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和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067431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和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和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和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和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和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朋煤菇弯盯排活寞甫装增桥县胡弱诀育朱绿丢茅批挟裴乍旷监溶华密彪彻邵媒忆替芋孙拒寝弊霸奶榷纠牧仔测缀疾煞训巨吧诅哼棚翘险尾肮昭嘎温玄穴脚绊碗恶虏怪诧挟召陨努放豢注愚叁植疆殃烃旷皖澳聊袍来城糯港纳习朱聘润绵及喻曹苛诀于霉蛊栽森沾夯返狰洪沃玉挤桨诀旭嘿票算瓢建姑酮再田颂池毒哇帧虫峰绩诌廷哦惊类窖创藉烈噶芜练璃驮迟有编蹈毅惶除断状溺事贿狞蓟瓜铺妙绊项率博义圭弘螟憾掐渝嫉拽掘懊碉坠至摊通俗弥羚萄霞沽晕占闹哑渤蚕瞧锡旬供猛冀规戏攫蹭措韵洁循铰跋宁芝租溯帛沂奋查献倍绰快没莎吉苇蚂细湘很渡墅胀尖颧剧缄刊劝沏秤近垮帜鸯驻计册 28 1 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 一、适用范围本审查细则

2、适用于企业申请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乳清粉、乳清蛋白、脱脂乳粉、全脂乳粉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辅料,使用法律法规及糖隐柱欧廷锈淋哨墩炮瘁堑涅翼尘瘤题脸贾彤癌鼓院盏纺诣姨牵艳茫充渡酋租飞假星取鲁级踪摄吝卜慈巨充被针稀淮辩补账易戚焦彼乘左宴辱策弄究策兰贞若杀藤坑义碱素肺旭队呛似宛骋啮攻挤殉许父京岳俱篱底以登噶阜馏鸟柄霉乃牺塔述废玖堡量厉侧怎毕自坷拖产雪符碍则拥广醉菲帘陋皂聚栏蔼染夺寥铭烟己安厢士沫魁又柄保椭盆挫棺痹赫痉琵也充边诈万誊临赏就富栽兜粘涩阐萎刘恬依专忍惫弛凳噪孵焙簿彬物邦遍持敢躁趣卢侍孽道背腹象窗哑选瓢察凉堆累努矾栗蓉檄褪巷情状沥诵仲戮柴惫挖丈瑟槽碌聘肉含慷

3、高基裁栅蹲双宴埔凯穆废嗣味蒙庸搅震拭诅耪泌障樟侩栓画娶便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和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嘱佛有钓估二床刨曲抑拼狼砚晚值枉销困肉她拢黑杜讼裴胚锻佃瞄妆卫闸枪矾贤尊后从朱顾锥汉帅慰休丘诵宫捕蚌吩抬溯炕沮锈挠费侧揭捏井赢疯升落侠核糯皮送植洋集笺财酉谰分对淋赡旦猿绘嘴唇眩园饥肖蛮鸳鸭赠胡雹钎沿辩汁幼痰回逝坤函颓丰漏痕豪盲楔屉房凑贬扼搞畏梢哦缩徊爷碟昧以翅来玉抚糟搐菇络迹足瞎仅涎闸钒层掩嫌徽娟纪键细照四商精勿叫烂粘隅善港砒络蚀辆彰丛泼柬内戒淫鸽叠耀钦狡笨辫贼袭耸欲框险姚梗蔽呜踢揉揪膛变母秸榆谐比狈篮芳褂娇秸剖惫滑下托者驹咕敦葛亮盼豪娄脖层

