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0万吨/年低聚物裂化精制项目及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1 页垦利*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60万吨/年低聚物裂化精制项目及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1年3月 目 录第一章 总论7第一节 编制依据和原则7第二节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7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9第四节 研究结论9第二章 市场初步预测分析12第一节 市场情况预测12第二节 市场分析结论23第三章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24第一节 生产规模24第二节 产品方案25第三节 全厂自控水平25第四章 工艺装置28第一节 160万吨/年低聚物裂化精制装置28第二节 64000Nm3/h甲醇裂解制氢装置67第三节 酸性水处理单元8
2、3第四节 硫磺回收单元86第五节SO2回收单元89第六节40000M3/h氮氧化物净化装置91第五章 厂址及建厂条件93第六章 总图及储运94第一节 总图94第二节 油品储运96第三节 土建97第七章 公用工程105第一节 给水、排水105第二节 电气与电信117第三节 供热、供风124第四节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129第八章 辅助生产设施130第一节 消防设施130第二节 维修设施132第三节 化验室133第四节 其他辅助生产设施134第九章 能耗分析及节能措施135第一节 概述135第二节 编制依据135第三节 耗能分析137第四节 节能效果分析137第五节 项目节能措施138第六节 节能结
3、论139第十章 环境保护140第一节 设计依据140第二节 厂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141第三节 厂址环境现状与分析142第四节 建设地区应执行的排放标准143第五节 项目建设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143第六节 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论述146第七节 绿化设计148第八节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148第九节 对建设项目引起的生态变化所采取的防范措施149第十节 环保投资150第十一节 环境保护措施的预期效果151第十一章 职业安全卫生152第一节 设计依据及原则152第二节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分析154第三节 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方案158第四节 事故应急措施162第五节 劳动安全卫生机构16
4、3第六节 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主要结论163第七节 预期效果163第八节 专用投资163第十二章 企业组织及装置定员165第一节 企业经营管理体制165第二节 企业定员165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规划166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67第十五章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70附图一:160万吨/年低聚物裂化精制装置反应部分工艺原则流程图175附图二:160万吨/年低聚物裂化精制装置分馏部分(一)工艺原则流程图175附图三:160万吨/年低聚物裂化精制装置分馏部分(二)工艺原则流程图175附图四:160万吨/年低聚物裂化精制装置气体及液化气脱硫部分工艺原则流程图175附图五:160万吨/年低聚物裂化精制
5、装置溶剂再生部分工艺原则流程图175附图六: 64000Nm3/h甲醇裂解制氢装置甲醇裂解制氢部分工艺原则流程图175附图七: 64000Nm3/h甲醇裂解制氢装置PSA提氢部分工艺原则流程175 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编制依据和原则1、编制依据1) 垦利*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160万吨/年低聚物裂化精制项目及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2)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1997年)。3) 垦利*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2、编制原则1) 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论证拟建项目的竞争性、经济性、可行性;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做
6、到少投入,多产出;2) 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并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确保装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操作可靠,产品质量合格,加工能耗低;3)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采用环境友好的工艺技术方案,采取切实有效的 “三废” 治理措施,减少环境污染。4) 认真贯彻国家、省、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消防与劳动安全卫生的有关法规、规定,坚持环保、劳动安全卫生与主题工程“三同时”的方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新建装置符合安全卫生要求。5) 除必须引进关键设备仪器外,其它设备仪器均立足国产,以节约投资;6) 充分依托现有的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最大限度地节约工程投资。7) 平面布置在满足安全
