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群体心理与人际交往调适本章寄语本章寄语 对于大学生来说,走进高等学府,意味着要去对于大学生来说,走进高等学府,意味着要去对于大学生来说,走进高等学府,意味着要去对于大学生来说,走进高等学府,意味着要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融入到一个新的群体,建立新适应一个新的环境,融入到一个新的群体,建立新适应一个新的环境,融入到一个新的群体,建立新适应一个新的环境,融入到一个新的群体,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通过交往形成各种各样的群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通过交往形成各种各样的群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通过交往形成各种各样的群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通过交往形成各种各样的群体。大学生参加各种群体活动对他们的智力、个
2、性体。大学生参加各种群体活动对他们的智力、个性体。大学生参加各种群体活动对他们的智力、个性体。大学生参加各种群体活动对他们的智力、个性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而,研究大学生群体心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而,研究大学生群体心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而,研究大学生群体心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而,研究大学生群体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章内容本章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群体与大学生群体群体与大学生群体第二节第二节 大学生班集体心理大学生班集体心理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适大学生人际交往调适第一节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群体心理概述群体与大学生群体群体与
3、大学生群体群体动力群体动力群体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群体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一、群体与大学生群体一、群体与大学生群体什么是群体?什么是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群体心理效应群体心理效应什么是群体?什么是群体?群体(群体(group)也称团体,是指人们为了)也称团体,是指人们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正式群体(正式群体(formal group)是指其
4、成员是指其成员有固定编制,群体内各成员的角色地位有固定编制,群体内各成员的角色地位都是由群体规范明确规定的,有明确的都是由群体规范明确规定的,有明确的隶属系统的权利结构。大学中的班集体、隶属系统的权利结构。大学中的班集体、教研机构等都属于正式群体。教研机构等都属于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是指没有是指没有明确规定的目的,自发形成的群体,其明确规定的目的,自发形成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的感情色彩。非成员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的感情色彩。非正式群体往往是由于成员之间的好感、正式群体往往是由于成员之间的好感、兴趣和爱好,或者由于志同道合而自发兴趣和爱好,或者由
5、于志同道合而自发结合的群体,如学生社团、研究会、兴结合的群体,如学生社团、研究会、兴趣组等。趣组等。(一一)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二)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二)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个体(个体(individual)指具有人的普遍自然属)指具有人的普遍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并以独特方式行动的单个性与社会属性,并以独特方式行动的单个的人。的人。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群体由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群体由不同的个体组成,个体的特征与状态会直不同的个体组成,个体的特征与状态会直接影响到群体的状况与特点;而个体离开接影响到群体的状况与特点;而个体离开群体则无法生存。个体一旦组成群体
6、,就群体则无法生存。个体一旦组成群体,就具有了新的特征。例如,群体影响、群体具有了新的特征。例如,群体影响、群体心理气氛、群体士气、群体极化等现象,心理气氛、群体士气、群体极化等现象,都是个体所没有的。群体的效能,也非其都是个体所没有的。群体的效能,也非其成员简单相加的总和。研究群体怎样影响成员简单相加的总和。研究群体怎样影响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活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活中各种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中各种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三)群体心理效应(三)群体心理效应群体归属感(群体归属感(sense of group ascription)是指个体自觉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情感。
7、是指个体自觉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情感。有了群体归属感,个体会自觉地维护群体有了群体归属感,个体会自觉地维护群体的利益,并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产生情感的利益,并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产生情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以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以及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及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群体认同感(群体认同感(sense of group identity)是指群体成员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是指群体成员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致的情感。群体成员由于共同的兴趣致的情感。群体成员由于共同的兴趣和目的走到一起,具有共同利益,同和目的走到一起,具有共同利益,同属于一个群体,因此,对群体外部的属于
