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河子大学实践课论文课题名称: 幼儿角色游戏材料投放情况的调查研究 学生姓名: 李小娟 学 号: 2013501005 学 院: 师范学院 专业、年级: 学前教育、2013级 摘要:角色游戏材料也可以称为玩具材料幼儿在扮演角色游戏时游戏材料是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物质基础。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通过对玩具摆弄和操作,幼儿的情感、语言、想象等心理活动都会发生,这样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在角色游戏材料投放时投放的方式、数量、种类、性质都会影响幼儿的游戏效果。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来说,性质不同的材料对幼儿的角色游戏影响不同,比如角色游戏材料的逼真程度在不同班级投放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根据游戏材料的
2、性质选择合适的投放方式,利于促进幼儿的游戏行为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幼儿园不同年龄段幼儿进行观察以及对幼儿教师进行有关角色材料投放的访谈中,了解角色游戏材料投放情况。进而进一步了解角色游戏中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关键词】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材料;投放方式;一、选题依据本人在实习期间对角色游戏区角进行了观察,发现以主题形式开展的角色游戏中,使用的角色游戏材料在种类、数量投放的形式等存在许多的缺陷。娃娃家里面的游戏材料破埙严重,种类不齐全,以布偶娃娃和泡沫塑料做的桌椅、水龙头、水果、蔬菜模型为主。角色游戏材料形式单一,因此,有些幼儿无所事事的在其他角色区乱逛。在实习期间知道幼儿角色区的游戏材料一般由主班
3、老师和带班老师投放。所以想到了如何在角色游戏材料投放上做的更加合理规范。从而使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因为角色游戏材料的合理的投放,使幼儿的思维发散产生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角色游戏情节,本人查阅了关于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相关文献资料,研究的问题多表现在材料游戏具体分类,角色游戏的投放方式以及教师和合理指导重要性等。一些学者认为,认为游戏材料的投放,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材料,在种类和数量上材料投放要适度使幼儿能自由创造,游戏材料形式不能单一,在明确主题的情况下投放材料。经过查阅这些文献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觉得要开展好角色游戏活动就必须在角色游戏材
4、料投放这一环节做好,使幼儿能积极的参与到角色游戏中体验游戏的快乐。想到这就引起了本人对角色材料投放这一个问题研究的兴趣。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本质即是工作,工作即游戏,玩具就是儿童工作的材料,有玩具,其工作才不致落空,有玩具,才能引起儿童工作的兴趣,也才会专心地去操作学习,也才能帮助其自我建构与神经发展。因此,玩具的提供与应用,直接关系着幼儿学习的效果。”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 我们又称玩具为游戏材料,邱学青(2005)指出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好的游戏材料要能带给幼儿快乐,同时应当能够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感知觉刺激,使幼儿认识和把握好游戏材料所模拟的现实生活
5、中物品的用途,发展他们的想象和创造性。二、课题意义(一)理论意义:福禄贝尔认为,个人内部的精神思想的发展只有通过合适的外部活动形式才能表现出来,而游戏正是幼儿特有的精神之于的外部活动,而且游戏这个“神圣的工作”需要“恩物”(即材料)作为支持张毅龙主编.陈鹤琴教学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32页.福禄贝尔的游戏与“恩物”理论肯定了材料对游戏的发展价值。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又称“刺激一反应”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习过程看成是个体在外部条件刺激下的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刺激一反应之间联结的学习过程是行为主义的最主要特征陈帼眉,姜勇著.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7页.
