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灵岩河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报告-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106656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灵岩河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报告-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灵岩河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报告-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灵岩河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报告-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灵岩河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报告-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灵岩河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报告-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灵岩河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报告四川农业大学第二林业勘察设计研究所二一五年十一月灵岩河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实施方案项目编号: 2015-11 所 长: 卢昌泰 总工程师: 康 强 勘察设计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第二林业勘察设计研究所调查证书等级:乙级证 书 编 号:川林设(2015)乙字第7号发 证 单 位:四川省林学会项 目 名 称 :欧洲投资银行优惠紧急贷款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生态修复项目都江堰市实施方案调 查 单 位 :四川农业大学第二林业勘察设计研究所所 长 :卢昌泰总 工 程 师 :康 强项 目 负 责 人 :何静技 术 负 责 人 :审 核 :卢昌泰报 告 编 制 :康 强王金德图 件

2、 编 绘 :邓丰兰刘燕君赵 芳统 计 分 析 :刘燕君喻 敏彭鳕娇赵 芳调 查 编 制 人 员 :卢昌泰 康 强 何崇杰 王金德 冯永林刘燕君 蒲才军 邓 强 杨志刚 韦文君唐椿杰 张 岳 文 琪 喻 敏 杨 森严丽平 何 静 彭鳕娇 赵 芳 吴 婷 唐素平协 助 人 员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肖前刚廖兴勇谢中安李文俊都 江 堰 市 林 业 局:柳贤昌林 彬游先玖陈 忠都 江 堰 国 有 林 场:董忠映叶 洋龙-虹 口 自 然 保 护区:赵志龙梁红英 目录1. 项目区基本情况51.1 自然地理概况51.2 经济社会概况61.3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1.4 与项目建设相关的有关

3、其他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1.5 灾害损失及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2 指导思想、原则、目标82.1 指导思想82.2 建设原则82.3 建设目标93 项目布局与范围9 3.1布局原则10 3.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04营造林技术设计10 4.1 建设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营造林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4.3造林技术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4.4造林树种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5种苗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5.1 水源涵养林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5.2 水土保持林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5.3 护坡薪炭林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5.4沟道防护林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5.5 经济林

4、工程156环境保护166.1 生态环境现状166.2 项目对环境影响166.3环境保护措施176.4 环境影响评价177投资概算188建设效益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8.1 生态效益198.2 社会效益208.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211. 项目基本情况1.1 自然地理状况都江堰市因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被誉为“天府之源”。 都江堰是四川省省辖市,成都市代管。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地处岷江上游和中游结合部的岷江出山口。东南距四川省会成都市48公里。介于北纬30443122,东经1032510347之间。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交界,东与彭州市、郫县、温江县相连,南与崇州

5、市接壤。东西最大横距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8公里,总面积1207平方公里。灵岩山位于都江堰市区的西北角,它与玉垒山相邻,从灵岩山往北走不到十里就是著名的紫坪铺大坝,滚滚的岷江水顺流而下从灵岩山边奔腾而下涌入都江堰水利工程。在灵岩山的山角下有著名的旅游景点二王庙、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古堰景区。1.1地形地貌都江堰市西北部属龙门山脉中南段皱褶带山地,东南部是川西构造平原(成都平原),形成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地势,最高海拔4582m,最低海拔592m。地域差异明显,地形复杂,兼有高、中、低山及丘陵、平坝,大致为“五山二丘三分坝”。西北部山地峰岭连绵,沟深坡陡,为典型的侵蚀构造垄状高山体。靠西由南至北山体

6、略缓,成南北走向,山地肥沃。东北部为丘陵区,坡缓山小,偶有农田相隔。东部、西部为平坝,为典型农业区。1.1.2气候都江堰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因地处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西北群峰耸立,地形骤然升高,阻碍东西季风气流,凝云降雨,构成为著名的“华西雨屏”带。年平均气温约15.2,年降雨量约1400mm。坝、丘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山区属“盆周山地”温凉气侯,气候凉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秋季长,秋湿冬干。1.1.3土壤都江堰市的土壤呈明显的垂直带谱分布,总体上分为五类,依次是平原冲积土,分布于海拔700m以下;山地黄壤分布于700-

