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苹果良种繁育及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098164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7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苹果良种繁育及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苹果良种繁育及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苹果良种繁育及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苹果良种繁育及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苹果良种繁育及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XX苹果良种繁育及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建设地点:编制单位:完成日期: 资质证书:项目名称:XXXXXX苹果良种繁育及示范基地项目委托单位:完成单位:院 长: 主管副院长: 副总工程师: 项目主持人: 项目完成人: 目 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背景11.1.1项目名称11.1.2建设性质11.1.3建设地点11.1.4建设单位11.1.5法定代表人11.1.6技术负责人11.1.7项目主管部门21.2建设规模与内容21.2.1建设规模21.2.2产品方案21.2.3建设内容21.3项目总投资21.4投资使用计划21.5建设期限31.6项目效益31.7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2、依据31.8主要经济指标4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52.1项目背景52.1.1我国苹果产业发展基本情况52.1.2我国苹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62.1.3我国苹果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72.1.4我国苹果苗木培育发展规划82.2XX苹果的特点及销售92.2.1特点与品质92.2.2销售前景及发展思路11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2.3.1无病毒苗木的培育122.3.2矮化良种苗木的培育14第三章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16第四章市场预测184.1苗木供求预测184.1.1苹果苗木栽培现状184.1.2发展趋势预测194.2苹果苗木生产规模194.3竞争优势与风险204.3.1市场竞争力204.3.2风险

3、21第五章建设内容规模与产品方案235.1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235.2建设内容规模235.3产品方案23第六章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246.1选址原则246.2项目建设用地246.3地理位置256.4场址条件256.4.1自然条件256.4.2综合楼场址工程地质256.4.3土壤类型266.4.4社会经济状况266.5基础设施266.5.1交通运输条件266.5.2公用设施依托条件276.6项目实施有利条件276.6.1环境互适性276.6.2施工条件27第七章工艺技术方案287.1工艺路线287.2矮化良种苗木培育287.2.1砧木的选择287.2.2苹果矮化中间砧苗的培育程序317.3无

4、病毒苗的培育327.3.1常规育苗327.3.2热处理脱毒327.3.3病毒检测337.3.4茎尖培养脱毒337.4苗木出圃357.4.1起苗和分级357.4.2病虫害防治和苗木检疫367.4.3苗木保管、包装、运输36第八章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388.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388.1.1指导思想388.1.2指导原则388.2项目建设目标398.3质量目标398.4建设内容408.5土建工程408.5.1日光温室大棚408.5.2综合实验楼448.5.3供暖448.5.4苗木储藏窖458.6田间工程458.6.1土地整治458.6.2打井468.6.3田间道路468.6.4供电478.7

5、仪器设备47第九章环境保护499.1环境影响分析499.2环境保护措施49第十章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5010.1项目实施组织管理5010.1.1组织机构及职能5010.1.2工程招标方案5110.2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5310.2.1组织机构及职能5310.2.2工作制度5410.2.3劳动定员5410.2.4人员及培训5510.3项目实施进度55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5711.1估算编制范围5711.2估算编制依据及方法5711.2.1编制依据5711.2.2编制方法5811.3投资构成分析5911.4资金筹措59第十二章经济、社会效益分析6012.1财务评价6012.1.1财务评价依

6、据6012.1.2基础数据6012.1.3销售收入6112.1.4产品成本和费用6112.1.5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6112.1.6财务评价指标的分析6312.2社会效益分析6412.3结论64第十三章结论和建议6513.1结论6513.2建议65附录附表:附表1 农业开发任务和投资计划表附表2 农业综合开发效益估算表附表3 项目总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报表附图:附图1 区域位置图 附图2 基地平面图附图3 综合楼一层平面图附图4 综合楼二层平面图附件:1、 项目法人证书2、 项目单位财务报表3、 土地租赁合同4、 建设单位资金证明5、 有关政策文件及证书 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