8、一个群体,因此,对群体外部的重大事件和原则,都自觉保持一致的重大事件和原则,都自觉保持一致的意见和情感,即使是错误的、不符合意见和情感,即使是错误的、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意见和评价,他们也会保客观事实的意见和评价,他们也会保持一致。持一致。群体促进作用(群体促进作用(group promotioning)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得到了支持的力量,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得到了支持的力量,唤醒了个人内在的潜力,表现出了独唤醒了个人内在的潜力,表现出了独处时不敢表现的行为。当群体成员的处时不敢表现的行为。当群体成员的行为与群体规范一致、符合群体期待行为与群体规范一致、符合群体期待时,群体的赞扬和鼓励会促进这种个时,群
9、体的赞扬和鼓励会促进这种个体行为;反之,群体成员的行为与群体行为;反之,群体成员的行为与群体规范不一致、不符合群体期待时,体规范不一致、不符合群体期待时,群体的否定和反对也会对个体行为产群体的否定和反对也会对个体行为产生很大的干扰作用(生很大的干扰作用(interfering)。)。二、群体动力二、群体动力(一)群体凝聚力(一)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group corhere)是)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吸引力,也就指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吸引力,也就是群体成员愿意留在群体中的倾向。是群体成员愿意留在群体中的倾向。群体凝聚力对于群体的存在和活动有群体凝聚力对于群体的存在和活动有着非常重
10、要的作用。在高凝聚力的群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凝聚力的群体中,群体成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体中,群体成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在低凝聚力的群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在低凝聚力的群体中,群体组织涣散,精神不振。体中,群体组织涣散,精神不振。萨赫特(萨赫特(Schacht)针对凝聚力与工作关系)针对凝聚力与工作关系做了实验研究。他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检验了做了实验研究。他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检验了群体凝聚力、对群体成员的诱导对工作效率的群体凝聚力、对群体成员的诱导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图影响(图1)。)。图图1 凝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凝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关系(二)群体决策(二)群体决策群体思维(群
11、体思维(group thinking)群体极化(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群体压力(群体压力(population pressure)群体思维群体思维群体思维(群体思维(group thinking)是指群体决策)是指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它是指高凝聚力的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它是指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寻求一致,以至于对不同意见和评论向于寻求一致,以至于对不同意见和评论采取压制方式的现象。采取压制方式的现象。群体思维经常会导致决策失误。詹尼斯群体思维经常会导致决策失误。詹尼斯(L.Janis,1982)
12、曾研究了美国各界高层)曾研究了美国各界高层决策失误的典型案例。结果发现,由于决策失误的典型案例。结果发现,由于高凝聚力而出现的为保持意见一致而压高凝聚力而出现的为保持意见一致而压制不同意见或批评的做法是导致很多决制不同意见或批评的做法是导致很多决策失误的原因之一。策失误的原因之一。该图是詹尼斯关于群体思维的一个理论分析模型。该图是詹尼斯关于群体思维的一个理论分析模型。这个模型概括地分析了群体思维从原因到后果的各个这个模型概括地分析了群体思维从原因到后果的各个环节。环节。总结了这种群体思维的八项特征,即无懈可击的总结了这种群体思维的八项特征,即无懈可击的错觉、集体合理化、坚信群体固有的道德、对群
13、体之错觉、集体合理化、坚信群体固有的道德、对群体之外的人有成见、对不同意见的直接压力、自我压力、外的人有成见、对不同意见的直接压力、自我压力、统一或一致的错觉以及自愿的思想警卫。统一或一致的错觉以及自愿的思想警卫。怎样防止群体思维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怎样防止群体思维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呢?呢?詹尼斯认为:首先,群体领导人应该詹尼斯认为:首先,群体领导人应该努力做到公正,并培养一种公开咨询努力做到公正,并培养一种公开咨询和讨论的气氛;其次,群体成员应该和讨论的气氛;其次,群体成员应该像支持群体计划一样,鼓励人们提出像支持群体计划一样,鼓励人们提出问题或批评意见;第三,应请问题或批评意见;第三,应请“局外
14、局外的专家们的专家们”对群体成员提出挑战,并对群体成员提出挑战,并给群体带来新的思路;最后,在达成给群体带来新的思路;最后,在达成一个共同的意见之后,群体领导人应一个共同的意见之后,群体领导人应该安排一个该安排一个“第二次机会第二次机会”的会议,的会议,使得群体成员能够将萦绕在心头的困使得群体成员能够将萦绕在心头的困惑和保留意见表达出来。惑和保留意见表达出来。群体极化群体极化群体极化(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是指在群体)是指在群体决策时,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决策时,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
