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豫农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089734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豫农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豫农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豫农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豫农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豫农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豫农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2目 录第一章 总论 3第二章 项目背景 6第三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14第四章 市场分析15第五章 项目建设整体方案16第六章 项目选址18第七章 工程技术方案20第八章 组织与管理23第九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25第十章 财务估算27第十一章 综合评价29第十二章 结论30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要(一)项目名称:豫农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扩建。(三)项目建设单位:(四)项目建设地点: (五)项目负责人: (六)建设内容及规模:1、种植区150亩,主要繁育和种植有特色的花卉、苗木、果品及农作物育种等,出售花卉、苗木、果品和观赏相结合;

2、建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26600平方米。2、水面养殖区20亩,主要养殖各种鱼类,根据地形设置5个垂钓区;在水面旁设水上大棚养鹅区。3、绿化基地养殖区150亩,主要建设3000平方米鸡舍,进行立体养鸡,利用开阔的绿化基地采取圈养与散养相结合的方法养殖本地柴鸡。养殖区旁建设5个化粪池,共400立方米。4、观光农业服务区100亩,主要为观光游客提供各种服务设施。(七)项目的特点1、规模性。本项目规划占地面积420亩,集特色种植、畜禽圈养、散养、渔业、水面立体养鸭、垂钓、农业观光与一体,具有投资大、规模强、产出高的特点。2、循环性。一是资源利用的循环性,现有的水面,从事渔业生产,另外还根据地形科学地设置

3、几个垂钓区,同时在水面上方搭建养鸭棚,进行立体养殖;在绿化基地上,建设鸡舍,同时还设立散养区,使规模养殖自然化,另外,种植基地又将作为旅游观赏区;项目在设计时注重观赏性,将建立观光旅游带和相关服务设施,循环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二是生产过程的循环性,养鸡产生的粪便等作为种植业的肥料;部分粪便投入化粪池;养鸭产生的粪便直接排放在鱼塘内,增加水塘的肥力,有利于鱼的生长;养殖的畜禽将作为接待观光旅游人员的佳肴。3、生态性。项目力求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在建设中,扬长避短,保护现有的良好资源,维护有安全隐患的部位;在经营中,力求循环利用,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及促进动植物生长的化学产品,生产过程全部为有机化

4、;养殖畜禽产生的粪便用于种植业的肥料;在旅游观光中,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不安排有损环境的项目,环保化处理游客留下的生活垃圾。(八)项目建设年限项目建设期5年,即2015年5月至2020年4月。(九)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苗木及流动资金200万元。项目资本金解决1000万元,贷款及争取资金扶持200万元,(十)效益分析项目全部达产后,年收入2020万元,净利润915.19万元。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一)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二)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的要点;(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刚要;(四)河南省国民

5、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六)尉氏县统计年鉴;(七)尉氏县土地利用规划纲要;(八)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九)河南省生态省建设省级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十)其他与项目有关的技术资料等。第二章项目背景一、项目建设背景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原则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农业体系。它要求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把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把大农业与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利用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经济发展与

6、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种养殖能够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一个地区的其特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特有的生物资源,历经劳动人民选择培育,展现了它的独特农业景观。不仅说明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树适其土”的现实,而且各地区只有充分利用其特有资源生产农产品,发挥地区农业优势,才能调整好农业结构,改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考虑趋同的弊端,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农业生态种养殖适应了多层次、多样化、多变化的市场需求。实践证明,只有饱和的产品,没有饱和的享受。消费者对农业市场的动态或静态需求无止境,而且是同类农产品的多层次,不同农产品的

7、多样化,数量质量品种的多变化。一个地区绝对生产不了市场需求的所有农产品,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产品产自许多地区。每个地区只有发展特色农业,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真正使农业增效、企业增收、农民增收。农业生态种养殖适应了地道产品、绿色天然、营养保健的消费需求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消费者需求信息说明,地道、天然、营养和保健类的农产品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市场非常广阔,这也是新阶段消费者对农业的客观要求。只有坚持农业生态,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才能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农产品。目前,本地区的农业种养殖业大都是传统的生产模式,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的种植和养殖,而且以家庭自己消费为主,缺乏规模化、

