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必考知识点归纳1单选题1、1997年的京都会议议定书中,30多个工业国家同意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然而,在欧盟各国、日本、加拿大和其他工业国家批准该议定书之后,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却拒绝批准该议定书。由此可知A美国与西方其他国家矛盾尖锐B京都议定书对美国极为不利C全球性问题更需要各国广泛合作D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明显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是京都议定书达成的一致的态度,但美国却拒绝批准,使议定书的执行大打折扣,说明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一致行动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只是表明主要工业国家对议定书的
2、态度,并未体现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的矛盾,排除A项;环境问题是全球问题,议定书的签订对美国长远利益有好处,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强调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2、下图漫画讽刺了美国政府的外交行为。这反映出()A现行世界贸易机制出现危机B全球化加剧了世界各国的对立C美国极力推行政治霸权主义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元化趋势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当代的世界经济秩序的概况。图中WTO信息可知是讽刺美国的逆全球化的外交行为,A项正确;B项中无法得出世界各国对立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中是美国逆全球化现象,不是极力推行政治霸权主义,排除C项;20世纪60.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元化趋势,排除D项
3、。故选A项。3、1977年,北方国家(发达国家)建立了总额为10亿美元的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以资助南方国家(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现代化生产。另外,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份额有所提高,表决权有所增加,这些做法A有利于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B动摇了发达国家经济主导地位C保障了北方国家的经济安全权D顺应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答案:A解析:题干所示为20世纪70年代南北对话的相关史实,南北对话与合作,有利于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A项正确;到现在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仍处于主导地位,排除B项;“保障了”说法绝对,排除C项;当今世界仍处于多极化趋势之中,多极化的国际关系尚未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
4、。4、下图是U型微笑曲线,它反映了20世纪60、7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的某种现象。曲线表明A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建任重道远B发展中国家处于曲线左上角C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占据中游D国际产业的分工趋于良性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中的曲线表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主要把持了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而且获取了超额的利润,位居产业链中游的其他国家利润微薄,说明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新秩序的重建任重道远,A项正确;根据图片材料可知,发达国家占据左上角和右上角,发展中国家占据中游,排除B、C项;材料图片反映了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的现象,没有体现国际产业的分工趋于良性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小提示:
5、5、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国际新闻80%至90%是由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以及美国美联社、合众国际社供给的,全世界报社每天选自这四大通讯社的新闻信息接近30万字,第三世界人民对此“已开始感到无能无力”,这说明当时A西方各国压制民族解放运动B欧洲挑战了美国信息霸权C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对抗加剧D西方掌握着世界舆论霸权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末即冷战时期,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四大通讯社垄断着世界各国国际新闻报道渠道,说明当时西方掌握着世界舆论霸权,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西方各国压制民族解放运动,排除A项;欧洲“挑战”美国信息霸权与西方四大通讯社垄断全世界的国际新闻报道不符,排除B
6、项;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对抗加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6、2017年以来,美国先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移民协议、伊核协议、中程核力量条约等国际组织或协议。这表明美国A企图维护现有的国际秩序B大力推行国际贸易的自由化C实施多边主义的外交政策D背离合作共赢的全球化潮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先后退出了一系列国际组织或协议,表明美国背离合作共赢的全球化潮流,D项正确;美国的退出一系列国际组织或协议,不是负责任的世界大国,不能维护现有的国际秩序和国际贸易自由化,更不是多边主义的体现,排除ABC项。故选D项。7、下表为19591966年
7、法国大事记。这表明法国时间事件1959年3月宣布撤出受北约控制的法国地中海舰队1960年邀请赫鲁晓夫访问法国1963年宣布大西洋舰队不受北约指挥1964年4月通知北约,决定撤回在北约海军司令部任职的法国军官1964年9月宣布其水面舰艇概不参加北约海上联合演习1966年10月宣布退出北约军事委员会,北约理事会被赶出法国A旨在实现军事的独立B反对欧洲一体化道路C力图与美国分庭抗礼D力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可知,当时处于美苏冷战时期。依据表格中法国的事件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法国的这些做法是出于维护本国利益的需要,力图摆脱美国对自身的控制,D项正确;材料中法国的这些做法主要是出于维
8、护本国利益的需要,力图摆脱美国对自身的控制,而非“实现军事的独立”,排除A项;法国退出北约并不意味着法国反对欧洲一体化,排除B项;“分庭抗礼”的表述过于夸大,排除C项。故选D项。8、2017年,英国卫报刊发的政府文件明确表示,内阁大臣们将以削减净移民的数量和给予本地工人优先雇佣权为目标,制定英国“脱欧”后的移民政策。这些规定属于A文化多元思维B逆全球化现象C贸易保护主义D合作共赢意识答案:B解析:无论是英国“脱欧”,还是限制移民的数量,都是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抵制,B项正确;材料所述与文化多元化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项;贸易保护主义指的是对外贸易方面的保护主义,排除C项;合作共赢是指加强合
9、作以实现共赢,排除D项。故选B项。9、下图反映A两极格局解体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B两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缩小C世界银行在维护国际金融秩序中力不从心D发展中国家过份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答案:A解析:通过观察图中两条曲线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代即两极格局解体后,先后出现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性金融危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占GDP的比重都呈现上升趋势,说明世界经济特别是金融联系加强,经济全球化在深入发展,A项正确;仅有债务占GDP比重情况的变化,不能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排除B项;帮助成员国解决债务、稳定国际金融秩序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而非世
