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6∕T 1693-2022 公路桥梁支座更换技术规程(江西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07534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53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6∕T 1693-2022 公路桥梁支座更换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DB36∕T 1693-2022 公路桥梁支座更换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DB36∕T 1693-2022 公路桥梁支座更换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DB36∕T 1693-2022 公路桥梁支座更换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DB36∕T 1693-2022 公路桥梁支座更换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93.040 CCS P 28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16932022 公路桥梁支座更换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placement of highway bridge bearings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2022-11-17 发布2023-05-01 实施 DB36/T 16932022 I 目 次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与定义.1 4 基本规定.2 5 方案设计.2 6 支座更换设备.4 7 支座更换施工.5 8 支座更换质量检验与验收.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支座检查记录表.8 附

2、录 B(资料性附录)桥梁顶升方案.10 附录 C(资料性附录)盆式支座移除工艺.11 附录 D(资料性附录)重力浇筑混凝土工艺.12 附录 E(资料性附录)施工监测仪器设备.13 附录 F(资料性附录)千斤顶标定校核.14 附录 G(资料性附录)楔形临时支撑.15 附录 H(资料性附录)支座安装位置偏差检验与验收.17 DB36/T 1693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赣粤

3、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国强、李诺、吴刚、徐义标、邹友泉、余小晴、杨美群、刘静、李慧乐、万阳、李莉、马丰博、张璐、崔弥达。DB36/T 16932022 1 公路桥梁支座更换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桥梁支座更换的术语与定义、基本规定、支座更换方案设计、支座更换设备、支座更换施工、支座更换质量检验与验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桥梁常用的板式橡胶支座、盆式橡胶支座的更换。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

4、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16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T/T 4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 JT/T 391 公路桥梁盆式支座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336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5120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 5220 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T H2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桥梁顶升 bridge jackin

5、g 支座更换施工时将桥梁上部结构按照设计的顶升方式顶升到预定高度的作业过程。3.2 支座更换 bearing replacement 拆除需要更换的桥梁病害支座,安装满足设计要求的新支座。3.3 临时支撑 temporary support 桥梁顶升到预定的高度后,临时承载上部结构以完成支座反力转移的装置。3.4 施工操作平台 construction operation platform 施工过程中用于桥梁顶升和支座更换而搭设的施工平台。DB36/T 16932022 2 3.5 施工监控系统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system 在支座更换施工过程中,对千斤顶顶升力

6、及梁体顶升高度、位移、应力/应变等进行实时监测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4 基本规定 4.1 支座更换前,应对支座病害诱因进行分析。4.2 桥梁支座更换过程应遵循安全、经济、绿色的原则。4.3 桥梁支座更换过程中不应损伤原结构。4.4 桥梁顶升施工之前,应评估梁体顶升对伸缩缝、管线等附属构件或设施的影响,确保施工过程中附属构件的安全。4.5 墩顶顶升空间和支承面不满足顶升要求时,可另设顶升支架,支架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并按 GB 50017 对其进行承载力和稳定性验算。4.6 对复杂桥梁结构的支座进行更换时,应配备结构安全监控系统,对梁体的顶升高度、应力、位移等实时监控,确保梁体结构安全

7、和施工安全。4.7 对横桥向有多个支座的装配式梁桥,若一排支座中需要更换一个或多个支座时,则应把同一排支座全部进行更换。4.8 支座更换不宜在不良天气或夜间条件下进行。4.9 支座更换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应符合本文件及国家与行业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5 方案设计 5.1 一般规定 5.1.1 方案设计应进行专项设计,内容包括顶升方案设计、支座更换方案设计和施工监控方案设计。5.1.2 方案设计应考虑桥梁结构形式、桥梁墩台形式、支座类型(包括规格型号和数量等)和周围环境等因素。5.1.3 支座更换前应制定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为避免桥梁顶升对梁体造成损伤,应按JTG 3362 的规定