6、。游戏材料相当一种教师可以控制的刺激,通过游戏材料的控制对幼儿施加有效影响。所以,投放什么样的游戏材料和游戏材料投放的方式都会对幼儿的游戏行为产生影响。(二)实践意义:1.对幼儿:合理的角色游戏材料投放有利于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角色游戏活动,因为幼儿在选择游戏材料时就已经发挥了主动创造性,所以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幼儿会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和爱好参加游戏活动,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身心得以发展。 2.对教师: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现状的深入调查使缺乏经验的幼儿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方向,教师在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可以把握好数量、种类以及投放方式的合理化,从而让幼儿教师理解不同的年龄班应当
7、如何增减角色游戏材料。三、综述(一)相关概念界定1.角色游戏称为扮演游戏、剧性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通过想象、模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创造性地游戏。 苏查包洛塞兹,马尔科娃.学前教育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52.这种游戏通常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如“超市”,“娃娃家”,“银行”等。本研究中界定的角色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模仿家长、老师、伙伴等一些自己熟悉的角色的表现现实生活情境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53.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操作“假想的”材料,扮演某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模仿其语言、态度和动作等,从而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生活内容。所谓“主题”
8、就是“儿童在游戏中反映出的周围人们的生活与活动中的一些动作、事件和相互联系”,包含角色、情境、动作、物品和任务等。这里所说的“现实社会生活的内容”即角色游戏的主题, 2.角色游戏材料角色游戏材料是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所用物品和玩具的总称,也可以称为玩具材料。游戏材料的对儿童的作用: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构思、游戏动机,并引起幼儿的联想和行动。游戏材料是儿童进行游戏的物质基础。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区中所使用的所有物品都可称为角色游戏材料。物质材料就包含了角色游戏材料,因此角色游戏材料可以参考物质材料的分类和特性。由于本人所观察的角色游戏为区域活动的角色游戏区,所以本次观察中的角色游戏材料也局限于各角色
9、游戏区中,主要有以下主题:超市类、娃娃家类。医院类、小吃店类、3.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投放原本的解释是用甩、撒的办法放置这里本人将“投放”则意为即有意识的投放,从区域活动中的角色游戏材料来看,材料的投放是从教师指向幼儿的动作行为,教师为材料游戏投放的主体,幼儿则材料使用者游戏材料。观察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数量、种类、性质等方面的情况。或幼儿的自主性加强时,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数量、种类、性质等方面的情况。总的来说就是在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中观察数量、种类、性质等方面的情况。(二)国内外现状1.国外现状研究:(Johnson,1983;McLoyd,1983 McLoyd V C. The effect