15、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冒险转移冒险转移”(hazardous transfer)是群体极化在决策方面的特殊表现。是群体极化在决策方面的特殊表现。人们倾向于在群体共同决策时比个体人们倾向于在群体共同决策时比个体决策时表现出更大的冒险性。这种现决策时表现出更大的冒险性。这种现象被称为冒险转移象被称为冒险转移。群体极化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解释:群体极化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解释:群体极化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解释:群体极化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群体极化的首要原因是信息的影一种观点认为,群体极化的首要原因是信息的影
16、一种观点认为,群体极化的首要原因是信息的影一种观点认为,群体极化的首要原因是信息的影响。当群体中一种观点得到了最好的解释时,会使某响。当群体中一种观点得到了最好的解释时,会使某响。当群体中一种观点得到了最好的解释时,会使某响。当群体中一种观点得到了最好的解释时,会使某些群体成员被说服,从而改变自己的观点,转向有说些群体成员被说服,从而改变自己的观点,转向有说些群体成员被说服,从而改变自己的观点,转向有说些群体成员被说服,从而改变自己的观点,转向有说服力的观点;服力的观点;服力的观点;服力的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群体讨论会造成规范化的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群体讨论会造成规范化的影响,另一种观点认
17、为,群体讨论会造成规范化的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群体讨论会造成规范化的影响,使人们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支持与自己观点接近而又使人们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支持与自己观点接近而又使人们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支持与自己观点接近而又使人们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支持与自己观点接近而又较极端的人。较极端的人。较极端的人。较极端的人。群体压力群体压力群体压力(群体压力(population pressure)是指由是指由群体内大多数成员的意向或愿望所产生的,群体内大多数成员的意向或愿望所产生的,使群体成员自觉保持与群体大多数成员一使群体成员自觉保持与群体大多数成员一致性的一种无形的力量。致性的一种无形的力量。群体压力与权
18、威命令不同,它不具有强制群体压力与权威命令不同,它不具有强制的性质,而是通过多数群体成员的一致意的性质,而是通过多数群体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压力去影响个体行为。但对于个见,形成压力去影响个体行为。但对于个体而言,群体压力却是一种难以违抗的力体而言,群体压力却是一种难以违抗的力量。量。有时这种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成员违有时这种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而做出与自我意愿完全相反背自己的意愿而做出与自我意愿完全相反的行为。社会心理学中把这种行为叫做的行为。社会心理学中把这种行为叫做“顺从顺从”或或“从众从众”(conformity)。)。三、群体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三、群体对个体活动
19、效率的影响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社会惰化社会惰化社会标准化倾向社会标准化倾向社会从众行为社会从众行为模仿与感染模仿与感染认同作用认同作用(一)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一)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社会助长(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是由特里普是由特里普里特(里特(M.Triplett,1897)首次提出的,也称)首次提出的,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有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社会助长作用,指有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工作时,个体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反起工作时,个体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反之,群体背景给个体带来了干扰,个体行之,群体背景给个体带来了干扰,个体行为效率不如个体独自完成的现象
20、,被称为为效率不如个体独自完成的现象,被称为社会干扰作用(社会干扰作用(social interfering)。)。奥尔波特奥尔波特(F.H.Allport)研)研究发现,社会助长究发现,社会助长广泛存在且和社会广泛存在且和社会干扰作用相互转变。干扰作用相互转变。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工作,并不能一起工作,并不能总是带来社会助长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长作用会逐渐下降,最终转变为社会干最终转变为社会干扰。扰。(二)社会惰化(二)社会惰化社会惰化(社会惰化(social lazing)也称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
21、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体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事情时,个体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时偏少的现象。达达谢尔(谢尔(J.F.Dashiell)研究发现,随着)研究发现,随着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人数增加,个体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人数增加,个体所所付出的努力程度也会相应下降。随后多付出的努力程度也会相应下降。随后多位国外学者研究证实,这种社会现象广位国外学者研究证实,这种社会现象广泛存在泛存在。研究也发现,在以下几种情境下较少研究也发现,在以下几种情境下较少出现社会惰化作用:出现社会惰化作用:(1)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群体成员之间关
