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毕业论文设计设计--液化石油气储灌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098445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设计设计--液化石油气储灌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毕业论文设计设计--液化石油气储灌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毕业论文设计设计--液化石油气储灌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毕业论文设计设计--液化石油气储灌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毕业论文设计设计--液化石油气储灌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灌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前 言%有限公司前身为宝利液化气公司,原经营场所位于%古遗%。1998年因%国道刘村立交的建设需要拆迁,经协商由*市交通局出让现址用于液化气厂的复建,后企业几经转让并更名为%有限公司,注册资金453万元人民币。该公司在*市*区*旁,面向*市供应瓶装液化石油气,年销售量约2400吨。由于液化石油气(以下简称LPG)属于易燃易爆气体,本站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危险、有害因素,为了确保在经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预防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省安全生产条例(2009年修正版,2009年6月1日施行)和

2、*省燃气管理条例(*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05年7月1日起施行)等文件要求,需对%有限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灌站进行安全现状评价。受%有限公司站委托,*安全技术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单位安全现状评价工作。为保证本项目安全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评价工作组对该液化气站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本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并反复征询业主单位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同时多次深入现场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考察。在此基础上,经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遵照安全评价导则(AQ8001-2007)要求编制了%有限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灌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本评价工作得到了%有限公司

3、的积极配合与协助,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1 评价目的和依据1.1 评价目的%有限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灌站安全现状评价首要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具体执行*省安全生产条例(2009年修正版,2009年6月1日施行)及*省燃气管理条例(*省第十届人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05年7月1日起施行)等文件的要求,对%有限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灌站LPG经营条件进行安全现状评价。本评价的第二个目的是根据%有限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灌站提供的该项目的有关资料,对该项目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科学评价方法,分析、评价该液化气站在LPG经营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

4、其危险等级,评价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可能性及其程度,提出防范措施,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低职业伤害、最少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卫生投资效益。本评价的第三个目的是通过对%有限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灌站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存在的不足部分,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的劳动安全卫生技术、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对策措施,为该液化气站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补救和整改措施提供参考意见,以提高该液化气站的安全度和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水平。本评价第四个目的是为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该液化气站的安全生产方面的监督、监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2 评价依据本安全现状评价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本

5、项目的技术资料,对%有限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灌站进行安全现状评价。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年5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1月1日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8年12月26日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7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6、主席令第60号);10、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1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1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14、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建设部、原劳动部、公安部令第10号);15、城市燃气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62号);16、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令第6号);17、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05】第1号);18、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18号);19、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苏安监200662

7、号);20、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2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09】第17号);2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2003年6月1日起施行);23、特种设备质量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第13号令);2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1999第13号令);25、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95第56号);26、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部发1996140号);27、*省安全生产条例(2009年修正版,2009年6月1日施行);28、*省燃气管理条例(*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0

8、5年7月1日起施行);29、*省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和供应许可证管理办法(苏建法2005256号);30、*省气瓶充装安全监察管理办法(苏质技监锅发2002345号);31、*省劳动保护条例(2004年修正版);32、*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4年修正版)等。1.2.2 技术规范标准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1992,1999年版);4、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5、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0494-20069);6、安全评价通则(AQ8001

9、-2007);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0、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95);11、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92);12、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13、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 1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1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1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10、(GB12348-2008);1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6116-1998);1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20、剧毒化学品目录(国家安监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21、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22、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1983);23、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J43-91);24、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守则(GB12158-1990);25、石油化工装置管道布置设计通则(SH3012-2

11、000);26、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SY6186-2007);27、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94);28、汽车加油(气)站、轻质燃油和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用阻隔防爆储罐技术要求(AQ3001);29、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3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31、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32、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33、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51-2006);3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35、气瓶颜色

12、标记(GB7114-1999); 36、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37、液化石油气钢瓶(GB58422006);38、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程(试用)(国质检锅2003213号);39、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40、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6号);41、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42、液化石油气(GB11174-1997);43、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规定(SY5985-1994);44、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7-1998);45、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833

13、4-1999);46、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4193-1993);47、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技术规定(GD90A3);48、气瓶警示标签(GB6804-1997);49、安全色(GB2993);50、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5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等。1.2.3 技术文件1、%有限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灌站提供的关于企业资质、企业概况、人员资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资料(详见附件1);2、%有限公司与*安全技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本项目技术服务合同。1.3 评价内容和范围1.3.1 评价内容本项目安全现状评价的内容

14、有以下几个方面:1、*省燃气管理条例(*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05年7月1日起施行)第十九条规定的从事瓶装燃气经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2、对项目中经营的LPG有害因素种类及其程度进行辨识,选定评价方法进行评价;3、对LPG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后果进行预测分析;4、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针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及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5、对LPG经营过程中的综合安全管理状况做出评价结论。1.3.2 评价范围本评价报告的范围仅限于对%有限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灌站经营项目范围内涉及到的LPG储灌站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组织、从业人员要求、LPG储灌站选址及周边