10、s of the structure of play objects on the pretend play of low-income preschool children(J). Child Development,1983:626-635.;Jeffree&McConkey,1976 Jeffree D M, McConkey R.An observation scheme for recording childrens imaginative doll play(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1976,17(3):189-1
11、97.;Olszewski&Fuson,1982 Olszewski P, Fuson K C. Verbally expressed fantasy play of preschoolers as a function of toy structure(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2,18(1):57.;Pulaski,1973 Pulaski M A. Toys and imaginative play(J). The childs worid of make-believe,1973:74-103.) 表明,低龄儿童(3岁左右)表征技巧缺乏,就需要高真实
12、性的材料去进行假装游戏,年纪大一些的幼儿具备相应的表征技巧,游戏材料的真实性对他们的影响不大。有研究者对游戏材料的真实性进行了研究参考约翰逊等著,华爱华,郭力平译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316-317页。Pulaski(1973) Pulaski M A. Toys and imaginative play(J). The childs worid of make-believe,1973:74-103.的研究指出,逼真的玩具反而会影响儿童的想象力。Trawick-Smith(1990) rawick-Smith J. The effects of real
13、istic versus non-realistic play materials on young childrens symbolic transformation of object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1990,5(1):27-36.指出对于6岁左右的幼儿,高真实性的玩具利于剌激他们的假装游戏。 Trawick-Smith(1990)和Robinson&Jackon(1987) Robinson C C,Jackson R. The effects of varying toy detail within a
14、prototypical play object on the solitary pretend play of preschool children(J).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7,8(2):209_220.的研究表明,低层次逼真的玩具让幼儿的替代不再刻板化,可以增强幼儿替代行为的灵活性。有研究表明(Maguerite Johnson,1935;Smith&Conn011y,1980 Smith P k, Connoly K J. The ecology of preschool behaviorM.Cambridge
15、University Press, 1980.;Dempsey&Frost,1993)转引自董素芳.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方式对儿童结构游戏行为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第14页.儿童的社会性互动水平和游戏材料的数量成反比:如果游戏材料数量少,相反的积极的社会性互动行为,比如合作、分享就会增多,消极的社会性互动攻击性行为也会增多;游戏材料数量越多,儿童出现争抢玩具的几率也会减少,积极的社会性互动行为相对应的会减少,因此攻击性行为也会减少。 Patrick Doyle(1978) Doyle R. The effect of preschool play activities on
16、 childrens antisocial behavior In M.Salter(Ed.),play: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West ont, NY:Leisure.发现,在能被用来进行许多不同游戏活动的材料中,由于其数量的不足会导致儿童的争抢,儿童就会引发冲突;如果途较单一、只能被用来进行一种游戏活动的游戏材料,就不易引起争抢,儿童的之间的冲突就会减少。Rubin&Seibei(1979) Rubin K H, Seibel c g The Effects of Ecological Setting on the Cognitive and Soci
