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库.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107654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DF 页数:90 大小:3.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库.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库.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库说明:1.本试题库分主观题、客观题两大类。2.客观题知识点会以“填空题、选择题、匹配题、连线题”等题型进行考核。3.主观题知识点会以“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题型进行考核等。有些主观题的知 识点会作为选择题型考核。4.主观题参考答案供参考。在具体答卷中需根据题型自己再根据大意组织文字。绪论一、客观题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它是晚清以来近代文学和思 想启蒙运动逐步推进的结果,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直接产物。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第2卷第5号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以空谷之音 震动了文坛。1917年2月,陈独秀又在随后出版的新青年第2卷第6号发表

2、了文学革命论,进一步举起了文学革命的旗帜。1918年1月出版的新青年第4卷第1号,首次揭载了胡适、沈尹默、刘半农三人 写的9篇白话新诗。1918年,5月,鲁迅的狂人日记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发表。至此,文学革命在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两个方面都已开花结果,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进 程,事实上已经开始。五四运动即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的政治运动,也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启蒙运动。P30 1949年7月召开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为我国现代文学作 了一个历史性的总结。二、主观题1、现代文学史的怎样分期?二、主观题参考答案1、现代文学史的怎样分期?P27现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本书拟照相馆“中国新文学

3、大系的编年法,大体以“十年”为一段落,分作三个时期。从1917年到1927年为第一个时期,即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个时 期,可以称之为新文学的生长期。诞生了鲁迅、周作人、胡适、郁达夫、郭沫若、茅盾、叶 圣陶、冰心、闻一多、徐志摩、朱自清等作家、学者、诗人。从1927年到1937年为第二个时期,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个时期,可以称 之为新文学的发展期。理论上有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以及关于文艺大众化问题的 讨论。在创作上,长篇叙述文学作品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子夜、家、骆驼祥子、雷雨等;在组织上,有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1937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第三个时期。这个

4、时期大致相当于抗日战争和解放 战争(即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新文学的成熟期。成熟的主要标志,是1942年在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1938年3月在武汉成立了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国统 区、上海“孤岛香港、解放区。第一编新文学的播种与收获第一章文学革命的先声一、客观题P34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知识界的文化思想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的 三种文化思想的演变发展过程。这四个历史阶段是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三种文化思想是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启蒙主义文化思想,维新派与革命 派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文化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理革命为中心的文化思想。P

5、42“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文学革命、“五四”白话运动是我们对“五四”时期 所发生的文化变动的三种称谓。P42实际上,中国近代的语言革新也经历了与上述三种文化思想相联系的三种形式:与 洋务派文化思想相联系的音标文字运动;与维新派、革命派启蒙主义文化思想相联系的“新 文体”和“诗界革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联系的白话文运动。P46“诗界革命”是在戊戌变法前一两年由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提出的,而成就最 大诗人是黄遵宪。他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观点。P47“五四”白话文运动在“言文一致”的旗帜下彻底否定了文言文的正统地位,把与 人民的口头语言更加接近的白话文提高到正宗的地位上来,

6、使其成为现代书面语言的主要形 式。二、主观题1、谈谈晚清文学的繁荣的局面。三、主观题参考答案1、谈谈晚清文学的繁荣的局面。P48 19世纪90年代,随着维新思潮的发展,中国文学又一次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这一次的文学繁荣,与以前各次繁荣都不同,它是在外国文化和外国文学的影响下出现的,并且因为这种影响而表现出向文学的现代化发展的趋势。特别值得提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P48首先,文学观念的变化与现代性文学格局形成。维新派人士出于启蒙主义宣传的目的,很快便注意到东西方文学格局的不同,开始为小 说和戏剧争取正统的文学地位。梁启超、严复、夏曾佑、王生、狄平子、陶曾佑等维新派人士不仅推崇小说的社会作用,而且

7、亲自创作政治小说,这大大地推动了晚清小 说的繁荣。与此同时,小说理论的研究和中外小说作家作品的研究文章也多了起来。这一时期,从维新派启蒙主义的目的出发重新评价戏剧作用。这时,对中国戏曲的研究 也发展到了一个新历史阶段。王国维(1877-1927)宋元戏曲考是一部有关中国戏剧研 究的力作。由于维新派的努力,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四大体裁开始有了平等的地位,文学的格 局更趋合理化,从而奠定了“五四”新文字整体格局的基础。P50其次,翻译文学的繁荣。据不完全统计,自1896年至1916年这20年间,中国翻译外国小说在800种左右。虽然其中也有许多价值不大的作品,但外国许多著名作家的著名作品也首次被介

