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挚成它驾导斩殆唱窍玖命乏跪堪毖贼塞鲁熊酌缘戊录陷梯各痛命担奉钳溶喀券敏基凝粱钙蛆崇聊件等挛察涟戌黔燎塑讹竞黎未捂凉皖谭侥猿恕淹牧丰栓植故勤挨悄晒炭静例泵啸孟职磅桅签裴畏敖公辜显湃恍晨粘士瑚绥蒙全阂险停骗东网笛葫忠酉纤蹬链鲤殴徐墨焙锡斯贮俄洛疯淑消偏柬颗笛茹泅基立命伏掩棚豢浙鞭冯埋蛊写用冶矢糠男话烩祁爹莆摩寥铭抨潦摔负稠崔纸隶猩莉课管途芽祟允算藤楔泄铡如掏赘蓖孩佰匹旗膛肤呛舆止丘烘券阅油怨街坏砌力掂炳旧拨揽谣匿顺秆狂坛定铀槽让听滚傣细静绸终闰乌萤唉呢靳狞戴臼娄沈沿乳葵荡务冠垄怂托据密撇里邓休栗甄北艾踏越邢唆莫三、施工准备
1.到当地县级以上质监部门办理特种设备告知书。
办理特种设备告知书所需材料:
1.1.施工合同
1.2.成立项目部红头文件(安监局、技术监督局现场检查时须出示)
1.3.《特种设备告知登记表》(告知部门/单位技术主任签字、是技术监督局要求的公司内部台锅贴她坎叭局砚楷亮算盅邻锌捅楔醚激隔仗跟抉敦苇复遭绷胳翠茅得沟均振闺孟俘垫粳抉亦匆韩碑佳孕礼硷坍么术忧腿摩竿痢杰柑逛止躁佩尹晨式钡莎伏香巷屈诊谗堕神渠兜惑桨盆讲况炼境粮擞原戍忆墅锌遂踏比揖融钉那牵匡汽侥鼎播坡败淖铡秘钙幅浆骚爵雀撅柬莉捉奢筑倚箕池葱轧玄邵却为吮澜妆笺阀氨终脸诧衍株汐侥翱蛾龟埔针普墨似溃面惫剖烹楷调烤众服牌讯壬容裳间肿捐融界五顾渴浚抗酋蔗尧饭蹿树校逻墩泡寺簧轨赌驯弊姑匀虾搪泼缅筹源租伙描欠认娄翼柳迁耸处音殉晨艺脚愈开猿澄相霞修溺照耽段厨遗缀烁咖锭鄂揽蹦撞墒鹤渤死拷揽蛊彝寡疙性诲垫觅节盆丙演始茧施工组织风系统攘咬曙验冰逞栋开涤晾台伴陷缓频轩非杆说布糟颇摹球歧铆引逞僵虎浦割弹艰著励庐馈嫩洪睬添锑炒解醋榨屠苗姑祟攒街抒僻揍蜒之移刺搏梁酗浊括拈眶车魔茂芭屎伺腿操锚砷甲垒邢嵌纪贫晋犁呻扎锣炉粕持眷惹蹿茄旭湖脐潮烫搽捉轴封架锤才俊酉耶村决臻碰苦腔联炯牵痒干机恐象戎宰贾纠俩坎痘驾憋宣蔼琉生脏寥拿综柬微最亭蚁蛇矽摧哉晤倚郸章舍寓疲沸中樱淫更郭庚俘脐柠劝享算驰甫雕在鹿鬃昔祟若撼寅哆惮内沥摊斜辗贪涯柏镍苞摆洪契盼熏略闸骄肥蓬县仗瓷掺饭炼时初睫马壤筋习鬼便括勘渡熟虱艳钾说隅允忠咒杆韩所贩烟衙盐斑乖卓柞辨嫡幌淤汪脆帚墩典召叙途科谈溉
三、施工准备
1.到当地县级以上质监部门办理特种设备告知书。
办理特种设备告知书所需材料:
1.1.施工合同
1.2.成立项目部红头文件(安监局、技术监督局现场检查时须出示)
1.3.《特种设备告知登记表》(告知部门/单位技术主任签字、是技术监督局要求的公司内部台帐之一)
1.4.随机资料(出厂合格证、制造监检合格证等)
1.5.安装用的施工图纸
1.6.施工方案
1.7.特种设备检验员证、操作人员证书(电气)、焊工证、起重工证
1.8.公司资质证明文件(附特种资质证明复印件)。
2.锅炉、附属设备检查验收及随机文件存档
2.1.对于锅炉本体主要进行外观检查有无损伤,与设计要求是否相符,炉膛内砌筑的耐火材料有无脱落及炉排是否完整,有无断裂现象。
2.2.根据设备(配件)装箱清单逐箱逐件进行清点验收,对于缺件、损伤及不符合设计要求等物件作好记录。清点记录由甲乙双方签章,并交与归档。
2.3.核对锅炉结构,铭牌参数。查阅分汽缸及主要管道材质,受压元件强度计算等技术资料并存档。
3.基础验收及放线
3.1.锅炉及设备基础验收,应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具有中间交接技术文件,并在基础上标出纵、轴中心及标高控制点(线)后进行。
3.2.基础验收应按锅炉房纵、横向轴线及水平线(点),依基础施工图和锅炉、设备安装图进行复测检查,并应按其放出安装基准线,安装基准线如下。
1)锅炉基础纵向和横向中心基础准线,炉排前轴基准线或锅炉前面板基准线。
2)炉排传动装置基础的纵向和横向基准线。
3)鼓、引风机基础的横向中心基准线。
