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节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医学院 李燕红1.一、流感-丙类p定义: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p临床特点: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等较重,呼吸道症状较轻。p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p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威胁最大。p致病力强,易变异,若人群对变异株缺乏免疫力,易引起暴发流行。2.一、流行病学资料p传染源: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p动物亦可能为重要贮存宿主和中间宿主。p甲流:H5N1/H9N2/H7N7/H7N9型禽流感,可通过抗原变异直接感染人类。传染源3.p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飞沫散布在空气中,其传染性可保持30min。也可以通过污染的食具、茶杯或玩具等日常生活
2、接触而传播。传播途径4.p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男女没有差别。新生儿因缺乏局部免疫,加之通过胎盘获得的抗体较少,因此易感性高,感染后症状重,病死率高。老年人由于经历过各种亚型流感病毒的攻击,在免疫上得到强化,易感性一般较低。易感染群5.p传染性较强,加之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要方式,极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p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著。p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单位、工厂及公共娱乐场所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引起暴发。p甲型流感可导致世界性流行,乙型流感常局部流行,而丙型流感未见变异,常呈散发流行。p流感的流行常沿交通线迅速蔓延,先集体后散居,先城市后农村。p流感的流行常引起人群,特别是在儿童和老人的超
3、额死亡率。流行特征6.潜伏期13日,最长4天,发病突然、高烧、畏寒、头痛、乏力等较重;咳嗽、鼻塞、咽痛等较轻。胃肠型:多见于儿童肺炎型: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孕妇、慢心病和免疫力低下者。中毒型:高热伴神经、循环系统症状,严重者出现休克、DIC、MOF等,死亡率较高。一般情况下,病程一周左右恢复,少数人遗留咳嗽症状。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7.p流感常见的并发症细菌性肺炎 气管或支气管炎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等Reye综合征(儿童患流感后如果服用阿斯匹林类药物可诱发出现内脏脂肪变性合并脑病)三、常见并发症三、常见并发症8.支持治疗:休息、多饮水促进代谢;吸氧、补液等对症治疗:解热、镇痛、止咳、祛痰等
4、,儿童禁止使用阿司匹林。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抗细菌治疗:并发症四、治疗四、治疗9.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隔离期一般不少于5天切断传播途径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开窗换气本病流行期间,加强对病人可能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五、预防措施五、预防措施10.p保护易感人群减少与病人近距离的接触本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亦可选择带口罩注射流感疫苗:疫苗注射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p学校等集体单位出现疑似流感病例集中发病时,应及时报告疾控部门,以尽早采取控制措施11.二、甲型H1N1流感-丙类p2009年全球爆发流行,最早出现在美国和墨西哥;p由变异后的新型甲流病毒H1N1亚型
5、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p原名人感猪流感12.p传染源: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p传播途径:空气-飞沫p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以青年人居多,肥胖者或病态肥胖者更易发展为重症;p2010年8月10日,后流感大流行时代一、流行病学一、流行病学13.p潜伏期:1-7天p症状:发热、咳嗽、流体、咽痛、头身痛、恶寒、乏力等;腹泻和呕吐;眼睛发红等。p体征:咽部和扁桃体充血红肿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14.p严重肺炎、ARDS、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Reye综合征、呼衰或MOF等,甚至死亡。三、并发症三、并发症15.支持治疗:休息、多饮水促进代谢;吸氧、补液等对症治疗:解热、镇痛
6、、止咳、祛痰等,儿童禁止使用阿司匹林。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抗细菌治疗:并发症四、治疗四、治疗16.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隔离期一般不少于7天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疫苗五、预防措施五、预防措施17.p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p主要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p人群普遍易感。p潜伏期为7-18天,通常为14天。p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p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发生。三、麻疹-乙类18.p传染源:患者,发病前2天-出疹后5天p传播途径:空气-飞沫p易感人群:普遍易感,6月-5岁儿童多见p病后免疫力持久p世界范围流行,是导致儿童死亡的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冬春季高发