8、对桥梁主要构件进行局部承载力验算。5.1.4 方案设计应结合桥梁设计与施工文档、检测和养护维修记录等资料进行。5.1.5 桥梁顶升及支座更换过程宜在中断交通的情况下进行。5.2 顶升前的检查复核 5.2.1 支座更换前应收集桥梁的设计资料、施工资料及历次检测报告等,对支座状况进行复核检查,必要时应开展现场的检测。5.2.2 支座复查内容应包括型号、变形、安装位置、支座垫石及周围环境等,新更换支座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原支座的承载力。5.2.3 板式橡胶支座的劣化情况复查内容应包括橡胶老化开裂、不均匀压缩变形、过大的剪切变形和移位、脱空等。5.2.4 盆式支座的劣化情况复查内容应包括钢盆缺陷裂纹、钢构

9、件锈蚀、四氟乙烯滑板磨损滑脱或断裂、不锈钢板安装缺陷、螺帽缺失等。5.2.5 桥梁支座的检查应做好记录,记录表参见附录 A。5.2.6 桥梁支座的复检宜用桥检车等辅助装置进行,对人力难以触及的支座,如高墩、高塔桥梁支座,可采用无人机进行检测。支座现场检查宜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进行,若光线不足应进行补光。DB36/T 16932022 3 5.3 顶升方案设计 5.3.1 应根据桥梁上部结构的形式、截面类型和顶升设备等情况,明确顶升位置及顶升步骤。5.3.2 应根据桥梁设计图纸计算出每个顶升支承点的顶升力,并给出顶升支承点布置图及顶升要求。顶升受力点宜位于梁体腹板、肋板、内横隔梁位置处,合力点应与

10、支座中心点重合。5.3.3 应结合结构验算和顶升时梁体危险截面的允许最大裂缝宽度,确定各顶升点的顶升高度和顶升高度差控制值,其中允许最大裂缝宽度应满足 JTG 3362 的规定。5.3.4 应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设计荷载,通过公式(1)计算顶升设备所需提供的顶升力 LDFR (1)式中:FLD千斤顶需提供的总顶升力(kN);R 顶升总荷载标准值,为桥梁上部结构永久荷载作用的标准值(可不计入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作用)和可变荷载作用(如可中断交通可不考虑可变作用)的偶然组合(kN);安全系数,取值不小于1.5,水平承载时不小于1.25。5.3.5 根据桥梁结构形式可采用以下顶升方式,参见附录 B。(1)

11、对于简支梁桥:结构简支且桥面不连续,宜采用单墩局部顶升梁体的方式顶升,参见附录图 B.2;结构简支但桥面连续,可采用单墩两侧梁体同步顶升或多墩梁体整体顶升,参见附录图 B.1,若采取单墩两侧梁体同步顶升时,则应严格控制顶升高度,避免连续桥面出现损坏。(2)对于多跨连续梁或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体系:当局部顶升高度满足更换支座所需的最小顶升高度且不超过 5.3.3 条规定的顶升高度控制值时,可采用单墩梁体局部顶升梁体的方式顶升,参见附录图 B.2;当局部顶升高度不满足单墩支座更换最小顶升高度要求时,则应采用多墩梁体顶升,参见附录图B.1;当连续梁跨数及更换支座数量较多时,可采用成比例顶升的方式顶升,

12、参见附录图 B.3,但最大顶升高度不得超过经计算所得到的允许顶升高度;当一联桥梁结构中的部分墩梁固结时,可采用单墩梁体局部顶升方式顶升,应通过结构计算确定并严格控制顶升高度。(3)对于采用连续防撞墙式护栏的桥梁,宜采用多墩梁体整体顶升方案,参见附录图B.1,避免防撞墙式护栏遭到破坏。(4)除结构简支且桥面不连续的情形外,均应严格控制顶升高度,顶升高度应由5.3.3条确定。(5)桥梁横向顶升应采用同步顶升控制系统实施顶升,避免梁体横向联结遭到破坏。5.4 支座更换方案设计 5.4.1 旧支座移除时应保护好支座的预埋部件。5.4.2 对于板式橡胶支座,若混凝土垫石无损坏,则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直接

