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潘丽华 教育技术专业 毕业论文厦门市小学开展网络教研的现状调查摘要 网络教研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的、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活动方式,以其快捷、高效,交互性强且不受时空限制的独特优势,备受许多教师的青睐,是信息时代传统教研模式的必然发展方向。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许多人将网络教研看作是常规教研与网络资源的简单叠加,造成目前网络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深度与创新。本文通过对厦门市小学开展网络教研现状调查进行分析,反思目前网络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网络教研开展的一些建议。关键词 厦门市小学 网络教研 调查分析 思考与建议Xiamen elementary school to de
2、velop the network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bstract As a kind of network teaching based on the network, it can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With its fast, efficient, interactive strong and not by time limit the unique superiority, favored by many teachers, it will be the
3、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information era inevitable development direction. However, in the actual conducting process, many people take network research as conventional research and network resource ,resulting in the formalism, lacking of depth and innov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Xiamen elem
4、entary school to develop the network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alysis, reflects pres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network teaching, 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research carried out. 目录引言1一、调查设计1(一)调查对象1(二)问卷构成1二、
5、调查结果与分析2(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2(二)参加常规教研活动情况2(三)参加网络教研情况4(四)教师对教研目的的理解7三、思考与建议7(一)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意识有待提高7(二)网络教研形式应多样化8(三)网络教研的内容有待深化8(四)应加强网络教研的制度保障9(五)协调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的关系9四、结论10致谢语11参考文献1212引言网络教研顾名思义是网络时代的教研,或者说是依托网络文化,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进行的教研。网络时代对教育的影响日渐深刻,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期望、对教育教学民主平等的呼声不断提高,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网络对扩大和创新教研职能起着重要作用。而常规教研由于受时间、地点
6、、方式上的限制,已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由此,网络教研随网络应用的发展应运而生,它是一种系统的,崭新的教研模式1,具有常规教研无可比拟的优点。网络教研克服了常规教研活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相对自由的活动方式;它克服了常规教研中的碍于情面和流于形式的做法,参与的教师可以大胆而平等的进行交流;网络平台上大量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与专家、同行间的交流互动使得教学研究更加深入、教学反思更加深刻,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此外,从长远来看网络教研还具有成本低的优势。没有网络参与的教研也许会走进死胡同,网络教研是常规教研的必然走向2。本问卷旨在调查厦门市小学老师网络教研情况的现状,并通过对之分
7、析为厦门市小学教师开展网络教研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次调查的数据来源于对厦门市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的10所学校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一、 调查设计(一)调查对象本调查为了了解厦门市小学教师对网络环境下开展教研的现状,以厦门市的小学各学科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75份,有效问卷69份,问卷回收率93.75%,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25%。(二)问卷构成 本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调查,分为身份、教授科目、年龄、教龄、获取知识途径、遇到问题的求解办法六个项目;第二部分为个人常规教研活动情况。第三部分为个人网络教研情况,具体为以下几个因素:是否参加网络教
