω,U=6.5V。
R3
R1
D
A
R5
R4
R2
C
+ -
U
图4
解:断开R5,求开路电压UO和入端电阻R0
UBD= U≈4.33V
UCD= U=3.25V
UBC= UBD+UDC=UBD-UCD=1.08V
将U短路
R0=(R1//R3)+(R2//R4)≈5.83Ω
求出电流I5为
I5==≈0.1A
2、用叠加原理求图5所示电路各支路I1、I2和I3(图略)
解:(1)24V电源单独供电时
,,
(2)36V电源单独供电时
,,
则
3、已知RLC串联电路的元件参数为R=10Ω,L=2mH,C=180pF,电源电压为5V,求该电路的谐振频率f0、谐振电流I0、品质因数Q0。
解:谐振频率 f0==265.4KHZ
谐振电流 I0==0.5A
XL=ω0L=3333Ω
XC==3333Ω
Q0==333
4、图6(略)中,已知正弦交流电压U=220V,电阻R=20Ω,电感感抗,
电容容抗。(1)试求电压、、的值;(2)计算电路的功率因数及总有功功率。
解:
(1)
(2)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