13、移除病害支座;对于盆式支座,当顶升高度受限时,则应恢复原支座上下预埋板的联结装置,并采用自下而上的倒拆工艺移除支座,盆式支座的移除步骤参见附录 C。5.4.3 新支座安装前应检查支座上部预埋钢板是否处于水平状态,若发生倾斜(平整度大于0.1mm)应先进行调整再安装支座。5.4.4 支座安装应确保安装顺序的正确性。对于板式橡胶支座,可采用自下而上的安装顺序,先修复或浇筑垫石混凝土和调平砂浆,厚度不宜低于 25 mm,再安装支座;对于盆式支座,当顶升高度受限时,可采用自上而下的顺序安装新支座,并采用重力浇筑混凝土的方式浇筑破损混凝土垫石和灌浆层,浇筑材料质量应满足 GB 50164 和 JGJ 5

14、5 的要求,重力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参见附录 D。5.4.5 若支座垫石存在破损,则应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灌浆材料(如环氧砂浆)进行修补,强度不应低于支座垫石强度。DB36/T 16932022 4 5.4.6 临时支撑在安装时应预留临时支撑的压缩变形量和新支座安装量,使落梁前新支座不受外力。5.5 施工监控方案设计 5.5.1 对于复杂桥梁结构的支座更换,应结合桥梁原设计文件,根据结构计算确定监控方案,方案应经过论证后实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5.5.2 在梁体顶升(复位)作业时,应实时监控顶升力、顶升高度、顶升速度,同时宜实时监控梁体应力/应变、裂缝、位移等。5.5.3 应对顶升(复位

15、)阶段的梁体相对位移差进行监控,确保相对位移差满足要求,且梁体不产生过大的附加应力。5.5.4 应对顶升(复位)阶段的梁体关键截面应力进行监控,及时发现不同步顶升对梁体造成的危害。5.5.5 桥梁结构内力、梁体位移、关键部位应变等监控工作应贯穿于顶升(复位)阶段的整个施工过程中。5.5.6 若桥梁结构存在裂缝等病害,则应对顶升过程中病害的发展变化进行监控。6 支座更换设备 6.1 顶升设备 6.1.1 设备技术要求 6.1.1.1 顶升设备使用前应进行标定,宜选择带自锁功能的千斤顶,防止顶升时突然回落。6.1.1.2 顶升设备应根据顶升高度和顶升空间进行选择,计算顶升力应控制在千斤顶额定顶升力

16、的 80%以内,顶升位移量应控制在千斤顶顶升位移量的 60%以内。6.1.1.3 单墩/桥台梁体顶升时,应保证在支座顶升过程中同一支座处各千斤顶实施同步顶升,同步精度应不超过 0.5mm。多跨结构同步顶升时,顶升设备应能保障各个支座(各跨)顶升的同步性。6.1.1.4 顶升设备应能保证千斤顶卸载过程可控,使千斤顶同步卸载且受力均衡。6.1.1.5 若采用同步梁体复位方案,顶升设备应能严格控制各支点处千斤顶同步回油,遵循顶升力、位移双控的原则,保证梁体回落到顶升前的标高处。6.1.1.6 顶升设备应具有顶升位移、顶升力、顶升速度等多指标数据控制和存储功能,能够对监控指标进行多指标预警控制,并可实

17、时存储数据。6.1.2 设备安装要求 6.1.2.1 顶升千斤顶安装位置处的上下接触面应按顶升设计文件进行调平处理,防止偏载。6.1.2.2 顶升千斤顶安装位置处的上下接触面应根据 GB 50010 和 JTG 3362 的规定进行局部承压验算,并配置钢垫板,以防止在支座更换过程中造成接触面破坏。6.1.2.3 顶升千斤顶布置在纵向、横向坡度较大的桥梁时(一般为坡度大于 2%),应设置千斤顶横向限位装置。6.2 施工监控设备 6.2.1 设备技术要求 6.2.1.1 监控设备应包含位移计、应变片等传感设备,用于实时监控支座更换过程中的梁体位移、关键部位应变等。部分传感设备可参考附录 E。6.2

