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市人民医院院区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091334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人民医院院区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市人民医院院区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市人民医院院区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市人民医院院区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市人民医院院区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录第一章 概 述3第一节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3第二节 项目概况4第三节 报告编制单位概况6第四节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6第五节可行性研究的范围7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8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8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5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5第三章 客源分析18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0第一节 项目选址20第二节 建设条件20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24第一节 项目建设规模24第二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6第六章 项目设计方案27第七章 节 能29第一节 项目能耗分析29第二节项目节能措施29第八章 环境影响和水土保持方案31第一节 环境影响分析31第二节 项目水土保持方案34第九

2、章 劳动安全与消防35第一节 安全措施方案35第二节 消防设施35第十章 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和招标方案38第一节 组织机构和实施保障38第二节 劳动定员38第三节 项目招标方案39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工程管理42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45第一节 投资估算45第二节 资金的筹措46第十三章 项目社会效益评价47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48第一章 概 述第一节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莱芜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50年,经过60多年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一所技术精湛、设备先进、专科门类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地市级综合性医院。是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国际爱婴医院。先后被省政府授予“

3、山东省先进单位”;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明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医院始终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以“为群众服务,让群众满意”为服务理念,确立了“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落实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山东省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为主线,着力提高“技术创新力、服务营销力、品牌号召力”,努力打造“创新型、学术型、节约型、平安型、和谐型”医院的发展战略。医院总占地面积10.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5.3万平方米,床位800张。现有正式在编职工1057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230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92人,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市级学科带头

4、人10人,市级中青年学科骨干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享受市政府津贴5人。医院设有职能科室20个,临床科室31个,医技科室14个。年门诊量52万人次,年出院病人3万余人次。医院拥有进口直线加速器、1.5T磁共振、64排螺旋CT、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大型C型臂X光机、数字胃肠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万元以上的先进医疗设备1000余台件。先后开展了心脏冠脉搭桥、心脏瓣膜置换、心血管疾病介入、肾脏移植、各种内窥镜技术、大面积深度烧伤早期切痂整张异体皮自体微粒皮植皮、断指再植等手术并达到了较高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健康要求呈现上升趋势,现有的设施及场地已不能很好的满足

5、群众的医疗要求。第二节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莱芜市人民医院院区扩建工程项目2、建设地点:莱芜市莱城区3、项目地理位置:规划项目基地位于赢牟大街北侧,长勺北路西侧,莱芜城建建安公司东侧,山东泰安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南侧。4、场址土地权类别及占地面积:项目拟建土地属国有土地,建设用地面积70864.2平方米。5、交通条件:场地南侧为赢牟大街,东侧为长勺北路,为出入莱城的交通要道,多路公交车可直达,交通条件较好。6、社会环境条件:项目拟建场址与市人民医院院区相邻,在此场址对市人民医院进行扩建,与原有院区形成统一整体,易于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另外市人民医院院区的扩建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6、的民心工程,定会得到各级领导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7.施工条件:项目选址地点交通便利,水、电、通讯、市政等设施齐全,可满足项目施工及使用要求。8.项目建设进度:该项目分二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建设急救中心与外科综合楼,建设期22个月,从2011年10月份开始立项工作至2013年8月份竣工;二期工程建设内科病房楼,建设期22个月,从2014年1月份开始动工至2015年10月份竣工。9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本期项目总投资为37999.46万元,其中一期工程为24813.06万元,二期工程为13186.40万元。计划自筹资金占工程总投资额的20%左右,银行贷款占总投资额的30%左右,财政投入占总投

7、资额的40%左右,剩余部分通过其他途径进行筹措。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总投资:37999.46万元(不含土地费用);床位规模:1600张;项目用地:70864.2平方米;建筑面积:118400平方米(含地下室);建筑层数:21-22层(1)一期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总投资:24813.06万元(不含土地费用);床位规模:800张;项目用地:48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78000平方米(含地下室);建筑层数:21层。(2)二期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总投资:13186.40万元(不含土地费用);床位规模:800张;项目用地:22197.5平方米;建筑面积:40400平方米(含地下室);建