10、界银行的职责,排除C项;材料中的两条曲线说明,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更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排除D项。故选A项。10、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社会矛盾和种族、民族、宗教冲突频发,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全球性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由此可见A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B全球化离不开广泛的国际合作C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发展不平衡D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虽然社会矛盾和种族、民族、宗教冲突频发,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全球性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可以看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D项正
11、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不是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不是全球化离不开广泛的国际合作,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不是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发展不平衡,排除C项。故选D项。11、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1999年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GDP总额中占比为42.6%.发达国家占比为57.4%.而到2018年,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GDP占比为59.2%,发达国家占比则为40.8%,这一变化表明A全球经济发展全面提速B第三世界国家之间联系加强C国际贸易环境明显改善D世界经济格局呈现渐变态势
12、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在世界GDP总额中,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在增加,而发达国家的比重有所下降,这体现了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说明世界经济格局呈现渐变的态势,D项正确;材料分析的不是不同经济体在世界GDP总额中比重的变化,不能说明全球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和第三世界国家之间联系加强,排除AB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体现“明显改善”,排除C项。故选D项。12、1990年海湾危机爆发后,日本首相海部俊树提出联合国和平合作法案,企图向海外派遣自卫队,但因各方面反对,该法案被国会作废弃案处理。这说明当时日本A摆脱了雅尔塔体系的束缚B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C已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D力图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答案:B解
13、析:日本企图向海外派遣自卫队的做法,实际上反映了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希望获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企图成为世界政治大国,但其并不是要为世界和平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B项正确;摆脱了雅尔塔体系的束缚,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已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不是力图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排除D项。故选B项。13、“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
14、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该材料意在说明A多极化格局已经完全形成B两极格局已被多极化格局所取代C世界即将呈现“一超多强”D“冷战”时期已呈现多极化趋势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后,东西欧各国复兴,中国实力日益增长,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向多元化转变,全球地方主义恢复等,说明“冷战”时期已呈现多极化趋势,D项正确;多极化格局至今尚未完全形成,排除A项;1992年后两极格局被多极化格局所取代与“20世纪50年代后”不符,排除B项;世界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14、冷战结束后,北约在对原华约成员国敞开大门的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准入标准,明
15、确表明候选国必须实行民主制度,确立自由市场经济地位,建设有利于集体防御的军队等。这说明()A两极对峙的局面日趋激化B国际关系中的冷战思维依然存在C北约试图主导欧洲的发展D冷战后欧洲的社会局势更加动荡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制定了相应的准入标准,明确表明候选国必须实行民主制度,确立自由市场经济地位,建设有利于集体防御的军队等”可知,北约规定加入北约组织的原华约成员国国家必须实行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自由市场经济地位,并且加入北约组织后其建设有利于北约集体防御,说明即使冷战结束,但国际关系中仍有冷战思维,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而不是两极对峙局面日益激化,排
16、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北约吸收原华约成员国时的要求,不能得出北约试图主导欧洲发展的结论,并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北约吸收原华约成员国时的要求,没有强调整个欧洲社会的局势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15、下图为2019年金砖国家的全球治理参与能力测评情况(虚线为G20国家平均值)。由此可知,在当前全球治理中()AG20国家治理能力普遍下降B新兴经济体正日益崛起C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形成D逆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答案:B解析:根据“2019年金砖国家的全球治理参与能力测评情况”可得出,新兴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指数接近或者已经超过G20国家,说明新兴国家经济体正在日益崛起,发挥了重要作
17、用,B项正确;材料只反映新兴国家,并不能反映G20国家,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全球化,而不是逆全球化,排除D项。故选B项。小提示:填空题16、美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_。“_”事件之后,美国迅速展开_行动。2001年10月,美国发动了_战争。2003年3月,美国发动了_战争,这场战争造成中东局势进一步动荡,也使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答案:单极世界911反恐阿富汗伊拉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9