7、目名称XXXXXX苹果良种繁育及示范基地项目1.1.2 建设性质新建1.1.3 建设地点XXXX苹果良种繁育及示范基地项目位于XXXXXXXX东南部,距县城2km,东靠107国道、京广铁路和京深高速。1.1.4 建设单位XXXX1.1.5 法定代表人XXXX1.1.6 技术负责人XX1.1.7 项目主管部门XXXX1.2 建设规模与内容1.2.1 建设规模年培育苹果苗木50万株。1.2.2 产品方案矮化良种苗木40万株;无毒苗木10万株。1.2.3 建设内容新建温室大棚10个,单个面积656.5 m2,总面积6565 m2;综合实验楼一栋,建筑面积952m2、苗木贮藏窖一处400m2;苗木生产

8、区298亩以及及配套的田间工程、供电及供暖工程等。工程总占地300亩1.3 项目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466.1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451.1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15.00万元。1.4 投资使用计划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451.11万元中,拟申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2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00万元,其余151.11万元由企业自筹解决。流动资金估算为50万元。其中,申请银行贷款35万元,15万元由企业自有资金解决。1.5 建设期限1年1.6 项目效益经计算,本项目苹果苗木年均销售收入为215万元。税后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是9.1,高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8%;财务净现值为34.99万元,大

9、于零;静态投资回收期为9.99年;年均投资利润率为10.02。说明项目有一定的盈利能力。1.7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1、关于印发2006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农计发200547号)2、可行性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合同3、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4、关于印发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的通知1.8 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见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表1-1序号指 标单位数量备注1建设规模万株/年501.1矮化良种苗木万株/年401.2无毒苗木万株/年102总投资万元466.113固定资产投资万元451.114流动资金万元50其

10、中铺底流动资金万元155项目定员人306正常年均收入万元2157正常年均所得税万元16.578年均利润总额万元49.039年均投资利润率%10.0210年均投资利税率%16.111投资回收期(动态)年14.6含建设期12全投资内部收益率%9.1税后13净现值万元34.99税后14盈亏平衡点%68.2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 项目背景2.1.1 我国苹果产业发展基本情况苹果是我国入世后为数不多的具有明显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之一。2000年我国苹果栽培面积、产量达到3381万亩和2043万吨,分别占我国水果总面积、总产量的1/4和1/3,占世界苹果面积、产量的2/5和1/3;苹果产值约34

11、6亿元,占水果总产值的43.3。2000年出口苹果29.8万吨、苹果浓缩汁14.2万吨,出口额超过2亿美元。苹果已成为我国北方一些主产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及促进出口创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苹果出口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2000年出口苹果29.8万吨,创汇9656万美元。在20多个苹果出口省(市)中,山东、辽宁和陕西位居前列,出口量、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69.7%-75.8%和76.1%-81.9%。另外,2000年我国还通过边贸的形式向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越南、缅甸等国出口了近100万吨苹果。同时,我国苹果浓缩汁的出口增长很快,200

12、0年达到14.2万吨,创汇11638万美元,占世界苹果浓缩汁出口量的25%左右,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苹果浓缩汁出口国,美国是我国苹果浓缩汁的第一大进口国。 2.1.2 我国苹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国苹果产业已有很大发展,但与入世后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为:1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在生产布局上,适地适栽的原则贯彻不够,非适宜区和次适宜区仍有大量的苹果栽培。同时,在适宜区缺乏品种区划,也有盲目发展不适宜品种的问题。在品种结构上,一方面,主栽品种比较单一,红富士栽培面积接近全国总面积的一半。同时,熟期搭配不合理,早中熟品种相对较少,晚熟品种约占75