8、集约化的生产,尤其是立体循环式的生产,传统的生产方式,只能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进行简单化的生产,不能适合市场的需求,生产成本高,产出率低,更重要的是极大的浪费农业资源,甚至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合理,还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业生产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建立立体、循环、生态农业种养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建设立体生态种养殖项目是当前鼓励和扶持的产业政策。河南省豫农人生态农业科研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农业种养殖的企业,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具有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也是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

9、业竞力的需要,该项目的实施,将在本地区引入全新的农业生产理念,带去更多的农民从事规模化、生态化的农业生产,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化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河南省豫农人生态农业科研有限公司前身只是一个普通的生态农业,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所有的农业企业的效益有下降趋势,为了使生态农业更有活力、更有优势,企业在农业附近建起了鸡舍,搞起了循环有机养殖,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即使这样,要想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10、除要做大做强畜牧养殖以外,还需结合当地地形地貌、自然环境进一步扩大老规模,拓宽业务范围,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担风险能力。因此,建设立体生态种养殖项目,以满足人们多层次、差异性的需求。建设之初,该项目就按绿色环保的宗旨发展,通过加强和规范管理,加大科技投入,使农业生态养殖发展的有条不紊,提高了企业的效益,也增强了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总之,强化养殖,拓展种植,开展观光旅游,可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与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对公司来说,既是可行的,也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二是适应当代消费者需求的需要。河南省豫农人生态农业科研有限公司正处于二次创业攻坚时期,为了适应当代消费者的需求,除了强化生态农业生产以外,

11、还需调整企业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发挥当地的潜能,公司处于偏远农村、原生态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必须全面优化现有的存量资产和发挥资产优势,特别是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与抵御风险的能力。立体生态种养殖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与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对提升豫农人品牌形象、抵御风险的能力大有裨益,也可以通过政府农业部门的窗口加强宣传,以展示公司的形象与实力,意义重大。三是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率的需要。河南省豫农人生态农业科研有限公司原只从事生态农场,生态农业周边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单一的生态农业生产,生产成本也难以降低。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的

12、建设,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和资源,开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利用养鸡、养鸭等产生的粪便作为种植业的肥料和渔业生产的饲料替代品,不仅可以保护环境,也降低了公司的生产成本,同时,开展农业观光旅游,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是本项目符合当前产业政策,为国家鼓励和支持的产业。河南省委在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出了建设四大基地的目标,建立城镇型农业生产基地是四大基地之一,提出要发挥我省农业大省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农业生产,加速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步伐,逐步实现由农业大省为农业强省的目标。尉氏县政府也提出,要发展、推广现代化的新

13、型农业,要加快城镇型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尽快实现带动城镇农民早日致富的目标。二是自然条件优越。尉氏县豫农人生态农业科研有限公司立体生态种养殖项目区位于尉氏县朱曲镇,尉氏县地形呈西北高而东南低趋势,西部7条岗系交错,14条主脉南北起伏,最高点海拔133米(岗李乡冉家村北);西南部为海拔0米左右的高台平地;东部为黄河淤积平原,平均海拔65米左右,最低点海拔59米(永兴乡李岗村北)。境内南有双洎河、杜公河,东有贾鲁河,中有康沟河,蜿蜒东南,先后汇流出境,注入淮河。尉氏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年千均无霜期215天,年平均降水量692.3毫米。年平均日照24

14、81.9小时。本县七十年代中期前水涝普遍,之后,渐呈干旱趋势。周边环境良好,为保持生态环境,开发时保留部分天然环境,坑谷留足自然植被,远离村落和工矿企业,大气、水质、土壤未受污染,是建设生态园的理想地带。三是具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和管理基础。在未建立本项目的时候,本企业长期从事生态种植、生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生产技术成熟,所生产出的生态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市场上颇受青睐,在消费者中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且本企业多次前往一些大的、优秀的企业参观考察,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学习最新知识,及时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同时还吸取别人科学和管理,使得本企业一直向前健康稳定的发展着。因此,本项目具有坚实的生产经

15、营与管理基础。四是具有区域优势和市场优势。项目区位于尉氏县朱曲镇偏远村庄,座落在地域平坦、生态环境完好的铁匠庄村,生态环境优越,无工业污染,距朱曲镇2公里、未来省道高速口1.5公里,交通便捷,四通八达。随着地区的开发及建设,此区将成为尉氏县旅游、度假、休闲的人口聚集之地。本公司将在政府的支持下,抓紧建设办公区、后勤区、生态养殖区,项目区将成为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以科技示范、科普教育及花卉、果品、地方特产展示为主题,将成为自然、恬静、优美的生态农业。三、项目法人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单位为河南省豫农人生态农业科研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号93410223MA3X9JDQ9P,法