7、1600m,丘陵部分呈紫色土;山地黄棕壤分布于1600-2200m;山地棕色灰化土分布于2800-3500m之间;草甸土分布于3500m以上。1.1.4森林植被都江堰市植被属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在植物区划上属盆周西部中山植被区,龙门山植被小区,植被类型随海拔的变化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带。常绿阔叶林带:海拔750m以下为农田植被,森林植物以人工栽培的四旁树、竹为主。海拔7501500m是以常绿阔叶为主的阔叶混交林。由于其分布地理环境优越,水热充分,土地肥沃,人为活动较频繁,除个别风景区外,原始植被基本被人工林、次生林所取代。人工林主要有杉木林、柳杉林、桦木、喜树及厚朴等“三木药材”林,次生林主要

8、为桦木、青冈、灯台、丝栗、润楠、化香、刺楸等,是历史上采伐后不断交替形成的林分,林相不整齐,林分质量不高。落叶阔叶为主的混交林:海拔15002300m,植被以落叶阔叶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建群种主要以壳斗科、槭树科、桦木科、漆树科、山毛榉科树木为主。伴生的常绿树有木兰科、山毛榉科、栲属、石栎属、樟科的乔木。原生树木品质较好,但采伐破坏严重,次生落叶先锋树种占林分主要地位。高山针叶林:海拔23003200m,植被为亚高山暗针叶林,优势树种为冷杉、铁杉、落叶树为槭树科植物。大部分区域植被保护良好,是都江堰市的生态林保护重点植被类型。高山灌丛及草甸:海拔3200m以上,植被属亚高山灌丛,草甸及流

9、石滩植被。主要有杜鹃花科、蔷薇科、小蘖科、毛茛科、菊科等植物。是最脆弱的生态植被类型,属绝对禁止商品性经营的类型。1.1.4.1森林资源现状都江堰市总面积120769.0hm2。其中,集体85816.5hm2,占幅员面积的71.06%;国有34952.5hm2,占幅员面积的28.94%。全市林业用地面积72531.3hm2,占60.05%;非林业用地48237.7hm2,占39.94%。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62434.2hm2,疏林地12.2 hm2,灌木林地8093.7hm2,未成林造林地 204.3hm2,苗圃地100.7hm2,无林地1686.2 hm2。全市有林地覆盖率为51.69%,

10、灌木林覆盖率为3.35%,四旁竹346700吨,约4.51%的覆盖率;四旁树2299277株,约1.68%的覆盖率。森林覆盖率(有林地加灌木林地、四旁树等占地面积覆盖率)为61.23%。都江堰市现有活立木总蓄积5149568m3,其中有林地4860829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4.4%;疏林地98m3;散生木68239m3,占1.3%,四旁树蓄积220660m3,占4.3%。国有林蓄积2876444m3,占总蓄积的55.86%,集体林蓄积2273124m3,占总蓄积的44.14%。1.2社会经济状况全市幅员面积1208km2,有19个乡镇,1个工业区,总人口61.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9

11、2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852元。农业用地24973hm2,林业用地72531 hm2,其它用地23265 hm2。耕地面积19453 hm2,人均耕地面积0.044 hm2。粮食单产577kg,粮食总产量16.85万t,人均占有粮食量276kg。灵岩河流域面积4.8km2,总人口1300人,其中农业人口有400人,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1/3,乡镇企业总产值为10800万元。1.3项目建设单位概况林业项目管理机构健全,设立了四川省林业厅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都江堰市林业局行业行政管理体系,从事计划、林政、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营造林生产、林产加工贸易等方面指导、调控、监督和管理。都江堰市林