22、系密切。(2)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或)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或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3)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导。(4)群体有鼓励个体投入的)群体有鼓励个体投入的“团队团队”精神。精神。(5)个体相信其他群体成员也会像自)个体相信其他群体成员也会像自己一样努力。己一样努力。(三)社会标准化倾向(三)社会标准化倾向社会标准化倾向(社会标准化倾向(social standardization)是指群体在进行共同学习或工作时,多数是指群体在进行共同学习或工作时,多数成员往往在完成工作(学习)的速度和质成员往往在完成工作
23、(学习)的速度和质量上有渐趋一致的倾向。量上有渐趋一致的倾向。而社会心理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没有而社会心理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没有其他人参加的活动,个人倾向于遵从自己其他人参加的活动,个人倾向于遵从自己创造的规范方式。创造的规范方式。迈耶(迈耶(A.Mayer)在一项词汇默写、心算)在一项词汇默写、心算和笔算等难度测验中将被试分为两组,一和笔算等难度测验中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在教室中一起做,另一组在教室外单独组在教室中一起做,另一组在教室外单独做。做。实验结果表明,在一起做情况下,原来单实验结果表明,在一起做情况下,原来单独做而成绩差的学生的测试成绩普遍提高;独做而成绩差的学生的测试成绩普
24、遍提高;那些单独做而成绩好的学生没有明显的提那些单独做而成绩好的学生没有明显的提高,群体的平均差有所减少。这表明共同高,群体的平均差有所减少。这表明共同做时成绩差异的减少是由于其他人的动作做时成绩差异的减少是由于其他人的动作速度和努力的整体水平的暗示所起的激励速度和努力的整体水平的暗示所起的激励与促进作用,而成绩较好者则因缺乏更强与促进作用,而成绩较好者则因缺乏更强刺激的鼓励而放松追求的目标,因而保持刺激的鼓励而放松追求的目标,因而保持原来成绩,甚至有所降低。原来成绩,甚至有所降低。(四)社会从众行为(四)社会从众行为社会从众行为(社会从众行为(social conformity)是指人是指人
25、们在实际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们在实际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产生的与多数人一致行为弃自己的意见而产生的与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即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的心理状态,即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阿希的从众实验阿希的从众实验图图图图3 3 从众实验图从众实验图从众实验图从众实验图被试:被试:大学生,每组由大学生,每组由79人组成。其中只人组成。其中只有一位真被试,其他都是假被试,并接受了有一位真被试,其他都是假被试,并接受了主试的特殊指示。主试的特殊指示。程序:程序:在进行图形知觉实验时,在进行图形
26、知觉实验时,7人围坐在人围坐在桌子周围,并让唯一的真被试靠后坐,主试桌子周围,并让唯一的真被试靠后坐,主试同时请被试看两张成对而分隔开的图片(图同时请被试看两张成对而分隔开的图片(图3)。由被试指出图)。由被试指出图B中与标准线段等长的中与标准线段等长的线段。回答时先让安排好的假被试故意做出线段。回答时先让安排好的假被试故意做出错误的判断,即把错误的判断,即把a和和c说成与标准线段等长,说成与标准线段等长,然后再让真被试做回答。然后再让真被试做回答。结果:结果:不理解真实情况的真被试往往追随多不理解真实情况的真被试往往追随多数人意见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而当被试单数人意见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而当
27、被试单独做实验时,几乎没有人做出错误的判断。独做实验时,几乎没有人做出错误的判断。并且,当群体中有并且,当群体中有1人与群体意见不一致时,人与群体意见不一致时,被试的从众比率会有显著的下降被试的从众比率会有显著的下降结论:结论:受群体成员影响而发生从众错误判断受群体成员影响而发生从众错误判断的,占总人数的的,占总人数的35%37%,这说明群体影,这说明群体影响对个体行为具有增强作用。响对个体行为具有增强作用。影响从众的因素,有群体本身的特点:影响从众的因素,有群体本身的特点:(1)群体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群体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个体在群体中的
28、地位,也影响从)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也影响从众行为。群体中地位较高的人,不易出众行为。群体中地位较高的人,不易出现从众行为,而地位较低者容易出现从现从众行为,而地位较低者容易出现从众行为。众行为。(3)个性特征,如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个性特征,如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自信程度、自尊感等因素都影响到低、自信程度、自尊感等因素都影响到个体是否会产生从众行为。艾克斯个体是否会产生从众行为。艾克斯(W.Jckes,1981)研究发现,被试的果)研究发现,被试的果断性越强,越倾向于不从众。断性越强,越倾向于不从众。此外,群体规模、个体的卷入水此外,群体规模、个体的卷入水平、文化差异、性别差异等都会成为影平、
29、文化差异、性别差异等都会成为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响从众行为的因素。(五)模仿与感染(五)模仿与感染模仿(模仿(modeling)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控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影响,制的条件下,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影响,而引起的一种与他人行为类似的行为。而引起的一种与他人行为类似的行为。感染(感染(infection)是一种情绪传递过程。是一种情绪传递过程。它通过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其他各种各它通过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或行为。感样的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或行为。感染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并非由他染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并非由他人强