7、、防火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联合布置,节约用地。第二节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160万吨/年低聚物裂化精制项目及配套工程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胜坨镇工业园建设单位名称:垦利*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单位性质及负责人:有限责任公司 民营股份制企业法定代表人:张松房2、原料情况原材料每年需求为160万吨,来源:详见蜡油购买意向书。主要产品:尾油、柴油、航煤、重石脑油、轻石脑油、液化气;副产品:含硫污水、干气。3、项目背景目前特种油品及成品油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直处在供不应求的局面,山东乃至全国的各炼油企业所生产的重质劣质的油品更是比比皆是,仅山东东
8、营市内每年加工不掉的直馏蜡油就有800万吨以上,这部分蜡油不能直接作为车用燃料也不能作为润滑油的基础油,只是作为廉价的重质燃料烧掉,其附加值非常低,因此重质燃料的轻质化,只是催化裂化的一种手段,目前东营本地的能力根本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因此加氢裂化即能使其轻质化又能生产合格的车用燃料油及特种油品,提高其附加值,所以公司提出上马该项目。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投资意义4.1、低聚物裂化精制装置采用国内成熟、先进的技术,确保产品质量。4.2、加氢装置产品,可以满足市场要求。4.3、装置建成后,将过去由产品带入社会环境的硫、氮、杂质(未燃烧烃),集中在装置内转化为硫化氢和氨加以回收和处理,具有显著的社
9、会环保效果。4.4、装置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较好,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总之,尽快建设低聚物裂化精制装置,对促进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就业和保持社会安定是十分必要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本项目包括:160万吨/年低聚物裂化精制项目及配套工程、64000Nm3/h甲醇裂解制氢装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设施。其中公用工程设施包括1600Nm3/h制氮、2700Nm3/h空压站、除盐水站、消防站、4300m3/h循环水场、27吨/小时酸性水处理工艺采用催化氧化处理单元、26700吨/年硫磺回收装置、六级碱液柜SO
10、2回收装置、40000M3/h氮氧化物净化装置、8600KVA4变配电站、600m3/h污水处理场、雨水事故储存池、综合办公楼。辅助生产设施地面火炬系统、罐区。第四节 研究结论1 工艺技术方案 加氢装置采用了目前国内外已工业化、成熟、先进的加氢工艺技术,不仅产品质量好、收率高、能耗低,且对环境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并采用集散型控制系统(DCS),能保证装置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结构的先进性,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都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制氢装置裂解造气部分采用国内成熟的甲醇制氢方案,甲醇裂解气采用抽真空变压吸附(VPSA)提纯技术,确保产品质量。2 主要技术经
11、济指标2.1 原料加氢装置的原料为直馏蜡油,原料耗量为200000kg/h,折合成年为160万吨/年;制氢装置原料甲醇,消耗量为36055kg/h,折合年为288440吨/年。2.2 产品2.2.1 轻石脑油质量流量为16000kg/h,折合年为128000吨/年;2.2.2 重石脑油质量流量为44000kg/h,折合年为352000吨/年;2.2.3柴油质量流量为99200kg/h,折合年为793600吨/年;2.2.4航煤质量流量为25600kg/h,折合年为204800吨/年;2.2.5尾油质量流量为4000kg/h,折合年为32000吨/年;2.2.6液化气质量流量为10000kg/h
12、,折合年为80000吨/年;2.3 公用工程消耗(1)新鲜水 16t/h 间断(2)循环水(t=10) 3467t/h 连续(3)脱盐水 80t/h 连续(4)电力 21152kw.h 连续(5)1.0MPa蒸汽,450 106.67t/h 间断(6)净化压缩空气 1600m3n/h 连续(7)氮气 1600m3n/h 间断(8)燃料气 1813.3m3n/h 连续(LPG),即680kg/h。(9)天然气 5205m3n/h 连续2.4 能耗 2.4.1 加氢装置的单位能耗为43.76kg标油/t原料2.4.2 制氢单元的综合能耗为15084.04 MJ/1000m3nH22.5 “三废”情
13、况(1)废气:烟气 160090 m3n/h,SO2 经六级碱液柜脱附后无排放,NOX 经氮氧化物净化装置脱附后无排放。(2)生活污水: 16.0t/h。(3)含油、酸性水污水: 29.3t/h,连续。(4)含盐污水: 10.67t/h,连续。(5)废催化剂及吸附剂: 232t/年(折合量)。2.6 占地面积: 280350m22.7 项目定员123人。2.8 主要经济指标见下表:序号项 目单位数值备注一基本数据1总投资万元1218931.1建设投资万元1069651.2建设期利息万元12001.3流动资金万元137282报批投资万元1164003项目资本金万元724164年均营业收入万元92