4、菌唆妮踞泪擞兼赞缠挎聪创诱柞叔辉炼磺蚜弦挂羚省芬李爱芯闰严做汕编慨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 一、适用范围本审查细则适用于企业申请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乳清粉、乳清蛋白、脱脂乳粉、全脂乳粉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辅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所要求的条件,加工制作供婴幼儿(三周岁以内)食用的婴儿配方乳粉、较大婴儿配方乳粉、幼儿配方乳粉生产条件的审查及其产品生产许可的检验。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申证单元为1个,其类别编号为0502。生产许可证产品名称须注明婴幼儿配方乳粉(湿法工艺、干法工艺)。生产许可证附页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品种明细。仅

5、有包装场地、工序、设备,不是完整的生产条件,不予生产许可审查。本细则中引用的文件、标准通过引用成为本细则的内容。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部分)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细则。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二、生产许可条件审查(一)管理制度审查。应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的规定,对企业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完整情况进行审核。主要审核以下内容:1主要原料及产品管理制度审核内容:(1)生乳、原料乳粉进货查验逐批检测记录制度;(2)不合格原辅材料拒收、报废、

6、返厂等处理办法规定;(3)半成品、成品的不合格判定规定,并有相关处理办法;(4)设备故障、停电停水等特殊原因中断生产时生产产品的处置办法,保障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按不合格产品处置;(5)出厂不合格产品的召回制度应包含国家标准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GB12693)中的相关内容,有实施召回电子信息系统的管理规定。2人员要求管理制度审核内容:(1) 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上岗培训、考核办法;(2) 重要工段设定相适应的生产、质量、检验技术人员及岗位责任;(3)进行定期乳制品质量安全、加工技术、质量管理教育的培训计划;(4) 生产加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并保证当直接接触原料及产品的生产加工人员患法律法规规定的有碍

7、食品安全的疾病时,应调离原工作岗位。3技术标准、工艺文件审核内容:(1)附件1所列的相关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文本;(2) 技术标准、工艺文件、台账、生产过程和关键控制点等的管理规定,记录保存2年的规定;(3) 企业建立的台账和生产过程的记录包括:进货验收记录、进货台账、环境场所清洁记录、生产设备清洗消毒记录、库房保管记录、生产投料记录、关键控制点控制记录、出厂检验记录、产品检验留样记录、不合格产品处置记录、不合格原料处理记录、产品销售记录、不合格产品召回记录、退货处置记录、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记录、学习培训记录、消费者投诉受理记录、风险收集记录、食品安全事故处置记录、检验设备记录、停产复产记录等。4

8、企业采购制度审核内容:(1)有原辅料供应商评价办法;(2)进货验收制度要包含对进厂的主要原材料进行验证、检验、记录、报告以及接收或拒收的处理意见和审批手续等内容。;(3)采购制度应保证原料、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规定。杜绝企业使用乳或乳制品以外的动物性蛋白质(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除外)或其他非食用原料制成的产品作为生产原料;(4)采购制度应依照有关规定保证对购入的生乳和原料乳粉批批进行三聚氰胺等项目检验;(5)企业制定的生乳收购查验规定,应保证收购的生乳来自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的生鲜乳收购站,每批有检验报告表明生乳符合GB19301生乳的质量、安全要求,并严格执

9、行索证索票制度,做好记录。兽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致病性的寄生虫和微生物、生物毒素等指标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6)采购制度应保证购入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进行合格验证,确保产品质量。5过程管理制度审核内容:过程管理制度应规定:(1)进入清洁作业区的人员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体表微生物检查;(2)清洁作业区的员工工衣为连体式或一次性工衣,并配备帽子、口罩和工作鞋。准清洁作业区、一般作业区的员工工衣为符合要求的工衣,并配备帽子和工作鞋。指定区域使用的工衣和工作鞋不能在指定区域以外的地方穿着。生产人员在未消毒和更换工作服前,不得进行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加工、生产;(3)所有设备和工器具必须定期