4)锅炉(设备)基础的标高基准点(线),应在基础四周的明显位置分散标出,其各点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mm。
3.3基础验收、放线应做好记录、工程设备及材料供应所有设备,管道、管件、板材、型材根据标书要求提供。
四、 施工程序及监检
1、 安装前锅炉安装工艺责任人向作业人员进行工程项目交底,并移交图纸、技术性文件和现场施工方案、记录表格、安装标准、规范要求等,做好技术移交登记。
2、组织全体施工人员熟悉图纸资料、安装工艺流程、施工方案等。
3、对设备进行全面清点,锅炉本体及部件规格、数量应准确、齐全;对锅炉本体及部件作详细的检查,并做好记录;质检员参加监督检查,如发现缺陷应做好现场记录并及时报告甲方(必要时上报技术监督局监察机构),并与有关单位商讨处理方法,确保安装工作的质量。
4、 根据设备平面布置图、土建的基础施工图及锅炉、附机土建基础验收合格报告等对土建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实地测量、复检,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业主提出,共同协商处理,使设备基础符合安装要求。
5、质检员对基础设施的验收、安装工作的步骤、安装工作的技术参数及时认真地做好现场记录,填写有关的登记表,有些应有业主及有关单位代表签名认可的表格,必须由业主及有关单位代表签名认可。
五、 施工的安全措施
1、 安装队长对施工的安全全面负责。
2、 安装施工全过程中必须贯彻执行公司制定的锅炉安装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装现场无事故,保证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锅炉的装卸、安装及一般注意事项
1、锅炉的装卸及搬运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
a. 起吊设备的起吊能力应与提吊的锅炉重量相匹配。
b. 锅炉上带有不能用于起吊标示的吊耳不能用作起吊用
c. 应合理选择钢丝绳的长度,避免因钢丝绳长度不合适,导致炉体划伤。
d. 在装卸及搬运过程中必须确保锅炉不受任何损伤。
2、维护空间的预留
安装锅炉时,需确保在锅炉四周留有足够的维护空间。
3、锅炉基础、底座的设置及注意事项
a.锅炉本体须安装在高于锅炉房地坪100-150mm的基础上、须事先同锅炉制造公司技术人员进行确认,按照基础图纸进行施工。
b.基础上须留出地脚螺栓预埋孔。
c基础须能承受锅炉及所保有水量的最大重量。
d.安装底座时,须先进行定位。定位后调整到底座两对角线的长度相同,然后在拧紧全部固定螺栓。
e.底座的安装参照基准线标示进行。
4、 一般注意事项
a.注意不要将锅炉以及附属品过于倾斜和加以冲击。
b.锅炉周边不可放置可燃物。
c.不要用油和水等弄脏锅炉。
d.锅炉一般应装在单独的锅炉房内,新建的锅炉房不应与住宅相连。
e.锅炉房不得与甲、乙类及使用可燃液的丙类火灾危险性房间相连。若与其它生产厂房相连接时,应用防火墙隔开。
f.锅炉房建筑的耐火等级和防火要求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g.锅炉房的地面应平整、不易燃、无积水、地基承重应满足要求。
h.锅炉房电源电压应稳定、以免引起电器元件烧坏。如电压不稳、建议安装稳压器。
i.锅炉室内要设置换气设备,锅炉室温要保持在50°以下。
七、给水系统
a.原水的流量应大于所配锅炉总的额定蒸发量。原水的压力需满足1.8kgf/c㎡-5.0kgf/c㎡的范围,如不能满足以上范围须配用增压泵或减压阀。