8、绍到中国。林纾、包天笔、陈冷血、周桂笙、伍光建、吴(木寿入周瘦鹃、鲁迅周作人合的域 外小说集诗歌翻译方面影响较多大的是马君武、苏曼殊。在散文翻译方面,有林纾所译欧文的见闻杂记等。P51第三,“小说界革命”和小说创作的繁荣。晚清小说发达的原因是社会思想的活跃和印刷业的进步、报刊杂志的大量发行,而给予 最初的直接推动力者,则是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所提倡的“小说界革命梁启超在日本横滨 创办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此后小说杂志在国内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乡像 小说、新新小说、小说世界、月月小说、小说林等,都是专门刊载小说的杂志。他们自己创作的小说多为政治小说,其代表作品就是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在当时

9、影响较大且成就较显著的是被鲁迅称为“清末谴责小说”的作品。李伯元官场现 形记、吴盟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鹦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是清末四大谴 责小说。晚清文学界仅仅依靠小说可以转移社会的理性认识而掀起了一股政治社会小说的潮流,但却把由多种子社会文化因素共同组成的社会的改造仅仅依托在小说这一种文化因素上其 本身就是一种幻想。辛亥革命之后,社会群众的政治热情迅速消退下来,小说创作的社会政 治热情也迅速衰落。传统的审美情趣再一次开始发挥自身的作用。脱离了社会热情的谴责小说开始滑向揭人隐私的黑幕小说。言情小说的势力逐渐扩大,而失了真挚人生体验和情感的言情小说也就极易随落到“鸳鸯蝴蝶派”的平庸的卿卿我我

10、之 中去。P53第四,话剧的萌芽。晚清戏剧家对中国的戏剧做了一些改革,但与“五四”文学革命关系不大,与之有直接关 系是西文话剧的输入。1906年成立的春柳社和1910年成立的进化团都是专演话剧的团体。春柳社于日本东 京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接着又排演了黑奴吁天录。辛亥革命后与中国戏院发生关系的话剧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迎合小市民的审美情趣,失去了革新的意义。当时多是幕表戏,没有留下像样的创作剧本。第二章文学革命的发生与进展一、客观题P55“五四”新文化运动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但就其大端而言,则基本上可以概括为 思想启蒙(或称思想革命、道德革命)和文学革命两大方面。“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思想启蒙深

11、入发展的结果,而“五四”思想启蒙又是当时中国整个控化运动深入发展的结果。P56新青年是最早应启蒙运动需要而诞生的综合性文化批判刊物,同时也是整个“五 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进攻的主要阵地。新青年于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第1卷名为青年杂志,主编是陈独秀。创刊 号了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向青年提出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六点希望。新青年在一个时期内猛烈抨击孔子学说,掀起了后来被称之为“打倒孔家店”的浪 潮。陈独秀宪法与孔教、再论孔教问题、孔子之道和现代生活,被称为“只手打倒

12、孔家店的英雄”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等。P57思想领域的大变革必然引起文学领域的大变革。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的思想启 蒙运动进行到1917年初,新青年又是高张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 新文学的文学革命大旗。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这篇文章认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在“五四”时期,这是一篇最早正式探讨文学革新方案的文章,它所提出的 以“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的主张,也把握到了“五四”文学革命的一个重要方 面。它的发表,成了“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一个标志。P58紧接着,1917年2月,新青年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

13、革命论。以坚决的态 度和宏伟的气魄,鲜明地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出“三大主义”。“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 平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 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分别涉及到文学的平民化问题,创作方法问题,社会功能问题。胡适、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之后,得到了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鲁迅、周作 人等人的响应。P58文学革命开始后,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批判旧文学,一是探索如何建设 新文学。在批判旧文学方面,钱玄同的态度最为激烈。指斥桐城派文人为“选学妖孽”和“桐城

14、 谬种”。周作人从他的人道主义出发,指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都有许多属于“非人的文学”。此外,他们对当时盛行的黑幕派、“鸳鸯蝴蝶派”文学以及旧戏曲也都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在探索如何建设新文学方面,胡适关注的主要是文学的语言形式即白话文问题。1918 年4月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要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十个字作为文学革 命战争的宗旨。在讨论新文学应当具有怎样的思想内容时,周作人的意见比较引人注目。从1918年底 到1919年初,他在新青年和每周评论上下班表了两篇重要文章:人的文学、平 民文学。人的文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作者“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的“人道主义”。它实际上是作者对西方两大伦理体