18、11”事件之后,美国迅速展开反恐行动。2001年10月,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2003年3月,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造成中东局势进一步动荡,也使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17、社会信息化(1)含义: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_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2)影响: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但如何保卫自己的_,也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答案:智能化工具信息安全根据所学课本知识可知,社会信息化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
19、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并转型的历史进程。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但如何保卫自己的信息安全,也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18、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1)欧洲:1993年成立_,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2)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_力量,推行多极化外交。(3)日本:在保持_大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4)中国:进一步_,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_,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20、。(5)发展中国家:总体_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答案:欧洲联盟军事经济改革开放多边外交实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欧盟成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多极化外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19、世界保持和平的因素:_继续发展,_
21、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答案: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保持和平的因素: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20、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影响(是“馅饼”还是“陷阱”?)(1)积极:加快了世界_发展。(合理配置资源;提供发展机会;丰富人们生活)(2)消极:存在问题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部分利润流入了_国家。(对策:各国既要注意保卫自己的_,也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己)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如2016年,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控制移民
22、等措施。文明冲突、贫富差距、利益失衡、经济主权、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恐怖袭击、跨国犯罪、疾病传播(二)区域经济集团化欧洲联盟经济一体化程度_的区域组织(英国脱欧凸显曲折性、复杂性)_贸易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南亚地区以_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_机制。(但缺乏法律约束,具有松散性。是一个论坛性质的组织)答案:世界经济发达经济安全最高北美自由经济合作经济合根据所学,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失控的风险。因此,各国既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23、发展自己,也要注意保卫自己的经济安全。另外,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如2016年,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措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同时,区域经济集团化也在发展。欧洲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官方论坛和磋商机构。21、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1)欧洲联盟:继续向经济和_一体化迈进,是世界上最大的_,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2)俄
24、罗斯联邦: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_外交,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举足轻重。(3)日本: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_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4)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_,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_的作用。(5)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答案:政治区域性国际组织多极化政治多边外交负责任大国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1)欧洲联盟: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2)俄
25、罗斯联邦: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多极化外交,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举足轻重。(3)日本: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4)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5)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22、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_、_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答案: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考查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典型代表,可知应为:欧洲联盟北
26、美自由贸易区23、时代主题(1)内涵:_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是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2)关系:和平是发展的_,发展是和平的_,两者相辅相成。答案:和平与发展前提保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是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二者的关系为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24、背景:二战后,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_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答案:国际分工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因此填写国际分
27、工。25、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共同发展(一)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措施(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_、国际货币基金组织、_、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2)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全球层面:1999年组成的_集团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地区层面:2001年成立的_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2009年首次召开的_领导人会晤,以及2015年成立的_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二)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3)中国继续高举和平、_、合作、_的旗帜,坚持在_原则基础上