30、迫而成。人强迫而成。模仿有两种,一种是有意识的模仿,一模仿有两种,一种是有意识的模仿,一种是无意识的模仿。在无意识模仿中,种是无意识的模仿。在无意识模仿中,模仿者并没有意识到所仿效的行为的意模仿者并没有意识到所仿效的行为的意义和原因,只是不知不觉地仿照别人的义和原因,只是不知不觉地仿照别人的样子。有意识的模仿者可能是出于对榜样子。有意识的模仿者可能是出于对榜样行为的深刻理解,但也可能仅从表面样行为的深刻理解,但也可能仅从表面去模仿别人的行为,而没有注意其目的去模仿别人的行为,而没有注意其目的与意义。与意义。(六)认同作用(六)认同作用认同(认同(identity)是一种综合性的模仿学习。是一种
31、综合性的模仿学习。它指站在他人的角度,从他人的思想、观它指站在他人的角度,从他人的思想、观点或态度来看待事物。这是了解他人和向点或态度来看待事物。这是了解他人和向他人学习的一种方式。他人学习的一种方式。个体经常有效仿他人的倾向。这种倾向使个体经常有效仿他人的倾向。这种倾向使其在感觉、思想、态度和行为举止上去模其在感觉、思想、态度和行为举止上去模拟他人,对他人的整个人格发生全面的、拟他人,对他人的整个人格发生全面的、持久的模仿学习。持久的模仿学习。第二节第二节 大学生班集体心理大学生班集体心理大学生班集体的作用和类型大学生班集体的作用和类型集体的团结集体的团结 个体再集体中的自觉个体再集体中的自
32、觉集体的情绪参与或情感移入集体的情绪参与或情感移入集体的心理气氛与士气集体的心理气氛与士气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影响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影响一、大学生班集体的作用和类型一、大学生班集体的作用和类型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水平,在组织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水平,在组织上有严密的结构,是以共同活动的内上有严密的结构,是以共同活动的内容、目的与价值为中介的群体。与其容、目的与价值为中介的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主要区别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他群体的主要区别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班集体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班集体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生学习、生活的基本
33、组织形式。班集体的作用班集体的作用班集体在学生学习、生活方面具有重要的班集体在学生学习、生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能给予学生作用。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能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教育和正面影响,它既能防止班多方面的教育和正面影响,它既能防止班级内不健康的小团体的形成,抵制不良风级内不健康的小团体的形成,抵制不良风气、不良思想的侵扰,减少和消除不良行气、不良思想的侵扰,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产生,又能使好的思想和行为得到传为的产生,又能使好的思想和行为得到传播、吸收和加强,保证学生有一个稳定、播、吸收和加强,保证学生有一个稳定、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班集体的类型班集体
34、的类型 1简单聚合型简单聚合型 这种类型一般是入学的新生班集这种类型一般是入学的新生班集体,但也有一些高年级组织涣散,人体,但也有一些高年级组织涣散,人心向背的大学生班集体。心向背的大学生班集体。2一般型一般型 同学之间有共同语言,日益相近同学之间有共同语言,日益相近的心理需求,作为班级核心的学生骨的心理需求,作为班级核心的学生骨干能把多数同学团结起来。干能把多数同学团结起来。3成熟型成熟型 同学的主体意识较强,集体舆论同学的主体意识较强,集体舆论质量较高,集体中舆论、竞争、奖惩质量较高,集体中舆论、竞争、奖惩等组织行为调节机制能够有效地运行,等组织行为调节机制能够有效地运行,集体团结一心,具
35、有良好的班风。集体团结一心,具有良好的班风。二、集体的团结二、集体的团结辞海辞海里里“团结团结”的意思是合群、结合、的意思是合群、结合、连结、结交、集合、凝聚。连结、结交、集合、凝聚。俗话说的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俗话说的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利。团结(团结(union)是集体成员沟通与结合的重)是集体成员沟通与结合的重要因素。要因素。(一)取得一致的集体目标(一)取得一致的集体目标集体目标(集体目标(collective target)是指所有集体是指所有集体成员共同努力所要达到的目的。它又可分成员共同努力所要达到的目的。它又可分为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为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长
36、期目标长期目标是指通过集体成员长期的、坚持是指通过集体成员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近期目标近期目标是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体成员共同致力的目指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体成员共同致力的目标。一般来说,近期目标往往比长期目标标。一般来说,近期目标往往比长期目标更明确、更具体。更明确、更具体。集体目标需要与社会目标保持一致性。对于大学集体目标需要与社会目标保持一致性。对于大学集体目标需要与社会目标保持一致性。对于大学集体目标需要与社会目标保持一致性。对于大学生班集体来说,它的目标就是在集体活动中将集体成生班集体来说,它的目标就是在集体活动中将集体成生班集体来说,它的目标
