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人口再生产.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111335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人口再生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人口再生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人口再生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人口再生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人口再生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示范教案二(人口再生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人口再生产的概念、类型及其转变规律。2.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在世界上的地区分布差异。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图表说明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征,分析其成因,分析预测其转变趋势。2.结合当地人口资料进行分析,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德育目标1.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人口的再生产。2.引导学生开放性调查研究,充分利用相关资料分析、判断,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 教学重点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及其转变规律。 教学难点比较两种“低自然增长率”的本质区别。 教学方法以人口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主线,阅读图表,应用比较法、分析法来了解人口再生产的类型与分布,并概

2、括其特点。 教具准备将有关图、表制作成多媒体闪动图,以一种全新的动态课件来直接比较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情况,并配以最新的人口的动态资料来分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按照国家教委最新颁布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规定,我们高中二年级开设限定性选修课,课程内容为人文地理基础知识。高二年级我们将学习五部分内容,它们是人口与环境、城市地域结合与规划、文化与文化景观、旅游活动和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从今天起我先学习第一部分内容: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板书)本单元内容属于人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大纲中要求的“人口发展”的内容,实际上指的就是“人口再生产”。严格地说,人口再

3、生产虽然是人口发展的基本内容,却并不能等同于“人口发展”。两者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人口发展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化及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人口素质反映的是人口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人口结构可包括自然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地域结构等,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探讨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学习中,我们先从一些基本概念入手,由浅入深,具体了解人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下面我们先从第一节学起:1.1 人口再生产(板书)人口再生产是人口发展的基础,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规律,是人口

4、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所掌握的人口学知识,比起初中地理的内容,要丰富、深化的多。一、人口再生产的概念(板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是由不同年代出生、不同性别、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人出生,加入人口总体;又不断有人死亡,退出人口总体。人口内部的这种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的过程,使人口总体不断地延续下去,这就是人口再生产。其实,这一定义只是狭义的人口再生产,是仅从人口数量方面考查的人口变动过程。实际上,人口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的集合体,其个体构成是错综复杂的,他们的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文化水平、职业、社会地位、宗教信仰等方

5、面并不完全相同。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老一代人口陆续死亡,脱离了人口总体;新一代人口不断出生,加入了人口总体;有的人口成长变成了社会的劳动力;有的人口则变老退出了劳动人口,等等。这样的人口再生产过程,不仅人口的数量在变化,总人口中的年龄性别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地域结构及人口的素质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种意义上的人口再生产,是广义上的人口再生产。一般来说,实现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即各个家庭人口的出生、死亡和其他变动,共同构成了整个社会的人口再生产。也正是由于人口再生产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家庭的性质、规模和结构等都对人口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计划生育工作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家庭中

6、的原因。(这一点可作为一个问题让学生先行思考、讨论,然后给出答案,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由上可知,人口再生产的延续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那么,依据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即自然增长率,我们可确定人口再生产的类型。二、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及其转变(板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的这部分内容,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投影仪或多媒体放映以下问题和图形)1.人口再生产类型由哪些因素决定的?2.人口再生产类型可分哪几类?每一类有哪些特点?3.对照图1.1“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说说人口再生产类型是如何转变的?学生看完课文后,老师可组织活动,或提问,或讨论,或举例说明等,最后老师

7、给予总结、概括:1.人口再生产的类型是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所决定的。从数量上看,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因此人口再生产类型实际最终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在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几种不同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这是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划分人口再生产的类型时,有的学者将其划分为三种,也有的划分为四种、五种,甚至六种。我们课文内容采用了四种的划分方法,其具体如下:(1)原始型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主要依靠天然食物来维持生存,抵御疾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低,加上部落间的战争频繁,人口的死亡率极高,平均预期寿命也很短。尽管出生率也很高,和死亡

8、率相接近,自然增长率很低,人口总数增长非常缓慢,甚至长期停滞不前,遇到天灾或疾病流行,还会有所减少。这一时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称为“原始型”,它以极高的死亡率、很高的出生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为特征。在现今世界上属于这种类型的国家已经不多了,仅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特别是一些孤立的民族仍属于这种类型,如非洲的布须曼人。(2)传统型 随着农业的出现,带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生产力大发展。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条件下,虽然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生存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死亡率比原始社会有所下降,但是死亡率水平仍然较高,而且波动较大。出生率仍然很高,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加快。这一时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称

9、为“传统型”,它以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的自然增长率为特征。在工业革命以前,大多数的亚非拉国家均属此类型;现今的世界表现在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较为明显。如津巴布韦、多米尼加等国。(3)过渡型 产业革命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产业革命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营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导致人口死亡率开始以较快的速度下降,刚开始阶段,由于出生率没有保持同步下降,因而人口出现快速增长。随着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后来,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但是,同期的出生率仍然远高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一时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称为“过渡型”,基本上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

10、长率为特征,人口增长速度很快。这一类型在二战以后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表现尤为明显。在现今世界,非洲国家是发展中国家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典型代表。如尼日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4)现代型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人口死亡率下降到很低水平并稳定以后,由于人们的认识提高,对自身的繁衍的控制,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与死亡率的水平几乎相当,人口发展表现为低增长或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这一时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称为“现代型”,它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为特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

11、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即属此类型。如德国、瑞典、比利时、奥地利等国。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列表、读图。针对上述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重要特征及其地区分布等列表进行对比,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以便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口再生产的四种类型。附表:2分析上述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发展、变化,我们还可了解到人口再生产的转变情况,请同学们读图11,分析转变,得出结论从上图可以看出:(1)转变前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2)转变开始,先从死亡率的快速下降开始,而这时的出生率基本不变;(3)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也开始明显下降;(4)死亡率下降到很低水平并稳定下来,而出生率也下降到一定水平并稳定下来,

