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论文.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116206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湖 北 省 高 等 教 育 自 学 考 试 本 科 毕 业 生 论 文评 审 意 见 表论文题目:服装的发展中国服装从国内走向国际姓 名: 胡慧瑛 专 业: 服装艺术设计 准考证号: 017708210464 工作单位: 武汉科技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填表日期: 2010 年 3 月 6 日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它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

2、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学生签名: 日期:2010 年 月 日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武汉科技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本论文属于学 生签名:日期:2010 年 月 日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10 年 月 日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制指导老师单位职称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 年 月 日答辩小组评语: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答辩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名: (签章) 目 录摘要(关键词)一、

3、中文摘要1二、英文摘要2绪论3正文第一章 人类服装的起源4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服装状况第二节 服装起源与人类生产劳动的关系第二章 人类服装的共性特征4第一节 影响人类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第二节 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三章 中国服装的发展5第一节 原始社会服装萌芽第二节 奴隶社会服装定型第三节 封建社会服装发展第四节 近现代社会服装锐变第四章 中国服装从国内走向国际11第一节 保留中国文化底蕴的服装第二节 科技融入了服装结束语 13参考文献15致谢16摘要服装的产生、变化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变化与发展密切祥光,服装的发展就是一部人类生活史的侧影.由于服装的物质材料和精神内涵的不断发展和积淀,所

4、以服装的历史也折射出人类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变化。再者,由于人类居住环境和地区的差异、审美心理的变化以及社会习俗的不同,服装也就成为一部不同地域人类的风俗史。虽然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同时我们的生活空间正逐渐被其各种衍生物所占据。于是,在科技与自我之间,我们也在寻求新的平衡:对自然生活的渴望、对无拘无束人生的向往、对自然清晰的认识与再认识、对科技客观的评价与把握、对精神空间的深层探寻、对古老文明的继承和反思。.一场场国际时装秀都强烈地给我们这些信息。消费者、生产者、乃至民族和国家都十分关注服装设计的国际宏观趋势。关键词:服装发展、发展前景、发展速度、社会文化发展Abstrac

5、tApparel production, changes and developments in the emergence of human society, change and development are closely Yoshimitsu, garment development is a silhouette of human life histories。 The material for clothing material and the spiritual content of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accumulation, so c

6、lothes reflects the history of human society,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s。 Furthermore, due to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aesthetic and psychological change, and the different social customs, clothing has become a different regional customs and the history of man

7、kind.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for our lives a lot of convenience,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living space is gradually being occupied by their various derivatives. So, in between technology and self, we are also seeking a new balance: on the natural desire of life, longing

8、 for the freedom of lif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natural and re-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grasp the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the mental space deep search, the successor to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 and to reflect on a field .。 strong international fashion show this information to u

9、s。 Consumers, producers, and the peoples and nations are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costume design of the international macro-trends。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Key words: Apparel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prospects, growth rate,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绪论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民族,5000年的文明孕育了独特的中国文化,由于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占有主要地位,因而,

10、中国的服饰形制也被打上了深刻的儒家“烙印”。儒家重礼仪,讲求中庸之道,所以,中国的传统服饰始终以繁冗,宽博的主要特征出现。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服装的深厚文化底蕴,当东方文化与西文文化交汇时,中国传统的服装与西文服装体系相互交融,使得服装界更加注目于东方古老的文化精粹,使得服装舞台上的东方情结闪烁不灭。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充分将传统中装中的式样、局部、面料特点、图案和各种小的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伟大民族精髓在时装舞台上刮起了长久的中国风。 你是否注意到这股浓浓的中国风情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越来越备受注目。东风西渐,悠远的东方文化已不再只代表传统和国粹,她正快速成为一种流行于国际的时尚,即使

11、是年年都以迅雷之势推陈出新的时装界也常常驻足于东方情结,从中汲取灵感和创意。中国传统服装的深厚底蕴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各代的服饰均有不同的典制规定和风俗习惯.由于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占有主导地位,因而中国的服饰形制也被打上了深刻的儒家“烙印”。儒家重礼仪,讲求中庸之道,在这种独特的人文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的着装特别讲求和谐、融洽,传统服饰表达出规整、含蓄、端庄的民族性格。5000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独特的中国文化,服饰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是一个有节奏的生命,传达出时代的脉搏;更像是一面镱子,准确、清晰而客观地反映着历史。 古代的中国是一种自给自足、以家