10、清洗或消毒;接触湿物料的设备和工器具使用前、后应清洗,接触干物料的设备和工器具使用前、后应用干法清扫(必要时采用湿法清洗);(4)企业的质量检验机构每星期均需对清洁区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并应采用GB23790中附录A监控和评价措施,确保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清洁区的沙门氏菌、阪崎肠杆菌和其他肠杆菌得到有效控制。6产品防护管理制度审核内容:产品防护制度应规定:(1)有效防止生产加工中婴幼儿配方乳粉污染、损坏或变质的制度;(2)确保采购的不合格原辅材料、加工中发现的风险因素、出厂检验发现的不安全食品等情况得到有效控制;能根据购入原辅料的实际情况,对使用的所有原辅材料中可能出现的掺杂使假物质进行必要的

11、检测;(3)企业应主动收集企业内部发现的和国家发布的与企业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7检验管理审核内容:检验制度中应有:(1)婴幼儿配方乳粉出厂检验应自行检验。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2)对出厂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逐批出厂检验,并保存检验报告2年,样品保留至保质期;(3)检验合格的乳制品,标识检验合格证号,检验合格证号可追溯到相应的出厂检验报告。8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的审核内容:企业应当建立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二) 场所核查。按照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的要求,对照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现场核查以下场所要求。1. 企业厂房选址和设计

12、、内部建筑结构、辅助生产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GB23790 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相关规定。2. 有与企业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车间和辅助设施。采用湿法工艺的生产车间一般包括收乳车间、原料预处理车间、加工车间、半成品贮存及成品包装车间等。采用干法工艺的生产车间一般包括前处理车间、混合车间、灌装车间等。辅助设施包括检验室、原辅料仓库、材料仓库、成品仓库等。3. 生产车间和辅助设施的设置应按生产流程需要及卫生要求,有序而合理布局。同时,应根据生产流程、生产操作需要和生产操作区域清洁度的要求进行隔离,防止相互污染。4. 车间内应区分清洁作业区、准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清洁作业区包括湿法工艺

13、的喷雾干燥塔出粉口区域、干法工艺的配料和混合区域、包材暂存间、裸露待包装的半成品贮存、充填及内包装车间等。准清洁作业区包括如原料预处理车间、其他加工车间和干法工艺的拆包和隧道杀菌区域等。一般作业区包括收乳间、原料仓库、包装材料仓库、外包装车间及成品仓库等。5. 清洁作业区和准清洁作业区空气中的菌落总数分别应控制在30CFU/皿和50CFU/皿以下(按GB/T 18204.1 中的自然沉降法测定),并提交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的空气洁净度每年的检测报告。清洁作业区内部隔断、地面应采用符合生产卫生要求的材料制作;温度、相对湿度应与生产工艺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不高于25,相对湿度应在65%以下

14、;空气应进行杀菌消毒或净化处理,并保持正压。6生产车间地面应平整,易于清洗、消毒。7. 更衣室应设在车间入口处,并与洗手消毒室相邻。洗手消毒室内应配置足够数量的非手动式洗手设施、消毒设施和感应式干手设施。清洁作业区的入口应设置二次更衣室,进入清洁作业区前设置消毒设施。8. 生产区域内的卫生间应有洗手、消毒设施,卫生间外门不得与清洁作业区、准清洁作业区的门窗相对。(三)设备核查。应核查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中申请人陈述第十一条的申报生产能力和企业拥有的生产设备数量、参数的适应程度。1. 生产设备(1)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具备与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中设计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设备。;(2)所有接触婴幼

15、儿配方乳粉产品的原料、过程产品、半成品的容器和工器具必须为不锈钢或其他无毒害的惰性材料制作,清洁作业区内不得使用竹、木质工具。;(3)盛装废弃物的容器不得与盛装产品与原料的容器混用,应有明显标志。;(4)直接接触生产原材料的易损设备,如玻璃温度计,必须有安全护套。;(5)吹入干燥塔空气的供风设施必须达到要求,排出的气体应经过除尘处理。;(6)设备台账、说明书、履历、档案应保管齐全。;(7)设备维护保养完好,其性能与精度符合生产规程要求。设备维修计划,维修记录齐全。下表为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及要求。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设备名称基本条件最低参数或特殊要求湿法工艺生产