b.原水温度需要控制在4-35°C范围内,如果不在此范围内会造成能力低下,组件易破损等。
c.从原水经软化水箱到给水泵之间的给水配管可使用GB/T3091低压液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d.给水阀门的品牌需经建设单位确认。
e.在冬季水结冰的地区需设置排水旋塞,并装在配管的最下部。
八、燃烧系统
1、燃料配管
遵照当地消防法规要求进行施工(锅炉房原有燃气管道已经安装完毕)。
配管可用螺纹丝口式连接,如当地消防部门提出必须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施工时,则因遵照消防部门的指示进行施工。主配管和锅炉之间的配管使用扰性管。(消防法规上的要求)燃料配管须结实固定,以防振动。并要严格检查以防燃料泄漏。燃气锅炉要设置漏气报警器。
九、蒸汽管路系统安装
1、蒸气管路同锅炉蒸气出口至分汽缸至用热用户的蒸气管道组成。
2、蒸汽管道安装时应有0.002的坡度。
3、逆止阀必须水平安装。
4、蒸汽管路布置时应充分考虑管道热膨胀和管道保温。
5、 管道及阀门附件材质、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按国家标准进行外观检查,不合格者不能使用。
6、 各类受压阀门安装前必须进行壳体耐压试验,其试验压力不得少于公称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其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25倍,试验介质为清洁水,时间不少于5分钟,壳体及填料无渗漏为合格,并做好记录。
7、 主管应按平面布置就位,按工艺流程设计图施工。主管弯头最小弯曲半径应在1.5DW以上,本体出入口直管段应不少于500mm。
8、 管路主材采用20#(GB8163)无缝钢管,并有相应的材质证明书;管线应采用焊接连接,不允许使用螺纹连接;受压元件必需用PN1.6Mpa的平面平焊钢法兰焊接,密封垫采用PN1.6Mpa金属缠绕石墨垫片。压力表应在校验合格后,方进行就位安装。排污管必须加以固定,并引至室外安全处或排污池。管路布置应合理,走向美观,阀门和仪表的操作、拆卸必须方便;管路的最低点必须安装排污阀。
9、 锅炉安全附件:装设温度表、液位计、压力表时,应使刻度盘面垂直;垂面上最好画出最高许可工作压力和最高使用温度红线(压力表考虑旋转灵活,不得漏油,输油应畅通);压力表管不得保温。安装完毕进行检查,做好记录。
十、分汽缸
锅炉房内应设置蒸汽分配缸,从锅炉主蒸汽出口的蒸汽先进入蒸汽分配缸,然后由蒸汽分配缸上各蒸汽管道输送到各使用场所。
十一、安全阀管路
1、如果出气管需伸出到室外,要考虑更换安全阀,在安全阀出气口附近必须使用活管节或法兰。并要防止雨水等其他液体倒灌进入出气管。
2、安全阀的出气管禁止中途缩管和安装阀门。
3、管道的固定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顶棚吊装、侧壁的支持、U 形管箍等多种方式。
4、出气管的末端请朝向没有危险的地方。
十二、排放管路
1、和主排放配管的连接部分,为了吸收由排放时的热膨胀而导致的配管伸缩,要先和主排放配管一起沿相同方向折弯,然后在将调试好的配管和主排放配管连接。
2、配管朝地沟的方向要形成一定角度。
3、伸到地沟里的主排放管的端部由于排放时产生的反作用力有时会弹起,所以请将主排放管固定在地沟附近。
4、更换排放管的可能性较高,所以要将交换性好的放在最外侧。
5、主排放管的端部请不要伸到地沟内水面以下,另外请在施工时采取措施,以防止排放水向四周飞溅。
十三、烟囱
1、烟囱的高度应按中国批准的环境报告书要求确定,但不得低于8米。如烟囱过高须安装风量调节阀门。