17、al play Behaviors of preschoolers(J). 1979.指出游戏材料的不同会影响幼儿的认知性游戏和社会性游戏。Bagley&Klass(1997) Bagley D M, Klass P H.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preschoolers play in housekeeping and thematic sociodramatic play center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199712(1):71-77.指出,以娃娃家主题角色游戏中,把幼儿熟悉的真实材
18、料换成橡皮泥、积木等非真实性的材料更有利于提高游戏水平。以此同时有研究对逼真玩具会抑制6岁左右儿童的假装游戏进行了反驳。同时另一项研究中,Patrick Doyle(1975) Doyle P H.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multiple and single niche play activities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mong preschoolers(J), See Ref,1975,3.的研究表明:一种材料可以供许多幼儿进行游戏,这种材料有利于增加同伴间社会互动频率,这些材料包括长的跳绳,跷跷板和供幼儿攀援的大型游
19、戏设备;一种材料如果只可以供一名幼儿进行游戏,这种材料就会使同伴间社会互动频率减少,因为幼儿常常会为了某一种游戏材料出现争抢行为,这些材料包括木马,玩具扫把以及一个人用的短跳绳。 所以材料的投放方式对幼儿影响很大,在外国学者研究中材料的逼真程度对各个年龄段的幼儿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材料形式单一、种类不齐全,直接影响幼儿进行游戏的效果。 2.国内现状研究: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1994)陈鹤琴.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对于好材料的标准,认为好的材料应该是这样:可以刺激儿童想象力和发展儿童创造力的;可以引起儿童发生兴趣的;质料坚固不易损坏的;有变化而活动的;能适应儿童的能力,
20、发展儿童的智力和兴趣的;形状也不丑陋,能洗潘而颜色不退,足以抒发儿童美感的;儿童自己玩弄而能拆幵的。朱若华(2005)朱若华.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游戏材料性质与儿童的游戏行为有关。华爱华(2000)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第192-194页.指出游戏材料的种类会对儿童游戏的具体选择有着某种定向的功能,比如有的材料更能引发非社会性的游戏,如颜料、點土等,但有旳材料更多引发建构类型的游戏,比如积木、插塑,模拟实物材料更多引发创造性游戏。以此同时她还指出游戏材料的特征对幼儿的游戏行为产生作用,抽象材
21、料和模拟物都可以引起幼儿的装扮游戏,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装扮的动作和主题追随材料暗示的内容,前者则不局限于固定的主题,这样游戏就具有更多的变化和创造。董素芳(2007)董素芳.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方式对儿童结构游戏行为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的研究表明不同种类数量的彩色材料对大班儿童结构游戏会产生影响,表现为:彩色材料数量减少到一半的时候,大班幼儿的游戏频率会减少,其中,建构性游戏下降比较显著,游戏的质量下降,争执行为也会增加。刘炎(2008)刘炎.著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第606页.认为:可以通过游戏材料或是添加玩具以此来增加活动的数量与种类,可
22、以提高活动的复杂程度。朱若华(2005)朱若华.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研究了游戏活动区的幼儿消极行为与材料投放数量的关系,表明,分别给小、中和大班幼儿投放的轮胎数量依次递减从原来的20个减少到10个、最后5个的时候,幼儿的消极行为会增加,这些消极行为包括争抢和哭闹、无所事事,并且,朱若华还研究了游戏活动区的幼儿社会性游戏行为与材料投放的关系,研究显示,当投放的轮胎数量减少时候,小班幼儿的联合游戏行为和合作游戏行为的频率有明显提高,而且中班幼儿的平行游戏和独自游戏的频率也会降低,但联合游戏频率和合作游戏频率没有多大的变动,大班幼儿的合作游戏行
