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马鞍山学院
《现代物流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3
2 .总 学 时:48 (课堂授课学时:48;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专升本)
二、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及现代物流管理的内涵、物流创造价值的方式以 及现代物流的作用;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物 流系统、运输管理、仓储与库存管理、配送中心、物流信息化管理、国际物流发 展、物流成本管理、物流金融等。
课程教学目标2:掌握现代物流管理中所运用到的方法与技术:供应链系统 设计的方法、物流系统规划方法、运输网络优化的方法、库存控制方法、信息化 和自动化技术。
课程教学目标3:能初步学会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和挖掘物流的价值和作用, 用所学的物流管理知识分析中国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课程教学目标4:让学生明晰物流行业运行的规律以及物流企业运作的流程, 具有现代物流管理所需要的知识体系、以及知识储备,为日后实践打下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5: 了解先进物流体系和技术方法的运用,思考如何将先进的 物流管理技术和方法与国内的物流管理结合起来,进行本土化的创新。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课程教学目标
—>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1
2.知识要求
课程目标2
—>
2.知识要求3.能力要求
课程目标3
—>
2.知识要求3.能力要求
课程目标4
—>
1.素质要求3.能力要求
课程目标5
—>
1.素质要求3.能力要求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
思政融入点
教学
要求
计划
学时
授课
对应课程 教学目标
第一章物流及物流管理概述
6
第一节、物流的概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物
流四十年发展成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我国物流自身发展
路径)
C
0.5
线上 和线 下混 合式 教学
目标1、4
第二节、现代物流的构成要素与分类
B
1
第三节、现代物流及其特征
B
1
第四节、现代物流的作用
A
2
第五节、物流管理的定义、内容、特点
A
1
第六节、物流管理的学说理论
C
0.5
第二章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
3.5
第一节、物流与供应链
中国本土优秀的供应 链管理企业兴起(顺 丰、京东等企业)
C
0. 5
线上 和线 下混 合式 教学
目标1、3、
4
第二节、供应链管理分析
B
1
第三节、供应链系统设计
B
1
第四节、供应链运作方式
A
1
第三章物流系统管理
6
教学内容
思政融入点
教学
要求
计划
学时
授课
对应课程 教学目标
第一节、物流系统概述
马克思主义系统观 (由各要素组成的整 体,具有不同于各要
素简单相加的新特 质)
C
0.5
线上 和线 下混 合式 教学
目标1、3、
4
第二节、物流系统的要素
B
0.5
第三节、物流系统的组成
A
1.5
第四节、物流系统的结构
A
1.5
第五节、物流系统规划概述
C
0.5
第六节、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过程
B
1.5
第四章运输管理
3.5
第一节、运输概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辩证看待中外物流 运输方式的选择)
C
0. 5
线上 和线 下混 合式 教学
目标1、3、
4、5
第二节、运输方式及其选择
B
1
第三节、物流运输系统
B
1
第四节、运输网络的优化
A
1
第五章仓储与库存管理
4
第一节、仓储管理概述
强调安全意识和责任 意识
C
0.5
线上 和线 下混 合式 教学
目标1、2、
3、4、5
第二节、库存管理概述
C
0.5
第二节、库存控制
A
1.5
第四节、先进的库存管理方法
A
1.5
第六章配送与配送中心
2.5
第一节、配送概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普遍联系的观点)
C
0.5
线上 和线 下混 合式 教学
目标1、2、 3、4、5
第二节、配送中心
A
1
第三节、信息与自动控制技术在配送中
的应用
B
1
第七章物流信息管理
4.5
第一节、物流信息管理概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
C
0.5
线上
和线
目标1、3、 4、5
第二节、物联网技术与物流信息化
B
1
教学内容
思政融入点
教学
要求
计划
学时
授课
对应课程 教学目标
第三节、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B
1
下混
合式
教学
第四节、物流信息系统设计
A
1
第五节、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A
1
第八章国际物流
2.5
第一节、国际物流概述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 相结合,保持与时俱 进的精神,又要有自 信。
C
0.5
线上 和线 下混 合式 教学
目标1、3、
4
第二节、国际物流的基本流程与业务
B
1
第三节、国际货物运输
B
0.5
第四节、国际货物存储
B
0. 5
第九章物流成本管理
3.5
第一节、物流成本及其概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 物辩证法(质、量互 变原理)
C
0. 5
线上 和线 下混 合式 教学
目标1、2、
3、4
第二节、物流成本核算
B
1
第三节、物流成本决策
B
1
第四节、物流成本控制
A
1
第十章物流金融
2
第一节、物流金融概述
树立跨界创新意识
C
0.5
线上 和线 下混 合式 教学
目标1、2、 3、4
第二节、国外物流金融发展概况
B
0.5
第三节、物流金融运作模式
A
1
第十一章第三方物流与第N方物流
2
第一节、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与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 物辩证法(质、量互 变原理)
C
0.5
线上 和线 下混 合式 教学
目标1、2、 3、4
第二节、第三方物流的服务与运作
B
1
第三节、第三方物流的分化与第N方物
流
B
0.5
教学内容
思政融入点
教学
要求
计划
学时
授课
对应课程 教学目标
第十二章物流质量管理
4
第一节、物流质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诚信、友善、敬业)
C
0.5
线上 和线 下混 合式 教学
目标1、2、 3、4
第二节、物流服务质量
C
0.5
第三节、物流工作质量
B
1
第四节、物流工程质量
B
1
第五节、物流标准化
A
1
第十三章精益物流管理
4
第一节、精益物流的内涵
树立工匠精神,不断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C
0. 5
线上 和线 下混 合式 教学
目标1、2、 3、4
第二节、精益物流的目标、特征及实施
条件
B
1
第三节、精益物流系统的基本框架
B
1
第四节、精益物流的方法
B
1
第五节、物流浪费
C
0. 5
(教学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
五、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物流的作用和主要功能要素、运输与配送、仓储管理与库存控 制、物流系统性思维、物流信息化管理、物流的运作和管理流程等。
2 .难点:库存控制、物流运作的具体模式、物流运作时间控制、物流成 本管理和物流金融等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六、课程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得自己想学到的知识。
2、采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信息 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采用案例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应用基本理论知识对
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4、采用互动式教学。课内讨论和课外答疑相结合。
七、课程考核方法根据《马鞍山学院关于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来确定本课程的
考核方法;简单介绍本课程的考核方法,并附上考核细则表:
考核
依据
建议 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平时 成绩
40
出勤
(1)根据学生出勤表现打分。
作业
(1)主要考核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
(2)每次作业单独评分,取各次成绩的平均值作为书面作业成绩。
课堂
(1)根据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回答问题的准确度、创新等综合评 分。
期末 考试
60
(1)卷面成绩100分。卷面成绩按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
(2)综合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
八、教材选用及推荐参考书
结合《马鞍山学院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来确定本课程的使用教材.选用教材:
L1]李严峰,张丽娟.现代物流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0.
1 .推荐参考书:
[1]叶怀珍.现代物流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汝宜红.物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九、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依据与说明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我院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与要求,结合本 课程的性质、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及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相关任 课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反复讨论的基础上编写的。
制定人:马多春制定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审核人:葛腾飞制定日期:2020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