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物资源.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074211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资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物资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物资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物资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物资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生物资源1 概念 生物资源是指生长在自然界中的能够直接或间接被人类利用的动植物总称。 生物资源是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价值的生物以及有它们组成的生物群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生物资源是在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与可能利用的生物,包括动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生物资源等。有的学者把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称为生物资源。(百度百科) 生物资源通常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即可资人类利用的一切生命有机体的总和。(论文) 生物资源是指地球上对人类具有现实或潜在价值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总称。(论文-陶黎新)2 生物资源的特性系统性:自然界中生物个体、种

2、群、群落、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整个系统。可更新行:通过繁殖使其数量和质量恢复到原有状态。地域性: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生物资源,同一种生物资源分布在不同地区,其资源数量和质量存在有差异。周期性:指生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发生有规律的重复变化,分为日、季节、年周期。有限性:生物可更新的能力有一定限度,不能无限制地增长下去的;开发过度将导致整个资源枯竭灭绝,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增值性:利用价值不断提高的一种资源属性。3 生物资源分类生物资源包括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大类,其中:动物资源包括陆栖野生动物资源、内陆渔业资源、海洋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包括森林资源、草地资源、野生植物资源和海洋

3、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包括细菌资源、真菌资源等。3.1动物资源3.1.1 概念动物资源既是人类所需的优良蛋白质的来源,还能为人类提供皮毛、畜力、纤维素和特种药品 、在人类生活、工业、农业和医药上具有广泛的用途,是生物圈中一切动物的总和。3.1.2 分类一、按类群分1、哺乳类动物资源:哺乳动物是动物世界中形态结构最高等、生理机能最完善的动物。2、鸟类资源:鸟类通常是带羽毛、两足、 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身披羽毛,前肢演化成翅膀,有坚硬的喙。3、爬行类动物资源:爬行类动物属于脊椎动物亚门。4、两栖类动物资源:两栖动物是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

4、生活的性状。5、鱼类资源: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二、按用途分1、珍贵特产动物: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或学术价值,分布狭窄,数量稀少。2、食用动物资源:提供蛋白质或脂肪等人类必须的营养物质3、药用动物资源:是一类经过人类使用,证明可作为治病,防病和具有保健价值的资源动物4、工业动物资源;5、实验动物资源;6、观赏性动物资源;7、害虫害兽的天敌动物资源;8、其他作用的动物资源。三、按分布分1、陆栖野生动物资源 2、内陆渔业资源 3、海洋动物资源3.1.3动物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推动有机物质循环2、加速碳养循环3、多种动物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4、动物的活动能促进植物的生长5、其他,如肉食、药材、毛

5、皮、生产工具、科研资源3.1.4动物资源现状1、物种灭绝速度快2、野生动物作为药材、食品、装饰品、工艺品、毛皮羽制品、宠物的需求却在增加。3、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物生存环境,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和退化。人类对生物体的直接开发利用,比如狩猎和捕杀;引进外来物种、环境污染、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等等,都直接或间接构成野生动物的生存威胁。3.2植物资源3.2.1 概念植物是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独立生活的一类自养型生物3.2.2 分类1、食用植物资源,包括直接食用和间接食用的植物。可分为淀粉、糖类植物,蛋白质植物,油脂植物,维生素植物,饮料植物,食用香料色素植物,植物

6、性饲料、饵料七种。2、药用植物资源,中国现有药用植物11146种,可分为中草药(人参、杜仲、黄连、甘草)和植物性农药(除虫菊、冲天子、鱼藤)两类。3、工业用植物资源,包括木材、纤维、鞣科、芳香油、胶脂、工业用油脂及植物性染料七种。4、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包括防风固沙植物,保持水土、改造荒山荒地植物,固氮增肥、改良土壤植物,绿化美化、保护环境植物,监测和抗污染植物五种。其中防风固沙植物包括木麻黄、大米草以及多种桉树等;保持水土、改造荒山荒地植物包括银合欢、金合欢、雨树、牛油树以及多种木本油料植物;固氮增肥、改良土壤植物包括桤木、碱蓬、紫苏、田菁、紫云英、红萍等;绿化美化、保护环境植物包括各类

7、草皮、行道树、观赏花卉、盆景等;监测和抗污染植物包括碱蓬、风眼兰等,此外森林对于净化环境有着极大的作用,水藻也有净化水域的功能。5、植物种质资源3.2.3 植物资源的作用1、动物的超级保姆:在自然生态环境里,植物就象动物的保姆一样,它们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供给别的生物呼吸;它们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供动物食用;它们形成煤、木材等能源,让人类运用。如果植物从地球上消失,动物也无法生存下去。2、防止水土流失:植物可以保持水土,当雨水降在森林以后,有25%会蒸发掉,25%会流失,25%留在泥土中,另外25%则渗透成为地下水。如果没有森林,只有10%的雨水会成为地下水。可见森林就象是水的故乡,能