12、庭为单位的农业社会,散漫的小农生产方式使人们的生活节奏缺乏工业社会那种统一性和紧张感,处于一种闲在而近乎平庸懒散的状态,在缓慢中前进。于是,人们内心渐渐形成了一种“舒缓”的心态,进而以庞大、宽博、繁冗为适应,也即为美了。中国古代传统服装的特点:平稳而单纯,其线条平直,手臂平伸后与身体的直线形成垂直的交叉,这种基础的造型形式显得尤为实在和稳定.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服装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可以用程式化的宽体式样,平面化的裁剪结构,装饰性的服用材料,精致的服装配件和含蓄美的社会理念来进行最简化的形容。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服装的发展中国服装从国内走向国际第一章人类服装的起源第一节 原始社

13、会服装的状况一、 裸态生活期裸态,意指原始人类利用自身体毛生活的状态。裸态生活期是一个漫长的时期,距今约300万20万年,地质时代属于更新世早期至中期。二、 兽皮叶草与装饰期距今25万1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智人阶段,地质时代属于跟新世中期至晚期,并能剥取大型动物的皮,经简单处理后围裹于身.服装的起源追溯到这里。第二节 服装起源与生产劳动的关系人类服装饿起源不是在某天某地的某人身上突然发生的,它是在漫长的人类劳动和生活中,由于许多因素激发了人类对服装的需求,所以人类才发明了不同服饰以满足不同时地、不同人类的不同需要,并逐渐发展成不同的服装形式。其中,劳动是不可忽略的,劳动既然创造了人,也必然创造出

14、一切与人有关的物品与艺术,服装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是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从这个意义上说,服装就是人类自己生活的物质生活的一种形式.它是人类智慧的创造,是人类摆脱动物状态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人类取得自由的物质确证.第二章 人类服装的共性特征第一节 影响人类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一、服装和社会的发展是一样,其变化的速度是由慢到快,同时和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要经历产生、发展到兴盛、衰败、灭亡的全过程。从服装与人的关系、服装与环境的关系来看,其

15、发展过程亦无法摆脱这两个重要的因素的影响。总之,不论服装的外部形态如何繁复多变,其内在的共性特征是可把握的。二、环境因素这是一种外部因素,对服装的影响具有强制性和制约性。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大类.1. 自然环境 服装变化中,自然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因素,一般指的是人类生活所处的地理、气候及相关的生态环境。 2。 社会环境 人的社会环境处于相对变化的状态,变化速度或快或慢,或急或慢,但不会长期停歇不前,具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1)政治思想和人文 (2)科技和经济 (3)习俗心理和时尚 三、功能因素1.物质功能因素2。精神功能因素第三节 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一、 模仿从众与标新立异的规律二、

16、趋简求便与装饰求美的规律三、 顺应环境与内因支配规律四、 融合吸收与自我传承的规律五、 符号标识与个性自由的规律六、 发扬优秀与淘汰陈旧的规律服装发展是一个动态现象,从历史的眼光来观察,服装出现的每一个变化都受到自然和社会以及人类本身三大元素的影响,同时它的变化本身又会影响其他的同时异域或异时同域服装的形式和发展趋向。对影响诸因素要从宏观上把握,对服装变化现象要从矛盾统一中把握,对服装发展的六大规律要从辨证角度上把握.人、服装、环境是服装发展中的重要元素,离开这三点,或者仅侧重于某一两点,都是不能全面揭示服装的共性特征。第三章 中国服装的发展第一节 原始社会服装萌芽先秦时代的形成,秦汉时代的成

17、熟,至隋唐时代达到鼎盛,又经宋元时代的融合、参透,再到明清时代的完备与终结等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绵延数千年,不断变迁,从未停止,以其多样的款式、精巧的工艺、鲜明的色彩、独特的妆饰著称与世.一、原始织物(1)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祖先就开始养蚕抽丝利用蚕丝为自己的生活服务了。(2)新石器时代生产的丝织品拥有较高的缫丝和丝绢技术.(3)中国丝绸之邦的地位,从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二、衣裳之初(1)四五千年前,已初具以后的服饰形态。(2)上衣下裳,成为我国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装形制,大致形成于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第二节 奴隶社会服装定型奴隶社会的上限一般定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