15、环境和总平面布置、LPG储灌站工艺装置及生产运行、与LPG储灌站相关的共用辅助工程设施、消防与电气设施、安全卫生设施和措施进行评价,即针对危险有害因素、现场情况,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对现场设施、装置、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进行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评价结论。本项目所涉及的环境保护、消防等方面的内容,以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或认可的环境影响报告和消防验收意见书等技术文件为准,环境保护、消防、抗震、外单位危险品运输设备等方面的内容不在本评价范围之内。因此,本评价不作详细描述。1.3.3 评价程序%有限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灌站评价程序见图1-1。前期准备道路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提

16、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定性、定量评价做出评价结论告编制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图1-1 安全评价程序图2 建设项目概况2.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地理环境2.1.1 *地理位置*市位于*省西南部,介于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西、北、南三面均与安徽省接壤,东北面是扬州市、东面与镇江市毗邻。全市总面积6598 km2。2.1.2 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貌及地质状况*地区的土壤主要有地带性土壤和耕作土壤两大类型。在北、中部广大地区为黄棕壤(地带性土壤),南部与安徽省接壤处有小面积的红壤。土壤分布随地形地起伏呈现一定规律。黄土岗地上分布着经旱耕有所熟化而形成的黄棕壤,平原、低洼地区则为大

17、面积的水稻土,在城镇附近有部分菜园土,沿江冲积平原分布着灰潮土。(二)气候条件*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的特点。*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属于湿润地区。每年初夏,受锋面雨带影响,*进入梅雨季节。梅雨过后,天气晴燥,常会形成伏旱。*年平均温度为15.7,最高气温43,最低气温-16.9,最热月平均温度28.1,最冷月平均温度-2.1。年平均降雨117天,降雨量1106.5mm,最大平均湿度81%。最大风速19.8m/s。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09m。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东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东风。无霜期237天。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中旬为梅雨季节。年度最佳

18、时节为秋季911月。*平均雷暴日为32.6天。(三)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 g。2.2 工程概况2.2.1 工程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液化石油气储灌站 建设单位:%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市*区*旁 固定资产:351万元人民币 经济类型:私营企业 法人代表:*2.2.2 位置及周边情况 %有限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罐站坐落于*市*区*旁,占地15亩。东面有一长塘,塘对面是绕城公路,距离生产区储罐缘约65m,紧挨公路有一10kV 高压线,距离储罐边缘约60m,距离围墙约35m。站区大门朝南,门前是绕城公路直通*

19、。站区西面为空地,距离长江约400m,西北面是码头仓库,距离站区围墙约100m。站区北面是*,距离储罐边缘约450m,中间是空地。其地理位置见图2-1,周边情况见图2-2。 2.2.3 总平面布置与建筑 %有限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灌站大致呈正方形,总占地面积约15亩,站内严格分区布置,即分为生产区和辅助区。生产区由储罐区(50m3+100m34卧罐)、压缩机房、汽车槽车装卸柱、灌装间、仓库等组成。辅助区设有办公室、消防泵房、变配电间等。站区四周设置高度为2m的实体围墙,生产区和辅助区之间设置了高度为2m的铁栏杆围墙。站区内总平面布置见图2-3,站区内建筑情况见表2-1。表2-1 建筑情况一览表序号

20、名称层数尺寸(m)占地面积(m2)耐火等级结构形式1储罐区-3221762-2灌装间1188144二级砖混3压缩机间13428二级砖混4办公用房2288448二级砖混5消防泵房18.5542.5二级砖混6消防水池-1400-7配发电间14520二级砖混 2.2.4 工艺流程 LPG用汽车槽车送至站内卸车台,由卸车软管连接至LPG贮罐,卸车时,压缩机自贮罐抽吸气态LPG并压入汽车槽车的气相空间,使槽车和贮罐之间形成0.2MPa的压差,利用压差将LPG卸入贮罐,LPG贮罐正常工作压力一般为0.3 MPa。空钢瓶运至站内,首先经过检查,合格后要进行倒残(特别是冬季)。倒残时将软管连至钢瓶出入口,打开

21、压缩机气相出口,利用压缩机向钢瓶内加压至0.20.3 Mpa,然后关闭压缩机气相出口阀,将钢瓶翻转,再打开液相出口阀,这样钢瓶内的残液就在压力的驱动下,流入残液回收罐。残液回收后的钢瓶,放在灌装称上,连接好管线,通过烃泵,向瓶内灌装LPG,到设定的重量时,灌装称会自动切断气源,关闭钢瓶角阀,拆下连接管线,检验是否漏气后需要再次进行重量检定,合格后即完成了钢瓶的灌装作业。本站内工艺流程见图2-4。运出残液运入运出钢瓶罐装LPG储罐烃泵槽车压缩机钢瓶残液罐槽车图24 工艺流程简图2.2.5 主要设备 本站内的主要设备见表2-2。表2-2 站内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型号数量备注1LPG贮罐10Om3