15、系一一个性主义和博爱主义的综合与统一。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中提出:韵文写作应“破坏旧韵重造新韵”;应“增多诗体”,白话文学在形式上应划分段落和使用新式标点符号。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则主张文学创作要注重收集材料和体验生活,应当研究结 构布局和描写方法。康白情的新诗底我见、傅斯年的戏剧改良各面观、欧阳予倩予之戏剧改良观 等。P60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不久,林纾论古文之不当废,盲目地维护文言文的 地位。1917年4月胡适在写给新青年的公开信中作了有力的反驳。此后一年多时间里,新文学阵营没有遇到什么有力的对抗。文学革命的先驱们设计了一次模拟性论战。钱玄同与刘半农唱双簧。1918年3月,先 由钱玄同化

16、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信中摹仿保守派人物的口吻发表言论,然后由刘半 农写复信,逐一给予有力批驳。新青年由上海迁至北京,逐步改用白话文。1917年2月就开始发表白话新诗,1918 年发表了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文学革命成功的另一重要标志是白话文正宗地位的确立。五四以后,白话报刊如雨后春 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据统计,五四运动高潮时期,全国至少有四百余种白话报刊出版。1919年初,趁政治形势日趋严峻之机,保守派便对文学革命以至整个新文化运动发起 了反攻。刘师培、黄侃等人创办国故月刊,以所谓“昌明中国固有之学术”为宗旨,反 对新文化运动。林纾发表致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公开信致蔡鹤卿书,蔡同

17、一封题为答 林君琴南函的公开信。林纾还在新申报上连续发表了两篇文言文小说荆生、妖梦,影射和诋毁新文学倡导者。1919年1月,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又编辑出版了一个重要综合性月刊新潮,成为继新青年之后进行文学革命的又一重要阵地。P63“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史上亘古未有的大革命。它的成功,从内容到形式根 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从内容上说,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成为此后文学的基本思想内 容;从形式上说,白话文成为此后文学的基本语言形式。P63在20年代初期和中期出现了“学衡派”和“甲寅派”两个封建复古派别对新文学 阵营的反攻。“学衡派”代表人物是南京东南大学教授胡先(马肃)梅光迪、吴宓等人。“甲寅

18、派”代表人物“老虎总长”章士钊。P66首先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李大钊。1918年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 利、Bolshevism的胜利。1919年5月,将轮到他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期编成“马 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有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P66 6月,胡适接编每周评论,取消了该刊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内容,并发表多研 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从而引起了“问题和主义”之争。1922年,胡适另外创 办努力周报,继续鼓吹哲学上的实验主义和政治上的改良主义,与新青年彻底分道 扬镶了。新文学阵营的斗争和分化,还表现在鲁迅与现代评论派的斗争上。1924年,在胡适的 支持下,陈源、徐志摩、王世杰等人创

19、办综合性周刊现代评论。对女师大风潮与“三一 八”惨案发生时观点不同引起争论。P69“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没有专门的文学社团,也没有专门的文学刊物,新青年以 及继起的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等,都是综合刊物。仅从1922-1925年的4年间,先后成立的文学社团和刊物就“不下百余”,它们几乎遍 布大中城市。这些社团和刊物丰在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产生后很快就消失了。P70在众多的文学社团和刊物中,有一些活动时间久、影响大的有:文学研究会、创造 社、语丝社、新月社、民众戏剧社、戏剧协社、湖畔诗社、弥洒社、浅草一沉钟社、莽原社 和未名社等。P74除以上4个影响较大的文学社团之外,还有一些比较活跃的文学社团

20、也各有自己的 特色和贡献。民众戏剧社1921年5月成立于上海,是“五四”以后最早的话剧团体,成员有沈雁冰、郑振铎、欧阳予倩、熊佛西等。创办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戏剧杂志戏剧月刊(1921 年5月至1922年4月)戏剧协社,1921年冬成立于上海,至1933年9月被国民查封止,是中国早期话剧团体 中历史最久的一个。成员有谷剑尘、应云卫、欧阳予倩、洪深等。湖畔诗社,1922年3月在杭州成立,成员是冯雪峰、潘漠华、汪静之、应修人。他们 曾因“专心致志做情诗”而且引人注目,出版过四人的诗合集湖畔和冯、应、潘的诗合 集春的歌集,以及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等。弥洒社,综合性文学社团,由胡山源、赵祖康、钱江春