18、.1.2 传感设备量程应满足实际需求,且在使用前进行标定,其示值误差不应高于 1%。6.2.1.3 位移传感器分辨率不应低于 0.01mm,应变传感器分辨率不应低于 1。6.2.1.4 监控设备应具有存储、回放、实时显示功能,且数据采集设备的采样频率应满足实际需求。DB36/T 16932022 5 6.2.2 设备安装要求 6.2.2.1 监控设备的安装不应对桥梁及其附属结构的安全性造成影响,且应避开顶升区域,防止施工过程中因触碰影响监控的准确性。6.2.2.2 为保障监控数据的准确性,施工及环境造成的传感器的示值波动不应大于示值的 1%。7 支座更换施工 7.1 准备工作 7.1.1 顶升

19、施工前应搭设支座更换的工作平台。工作平台的搭设应便于施工操作人员及监控人员使用,同时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7.1.2 应对墩台顶部进行清理并做调平处理,确保墩台顶面平整。7.1.3 顶升施工前应根据公式(1)计算所需的千斤顶数量,并对千斤顶进行标定,参见附录 F。7.1.4 顶升施工前应检查所有顶升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7.1.5 顶升施工前应记录梁体裂缝状况,并与顶升后梁体的裂缝状况做对比。7.1.6 顶升施工前应根据 JTG 5120、JTG/T H21 对梁体、墩台、基础和施工环境等进行检查确认。对存在的结构缺陷进行加固处理,并进行局部承压验算。7.1.7 顶升施工前应将桥梁上

20、部结构存在的部分约束进行释放,避免顶升施工造成伸缩缝、护栏等部件的损坏。7.1.8 顶升前应根据测量记录确定支座垫石顶面标高,并标注原支座的中心线。7.1.9 顶升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7.2 预顶升 7.2.1 预顶升在顶升、监控设备及反力转移装置等安装完成并调试正常后方可进行。7.2.2 预顶升时应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采用顶升荷载控制,顶升荷载按照两次加载进行:(1)首先加载至顶升力理论计算值的30%,持荷 5-10 min,(2)继续加载至顶升力理论计算值的 60%,持荷 5-10 min;第二步采用顶升位移控制,应将梁体顶升至梁底脱离支座顶面 1-2 mm 左右,并观察 5-1

21、0 min,同时测定梁体重量及顶升反力;若无异常情况,则进入正式顶升阶段。7.3 正式顶升 7.3.1 梁体正式顶升应分级进行,每级顶升量不应超过 1mm。同时顶升过程应采用位移和反力双重控制,以顶升位移为主、顶升反力为辅。当任一顶升点的顶升反力超过理论顶升荷载的 5%时,应立即停止顶升,检查梁体情况,分析不同步原因并进行处理,确保安全后方可继续顶升。7.3.2 同步顶升速度应适当控制,顶升应缓慢平稳地进行,顶升位移速度不宜超过 1mm/5min。7.3.3 顶升高度应严格控制,顶升高度应以支座顶部脱开梁体底部且满足支座更换所需的操作空间为限。对于板式橡胶支座,顶升高度宜控制在 5mm 以内;

22、对于盆式支座,顶升高度应根据顶升方案设计值确定。7.3.4 梁体顶升至所需高度后,调整临时支撑的高程,通过同步顶升系统将反力平稳地转移至临时支撑,完成正式顶升。7.3.5 对于大吨位的支座更换,可选择高程可调式的临时支撑,参见附录 G。7.4 支座更换 7.4.1 原支座反力转移至临时支撑后,应观测千斤顶活塞高程及临时支撑受力情况,若无明显变化方可取出原支座。DB36/T 16932022 6 7.4.2 应采取有效措施取出原支座,避免损伤结构表面。7.4.3 支座取出后,应对结构表面进行清理,确保平整,且对支座上下垫板进行除锈处理。对于损坏的支座垫板,应予以更换。7.4.4 应检查支座垫石和