23、为会减少。司马君(2003)转引自董素芳.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方式对儿童结构游戏行为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第15页.的研究表明,在不同活动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数量会引起不同的活动效果。在益智区,游戏材料投放数量的多少与活动效果无关。而在手工活动区就不同,游戏材料投放的多少与活动效果有关,邱学青(2005)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指出,如果提供的材料多样化,儿童就能在解决问题时更能表现出的发散思维多样化特点。因为提供的材料比较单一,所以只能满足一个幼儿的需要, 刘炎(1987)刘炎著.儿童游戏的当代理论与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9
24、8页.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游戏会受玩具的种类、数量、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她提出年龄较小的幼儿适宜于玩模拟实物的玩具和逼真性程度较高的;年龄较大的幼儿适合玩开放性程度较高的游戏材料或玩具,但逼真性程度较低刘炎著.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第624页.。邱学青(2005)转引自董素芳.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方式对儿童结构游戏行为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第13页.研究表明,完全不熟悉和比较复杂的玩具材料比较容易引起儿童的好奇心,中等熟悉、复杂程度的材料则容易导致儿童练习性游戏行为和象征性游戏的产生。我国学者认为好的材料应该是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的,与外国学者
25、一致认为材料数量的多少会引起不同的游戏活动效果。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1.研究内容:选取小班、中班、大班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观察在投放方式的不同和游戏材料投放时数量、种类方面的变化幼儿在使用投放材料时的不同表现,进行分析。2.研究对象的选择3.园所选择本研究选取的幼儿园是石河子市两所幼儿园(一所公办一所私立)。其中一所是本人实习过的幼儿园,实习期间对幼儿园有关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在实习期间多次观察过幼儿的角色游戏,所以确定本人实习的幼儿园为观察的园所,首先,对于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的数量、种类、方式等基本情况能代表大部分公立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基本情况,其次,通过
26、本人在实习期间有过长时间的观察了解,幼儿园的教师在角色游戏中对幼儿的干预较少,幼儿在游戏中较少受教师指导的思维模式的限制,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同时,在老师组织的观摩活动中,发现另一所私立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丰富,但游戏材料主要是通过购买的,几乎没有教师自制的游戏材料。4.班级选择分别选取小、中大班为观察对象,小班41人,中班40人,大班42人。小班年龄在3岁左右,中班年龄在4岁左右,大班年龄在5岁左右,两所幼儿加起来有246名幼儿。对于小、中、大班的老师分别选取,小班两名老师,中班两名老师,大班两名老师进行有关教室区角以及角色区空间布置、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和整理、角色游戏材料的使用等进行访谈。三、研
27、究的具体方法(一)文献法文献法也文献法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幼儿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相关研究,并且对收集来的国内外有关角色区游戏材投放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二)访谈法本研究釆用非结构式访谈,对幼儿园老师进行访谈,主要正对角色游戏区角的活动时间、空间、角色区游戏材料投放等问题。会按照访谈提纲所写的内容展开,总共有 6个幼儿教师进行访谈记录。(三)观察法使用非参与式观察法。不直接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生活和工作中,作为旁观者对被观察者进行观察记录。在查阅文献后根据文献中对游戏材料的数量、种类及游戏材料的具体分