37、就是在集体活动中将集体成生班集体来说,它的目标就是在集体活动中将集体成员培养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员培养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员培养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员培养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这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这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这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这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二)服从于集体规范(二)服从于集体规范集体规范(集体规范(collective creterion)是指是指用以约束集体成员的行为和价值的一用以约束集体成员的行为和价值的一个统一的标准,使集体成员的认识趋个统一的标准,使集体成员的认识趋同,最终将认
38、识模式化、固定化的结同,最终将认识模式化、固定化的结果。集体规范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果。集体规范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的作用。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协调集体成员协调集体成员的活动,提高集体整合水平;统一集的活动,提高集体整合水平;统一集体成员的认识,为他们评价自己与别体成员的认识,为他们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言行提供判断标准;约束和纠正人的言行提供判断标准;约束和纠正偏离集体规范的行为。偏离集体规范的行为。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要求集体成员要求集体成员墨守陈规、循规蹈矩,限制了创造性墨守陈规、循规蹈矩,限制了创造性意见的提出,遏制了成员的积极性。意见的提出,
39、遏制了成员的积极性。(三)调节集体舆论(三)调节集体舆论集体舆论(集体舆论(collective opinion)是集体是集体成员对某一事件公开表达一致的意见成员对某一事件公开表达一致的意见和看法。它是集体成员知识水平、道和看法。它是集体成员知识水平、道德水平、价值观、信仰、兴趣、需要德水平、价值观、信仰、兴趣、需要和期望的反映。和期望的反映。集体舆论对集体成员起着一种评价、集体舆论对集体成员起着一种评价、监督和行为引导的作用,正确利用集监督和行为引导的作用,正确利用集体舆论,可以帮助集体成员有效抵制体舆论,可以帮助集体成员有效抵制来自于外部群体的错误观点和社会舆来自于外部群体的错误观点和社会
40、舆论的影响,防止脱离集体规范行为的论的影响,防止脱离集体规范行为的发生。发生。三、个体在集体中的自觉三、个体在集体中的自觉集体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点表现在参集体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点表现在参加者对各种影响所采取的选择态度(接加者对各种影响所采取的选择态度(接受或拒绝)集体共同的活动内容、目的受或拒绝)集体共同的活动内容、目的与价值。与价值。个体在集体中的自觉是个体不受暗示性个体在集体中的自觉是个体不受暗示性和拒绝,表明其坚定、自主。和拒绝,表明其坚定、自主。集体主义自觉,是个体在冲突情境下依集体主义自觉,是个体在冲突情境下依然遵循集体的理想、目的与价值,即个然遵循集体的理想、目的与价值,即个体
41、采取积极态度选择集体目标,理解集体采取积极态度选择集体目标,理解集体的价值,而非群体压力所致。体的价值,而非群体压力所致。四、集体情绪参与或感情移入四、集体情绪参与或感情移入情绪的参与或感情的移入可以称为情绪的参与或感情的移入可以称为移情移情。移情是使我们站在别人的立场和关系上体移情是使我们站在别人的立场和关系上体验别人的情感与感受。验别人的情感与感受。集体形成的特点之一就是集体成员能够在集体形成的特点之一就是集体成员能够在情绪上与情感上融入集体之中,对集体的情绪上与情感上融入集体之中,对集体的成功或失败产生共同的感受,这是一种情成功或失败产生共同的感受,这是一种情绪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归属感。
42、绪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归属感。情绪的参情绪的参与认同是集体团结的一个重要标志。与认同是集体团结的一个重要标志。五、集体的心理气氛与士气五、集体的心理气氛与士气心理气氛(心理气氛(mental ambience)就是集体就是集体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这种态度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这种态度和感受支配着所有集体成员的情绪。和感受支配着所有集体成员的情绪。士气(士气(morale)是集体成员完成共同任是集体成员完成共同任务时所表现的共同状态。务时所表现的共同状态。勒温(勒温(Lewen)提出了三种领导管理方)提出了三种领导管理方式,管理严密的班级有条不紊,但失之式,管理严密的班级有条不紊,但失之
43、呆板;放任自流的班级行为散漫,情绪呆板;放任自流的班级行为散漫,情绪烦乱;民主形式管理的班级行动协调,烦乱;民主形式管理的班级行动协调,思维活跃。思维活跃。六、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影响六、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影响班集体内的非正式群体大多是为了满班集体内的非正式群体大多是为了满足同学之间相互交往、交流思想、交足同学之间相互交往、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等需要而由一些观点、兴趣、流感情等需要而由一些观点、兴趣、爱好、习惯、志向、态度一致的人自爱好、习惯、志向、态度一致的人自发组合而成的。发组合而成的。班集体内的非正式群体有以下几个特班集体内的非正式群体有以下几个特点:点:(1)心理相容)心理相容 (2)
44、凝聚力强)凝聚力强 (3)会产生非正式领导)会产生非正式领导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影响,可以分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影响,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其积极作为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其积极作用表现在: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用表现在: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心理需要;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增强心理需要;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增强信息的沟通。其消极作用表现在:阻信息的沟通。其消极作用表现在:阻碍了班集体工作的开展;传播小道消碍了班集体工作的开展;传播小道消息。息。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适大学生人际交往调适大学生人际的特点大学生人际的特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人际关