28、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_的新型国际关系。(4)中国倡导构建_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_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_思想与_理念,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_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措施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建设“_经济带”和“_”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秉持开放包容的共_、共建、共_原则,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_提供新的平台与新的动力。2014年中国设立_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以资
29、金支持。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_召开。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_简称“亚投行”正式成立。2019年7月,亚投行已有_个成员。2019年5月5日_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为亚洲和世界人民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精神支持。答案:联合国世界银行二十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新开发发展共赢和平共处五项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和平与发展和平和谐可持续丝绸之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商享共同繁荣丝路基金北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100亚洲文明(一)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措施(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
30、的作用。(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全球层面:1999年组成的二十国集团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地区层面: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2009年首次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以及2015年成立的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二)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4)根据所学知识
31、可知,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秉持开放包容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繁荣提供新的平台与新的动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4年中国设立丝路基
32、金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以资金支持。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北京召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正式成立。2019年7月,亚投行已有100个成员。2019年5月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为亚洲和世界人民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精神支持。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中三角贸易中的归程基本沿着最早谁开辟的航路而行?为什么说三角贸易的中程又是大规模的人口迁移?(4分)材料二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以及由市
33、场垄断所引起的成倍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富渊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摘自马克思的资本论(2)据材料二,指出早期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对当时美洲和非洲带来的直接影响?(2分)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资本、技术、信息以及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频繁,国际直接投资对全球经济布局进行重大调整。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两种观点激烈冲突观点一:经济全球化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反对经济全球化。观点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面貌发生新的转变,支持经济全球化。(3)你赞成材料三中哪个观点?试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哥伦布。欧洲殖民者将非洲黑人运到美洲卖为奴隶。(
34、2)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3)观点,理由答案示例:赞成观点一。理由: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使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大部分利润流入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赞成观点二。理由: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解析:(1)人物:材料中涉及的是欧洲和美洲的航线,由哥伦布开辟。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殖民者将非洲黑人运到美洲卖为奴
35、隶。(2)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3)观点,理由答案示例:赞成观点一。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使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大部分利润流入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27、看图释史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新变局,发展中国家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发达国家和发中国家分布示意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比表1992-2014年发达国家和发中国家(1998年统计)GDP、资本、芳动力增长示意图(1)看一看发展中
36、国家的分布具有怎样的特点?(2)想一想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哪些机遇?又遇到了哪些挑战?答案:(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非拉地区。(2)机遇:国际局势以和平发展为主题,广大发展中国家政治地位不断提高,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挑战: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由发达国家主导;经济结构不均衡,机械化程度不高。解析:(1)分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非拉地区。(2)机遇: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国际局势以和平发展为主题,广大发展中国家政治地位不断提高,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挑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由发达国家主导;经济结构不均衡,机械化程度不高。28、自古以来,中国与许多国家和地区就存在着各种