28、类后制定了观察游戏材料投放的表格(见附录一)第一章幼儿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现状 第一节材料投放种类和数量丰富的操作材料可以激发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帮助孩子们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但是材料投放的多少不能作为材料丰富程度的依据,只有尊重幼儿对材料的需求和幼儿的兴趣体验,才能确保材料的投放能有效的发挥作用。根据访谈可知,教师采取的一般做法是:低年龄班采取材料种类少但种类相同的材料数量多的投放方式,以免他们争先恐后的争夺材料发生纠纷;高年龄班采取材料种类多但种类相同的材料数量少的投放方式,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儿童的发展和合作的游戏。游戏类别角色游戏种类电话、泡沫制作的床、塑料质地的:各类蔬菜、各类水果、菜单、纸
29、箱做的烤箱、寿司、荷包蛋、包子、饺子、辣椒、一次性碗、一次性碟子、筷子筒、卷发棒、梳子、吹风机、镜子、药盒、药瓶、听筒、针筒、吊针药水袋、塑料手机、布偶娃娃等第二节材料投放的性质1. 强结构性与弱结构性游戏材料对四个角色游戏区中的的材料进行强弱结构性质的分类,记录先在娃娃家的游戏主题中主要使用强结构性游戏材料,电话、泡沫制作的床、和一些塑料的餐具厨具模型常常在娃娃家中使用。其次,与其他主题的角色游戏区不同,餐厅中配备的游戏材料中,弱结构性材料种类多于强结构性材料。剩下的超市、美发店主题的角色游戏区中所配备强结构性材料内容不同,但弱结构性材料材料相似,如一些纸盒、铁盒、塑料瓶等材料。 角色游戏区
30、强结构性游戏材料与弱结构性游戏材料游戏区名称强结构性游戏材料弱结构性游戏材料娃娃家电话、穿着衣服的布偶、塑料炊具、泡沫制作的床铲子、木刀、高脚杯餐厅纸箱做的烤箱、勺子、寿司、荷包蛋、包子白色纸条、蓝色塑料小方块、白色塑料方块、两层泡沫纸片、一次性杯子、绿色硬塑料管、一次性碟子、塑料盘、超市汽车模型、布偶玩具、塑料手办、塑料质地的各种水果蔬菜、各种牌子的纸盒、瓶子、奶粉罐、饮料瓶、医院听筒、针筒、吊针药水袋、塑料手机、小小医院机、布偶娃娃药盒、药瓶2. 资源性与工具性游戏材料资源性游戏材料与工具性游戏材料在实际中对游戏材料分类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角色游戏区资源性游戏材料与工具性游戏材料游戏区名称资
31、源性游戏材料工具性游戏材料娃娃家电话、布偶玩具、塑料厨具、铲子、木刀、高脚杯、塑料泡沫制作的床、梳妆台和衣柜餐厅寿司、荷包蛋、包子、饺子、辣椒、红色圆形泡沫纸片、土黄色泡沫纸片、白色纸条、蓝色塑料小方块、白色塑料方块、两层泡沫纸片、红色泡沫纸片纸箱做的烤箱、一次性杯子、绿色硬塑料管、一次性碟子、塑料盘、勺子、超市汽车模型、布偶玩具、塑料手办、塑料质地的各种水果蔬菜、毛巾做的成包子和饺子、各种牌子的纸盒、瓶子、奶粉罐、饮料瓶、铁盒、纸箱购物篮医院布偶玩具听筒、针筒、吊针、塑料手机、药盒、药瓶从表格内的信息可以进行以下分析:(对比各角色游戏区中的强结构性游戏材料、弱结构性游戏材料与工具性游戏材料、
32、资源性游戏材料可以看出,资源性游戏材料与强结构性游戏材料,工具性游戏材料与弱结构性游戏材料之间是有许多重合之处。即在角色游戏区中,强结构性游戏材料多数也是幼儿操作的对象,而弱结构性游戏材料里则包含了许多能作用于使用对象的工具。但也存在弱结构性游戏材料是资源性游戏材料的情况,如小吃店中许多弱结构性材料泡沫纸制作的游戏材料在进行游戏时,也是幼儿直接作用的对象,而不属于工具性游戏材料。游戏区名称角色游戏区游戏材料各特性的数量强结构性戏材料弱结构性游戏材料弱结构性游戏材料强结构性游戏材料资源性游戏材料工具性游戏材料工具性游戏材料资源性游戏材料娃娃家餐厅超市医院第三节材料投放方式第二章角色游戏材料投放情
33、况问题具体分析第一节在角色游戏中角色游戏材料在数量种类上变化的情况(一)足够数量的物质材料对幼儿角色行为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指出,实践是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构成,人的实践活动离不开实践的对象。幼儿的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为典型的活动,这种活动的开展同样离不开实践的对象。数量充分的物质材料能够引起幼儿多次角色行为的产生,也有助于幼儿产生多种角色行为。案例1:玩医院游戏的女孩小羽(中班幼儿)小羽一手拿着压舌板,一手拿着小狗玩具,用压舌板在小狗嘴上碰了碰s老师走过来,让a女孩坐下,并说“杨医生,看看她肚子里有没有虫子”第45秒,小羽拿起听诊器为a女孩听肚子听完以后,杨羽先将听诊器从脖子
34、上摘下来,然后一边对a女孩人说“张开嘴巴”,一边从桌子上的小篓子里拿了压舌板,将压舌板放在女孩a口中放了放,然后递给a女孩一瓶药,女孩a拿着药瓶离开(1分20秒)小羽拿起听诊器戴起来,第1分30秒,从小篓子里拿起打针管,为桌子上放着的小女孩玩具娃娃(女孩b带来的)打针,先给娃娃肚子上打,再往娃娃屁股上打,第2分时打完针。第2分8秒,女孩c走过来,小羽不管玩具娃娃了,拿起听诊器的听筒,掀开女孩c的衣服,将它放在女孩c的肚子上听诊第2分20秒听完诊,站起来从小篓子里拿了一个药盒给c女孩,c女孩拿药盒离开。女孩c刚离开,女孩a人带着一个玩具娃娃来看病。小羽先把听诊器取下来,第2分45秒,拿起血压计,