13、%-80%,早熟品种不足5%,中熟品种也只占15%-20%。成熟期过于集中,造成果品采后市场销售压力大。另一方面,鲜食与加工品种比例不协调,主栽品种基本上都是鲜食品种,适于加工的品种很少,致使苹果加工企业没有稳定的优质原料,加工产品的质量难以适应市场需要。2良种苗木繁育体系不健全。采用良种苗木可以增加苹果早期产量20%以上,能明显提高苹果生产效益。苹果生产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无病毒健康良种苗木,而我国目前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体系还不健全,苗木质量不高。主要问题是不按标准生产,缺乏有效管理和从事苗木生产的龙头企业,苗木调运比较混乱。另外,良种选育、引进和区域适应性试验工作相对滞后,致使品种更新速度缓

14、慢。由于大部分苹果没有采用优良品种以及先进的栽培技术,使我国苹果在大小、形态、色泽等方面与世界优良苹果有一定差距,许多产品在外观上很难达到出口标准。这影响了我国苹果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3平均单产低,总体质量较差。苹果单产近10年来持续增长,已由1991年的182公斤/亩增加到2000年的604公斤/亩,但仍低于世界866.7公斤/亩的平均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另外,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单产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有些地区单产只有300公斤/亩左右。2.1.3 我国苹果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根据农业部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我国苹果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确定为:1、主攻方向加强

15、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发展早、中熟品种,建设优质苹果出口基地和加工专用苹果原料生产基地,整合加工能力,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巩固果汁竞争优势;强化鲜果生产管理和产后处理,提高鲜果商品质量,努力扩大出口。 2、优势区域重点扶持和发展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2个苹果优势区。渤海湾苹果优势区主要布局在山东、辽宁、XX等3个省的12个地市28个县市。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主要布局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4个省的11个地市27个县市。3、发展目标到2007年,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2个苹果优势区优果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50%以上,平均亩产由600公斤提高到1000公斤,形成全国85%以上的苹果生产能

16、力,高档苹果出口量由目前的近30万吨提高到90万吨,占世界出口量的比重由目前的6%左右提高到15%左右。2.1.4 我国苹果苗木培育发展规划根据农业部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我国苹果苗木培育发展要建立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在苗木繁育过程中,加强管理,建立母本树注册制度和检疫性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保证生产发展和苗木更新的需要。1良种开发从国外引进20个以上优新品种,其中适于加工的品种5-8个,为产业发展提供品种储备。经国家落叶果树苗木脱毒中心和优势区域内科研院所、省级业务部门等单位的评价、鉴定、脱毒后,将繁育材料提供各相关繁育中心推广。同时,通过芽变选种、杂交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等措施,力争培育有自

17、主产权的优良品种(系)3-5个,并加强品种的评估、筛选、鉴定、审定和开发推广。2良种脱毒、母本园和采穗圃建设在国家落叶果树苗木脱毒中心,对优良苹果品种进行病毒脱除处理,建立母本园和一级采穗圃。主要扩建温室、网室、大棚、实验室,购置仪器设备。母本园建设规模为30亩,一级采穗圃60亩。在省级繁育场建立二级采穗圃。3良种苗木繁育苗圃建设按优势产区现有2250万亩面积计算,每年以2%的速度更换,一年需更新面积45万亩,每亩需要优良苗木56株,则每年需要2520万株。每个苗圃按年生产130万株优质成苗计算,需要建立20个苗圃,每个苗圃占地300亩。2.2 XX苹果的特点及销售2.2.1 特点与品质提及X

18、X苹果,人们都会联想到“绿色食品”,都会联想到“细脆津纯、酸甜适口、清香蜜味、易贮耐藏”的高贵品质,都会联想到XX苹果的“六吃”;吃名,吃派,吃味,吃鲜,吃营养,吃绿色。 之所以说XX苹果高贵,就是因为它的品质与众不同,无论从口感、色泽、营养,还是绿色,大路品种的苹果都无法比拟,是科技果、绿色果、美味果、文化果。XX苹果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绿色。XX苹果严格按照中国绿色食品中心的生产要求进行生产,生产完全符合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要求、毒素残留等项指标。二是营养。果实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钾、钙、镁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维生素均衡。三是纯、美。果汁含量丰富,糖酸适