18、王朝,到公元前841年到前一阶段为春秋时期,历史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服装在这个时期,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影响下,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将上古鲜明的宗教意识与统治者的需求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并积淀了强烈的象征意义和装饰风格的服装符号元素;二是在形态上出现了上衣下裳和衣裳连属两种基本形制。一、 商代服饰(1)殷商时期已有冕服等阶级等别的服饰。(2)上衣下裳,是当时主要服饰形制.上衣多为交领右衽,上衣在商代为窄袖短身;下裳即裙,下遮开裆裤,宽带束腰.(3)蔽膝,又叫绂、袆、韨。是遮盖大腿至膝盖的服饰,形式围裙而狭长,下成斧形,象征权威,用不同质料、色泽花纹分别等

19、级。(4)商代人可能已经穿裤子。(5)上衣下裳在西周之后成为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之一。二、周代服饰(1)上衣下裳,上衣款式多为直裾式、交领右衽,袖身比商代宽博.(2)深衣,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上下连成一体(据说是衣裳分裁后再相连)的“深衣”,西周时用途最广泛的衣服,男女皆服。特点:交领即大襟、右衽有曲裾和直裾小大袖领口和袖口有宽缘腰间束丝织物大带、流行佩玉面料纹样有楚国文化风格.(3)冕服,由冕冠、玄衣、纁裳等组成.1.冕冠,是帝王祭祀典礼时的礼冠。2.玄衣,即黑色上衣;纁裳即绛色围裳。3。“十二章”,十二章纹依次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4)元端,名取其端

20、正,色用玄而正幅不削,是正式上衣。穿元端时戴冠下着裳,以素裳规格最高,其后是黄裳、杂裳。衣长和袖长都是整幅面料的长度(二尺二寸),是相对宽博的衣服了。三、赵武灵王与服饰改革(1)改去下裳,即废去下裳而着裤,所谓上褶下裤说.褶即一种短袍。可在膝部系带,改穿靴。(2)带钩,初期只限甲服,后袍服也用,汉代成为风尚.(3)服饰变革的意义:推行“胡服骑射”,对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产生了重大影响;服饰的改革对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进步.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第三节 封建社会服装发展历代服饰都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

21、、民俗文化以及社会流行时尚等等.我们可以从古代绘画作品中窥见当时服饰与社会生活的情景。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是表现唐贞观十五年(公元 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场景。唐太宗李世民端坐在步辇上,吐蕃使者禄东赞身穿棉袍居中,两边为唐官吏。唐代男子服饰以头戴幞头、身穿窄袖圆领袍衫为主,图中唐太宗便身穿同类衣服。皇帝不穿礼服接见使臣,从另一方面表现出当时藏汉交流非同一般,是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通过穿着简单的服饰以表达亲近的心情,可见服饰表达了丰富的社会意义。一、政治工具在中国古代,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有严格的等级区别.这种等级制不仅限制了人们的行为言语,同时

22、影响到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吃、穿、用等生活环境.从夏、商到周代,中国初步建立了冠服制度,从此人们的穿衣戴帽有贵贱等级之分。作为统治者,不同礼仪、庆典、祭祀等重大活动都有严格的穿著规范。孔子说:朝服而朝(礼记玉藻),意指进宫朝见必须穿朝服,否则有不敬之罪。可见服饰对巩固皇权的作用。又根据周礼等书的记载,夏商周时代把礼分为五大类,衣冠服饰制度就是根据这种需要逐一制定的,如祭服、朝服、军服、婚丧之服等已有了明确规定。二、阶级标志从前有俗语说:只认衣衫不认人、先敬罗衣后敬人,反映出在等级社会中,服饰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封建社会规定用不同服饰来区别上下尊卑,所谓:非其人不得服其服(后汉书舆服制),贵

23、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贾谊新书服疑)。不仅龙袍凤冠是帝王、皇后的特定服饰,在群臣百官与平民百姓中,也用服饰来区别上下等级、贫富贵贱。三、职业身份服饰作为人的部分外在形象,它不仅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品位,也能表现一个人的社会职业。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以服装的穿戴来分尊卑等级,不同官吏有不同服饰。官员办公穿的衣服与其常服也有不同,严格的服饰不仅区别了官员等级,同时又能分辨出官员所负责的不同职务。官吏都穿特定颜色和款式的服装,而平民和普通人士则穿杂色布衣。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描写咸亨酒店里的顾客就分成两等人,上等人是穿长衫的诗人或读书人,下等人是穿短衣、小打扮的平民。诸葛亮