8、筑层数: 22层第三节 报告编制单位概况一、单位名称: 山东鲁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工程咨询资格等级: 甲级三、资质编号:工咨甲11820060097四、发证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四节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一、国家现行有关政策、法规二、莱芜市城市总体规划三、莱芜市莱城区人民政府总体规划四、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五、山东省建筑工程费用及计算规则六、山东省建筑消耗量及价目表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八、莱城区人民政府提供的其他相关基础资料。九、综合医院建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五节可行性研究的范围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二、市场预测三、项目建设规模与

9、建设内容四、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五、项目设计方案六、环境保护、节能 七、项目实施进度八、投资估算和资金筹集九、经济效益分析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一、 项目提出的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包括医疗在内的十大民生保障体系全面建立,群众对医疗服务和健康保健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莱芜市人民医院作为该市最大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地市级综合性医院,目前编制床位仅有590张。2010年全院门急诊接诊病人52.9万人次,比2005年的30.3万人次增长74.6%;住院人次达3万人次,比2005年的1.8万人次增长66.7%。201

10、1年一季度市人民医院床位使用率达到115.1%,各科室等床、加床现象普遍存在,已难以满足病人就医需求,群众对此多有抱怨。医院医疗用房已显严重不足,病人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日趋突出。规模不大,床位不足已成为制约医院快速发展的瓶颈。为能给广大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根据市人民医院现所在地及周边环境情况,建议市人民医院向北扩建,征用赢牟大街以北、长勺路以西约106亩土地,扩大院区规模,依据地理优势将新建院区进行前瞻性规划,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设莱芜市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二、莱芜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莱芜市面积2246平方公里,人口129.85万。辖莱城区、钢城区、三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11、、一个旅游度假区。区位优势明显,属省会城市群经济圈,1小时可达济南机场2小时左右可达青岛港。产业优势明显,有“绿色钢城”之称,钢铁产能2000多万吨;是“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山东省三大特色新材料聚集区之一;是“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人文优势明显,齐鲁文化在这里交汇,形成了“崇德尚实、重工厚商”的地域文化风尚;有两千多年的冶铁史,是历史上重要的冶铁中心。先后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2010年,在莱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发

12、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46.33亿元,同比增长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8.61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30.18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7.54亿元,增长13%。分地区看,莱城区实现生产总值338.2亿元,增长12.3%;钢城区实现生产总值208.14亿元,增长11.8%;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60.05亿元,增长20%。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市生产总值达

13、到54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完成增加值373亿元,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22家,比上年增加73家。钢铁产业继续升级改造,全市钢产量达到1700万吨。非钢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8%。积极培植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2.5%,比年初提高3.2个百分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建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0家。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载体建设成效明显,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增长13%。投资、消费带动有力,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8亿元,增长2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亿元,增

14、长18.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5.3亿元,增长8.01%。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03%,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减少2%和5%,均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 (二)大力推进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两新”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城中村拆迁259万平方米,9个示范镇52个项目全部开工,新建农村社区住房1.5万户。“两股两建”稳步推进,56个村(居)集体资产、5.8万亩土地完成股权化改造,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96家,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流转超过8000亩。农村住房确权发证工作进展顺利。粮食生产获得丰收,特色畜牧业快速发展,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

15、.8万亩,造林补植6.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9%。农高区建设步伐加快,标准化种植基地达到12万亩。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建设农村道路120公里,实施76个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150个标准化用电村,完成10个镇天然气管网建设。基本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5座大中型水库、6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竣工,牟汶河拦河闸二期工程顺利启动。新一轮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正式实施,节约集约用地取得新成效,国土资源管理秩序进一步好转。 (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全民创业深入开展,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2.5万户,私营企业突破1万家,分别增长14.7%和12.1%。扎实推进排忧解难服务活动,为企业