16、定代表人曹新房,注册资本200万元。河南省豫农人生态农业科研有限公司前身是一家生态农业,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投入的项目含养殖业和种植业。现在固定资产280万元,职工16人。公司成立以来,实行规模化开发,规范化管理,产销一体化经营,主要从事畜牧、经果林以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以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坚持“保护生态、集雨节灌、有机生产”。从创业至今,通过植树、种草等行之有效的措施,生态环境得到了美化;提高了养殖效益,经过不断摸索,积累了一些散养柴鸡、鸭、鹅等经验,为客户提供了肉质鲜美的禽蛋肉等产品。公司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一座以生态养殖为优势、以经果林为特色,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

17、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为社会提供正宗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司致力于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打造品牌,积极改进和规范饲养、栽培管理技术,探索有机食品基地生产管理模式,不断加强生产全过程标准化建设,不断优化公司内部管理机制,公司的发展方向是:把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成集水果生产、畜禽生产、渔业生产、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园,实现农业产业化健康持续发展。项目建设期,将健全管理制度,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下设生产部、营业部、办公室、财务部等,各部门均制定明确的职责和管理办法,确保各司其职,运转有序。公司将坚持“保护生态,有机生产”的理念,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管理技术规范和标准,积极探索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18、管理模式,通过制定并执行科学的生产计划,实行标准化生产,严格控制产品采收成熟度和分级包装标准,提升基地内各种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第三章项目区基本情况河南省豫农人生态农业科研有限公司位于尉氏县朱曲镇铁匠庄村,座落在地域平坦、生态环境完好,距尉氏县朱曲镇政府2公里、未来省道高速口1.5公里,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总面积53.6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3。耕地面积61934亩,其中平原占91.7,岗丘占8.3,全镇可利用水面积225亩。项目区气候条件优越。朱曲镇平均海拔65米,年平均降雨量692.3毫米,年平均温度14.1度,年日照时数2481.9小时,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温带半湿润季风

19、气候的过渡地带。其特征是季风显著,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热、水条件优越。第四章 市场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倡导绿色餐饮,打造品质生活”是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无公害绿色食品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首选,同时,美化生活、休闲娱乐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当前,本地区绿色食品的生产,美化生活、休闲娱乐的方式和场所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无公害有机食品市场上供不应求。本项目主要是通过立体生态方式开展特种种养殖生产,全部生产过程实行有机化,不使用任何促进动植物生长和病虫防治的化学制品,另外,在种养殖的品种选择上,也力求“土”、“野”,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和品质

20、,产品投入市场后,将会受到人们极大的欢迎。在立体生态种养殖的同时,因地制宜地结合基地的特点,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开展观光旅游,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利用自然生长的蔬菜果品及土家禽等无公害绿色食品为游客提供餐饮,还提供自助、自主餐饮活动,游客可以自己在采摘蔬菜果品,可以自己猎捕土家禽,自行烹饪。高品质的绿色食品,加上灵活的营销方式,将为本项目拓展广阔的市场。第五章项目建设整体方案一、项目建设方针以农业科技生产为宗旨,以现代化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消化、吸收、示范、推广为基础,充分发挥现代高科技农业生产的观光效应,以农业科研、生产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资源,并加以提高利用,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形成以

21、农业保观光、观光促农业的良性循环。因地制宜,将园区规划成为体现地方特色和引进新、奇、特项目相结合,突出农业高科技的技术特征,形成一个融观光性、可参与性和具有乡土气息及农业文化内涵的自然、清新、质朴的生态农业种养殖园。二、项目规划目标以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和高科技生态农业为根本,在保证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该地区成为21世纪面向尉氏及周边城市,集农业生产、名贵花卉、果林、畜牧水产养殖、高科技培训、推广、示范、休闲游赏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养殖园和旅游风景区。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艺术规律,一方面紧紧把握着现代科技农业发展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另一方面把握着历史的脉络,以体现文化