23、相关附属构件的完整性,若缺损,应进行修复、加固处理。7.4.5 为预防和控制事故或紧急情况,应制定突发事件及特殊情况的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7.4.6 应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启动应急程序。7.4.7 在顶升(复位)阶段若出现监控数据异常,应立即暂停顶升,排查并消除异常情况后再进行施工。7.4.8 施工现场应配备专业工程师,以便在发生顶升故障时检查并排除故障。7.5 梁体复位 7.5.1 支座更换完成并确保无误后,方可进行梁体复位。7.5.2 梁体复位应在垫石混凝土和灌浆层材料达到强度标准要求后进行。7.5.3 通过同步顶升系统将荷载从临时支撑转移至新支

24、座,完成支反力转移。在保证位移同步的情况下,对千斤顶进行分级加压,将梁体同步顶升至预定高度;千斤顶同步顶升过程中,同时解锁千斤顶自锁装置与临时支撑,梁体顶升高度最终以能够解锁千斤顶自锁装置及临时支撑为准;解锁完成后,千斤顶分级回油,梁体复位,使新支座分阶段受力,完成支反力体系转换。7.6 后期观测与记录 梁体复位完成后,应在交通正常运营情况下连续观测至少 24h,检查记录梁体位移、支座受力情况和垫石及灌浆层的受压情况,确保无异常后,方可进行设备的拆除。7.7 设备拆除 设备拆除应做到有序进行,不损坏设备,便于再次使用。7.8 现场清理 支座更换后场地应恢复原貌,保持清洁。8 支座更换质量检验与

25、验收 8.1 基本要求 8.1.1 更换的支座型号应与支座更换设计一致。8.1.2 新支座的质量及技术指标应符合 JT/T 4、JT/T 391 的规定。8.1.3 新支座竖向承压、转动变形、剪切变形或滑动功能应正常。对于单向和双向活动的盆式支座,其滑移方向应符合原设计图纸和支座更换设计要求。8.1.4 修复或加固后的支座垫石应满足 JTG F80/1 和 JTG/F F50 等关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尺寸和平整度的要求,若不满足,应凿除垫石后重新浇筑。新支座垫石的四角高差应符合 JTG 5220 的规定。新支座不应有脱空、外鼓、开裂等现象存在。8.1.5 支座更换质量验收资料应齐全,包括支座

26、更换设计文件、支座更换施工方案、施工监控资料、支座更换监理资料、支座更换施工合同等。8.2 支座更换位置偏差 8.2.1 应对所有更换支座的安装位置偏差进行检查,偏差检查表参见附录 H。8.3 外观鉴定 DB36/T 16932022 7 8.3.1 新支座不应有脱空、外鼓、开裂等现象存在。8.3.2 支座更换完成后应对桥梁外观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不应有新增结构裂纹出现。8.3.3 支座更换完成后,应拆除临时支撑、垫石模板等施工垃圾。DB36/T 16932022 8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支座检查记录表 表A.1 板式橡胶支座检查记录表 桥梁名称 检查日期 支座

27、位置 检查编号 支座名称 型号 支座裂纹 长度 剪切角 d(mm)宽度 d(mm)支座位移 顺桥向(mm)转角 h(mm)横桥向(mm)h(mm)四氟滑板磨损 支座垫石缺陷(不平整度,开裂等)钢垫板、上承压板(锈蚀、弯曲变形)支座脱空 支座环境病害 记录人 DB36/T 16932022 9 表A.2 盘式支座检查记录表 桥梁名称 检查日期 支座位置 检查编号 支座名称 型号 支座转角 h(mm)h(mm)钢盆及钢构件锈蚀 四氟乙烯滑板磨损滑脱或断裂 不锈钢板安装缺陷和支座滑移状态(mm)锚固螺栓、螺帽缺失 支座垫石缺陷:不平整度,损坏和开裂等 支座环境病害 记录人 DB36/T 169320