45、系的建立与发展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适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适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平等意识强平等意识强感情色彩浓感情色彩浓富于理想化富于理想化喜欢与异性交往喜欢与异性交往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彼此尊重彼此尊重真诚相待真诚相待主动共情主动共情注重沟通注重沟通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一般可分为三步: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一般可分为三步:(1)开列一个自己沟通情境和沟)开列一个自己沟通情境和沟通对象的清单通对象的清单 (2)评价自己沟通的状况)评价自己沟通的状况 (3)评价自己的沟通方式)评价自己的沟通方式 沟通状况
46、直接决定于沟通的方式。沟通状况直接决定于沟通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沟通主动性和沟通注意一般情况下,沟通主动性和沟通注意水平是评价沟通方式的最有效的两个水平是评价沟通方式的最有效的两个维度。维度。三、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三、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人际关系从建立到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人际关系从建立到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它使交往双方经历了从无关到化过程,它使交往双方经历了从无关到关系密切的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相互关联关系密切的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相互关联的状态。的状态。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实际上是一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实际上是一个情感卷入由浅入深的过程。在此过个情感卷入由浅入深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交往双
47、方采用自我暴露方式来程中,交往双方采用自我暴露方式来增加相互间的接纳性和信任感。增加相互间的接纳性和信任感。根据交往双方自我暴露水平的不同,根据交往双方自我暴露水平的不同,可以将人际交往分为定向阶段、探索可以将人际交往分为定向阶段、探索阶段、交流阶段和稳定交往阶段四个阶段、交流阶段和稳定交往阶段四个阶段。阶段。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首因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近因效应 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投射效应投射效应刻板印象刻板印象首因效应首因效应首因,最初的印象,又称第一印象。首因,最初的印象,又称第一印象。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注意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注意开始接
48、触到的细节,如对方的表情、开始接触到的细节,如对方的表情、身材、容貌等留在脑海中的印象比较身材、容貌等留在脑海中的印象比较深,而对后面接触到的细节不太注意深,而对后面接触到的细节不太注意的人际交往现象。的人际交往现象。这种由先前的信息而形成的最初的印这种由先前的信息而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其对后来信息的影响,就是首因象及其对后来信息的影响,就是首因效应(效应(primacy effect),也就是我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常说的“先入为主先入为主”。近因效应近因效应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指的是最后的印),指的是最后的印象对人们认知具
49、有的影响。最后留下象对人们认知具有的影响。最后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也就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也就是心理学上所阐释的后摄作用。是心理学上所阐释的后摄作用。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比较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而对熟识的人的认知中,近因明显;而对熟识的人的认知中,近因效应比较明显。效应比较明显。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光环效应(halo effect),又称晕轮效),又称晕轮效应。应。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相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相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
50、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做出全面的结论。情况对别人做出全面的结论。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眼里出西施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投射效应(reflexion effect)是指在人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际交往中,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投射可分为两种类型:投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指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某一种是指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某些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了他人身些特性,而把这些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