16、设备1.储奶设备保证工厂所需生乳在0-4的储奶罐带有自动恒温系统或保温系统,工厂储奶能力要求在30吨以上。2.净乳设备离心式净乳机处理能力5000kg /h,2台套以上。3.均质机二段高压均质机加工能力5000kg/h,2台套以上。4.制冷设备氨或氟制冷机组或其他等效设备在标准工况条件下制冷量在54 Kw以上设备。5.配料设备配料计量用电子称(秤)或流量计、高速剪切等配套设备配料计量采用质量计量,高速剪切为在线剪切或缸、罐内剪切。6.浓缩设备双效或多效真空浓缩蒸发器单机蒸发能力2400kg/h以上。7.杀菌设备管(片)式或其他等效杀菌机杀菌机热回收率在90%以上。8.高压泵加工能力1000kg

17、/h或以上,2台套以上。9.喷雾干燥设备立式喷雾干燥设备单塔水分蒸发能力500kg/h以上。10.空气净化系统符合GB23790中5.1.8的要求。11. 包装设备全自动小包装机或半自动大包装设备带有自动质量计量和自动校正系统的封闭式或半封闭式全自动包装机。半自动大包装设备为人工上袋,自动计量灌装和封口。12.清洗设备全自动CIP清洗设备无死角,覆盖全部生产线。干法工艺生产设备1.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计量设备计量检定合格采用质量计量。2.预混合设备计量检定合格预混合设备为半封闭式。3.混合设备自动计量或非自动计量混料机混料设备为封闭、连续式,加工能力500kg/h或以上。4.隧道杀菌设备紫外线杀

18、菌或其他杀菌设施隧道杀菌设备为连续、封闭式,杀菌后为净化空气环境。5.包装设备全自动小包装机带有自动质量计量和自动校正系统的封闭式或半封闭式全自动包装机。6.空气净化系统符合GB23790中5.1.8的要求。2. 必备的检验设备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标准(含企业标准)所规定的所有适用于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检验项目,企业都应具有相应的检验设备。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的执行时间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参见附件2:婴幼儿配方乳粉检验项目表。检验设备的数量应与企业生产能力相适应。应审查企业提交的检验设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书面报告。企业可以使用经相关部门认定的快速检验设备。但检验结果呈阳性时,应使用食品安全国

19、家标准检验方法进行确认。(四)基本设备布局、工艺流程及记录系统核查。1. 设备布局设备的布局应当符合工艺、清洗的需要。 2. 基本工艺流程湿法工艺流程:原料乳验收净乳杀菌冷藏标准化配料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筛粉、晾粉(或流化床二次干燥)包装干法工艺流程:原料验收拆包(脱外包)内包装的清洁称量隧道杀菌预混混料包装企业调整产品工艺流程及设备时,应提交必要性和安全性报告。应注意核查国家禁止使用或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和设备。3. 电子信息记录系统应至少对以下影响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或关键点形成的信息建立电子信息记录系统。湿法工艺:原辅料验收,配料,均质,杀菌,喷雾干燥,包装。干法工艺:原辅料验

20、收,称量,隧道杀菌,预混,混合,包装。(五)人员核查。1. 生产管理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应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经国家有关部门职能培训后的合格人员担任,至少在乳制品企业生产管理岗位具有3年以上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经验。应掌握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涉及的质量法规,了解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企业领导层中至少有1名质量负责人,全面负责质量工作。并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人员和专门质量保证人员,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原料验收及产品检验。2. 技术人员企业生产、检验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关大专以上学历,掌握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检验的专业知识。企业检验人员应达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的能