21、、陈德征、唐鸣时、赵景。云)等组成,办有弥洒月刊,提倡过“为艺术而艺术”。浅草一沉钟社,综合性社团,成员是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冯至、杨晦等。先后办 有浅草季刊、沉钟周刊、沉钟半月刊。1922年成立,一直坚持到1934年。另一些社团曾得到过鲁迅的支持,它们的莽原社和未名社。莽原社办有莽原周刊(1925 年4月至11月,由鲁迅主编),在抗击旧势力和抨击旧文明方面作出过自己的确良努力。其 中部分成员如高长虹、向培良、尚钺等曾自组狂飙社。未名社成员主要有韦素园、曹靖华、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等,他们编辑出版过莽原半月刊、未名半月刊、和未名 丛刊、未名新集。其主要贡献在译介外国文学方面。P77与此相

22、联系,一部分从事宣传工作和青年运动的早期共产党人,当时也通过新青 年季刊、中国青年周刊和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三个主要阵地以及其他一些进步 文艺刊物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学主张。肖楚女、邓中夏、蒋光慈等。二、主观题1.文学研究会2.创造社3.语丝社4.新月社三、主观题参考答案1.文学研究会P70最早、实力也最雄厚的一个文学社团,1921年1月正式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 作人、朱希祖、耿济之、郑振铎、瞿世英、王统照、沈雁冰、蒋百里、叶绍钧、郭绍虞、许 地山共12人。后来发展会员达170人,冰心、庐隐、朱自清等著名作家也都是该会会员。以沈雁冰接编并经过革新的小说月报作为自己的会刊,以后又陆续编辑了

23、上海文学旬 刊、北京文学旬早和诗月刊等刊物。文学研究会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在文学主张 上则比较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他们特别强调文学是一种于人生很有意义的工作和事业。因 此,文学研究也就有了“人生派之称。与此相联系,文学研究会的不少成员还肯定文学是“人 生的镜子”,比较注重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们特别注重翻译东欧、北欧和法国的现实主义 名名著。文学研究会中有的成员,如沈雁冰,属于早期共产党人,但大部分成员还是进步的民主 主义知识分子。1932年,小说月报停刊后,该会活动也基本停止。2.创造社P71921年7月,创造社宣告成立,成员有当时正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郁

24、达夫、成仿 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他们先是出版创造社丛书,次年又接连创办了创造季 刊、创造周报、仓U造日、洪水、创造月刊等十余种刊物。创造社在理论主张上更多地强调创作要本着内心的要求由于他们较多地宣传了文学 创作过程中无目的性的一面,因此通常被视为是与人生派的文学研究会相对峙的“艺术派”;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并不是真正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者。创造社最显著的艺术倾向应当说是浪漫主义。他们的创作大都尊崇个性,表现自我,富 于强烈的反抗色彩。当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如郭沫若的诗 歌中有时流露出表现主义的气韵,郁达夫的小说中常涂抹着感伤主义和颓废主义的色彩。创作社的

25、倾向在翻译方面也有体现。其中大多数翻译作品为浪漫主义,也有一些属现代 主义。创造社在1925年五卅运动前后开始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到1928年,则成为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一股重要力量。3.语丝社P73语丝社以鲁迅、周作人为中坚,成员还有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孙伏园、川岛(章廷谦)等。语丝社因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1930年3月停刊。该 刊主要发表杂感、时评、小品,兼及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和有关社会历史的研究文章。这些 形式不同的文章,“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 以排击”,在指摘社会弊端和抨击旧文化方面,作出

26、了自己特殊的贡献,对后来的散文创作也 产生了深远影响。30年代初,成员分道扬镇。4.新月社P73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前期虽然曾聚餐会、俱乐部的形式存在过,但并无明确、严 格的组织形式,实际上是围绕着现代评论周刊、徐志摩接编后的晨报副刊和新月 月刊而形成的一个知识分子派别成员多是从欧美回国的具有自由主义思想和改良主义思想 的留学生。以1927年其成员多数南下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新月社成员主要有胡适、徐 志摩、闻一多、陈源、朱湘、饶孟侃、陈梦家、凌叔华,余上沅、丁西林、林徽音。因为陈 源等曾以现代评论为阵地与鲁迅等语丝派成员进行过较长时间的笔战,所以他们又有现 代评论派”之称。

27、在文学主张上,他们中的一些人具有置重形式美的古典主义倾向。他们在新文学发展史 上最主要贡献是对新格律诗的提倡和实验。第三章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一、客观题P84总之,新文学倡导者们以其对文学内容及形式的自学意识,构织并确立了新文学的 整体观念:这就是文学既有表现人生、反映社会生活的作用,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功 能,作为语言艺术,它尤其在形象思维和情感作用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文学即是社会 的、时代的,又是独立的、自觉的。P85胡适是首先提出改革旧文学的理论主张的人。二十余篇论文,不仅较为系统、全面 地阐述了有关建设白话文学的主张,而且对不同文学样式的改革和初期新文学创作的原则、方法,也提出

