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二、成品保护管理制度搞好成品保护,是一项关系到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和按期竣工的重要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要对已完成的和在施工的分项、检验批工程进行保护。否则,一旦造成损伤,将会增加工程工作量,早成功量浪费,拖延工期。因此,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是项目管理人员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做好成品保护工作主要内容如下:1) 加强成品保护意识教育,其实贯彻成品保护制度。2) 要求职工参加门卫值班,严格门卫值班制度。3)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放置后道工序损坏或污染前道工序。4) 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如提前保护、覆盖保护、局部封闭等,避免第二次返工等。5) 对各个操作班组实行经济与质量挂钩制度,已将发手段
2、来保证工程质量。6) 各阶段都要建立出入证制度,未持出入证的非生产工人,严禁进入施工现场。7) 项目技术部门对特别保护的成本品要有具体详细的保护要求,要有专门方案措施,提出保护措施。8) 对需要保护的成品要设专人进行保护,必要时对其进行奖励。9) 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后其强度为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面操作,并做好警戒工作。楼梯等踏步要用木板或硬纸板进行必要的封闭。10) 管道、预埋件等安放后,要有专门围护措施,防止碰撞及移位等。11) 湿作业时应防止污水渗漏造成外墙饰面及下层顶棚、墙污染受损。12) 对于门窗,应有专门的堆放地点,且要有保护措施,如下边应垫起、垫平,堆放整齐。门窗安装时,
3、保护膜要封闭好。安装好后要及时将门框两侧木板条捆绑好,防止碰撞损坏。13) 油漆涂料施工前要清理周围环境,防止尘土污染,施工过程中门窗应作固定,防止扇框粘结,对滴在地面、墙面、窗台及五金上的油漆应清理干净。14) 施工完的装饰工程及安装就位的各类设备,搭设防护栏、板、棚等防护措施或挂警示牌等措施。15) 对于施工区域的样板间,如精装等,在施工状态下和施工完毕时,要及时进行封闭,要有专人负责看管。16) 严格按照施工顺序组织施工,坚持先上后下,先湿后干的顺序,避免工序颠倒,特别是在工程后期避免湿作业,并拟定有效的防止污染措施。17) 加强装修材料的保护工作。各类装修材料在运输过程中要以覆盖和保护
4、;到现场后要入库保存。易吸湿材料要有防潮措施。18) 各类地面、楼梯、棱角、台阶等都采取适当保护措施。任何地面都不得直接拌制或存放灰浆。19) 工程进入最后清理、整修阶段,可采取逐层、分阶段隔离、封闭等办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采限专人看护、巡视、督促、须做好防火、防盗、防污工作。20) 为确保工程安装质量:本工程设立压力试验,灌水试验,隐蔽实验,电气绝缘试验及接地电阻实验,单机试运转、系统调试为停止点,凡工程的停止点均需预先通知业主和监理单位共同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21) 成品保护制度的原则为“谁施工、谁保护:谁破损、谁赔偿”。即完成成品或半成品的分包单位(班组)有对完成的成品(半成品)进行必要的保护(工作)措施及管理,成品(或半成品)在施工过程中被损坏,由损坏单位(班组)负责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