22、底蕴和淳朴的民俗,将历史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游世界。本项目的策划、景观布局、物体形态、空间关系及各项工程设施在符合河道改造建设与生态农业结合的原则下,同自然环境中的果园、水、林融为一体,使整个生态园自然中有人工,人工中见自然,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逐步建设成为一个科技会计师高,生态气息浓,文化内涵深,与众不同,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园区。使整个产业园区以一流的科技,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景观,一流的服务,成为尉氏县的一颗璀灿明珠、生态农业观光、学习胜地。并逐步发展成为河南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展示的基地、农业科普教育的基地;逐渐使项目区成为“科学内容、园林外貌、时代气息、河南特色、规模产

23、业、良好效益”的生态家园。三、项目建设基本目标项目建成后,总占地面积420亩。功能分区为四个区。(一)水产养殖区。养殖水面20亩,年产商品鱼50吨。在浅水区搭建养鸭棚1000平方米,立体养殖土鸭,年产商品鸭20000只。设置5个垂钓区。(二)种植区。面积150亩,包括无公害蔬菜40亩、果园60亩(桃园10亩、梨园10亩、板栗园10亩、葡萄园10亩等)、珍贵品种苗圃50亩。(三)畜禽养殖区。面积150亩,建设3000平方米鸡舍,进行立体养鸡,利用开阔的绿化基地采取圈养与散养相结合的方法养殖柴鸡。年产商品鸡20000只。(四)观光服务区。面积100亩,主要是建停车场、娱乐设施、绿色餐饮设施等。第六

24、章项目选址一、选址原则(一)按照生态农业的定义要求,结合本项目的设计目标和规划目标,选择适应立体生态种养殖相结合,并有利于发展农业观光的区域。(二)项目建设与项目区周围环境相协调,有利于促进周边农业的发展,带动项目区周围的农村发展生产,改善环境。(三)建设该项目要不利于本地区环境的改善,不得破坏环境。(四)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过程的循环性,通过循环经济推动生态经济。(五)综合考虑交通、安全、管理等各方面因素,确保项目投产后的利益最大化。二、地址条件分析与评价项目选址位于朱曲镇铁匠庄村。(一)交通条件优越。项目区地处地域平坦,原生态保护完好的铁匠庄村,距离朱曲镇政府2公里,未来省道高速口1.5公里,

25、交通便捷,四通八达。(二)气候条件宜人。朱曲镇平均海拔65米,年平均降雨量692.3毫米,年平均温度14.1度,年日照时数2481.9小时,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其特征是季风显著,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热、水条件优越。这样的气候条件适应多种动植物的生存与生长,尤其适应一些珍贵植物的培育。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一、工程建设计划(一)种植区设施建设1、根据整体规划,对农业进行集中整治,新修内部道路;2、在适当的部位建设人工景观和建筑小品;3、建设照明、给排水和消防设施。(二)养殖区设施建设1、建设鸡舍3000平方米;2、建设散养鸡场围墙1470米,采用预制板

26、建设。3、区内道路、绿化、照明、给排水及消防设施。4、化粪池5个,400立方米。(四)观光区设施建设1、停车场1300平方米;2、栈桥2座、凉亭5座;3、餐饮、食宿用房2000平方米;4、水上游乐设施;5、景观和建筑小品工程;6、照明、给排水及消防设施。(五)公共设施建设1、环堰道路5000米,4米宽水泥路面;2、绿化、景观和建筑小品工程;3、灯光、音响、监控等设施;4、办公室300平方米;5、其他附属设施。二、主要生产技术本公司已与河南农业大学及尉氏县畜牧局开展技术合作,同时聘请尉氏县畜牧局技术人员作技术顾问。技术来源主要由河南农业大学提供。(二)柴鸡饲养技术方案1、主要技术工艺流程收集性状

27、优良的尉氏县柴鸡原种加强遗传资源保护保种选育提纯复壮扩大核心群扩繁。2、技术工艺参数种鸡羽毛纯度95%、种蛋受精率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90%以上、母鸡年产蛋量170180枚、5%开产日龄150日龄。3、柴鸡散养工艺说明场地选择:在绿化基地内养鸡,有专门的孵化室、育雏舍,种鸡场小鸡完全脱温后放到绿化基地内散养。场地内配备饮水线,可供15000只鸡同时使用。鸡舍建设:放养柴鸡的场地要建造鸡舍,供鸡群晚上休息,在不适宜舍外放牧的天气鸡群也可以在鸡舍内活动。鸡舍的面积按照每平方米6只鸡的要求确定,鸡舍内放置栖架。饲料:育雏期间选择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于消化的全饲料,10日龄后在饲料里拦一些青菜和