22、4+50m34台地上卧罐2分离罐Dg500185013稳压罐Dg500185014烃泵YQA15-525压缩机IQ-0.75/10-2526灌装秤DCS-12027消防泵150S-50A38启动柜JTBP-139独立避雷针24m12.2.6 消防及安全设施 本站消防安全设施见表2-3。表2-3 灭火器材配置一览表名称规格单位数量配置地点消防水泵150S-50A只3辅助生产区站内消防水池1400m2只1辅助生产区消防栓50mm只4生产及辅助生产区消防结合器50mm只3生产及辅助生产区可燃气体报警仪JB-QT-TON90AA只2生产区干粉灭火器BC型8kg只6灌装间干粉灭火器BC型8kg只4灌装间

23、干粉灭火器BC型35kg只4储罐区干粉灭火器BC型8kg只1储罐区干粉灭火器BC型35kg只4卸车台干粉灭火器BC型8kg只2卸车台干粉灭火器BC型8kg只2配电房2.2.7 劳动定员和安全管理组织%有限公司现有员工31人,由主要负责人*对公司负主要安全责任。设专职安全员1名,该公司安全管理网络健全。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3.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危险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然性损坏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危险因素分析的目的是对系统中潜在的危险进行辨识,并根据其危险等级确定防止这些潜在危险发展成事故的对策措施。有害因素分析

24、的目的是找出生产运营过程中对作业人员可能产生危害的各种有害因素,并评估其有害程度,从而提出改善劳动条件和防护措施的要求,以控制和减少职业危害,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本评价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是对该项目LPG经营过程及设备检、维修过程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确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危险、有害等级、存在部位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以便确定评价对象,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确保生产经营过程的本质安全。3.2 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 所有的危险因素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从本质上讲,都可以归结为存在能量和有害物质。能量和有害物质失去控制,导致能量意外释放

25、和有害物质泄漏、挥发,从而造成危险和危害。因此,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是危险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能量、有害物质失控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缺陷)、人为失误和管理缺陷等三个方面。因此,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应从系统中是否存在能量和有害物质及如何控制这些能量和有害物质入手。3.3 物质危险有害特性分析 LPG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还有少量的丙烯、丁烯、丁二烯,以及臭味剂四氢噻吩。本节仅分析液化石油气、丙烷和丁烷的危险有害特性,分别见表3-1、表3-2和表3-3,其他微量物质对气体的安全性质影响极小,故本报告不再赘述。表3-1 液化石油气危险有害特性分析标识中文名;液化石油气;

26、压凝汽油英又名:Liquefied pertroleum ges:CompressedPetroleum gas分子式;分子量:CAS号:68476857化学类别:烷烃危险牲类别:第2.l类易燃气体危规号:21053 UN编号:1075理化性质主要成分: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性状与用途;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有作石油化工的原料,也可用作燃料。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 闪点():-74建规火险分级:甲引燃温度();426-537爆炸极限(V):1.5-9.5特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卤素,强氧化剂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危险特征: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

27、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氰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毒性无相关数据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危险特性:本品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急救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吸

28、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防护措施接触限值:中国PC-TWA:1000mgm PC-STEL;1500mgm 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美国TVL-TWA ACGIH:1000ppm,1800 mgm 美国TLV-STEL:未制足标准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

29、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储运包装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仓间。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

30、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包装分类:;包装标志:4;包装方法;钢质气瓶。表3-2 丙烷危险有害特性分析标识中文名:丙烷英文名:Propane分子式:C3H8 分子量:44.10CAS号;74-98-6化学类别;烷烃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危规号:21011UN编号;1978理化性质性状与用途:无色气体,纯品无臭,用于有机合成。熔点():-187.6 沸点():-42.1相对密度(水=1): 0.58(-44.5)相对密度(空气=1):1.56饱和蒸气压(kPa):53.32(-55.6)燃烧热(kJmol):22

31、17.8临界温度():96.8临界压力(MPa):4.2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 闪点():-104建规火险分级:甲 引燃温度():450爆炸极限();2.1-9.5最小点火能(mJ):0.31最大爆炸压力(MPa):0.843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危险特性: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

32、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转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毒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动物暴露于以丙烷为主的混合气8.53-12.16gm,2h天,6个月,神经活动先抑制,后期兴奋,血红蛋白轻度减少,体温调节轻度改变,肺少量出血,肝和肾轻度蛋白变性。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有单纯性窒息及麻醉作用。人短暂接触1丙烷,不引起症状;10以下的浓度,只引起轻度头晕;高浓度时可出现麻醉状态、意识丧失;极高浓度时可致窒息。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防护措施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