16、解决各类问题590个,企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与央企、强企合作,汇源工业园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全市完成招商引资9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770万美元。泰丰集团在香港成功上市。珠江村镇银行落户莱芜市。金融市场运行平稳,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达到586亿元和465亿元,分别增长4.2%和8.9%,城乡居民储蓄达到299亿元,增长14.3%。外经外贸快速回升,实现进出口26.5亿美元,其中出口10.3亿美元,增长74.6%。农产品出口创历史新高,达到5.6亿美元。 (四)高度重视改善民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988元和8311元

17、,分别增长10.8%和13.6%。积极落实扩大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2.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7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城乡双零家庭保持“动态消零”。城镇医疗、失业保险实现市级统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国家试点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8%。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供养率保持在75%以上。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完成实物配租房建设740套,2385户城乡低收入家庭和742户优抚对象领取住房补贴。32处新建社区老年公寓投入使用。2010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全部完成。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18、。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长足进展,群众文化活动更加活跃。新修莱芜市志通过专家评审。体育事业取得明显进步,莱芜市在第22届省运会金牌榜名列第十,在亚运会上获得首枚金牌。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3。“平安莱芜”建设扎实有效,信访工作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食品药品监管成效明显。“五五”普法顺利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对口援建北川提前一年全部完成。国防动员、双拥共建、审计、统计、档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新闻出版、对台事务、妇女儿童、残疾人、气象、地震、物价、仲裁、机关事务、人民防空、无线电、红十字

19、会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五)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城乡环境更加优美。莱芜中心片区旧城更新规划、高新区北片区等城市设计编制完成。市文化中心一期工程顺利竣工,钢铁博物馆、城市规划馆开馆使用。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进展顺利。台莱线、龙潭大街等16条道路改造完成,7条道路实施强电下地。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竣工,第三污水处理厂启动运营。绿化亮化不断加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莱芜市在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列地级市第12位,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中列第14位。雪野旅游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成

20、功举办2010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叫响了“航空运动之城”的城市品牌。 (六)大力加强政府建设,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按时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45件、政协提案202件。加强阳光政府建设,拓宽民意诉求渠道,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扎实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压缩15%以上。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沟通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力压缩行政支出,市级机关单位公用经费压减10%。全面推行目标绩效管理,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21、。市、区、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严格落实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开通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推进科技防腐体系建设,有效提高了廉政建设水平。 三、交通条件莱芜市对外交通的主要途径为铁路和公路。莱芜市的铁路主要为周围地区及矿区服务。莱芜市东站现为三等客货运站,货场面积66403平方米,各种线路20股。相对与铁路而言,莱芜市的公路交通比较发达,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10公里,其中国省干线公路8条(国道1条,省道7条)合计里程336.8公里,高速公路里程95.5公里,一级公路52公里,二级公路140.4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46公里,列全省第8位。

22、 境内有205国道、省道莱明路、莱麻路、莱肥路、09公路、仲临路及姚口路,莱新高速公路、莱博高速公路和泰莱一级汽车专用线构成了以莱城为中心以高等级公路为主框架、干支相连、七通八达的对外交通公路网络,大大提高了莱芜的对外交通能力。济青高速公路南线已于2007年底通车,更加缩短了莱芜至济南、青岛的距离,使莱芜的公路交通更加便利。城市道路九纵连八横、二环绕全城、主次干道相连、老城新城相贯通。莱芜市所在区域为一系列的河谷平原和盆地,山丘和盆地相间排列,走向受基底褶皱影响,多呈东西方向,无明显的地质条件限制。四、能源供应状况莱芜市现拥有水源地6处,水厂4座,DN75以上管网长度达到130多公里,供水面积