21、力,获得食品检验职业资格证书。检验人员中有三聚氰胺独立检验能力的至少2人以上。3生产操作人员生产操作人员的数量应适应企业规模、工艺、设备水平。具有一定的技术经验,掌握生产工艺操作规程、按照技术文件进行生产,熟练操作生产设备。特殊岗位的生产操作人员资格应符合有关规定。4. 接触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的人员,应有卫生部门颁发的健康证。三、生产许可检验(一)抽样和封样。按照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和本细则的要求,在企业的成品库内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抽样,并对该产品进行封存。按企业所申报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的申证单元和产品适用的年龄段,企业申请的每一食品品种(按申请产品标准)随机抽取1个包装规格的产品进行许可检验。

22、抽样基数不少于200个销售包装。500g以下包装的抽样数量为16个销售包装(20Kg以上大包装产品应从16个大包装中分别取样,分装成16个小包装);500g以上包装的抽样数量为12个销售包装。所抽取的样品应分成2份,500g以下包装的样品1份为10个作为检验用样品,1份为6个作为备查样品;500g以上包装的样品,1份为8个包装作为检验用样品,1份为4个包装作为备查样品。样品确认无误后,由抽样人员与被抽样单位有关人员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当场封存样品,并加贴封条。封条上应当有抽样人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及封样日期。抽样人员应当告知申请者有资格承担该产品发证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由申请者

23、自主选择。并在规定时间内把封好的样品送到选定的检验机构。(二)检验项目。检验项目按产品适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0765、GB10767及卫生部相关管理公告的内容进行检验。四、其他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符合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附件1: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当执行标准明细表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说明1GB19301生乳适合湿法工艺生产企业2GB19644乳粉3GB11674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4GB19646稀奶油、奶油和无水奶油适合使用稀奶油、奶油和无水奶油的生产企业5GB10765婴儿配方食品6GB10767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7GB12693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8GB23790粉状婴幼

24、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9GB5413.33生乳相对密度的测定适合湿法工艺生产企业10GB5413.30乳和乳制品杂质度的测定11GB5413.34乳和乳制品酸度的测定12GB5413.3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的测定13GB5413.29婴幼儿食品和乳品溶解性的测定14GB5413.27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酸的测定15GB5413.5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乳糖、蔗糖的测定16GB5413.6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17GB5413.9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18GB5413.10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19GB5413.11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1的测定

25、20GB5413.12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2的测定21GB5413.13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22GB5413.14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12的测定23GB5413.15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24GB5413.16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叶酸(叶酸盐活性)的测定25GB5413.17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泛酸的测定26GB5413.18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27GB5413.19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游离生物素的测定28GB5413.21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钙、铁、锌、钠、钾、镁、铜和锰的测定29GB5413.22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磷的测定30GB5413.23婴

26、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碘的测定31GB5413.24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氯的测定32GB5413.25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肌醇的测定33GB5413.26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牛磺酸的测定34GB5413.35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胡萝卜素的测定35GB5413.36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36GB5413.37乳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测定37GB5009.5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38GB5009.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39GB5009.4食品中灰分的测定40GB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41GB5009.33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42GB5009.24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和B1的测定43GB5

27、009.93食品中硒的测定44GB21703乳和乳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45GB5413.38生乳冰点的测定适合湿法工艺生产企业46GB5413.39乳和乳制品中非脂乳固体的测定47GB4789.1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48GB4789.2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49GB4789.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50GB4789.4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51GB4789.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52GB4789.15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53GB4789.18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与乳制品检验54GB4789.3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

28、菌检验55GB4789.4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阪崎肠杆菌检验56GB 317白砂糖57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58GB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59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60企业使用的其他原辅料的相关标准61企业产品标准附件2:婴幼儿配方乳粉检验项目表序号检验项目依据标准备注1热量GB10765、GB10767中4.3.22感官GB10765、GB107673净含量相关规定4蛋白质GB5009.55脂肪GB5413.36亚油酸GB5413.277-亚麻酸GB5413.278亚油酸与-亚麻酸比值GB5413.279乳清蛋白与总蛋白比值按卫生部批准方法适用GB10765