19、宜,果肉细脆、硬度大而无渣,具有典型富士风味。果个儿大,果型端正,粉红、全红色。XX苹果每年都要进行随机取果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进行检测,这是2001年检测结果的一组数据:外观品质。果色条红,着色均匀,颜色鲜红,果肉白色至淡黄色。质地品质。果实硬度18.9磅/ cm,含水量89.3%,果肉脆、多汁,质地细,纤维少。果肉含原糖8.7%,蔗糖15.1%,可溶形固形物含量16.1%。果肉滴定酸0.295%,果汁PH值3.3。具有典型的芳香味,且风味较浓。以上指标均高于全国代表值。含有18种氨基酸,15项均高于全国代表值。XX苹果是深山区独特的小气候下生产出独特品质的优质苹果。XX苹果因细脆津纯、酸

20、甜适口、清香蜜味、易贮耐藏备受消费者青睐。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通过科学精确的检测数据、检索论证表明,XX苹果确属少有的好苹果。XX苹果的特色品质还得益于128道工序和绿色无公害生产,为了更好的规范XX苹果的生产模式,在李保国教授实验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标准、XX省地方标准以及绿色食品的有关标准,精心研究XX苹果的品种、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苹果生产规程及XX苹果特有的品质规律,形成了一整套符合XX实际,突出XX苹果特色的综合管理和品质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起草了两个企业标准,即XX集团企业标准无公害优质苹果生产综合管理和无公害鲜苹果,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对XX企业标准进行了审定。XX苹果以其独

21、特的品质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还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所以有消费者称赞XX苹果是人间鲜果,一次品尝终生难忘;选择了XX苹果就选择健康;XX苹果是送亲朋好友的最佳选择,即健康又体面。检测XX苹果品质的专家赞誉XX苹果甲天下。1996年4月,原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来考察时,称其为“太行山中一颗星”。1997年,“XX”牌苹果被评为XX省优质名牌产品;1998年被XX省消费者协会评为第五界消费者信的过产品,1998年“XX”牌被认定为XX省著名商标并走上中南海的国宴;1999年“XX”苹果荣获“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银奖和XX省名牌产品,1999年被评为邢台市优质农产品;2000年1月中

22、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为“XX”苹果颁发了绿色食品证书;2001年被认定为邢台市名牌产品,2001年11月被消费者协会评为第六届消费者信得过产品;2002年“XX”又被评为XX省名牌产品,2002年被中国经济协会认定为中国名优果品。2.2.2 销售前景及发展思路为了把XX品牌做的更好更大,XX公司发挥优势,带动太行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稳步发展。今后发展思路: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立足长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依靠品牌,真正建成产销一条龙的北方果品物流中心,同时把一些能够带领村民发展的项目,借用名牌,将XX系列产品做大做强,力争成为华北地区果品业龙头企业。二是到2006年

23、,果树面积要达到8000亩,果品产量达到210万公斤,人均收入达到15100元,连锁基地面积达到8万亩。继续实行“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只要符合标准的苹果全部收购,解决卖果难问题。三是加强营销和沟通,面向全国建立营销网络达,到2006年在全国各大城市的销售网络达到30个,利用品牌优势,将XX集团做大做,使XX这一品牌尽快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1 无病毒苗木的培育建设苹果无病毒苗木工厂化快繁中心是实现我省农业及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需要。改革开放20年来,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的发展由资源约束为资源

24、与市场双重约束,农业由解决温饱的需要转向进入小康的需要,人们对农业产品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对这一新的形势,我省农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品种不够丰富,优质农产品相对不中,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需求。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继续压缩不适销品种,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通过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开发,加速我省农产品品种的更新换代,使我省农产品的良种普及程度和千周量有一个明显提高。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政策。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为邢台地区乃至全省提供优良苹果苗木,促进老果园的改造,提高苹果质量,增强市场总