28、鲜嫩的牧草,把青绿饲料放到笼内或地面,让雏鸡采食。育雏结束后,在放养期间使用自配玉米、牧草、黄粉虫等,在早晨和傍晚2次补饲,白天让鸡群在场地采食青草、草籽和虫子等。防疫:以预防为主,做到每天观察鸡群吃饲料、饮水情况。中鸡、大鸡在栖架上过夜,成排成对,各就各位,利于经常查看鸡粪,找出相对应的病鸡。发现病鸡立即隔离,清粪工作每周1次,雨雪天气严禁放牧,以免打湿鸡羽,使鸡受凉感冒。放牧场应事先检查,发现动物尸体应妥善处理,以防疫病疫情爆发。加强防范饲养家禽外逃,防范野生动物入侵。三、生产原材料畜禽引种后由本公司自己繁育,饲养畜禽所需的饲料从本地购进;苗木从相应的产区引进优良品种,以后公司自己繁育扩大

29、种植规模。四、项目实施计划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完成种植区、养殖区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公共设施建设;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完成水产养殖鱼苗投放、林木和苗木栽植及扩建、无公害蔬菜开始种植;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完成观光旅游设施、农家院、百果园、休闲娱乐区的建设,项目全面投入运营。第八章组织与管理一、项目管理与监督机构项目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资本金制、公开招投标制、监理制及合同管理制,降低建设成本。严格按照财务制度使用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建立项目审批制度,定期财务状况。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专职负责根据项目建设计划采购的物资和设备。在采购

30、中要向专家认真进行技术咨询,进行详细调研,充分认真比较,符合招标条件的进行公开抬标采购。工程管理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工作,关系到整个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的发挥,必须严格对待。首先选择具有专业资质的设计单位和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设计师进行工程设计;其次在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中进行工程招标;同时严格实施工程监理制度程材料管理,控制材料损耗,攻取最佳效益。工程竣工后,组织有关专业和负责人认真进行工程验收,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责令返工,直至完全达到工程质量标准。项目运营管理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董事长为公司投资人。总经理负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高级职员采用聘用制,职工采用合同制。重大事项由

31、董事会和股东会决策。公司下设生产部、营业部、财务部、办公室、安全部等部门,二、管理培训与技术培训管理和技术的培训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送德才兼备的管理干部到专业培训机构进行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由公司内部培训,在培训时将请专业教师和业内知名的管理专家来进行授课;选送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素质较好的员工到同行业企业去学习和实习,还聘请河南农业大学的教授和尉氏县畜牧局的专家来公司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确保公司管理队伍和技术人员专技术、懂经营、善管理。还将邀请河南农业大学和尉氏县畜牧局常年在公司进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指导。第九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一)固定资

32、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金额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单位数量金额备注1一、水产养殖区2人工造坑米500453垂钓场及休息室处5254渔船艘10205投料机台20106鸭棚平方米2000607小计1608二、种植区9场地整治、道路8010人工景观及建筑小品3011蔬菜基地平方米100008012照明、给排水、消防设施等1513小计20514三、畜禽养殖区15鸡舍平方米30009016养鸡设施2017养鸡区围墙米60003018化粪池立方米4002519照明、绿化、给排水、消防等1520小计18021四、农业观光区22停车场平方米13005223栈桥座2424凉亭个51025餐饮食宿用房平方米20002

33、0026餐饮食宿设施3027水上游乐设施3028景观和建筑小品1029照明、绿化、给排水、消防等1530小计35131五、公共设施32环堰道路米30004533办公室平方米3002434绿化、景观、建筑小品等1035灯光、音响、监控等536其他附属设施2037小计10438总计1000(二)种苗及流动资产投资经概算,种苗及流动资金投资200万元。二、资金筹措项目资本金筹措1000万元,申请资金扶持200万元。第十章财务估算一、销售收入估算项目全部投入运营后,按达产计算年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估算表金额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单位数量金额备注1鱼吨5004002鸭只500001003鸡只10000096