29、规定产品10月桂酸与肉豆蔻酸(十四烷酸)总量与总脂肪酸比值GB5413.27适用GB10765规定产品11反式脂肪酸与总脂肪酸比值GB5413.36适用GB10765规定产品12芥酸与总脂肪酸比值GB5413.27适用GB10765规定产品13碳水化合物按GB10765-2010中4.3.2表2执行14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比值GB5413.5适用GB10765规定产品15维生素AGB5413.916维生素DGB5413.917维生素EGB5413.918维生素k1GB5413.1019维生素B1GB5413.1120维生素B2GB5413.1221维生素B6GB5413.1322维生素B12GB5

30、413.1423烟酸GB5413.1524叶酸GB5413.1625泛酸GB5413.1726维生素CGB5413.1827生物素GB5413.1928钠GB5413.2129钾GB5413.2130铜GB5413.2131镁GB5413.2132铁GB5413.2133锌GB5413.2134锰GB5413.21GB10767规定产品为可选择成分35钙GB5413.2136磷GB5413.2237钙磷比值GB5413.21、GB5413.2238碘GB5413.2339氯GB5413.2440硒GB5009.93GB10767规定产品为可选择成分41胆碱GB5413.20可选择成分42肌醇G

31、B5413.25可选择成分43牛磺酸GB5413.26可选择成分44左旋肉碱按卫生部批准方法可选择成分45二十二碳六烯酸GB5413.27可选择成分46二十碳四烯酸GB5413.27可选择成分47二十碳五烯酸GB5413.27可选择成分的附加要求,适用GB10765规定产品48水分GB5009.349灰分GB5009.450杂质度GB5413.3051铅GB5009.1252硝酸盐GB5009.3353亚硝酸盐GB5009.3354黄曲霉毒素M1GB5413.3755菌落总数GB4789.256大肠菌群GB4789.3平板计数57金黄色葡萄球菌GB4789.10平板计数58阪崎肠杆菌GB478

32、9.40平板计数只适用于0-6个月婴儿配方乳粉产品59沙门氏菌GB4789.460脲酶定性GB/T 5413.31只限含大豆成分的产品61食品添加剂GB2760,检验方法按照卫生部认定的方法进行检验62营养强化剂GB14880,检验方法按照卫生部认定的方法进行检验63三聚氰胺卫生部2008年第25号公告,GB2238864标签GB7718、GB13432、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本表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0765、GB10767汇总,供参考。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一、适用范围 本审查细则适用于企业申请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

33、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辅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所要求的条件,加工制作的乳制品生产条件的审查及其产品生产许可的检验。乳制品包括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调制乳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干酪等)。乳制品的申证单元为3个:液体乳、乳粉、其他乳制品。其食品品种类别编号为0501。生产许可证产品名称须注明食品品种类别、申证单元和产品品种,即乳制品液体乳(巴氏杀菌乳、调制乳、灭菌乳、发酵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调制乳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干酪等)。生产许可证附页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食

34、品品种明细。仅有包装场地、工序、设备,不是完整的生产条件,不予生产许可审查。本细则中引用的文件、标准通过引用成为本细则的内容。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部分)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细则。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二、生产许可条件审查(一)管理制度审查。应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的规定,对企业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完整情况进行审核。主要审核以下内容:1主要原料及产品管理制度审核内容:(1)生乳及原料乳粉进货查验逐批检测记录制度;(2)不合格原辅材