23、38.5平方公里,日供水能力13.8万立方米,目前实际日供水量5.7万立方米。莱芜市建成区用电来源于莱芜电网,电力来源主要是莱城电厂、莱芜电厂、博山白洋河电厂、莱芜阳光电力有限公司。110千伏变电站主要有莱芜变电站、谷家台变电站、大桥变电站、苗山变电站。莱芜市城区的排水体系是雨污合流式,建成区范围内共铺设排水管渠100公里以上,其中暗渠67公里,明沟33公里,建成区范围内排水管网普及率已经达到80以上,工业“三废”实现达标排放。莱芜市城区及开发区大部分区域实现了集中供热,供热主、支管网58公里,供热面积达120余万平方米,年平均日供气量达2万立方米。莱芜市城区燃气主要由煤气和石油天然气两部分组

24、成,人工煤气气源为泰山钢铁公司焦化厂,石油天然气为自淄博铺设石油天然气管道。邮电通信业稳定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7.5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8.6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9.81万户,宽带互联网用户达到3.13万户。从经济区位来看,莱芜市莱城区,地处鲁中,位于莱芜与济南、淄博、泰安三市共同构成的鲁中城市群中,可全方位的接受莱芜市区、及济南、淄博、泰安等周边大中城市的辐射。莱芜市人民医院扩建项目地址位于位于赢牟大街北侧,长勺北路西侧,莱芜城建建安公司东侧,山东泰安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南侧。场地南侧为赢牟大街,东侧为长勺北路,为出入莱城的交通要道,多路公交车可

25、直达,交通条件较好。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和健康保健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医疗作为十大民生保障体系的内容之一,对医院的要求就更严格、更高。莱芜市人民医院作为莱芜市最大的一所市级综合性医院,目前出现规模不大、床位不足的瓶颈,就更需要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环境,为广大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因此人民医院院区的扩建提上日程。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符合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越来越重视医疗事业发展,国家和省、市均制定和发布了关于扶持医疗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多项优惠政策扶持和促进医疗事业发展。突出医疗特色优势,

26、充分使用简便低廉的适宜技术为人民群众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和疗养保健服务。同时,作为医疗科研、医疗和培训基地,为广大农村培养医疗人才。莱芜市人民医院符合上级政策要求,符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二、满足莱芜市社会经济各方面不断发展的需要莱芜市政府非常重视民生的发展,根据2011年莱芜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2010年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988元和8311元,分别增长10.8%和13.6%。城镇医疗、失业保险实现市级统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国家试点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8%。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2010年财政对医疗卫

27、生支出3.31亿元,增长26.81%。莱芜市人民医院作为莱芜市最大的一所市级综合性医院承担着莱芜市区以及周边的医疗卫生的保障责任。三、满足莱芜市区及周边乡镇群众基本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的需要莱芜市面积2246平方公里,人口129.85万。辖莱城区、钢城区、三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一个旅游度假区。再加上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医院的规模已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扩建人民医院,来满足基本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的需求。四、满足群众疗养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对疾病治疗和康复休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规模已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第三章 客源分析莱芜市面积2246平方公里,人口129.85万。辖莱

28、城区、钢城区、三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一个旅游度假区。莱芜市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快速发展。莱芜市人民医院建成后将拥有雄厚的医师力量、优越的医疗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一、客源递增状况及预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收入的提升,人民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不断提高,再加上莱芜市人民医院作为莱芜市最大的一所市级综合性医院,知名度高,声誉好,并且莱芜市人民医院正向三级甲等医院的方向迈进,将来会发展的更好,服务质量也将更好。而现在人民更趋向选择一所有保障、放心、技术精湛、服务质量优的医院。住院条件的改善再加上交通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选择人民医院的数量将不断上升。二、优势分析1、莱芜市人民医院环境优雅

29、,医疗设备配套齐全,可吸引一大批技术好,医德好的医生来院为广大患者提供服务。2、规模大,起点高。莱芜市人民医院是莱芜市人民政府所建设的地市级综合性医院,规划起点高,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3、交通区位及原有品牌优势莱芜市人民医院位于莱芜市区北部,长勺路直通南北,北外环路连接钢城区、莱城工业区及雪野旅游区,现公交车已覆盖至各个镇、县、村,交通十分便利。同时,莱芜市人民医院作为莱芜市的市级医院,建院时间早,医疗水平高,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在莱芜市人民心目中知名度高,口碑好,服务有保障。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第一节 项目选址莱芜市人民医院位于赢牟大街北侧,长勺北路西侧,莱芜城建建安公司东侧,山