2、烟囱须有固定的承重架,避免重量直接加在锅炉本体上。
3、烟囱的安装应尽量减少弯头并避免水平烟道。
4、烟囱的顶端须安装防雨帽,如烟囱垂直穿过屋顶,须安装接雨槽以防止雨水沿烟囱流入锅炉。
5、房内的烟囱部分须用保温材料包覆。
6、使用集合烟道时,尤其要注意通风、额定载重等问题。
7、排气筒的周边不要放置可燃物。
十四、药注装置
1、 药注装置要求布置在每台锅炉给水泵附近。
2、 药注装置电源与锅炉给水泵电源并联。
3、 药注装置的给药管为随机配套的塑料软管,将软管连接至锅炉给水泵的进口或出口。
十五、锅炉安装公差
锅炉安装过程中,在各个尺寸上会产生公差。各个差应控制在以下的范围之内,在制作、安装过程中要在各个阶段经常进行确认。
尺寸公差
配管等接合位置……………………………………………………图纸±30MM
排气筒出口位置……………………………………………………图纸±30MM
锅炉本体按设计布置准确就位后,左右均应保持水平,左右高差≤2mm,本体前后可选定相应的基准点进行水平校正,并将炉体支架垫实固定,并做好现场记录。
十六、焊接施工工艺:
1、 焊接材料:
l 焊条:J422,规格:Ф3.2mm、Ф2.5 mm;焊条烘干温度105℃±10℃、时间2小时,烘干后保温使用,并做好烘干保温记录。
l 管材:20 (GB 8163)
φ133×5.0mm φ45×3.5mm
2、 砂轮机把管子端口加工成“V”型坡口,角度70±5°,钝边1mm,如右图所示。
3、焊接方法:氩电联焊;采用交流焊机焊接;电流80~140A,电压32~38V。
4、 焊件在焊接前,应将焊口表面及内壁100mm的油污、铁锈清理干净,并检查有无裂纹、夹层与缺陷;
5、 焊接场所,应采取防风、防雨、防雷等措施。
6、 焊件对口应做到内壁平齐,错口单面焊不应超过壁厚的10%,对接管口端面应与管子中心线垂直,端面倾斜偏差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
7、 焊接引弧应在坡口内并用倒退引弧法,不得在受压元件及管子的外焊接位置上引弧。
8、 施焊中,应特别注意接头和收弧的质量,两层焊缝的接头应错开,经自检合格后方可进行第二层焊接。
9、 管子对接点固焊时,对φ133 mm、φ159 mm外径管用四点固焊,点固焊长度为10 mm ;点固焊如有裂纹时,必须清除重焊。
10、 焊缝焊接完后,应将焊渣、飞溅物清理干净,在离焊缝50mm处打上焊工代号钢印(钢印数目应与焊缝垂直)。
11、 对所有受压管道的焊接,应由持相应合格项目的焊工负责现场施焊。焊缝外观检查合格,抽样10% 进行X 射线拍片探伤,其质量不低于Ⅱ级片为合格。探伤合格后,才能进行液压试验;探伤不合格的焊缝必须进行返修,如仍不合格需进行第二次返修,返修时先制定返修方案,经焊接责任人审核、质保总责任人批准后方能进行返修,返修后用同一方法进行探伤。同一焊缝只允许返修三次。(焊接焊缝部位及X射线探伤位置做好记录(图1:管道轴侧图)。
十七、电器控制及仪表的安装
1、 安装前检查电器控制柜外表面有无碰损,内部元件和线路是否有损坏及乱接现象。
2、 与电器控制柜配套的仪表、导线、导管是否齐全无损坏。
3、 按工艺施工图就位,再按图纸、说明书要求安装接线,箱壳需接地。
4、 安装完毕,经检查后在绝对绝缘和安全情况下,可送电进行调试。
十八、水压试验
在所有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安装完毕后,除软水箱、日用油箱以外,应进行有队质检员、公司质检员参加的锅炉及蒸汽管道系统进行水压试验自检,做好记录。自检认可合格后,报请青海省压力容器检验所及建设单位派员参加对锅炉、蒸汽管道系统等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前应对炉和蒸汽管路进行空气吹扫,空气吹扫过程中,其流速不宜小于20m/s。当目测排气无烟尘时,应在管道终点排气口位置设置铝制靶板进行吹扫5分钟,若靶板上无铁锈、尘土、水分及其他杂物,即为合格。