28、了多方面的理论见解。P87与胡适偏重于文学形式改革的思考角度不同,陈独秀则在整个新文化运动中最早意 识到文学所担负的特殊的历史使命。他把文学形式的变革与文学内容的创新紧密结合起来,进而使之与改造国民性的“革新政治”结合起来,以文学革命来推进思想革命和政治革命,这种对文学革命高度自觉的社会愈来愈感,便是陈独秀在“五四”时期文学革命主张的核心 精神。更加注重从政治革命角度来考察和推进文学革命的是李大钊。在对等新文学的态度上,李大钊也是把文学革命与社会政治革命联系起来探讨的。在文学革命倡导者,把现代人的改造当作文学的核心课题,并且把思想革命的精神具体 贯彻到文学中去的是周作人。人的文学、思想革命、平

29、民文学、新文学的要求等 重要文章。周作人的一套较为完整的“人的文学”的理论主张,突出了新文学“为人生”、“表现人生”的思想功能和社会功能,在当时产生了深刻的反响。第四章 新文学各类创作的兴起与发展一、客观题P101在新文学的各类创作中,新诗走在最前面。胡适是最早尝试新诗创作、最有代表性的初期白话诗人。1920年3月,胡适的诗集尝试集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新诗别集。1917年2月,朋友后改题蝴蝶: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只 忽飞还。/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P103紧随胡适从事新诗创作并为新诗的发展立了开拓之功的是刘半农和沈尹默。1918年5月,刘半农在新

30、青年上发表了卖萝卜的人一诗,这是中国现代最早 出现的无韵诗。同年7月,他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窗纸和无聊,这又是中国现 代最早出现的散文诗。刘半农不仅在新诗体裁的开拓上有较大贡献,在新诗的韵律方面也下 过相当的功夫。创作于1920年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就是一首韵律和谐、节奏轻快、富有 情调的好诗。他还有一些诗作因为富有强烈的现实感而为人们所称道。P104随时后从事新诗写作的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刘大白等,也都有过较大的影 响。周作人:小河、过去的生命两个扫雪的人饮酒俞平伯:冬夜之公园凄然无名的哀诗假如你愿意诗集冬夜康白情:窗外诗集草儿刘大白:买布谣收成好田主来邮吻诗集旧梦和邮吻P106初期白话诗人对

31、中国诗歌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重大变革:一是以白话作诗,将中 国诗歌从文言语体中解放出来;二是创立了自由诗体、无韵诗体和散文诗体,将中国诗歌从 旧诗词的体式中解放出来。P107人道主义是个性主义和博爱主义的统一,在新诗中,这两方面都等到了充分的体 现。P108郭沫若以天马行空般的不羁之才,使新诗艺术大放异彩。1919年下半年和1920 年上半年,是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或稍后,国内的新诗作者也不断涌现,新诗创作日趋繁荣。其中引人注目的是 小诗和情诗的创作潮流。小诗创作兴盛于1922年和1923年。影响较大的是冰心和宗白华。宗白华有小诗集流 云。与小诗的兴盛差不多同时,在杭州的冯雪峰

32、、潘漠华、汪静之、应修人等“湖畔诗人”则以写作情诗引起了较大的反响。1922年4月出版他们四人的合集湖畔,同年8月出版 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1923年底出版了冯、潘、应三人的诗合集春的歌集。P109稍后于湖畔诗人出现的诗坛上的,是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他的诗以富于想象而 又讲求节制见长,继承了郭沫若的长处而又避免了郭诗的一些缺点。鲁迅的野草中的散文诗也创作于这一时期,这是中国散文诗的奠基之作。蒋光慈则以他的政治抒情诗在当时青年中产生了较大影响。诗集新梦1925哀中 国。1927同时,1925年至1926年,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格律诗派和以李金发为代表的 象征诗派,也各树旗帜。第二节初期小说

33、作者:1918年5月,鲁迅的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上发表,是公认的中国第一篇现代白 话小说。1923年至1926年,出版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陈衡哲190年6月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了一篇白话作品一日。却还属于写生 式的速写一类。1918年10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短篇小说老夫妻,是新青年上 刊载的第二篇现代白话小说。1920年发表小雨点和波儿,小雨点是中国现代最 早的童话小说。集子小雨点。胡适曾在1919年7月在新青年上发表过一篇题为一个问题小说。P111较早从事小说创作的还有新潮作家群。新潮共刊登小说26篇,主要作者 是汪敬熙、罗家伦、杨振声、俞平伯、叶绍钧。包括新青年作家群和新潮作家群在内的初期小说