24、出师表也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布衣成了平民劳动者的代称。四、表达学说服饰在古代除了用作统治工具外,还被用作宏扬学说的工具。最明显的例子是儒家与服饰的密切关系。儒家礼教一直影响着中国历代人民的文化生活.孔子说: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孔子集语引大载礼劝学)衣冠不正,君子是引以为耻的。穿衣不正会影响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形象。这种把服饰与礼教统一表达的学说,成了儒教的特征,长期影响着中国人的意识形态。荀子子道中有一故事:话说子路穿了一件非常有气派的服装去见孔子,孔子不悦,对他说:你穿戴太华丽了,满脸得意之色,谁敢向你提意见呢?子路听了,忙回家换过衣服,这时子路看来谦

25、和多了.孔子就说:爱表现自己的人是小人而不是君子。由此可见孔子所提倡的服饰美观,正是儒家追求的文饰美.反映社会面貌一个社会的面貌必然反映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服饰既然作为人类外在形象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从人们穿衣戴帽的形式看到那个时代的风貌。以宋代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张择端)为例,可以看到当时北宋首都汴京(今开封)繁盛的市井民情。从画中人物的穿戴可区别出不同的职业和身份,当中有商人、绅士、官吏、农民、车夫、僧人、道士、儿童等不同社会阶层人士。穿长袍,戴幞头,骑马乘轿的多为官宦。其余众多的是普通劳动者,他们多穿短衣挽袖,敞开衣襟,服装颜色多为素色布衣。清明上河图的人物服饰以淡雅朴素的色调为主,从服饰

26、款式和色彩上可以看出宋代服饰追求质朴的风格,也反映出宋代都市风土人情的社会面貌。一、社会安定富裕社会的安定必然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这种繁盛的局面也表现在服饰的形态上。以唐代为例,唐服有过一段灿烂辉煌的历史,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时期。我们从唐代的华丽服饰中可以联想到当时大唐盛世的景象。在唐以前,妇女一直深受封建礼教束缚,笑不露齿、站不依门等等。到了唐代,妇女的穿著打扮有了革新的变化。在天宝年间(约公元 7 世纪中叶),不少女子均模仿穿男装,从宫廷到民间,男装女穿渐成时尚.不仅如此,随着对外开放和东西方交流的发展,唐代服饰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把西域胡服融入日常生活中,穿胡服成为

27、当时最流行的装束。只有安定繁盛的社会,才能容纳和造就各种华衣丽服.二、人心虚无不安服饰不仅是社会文化现象的表征,同时也表达了人们不同的品味和心境。魏晋南北朝的动荡社会,使不少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发生巨大变化,他们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追求自由旷达、轻松随意的生活方式,他们蔑视传统的礼仪说教,倾向不重文饰,而重人的风姿、风度。他们穿衣戴帽不拘小节,以弃礼为尚.时常将衣服披在肩上,袒胸露背,席地而坐,完全违背了儒教的礼俗规定,以随意的着装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也反映出当时人心虚无不安的社会状态。三、中外文化融合服饰的灿烂多变,常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发展,例如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朝可

28、以说是大量吸收外来文化的时期,这不独表现在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方面,还表现在衣冠服饰上,使这个时期的服饰文化大放异彩,创造了一个时代的特色。唐朝的首都长安,汇集了诸国的商人、使节及文化人士,他们从各自的国家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这种东西方的交流融合,取长补短,使当时的社会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著名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国与外界的贸易往来,同时也把中国精美的丝绸传遍世界.另一方面,盛唐以前妇女的服装多以小窄袖为主,这主要是受胡服的影响;后来,穿胡服、跳胡舞等属于胡人的生活方式便逐步为唐代人所接受。种种服饰上的变化均说明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四、妇女受钳制中国古代妇女在礼教的压迫约束和世俗偏