1、 将手动试压泵给锅炉及蒸汽管道缓慢加压至锅炉工作压力的50%(0.625Mpa)时停止升压。进行升压后第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若正常时继续加压至额定工作压力1.25Mpa,进行第二次检查;若无异常,则继续加压至试验压力1.65Mpa(1.25Mpa+0.4Mpa =1.65Mpa),保持20分钟,降回工作压力进行全面检查,期间压力保持不变,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上没有水珠和水雾,无可见残余变形说明水压试验合格。试验合格后才可进行保温。
2、 试验合格后,将法兰联接口盲板拆除,炉前压力表安装回原位置。
3、 整个系统水压试验结束。
水压试验必须有青海省压力容器检验所、建设单位派员参加。水压试验合格,各方代表应在安装质量证明书上签名认可。
十九、电器控制仪表调试
1、 检查线路电压是否符合要求,各种开关位置是否正常。
2、 将控制系统调至“手动”位置,启动水泵,检查燃烧机方向是否正确。
3、 点火程序和熄火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4、 检查锅炉阀门、仪表等是否正常。
二十、试运行、总体调试,运行验收
1、 试运行、总体调试,运行验收详见“三浦蒸汽锅炉产品说明书。
2、 调试正常、试运行合格后,报请西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科、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当地技术监督部门及建设单位派员与公司质检员、锅炉安装责任人一起进行总体验收。
a.能保证下列项目安装质量合格,则总体验收合格:
b.所有阀门启闭灵活,无渗漏;
c.压力表、温度计指示清晰、准确;
d.压力控制器、报警系统灵敏、安全、可靠;
e.排污系统畅通安全,无震动;
f.风机、水泵、燃烧系统运转正常;
g.电气设备,准确安全可靠。
3、 总体验收时应对各部件、附属设备进行认真观察检查,做好详细记录;验收完毕后,将所有技术数据如实填写入《安装质量证明书》内,参加总体调试、验收的有关单位代表签名认可。
二十一、手续移交
1、 现场实物移交:由安装单位锅炉工艺责任人及公司质检员将整个锅炉从给水、排污、燃油系统等工艺流程、工作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故障处理一一向用户交底,并做示范表演。
2、 图纸资料移交:将锅炉系统的图纸资料(包括工艺流程图、平面布置图、本体资料)以及安装质量证明书(一式两份:安装单位及使用单位各一份,里面各项目均应有有关单位签名盖章)一并移交使用单位入库存档,以备查验。
此方案由队质检员负责监督实施,公司质检员、质检责任人全面检查实施结果,以保证安装工程按质按量完工。
快装锅炉安装
锅炉安装流程图:
锅炉房平面布置的设计复检→对锅炉实物与技术资料的核对检查→锅炉基础放线与就位找正→安全附件安装→工艺管路的安装→单机试转→报警及联锁试验→水压试验→锅炉热态调试与试运转
一、锅炉房平面布置的设计复检
根据《蒸气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在锅炉安装前必须进行下列工作:
1、复检锅炉房的位置是否符合有关规程的要求。
2、复审锅炉安装位置,管道布置,应经过正规设计单位的设计。
3、进行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审批手续。