12、转变基本结束;(5)转变后阶段,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阶段。问题1:从上图看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请分析其原因。(经学生分析、讨论以后,可给出答案)从人口的发展历史来看,各个阶段的死亡率始终低于出生率,要不然人口也不会从原始社会很少的数量,发展到今天60多亿人口。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步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人们的营养水平和保障生命的各种条件,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也就是说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是死亡率下降的必要条件。可见,生产力的发展对死亡率的作用是直

13、接的,这也正是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基本原因。承转:从上面的内容分析我们知道,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条件等存在差异,因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并不具有同步性。表现在当今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不一致,其具体分布情况如何,我们再来学习课文的最后一部分: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板书)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照表格内容,了解各大洲、各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应属哪类,各有何特点:学生看完课文后,老师可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回答,若有答错的地方,可再进行讨论或及时给予纠正,最后老师作总结、概括。从世界各地区的情况来看,目前

14、发达国家或地区已完成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即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死亡率虽然已降至与发达国家持平,但是出生率仍然较高,尚处于下降过程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0%,因此总的来说,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也属于“过渡型”,处在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前面我们还提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由于其各自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等的差异,并不具有同步性,他们各自也存在着各自的一些特点。下面我们将逐一分析、讲述。(1)发达国家的情况目

15、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均已处于“现代型”,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低,有些国家的出生率还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例如德国、匈牙利等国,人口已连续多年为负增长,整个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稍高,约在050之间,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低到02的水平。(2)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别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再生产,虽然从总体上看处于“过渡型”,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差别却很大。非洲国家是发展中国家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典型代表,1997年的出生率高达4%,自然增长率高达26。其中一些国家的出生率超过或接近5%,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或

16、接近3%。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再生产也处于高出生、高增长阶段,许多国家的人口出生率高达3%以上,自然增长率超过2%。但是,也有一些国家的人口再生产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参见课文表1.3中的内容)例如,亚洲的韩国、新加坡等国,韩国的出生率为15、死亡率为06、自然增长率为0.9%;还有拉丁美洲的古巴、乌拉圭等国,古巴的出生率为14、死亡率为0.7%、自然增长率为0.7%。在我国,由于从七十年代以来计划生育工作的大力开展,人口转变速度较快,人口出生率在1977年就降到2%以下,死亡率基本稳定在低水平,因此自然增长率一直低于1%,这说明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目前正在向低出生、低增长阶段过渡,已接近

17、“现代型”。预计在最近几年中,我国的人口再生产可真正稳定在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的“现代型”。大洋洲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均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例如巴布亚新几内亚,出生率为34、死亡率为10%、自然增长率为2.3%。问题2:在人们看来,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课本中的表12中的数据却显示出相反的结果,发达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这是为什么呢?问题提出后,让学生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判断,并结合表下注解,从年龄结构方面找原因,老师并要补充一些年龄分组数字供学生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上述现象原因,我们从表下注解中对此有了简单的解释,主

18、要是因为年龄结构原因造成的。我们可以进一步用数据来验证。假定有两个总数相同的人口群,各自的年龄结构与分年龄组死亡率见下表:由上表看出,分年龄组死亡率甲人口小于乙人口,说明实际上甲人口的死亡率比乙人口小,但计算出总的人口死亡率甲人口却大于乙人口。这就是人口年龄结构作用的结果,主要是因为甲人口的老年人比较多,而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课堂小结人口再生产是人口发展的基础。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规律,是人口学的重要内容。所以,人口再生产作为本单元的一个基础内容,我们对此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同学们所掌握的人口学知识将深化一大步;同时也为正确理解和认识人口与环境、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打下良

19、好的基础。对于其中的四种类型。我们最好采用比较法、分析法来掌握,并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分析、判断,化理论知识于实践之中。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人口再生产类型由 ( ) A人口总数量决定B人口年龄结构决定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决定D人口性别结构决定答案:C2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 )A 出生率 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答案:B3关于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世界总体上人口再生产已处于现代型阶段B世界各国或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具有同步性C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D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过程是由各地的人口数量决定的答案:C4

20、下列关于人口再生产类型与所属国家的连线正确的是 ( )A.韩国现代型 B.匈牙利过渡型C.中国传统型 D.古巴传统型答案:A二、读图判断题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根据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目前处于图1五个阶段中的 ( )A.(2) B.(3) C.(4) D.(5)2.印度目前处于图1五个阶段中的 ( )A.(2) B.(3) C.(4) D.(5)3.图2中,与阶段(5)一致的是 ( )A. B. C.C D.都不是4.下列国家位于阶段(5)水平的是 ( )A.尼日利亚 B.德国 C.埃及 D.巴西答案:1.B 2.A 3.B 4.B三、综合题读课文“表1

21、.3: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再生产”,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所列国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高的是_、_和_。三个国家的人口死亡率都大大_率,人口增长速度很_,人口再生产类型为_。2.表中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偏低的是_和_,说明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已进入或正在进入_型。3.分析、归纳上表所列出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总体看来,发展中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为_型,该类型的特征是_。答案:1.尼日利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 尼加拉瓜 低于出生 快 过渡型2.韩国 古巴 现代 3.过渡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速度很快板书设计1.1 人口再生产一、 人口再生产的概念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2.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12 /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