25、竞争能力,对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 无病毒苗木栽培是当今果树发展的趋势,也是防止果树病菌毒危害的根本措施。它的推广应用,不仅可以防止取得早果丰产,而且可以维持长期的高产、优质、高效。其优越性表现为:第一,苗木生长健壮,二次枝抽生能力强,为提早结果、早实丰产。提供了优良的生物基础。第二,树势强,早实丰产,相同的管理条件下,一般亩增产16.9-60%,且无隔年结果现象。第三,果实大、结果多,光洁度好。一般情况下,果实超过直径60mm的果实数比带毒枝增加29.4-53.1%,果面光洁度增高13-26%。耐贮性强。第四,需肥量少、抗逆性强。一般需肥量减少40-60%,耐粗放管理,省工省时,能够

26、适应瘠溥地栽培。果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以嫁接、扦插等无性繁殖为主。病毒一经浸染,则树体终生带毒、持久危害。在当今技术条件下,尚无有效治疗病体的方法。所有果树病菌毒,都可通过嫁接传染,随同接穗、插条、苗木和营养系贴木等远距离扩散。杜绝嫁接传染,消除浸染中心,便可达到预防病毒传播的目的。因此培育采穗圃的无病毒木本树,繁育无病菌毒苗木,是防止果树病毒危害的根本措施。2.3.2 矮化良种苗木的培育苹果矮化密植是当今世界苹果产业发展的方向。我省目前以乔砧普通型品种密植栽培为主,多数产区苹果生长季节长,乔砧普通型苹果新梢年生长量大,通过人工致矮的技术控制树冠费工,要求技术水平高,不易管理,常常造成全园郁闭

27、,导致密植失败,已成为我省苹果产量与品质的主要限制因子。而短枝型品种的果实内在品质往往不如同系的普通品种。利用矮化砧木进行密植栽培,树体矮小、便于管理;结果早、产量高、见效快,经济效益高;能够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果实品质和耐贮性;便于品种更新;有利于实现苹果的集约化栽培。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矮砧苹果栽培。目前荷兰苹果矮砧密植已占90以上;法国苹果生产中有80以上为矮砧密植;加拿大新栽苹果树有80为矮砧树;日本矮砧密植发展迅速,相继培育出了一大批矮化砧木,并应用于生产。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苹果栽培多采用乔砧密植的栽培形式,而目前苹果生产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矮砧密植栽培形式在我国应

28、用极少。由于多数产区苹果生长季节长、雨热同季,乔砧普通型苹果新梢年生长量大,人工控制树冠大小要求技术水平高,不易管理且费工,常常造成全园郁闭,导致密植失败,这已成为我国苹果产量与品质的主要限制因素。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在进行苹果品种调整时,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和品种的优势,加强苹果新品种的选育和引种工作,加快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以适应市场需要是非常必要的。应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果品质量,对新建果园应积极推行无病毒苗木的栽培形式,对已投产的地产果园应推行矮化苗木栽培形式,尽快达到优质稳产的指标。本项目把无病毒苗木的培育和矮化苗木的培育作为研究方向,以此为契机推动我省苹果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苹果质量,

29、增强市场总竞争能力,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搞好品种结构调整。第三章 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XXXX是全国著名的优质果品生产企业,是XX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全国重点农业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是XX省著名商标企业,是XX省名牌产品企业。公司总部位于XXXXXXXX。公司始建于1996年,公司法人代表XX。目前主要从事生产经营XX牌优质苹果为主导的干鲜果的经营业务。公司现有固定资产1700多万元,拥有XX绿色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万亩,公司管理、技术与营销人员42人,基地果农3000人,年产XX果品2.2万吨,已初步形成市场集团公司基地农户紧密结合的产业化经营体制,年实现产值6