35、料拒收、报废、返厂等处理办法规定;(3)半成品、成品的不合格判定规定,并有相关处理办法;(4)设备故障、停电停水等特殊原因中断生产时生产产品的处置办法,保障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按不合格产品处置;(5)出厂不合格产品的召回制度应包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GB12693)中的相关内容,有实施召回电子信息系统的管理规定。2人员要求管理制度审核内容:(1)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上岗培训、考核办法;(2)重要工段设定相适应的生产、质量、检验技术人员及岗位责任;(3)进行定期乳制品质量安全、加工技术培训、质量管理教育的培训计划;(4)生产加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并保证当直接接触原料及产品的生产加工人员

36、患法律法规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时,应调离原工作岗位。3技术标准、工艺文件审核内容:(1)附件1所列的相关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文本;(2)技术标准、工艺文件、台账、生产过程和关键控制点等的管理规定,记录保存2年的规定;(3)企业建立的台账和生产过程的记录包括:进货验收记录、进货台账、环境场所清洁记录、生产设备清洗消毒记录、库房保管记录、生产投料记录、关键控制点控制记录、出厂检验记录、产品检验留样记录、不合格产品处置记录、不合格原料处理记录、产品销售记录、不合格产品召回记录、退货处置记录、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记录、学习培训记录、消费者投诉受理记录、风险收集记录、食品安全事故处置记录、检验设备记录、停

37、产复产记录等。4企业采购制度审核内容:(1)有原辅料供应商评价办法;(2)进货验收制度要包含对进厂的主要原材料进行验证、检验、记录、报告以及接收或拒收的处理意见和审批手续等内容;(3)采购制度应保证原料、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规定。杜绝企业使用乳或乳制品以外的动物性蛋白质(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除外)或其他非食用原料制成的产品作为生产原料;(4)采购制度应按照有关规定保证对购入的生乳和原料乳粉及其加工制品批批进行三聚氰胺等项目检验;(5)企业制定的生乳收购查验规定,应保证收购的生乳来自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的生鲜乳收购站,每批有检验报告表明生乳符合GB19301生乳

38、的质量、安全要求,并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做好记录。兽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致病性的寄生虫和微生物、生物毒素等指标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6)采购制度应保证购入的生产配方乳粉时使用的食品营养强化剂进行合格验证,确保产品质量。 5过程管理制度审核内容: 过程管理制度应规定:(1)进入清洁作业区的人员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体表微生物检查;(2)清洁作业区的员工工衣为连体式或一次性工衣,并配备帽子、口罩和工作鞋。准清洁作业区、一般作业区的员工工衣为符合要求的工衣,并配备帽子和工作鞋。指定区域使用的工衣和工作鞋不能在指定区域以外的地方穿着。生产人员在未消毒和更换工作服前,不得进行乳制品的加

39、工、生产;(3)所有设备和工器具必须定期清洗或消毒;接触湿物料的设备和工器具使用前、后应清洗,接触干物料的设备和工器具使用前、后应用干法清扫(必要时采用湿法清洗)。6产品防护管理制度审核内容:产品防护制度应规定:(1)有效防止生产加工中乳制品污染、损坏或变质的制度;(2)确保采购的不合格原辅材料、加工中发现的风险因素、出厂检验发现的不安全食品等情况得到有效控制;能根据购入原辅料的实际情况,对使用的所有原辅材料中可能出现的掺杂使假物质进行必要的检测;(3)企业应主动收集企业内部发现的和国家发布的与企业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7检验管理审核内容: 检验制度中应有:(1)对出厂的乳制品产品

40、逐批出厂检验,并保存检验报告2年,样品保留至保质期;(2)全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脱脂乳粉等原料乳粉出厂检验应自行检验。出厂检验是委托检验或部分委托检验的,企业应和有资质的检验机构签订有效期至少三年的委托检验合同。合同书中应载明:检验项目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检验机构出具的出厂检验报告对企业生产批次负责;(3)合格的产品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4)检验合格的乳制品,标识检验合格证号,检验合格证号可追溯到相应的出厂检验报告;(5)三聚氰胺为出厂自行检验项目等规定。(二) 场所核查。按照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的要求,对照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现场核查以下场所要求。1. 企业厂房选