28、22 10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桥梁顶升方案 图B.1 桥梁梁体整联/整桥同步顶升示意图 图B.2 桥梁梁体纵向逐墩、横向同步顶升示意图 图B.3 桥梁梁体纵向成比例、横向同步顶升示意图 DB36/T 16932022 11 C C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盆式支座移除工艺 图C.1 盘式支座的移除 DB36/T 16932022 12 D D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重力浇筑混凝土工艺 图D.1 重力浇筑混凝土的工艺示意图 DB36/T 16932022 13 E E 附 录 E(资料性附录)施工监测仪器设备 表E.1 施工监测仪器设备参考表 序号 机械或设备名称 监控指标 数据

29、采集仪 单位 作用 1 位移计 位移 静态数据采集仪 只 测试并监控顶升值 2 加速度计 加速度 振动数据采集器 个 顶升过程中桥梁安全监控 3 应变片 关键截面应变 静态数据采集仪 个 4 声发射设备 损伤 声发射数据采集器 台 5 电子刻度放大镜 裂缝/个 6 通讯设备/台 通讯联络 图E.1 位移传感器 图E.2 应变片 图E.3 声发射探头 DB36/T 16932022 14 F F 附 录 F(资料性附录)千斤顶标定校核 表F.1 千斤顶标定验收记录表 校验单位 记录编号 千斤顶型号 千斤顶本体高度(mm)最大顶升高度(mm)外径(mm)额定油压(MPa)活塞直径(mm)自重(kg

30、)千斤顶编号 行程(mm)校验行程(mm)压力值(kN)持荷时间(min)是否漏油 备注 试验人员:记录人员:标定时间:年 月 日 DB36/T 16932022 15 G G 附 录 G(资料性附录)楔形临时支撑 G.1 楔形临时支撑构造 楔形临时支撑采用机械加工方式进行加工制造,其主要构造分为:固定楔块、滑动楔块、U 型底座、调整螺杆、限位螺杆、端头固定锚块、对接螺栓等组成。在楔形临时支撑的固定楔块上端设有调平钢板;在楔形临时支撑的 U 型底座下端设有安装座板。楔形临时支撑可单独使用,也通过对接螺栓连接后,形成组合体共同受力。根据设计要求,楔形临时支撑固定楔块与调平钢板之间可安装特种聚四氟

31、乙烯滑动层,以形成多向滑动支座的功能。其构造如图 G.1 所示。图G.1 临时支撑构造示意图 G.2 工作原理 通过螺杆张拉动楔块从而实现高度的调节,同时在正压力作用下楔形临时支撑存有水平分力,其水平分力由楔面间的静摩擦力承担,水平分力小于静摩擦力。其中中间两个螺杆用于驱动“动楔块”的左右移动,并在车辆行驶动载荷影响到斜面自锁可靠性时承担部分向左的轴向力;在车辆行驶动载荷影响到斜面自锁可靠性时,由外侧两个螺杆承担部分的轴向力,起到保险作用。G.3 操作工艺 G.3.1 升高操作。梁体顶升过程中,随着千斤顶顶升,同时逆时针调整临时支座中间两螺杆,使动楔块向内移动实现固定楔块的上升。G.3.2 锁

32、死操作。梁体顶升到位后,拧紧中间两螺杆,然后将两侧螺杆及配套安装拧紧,使其起到保险作用,防止车辆振动作用影响楔面的自锁 DB36/T 16932022 16 G.3.3 退楔操作。在支座更换完成,垫石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对千斤顶进行注油加压至规定反力,拆除临时支座两侧螺杆,然后顺时针调整中间两螺杆,使动楔块外移,实现固定楔块下降,完成退楔操作。DB36/T 16932022 17 H H 附 录 H(资料性附录)支座安装位置偏差检验与验收 表H.1 支座安装位置偏差检验与验收表 桥梁名称 跨度 跨数 结构类型 支座类型 规格型号 支座更换位置(轴线、桩号)更换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序号 验收项目 允许偏差(mm)施工单位自查评定结果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意见 1 支座中心横桥向偏位 2 2 支座中心顺桥向偏位 10 3 支座高程 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5 4 支座四角高差 承压力500kN:1 承压力500kN:2 检查 结论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验收 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 月 日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猜你喜欢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公路桥梁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诚招英才     服务填表     联系我们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