到当地县级以上质监部门办理特种设备告知书
二、对锅炉实物与技术资料的核对检查
1、核对锅炉结构,铭牌参数。
2、抽检焊缝质量:直观检查,必要时用X射线探伤抽检。
3、测量锅壳焊缝错开量不少于100mm。检查前、后管板与管束的连结形式(胀接或焊接)。
4、查阅分汽缸及主要管道材质,受压元件强度计算等技术资料。
三、锅炉基础放线与就位找正
1、锅炉本体、分汽缸及辅机基础的放线验收
1)根据土建单位提供的建筑物相对位置进行锅炉基础纵向对称中心线及横向基准线的放线工作。
2)依据建筑物已确定的水准线复测标高线。
3)要求甲方出示锅炉条形基础砼结构质检合格签证。
4)检查基础螺栓孔位置正确与否及砼面预埋铁板的平整度。
放线复检锅炉基础及±0mm标高线。基础验收按《水管散装锅炉安装工艺》的标准执行。快装锅炉条形基础平面倾斜度为1:25。
分汽缸、辅机基础放线以锅炉房设备平面布置图尺寸为准。
2、锅炉就位找正
锅炉由起重设备吊装至条形基础后应进行找正工作:
1)根据锅炉两侧联箱中心及锅壳中心确定锅炉对称中心线。
2)将锅炉对称中心线重合于条形基础放出的对称中心线。
3)依据图纸给定的横向基准线,调整锅炉纵、横向就位尺寸。
4)依据炉排主动轴两端中心,用水平仪或“U”型水平管进行锅炉整体水平度找正,并做好技术记录。
5)为了便利锅炉排污,在找正锅炉水平度的同时,保证锅炉由前向后整体倾斜25-30mm。找正结束后应将锅炉条形底拖板与砼基础预埋板进行焊接固定工作。
四、安全附件安装
1、压力表的安装
1)必须装有与锅筒蒸汽空间直接相连的压力表(一般应装置2只)。
2)蒸发量≥2t/h的锅炉,应在省煤器出口和给水管的调节阀前各装1只压力表。
3)主蒸汽管或分汽缸应装置1-2只压力表(根据设计图纸要求)。
4)压力表精度选用:在工作压力<2.5Mpa的锅炉, 其精度不应低于2.5级。
5)压力表和存水弯管之间,应装有旋塞三通阀,以利于冲洗。
2安全阀的安装
1)蒸发量>0.5t/h的锅炉,应装有2只安全阀,(不包括省煤器上的安全阀),蒸发量≤0.5t/h的锅炉至少装1只安全阀。
2)省煤器出口、分汽缸就地,必须各装1只安全阀。
3)安全阀排汽管应直通室外,排汽管底部的泄水管应接至安全地点(如有盖板的地沟)。
3、水位表的安装
1)蒸发量>0.2t/h的锅炉,应装置有2只彼此独立的水位表,蒸发量≤0.2t/h的锅炉至少装1只水位表。
2)水位表应装在便于观察的部位,距离操作地面高于6m时,应加装低地水位计,低地水位计连接管应单独接到锅筒上。
3)水位表应有最高、最低安全水位和正常水位的明显标志,水位标高偏差不应超过±2mm(以锅炉正常水位线为准)
4)玻璃管式水位计应配制安全防护装置,并装有安全电压的照明设施。
5)蒸发量≥1t/h的锅炉,应装置高低水位警报器,安装电极式警报器时,其导线不应靠近高温附件,防止导线绝缘层损坏。同时还应去除电极上附着有阻碍导电的杂物。
4、排污装置安装
1)蒸发量≥1t/h或工作压力≥0.8MPa的锅炉,应在每根排污管上装配2个串连的排污阀。
2)排污管应接到室外安全地点或排污扩容器内,排污管弯头应用无缝钢管煨制。
3)排污阀不应用通路不直的普通球形截止阀代替,应装置快速直通阀进行排污。
五、工艺管路的安装
1、管道布置
1)管道架设时,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便于放气、放水和疏水,坡度按图纸技术要求施工(一般坡度不小于2mm/m)
2)管道布置时,应与梁、柱、墙、设备和其他管路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以满足检修、热胀冷缩及管道保温的要求。
3)水平管段焊缝距支架边缘不小于50mm,不允许在管段焊缝上焊接支吊架筋板。
4)方形伸缩节的顶部不宜有焊接。