8、够多蓄存5倍以上的雨水,并且避免土壤流失。3、抵抗风沙和潮汐:植物可以防风定沙,例如滨海地区风沙很大,附近的居民常常种植木麻黄、黄槿来阻挡风沙的吹袭。另外,生长在朝间带的水笔仔等植物,可以留住一些泥沙,延缓潮汐侵蚀海岸的速度。3.3微生物资源3.3.1 概念微生物是除动物、植物以外的微小生物的总称。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需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上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最低等的微小生物。3.3.2 分类一、按其结构、化学组成及生活习性等差异可分成三大类。 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由DNA和组蛋白组成

9、;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如内质网、核糖体及线粒体等)。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繁殖。真菌属于此类型微生物。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质,没有核膜与核仁;细胞器不很完善。这类微生物种类众多,有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放线菌。 3、非细胞型微生物: 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结构最简单,体积最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亦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病毒属于此类型微生物二、按用途1、农业微生物:包括用于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环境保护及农业生物技术的微生物。2、工业微生物:基本上包涵了食品与发酵行业各类生产及科研用微生物。3、医学微生物:主要

10、有用于疾病预防、治疗、诊断的生物制品的生产用菌。 三、按分布1、土壤微生物,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2、空气微生物,海拔越高,微生物越少3、水体微生物,微生物在水中的分布随水体类型、受污水或废水污染程度、有机物的含量、水温、ph及水深等的变化而变化。3.3.3 微生物的作用有害的作用:1.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2.有些微生物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这点相当于上面所说的做为分解者)3.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有益的作用:1.

11、很多菌种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对人类疾病非常有用的抗生素。如绿色丝状菌产生的青霉素。2.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3.由于微生物生长周期短,繁殖迅速等特点,被用于遗传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4 我国生物资源特征及存在问题4.1资源总量大,但质量普遍较低我国的生物资源中,与生产、生活关系较密切的森林、草场和水产资源存在着资源总最量大、但资源质量较低的现象。中国森林面积约1.59亿hm2,活立木蓄积量124.9亿m3,森林蓄积量112.7亿多m3,均居世界前列。但森林覆盖率低,仅16.

12、55%,林分每公顷蓄积量112.7m3,用材林蓄积量每公顷平均为77.10m3,现实生产力较低。中国草地资源约4亿hm2,其中天然草地3.9亿hm2。中国大部分天然草地为低工草类型,适合作为割草利用的草场不多,直接影响了冬春贮草。我国草地产量偏低,北方的草甸草原每公顷产鲜草30004500kg,旱草原草场15003000kg,荒漠草场750kg。我国干旱草原和荒漠草原面积达1.8hm2,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45%,草场载畜能力低。全国草场平均约1.01.3hm2养一只绵羊单位,而目前每只绵羊单位仅占有草场0.5hm2,明显放牧超载。4.2 资源结构不尽协调据林业部全国森林资源统计,在我国现有森林

13、中,用材林比重过大,面积占66.08%,蓄积量占74.20%;其他林种比重过小,防护面积占16.55%,薪炭林面积占3.34%,特用林面积仅占2.60%,经济林面积占16.55%,竹林面积占2.95%,在现有用材林的林龄结构中,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的面积结构比为3.83.62.6,蓄积量结构为1.23.35.5,森林结构低龄化现象明显。在4亿hm2草地资源中,人工草地0.07亿hm2,仅占草地资源的1.67%,比重过大。在内陆淡水鱼种类中鲤料占50%,草、鲢、鳙、鲤、鳊、鲂、鲷、占大多数。淡水渔业品种单一。4.3 生物生产力年际变化大,季节性明显生物生产力随着水热条件变化而变化,年内表现出季

14、节性,年际之间表现为丰歉年,这在草地资源表现最为明显。草地实际产草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年降水量多少。通常草甸草原丰歉年产草量可相差1倍,干旱草原相差2倍,荒漠草原差34倍,荒漠差2倍,这一特点是造成我国北方靠天养畜的放牧畜牧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由于季节差异天然草场前暖季与冷季资源载畜量不平衡,暖季草场普遍有较大潜力,而冷季草场资源量明显不足,大体缺1/3。冷季草场资源量不足是制约我国草地载畜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4.4 区域分布不平衡生物的生长受光、热、水、土、气等自然环境诸要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我国森林资源集中华北、西北和南方山区,其面积、蓄积量与用材等均占全国80%以上,而广

15、大的华北、西北地区由于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我国少林地区。我国草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的高原与山区,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西藏、青海,加上四川西部的甘孜、阿坝七省(区)为西部牧区,共有天然草地2.9亿hm2,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73%。其中蒙一新牧区(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1.6亿hm2、占西部牧区的53.78%;青藏高原牧区(西藏、青海与四川西部)1.3亿hm2,占西部牧区的46.22%。东部农区的草地堆星分布于东部地区、丘陵,草地面积1.0亿hm2,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26.66%。5 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政策与措施5.1贯彻“保护、培育、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保护好现有植物。5.2适当增加物种数量,不断扩大其种群数量。5.3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严禁捕杀野生动物,不得妨碍野生动物的活动。5.4景区的建设项目不得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