7、,全年可见一、流行病学一、流行病学19.p潜伏期6-21天,平均10天p前驱期:一般持续3-4天,发病2-3天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p出疹期:3-7天出现斑丘疹: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自上而下至胸、腹、背和四肢-全身p恢复期:维持4-7天,可长达3周,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无并发症者病程10-14天p重型麻疹病死率较高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20.21.22.p喉炎p肺炎p心肌炎p脑炎,部分患者遗留智力低下、癫痫、瘫痪等p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三、并发症三、并发症23.p支持治疗p对症治疗p积极治疗并发症四、治疗四、治疗24.p管理传染源:隔离至出诊后5天,有呼吸道症状者隔离至出诊后
8、10天;p易感者有接触史的隔离检疫3周p切断传播途径:少去人员集中地方p保护易感者:免疫接种五、预防五、预防25.四、水痘-带状疱疹p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p原发感染为水痘,临床特征是分批出现的皮肤粘膜斑、丘疹、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为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p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VZV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多见于成年人,其特征为沿身体单侧感觉神经相应皮肤节段出现成簇的疱疹,常伴局部神经痛。p妊娠妇女感染水痘后,可以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26.p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d至皮疹干燥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p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
9、水痘疱疹液(水痘痂皮无传染性)和空气飞沫传播空气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污染的用具传播,处于潜伏期的供血者传染性很强,孕妇分娩前6d患水痘可感染胎儿,出生后1013d内发病。p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水痘主要多见于儿童 一、流行病学一、流行病学27.p病后免疫力持久,一般不再发生水痘,但体内高效价抗体不能清除潜伏的病毒,故多年后仍可发生带状疱疹。p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见传染性极强,在集体场所中常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带状疱疹多见于成年人,90病例为50岁以上老年人或有慢性病及免疫缺陷者28.p潜伏期:1221d,平均14d。p前驱期:成人皮疹出现前12d出现全身症状;小儿则皮疹和全身症状多
10、同时出现,而无前驱期症状。p发疹期:p出诊顺序、分批出现,躯干-面部-四肢p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p一般经过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四个阶段p多数为自限性,10天左右可自愈p少数发展为出血性水痘,病情严重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29.p潜伏于神经纤维的病毒可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生带状疱疹p多有前驱症状,1-3天后,成簇的红色斑丘疹-水泡,带状排列,一班不过中线;p多伴有神经痛p3天左右转为疱疤,10-12天结痂,2-3周痊愈,不留痕迹;p治疗:阿昔洛韦30.水痘带状疱疹31.p控制传染源 出疹前两天即可排出病毒病人隔离至脱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两周。接触者观察3周预防措施预防
11、措施三、预防三、预防32.p 切断传播途径通风换气消毒 p 提高机体免疫力 注射特异性水痘免疫球蛋白 接种水痘疫苗33.五、流行性腮腺炎-丙类p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系统性、多器官受累的疾病;p临床特点: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p儿童和青少年多发p儿童可并发脑膜炎、脑膜脑炎p青春期后可引起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34.p传染源:腮腺炎患者和携带病毒者。p传播途径:直接接触唾液;空气-飞沫;垂直传播p易感人群: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p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p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一、流行病学一、流行病学35.p潜伏期为8-30天,通常为18天。p
12、部分有前驱症状;p典型症状:高热伴腮腺区肿痛p1-2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伴高热;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36.p75%的患者有并发症p常见并发症为神经系统并发症、生殖系统并发症、胰腺炎、肾炎等;p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感染三、并发症三、并发症37.p支持、对症治疗p抗病毒治疗:无特效药,疗效不确切p肾上腺皮质激素:重症患者使用p治疗并发症p预防睾丸炎四、治疗四、治疗38.p1.管理传染源: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应留验3周。p2.切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消毒。病人用