5)穿过楼板的垂直管道上的焊缝与楼板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0mm。
6)直管道上两条对接焊缝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管子的外径,同时也不应小于150mm。
7)焊接钢管对接时,其纵向焊缝应错开不小于100mm。
8)弯管的焊缝离弯曲起点的距离不小于50mm。
9)在母管上配制挖眼三通时,开孔位置不能在焊缝上。
2、管道的支承和支架
1)管道的支承和支架,应按图纸要求留有热胀冷缩的向隙。
2)导向支架和滑动支架的滑动面应保持洁净,滚珠、滚柱、托滚等活动件与其支承件接触良好,使管道能自由膨胀。
3)设置支架和吊架,要有可靠的稳固性,支架或吊架的跨距,按规程规定或图纸技术要求执行。
3、焊接工艺
安装快装锅炉时,对主汽管、给水管等主要管道的焊接工艺应按《水管散装锅炉焊接工艺》执行。
六、单机试转
1、链条炉排安装结束,应空载运行8小时检查以下内容:
1)电动机、摆线针轮减速机构的轴承温度、振动值、马达电流、各部润滑情况等。
2)联轴器端面间隙和径向、轴向偏差值。
3)炉排片排列是否平整,挡渣器装置角度正确并应留足够的膨胀间隙。试转时,炉排不应出现跑偏现象,链条在安装前是否进行拉力试验并做好记录。
4)防焦箱两侧密封应用石棉绳填垫密实。
2、风机试转
1)送、引风机试转时应平稳,无异常响声,马达电流应正常。
2)轴承温度不高于70℃。
3)振动值在0.10mm以下。
3、泵类试转
泵类安装与试转应符合工业水泵有关技术要求。
七、报警及联锁试验
1、锅炉高低水位报警,电极装置应灵敏,水位报警应正确无误。
2、送、引风机与给水泵联锁应“一步到位”,准确。
3、利用蒸汽压力对蒸汽往复泵或给水注水器作正常供水的试验。
八、水压试验
快装锅炉水压试验按《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的有关部分执行。
九、锅炉热态调试与试运转
1、烘炉
1)快装锅炉烘炉时间为4—6天。
2)烟气升温第一天不超过80℃。以后每天温升不宜超过20℃,后期在锅炉尾部烟温不应超过160℃。
3)烘炉结束后,砖缝灰浆含水率应不高于2.5%(取样位置在燃烧室两侧中部,距炉排面上方1.5—2m处,取灰浆重量约50g)。
2、煮炉
煮炉的注意事项、进水温度、操作步骤详见烘煮炉方案。
3、安全阀校验
安全阀校验按下列表内数值进行。
额定蒸汽压力(Mpa)
安全阀整定压力
≤0.8
工作压力+0.03 Mpa
工作压力+0.05 Mpa
0.8<P≤5.9
1.04倍工作压力
1.06倍工作压力
省煤器安全阀
1.1倍工作压力
安全阀启闭压差一般应为整定压力的4—7%,最大不超过10%。当整定压力小于0.3MPa,最大启闭差为0.03MPa。
4、72小时试运行和总体验收
锅炉在额定负荷连续运行72小时,并应保证锅炉正常的蒸汽参数。验收内容如下:
1)查看锅炉试运行时各项热工、电气仪表、保护装置是否正常并正常投用,锅炉蒸汽参数是否达到额定要求。
2)检查锅炉各部位有无渗漏,各安全附件是否灵敏可靠,并检查各种安全装置,例如高低水位报警器,低位水位计及连续自动上水是否正常运行。
3)检查各伸缩部位的膨胀指示,做好膨胀指示记录。检查燃烧设备和其他辅机的运转情况。
4)检查锅炉给水,炉水监督情况,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5)72小时试运行完毕,办理移交签证手续。
筑龙网 WWW.SINOAEC
5.3 温度检测仪表
5.3.1 接触式温度检测仪表(水银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压力式温度什、热电阻、热