35、用血压计为玩具娃娃测体温第3分29秒,女孩d拿着钱给小羽,小羽为其找钱第3分50秒,小羽从男孩医生波波(同玩医院游戏)手中将大针管夺过来,为女孩d带来的玩具娃娃打针。第4分19秒,从女孩e手中抱过小女孩玩具娃娃,在女孩手上打针x老师走过来,说“医院的东西不用了,要放放好,医生要带听诊器”,并帮她把外套脱掉第5分2秒,看病的人都离开了,她拿着一个毛绒玩具玩了玩,然后戴起听诊器,x老师又走过来问“医院怎么有玩具啊”,她说“是看病的”x老师走后,她带上听诊器为毛绒玩具听诊,听的是肚子部位。医生波波想要模仿她,她不让波波碰毛绒玩具杨羽在医院将两个毛绒玩具摆放在靠墙的桌子上,又拿着两个药瓶摆弄了一下第6
36、分25秒,男孩拿来一个玩具汽车,小羽看了看,先拿汽车在桌子上玩了玩,然后将汽车放在地板上,用力地将汽车推远,第6分50秒回到医院。小羽回到医院后,看到2个男孩在小篓子里拿医疗器械,她嘴里说着“老师,你看”,男孩们就抛开了。小羽刚拿起大针管,女孩带玩具娃娃看病。第7分5秒,小羽接过玩具娃娃,拿起一直挂在脖子上的听诊器的听筒,掀开玩具娃娃的衣服,为玩具娃娃听诊,一直听到第8分2秒女孩g走过来找自己的玩具娃娃,杨羽将放在靠墙的一个毛绒玩具递给她,第8分16秒,女孩g走开。女孩g离开后,杨羽带着听诊器,站在座位旁,看着远方第8分51秒,女孩c再次来到医院,小羽接过女孩c给的钱,弯下身为坐在座位上的女孩
37、c听诊肚子,然后站起来拿了一瓶药给女孩c,第9分6秒,女孩离开。女孩c离开后,杨羽带着听诊器,站在座位旁,看着远方第9分1秒,女孩c再次来到医院,小羽接过女孩c给的钱,弯下身为坐在座位上的女孩c听诊肚子,然后站起来拿了一瓶药给女孩c,第9分20秒,女孩c离开。第9分25秒,小羽看到波波拿着一个玩具娃娃,让波波把玩具娃娃放在桌子上她拿起压舌板,将压舌板放在玩具娃娃的肚子上,做出做手术的动作1分钟后,女孩g过来将玩具娃娃抱走,杨羽从桌子上的小婆子里拿出钱,数了起来。案例分析:1.足够数量的对象性物质材料,激发了幼儿角色行为的多次发生。案例1中,当医生的小羽,在医院游戏中的主要角色行为是诊断行为。根
38、据下表统计,在游戏中,幼儿发生了10次诊断行为,其中7次诊断行为使用的物质材料是玩具娃娃。根据物质材料的功能划分,玩具娃娃在医院角色游戏中是医生开展诊断治疗活动的对象,属于对象性物质材料。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指出,人的实践活动活动离不开实践的对象,玩具娃娃的存在,保障了幼儿医院角色游戏的开展。另外,物质材料的数量也对幼儿的角色行为产生影响。第二节物质材料数量的减少对幼儿角色行为的影响幼儿的学习是通过动作的学习,动作的发生需要物质材料的支持,如果没有物质材料的支持,幼儿的动作学习就无从发生。幼儿的动作学习要求幼儿与数量丰富的物质材料发生相互作用,即数量充足的物质材料有利于幼儿角色行为的发生。但是,
39、物质材料数量的减少,有时则恰恰有助子教育目标的实现。关于物质材料投放时的数量问题,虽然在目前的研究中没有可以遵循的一般规律,但它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原则。一般来说,当新开设游戏的时候,为了让幼儿对新开设游戏的熟悉,物质材料的数量应当保证每人一套,如医院游戏中,保证医院游戏中医生每人有一套听诊器、打针管等另外,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数量不等的物质材料,如提供给小班幼儿的物质材料数量应当多于大班幼儿,因为,小班幼儿对物质材料更多的是进行操作而大班幼儿之间具备了交往的能力,数量较少的物质材料有利于他们交往行为的产生。案例2:玩医院游戏的伟伟观察对象:伟伟(大班幼儿)游戏开始,伟伟拿听诊器摆弄了一下,然后
40、将其递给同玩的医生男孩龙龙第26秒,男孩a来看病,伟伟拿针管在男孩a手上打了一针,打针后,男孩a给伟伟钱,伟伟找钱给他,第1分时,男孩a离开。伟伟无所事事地看看游戏区旁边的小吃店过了25秒,伟伟喊了一声“谁来看病啊”,看没人来看病,就动手开始整理药盒、摆弄体温计第2分5秒,伟伟拿起放在桌子上的听诊器戴起来,刚戴起来,听诊器的听筒就掉下来了。第2分15秒,伟伟拿着听诊器去找c老师,36秒后拿着修好的听诊器回到了座位伟伟将听诊器放在桌子上,又开始摆弄药盒,看到显微镜,拿起来放在嘴巴里咬了咬龙龙拿起拍片子的器械在伟伟面前放了放。 第4分5秒,女孩a走过来,伟伟拿起听诊器为a女孩听诊,顺手将针管递给龙
41、龙。26秒后,伟伟还没给女孩a听诊完,听诊器的听筒又一次地掉了下来,女孩a离开,伟伟拿着听诊器修了起来。第5分1秒,h老师走过来帮伟伟修听诊器的听筒,伟伟坐在座位上看h老师修50秒后,伟伟拿起h老师修好的听诊器戴了一下,然后又摘下来又放在桌子上。第5分18秒,男孩b来看病,伟伟再次将针管递给龙龙,嘴里说着说“你来打针”,自己拿起拍片子的器械在男孩b身上照了照,然后小心翼冀地戴起听诊器为男孩b听诊第6分31秒,伟伟听诊完以后,男孩b离开,伟伟将听诊器拿下放在桌子上,转身看着不远处表演区的游戏过了30秒,男孩b再次来医院看病,伟伟站起来为他打了一针,这时女孩b也走过来伟伟拿起针管为女孩b打针,再为