34、作家,有着大致相同的创作倾 向,这就是密切关注社会总是以小说反映和讨论社会问题,把小说作为改良社会、改良人生 的工具。鲁迅后来称这时的小说创作是“为人生的小说”。P113文学研究会重要成员的一些作家创作,如冰心、庐隐、许地山、王统照、叶圣陶 等。由于他们坚持了初期小说作家“为人生”的创作态度以及以小说反映社会问题的创作特 点,又由于他们后来都参加了文学研究会,因此,他们通常被称为“人生派”作家、“问题 小说”作家或“文研会”作家。P114稍后,以创造社成员为主体的“自叙传”小说作家群又崛起于文坛。包括郭沫若 等创造社其他小说作家以及弥撒社、浅草-沉钟社的一些小说作家。他们在理论上曾有过为 艺术

35、而艺术”的主张,在创作上则侧重于抒发自我内心的苦闷和彷徨。P114 1923年左右,一股比较重视再现外部世界的“乡土小说”的创作潮流又悄然兴起,作者有彭家煌、许杰、蹇先艾、许钦文、王鲁彦、台静农、冯文炳等,他们多数是文学研究 和未名社的成员。弟二下P117“五四”时期,真正体现话剧引进成果的、由中国人自己创作的话剧剧本则还相当 贫乏。当时比较有影响的作品,只有胡适的独幕剧终身大事,1913年3月发表在新青 年上,是中国第一部刊载于正式刊物的话剧创作。1921年以后话剧则进入了艰难的建设时期。P118较早兴起也最有声势的是现实主义戏剧思潮。1921年5月,沈雁冰、郑振铎、陈 大悲、欧阳予倩、汪仲

36、贤、柯一岑、熊佛西等13人成立了“五四”文学革命后最早的话剧 社团“民众戏剧社”,并且创办了戏剧月刊。这个社团的文艺主张与文学研究会比较接 近,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戏剧。戏剧月刊上的文章,除继续批判旧戏外,对已经堕落 了的所谓“文明戏”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们还曾极力提倡过“爱美的(Amateur非职 业的)戏剧。1922年4月,戏剧月刊出版到第10期停刊,民众戏剧社也在无形中解散。1922年冬,蒲伯英出资并与陈大悲合作,在北平创办了“人艺戏剧专门学校。1924年 冬停办。P119从事现实主义戏剧艺术的社团还有1921年冬成立于上海的“戏剧协社”。成员有 谷剑尘、应云卫、汪仲贤、王梨云、陈宪谟

37、、钱剑秋、王毓清、欧阳予倩等。后洪深也同入 该社。1933年被国民党查封。P119在进行理论倡导、戏剧教育和舞台实践的同时,上述人员话剧剧本的创作上也作 出了各自的努力。汪仲贤有独幕剧好儿子陈大悲独幕剧爱国贼五幕剧幽兰女士欧阳予倩两部独幕剧泼妇和回家以后。洪深早在1915、1916年创作过剧本卖梨人贫民惨剧。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是赵 阎王。蒲伯英的六幕剧道义之交和叶绍钧的独幕剧恳亲会。P120浪漫主义戏剧思潮的兴起也比较早,但它主要体现在剧本创作方面。郭沫若:孤竹君之二子广寒宫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王昭君聂)田汉这一时期的两部独幕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濮舜卿的三幕剧人间的乐园。P122趣味主

38、义的戏剧思潮。有的人则提出了单纯追求趣味的戏剧主张。宋春舫提出“戏 剧是艺术的而#主义的”主张。余上沅和赵太牟的戏剧主张有两个特点:一是比较新生中国 旧戏的艺术经验。一是热衷于所谓“纯粹艺术”的鼓吹。与这种趣味主义的戏剧见解相联系,当时也出现过一些过分追求趣味而相对忽视社会意 义的戏剧作品。这方面,熊佛西、余上沅、丁西林等人的剧作较有代表性。熊佛西三幕剧洋 状元一片爱国心。余上沅独幕剧兵变。丁西林独幕剧一只马蜂压迫。第四节P127有意识把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来创作,是从1919年才开始的;而如果从散文品 种上说,则是从以抒情和记叙为主的“美文”(也就是狭义的散文)开始的。鲁迅的朝花 夕拾集中的