12、业局下辖科技绿化造林科、林政资源科、计划财务科、办公室等科室,1个国有林场、7个片区林业工作站。现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42人,其中工程师12人,助理工程师25人。全市营林、路桥、房屋建设等各类人才齐备。近年来,求真务实的都江堰林业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全局,在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建设、林木种苗等工程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工程实施经验,为林业系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1.4灾害的损失及评价1.4.1 灾害损失情况“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都江堰市林业基础设施及办公设备受到严重损毁;24个基层站点有17座房屋已大部分垮塌或成危房

13、,不能使用;森林损毁14333hm2,其中生态公益林9000hm2,经济林5333hm2;直接经济损失累计14.6亿元。1.4.2灾害影响评价“5.12”地震造成都江堰市森林植被严重毁损,森林覆盖率下降,使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伴随着大量次生灾害的发生,导致全市森林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珍稀野生动物(如大熊猫)栖息场所受损,林业产业与森林生态旅游设施严重破坏,林农增收渠道减少,加重了森林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和林业产业发展的压力。2. 设计原则2.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的林业生产基础设施设备,坚持依靠科学、

14、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因灾施策,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全面恢复森林植被,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重建结构稳定、效益显著、质量优良的森林生态系统,保障和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2建设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优先安排受灾特别严重,恢复重建工作难度大、任务重的区域,确保灾后重建按照轻重缓急有序开展。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原则。灾后重建要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受灾林区职工群众意愿和当地民族风情,改善受灾林区生产条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对林区灾情全面调查、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受灾区域、损失程度、自然地理条件,分

15、类制定项目建设方案、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林区灾后重建任务重、周期长、资金需求大,要在各级政府主导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工作。2.3建设目标(1)在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基础上,使用国外优惠紧急贷款开展都江堰灾后生态修复,开展植树造林、林草恢复,林区基础生产设施和森林防火与森林安全监测体系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森林保护能力建设,实现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促进都江堰市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运用生态系统自然演替理论,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以工程自然修复为主。做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恢复受

16、损植被。(3)恢复重建森林防火、动植物病害防控设施和林区基础设施,为生态修复提供基本的保障条件。3.布局与范围3.1 项目建设布局3.1.1 布局原则(1)属于都江堰市政府认定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重点规划范围;(2)突出重点,点面结合,能为灾区全面生态修复提供示范;(3)项目区相对集中,便于实施和管理;3.1.2项目区布局 灵岩山位于都江堰市区的西北角,它与玉垒山相邻,从灵岩山往北走不到十里就是著名的紫坪铺大坝,滚滚的岷江水顺流而下从灵岩山边奔腾而下涌入都江堰水利工程。山顶上有古老的寺,在灵岩山的山角下有著名的旅游景点二王庙、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古堰景区。由于灵岩山的地理位置独特,再加上它的山势

17、秀美,满山被高大的乔木所覆盖,使得灵岩山显得格外幽静,凉快。在它的山角下有缆车可直达山顶,山顶上有古老的寺庙“灵岩寺。在山顶上你可以俯瞰都江堰水利工程,还可以俯瞰几乎是躺在山的绿色怀抱中的都江堰城区风光。因此在布局时应慎重考虑其周围的恢复措施或者项目开发应于当地的经济、建筑物布局、交通发展等相结合。3.1.2.1 林草植被恢复林草植被恢复面积4000hm2,分布在虹口乡、龙池镇、向峨乡、紫坪铺镇、青城山镇、中兴镇和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都江堰市国有林场。其中人工造林涉及虹口乡、龙池镇、向峨乡、紫坪铺镇、中兴镇5个乡镇;人工点撒播涉及虹口乡、龙池镇、向峨乡、紫坪铺镇、青城山镇5个乡镇;封山育林涉

18、及虹口乡、龙池镇2个乡镇及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都江堰市国有林场两个国有林区单位。3.1.2.2 生物多样性保护设施恢复重建(1)在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野牛坪新建1座了望台;并维修大水沟桃子杠了望台。(2)重建向峨乡红光村、紫坪铺镇岷江村、玉堂镇龙凤村巡护、管护用房。(3)重建虹口乡联合村、深溪村及龙池镇龙池湖边的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所属的2个保护站及1个大熊猫监测站用房。(4)重建虹口乡久红村及龙池森林公园内监测站用房。(5)重建向峨乡鹿池村、紫坪铺镇岷江村、大观镇大观村3个木材检查站及大观镇丽江村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6)将大观镇丽江村防火、防病虫用房与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合并重新