37、联系,彼此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中国一端之缦(一种丝织品),得匈奴累金之物,而损敌国之用。是以骡驴馲驼,衔尾入塞,驒騱騵马,尽为我畜,鼲貂狐貉,采旃文罽,充于内府,而璧玉珊瑚琉璃,咸为国之宝。是则外国之物内流,而利不外泄也。异物内流则国用饶,利不外泄则民用给矣。引自(西汉)桓宽盐铁论材料二从(19世纪)60年代中叶到80年代之初,中国沿海和长江中游以下的航运被英国太古、怡和及美国旗昌等洋行控制。道光年间中国原有沙船三千余号,到70年代之初,只刚下了四百号。外国银行开始操纵中国的金触市场,汇丰银行迅速成为英国资本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的中心机构。外国纺织品的进口数量也逐渐
38、增加,由洋行通过买办网送到内地各处。在60年代,如东北的皮革,山东的帽缏,都已经被外国商人的收购组织向小生产者压价掠夺。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三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国发展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一大批关系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合作项目,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使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引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39、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从“中国一端之缦”的角度,简析西汉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与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60到80年代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变动,并据此用一句话指出当时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的趋势。结合所学,简要说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对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思想界产生的影响。(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请结合唐朝与明清时期的相关史实,从文化、经济政策两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写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而积极推动建设的新型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指出中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身份的变化及具体表现。答案:(1)观点
40、:发展对外贸易利国利民。原因:汉代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影响:华美轻柔的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2)新变动:洋行开始控制中国部分航运及金融中国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和原料供应地。趋势: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或外商、洋行势力进一步侵入中国)影响:逐步形成“中体西用”的思想出现早期维新思想。(3)选择唐朝: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放(或兼收并蓄)的政策,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色彩。(写具体史实,如对于外来宗教,唐太宗提出“示存异方之教”唐太宗在洛阳亲自召见玄奘等亦可)明清:实行“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也使得中国社会在
41、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选择内容: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变化:从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表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提出“一带一路”方案倡导全方位互联互通理念等。解析:(1)观点:根据材料“是则外国之物内流,而利不外泄也。异物内流则国用饶,利不外泄则民用给矣。”可分析出发展对外贸易利国利民。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汉代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可分析出华美轻柔的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2)新变动:根据材料“从(19世纪)60年代中叶
42、到80年代之初,中国沿海和长江中游以下的航运被英国太古、怡和及美国旗昌等洋行控制。”可分析出洋行开始控制中国部分航运及金融;根据材料“外国纺织品的进口数量也逐渐增加,由洋行通过买办网送到内地各处。在60年代,如东北的皮革,山东的帽缏,都已经被外国商人的收购组织向小生产者压价掠夺。”可分析出中国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和原料供应地。趋势: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分析出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或外商、洋行势力进一步侵入中国)影响:根据对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思想界产生的影响可分析出:逐步形成“中体西用”的思想出现早期维新思想。(3)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可任意选择一个观点结合史实进行阐述。如
43、选择唐朝: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放(或兼收并蓄)的政策,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色彩。(写具体史实,如对于外来宗教,唐太宗提出“示存异方之教”唐太宗在洛阳亲自召见玄奘等亦可)明清:实行“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也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选择内容: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变化:从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表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提出“一带一路”方案倡导全方位互联互通理念等。29、理性思维不仅促进个人的成长,还推动科技进步和国家富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举出他自己无可
44、避免地卷入公共事务中的两次例子:第一次是他反抗了民主制,第二次是反抗了三十僭主,这两次当权者的行动都是非法的。他指出,出席的人里面有很多是他从前的学生和学生的父兄们,而起诉书提不出这些人中有哪一个人能见证他败坏过青年。他拒绝遵循惯例,把他哭哭啼啼的儿女带到法庭上来以期软化法官们的心;他说这种景象会使得被告者和整个城邦都同样地显得可笑。他的工作乃是要说服法官,而不是请求他们开恩。在宣判(死刑)以及否决了那处以三十个米尼的另一种可能的惩罚而后,苏格拉底就做了最后的一次讲话。摘自(英)罗素西方哲学史材料二1831年,达尔文作为博物学家参加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在考察中,他发现南美洲和太平洋上
45、的一些岛屿上的物种存在变异。他把在化石中发现的古生物和现存的物种进行比较,认为“像这样一些事实,显然只能用这样的假说来说明:物种逐渐起了变化”。因为我们的无知,所以会错误地认为,一个部分或器官的构造上的变异不能因为自然选择的作用而慢慢积累起来,是因为它对于其所有者是非常不重要的。然而,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在新的生活环境下,就连这等构造也经常被利用在物种的利益上,而且还会持续不断地变异下去。根据人民版必修三、(英)达尔文物种起源整理材料三人们发现,至少相当多的欧洲人首先会感觉到:发展水平接近又具有相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欧洲国家之间组成一个市场是非常自然的事,是非常需要的事。于是“一体化”问题便从古老的理想主义落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欧洲的政治现实上;然后又从政治的相互钳制迅速转移到了经济上的共同目标。摘自资中筠主编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之二:20世纪的欧洲(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