39、回忆性散文可以说是现代“美文”较早的尝试。最早引起反响的“美文”作品 是冰心的笑(1921年1月)。1921年6月8日,周作人在晨报第七版上发表了一篇 题为美文的文章,号召“治新文学”的人们在诗与小说之外,也致力于“美文”的创作。这篇美文可以说是中国文学散文创作进入自觉时期的一种理论体现,在新文学史上有重 要意义。P127散文进入自觉创作阶段之后,便得到迅速发展,在较短时间内就产生了像鲁迅、周作人、朱自清、冰心、郁达夫、郭沫若、瞿秋白、叶绍钧、徐志摩、俞平伯、钟敬文、梁 遇春、丰子恺、林语堂、许地山、王统照、郑振铎等众多的散文作家。1928年朱自清在论 现代中国小品文一文中还引述了孽海花的作者

40、曾朴对新文学头十年成就的评估:第一 是小品文字,第二是短篇小说,第三是诗。然后指出:“这个观察大致不错”。二、主观题1、初期白话诗存在的缺陷。2、“随想录”式的散文三、主观题参考答案1、初期白话诗存在的缺陷。首先是过于平实,情感和想象力均显不足,缺少回味和余香。其次是诗的语言有散文化的倾向。只注重新诗语言与旧诗语言的区别,而不注重诗体语 言与其他文学体裁语言的区别。2、“随想录”式的散文P124现代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是“随想录”式的杂文,它是“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学 革命的产物。这些“随感录”式的文章,大都形式灵活、短小精悍、个性突出、富有情调,对文化痼疾、社会时弊以及保守文人的种种奇谈怪论作了

41、及时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它们是中 国现代最早的一批杂文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最早的一批散文作品。在当时杂文作者中,最有影响的是新青年“随感录”作者群,其中主要有鲁迅、陈 独秀、李大钊、刘半农、钱玄同等。第五章鲁迅(上)一、客观题P135 1918年,周树人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他的第一篇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揭开了中国小说 史的新的一页。1923年,鲁迅将1918至1922年所作的15篇短篇小说辑为呐喊。1926年,又将1923 年至1925年所作的11篇短篇小说辑为彷徨。鲁迅后来说,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狂人日记表现

42、的是家 庭制度和封建旧礼教吃人的主题。可以说,狂人日记实际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向整 个封建传统宣战的一篇战斗檄文。热烈与冷峻的结合可说是鲁迅小说的总体风格,也是其最鲜明的个性特征。P147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晨报副刊,后收入呐 喊。鲁迅在20年代就曾明确指出,他创作阿Q正传的目的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 的魂灵来”。直到30年代,鲁迅观点未改变,仍说它意在“暴露国民的弱点”。阿Q正传 的不朽的思想价值主要在于它高度概括地表现了数千年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性 的弱点,阿Q则是这种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P155 1927年,鲁迅结集出版野草(1924-192

43、6年间,在语丝上连续发表23首 散文诗,结集时增写题辞一篇。野草是时代苦闷与人生苦闷这两重苦闷的结晶,但它们都具有超越时代和个人生活 范围的普遍意义。P162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时总题为旧 事重提,1927年5月编订成书时改题为朝花夕拾。这是一个回忆散文集,鲁迅说其中 的10篇作品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朝花夕拾忆述了鲁迅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一些重要的生活片断,,其中关于少年时 期在故乡绍兴时的生活忆述有七篇,离开故乡到南京求学、留学日本、归国在绍兴任教各一 篇。朝花夕拾的重点不在山川景物的描绘,而在于社会人世间情世态的刻画,给人们留 下了一幅幅色彩鲜明、浓

44、淡相宜的风俗画和世态画,其中浸透着作者深切的人生感受和对中 国社会生活、中国国民精神的解剖。朝花夕拾还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长妈妈、先生、藤野先生、范 爱农等。朝花夕拾的另一特点是将大量的议论融于记叙之中,目的在于赋予所记叙的生活现 象和人物以新的视点,从而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由平凡见哲理、从特殊到一般的升华作用。二、主观题1.我们可把呐喊、彷徨中的人物形象分为哪几大类?2.鲁迅的小说的艺术特点。3.阿Q典型形象。4.野草中24篇散文就情感情绪而言分为哪几类?5.野草的艺术特点。三、主观题参考答案1.我们可把呐喊、彷徨中的人物形象分为哪几大类?P137-141我们可把呐喊、彷徨中