29、见下,言行举止无不受到严格规定,着装打扮、一举一动必须以礼教规定为准则,形成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我们可以从古代,尤其是宋代妇女盛行缠足这一陋习上,了解到当时妇女身心所受到的迫害。在缠足时代,绝大多数妇女大约从四、五岁起便开始缠足,一直到成年之后,骨骼定型后才能解开缠足布。缠足小脚配上三寸金莲绣花尖头弓鞋,一步三扭,这就是中国封建礼教和畸形审美观迫害下的产物,成了千百年来妇女用血泪缝制的服饰。展现民俗文化服饰并不只是简单的身穿衣物,服饰本身也是社会民俗文化的产物。不同国家、地域、气候、民族的服饰,都反映了其民俗文化的特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影响所及便发展出百花齐放的服饰.例如:生活在中国东北

30、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族,其服饰以袍服为主。因为他们生活在寒冷地域,过着游牧狩猎式的生活,因此服装多用动物皮毛制造,再配以刺绣图案,极富装饰性和自然粗犷的风格。而居住在中国西南湘(湖南)、黔(贵州)、桂(广西)三省毗邻地区的侗族则喜欢青、蓝、紫、白等颜色,局部采用红、绿、黄等色点缀装饰,又配以银首饰,使整体服饰朴素中见精致。服饰的款式、材料、颜色、配色以及图案都能表现强烈的民俗形象.像汉族民间儿童服饰中的虎头鞋,和童服上常用的动物图案刺绣,就表现出中原地区民间的民俗文化,以动物守候着孩子让他能平安成长的愿望.一、用色之道自从周朝制定了服装制度后,中国历代帝王百官和平民百姓不仅在服装款式上有别,在服

31、饰色彩上也有严格界限。古代根据五行学说而定不同方向与颜色:东方木,色青;南方火,色赤;西方金,色白;北方水,色黑;中央土,色黄。黄色与帝王服饰相关联,是从隋唐开始的,唐六典说:隋文帝着拓黄袍,巾带听朝。在唐贞观四年(公元 631年)规定官员袍服的色彩,十三品以上为紫色。因此从服装颜色也可分辨出官级品位和庶民的地位.民间传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 11 岁时,在宫中与他弟弟溥杰一起玩耍,正玩得高兴时,溥仪无意中发现溥杰的衣袖露出黄色,立刻沉下脸说:浦杰!这是什么颜色,你也能使?又说:这是明黄,不该你使的!吓得溥杰忙垂头肃立。由此可见,平民百姓是不能穿明黄色的,对于古代统治者来说,衣服颜色也不得僭越.二

32、、纹饰寓意随着纺织技术的发明,衣饰图案便愈来愈丰富。图案设计是重要的服装装饰,尤其在中国古代服饰和民族服饰中,服饰图案有多重象征意义。图案的使用主要用在衣服的领口、袖口、肩部、门襟和袍服下摆等部位。纹样题材则多种多样,有动物、植物、文字、几何图形等等。战国时期有的龙凤虎纹,表现了中国人的龙虎精神和期望吉祥的理想;富贵大吉用牡丹纹饰来表达;福寿延年有寿字组合变化的文字图案。至于少数民族如苗族,据后汉书记载:苗族先民有好五色衣服、衣裳斑斓的习俗.苗族的图案也十分丰富,有动物、植物、几何纹样等等。黔(贵州省)东南苗族服饰上的蝴蝶图案,是对蝴蝶妈妈的祖先崇拜。这些极富创意和想象力的形象,显示了苗族妇女

33、把现实与理想结合的审美意愿。三、剪裁布局中国古代从商代至清代,总体的服装造型是以宽大(如宽衣长袍)为主要特征,在这种大范围之中只有少量宽而短的服装出现。原来这种宽衫大袖的主流服装,蕴藏着中国古代传统的审美观。礼记深衣有: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指深衣是以 12 幅布缝合而成,以应天时。这种制衣布局也应合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理念,是古代服饰流行宽衫博袖的根源.后汉书马援传又有: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宽衫大袖的传统造型一直为各朝代所沿袭。四、装饰之美中国历代服装最大的特征是强调装饰, 不仅在款式设计上注意裁剪分割,还强调服装的面料、色彩、图案、配