30、东泰安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南侧。场地南侧为赢牟大街,东侧为长勺北路,为出入莱城的交通要道,多路公交车可直达,交通条件较好。新址与医院仅一路之隔,并且为独立院区,项目建设不影响医院的正常医疗工作。第二节 建设条件一、自然条件莱芜位于北纬36度,东经117度,地势南缓北陡,整个地势由东向南倾斜,大汶河由东向西横贯盆地中部,项目所在地区属河谷平原,区内用地较平整。该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地质构造受鲁中纬向构造及鲁西旋卷构造控制,区内岩浆活动剧烈。地形走向呈东西向展布,基岩多露于周边山丘区,中间被新地层覆盖。岩溶水和冲击层孔隙水为主要地下水源。地下水以大气降水、河道侧渗入灌溉回归等方式补给。二

31、、气象条件1、气温莱芜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2.5最热月平均温度27.3最冷月平均温度-3.9极端最热温度33.5极端最冷温度-11.6夏季平均风速3.7m/S冬季平均风速3.3m/S年最大降雨量125.47mm相对湿度91%抗震设防烈度7度2、地质及水文地质莱芜市地层出露较齐全,自太古界至第四系地层多又出露。项目周围地层主要由汶河水冲击形成的粘土、粉质粘土及中粗沙,下伏基岩为第三系粘土岩。莱芜市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3.2167亿立方米,地下水类型以重碳酸盐为主。地下水循环条件好,溶滤作用较强,岩石中易溶成分被大量带走,使水质淡化,化学类型简单,适合饮用及工业生产。

32、3、地震强度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版)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该地区的地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工程按七度抗震设防,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特征期0.25s。2009年1月7日,莱芜市莱城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莱芜区地震安全性评价及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的通知,对于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要求进行设防。该医院建设区域位于莱芜市城区地震小区划范围以外,地震烈度按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及参数区划图确定。按照以上要求,工程须做到:(1)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地质勘察,以查明场地的地质情况,并据此对地基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达到工程的抗震要求,确保地震时地基不致开裂、

33、塌陷或液化。 (2)建筑物的布置要简单规则,利于抗震。建筑物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立面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高度不要超过规定,避免过于空旷,尽可能使开间小,隔墙多,以增加水平抗剪能力。如有特殊要求,必须事先采取措施。 (3)结构体系要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地条件、地基、结构材料和施工等因素,经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综合比较确定。 (4)建筑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联结部位或薄弱环节要加强,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同时必须保证施工质量。通过以上措施,该工程能够达到7度设防的

34、要求,满足使用功能。4、交通条件境内泰莱、博莱、济莱青三条高速公路,辛大(胶济支线)、磁莱(京沪支线)铁路贯穿其中,1小时到达济南国际机场,2小时左右到达青岛港口,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5、配套设施(1)供水:地下水资源丰富,采用市政管网供水用于生产生活用水。(2)供电:莱城区电力充足,境内电厂装机总达200万千瓦,发电能力103.38千瓦,而且配电线路已敷设至建设地点。(3)人力资源:莱芜市是著名的基础医疗先进城市,职业技术医疗发达,拥有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能满足对人员素质的要求。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第一节 项目建设规模一、建设项目主体内容该项目建设21层的急救中心与外科综