13、过的食具、衣物、手帕、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大声说话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p3.保护易感者:疫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p4.药物预防:采用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五、预防五、预防39.p由风疹病毒引起p与麻疹是完全不同p初起类似感冒,体温在38度左右,一般发烧1-2天后皮肤出现淡红色皮疹,疹形细小,且分布稀疏,经过3天左右自然消失。伴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特征。如果孕妇在早期怀孕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六、风疹-丙类40.p健康教育。风疹显性和隐性感染对怀孕早期胎儿都有危害,重点预防孕妇特别是怀孕头3个月内感染。p免
14、疫接种:减毒风疹活疫苗,有效免疫持续时间5-8年,免疫抑制者和孕妇为疫苗禁忌证。p流行期措施:重点措施是应急接种,重点人群为学龄儿童、青春前期妇女、医务人员和入伍新兵。针对传播途径主要是保持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空气消毒。预防预防41.七、猩红热-乙类pA A组组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p临床特征: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临床特征: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疹后脱屑皮疹、疹后脱屑p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并发症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并发症p链球菌感染后的不同表现:咽峡炎、丹毒、猩链球菌感染后的不同表现:咽峡炎、丹毒
15、、猩红热(对红疹毒素不具有免疫力者发生皮疹)红热(对红疹毒素不具有免疫力者发生皮疹)42.流行病学流行病学p传传染染源源:病病人人和和带带菌菌者者p传传播播途途径径:主主要要是是空空气气飞飞沫沫传传播播 外外科科型型或或产产科科型型猩猩红红热热经经皮皮肤肤伤伤口口或或产产道道感感染染p人人群群易易感感性性:普普遍遍易易感感43.p流行特点:流行特点:季节性季节性温带为冬春季节温带为冬春季节好发年龄好发年龄5-155-15岁岁临床表现轻症化临床表现轻症化:抗生素应用、变异、抵抗力抗生素应用、变异、抵抗力44.临床表现临床表现p潜伏期:潜伏期:2-32-3天(天(1-71-7天)天)p特征性表现:
16、三主症特征性表现:三主症发热:持续性,伴有一般中毒症状,发热的发热:持续性,伴有一般中毒症状,发热的高低及热程于皮疹的多寡及其消长相一致高低及热程于皮疹的多寡及其消长相一致咽峡炎:咽痛、局部充血、脓性渗出物。可咽峡炎:咽痛、局部充血、脓性渗出物。可先于皮疹出现先于皮疹出现皮疹,疹后脱屑皮疹,疹后脱屑45.46.47.出疹时间:出疹时间:发热第2天开始发疹出疹顺序:出疹顺序:耳后、颈、上胸部 24小时内蔓及全身典型皮疹:典型皮疹:弥漫性充血的皮肤上出现分布均匀的针尖大小的丘疹粟粒疹:粟粒疹:带有白色脓头,不易破溃线状疹(线状疹(PastiaPastia线):线):皮肤皱褶处皮疹密集或摩擦出血出血
17、性皮疹:出血性皮疹:严重病例口周苍白圈:口周苍白圈:颜面部充血,无皮疹,口周充血不明显48.p皮疹:皮疹:4848小时达高峰小时达高峰退疹顺序:依出疹顺序消退退疹顺序:依出疹顺序消退退疹时间:退疹时间:2-32-3天内退尽,重者可持续天内退尽,重者可持续1 1周周疹退后皮肤脱屑:皮疹越多越密脱屑越明显,片疹退后皮肤脱屑:皮疹越多越密脱屑越明显,片状脱皮状脱皮p草莓舌:发疹同时舌乳头肿胀,初期被百苔,草莓舌:发疹同时舌乳头肿胀,初期被百苔,杨梅舌:杨梅舌:2-32-3天后舌苔脱落,称杨梅舌天后舌苔脱落,称杨梅舌p自然病程约自然病程约1 1周周49.50.皮疹51.p其他临床类型其他临床类型p轻型
18、:近年多见,病程短,仍可发生变态反应轻型:近年多见,病程短,仍可发生变态反应并发症并发症p中毒型:少见。中毒症状明显中毒型:少见。中毒症状明显p脓毒型:罕见。严重的化脓性炎症,可引起败脓毒型:罕见。严重的化脓性炎症,可引起败血症及迁徙性化脓病灶血症及迁徙性化脓病灶p外科型或产科型:咽峡炎缺如,皮疹始于伤口外科型或产科型:咽峡炎缺如,皮疹始于伤口或产道周围,中毒症状较轻或产道周围,中毒症状较轻52.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p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常在常在80%80%以上以上p尿常规:注意尿蛋白、红细胞及管型尿常规:注意尿蛋白、红细胞及管型p细菌学检查:咽
19、拭子或其他病灶分泌物细菌学检查:咽拭子或其他病灶分泌物培养有培养有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免疫荧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免疫荧光法快速诊断光法快速诊断53.并发症并发症p早期应用抗生素,并发症少见早期应用抗生素,并发症少见p化脓性并发症:化脓性淋巴结炎、中耳炎化脓性并发症:化脓性淋巴结炎、中耳炎p中毒性并发症:中毒性心肌炎、中毒型肝炎中毒性并发症:中毒性心肌炎、中毒型肝炎p变态反应性并发症:病程变态反应性并发症:病程2-32-3周。风湿病、肾周。风湿病、肾小球肾炎、关节炎小球肾炎、关节炎54.治疗治疗p支持、对症治疗支持、对症治疗p抗生素:青霉素抗生素:青霉素p积极治疗并发症积极治疗并发症55.预防-洗手p采用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对预防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呼吸系统传染病等起到积极的作用。p最好流水洗手加肥皂擦洗,90%左右的沾污在手上的微生物都能洗干净p如果几个人合用一盆水,不如不洗p一人一巾56.何时该洗手?何时该洗手?p餐前和上厕所后p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p打喷嚏或咳嗽后p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p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p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