34、饰等等变化,以表现完整的服饰品貌。服饰是随着社会、工艺技术、审美等方面的提高而变化的。例如:唐代追求锦衣华裳。唐中宗幼女安乐公主恃宠骄侈,有一件白鸟毛裙计价百万.正看为一色,影中为一色,百鸟之状并见。可见采用羽毛饰裙的工艺在唐代已出现。再如清代妇女的服饰,从头饰(旗髻)、旗袍、花盆底鞋以至首饰,都是满族人的审美和风俗的表现.虽然俗语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但是无论在什么时代,如墨子所说的衣必常暖,然后求丽的主体思想还是不变的。第四节 近现代社会服装锐变近现代服装的发展,是和近代社会变革和政治思想变化同步的,变革的激烈,服装的变化就急剧,政治思想封闭和开放,服装也相应出现繁荣.从晚清的渐变到辛亥革

35、命的蜕变。在20世纪未仍然感受到当年的风采魅力,这一时期女装变革的划时代意义,除了服装现象外,其内在的文化萌芽,到世纪才真正结为具有中国服装特色的硕果。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服装多样化现象,体现人们有了宽广的个性拓展空间。中国服装历经数千年演变,才在20世纪后20年,在全面吸收了西方优秀成果后,创新出可立于世界服装之林的民族服饰,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迈入新世纪.第四章 中国服装从国内走向国际第一节 保留中国文化底蕴的服装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民族,5000年的文明孕育了独特的中国文化,由于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占有主要地位,因而,中国的服饰形制也被打上了深刻的儒家“烙印”。儒家重礼仪,讲求中庸之道,所以,中

36、国的传统服饰始终以繁冗,宽博的主要特征出现。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服装的深厚文化底蕴,当东方文化与西文文化交汇时,中国传统的服装与西文服装体系相互交融,使得服装界更加注目于东方古老的文化精粹,使得服装舞台上的东方情结闪烁不灭。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充分将传统中装中的式样、局部、面料特点、图案和各种小的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伟大民族精髓在时装舞台上刮起了长久的中国风。 你是否注意到这股浓浓的中国风情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越来越备受注目。东风西渐,悠远的东方文化已不再只代表传统和国粹,她正快速成为一种流行于国际的时尚,即使是年年都以迅雷之势推陈出新的时装界也常常驻足于东方情结,从中汲取灵感和创意。一

37、 中国传统服装的深厚底蕴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各代的服饰均有不同的典制规定和风俗习惯。由于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占有主导地位,因而中国的服饰形制也被打上了深刻的儒家“烙印”.儒家重礼仪,讲求中庸之道,在这种独特的人文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的着装特别讲求和谐、融洽,传统服饰表达出规整、含蓄、端庄的民族性格。5000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独特的中国文化,服饰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是一个有节奏的生命,传达出时代的脉搏;更像是一面镱子,准确、清晰而客观地反映着历史. 古代的中国是一种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社会,散漫的小农生产方式使人们的生活节奏缺乏工业社会那种统一

38、性和紧张感,处于一种闲在而近乎平庸懒散的状态,在缓慢中前进.于是,人们内心渐渐形成了一种“舒缓的心态,进而以庞大、宽博、繁冗为适应,也即为美了。中国古代传统服装的特点:平稳而单纯,其线条平直,手臂平伸后与身体的直线形成垂直的交叉,这种基础的造型形式显得尤为实在和稳定.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服装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可以用程式化的宽体式样,平面化的裁剪结构,装饰性的服用材料,精致的服装配件和含蓄美的社会理念来进行最简化的形容。 二 中国传统服装体系与西方服装体系的融合 传统的中国服装相对于西方服装体系以人体为根本,立体结构为基础,注重个性装饰和新奇多变的社会流行而言,在20世纪后期,西方衣着模式成为

39、全球服装标准的前提下,很多因素明显无法在短期内与现代流行相兼容,这就需要对中国服装传统进行再理解,利用设计艺术进行再整合,通过流行服装载体进行再演绎,制造服装商品进行再推广。 近几年,中国的时装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设计师,这大大地带动了中国时装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当然,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刺激时装业发展的根本因素,人们有了更多的钱去消费最新的时装,也有了更好的心情去尝试不同的风格,尽管国外的时装品牌充斥中国的服装市场,但“中国情结”仍是许多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心结。于是“唐装”、“旗装”悄然兴起,并逐渐拥有自己的顾客群体,风韵独到的“中国化时装”开始形成自己的市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