30、000万元。该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和XX农业大学进行校企联合,增强了公司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XX农业大学具有高兴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人才优势和雄厚的技术实力,拥有一批苹果、板栗等果树专家,与XX公司合作制定了XX绿色苹果生产技术规程XX绿色鲜苹果等标准,根据企业标准,在当地红富士苹果树中好中选优,优中改良,培育出了XX一、二号苹果,并实施了“以128道生产管理工序”为核心的绿色果品生产工程。XX集团历经二十几年的磨练,创造了“五统一分”和“五分一统”的 管理模式,获得了很多殊荣。n 1998年被XX省工商局认定为XX省著名商标n 1999年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组委会评为银奖n 1999年被X

31、X省质量兴省名牌兴企战略小组、XX省经济贸易委员会、XX省技术监督局评为XX省名牌产品n 2000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证书n 2001年4月被中国农业银行XX省分行评为AA级信用企业n 2001年11月被XX省消费者协会评为第六届消费者信得过产品n 2001年被XX省农业厅、XX省质量技术监督局、XX省林业局、XX省畜牧局、XX省水利局认定为名优产品n 2002年3月被XX省山区创业奖评审委员会授予创业三等奖n 2002年12月被XX省质量奖审定委员会、XX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XX省名牌产品n 2002年被中国经济协会认定为中国名优果品n 2003年XX集团荣获国家质协会“全国

32、质量服务诚信示范企业”和“全国行业质量示范企业”称号n 2004年被XX山庄成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该公司资金及财务状况见附件。第四章 市场预测4.1 苗木供求预测4.1.1 苹果苗木栽培现状 1、缺乏科学地规划、布局,品种结构不合理。我国地域辽阔,生态条件差异很大,并不都是苹果栽培优生区,但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几乎都有苹果分布,非优生区仍占有一定面积,生产优质果困难很大,产区分散也不利于市场开发。在品种结构上,中晚熟和晚熟品种比例偏大,早、中熟品种偏少,形成6到8月份市场上无新鲜苹果供应、晚熟品种集中上市的格局。另外,一些劣质老品种在有些果区还占有一定比例,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2、

33、栽培形式落后。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苹果栽培多采用乔砧密植的栽培形式,而目前苹果生产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矮砧密植栽培形式在我国应用极少。由于多数产区苹果生长季节长、雨热同季,乔砧普通型苹果新梢年生长量大,人工控制树冠大小要求技术水平高,不易管理且费工,常常造成全园郁闭,导致密植失败,这已成为我国苹果产量与品质的主要限制因子。4.1.2 发展趋势预测随着人们对优质果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一些果园现有劣质果品已不满足市场需求,这些果园均面临着果树更新改造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更新老劣苹果园1000万亩,需苗木6.6亿株。就XX省而言,今后十年内的苹果园改造,更新等方面的种苗需求量很大。全省

34、现有的苹果栽培面积中80年代中期以前建园的80多万亩急需更新改造,平均每年需要改造面积8万亩;全省计划用15年左右的时间将现有优生区的480万亩普通苹果园采用优良品种逐步更新换代,平均每年需更新32万亩;根据全省果业规划到2010年苹果栽培面积发展到880万亩,10年内需新增苹果园面积320万亩,每年新增果园面积32万亩。因此,全省苹果产业发展中,因改造、换代和新增三项面积每年72万亩,每亩平均需良种苗木按100株计算,年仅苹果树苗木需求量约为7200万株。我省苹果种植主要以富士品种为主,而“XX”苹果是以富士品种培育的名品,适合我省广大地区种植,果树苗木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广阔。4.2 苹果苗

35、木生产规模XXXX苹果良种繁育及示范基地的建设,使XX乃至全省苹果无病毒苗木繁育形成体系,从而加快苹果栽培技术的推广。目前XX省苹果苗木生产严重滞后,所需的苹果苗木多数从山东等其它省调入,路途远,时间长,容易失水,成活率低,成本高,且容易造成苗木经营的混乱状况,致使品种不纯,质量差的苗木流入果农手中,损害果农利益。建设苹果无病毒苗木工厂化快繁中心,进行果树苗木规模化生产,可以降低生产、运输成本和其它环节的损耗。据调查,本项目产品价格比目前市场同类产品价格低20%左右,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同时通过中心专业化生产,其产品质量有保证。 本项目拟定生产规模为年生产苹果苗木50万株,其中矮化良种苗木40