42、她听诊、拍片子伟伟在为女孩b听诊时,男孩b给他钱,伟伟拿钱找给男孩b,也不管女孩b,女孩b离开。第9分20秒男孩b准备离开,被伟伟叫住,先用血压计的一部分为男孩b打针,再找钱给男孩b。第10分2秒,女孩c带着娃娃来看病,伟伟先在娃娃手上打针,然后戴起听诊器为娃娃听诊,听诊后,问女孩c要钱,女孩c给钱后,抱娃娃离开伟伟从自己的裤子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玩具给龙龙看了一下,就又拿起了听诊器案例分析:案例2中,伟伟三次将物质材料递给同玩游戏的医生龙龙第一次,游戏刚开始,伟伟将听诊器递给龙龙,自己拿着针管为男孩打针。第二次,当女孩来医院看病,伟伟自己戴起听诊器,顺手将针管递给龙龙。第三次,当男孩来医院看病
43、时,伟伟拿起针管递给龙龙,并对龙龙说“你来打针”,自己拿着其他材料为男孩看病。从伟伟三次将物质材料递给龙龙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幼儿之间最初的分工行为产生了。幼儿分工行为的产生,从物质材料的角度讲,是由于工具性物质材料听诊器和针管的数量有限,每种材料仅有一套,可以说,是工具性物质材料的数量的减少,引起了幼儿的分工行为。幼儿分工行为,是幼儿之间合作的基础,它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虽然案例中幼儿分工后的行为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是幼儿有了分工的意识,在分工意识的推动下幼儿的分工能力将逐步得以发展。第三节种类丰富的物质材料利于幼儿角色行为的产生一教师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能够激发幼儿角色行为的产生丰富的物
44、质材料在这里是指种类不同的物质材料。由于不同种类的物质材料对幼儿角色行为的影响不同,因此角色游戏中应当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医院角色游戏中主要的物质材料包括器械类物质材料、药物替代类物质材料和服装类物质材料。不同种类的物质材料能够引发幼儿不同的角色行为,器械类物质材料和药物替代类物质材料能够激发幼儿诊断、治疗行为角色行为的发生而服装类物质材料则有助于幼儿尽快进入角色游戏状态,获得角色体验。同样,在理发店的角色游戏中,为幼儿提供种类丰富的物质材料,能够丰富幼儿的角色行为。一般来说,理发店游戏中所用的物质材料有工具性物质材料、服装类物质材料和其他辅助类物质材料,其中,辅助类物质材料可以包括小夹
45、子、彩色纸条、假发套等案例3玩理发店游戏的漩漩片段一漩漩(大班幼儿)漩漩穿着一件白衬衫(理发店的服装),从理发店的材料架上拿了一些小夹子和海绵纸条放在理发店旁边的一张桌子上女孩蓉蓉坐在理发店的椅子上,漩漩从桌子上拿了一个小夹子和一条海绵纸条,用小夹子将海绵纸条夹在蓉蓉左边的头发上,再拿起一个夹子和海绵纸条,将其夹在蓉蓉右边的头发上。漩菠再次拿起夹子和海绵纸条,将海绵纸条夹在蓉蓉头后的左右两边。蓉蓉的脸上露出了微笑,站起来离开理发店片段二漩漩漩漩拿着小推子为坐在椅子上的男孩乐乐理发,理了一会儿,先将小推子放在材料架上,然后从材料架的工具箱里找了一把刀漩漩先用刀在乐乐头发上碰了碰,然后,拿起梳子为
46、乐乐吹头发。乐乐站起来准备离开,漩漩看了乐乐一眼,从工具箱里拿出吹风机,乐乐就主动坐在了椅子上漩漩拿着吹风机为乐乐吹了吹头发,乐乐站起来离开乐乐离开后,漩瑛在工具箱里找东西,转身看看有没有顾客来理发,然后从工具箱里拿起了一把刀案例分析:种类丰富的物质材料,有助有幼儿多种角色行为的产生案例3中,物质材料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如理发店使用的象征性、工具性物质材料属于强结构性的物质材料,结构性相对较弱的物质材料是海绵纸条。由此看来,案例中物质材料的种类是比较丰富的这些丰富的物质材料在角色游戏中发挥了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有利于幼儿角色游戏行为的丰富。 第四节在角色游戏中投放角色游戏材料在性质上的变化对幼儿角色游戏的影响一、强结构性材料能激发低龄幼儿的角色行为理发店的推子、梳子、吹风机等物质材料属于强结构性材料,它们的结构无法改变,但它们具有身份象征性,即在理发店的游戏中,拥有这些材料就意味着拥有理发师的身份案例4:玩理发店游戏的女孩花花观察游戏时间为2分36秒(中班幼儿)游戏开始的时候,花花拿着推子和梳子为顾客a男孩理发,a扭头对她说“我们要剪头发”,她笑了笑。第10秒的时候,x老师来到理发店,拉着女孩b问,“你是干什么的”, 再指着女孩b说“她是洗头的”(到第29秒的时候,x老师问话结束)在老x师问话的这段时间内,花花手拿着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