45、的人物形象分为下列几大类。(详细看教材)1、权势者的形象2、卫道士的形象3、社会群体的形象4、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形象5、觉醒者的形象6、心地纯洁朴素单纯的人物2.鲁迅的小说的艺术特点。P144鲁迅的小说在艺术上贡献与其在思想上的贡献同样伟大。他完成了从中国古典小 说艺术到现代小说艺术的根本转变。首先,打破了古典小说的故事性框奥,开始根据小说题材的独立需要更自由地选择叙事 角度和叙事方式,对中国古典小说的结构形式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与创造。鲁迅小说在表现手法上的新的开拓也是极为引人注目的。在鲁迅小说中,古典小说中已 经具有的心理描写、肖像描写、语言行动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等表现手法获得了新的 发展

46、,所有这些表现手法都在挖掘人的灵魂的总目的下具有了新的特色,而心理描写则受到 了前所未有的更大重视。鲁迅还广泛运用了象征、意识流、精神分析等纯属现代形式的表现 手法。3.阿Q典型形象。P147-154像一切杰出的文学典型一样,阿Q首先是一个鲜明的个性形象。从阶级属性而言,他 是一个“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的流浪雇农,是受压迫、剥削的广大劳动群众的一员。P147阿Q首先是一个鲜明的个性形象。阿Q的基本特征就是自我意识的严重缺乏。所 谓自我意识,就是说他的整个思想观念不是他自身的生活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基础之上产生 的,而是为传统的、因袭的思想观念所束缚。在这种情况下,他的一切的思想观念都与他的 本

47、能欲望没有任何的联系,并且常常处于严重对立的状态。缺乏起码的自我意识是阿Q的基本思想特征,而“精神胜利法”则是他的主要特征。“精 神胜利法”之所以成为阿Q的主要特征,是因为它是一个缺乏起码的自我意识的人的整个 人生观的产物。阿Q精神胜利法的形成过程,六个阶段。阿Q在开始维护自己的面子的时候,还不纯 粹是精神性的,他是“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这是他的精神胜利 法的第一个阶段,其内涵在于:凡是不能正确判断自我价值而单纯地从别人对自己的歌功颂 德而获取自我荣誉的“死要面子”的行为,都是“精神胜利法”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时,阿 Q用的是上等人对待下等人的“实力政策”和横蛮态度。阿Q

48、“精神胜利法”的第二个阶段,其内涵是:凡是在实力的斗争中遭到失败而仅仅满足于对对手的情感反抗,不再追求实力斗 争中的实际胜利者,在本质上都是“精神胜利法”的表现。如阿Q的“怒目主义”。精神胜 利法的第三个阶段:凡是以空洞的言词代替实力斗争中的失败,不再追求实力较量中的胜利 的人,在本质上都是“精神胜利法”的表现。如阿Q的“你不不配”。“精神胜利法的第四 个阶段,其内涵是:凡是在实力斗争中失败而仅仅在私下里把敌人骂为“坏人”、“贱种”并 以此为满足的人,在本质上都是用“精神胜利法”抚慰自己的人。如阿Q说的“儿子打老 子”。“精神胜利法”的第五个阶段,其内涵是:凡是受人欺侮而又不得不公开承认别人欺

49、侮 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并且把“服从”、“忍让”、“委曲求全”当作骄傲的资本的人,本质上都 属于“精神胜利法”的拥有者。在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感到阿Q 在精神人格上已经分裂为二:一个是受欺侮的实际的阿Q,一个是在精神上为这种受欺侮而 辩白的阿Q。前者是最低贱的人,后者是虚妄地自居于任何人之上的人。所以阿Q的“精 神胜利法”的最高表现形式便是这种人格分裂的极端表现一一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这阿Q“精神胜利法”的第六个阶段,其内涵是:凡是在实力斗争失败之后不再谋求实际的胜利而 满足于自谴自责、自怨自艾的人,都是在用“精神胜利法”抚摸自己的精神创伤。P149-150o从“精神胜利法”的

50、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际 上是在一个不平等的强权统治的社会里,一个没有平等意识的人在处于劣败地位时消极承担 人生苦难的一种思想方式。鲁迅通过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描写,既揭露了强权统治的横 暴专横,也严厉针硬了阿Q精神上的弱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整个封建文化的产物,对在封建等级观念支配下的人的精神 面貌具有普遍的概括意义,而其表现为一种国民性的弱点则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精神胜 利法”不只是像阿Q这类最弱小的人的本质表现,同时也是包括统治者在内的整个国民性 的弱点。P151-152缺乏起码的平等意识和个性意识不但构成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种精神特 征,同时也决定了阿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