19、修建。(7)在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内建设巡护道路。(8)在虹口乡深溪村及联合村建设林区道路。3.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3.2.1 林草植被恢复都江堰林草植被恢复面积4000hm2。人工造林800.0hm2、人工点撒播158.2hm2,封山育林3041.8hm2。3.2.2 生物多样性保护设施恢复重建瞭望台重建1座,了望台维修加固1座,巡护、管护房重建1200m2,保护站点用房重建1500m2,监测站用房重建1080m2,工作站、检查站用房重建1600m2,防火、防病虫用房重建280m2,巡护及防火道50km,林区道路16km。3.2.3 能力建设(1)配置防火设备873件(套)。其中高压水泵10

20、组,锄头100把,砍刀100把,斧头90把,水袋10袋,接力水泵10台,防火车1辆,帐篷10套,扑火装备90套,水枪10支,消防铲78把,消防多用铲80把,消防桶80个,野炊工具10套,油锯20把,发电机10台,手持对讲机12台,风力灭火机20台,森林防火巡护工作服100套。(2)配置病虫防治设备80台(个)。其中太阳能测报灯10台,背负式机动喷雾机10台,机动打孔机10台,高枝剪10把,监测工具箱10个,手动喷雾机10台,调查工具箱10个,手推远射程喷雾机10台。(3)技术培训10期,制作培训资料2000套。4.营造林技术设计4.1 建设目标在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基础上,使用国外优

21、惠紧急贷款开展都江堰灾后生态修复,开展植树造林、林草恢复,林区基础生产设施和森林防火与森林安全监测体系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森林保护能力建设,实现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促进都江堰市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运用生态系统自然演替理论,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以工程自然修复为主。做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恢 复受损植被。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修复都江堰市林区受损房屋、管护站点、巡护道路、森林防火、病虫防治等生产设施;林草植被恢复面积4000hm2,全市森林覆盖率恢复3.3个百分点,生态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初见成效。4.2 营、造林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林业作业设计

22、是林业工程总体设计的进一步深化,按年度将总体设计确定的建设内容、技术要求和建设资金落实到山头地块,其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营造林工程的质量和资金使用的效果,因此林业作业设计必须编制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1)作业设计要符合总体设计确定的工程建设范围、建设对象、设计内容、年度计划、技术标准及相关规程和管理规定。(2)作业设计要充分体现造林高标准、高质量的指导思想,在树种选择和技术措施上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营林的原则,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科研成果。(3)各项技术设计、施工作业顺序、时间、劳动安排、资金概算、保障措施等要求科学合理。(4)小班调查、统计。要根据操作细则,将年度建设任务落实到山

23、头地块,进行详细的小班区划调查和现场设计。内业面积求算和小班转绘必须达到精度要求,在此基础上编制小班调查设计一览表。(5)技术设计。在小班调查和现场初略设计的基础上,编制符合当年造林地块特征的造林类型表、立地类型表、封山育林措施类型表和单位投资模型表。(6)作业设计说明书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文字简炼,设计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标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4.3 造林技术措施4.3.1造林地选择造林地选择严格遵循项目“环保规程”规定和造林模型的技术要求,选择坡度小于35的滑坡体、崩塌体,落石损毁林地、泥石流滩地、曾被堰塞湖淹没的林地或因地震荒弃的非基本农田等地段。4.3.2整地整地要严格按照小

24、班造林施工设计及 “四川省地方标准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DB51/T380-2003)” 进行,保留林地内5cm以上乔木树并注意保护好地块中保留的原有植被,以防止水土流失。春秋两季整地均可,根据立地条件,采用穴状整地方式,其规格为404030(模型3)、606050cm(模型4)和404040cm(模型5),整地时生土作梗,熟土回填。4.3.3栽植树种选择:本次应用一些绿化效果好、适应性强或同时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树种,主要选用:桦木、漆树、雷竹、方竹、苦竹、厚朴等树(竹)种。栽植季节:海拔1000m以下地区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海拔1000m以上地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或次年2月上旬至4月上旬