35、合楼一栋,22层的内科病房楼一栋,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主体建筑为急救中心与外科综合楼。共21层,地下两层。地下二层为停车场,地下一层为中央空调、配电室、泵房、药剂仓库、设备仓库、供应室。1-3层为急救中心,设有急诊门诊、观察室、抢救室、候诊区、急诊挂号、收款处、中心实验室、血库、超声、影像、药房、住院处、医保及新农合结算中心、值班室等,4层为会议室、多功能厅、食堂及餐厅等。5层为ICU和手术室,6-21层为外科病区,分别设置普外科3个病区、肛肠外科1个病区、神经外科2个病区、心胸外科2个病区、泌尿外科1个病区、烧伤外科1个病区、小儿外科1个病区、骨科4个病区、妇科2个病区、产科及分娩室3个

36、病区、眼科1个病区、耳鼻喉科1个病区、外科保健病房3个病区,口腔科1个病区,共计26个病区,预留6个病区,共计800张床位。委员会二期工程主体建筑为内科病房楼。共22层,地下两层。地下二层为停车场,地下一层为中央空调、配电室、泵房、药剂仓库、设备仓库、供应室。1-2层为心内科、3-4层为神经内科、5-6层为呼吸内科、7层为内分泌病区、8层为消化内科、9-10层为肾内科、11-12层为肿瘤内科、13层为血液内科、14-15层为小儿内科、16-17层为内科保分健病区、18-19层康复病房、20-22层为预留病区及其它功能区。二、公建配套设施内容1、给水系统生活用水水源由莱城工业区市政给水管网供给,

37、给水管网管径为DN150。本次建设给水系统直接从院外市政给水干管接入,新建建筑给水管网管径均采用DN150,能够满足生活和消防用水的需要。2、排水系统室内排水采用污水、废水分流制,室外采用雨、污水分流制。粪便污水进入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处理后排入院内污水管网;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厂;院内污水由院内污水管汇总后排入院外市政污水管网。 3、弱电规划本工程弱电设计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灯光控制系统一般场所为荧光灯或节能型光源,楼梯间、门诊、病房等场所设置应急照明,采用220V电源供电,采用现场控制开关。在大空间房、走廊、安全出入口,楼梯间、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疏散指示。(2)日常广

38、播和紧急广播系统(3)医疗设备管网系统病房楼按标准化要求设备医疗设备管网系统。第二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总投资:37999.46万元(不含土地费用);床位规模:1600张;项目用地:70864.2平方米;建筑面积:118400平方米(含地下室);建筑层数:21-22层二、一期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总投资:24813.06万元(不含土地费用);床位规模:800张;项目用地:48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78000平方米(含地下室);建筑层数:21层。三、二期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总投资:13186.40万元(不含土地费用);床位规模:800张;项目用地:22197.5

39、平方米;建筑面积:40400平方米(含地下室);建筑层数: 22层第六章 项目设计方案一、设计思想以莱芜历史为底蕴,以莱芜文化作为设计的背景,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赋予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创造出一个舒适大方、有利于患者就诊、康复的工作用房。二、设计原则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保持环境的舒适性,按照综合性医院规范合理布局,新院区建筑位置要与原有院区主建筑群在同一轴线上,注重建筑的整体形象,力求协调美观。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及雨水利用等技术,节约能源,创造一个宜人的环境空间。三、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项目在场址东南位置与现有院区楼群同一轴线上建设急救中心及外科综合楼。合理布局急诊、重症监护室(ICU)、

40、手术室、住院处、药房、中心实验室、超声、影像检查等,并辅以车库、停车场、中央空调、配电室、泵房、绿化,先解决住院难问题。四、规划设计方案规划设计方案结合现有场地,本着不影响周边环境,力求节约用地,让出更多空间绿化、美化,绿地面积不应小于30%,以人为本,配套建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方便患者就诊。新院区在南侧临路开设出入口并与原有院区采取地下通道或高架通道封闭式连接。结合院区入口配置广场,充分考虑就诊、医技、住院部门相互间的功能联系,减少行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预留充足的节点和端口以适应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按照环保要求设置污水处理站及焚烧炉,与主要建筑保持一定距离,临靠院区偏僻角落。五、