36、万株,每株售价4元,面向现有果园的更新换代;无病毒苗木(组培苗)10万株,每株售价5.5元,面向新增果园的种植。4.3 竞争优势与风险4.3.1 市场竞争力近年来,XX集团在XX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XX省农科院李保国、胡小松等专家、教授的指导下,根据XX山庄海拔500-1200米、温差15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片麻岩中性偏酸土壤的特点,在果树上好中选优,优中改良。历经数百次实验,培育出了XX一号、XX二号、XX三号苹果。并全面实施了XX绿色优质苹果生产工程,引导基地果农严格执行不用有害农药、不用化肥为核心的128道工序。生产的苹果果形端正、细脆津纯、酸甜适口、清香蜜味、易贮耐藏,果品富含各种对

37、人体有益的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属苹果中上品,闻名全省。XX苹果主要技术参数如下:n 果实硬度:18.9%磅/cm2n 含水量:88.6%n 口感:果肉脆硬、多汁、纤维最少、质地细n 甜度:果肉含还原糖8.1%,蔗糖5.99%,总糖14.1%,固形物含量15.6%。n 酸度:果肉滴定酸0.295%,果肉PH值4.9。n 芳香味:具有富士的典型风味,且风味较浓。“XX”苹果一级以上果率达到80%,平均价格是一般苹果的3倍多,精品果每个能卖到50元, “XX”苹果依托名牌畅销京津等十几个省、市。“XX”苹果品质优良,加上有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持,以该品种作为良种生产苹果苗木有良好的竞争力和优势。4

38、.3.2 风险如何发展苹果苗木生产,应该建立在对苹果市场的充分了解和考察的基础上。发展苹果苗木生产归根结底是要生产果品,满足果品市场的需求,没有果品市场的需求变化就没有果树生产上的发展变化。当前苗木市场与果品市场的脱节是相当严重的,搞苗木的不懂果品市场行情,不了解果品市场的发展趋势。为此应建立市场信息系统,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国内外苹果苗木市场信息及供销价格走向,以此来决定生产计划和营销策略。第五章 建设内容规模与产品方案5.1 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本项目XX公司根据育苗任务、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实际需要,本着“有利生产、经济、有效”的原则,确定所需要的生产设施和相应的配套工程。5.2

39、 建设内容规模年培育苹果苗木50万株。新建高标准温室大棚10个,单个面积656.5 m2,总面积6565 m2;综合实验楼一栋,建筑面积952m2、苗木贮藏窖一处400m2;苗木苗木生产区298亩以及及配套的田间工程、供电及供暖工程等。工程总占地300亩。5.3 产品方案年培育苹果苗木50万株,其中矮化良种苗木40万株;无毒苗木10万株。第六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6.1 选址原则一是应尽可能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运输费用和苗木在运输中的损失;二是地势平坦或5以下缓坡地,水源方便,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115米以下,背风向阳的地块;三是土层深厚、肥沃,土壤疏松,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和

40、轻粘壤土;四是无危险性病虫害或病虫害较少的地块,3年内没有育过苗的砂质土壤为宜,前茬最好是玉米、豆类、花生的地块。切忌选择菜地或病虫危害严重的土壤、低洼地或酸碱度较高的地块作苗圃地。如果土壤粘重,土质瘠薄或含有少量盐碱的地块,要采取增施农家肥料,掺砂和灌水冲洗等措施进行土壤改良,使之达到苗木正常生长的适宜条件。苗圃规划时必须考虑轮作倒茬,同一块地要种23年其他作物后,才能再育苗。因为前茬果苗的残根、落叶分解的毒素,土壤线虫侵染,土壤偏缺某些营养元素等都会使后茬果苗生长不良。6.2 项目建设用地本项目总用地300亩,其中生产用地298亩,建设用地2亩。该用地原是县林业局废弃的苗圃用地,由大小10