8、研,参与的次数,采用的方式,对网络教研的看法(包括网络教研的效果、网络教研中遇到的困难、是否需要约束机制,有何建议等),没有参加网络教研的原因,参加网络教研的意愿,其次还对教师对教研的最终目的进行了调查。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在调查对象身份变量的分布方面,被调查的教师中一线教师有69人,占有效样本数的89%,这与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的方便性有关。 在任教学科变量方面,调查对象主要涉及10门科目,其中语文、数学、信息技术占有较大的比重,分别为25%、32%、11.6%,其他学科的人数均有一定的比例,但相对较少。 在年龄和教龄方面,年龄为25岁以下的占25%,年龄为25-30
9、岁的占29%,年龄为30-35岁的占26%,年龄为35-40和40岁以上的分别占10%,而教龄在3年以下和8年以上的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41%和38%。可见中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是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在调查对象中,通过教学实践获取专业知识的教师占30%,通过相关书籍获取专业知识的教师占17%,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专业知识的教师占17%,通过各类培训途径的只有少数,四种途径结合的占17%。可见教学实践、书籍、计算机网络是现在教师获取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 遇到专业理论和技术上的问题时,教师趋向于查阅相关纸质书籍、请教同行同事、上网查询,所占比例分别为16%,20%,17%。(二)参加常规教研活动
10、情况常规教研是一种以校或校与校为单位,教师个体参与的局部教学研究模式,主要依托教师已有的经验,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的活动。 参与调查的69位教师中有92%的教师所在学校对其所教科目有设置独立的教研组,没有设置独立教研组的原因均为其所教科目的教师人数太少。由此可见常规教研是目前教研的主要形式。大多数教师每周平均参加常规教研1次,占有效样本数的54%。教师参加常规教研活动的形式多样,例如集体备课、集中听课、评课、传达上级文件、开展相关理论学习和相关学术活动、听专家讲座、教师培训等。但主要还是以集体备课、集中听课、评课为主,总共占53%。 常规教研让教师
11、能集中集体智慧,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让其在工作中有较强的归属感,但这些活动需要集中时间与地点,由专门的人组织。由于教师平时工作比较忙,除学校规定时间外,教师很难集中在一起共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因此,教师对常规教研有不同态度,调查结果如下表: 表2-1 对常规教研的满意度对常规教研的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态度基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比例12%52%35%1%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教师认为常规教研的不足和优势主要如下:图 2-1 常规教研的不足图2-2常规教研的优势可见,常规教研流于形式,交流深度、强度、范围不够的缺点是当前教研的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三)参加网络教研情况 1.是否参加过网络教研
12、调查对象中,有参加过网络教研的有23人,占有效样本数的33%,没有参加的占67%。从此可知,厦门市小学开展网络教研的情况还不普遍。 2.参与次数48%参加过网络教研的教师认为网络教研尚处于初步试用阶段,但看好网络教研形式,并逐步增加参与次数,还有39%的人只是将网络教研当成是常规教研的辅助形式,从中可以看出网络教研将会越来越受教师们的关注和青睐。3.网络教研活动的内容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教研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利用网站上传和下载教学资源、利用即时聊天工具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利用教研网站下载教学资源,比重分别是17%、17%、13%,从中可以看出网络教研在内容方面主要停留在教学资源的下载。综上可见,教师们
13、在网络教研活动中缺乏分享意识,活动内容缺乏深度。4.采用的交流工具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教研采用的交流工具也越来越多样化,目前网络教研中使用的交流工具主要如下:表2-2 参加网络教研采用交流工具的情况网络教研工具QQBBS博客Email视频会议系统等其它方式比例61%13%13%7%6%可见,目前网络教研大多采用QQ、BBS、博客等,尽管这些是免费的工具,但其功能单一,不能完全满足网络教研的需要。网络教研缺乏实时交互的,集多媒体功能与一体的便捷操作交流工具。5.网络教研效果受教师个人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信息素养的影响,教师对网络教研效果的看法各不相同。参加过网络教研的教师对网络教研效果看法的
14、调查结果如下:图2-3 对网络教研效果的看法对于网络教研的效果,57%的人对网络教研接触不久,但已初步尝试到这种教研形式的甜头。处于观望状态,认为网络教研形式很不成熟的占22%,认为网络教研效果很好,能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人占13%,感觉一般对这种方式发展前景不看好的占7.8%,只有个别人反感这种方式。6.网络教研中遇到的困难在参与网络教研活动中,教师认为主要的困难来自来个方面: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从硬件设备来说,认为网络教研没有相对固定、较好的交流平台、工具,网络设施不完善共占有效样本数的39%,从软件方面来说,调查数据显示主要的困难是“教师的来源范围、群体不稳定,关系松散,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
15、齐”,“组织者经验不足”,“教研内容不易选取,教研流程不易控制”共占有效样本数的61%。由此可知对于网络教研开展中遇到的困难,更多的教师还是从自身角度进行反思,这种行为是值得提倡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客观条件对于开展网络教研的限制,要尽可能完善网络教研的平台。7.对网络教研的看法(1)网络教研是否需要约束机制对于是否需要约束机制,61%的教师认为需要,并且36%的教师认为“需要,且网络教研的约束机制与常规教研的约束机制相互补充使用”。26%的教师认为“不需要,网络教研不需要制定约束机制”。(2)网络教研范围的选取对于网络教研的范围,57%的教师认为最好选择学校内部范围,原因是有共同的交流背景、