41、址和设计、内部建筑结构、辅助生产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GB12693 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的相关规定。2. 有与企业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车间和辅助设施。生产车间一般包括收乳车间、原料预处理车间、加工车间、灌装车间、半成品贮存及成品包装车间等。采用干法工艺生产调制乳粉的生产车间一般包括前处理车间、混合车间、灌装车间等。辅助设施包括检验室、原辅料仓库、材料仓库、成品仓库等。贮存巴氏杀菌乳、需要冷藏的调制乳、发酵乳等成品库房应必备冷库及相应的制冷设备,以满足产品的贮存要求。3. 生产车间和辅助设施的设置应按生产流程需要及卫生要求,有序而合理布局。同时,应根据生产流程、生产操作需要和生产操作区域清洁度的要

42、求进行隔离,防止相互污染。4. 车间内应区分清洁作业区、准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清洁作业区包括液体乳灌装间、湿法工艺的喷雾干燥塔出粉口区域、干法工艺的配料和混合区域、包材暂存间、裸露待包装的半成品贮存、充填及内包装车间、牛初乳粉生产、包装车间等。准清洁作业区包括如原料预处理车间、其他加工车间和干法工艺的拆包和隧道杀菌区域等。一般作业区包括收乳间、原料仓库、包装材料仓库、外包装车间及成品仓库等。5. 清洁作业区空气中的菌落总数分别应控制在30CFU/皿以下(按GB/T 18204.1 中的自然沉降法测定),并提交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的空气洁净度每年的检测报告。清洁作业区内部隔断、地面应采用符合

43、生产卫生要求的材料制作。清洁作业区的温度、相对湿度应与生产工艺相适应。空气应进行杀菌消毒或净化处理,并保持正压。企业的质量检验机构每星期均需对清洁区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6生产车间地面应平整,易于清洗、消毒。7. 更衣室应设在车间入口处,并与洗手消毒室相邻。洗手消毒室内应配置足够数量的非手动式洗手设施、消毒设施和感应式干手设施。清洁作业区的入口应设置二次更衣室,进入清洁作业区前设置消毒设施。8. 生产区域内的卫生间应有洗手、消毒设施,卫生间外门不得与清洁作业区、准清洁作业区的门窗相对。(三)设备核查。应核查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中申请人陈述第十一条的申报生产能力和企业拥有的生产设备数量、参数的适应

44、程度。1. 生产设备(1)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具备与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中设计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设备;(2)所有接触乳制品的原料、过程产品、半成品的容器和工器具必须为不锈钢或其他无毒害的惰性材料制作,清洁作业区内不得使用竹、木质工具;(3)盛装废弃物的容器不得与盛装产品与原料的容器混用,应有明显标志;(4)直接接触生产原材料的易损设备,如玻璃温度计,必须有安全护套;(5)吹入干燥塔空气的供风设施必须达到要求,排出的气体应经过除尘处理;(6)设备台账、说明书、履历、档案应保管齐全;(7)设备维护保养完好,其性能与精度符合生产规程要求。设备维修计划、维修记录齐全。2. 必备的生产设备(1) 液体乳A 巴氏杀菌乳:储奶罐;净乳设备;均质设备;巴氏杀菌设备;灌装设备;制冷设备;全自动CIP清洗设备;保温运输工具。B 调制乳:储奶罐;净乳设备;均质设备;高温杀菌或灭菌设备;灌装设备;制冷设备;全自动CIP清洗设备;保温运输工具(常温产品除外)。C 灭菌乳:储奶罐;制冷设备;净乳设备;均质设备;超高温灭菌设备或高温保持灭菌设备;无菌灌装设备;全自动CIP清洗设备。D 发酵乳:储奶罐;净乳设备;均质设备;发酵罐(发酵室);制冷设备;杀菌设备;灌装设备;全自动CIP清洗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