25、。栽植应在阴天或雨后进行,切忌晴天、土干或土冻时节造林。要尽量做到当日起苗,当天造完,当日造不完的苗木要很好地假植,保护好苗根湿润。埋土时深送高提,避免窝根,扶正、浇水、踏实。用于栽植、补植造林的苗木质量等级必须符合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规定的GB-、级苗木标准。栽植密度:模型3阔叶纯林,株行距23米;模型4竹类纯林,株行距44米,模型5为厚朴纯林,株行距23米,“品”字型配置。栽植方法:项目造林全部采用人工植苗方法。栽植前应剔除等外苗、废苗和假植过程中发生霉烂及在运输过程中受伤的苗木。栽植技术:按下列技术要求做到精细栽植。浅根系扩展型树种,栽植时要做到苗正根舒,适

26、当深栽(苗高的1/3入土)。分层覆土,压实。深根系直根型树种,栽植时要做到苗正根伸,分层覆土,深栽压紧。覆土时应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层层压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在栽植时,每个小班选取土壤条件较好的适中地段,在林内(不同穴)预栽15%苗木供补植。4.3.4施肥为维护和增加土壤肥力,保持森林生态系统养分收支平衡,促进林木旺盛生长,在对幼林进行除草、松土、灌溉的同时,对幼林进行合理施肥。各造林实体应结合林草、林药间作多施有机肥,以减少化肥施用量。4.3.5配套工程措施在造林顺坡方向每隔50m挖一条截流沟,在冲沟内建谷坊,在滑坡体下部修建拦挡库坝,以防治水土流失。同时,视现地实际情况辅以水泥护坡、

27、尼龙网护坡、草绳带护坡等简易治山措施。4.4 造林树种设计4.4.1树种选择原则(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优先选用具有优良品质的乡土树种和有成功经验的引种树种,做到既能满足造林目的的要求,又能适应造林地的立地条件。(2) 生态优先,兼顾景观原则。在遵守适地适树的原则下,选择具有防风、防火等生态功能强的树种,同时兼顾都江堰山体绿化美化的景观特色。4.4.2 树种选择都江堰只要是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根据上述选择原则,以常绿、半常绿或落叶乔木树种和常绿阔叶林为主,其中乔木树种为柳杉、楠木、水杉等。将其作为植被恢复以及水土保持的林分。同时还将其发展为生态保护林类型。也根据其海拔的不同将进行不

28、同的植被种植,其中包括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兼用林等的区分。5.种苗设计5.1 水源涵养林工程 水源涵养林以调节、改善水源流量和水质而经营和营造的森林,是以发挥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为目的的特殊林种。其作用机理为: (1)林冠截留:5%10%。把大气降水分配为林内降水、树干茎流和林冠截留。 (2)枯枝落叶层截持:约占8%10%。吸水能力和透水性强,可达自身干重的24倍。减缓了水在土壤坡面上的流速,减小径流泥沙量。增加了入渗。 (3)林地土壤对水分的调节: 70%80%。孔隙度较大,特别是非毛管孔隙,加大了入渗率和入渗量。根系的新老更替,增加了土壤的孔隙水分通道。改善了持水性和透水性。5.1.1 树

29、种的选择(1)选择原则:经济学原则、林学原则、生态学原则。 要从实际出发,以乡土树种为主。 寿命要长,不早衰,不自枯,且自我更新能力强。 以深根性、根量多和根域广的树种为主。 树冠大,郁闭度高,枝叶繁茂,枯枝落叶量大,混交树种最好具有根瘤。(2)树种选择 水源涵养林一般应由主要树种、次要树种及灌木组成。要注意乔灌结合、针阔结合、深浅根性树种结合。南方主要树种可选马尾松、侧柏、杉木、云南松、华山松;伴生树种可选麻栎、高山栎、光皮桦、荷木等;灌木树种可选胡枝子、紫穗槐等。5.1.2 密度及种植点(1)密度:水源涵养林的造林密度,可根据造林地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可适当密些,一边尽快郁闭,及早发挥作用