34、04苗木1005干果、水果2006蔬菜吨500507旅游人次200002008其他收入109合计2020二、销售成本估算销售成本估算表金额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单位数量金额备注1鱼吨5002102鸭只50000653鸡只1000006004苗木385干果、水果806蔬菜吨500207旅游人次200001208其他收入59合计1138三、销售税金估算根据现行税收政策,销售农产品免税。应交旅游和其他收入营业税6.81万元。四、利润估算项目达产后,年实现利润为206011386.81915.19万元。第十一章 综合评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餐饮、生态农业观光正日渐成为人们追求精神享受和愉悦的时尚,

35、农业生产的方式也正在产生重大的变革。循环经济、生态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本项目正是基于这种发展方向而实施的,立体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作为朝阳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项目的建设,充分开发农业资源,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为立体、循环、生态的生产方式,对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的建设,必将拉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本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群众和观光学习者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能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其得到难忘的体验,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项目区必将成为河南重要的环境教育基地和旅游

36、观光基地。本项目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的有机统一。对于投资者来说,既是为了企业的发展,也是为了造福于社会。第十二章结论本项目立足循环经济、立体种养殖和生态农业,充分考虑项目区的特点,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分区,优化各功能区的配置,并且把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有机的结合起来,适合当前鼓励发展的产业政策,适合大众对现代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具有鲜明的特色,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十分突出,示范效果明显。该项目是可行的。附件:1、项目区域一期建设图;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目录第一章概述- 1 -

37、1.1工程项目的背景- 1 -1.1.1工程项目的名称- 1 -1.1.2工程项目的背景- 1 -1.1.3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 -1.2 编制依据及规范- 2 -1.2.1 编制依据- 2 -1.2.2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 3 -1.3编制原则- 3 -1.4研究内容- 4 -第二章现状评价及建设规模- 5 -2.1区域概况- 5 -2.1.1自然环境及气象条件- 5 -2.1.2地质地貌- 5 -2.1.3社会环境概况- 6 -2.2项目现状描述- 7 -2.3建设内容及规模- 7 -第三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论证- 8 -3.1改善环境的需要- 8 -3.2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8

38、-3.3原处理设施老化- 8 -第四章综合改造工程总体方案- 10 -4.1调节池改造工程方案- 10 -4.1.1加盖密闭导气处理系统- 10 -4.1.2加盖封闭导气处理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10 -4.2渗滤液处理改造工程方案- 11 -4.2.1渗滤液特点及影响因素- 11 -4.2.2渗滤液处理工艺- 12 -第五章综合改造工程设计- 17 -5.1气体处理系统设计- 17 -5.2调节池封闭系统设计- 17 -5.2.1气体处理- 17 -5.2.2调节池高密度聚乙烯膜表面雨水的导排- 17 -5.3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标准及指标- 17 -5.3.1执行标准- 17 -5.3.2

39、设计原则- 18 -5.3.3设计水量- 18 -5.3.4设计进水指标- 19 -5.3.5设计出水指标- 19 -5.4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工艺描述- 20 -5.4.1总体工艺- 20 -5.4.2 水量平衡计算- 21 -5.4.3 两级碟管式反渗透系统主要参数- 23 -5.4.4 去除效果预测- 23 -第六章项目的环境影响及保护监测- 25 -6.1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5 -6.2环境保护措施- 26 -6.2.1设计标准- 26 -6.2.2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 26 -6.3环境监测- 28 -6.3.1环境本底监测内容- 28 -6.3.2工程运行过程中的环境监测- 2

40、8 -6.3.3环境监测设备- 29 -第七章工程风险分析- 30 -7.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 30 -7.2风险防范对策- 31 -第八章安全与职业卫生- 34 -8.1编制依据- 34 -8.2重要性- 34 -8.3安全设施与管理- 34 -8.3.1安全防护措施- 34 -8.3.2安全管理- 35 -8.4劳动保护- 35 -第九章项目管理与计划实施- 36 -9.1运行管理- 36 -9.1.1组织管理措施- 36 -9.1.2技术管理措施- 36 -9.2劳动定员- 36 -9.2.1人员编制- 36 -9.2.2人员培训- 36 -9.3项目实施- 37 -9.3.2实施计划与进度- 37 -9.3.3工程的承发包及设备采购- 37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9 -10.1投资估算- 39 -10.2资金筹措- 39 -10.3工程投资估算表- 39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41 -11.1结论- 41 -11.2建议- 4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