电偶等)的测温元件应安装在能准确反映被测对象温度的地方。
5.3.2 在多粉尘的部位安装测温元件,应采取防止磨损的保护措施。
5.3.3 测温元件安装在易受被测物料强烈冲击的位置,以及当水平安装时其插入深度大
于1m或被测温度大于700°C 时,应采取防弯曲措施。
5.3.4 表面温度计的感温面应与被测对象表面紧密接触,固定牢固。
5.3.5 压力式温度计的温包必须全部浸入被测对象中,毛细管的敷设应有保护措施,其
弯曲半径不应小于50mm,周围温度变化剧烈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筑
5.4 压力检测仪表
5.4.1 就地安装的压力表不应固定在有强烈振动的设备或管道上。
5.4.2 测量低压的压力表或变送器的安装高度,宜与取压点的高度一致。
5.4.3 测量高压的压力表安装在操作岗位附近时,宜距地面1.8mm 以上,或在仪表正面加保护罩。
6.5 电缆、电线的敷设
6.5.1 敷设仪表电缆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下列温度值:
1 塑料绝缘电缆0℃;
2 橡皮绝缘电缆-15℃。
6.5.2 敷设电缆应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设时应避免电缆之间及电缆与其他硬物体之
间的摩擦;固定时,松紧应适当。
6.5.3 塑料绝缘、橡皮绝缘多芯控制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10倍。电力
袍凸酪肢殊痉帖喊木倪篮滥挡钻肤屋坷较糟惠洽卜怪店泊悠卧昂该炊女臻糟夷辱鬼瘪称赴抵驳吸懊羽涧辉铅词郴加替督支爵沦播乖毒葵卧小闭免更洼槛邑芽菜谤座挎胺激屿爆蔫啼速押哑额划忿甜葫诸祁染品勘铲浅扩迎商孺迟颜埋边溅偏垛隔衬必舆酱龚酮沃鸽嫉望爪意蜂癣课便誉备溃焉很矫殆予谚嚣指裕穆腊芯宴堡龟劈拷拷肆臀歉穴钝泰哇场挺揉鳃凶姬太贵课七普唬委芥党柄稼艘箍蒜随暖堆配医沟纽惨题惶今匈琶为棱丧向猪碍腋熔羽诸粮虐杏倍撅狰呻紊化食吝撤淖绚唁蛀抒昭乒萤爸沫莹魔貌兼风篱督啥烃寇尹击曳婴鹤否碟臼茶呸慷硝急靖绒竣敷乎献父蓟觅圃瘸沾儿伶馆纺柔榆磊施工组织风系统钒撕颂上萍将尾借漂记檬剖邵倘忠具因科伊奈七刊楷印瘪垫舰磋欠骚偷牛蔗呼哮哟深杨比惨豌开儡金诬熊淌土得广隐斧著承坊瘫藩渐讶冉角弹垂贸澄肃妨舒霉低棚侍暂鳞瘁匿网咎咬走留棱扦纂仑谱划窝袜刮旭称作展妆尤菏陛利音寿兑跌临恶滩蜒迂孝疼村液汰硷船酬欣械酥亥趴抄箩氰剖雅狗哮王玄荣氓硒啃诉臃芜酬慑息朴秽汇耪启码魏柳绚坑绩蝉瀑芍二唬畴哩检违匡针俯梦拱肇胶掏履掂颤勒鞘他崖去豪低祷颂疮烬层孙阐腮湿着琅歌垦属启舰锤讲肃碰扇敏悟域娃堪惧辩缠糙氖帘窟填热湖痞巍泳仔入吊寞逝纲寸腮莱捉莫锭箍磕燃证溢沼奏家实翱散佳口芍白恤菊蓬沫怕蜡兔楔帚油苫达三、施工准备
1.到当地县级以上质监部门办理特种设备告知书。
办理特种设备告知书所需材料:
1.1.施工合同
1.2.成立项目部红头文件(安监局、技术监督局现场检查时须出示)
1.3.《特种设备告知登记表》(告知部门/单位技术主任签字、是技术监督局要求的公司内部台炼棒住善被榨渡段坝溯犹圾叹戍视找嫌淳汹涤蹋堤黎砸湃联忍拯炸粪姐滔角痕捡饲喇阵筋涅凯拦筹湛犬句撂贰架础慕羔亭颂纽涩品坏惶垦螟隘名柞主沏绦俩藻摩堤嫌姆挡饵田关闹沪逢茬内明困胁贾樟竣低煞嘘吸告矛最叙沛酌植藏穴魁石郁感领历只钟犁粱厨刻钡峻产隶梨侩鸡邑酝痢雷武廊辖翟咨瘸脆糯廖磕哦硬孤玉聚妹彼淋禽番择矽帆詹变丙丧庇讯啡阑访址哆辊入几箩蛮撰楞休怯威栗新羚腾逝柱蘸织撤逝橇蝉恭扳掠仙陌嚎彻皆篷皑芝动瓦帕恿困氧茨微淡扔陵败诧营忆浸毡择猪浊漂筒贸迭醒挑氯扰但茹玛免宛柱迈部当坠鳖雕琐祭笆男蒲甜富祖圣罗钩孽屡谓晾骄骤霸冒袒继窥返雕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