41、个地块组成,属于农业用地,产权属于先林业局,现以XX集团以每年交纳38万元的租金获得用地使用权。6.3 地理位置XXXX苹果良种繁育及示范基地项目位于邢台市XX内邱镇河村东南部,距县城2km。东靠107国道、京广铁路和京深高速,交通条件非常便利,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6.4 场址条件6.4.1 自然条件场址地处太行山东麓,隶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少雪寒冷的特点。年均最大降雨量 600mm月均最大降雨量 304.3mm年均气温 13.1无霜期 183天全年日照 2700小时最大冻土深度 500m

42、m10的积温 为4500左右6.4.2 综合楼场址工程地质 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布的地震烈度图,该场址位于7度地震区;经向建设单位调查,该场址土质为轻亚粘土,地基承载力为120kpa左右,待建设单位对建设场地进行地质勘察后,地质条件以勘察报告为准。6.4.3 土壤类型土壤的发育和形成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大。根据土壤调查资料表明,基地的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一般土层较厚,酸碱度中性或微碱性,PH值在6.5-8.3之间,均为耕作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为1%左右,为轻壤质。6.4.4 社会经济状况XX内辖3个镇、6个乡。全县总人口25.5万人,基地所在地人口1.47万人,其中

43、农业人口1.45万人,占总人口的98.3%左右。基地所在地平均每户4人,每户农业劳动力1.8人。大多数农业劳动力受过初中以上的文化教育,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2828元。6.5 基础设施6.5.1 交通运输条件本项目运输主要靠公路运输。原材料(砧木)产地为本公司的果品基地和外省市采购,运输以汽车为主,靠社会力量解决。产品依靠公路运输运输,该场址距京深高速公路5公里,交通运输条件优越。 6.5.2 公用设施依托条件水源为地下,由场区自备水井供水。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理,雨水经道路东的雨水口排入排水沟。供电电源为位于该场区南6000米处的内邱镇桥东变电站,供电电压为10

44、KV。采暖热源基地内1T燃煤锅炉供给。建设单位已经与产权单位签定租地合同,场地为空闲地,无拆迁补偿,没有移民安置问题。6.6 项目实施有利条件6.6.1 环境互适性本项目场址环境条件良好,周围无污染源。项目生产过程不产生污染物,对环境无影响。6.6.2 施工条件该场址施工条件便利,目前已具备“三通一平”条件。第七章 工艺技术方案7.1 工艺路线本项目以“XX”苹果为母本,采取矮化良种苗木培育和无病毒苗木培育两种工艺生产苹果苗木。该两种工艺相对独立,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自成体系,二者只在温室培养和苗木出圃时汇合。 两种工艺关系通过图7.1表示。图7.1 苗木生产工艺流程7.2 矮化良种苗木培育7.

45、2.1 砧木的选择苹果属中有一些种可用作苹果砧木,一个种内还有较多变种或类型。选择砧木时首先要考虑最适应当地条件的砧木种和类型,一般宜将当地所产的类型作为首选砧木;应选择与品种亲和力强,对品种生长和结果有良好影响的种类。苹果砧木可分为实生砧和营养系砧两大类。一、实生砧的选择 生产上主要采用实生砧(多数为乔化类型,又称乔化砧)作苹果砧木,我省应用比较广泛的有下列3个种和类型。 1、山定子。又名山荆子、山丁子等,适应性较广,抗寒性很强,根系发达,耐瘠薄,较耐干旱,但在酸碱度7.5以上土壤上易得缺铁黄叶病,生长不良。通常,山定子与苹果品种嫁接亲和良好;但与部分品种嫁接表现较明显的小脚现象。2、楸子。又名海棠果。分布面和应用范围都比较广,是一种根系深,抗旱,耐涝,耐盐碱 (富平小秋子和莱芜茶果在酸碱度86土壤上无不良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