40、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服装的流行周期也越来越短,同时世纪末的临近,使人们引发了悠古的情思,服装界也随之掀起了复古的风潮,加之东方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更多的人对东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得中国古老的服装再一次成为世界时装舞台注目的焦点.但是由于时装带有鲜明的时代个性,因此,复古的流行也决不会是简单的重复过去,而是以现代的形式予以新的包装和诠释,所以现代的中装设计不仅要体现传统的文化韵律,更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三 中国传统服装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装设计的突出点是具有一眼就能看出的中国味道,或许是中国五千年的服装文明太过悠久,历史的粘稠反而给我们的服装概念不是点的清晰而是面的模糊,它不

41、像美国西部风格可以用牛仔裤来形容,而是有太多的内涵,以至于有时我们在提到中装时无法有具体款式的联想,中国漫长的历史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除了常见的立领、侧衩、盘纽、滚边、还有纹样、配色特别是风格理念等很多中式元素可以在现代设计中加以应用,这就需要设计师具有良好的中国服装文化素养,不断努力挖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 现代服装设计中对于传统服装款式式样的应用。 在中装设计中对于中国传统服装的式样应用,无非是展现其宽大的风貌和复古的兴起.例如较有代表性的(19771978秋冬)圣?洛朗的中国风格的作品.其所表现的上衣都是宽松型的,传统的平面结构手段能够迎合简约的风格,但如果将传统的平面

42、结构完全再现的话是很难在现代设计中全面再现,所以,除了式样上的设计承袭宽大之风外,更多的是用传统的领、襟、扣等局部设计加以有效强调。 2 现代服装设计中对于中国传统服装中局部应用. 在中国装设计中通常较为常见的是将中装中的立领或门襟、盘扣等因素通过有效的再现,来表达设计者的风格,这几个点的应用最具有说服力和征服性,让人一眼就能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服装的精粹所在,并能通过西方服装体系中的以人体为根本的合体裁剪,更好地表现女性的优雅、含蓄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3 传统丝绸面料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 在此更值得一提的是传统丝绸面料要在日常装中经久不衰,就需与新型化纤材料进行混纺,

43、以改善其服用性能,使得在服装设计中有更广的应用领域。面料上的花纹及其各种美好的寓意都是西方服装所不可比拟的。 4 传统图案、装饰在中国现代服装中的应用。 传统的图案和装饰是中国服装文化的出新之处,其相对的独立性使它们可以大量地移植到现代服装中去,但是,中国传统纹样和装饰对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往往过于繁杂,所以,在应用时必须加以简化,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宜男百草,吉庆(磬)有余(鱼)的吉祥意境,但要放弃满地花的纷繁格式.绣花、滚边、挖嵌等传统工艺是中国装的有效再现手段,但不能照搬清末花俏复杂的十八镶滚。 5 中国传统的华美精巧的配件及搭配方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的配伍方法是塑

44、造中国风情的捷径,但要视服装的使用场合而定,在日常服装中可能更多的是中国风格的口袋和西式裙相配,甚至只有一个精巧的中国结,旗袍或全套的中式衣裤或许只能在礼服中出现。精致含蓄的中国传统服装理念是中国古代人和现代人衣着审美的最大叠合点,可以在现代中国装设计中得以充分张扬。在晚清的上海,两件粗看非常类似的男装袍,可以用梅、兰、竹纹样中的花蕾开放与否区分日晚装,这种中国式的耐看美好同样值得现代中国装借鉴。 以中国传统服饰作为灵感来源的时装,表现出不同凡响的生命力,这些时装的外形虽以现代的设计方法进行包装,却充满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青烟淡墨,超尘出世的气质,在这些中国味十足的时装中,有的很难说清设计灵感来

45、源于中国的哪个朝代,但是大襟、对襟、盘扣、开衩、滚边、及中国结饰等则是这些时装共同拥有的细节处理。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第二节 科技融入服装近几年,中国的时装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历经2维绘图、线框造型、曲面造型、实体造型、特征造型等重要发展阶段,其间还伴随着参数化、变量化、尺寸驱动等技术的融入.CAD技术在基础理论及软件产业方面日趋成熟,推出了Proffingineer,UGll,IDEAS CATM,Solidworks,SolidEdse等许多优秀的CAD系统。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服装的质量和合体性、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2维服装CAD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纺织服装业的CAD应用要求,服装CAD迫切需要由目前的平面设计发展到立体3维设计。3维服装CAD的基础是3维人体测量。目前3维人体测量系统在国外已经商品化,其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其中法、美、日等国利用自然光光栅原理,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