30、。在种植时各小班进行分别布置。选择乔灌混交或乔木之间的混交。 (2)种植点配置采用品字形配置(相邻行的种植点错开呈品字形排列)5.1.3 抚育管理(1)造林后连续抚育三年,采取全封、半封的方式封山育林; (2)穴状除草松土,连续三年五次。第一、二年每年两次,第一次在五月中旬六月上旬,第二次在六月中旬七月中旬进行。 (3)除蘖定株,注重割灌。 (4)修枝。5.2 水土保持林工程水土保持林:以调节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保障和改善山区、丘陵区、农、林、牧、副、渔等生产用地,水利设施,以及沟壑、河川的水土条件为经营目的的森林。5.2.1 树种选择(1)选择原则 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 选择树根以

31、深根性、根量多和根域广的树种为主。 树冠大,郁闭度高,枯枝落叶量大。(2)树种选择树种的选择搭配,一般采用桥灌混交型的复层林。该区树种的配置考虑到适地适树和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做到乔灌结合、针阔结合。树种选择了云南松、麻栎、栓皮栎、旱冬瓜、直杆桉、马桑、胡颓子等。5.2.2 密度及种植点(1)密度:造林密度在立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适当密植,尽量造混交林;灌木可选择0.51.0m。在种植时各小班进行分别布置。选择乔灌草混交。(2)种植点配置在平面上实施网、带、片、块相结合、林、牧、农、水相结合。在结构配置上做到乔、灌、草相结合、植物工程和生物工程相结合,力求设计合理。5.2.3抚育管理(1)前三

32、年进行全封。 (2)成苗后进行穴内松土、除草、培土,连续三年。 (3)除蘖定株。 (4)修剪枝 (5)采取半封轮封。5.3 护坡薪炭林工程解决农村生活用能源,控制坡面的水土流失。薪炭林营造投资少,见效快,生产周期短;薪炭林作为燃料不污染环境;良好的薪炭林, 其水土保持及其它综合经济效益也不容忽视。5.3.1 树种的选择(1)选择原则在营造护坡薪炭林的树种时应选择速生、丰产、热值高、耐旱、耐贫瘠,耐平茬、萌发力强、生物量高、适应性强的原则。(2)树种的选择 生物量高 萌生能力强 热值高 适应性强5.3.2密度及种植点(1)密度:因雨量大,一些轮伐期的树种,也可达此密度,如台湾相思、大叶相思、尾叶

33、桉、木荷等。(2)种植点的配置土地利用规划中,可选择距村庄(居民点)较近,交通便利而又不十分适于用作较高经济利用(如农业、经济林、用材林、草场),或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作为人工营造护坡薪炭林的土地。 造林密度在立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适当密植,尽量造混交林;灌木0.51.0m。种植点以控制坡面水土流失、生物量高为原则。5.4 沟道防护林工程5.4.1 树种的选择(1)选择原则在水流缓,来水面不大的沟底,可全面造林或栅状造林;在水流急,来水面大的沟底中间留出水路,两旁全面或雁翅造林。沟底防护林配在河滩外缘和坡麓地带,起保护河滩,抬高滩地等作用。因此在选择营造沟底防护林的树种时应遵循耐水淹、根系发达等

34、原则。(2)树种的选择考虑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做到乔灌结合、针阔结合。树种选择了杉木、乔木柳、灌木柳、紫穗槐等。5.4.2 密度与种植点(1)密度:灌木柳沿沟道向两侧每亩1320株,柳230株(2)种植点配置品字形或长方形配置,带状混交,灌木三行,乔木两行。5.4.3 抚育管理沟底防护林的抚育管理应多加注意,防牲畜饮水时破环。把被水冲倒的树扶起来,若被洪水冲走的应及时补植。植后要注意修枝和采伐。5.5 经济林工程5.5.1 树种的选择 (1) 选择原则在选择营造农田防护经济林的树种时应遵循耐旱、耐瘠薄、抗风、抗寒的原则。不与农作物争夺养分等。农作物种植大豆、花生。种植玉米、小