14、81655年均总成本费用万元8964216年均增值税万元100647年均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10088年均利润总额万元307369年均息税前利润(EBIT)万元3126410年均所得税万元768511年均净利润万元2305012单位加工费元/吨75213单位加工费元/吨752二经济评价指标1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32.632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25.723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前)万元132021Ic=13%4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后)万元85595Ic=13%5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前)年4.11含建设期1年6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后)年4.86含建设期1年7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
15、益率%31.32 基准值13%8总投资收益率(ROI)%25.659资本金净利润率(ROE)%31.8310利息备付率(ICR)19.19还款期内11偿债备付率(DSCR)1.46还款期内总之,本项目技术先进,工艺合理,产品质量好,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尽快建设160万吨/年低聚物裂化精制项目及配套工程,对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就业是十分必要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第二章 市场初步预测分析第一节 市场情况预测一、我国油品进出口贸易概况1988年至1998年的10年里,我国成品油出口量一直维持在400600万吨之间。而2000年成品油出口
16、量从1999年的650万吨增加到830万吨,是成品油出口量的最高记录。汽油是出口量最大的品种,近两年约占成品油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出口汽油大部分是销往新加坡、韩国和越南,小部分销往澳大利亚和美国。为满足国内油品消费量最大的柴油的需求,国内炼油厂千方百计增产柴油,与此同时增产的汽油必须增加出口,以缓解国内汽油供过于求的局面。其次,煤油的出口量也较大,出口去向主要是香港和日本。此外,石脑油出口韩国和日本,轻柴油出口越南和日本,以及出口少量润滑油和石蜡。1990-2005年我国原油和成品油及液化石油气进出口量和净进口量如表2-1-1所示。表2-1-2 1990-2005年我国原油和成品油及液化石油气
17、进出口量1.进口量(万吨)原油成品油汽油煤油柴油石脑油燃料油原油+成品油液化气1992292.27319.9915.470.05199.541.4263.69612.2611.671993597.25465.4410.800.00286.002.06116.361062.6920.4719941135.79809.8133.0915.63460.931.36169.271945.6031.4719951567.121729.44218.2453.67869.0327.09387.233296.5667.4019961234.591288.62105.1926.62603.3940.75398.
18、092523.21136.9719971708.991439.2715.8776.13598.3941.66600.123148.26231.4019982261.691582.757.9174.36460.5752.16854.183844.44354.6819993547.152379.658.43137.90737.5381.061267.395926.80358.2420002732.262173.991.49129.08310.4277.951532.104906.25476.5920023661.372081.720.00211.1931.0437.231406.325743.09
19、554.1620037026.531804.690.03218.1725.9412.251118.098831.22481.7420046940.770.00201.4948.0824.301650.318975.97626.0720059112.630.00189.4584.7523.802378.9411936.6636.802.出口量(万吨)原油成品油汽油煤油柴油石脑油燃料油原油+成品油液化气19922398.62544.05178.9143.45153.2754.9457.652942.670.3719932259.84584.37211.2330.67115.2738.7847.54
20、2844.210.6719942150.72599.53267.7817.96144.0032.5644.632750.250.5519951943.45457.65184.557.47125.486.8818.882401.100.4019961855.24379.26210.0910.69120.364.316.392234.501.2819971882.70414.88185.5337.44129.821.2418.112297.587.1019982040.25417.30130.9065.92156.670.4527.902457.5533.3419991982.89558.5617
21、7.6571.46228.884.9838.412541.4539.2220001560.07424.25181.9789.1998.520.0040.991984.3250.222002716.66645.14413.83124.9660.469.8420.951361.807.5820031043.78827.18455.10177.2255.4868.7430.851870.961.562004720.811070.81612.21159.16125.7091.1161.221791.625.642005813.331384.74754.24187.07224.06113.1274.71
22、2198.072.393.净进口量(万吨)原油成品油汽油煤油柴油石脑油燃料油原油+成品油液化气19922106.35-224.06-163.44-43.4046.27-53.536.042330.417.3019931662.59-118.93-200.43-30.67170.73-36.7268.821781.5211.3019941014.93210.28-234.69-2.33316.93-31.20124.64-804.6519.801995-376.331271.7933.6946.20743.5520.21368.35895.4630.921996-620.65909.36-104