41、建筑设计风格考虑到医疗卫生用房的特殊功能,主楼群的建筑风格力求简洁、明快、实用、高雅。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效果和完备的使用功能,融入绿色建筑理念,形成建筑风格的和谐统一,打造成莱芜市突出时代特征的又一标志性建筑。要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把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和装修效果融为一体,协调一致,充分考虑到患者生理、心理需求,力求温馨、典雅、朴素,体现建筑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双重特性。第七章 节 能第一节 项目能耗分析一、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本工程年用水量53280立方/年,折标煤13.69吨;年耗电量206万千瓦,标煤253.96吨。本工程全年共耗各类能源折标煤267.65吨。二、能源供

42、应状况分析本工程实施地点水电配套设施都能够解决,且各项能源量均有余量,能够满足工程建设及运营需求。三、能耗指标:序号能源名称实物量折标煤量(t)折标煤系数单位数量数量单位系数1电kWh2060000253.96kgce/kW.h0.12292自来水kt25.4813.69t/kt0.25713合计267.65第二节项目节能措施为贯彻国家颁布的节能法,同时保持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本项目将采取具体措施,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主要有:总体布局上符合规划要求外,变配电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能量损耗,同时选用节能安全型的电力变压器及配电设施。采用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及门窗型材,提高建筑的保温功能,建

43、筑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可以降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照明设备的选用及节能措施:照明灯具采用高光效、高显色、低眩光、长寿命格栅日光灯;日光灯采用长寿命、低损耗的电子镇流器(功率因数不小于0.95)。选用国家推荐的节能型产品和设备,采用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来实现对食宿大楼人工照明的智能控制,以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实现绿色照明。同时尽量降低峰值负荷和缩短运行时间,起到最大节能效果。项目采用地源热泵技术,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40%,另外,低能温度较恒定的特性,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设计安装良好的地源热泵,平均来说可以节约用户30%40%的供热制冷空调的运行费

44、用。建筑物给水进户管设水表计量,以节约用水,对水能源尽量循环使用,尽量少排放。第八章 环境影响和水土保持方案第一节 环境影响分析一、环境保护标准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有关规定,本项目主要采用如下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污水排放综合标准(GB8978-199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CJJ 14-2005)建

45、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其他有关标准二、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1.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污水为厕所、食堂废水及医疗用水。厕所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合并纳入市政管道,对周边水体环境无直接影响。食堂废水须经格栅、隔油池处理后直接排往污水处理厂,对环境影响较小,医疗用水经特殊处理后排放。2.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所在区域为混杂区,声环境质量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本项目属医院建设项目,经测算产生的噪声在50-60dB之间,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对周围的环境影响不大。3.大气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所在地大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

46、5-1996。项目建成后有少量汽车进出停车场,尾气排放量小。4.固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医疗垃圾设置特别处理及存放室,按现有管理办理处置。本项目落实各种污染防治对策后,产生的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三、项目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在整个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有原有建筑物拆除、土地平整、打桩、回填、砼灌注、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和搅拌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加上大风,施工扬尘将更严重。2、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施工的噪声源主要

47、有挖土机、推土机、装卸机、打桩机、水泥搅拌机、吊车、沙轮机、电钻、电梯、切割机及各种车辆等。3、施工排水、弃土及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日常生活需排放一定量的生活废水;施工过程中将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废弃物,同时在建设施工期间需要挖土、运输弃土,运输各种土筑材料,如砂石、水泥、砖瓦、木料等。四、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应严格按照当地有关规定进行文明施工,落实具体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施工扬尘对运输黄砂、石子、建筑垃圾等车辆应严密覆盖,绝对防止散落;对施工场地和道路应实施洒水抑尘;对露天砂石等建筑材料堆场必须用帆布或塑料纺织布封盖;禁止在大风天气进行建材的露天堆放及搅拌作业。2、施工噪声施工过程中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高噪声施工设备的维修管理,减少设备非正常的噪声;施工车辆的运行路线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