35、麦时不将经济林种于地内一般种于埂坎上。(2) 树种的选择考虑到适地适树和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做到取的更佳的经济效益。树种选择了当地有的苹果树、桃、李、梨、桔等。在种植时各小班进行分别选择树种来布置以达到最高效益。5.5.2 密度及种植点(1)密度:根据一定的规定。(2)种植点的配置品字形或长方形字形配置。5.5.3 抚育管理经济林的抚育管理对其今后的产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在除草松土的同时应保证灌水和施肥,虫害防治和修枝等。6环境保护6.1 生态环境现状都江堰市位于岷江由高山峡谷流向平原的出口地方,都江堰水利工程源首,是岷江的最后一道生物篱和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是防止水土流失,降解自然灾害的重要绿地

36、,是成都平原最近最直接的生态屏障,都江堰拥有众多的风景名胜,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AAAAA级旅游城市,世界文化遗产地,被称为成都市的后花园。然而,“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都江堰市森林植被损毁14333hm2,伴随着大量的泥石流、滑坡面、堰塞湖等次生灾害的发生,造成水土流失增加,使得都江堰市的森林覆盖率下降6.2个百分点,从而使得都江堰市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6.2 项目对环境影响项目建设能有效增加项目区森林植被,推动全市绿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保护天然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同时,森林面积的增加,优化了森林生态系统,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能力。但

37、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化肥、农药污染源,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如林地清理、整地、抚育等活动,将不同程度的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会引起水土流失;化肥、农药施用不当,将会导致环境污染;引进苗木检疫环节失误,将可能引起病虫害传播,造成新的病虫害的发生;工程建设施工不当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等等。为此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有关环保规程的要求,严格造林地的选择,采用适宜的造林营林措施,科学防治森林病虫害,建立严密的森林防火系统,定期进行环保监测和预报,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使项目实施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6.3项目建设的保护措施6.3.1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38、要认真执行国家森林病虫害防治有关规定和项目病虫害防治管理计划,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标。为控制人工林的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蔓延,必须采取项目病虫害防治管理计划中提出的有效的措施防止林木病虫害。要认真实行“预防为主,科学防控制,依法治理,促进健康”基本方针综合协调运用营林、生物、基因、人工、物理和化学等防治措施,尽可能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利用细菌和捕食天敌,控制虫害。在项目设计时,要注意立地选择和树种科学配置,营造小班阔叶混交林,以减轻森林受病虫害威胁的程度。项目用种和苗木要从外地调入的,必须严格按照植物检疫法进行检疫,严禁使用带有病虫的种苗。造林地块一旦发生病虫害时,应及时请当森林病虫害

39、防治部门的专家进行诊断。然后,依照专家的意见采购所需的农药品种,及时防治,确保林木的正常生长。采购的农药必须符合国家农业部农药检疫所注册登记的,并批准生产和进口的品种。要对施药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使用农药安全,以保证使用农药安全,以免污染环境和对人身的伤害。要指定专人负责森林病虫害产生和发展的预测预报工作。一旦发生疫情,能及时预报,并及时组织项目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6.3. 2 森林防火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项目区的森林防火要纳入市一级的防火指挥系统,造林实体要设立防火组织,配备防火设备,制定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要加强防火阻隔系统建设。项目造林地要开设防火隔离带,

40、有条件的可沿林班线种植耐火能力强的树种,以阻止林火蔓延。要完善(或建立)现有森林防火预测报点,加强林火监测,建立了望台,一旦发生火情,能及时预报,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扑灭。6.4 环境影响评价通过项目建设有效地推动了项目区绿化事业的发展和森林覆盖率的提高。首先,增加了森林资源,有利于保护天然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森林面积的增加,优化了森林生态系统,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对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净化空气、清洁水源、减少自然灾害的巨大作用。同时使得项目区内众多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和繁衍,增加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其次,林业基础设施设备齐备后,将有利于林业生产管理能力的提高。全市基层林