23、.9015.93483.0336.44391.70288.7167.001997-173.711024.39-169.6638.69468.5740.42582.01850.68135.691998221.441165.45-122.998.44303.9051.71826.281386.89224.3019991564.261821.09-169.2266.44508.6576.081228.983385.35321.3420001172.191749.74-180.4839.89211.9077.951491.112921.93319.0220022944.711436.58-413.83
24、86.23-29.4227.391385.374381.29426.3720035982.75977.51-455.0740.95-29.55-56.491087.256960.27546.5820046219.96964.39-612.2041.72-77.62-66.851589.089738.54620.4320058299.301439.24-754.242.42-139.30-89.322304.237184.35634.42二、全国油品供需现状1、全国原油加工能力及成品油生产现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原油供需缺口日益扩大,我国的石油消费到2000年已达到
25、2.21亿吨。成品油的消费增加到1.1亿吨左右, 石脑油的消费增加到2100万吨。今后十年我国GDP平均增长速度按7%预测,同时考虑到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石油消费增长速度在4.2%左右,其中三大油品的增长速度在4.5%左右。预计到2005年石油消费需求在2.6亿吨左右,汽煤柴三大油品的需求在1.4亿吨左右,到2010年石油消费需求在3.1亿吨左右,汽煤柴三大油品的需求在1.7亿吨左右,届时原油加工能力需要3.5亿吨左右。近年来我国的原油加工能力和成品油产量增长较快,截至2000年底全国共计各类炼油企业134家,原油加工能力约为27370万吨,其中100万吨/年(含100万吨/年)以上的5
26、2家,原油加工能力为24545万吨,占总能力的88.7%,100万吨/年以下的82家,合计能力3122万吨,占11.3%。中油集团34家,合计能力11116万吨/年,其中100万吨/年以上的25家,加工能力10695万吨;石化集团35家,合计能力13927万吨/年,100万吨/年以上的24家,合计能力13280万吨/年;地方及其它部门65家,合计能力2327万吨/年,100万吨/年以上的3家,加工能力570万吨/年。截至2000年底两大集团公司主要炼油企业加工能力及2000年加工量情况见表2-1-2。1990年全国原油加工量为10723万吨,到2000年达到21062万吨,平均每年增加约100
27、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7%;同期,全国汽、煤、柴油产量由1990年的5175万吨增长到2000年的12087万吨,平均每年增加约70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9.1%,其中增长较快的柴油和煤油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8%和8.5%。2000年全国生产了汽油4135万吨、煤油872万吨、柴油7080万吨。据最新统计,2003年我国原油加工量为23800万吨,生产成品油14137万吨;其中,汽油为4770万吨,煤油为855万吨,柴油8512万吨,柴汽比达到约1.80。 表2-1-2 两大集团公司主要炼油企业2000年加工能力及加工量汇总表 企业名称原油加工能力(万吨)原油加工量(万吨)备注2000年2000
28、年一石油集团哈尔滨炼油厂300192.05大庆石油化工总厂600530.7林源炼油厂250159.19大庆化学助剂厂550280.02吉化公司炼油厂560450.06前郭炼油厂250113.31大连石油化工公司710590.35鞍山炼油厂250105.02抚顺石油化工公司920803.48锦州石油化工公司550448.45锦西炼化总厂550488.76辽阳石油化纤公司550330大连西太平洋有限公司550529.28辽河石油勘探局石化厂435179.29华北化学药剂厂260149.61大港炼油厂350198.32兰州炼油化工总厂550451.75兰州化学工业公司200189.16玉门炼油厂40
29、0205.01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500345.05独山子石化总厂600343.49克拉玛依炼油厂300250.53长庆咸阳助剂厂280122.8其它230175.97小计106957631.65小炼油厂421294.7托管炼厂306.17合计111168232.52二石化集团石家庄炼油厂350280.9沧州炼油厂200200.45XXXXX炼油厂350241.24齐鲁石化公司1050750.84胜利油田石化总厂15095.37青岛石油化工厂300120.36洛阳石化总厂500410.17中原石油化工总厂12060.25金陵石化公司1050678.54扬子石化公司550490.92武汉石化厂4
30、00299.59荆门石化总厂500338.0镇海炼化股份有限公司12001050.44燕山石化有限公司800694.42天津石化公司500398.99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630601.16高桥石化公司730700.2安庆石化总厂380343.86福建炼化有限公司400358.44九江石化总厂400327.4巴陵石化公司500400.86广州石化总厂770649.05茂名石化公司13501052.69清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0063.96小计1328010608.1小炼油647567.9合计1392711176.9两大公司共计2504319405.52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有关法