33、300mgm美国TVL-TWA ACGIH:窒息性气体 美国TLV-STEL:未制定标准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晴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

34、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储运包装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间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储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盛装。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35、钢瓶和附件破损。包装分类:;包装标志:4: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表3-3 正丁烷危险有害特性分析标识中文名:正丁烷英文名:n-Butane分子式:C4H10分子量:58.12CAS号:106-97-8化学类别:烷烃危险性类别:第2.1类 易燃气体危规号:21012UN编号:1011理化性质性状与用途:无色气体,有轻微的不愉快气味。用于有机合成和乙烯制造,仪器校正,也用作燃料等。熔点():-138.4 沸点():-0.5相对密度:0.5(水=1)8; 2.05(空气=1)饱和蒸气压(kPa):106.39(0)燃烧热(kJmo1):2653临界温度():151.9 临界压力(MPa):3.79溶

36、解性:易溶于水、醇、氯仿。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 闪点():-60建规火险分级:甲 引燃温度():287爆炸极限():1.58.5最小点火能(mJ):0.25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转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37、、干粉。毒性急性毒性 LC50:658000 ppm,4h(大鼠吸入),属低毒类。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吸入25.2、116、332、800mgm,未见中毒反应。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高浓度有窒息和麻醉作用。急性中毒:主要症状有头晕、头痛、嗜睡和酒醉状态,严重者可昏迷。慢性影响:接触以丁烷为主的工人有头晕、头痛、睡眠不佳、疲倦等。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防护措施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300mgm美国TVL-TWA ACGIH:800ppm,1900mgm 美国TLV-ST

38、EL:未制定标准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

39、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储运包装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间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上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储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握运时要轻装轻卸,防上钢瓶和附件破损。包装分类:包装柝志:4:包装方法:钢质气瓶。根据危险、有害物质的特性资料分析

40、,按照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CB50016-2006)及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对其危险有害因素小结。见表34。表34物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表序号品 名所属类项火灾危险性类别主要危险特性CN编号UN编号1液化石油气(气态)210531075甲类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氰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2丙烷210111978甲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

41、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3正丁烷210121011甲类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从上表中可以看出,LPG为易燃易爆气体,一旦发生泄漏遇到点火源即会发生燃烧,如果可燃气体在某个空间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还会引起爆炸事故。 LPG中的组分虽然毒性危害不大,但高浓度吸入时会造成人员窒息。 LPG泄漏到空气中后,会迅速气化,从而吸收大量热,会对接触的操作人员造成低温冻伤的危害。 PLG对橡胶有溶

42、胀作用,会导致橡胶垫片很快老化破损,从而引起泄漏。3.4 选址、周边环境、道路交通危险有害性分析 详细分析见本报告5.4节安全检查表相关评价内容。3.5 总平面布置与建筑危险有害性分析详细分析见本报告5.4节安全检查表相关评价内容。3.6 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储灌站主要有卸车、残液回收和灌装三个工艺过程,这三个工艺过程涉及到压缩系统、烃泵系统。本节将分别对各主要工艺过程和装置的危险有害特性进行分析。1、卸车1)LPG由汽车槽车运进,LPG槽车一般体积大、惯性大、刹车距离长、回转半径大,因此存在车辆伤害,如翻车、撞车、车辆撞击建筑(管线或设备)等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还会造成自身车辆和被撞物的财

43、产损失,更加严重的是由于车辆事故作用力导致LPG储槽或被撞设备损坏而造成LPG大量泄漏,将引发火灾、中毒窒息甚至爆炸等重大事故的发生。2)车辆卸车时未熄火,会给卸车区带来火源;未拉手闸,会导致车辆滑动:卸车时司机误启动会拉断卸车管线而造成LPG泄漏。3)LPG受热后会气化,使汽车槽车储罐中的压力增大,特别是夏季气温较高的时候,增大的压力有可能造成汽车槽车储罐变形甚至爆炸。4)卸车时,LPG在输送管道内流动,会产生静电,特别是压缩系统出口压力超标,会造成槽车与储罐间的压差增大,导致LPG流速过快,更容易产生静电。卸车时未连接静电接地栓,则不利于静电的导除,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有可能引发放电产生火花,导致火灾爆炸。5)卸车过程由于需要拆卸卸车软管,物料有机会与外界接触。如开始装卸时,空气可能混入管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装卸完毕后,残留在软管中的LPG可能释放到空气中,造成火灾等事故。6)卸车所用的软管由于需要经常拆卸、移动,属于易损部件,因此如果未定期更换,则容易破损而导致LPG泄漏。2、压缩系统1)压缩机的吸排气阀、轴封、阀门法兰、压力表根部等部位均容易引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