41、业工作、森林管护站、森林公安和防火设施、木材检查站、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站、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林业科技推广中心等基础设施设备齐备后,林业管理能力将有保证,从而将有利于全市林业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三,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减少由于大量的泥石流、滑坡面、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造成的水土流失。第四,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环境。森林植被恢复后,植物释氧固碳,调节空气的碳氧平衡的能力增加,吸收有害气体、吸附滞留粉尘、阻截和吸附大量的尘埃的能力增加,同时吸热、遮荫和蒸腾水分的作用增加,从而对调节都江堰市区域气候乃至成都中心城区的气候起到一定的作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环境不利影响较小,只要环

42、境保护措施在设计、施工、运营各期得到落实,可以消除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或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工程建设及运营带来的影响是区域自然环境体系可以承受的。7.投资预算项目建设总投资5509.00万元,其中工程设计1862.00万元,人工造林1273.00万元,人工点撒65.00万元,封山育林695.00万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施恢复重建972.00万元,能力建设72.00万元,其他经费190.00万元,预备经费380.00万元。项目建设投资金额表 (单位:万元)项 目实施方案经费工程设计1862.00人工造林1273.00人工点撒播65.00封山育林695.00生物多样性保护设施恢复重建

43、972.00能力建设72.00其它经费190.00预备费380.00合 计5509.008.效益评价8.1 生态效益评价(1)提高森林覆盖率。森林健康水平和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区域地震次生灾害将得到进一步控制。(2)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项目建成后,项目建设区的水土保持能力将显著提高,地震次生灾害得到进一步控制,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进一步增强。据研究,每公顷林地每年可蓄水100m3。(3)生态环境效益显著。森林质量的提高,适合和扩大动、植物的栖息繁衍空间,丰富和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土壤涵养水源和保持土壤的能力,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生态的自然平衡,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的改善。森林能降低风速、调节湿

44、度,减少灾害,固定二氧化碳,缓解气候变暖;同时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释放氧气,起到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的作用,为灾区生态文明进一步重建创造条件。8.2社会效益(1) 通过技术培训和咨询,项目能够提供给领导、技术人员、农户一个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机会,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同时项目也能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和文化交流合作。(2)项目实施将有效地恢复和提高项目区生态状况,恢复和增强项目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使流入江河的输水量增加,泥沙量减少,从而保障国土安全。同时通过项目建设,将进一步带动区域旅游业、服务业、商业、农副产品等的恢复和发展,既可恢复和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又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

45、调整,使地方经济得到有效恢复,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8.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涵养水源价值。据研究,森林蒸散量占年总降雨量的60。项目完成后,恢复林地4000hm2,按每年1000mm降雨量计算,计算得恢复林地每年可拦蓄水量为40万m3,根据工程替代法,按单位库容造价5.714元/m3来计算,项目恢复森林拦截降水价值为228.56万元。净化水质价值。据研究,在森林的保护下的水质完全可以达到生活用水的标准,单位体积水的净化费用可取0.9885元/m3,因此,恢复林地年净化水质的价值为39.54万元。保持水土价值。据研究,每平方公里森林可减少的土壤流失量相当于减少土地废弃面积0.1027hm2,因此,项目恢复林地每年可减少土地损失4.1hm2,根据土地价300万元/hm2计算,恢复林地每年减少土地损失的价值为1230万元。减少土壤肥力损失的价值。根据有关研究,每平方公里森林减少土壤有机质、N、P、K的损失量分别为10.07t、0.6376t、0.067t、0.2684t,按照目前市场上肥料价格折算,项目恢复林地可减少土壤有机质损失的价值为13.35万元,可减少土壤N、P、K损失的价值149.3万元。固碳制氧价值。据有关研究,森林平均每年的固定二氧化碳量为2.8t/hm2,生产氧气2.0t/hm2,固碳造林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