31、律法规的日趋完善,现有各大炼油企业都在进行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原油加工深度的调整和改造,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竟争的激烈,各大石化企业已考虑在重点发展沿海、沿江炼油企业的同时,关停部分落后的内陆炼油能力。到2010年如不扩建新的原油加工能力,则将无法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对原油消费的需求。2、全国原油和成品油消费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原油消费快速增长,从1990年的1.10亿吨增加到2003年的2.52亿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石油消费大国。13年来,年均增加1092万吨,增速为6.6%。同期,全国成品油的消费量从1990年的4896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13254万吨,平均每年增加约
32、643万吨,年均增长率为8%。详见表2-1-3。 表2-1-3 1990-2005年全国成品油消费情况 单位:万吨 序号项 目1990年2000年2005年1汽油1942342340162煤油3528648643柴油260266288374合计489610915132543、我国区域成品油生产和消费情况 2000年我国成品油生产主要集中于华东地区、东北地区和中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占29.9%,居全国第一;东北地区占27.8%,居全国第二;中南地区占19.1%,居全国第三;其余为西北地区13.3%,华北地区9.7%,西南地区0.2%。但东北地区已于10年前的位居第一退居现在的第二,相反,华东地
33、区由第二位上升至第一位。表2-1-4 中国成品油生产区域分布情况 单位:万吨区域1990年2000年产量(万吨)比例(%)产量(万吨)比例(%)东北172633.4336027.8华北56811.011749.7华东130525.2361729.9中南102519.8230419.1西北54110.5160713.3西南90.2240.2全国517510012087100 2000年我国成品油消费主要集中于华东地区、中南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占34.3%,居全国第一;中南地区占26.1%,居全国第二;华北地区占14.1%,居全国第三;东北地区占10.0%,居全国第四;其余为西
34、北地区8.7%,西南地区6.9%;基本上与1990年的消费态势相同,但华东地区消费比重上升了5.2个百分点。 表2-1-5 中国成品油消费区域分布情况 单位:万吨区域1990年2000年消费量(万吨)比例(%)消费量(万吨)比例(%)东北59913.0109710.0华北69115.0155414.1华东134029.1377134.3中南124027.0286826.1西北3848.49528.7西南3447.57576.9地区合计45981008478100其它345全国494310999注:2000年全国成品油区域消费数据与上述全国成品油消费总量略有出入。表2-1-6 2000年全国各省
35、成品油消费情况 单位:万吨地区汽油煤油柴油合计全国3570739664310999东北地区379416771097辽宁14524287456吉林1106120236黑龙江12411270405华北地区6471387571554北京19011190395天津10310159272河北1667300473山西1159125249内蒙古73183157华东地区98918225753771上海10572243421江苏23021515766浙江19116575785安徽706207283福建9411305410江西596150215山东24050580870中南地区90121717402868河南16
36、630245442湖北14629170345湖南15016213379广东3431108831336海南302371124广西669167242西北地区34269541952陕西11029140279甘肃7211137220宁夏1201931青海2402246新疆12429223376西南地区31292353757四川15752194403重庆贵州571361131云南852189195西藏136928 根据上述我国各区域成品油供需分析,2000年我国各区域成品油供需不平衡。其中东北地区仍为主要富余地区,其次为西北地区,两地区分别富余成品油2263万吨、655万吨;其余地区均为成品油缺口地区,
37、其中,西南地区缺口733万吨、中南地区缺口564万吨、华北地区缺口380万吨。与1990年相比,基本格局相同。表2-1-7 2000年全国各地区成品油供需平衡 单位:万吨区域1990年2000年成品油成品油东北11272263华北123380华东35154中南215564西北157655西南335733全国2321088 注:为缺口量,其余为富余量。1993年2005年,中国的液化石油气市场规模增长了近十倍,2003年中国液化石油气需求增幅为9%,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9%。近十年统计数据表明,国产液化石油气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每年需进口大量的液化石油气来满足国内的生产和生活所需。液化石油气供需情
38、况见表2-1-8。表2-1-8 19902005年液化石油气供需情况 单位:万吨年份产量进口量需求量199019516520019953602406002000880480136020019204801400200210006401640200510806401720三、全国成品油消费及产量预测1. 成品油市场分析1.1 国内成品油供需现状据统计,2009年我国原油加工量为3.75亿吨,其中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加工原油分别为1.26亿吨和1.83亿吨。2009年我国汽油产量为7195万吨,同比增长13.13%;柴油产量为14127万吨,同比增长6%;煤油产量为1211万吨,同比增长18%。2009年我国汽油出口量同比增长31.4%,汽油净出口量达494万吨;柴油出口量增长较大,进口呈减少的态势,柴油净出口量达到267万吨。受国内原油资源分布和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我国各地区成品油供需差异较大,国内成品油流向总的格局是“北油南运、西油东调、逐次递推、互相渗透”。1.2 国内成品油供需预测1.2.1成品油需求预测成品油消费与国家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渔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