16、好的交流效果和实效的交流结论。22%的教师则认为网络教研应将范围扩大至学校间的交流,校内校外相结合,并以校内为主。还有13%的人认为只要在互联网范围都可以进行网络教研。可见教师们还是偏向在所在学校范围内开展教研,网络教研的跨时空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3)对网络教研发展前景的看法对于网络教研的发展前景,35%的教师认为“网络教研是教研发展的一种新形势,不会占主导地位,其永远是为常规教研服务”。30%的教师认为“网络教研是教研发展的趋势,不会完全取代常规教研,但网络教研将逐渐占主导地位”。而17%的教师认为“网络教研是教研发展的趋势,对教研工作将产生变革性影响,且其将逐步取代常规教研”。另外13
17、%的教师认为“网络教研只能被视为教研发展的一种新形式而已,不会对教研工作有变革性影响”。可见,大部分教师对网络教研的发展前景还是很看好的。8.没有参加网络教研的原因及参与的意愿对于没有参加网络教研的原因,排在最前的是“没有意识到运用网络来开展教研工作”,占有33%,第二位是“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很难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占有效样本数的20%,第三位是“受经济条件制约,没有条件开设网络教研活动”,占有效样本数的17%。对于没参加过网络教研的老师来说,有95%的人听说过,并且37%的老师认为还是应该“以常规教研为主,网络教研为辅”,35%的教师认为“以网络教研为主,常规教研为辅”。20%的教
18、师认为“可能会从常规教研到网络教研转变、两者并重”。(四)教师对教研目的的理解 无论选择何种形式的教研,大多数教师认为教研的最终目的是“教学能力、经验的交流和相长”(占有效样本数的42%),有18.8%的教师认为是“专业知识的交流、提高”,7.2%的教师则认为是“教学情况的全面把握”,还有32%的教师对教研的目的有着更全面的理解,他们认为教研的目的不仅在于教学能力、经验的交流和相长,专业知识的交流提高,教学情况的全面把握,也在于人际关系的调整和精神压力的缓解和释放。三、思考与建议(一)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意识有待提高 众所周知,网络教研有常规教研不可比拟的优势,网络教研的跨时空性、强交互性、多主
19、体性、高民主性等优点本应该使得网络教研成为广大教师畅所欲言的平台。可结果并非如此,调查表明只有少部分的人参加过网络教研,并且参加网络教研的次数不稳定,积极性不高。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事物,在发展初期不易被人接受是正常的。在推进网络教研的过程中,遇到了来自观念、经费、科研和信息素养等诸方面的困难。要提高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首先要转变观念,认同网络文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年轻教师对网络教研的认同度普遍高于老教师。这是由教师的主观意识决定的,学校既要发挥新教师乐与接受新事物的优势,又要发挥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使得新教师和老教师都能够在网络教研中各取所需,共同进步。另外,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关
20、心和支持网络教研工作的开展。(二)网络教研形式应多样化 形式灵活多样是网络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调查研究显示,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已越来越广泛地引起教师和专家的重视,围绕着所开展的活动也是多种多样。有以个人博客为平台的研究形式,还有区域性的专业QQ群(研讨)、专题学习、学校网站的利用等多种形式。从前面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网络教研的形式主要有:以QQ、E-mail、BBS为交流工具的网络教研形式,但这些交流工具无法充分体现网络教研的强交互性和实现内容的多样性。因此教师们在进行网络教研时,要尽可能选择具有强交互性、开放性的交流工具,如MOODLE、博客、视频会议系统等。但网络教研
21、的形式的多样化不仅在于采用多样化的交流工具,更在于教师能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工具。就目前网络教研中出现的E-mail、BBS、QQ、NetMeeting、MSN、Blog、Wiki等,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教研活动,并各有侧重。例如:QQ、MSN适用于教师讨论,Blog、Wiki适用于教师培训3,但Blog侧重展示自己个性化的东西,Wiki则体现共性的东西。网络教研形式的多样化能提高网络教研的效果。(三)网络教研的内容有待深化 教研内容有待深化的问题不容回避,调查发现许多教师只是通过网络教研上传和下载教学资源,通过网路教研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探讨的只占很小的比例,研究成分少。网络教研的“泛研”现
22、象突出:许多教研论坛、QQ群的主题讨论、研讨等活动的选题比较随意,参与者表达的观点也比较随意。许多观点是即兴而发,思考不够成熟,不够深入,这导致网络教研的无效性。在教育部新课程网络教研研讨会上马复教授认为:学科网站应基于研究,研究的成分少,对教师的帮助不大;同时要有针对热点问题的视频研讨,网站的定位是原创性、在线讨论、理解提高和解决问题4。网络教研不仅需要满腔的热情,更需要静下心来反思实践,追求深度,实现学习实践反思更高层次的学习的良性循环。教师在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狂潮中,不能迷失自己,只参与网络教研而不反思,使网络教研流于形式。对待网络教研我们不能走形式主义,首先教师要将网络教研平台作为个人
23、反思的工具,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完整的保存下来,成为能够进行经验提升的实践素材,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提供知识储备。其次要转变重网络轻教研的观念,要学会分享而不仅仅是拿来。教师要将网络教研平台作为同行互助和专家引领的载体,通过集思广益和专家引导对热点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进行思考,在研讨和思考中获得进步。此外,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研跨时空的特性,推进区域教育平衡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四)应加强网络教研的制度保障 网络教研活动的不规范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发展。要提高它的实效性,使网络教研趋于有序和规范,要有健全的制度保证5。就目前厦门市小学开展网络教研的现状来看,网络教研缺乏协调的组织和策划,许
24、多教研活动开展深度不够;教师参与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大多数人只是凑凑热闹或者是三分钟热情;网络教研中“拿来主义”者多,缺少奉献者的现象,还有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参与者往往对自己的观点抱不负责任的态度等问题无不反映出网络教研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大多数的调查对象都同意此建议,可是就厦门市小学开展网络教研的现状调查分析看来,目前还未制定出一套适用于网络教研的制度,这也导致网络教研的开展和管理缺乏规范,无法形成规模,影响力较小。制定网络教研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网络教研制度应该是在广大参与者的参与下共同制定的,这样的制度可广泛地获得教师的认同,教师乐意遵守。(2)从鼓励、表彰角度来制定相
25、关制度,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网络教研的参与者多半是教师自发的行为,他们更希望得到支持与鼓励。我们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发挥示范教师的引领作用,使他们成为网络教研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的支持者,最终带动全体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3)完善网络教研的考核与评价机制。首先要将网络教研活动纳入常规教研工作,对于网络教研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要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操作细则。第二将参与网络教研列入学校教师评价的内容标准,实行只奖不罚的“加分制”。第三将网络教研的成果纳入常规教研成果管理,按成果的多少、质量的优劣对其进行考核。(五)协调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的关系 无论是网络教研还是常规教研,其教研的最终目的都是
26、教学能力、经验的交流和相长,专业知识的交流、提高。因此,教师要协调好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的关系,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网络教研并非只是将传统的常规教研与网络资源的简单叠加,不是用网络技术装饰起来的教研活动6,而是应网络发展而生的一种崭新的教研形式,包含着教研文化、教研思想、教研方法在内的深层次发展。但它也不是另起炉灶,它和常规教研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网络上多元化的教研交流活动则能够提升教师的理论层次,特别是专家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迅速开拓教师的眼界,共同的工作体验有助于扩大教师的同行业务交流群体。但网络毕竟只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存在着自身的不足,如缺乏情境性、不利于情感交流等7。而常规教研的面对面教研
27、活动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情感交流。因此,在开展网络教研的同时不能削落常规教研,要发挥其在教研方面的优势,发挥其面对面交流的长处,提升常规教研的水平,弥补网络教研的不足。四、结论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之际,利用网络技术搭建教研新平台,改进现有教研模式,具有深刻的内在价值和长远的意义8。网络教研是常规教研活动的延升和升华,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互相交流、探讨、对话、互动,取长补短,吸取精华,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又通过反思与同行分享得失,及时得到教育专家、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从而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良性循环。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实践中网络教研还只是教师、教研员或专家的个别行动,参加网络教研
28、的人数并不多,缺乏系统思路和可供效仿的成功模式,没有能充分发挥网络教研的优势,但绝大部分的老师都听说过网络教研活动,而且看好网络教研的前景。对于有效解决网络教研中遇到的问题,则可通过扩大教研范围、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建设高质量的网络教研平台、制定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等措施来解决。致谢语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指导老师林谋锦副教授的热心帮助和细心指导,在此谨致谢忱!参考文献1冯伯虎. 追求形神兼备的网络教研对提高网络教研实效的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5):13-152胡盈.“网络教研”常规教研的必然走向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8(5): 723 冒静权. 区域推进网络教研的探讨J. 新课程学习,2009,(6):1214郑琰.网络教研与教师成长J.基础教育课程,2006,(10):14-175梁碧湘.网络教研需要的制度保障分析J中小学电教,2010,(1):256许言.网络教研依托网络升华教研J.小学校长,2008,(5):737 李艺面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教研观察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5):128 李拥军.浅谈中小学网络教研现状J. 中小学电教,2010,(1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