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区技工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的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067257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技工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的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区技工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的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区技工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的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区技工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的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区技工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的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区技工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的实施方案(草 稿)根据自治区新劳社字2008130号关于开展技工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通知以及自治区新党发20057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的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技工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切实提高技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围绕我技工学校2009年工作要点,结合技工学校的实际情况,本着以点带面及抓深、抓细、抓精、抓实的原则,特制定本方案。一、基本思路和目标我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强化学校专业特色,以重点专业建设推动学校各项教学建设,提高技工职业

2、教育水平。我校是一所发展中的技工学校,办学资源有限,在技工专业建设方面不可能做到所有专业齐头并进,必须集中力量建设几个已经形成一定优势、特色的技工专业,以2-3个以上的专业获得自治区授予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为今后三至五年工作的主要目标,以精品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专业的整体教学改革和技工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形成学校的专业特色,逐步提升学校整体的综合实力。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完成技工重点及特色专业的建设,创出学校的品牌专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学校将以重点专业建设为切入点,集学校之力,在资源分配上适当倾斜,建设2-3个以上特色明显、体现我校办学水平、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能够对全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

3、优势专业群;以重点专业建设带动学校专业建设工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一批在地区及自治区内有一定影响的品牌专业。2009年计划遴选3个重点建设专业,遴选2个重点扶持专业。二、基本原则 根据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我校专业建设工作应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充分利用学校现在资源,坚持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结合学校已有一定基础的优势和突出专业,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坚持滚动重点建设(扶持)的原则。 三、组织机构(一)学校成立“技工重点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全校技工专业建设工作由“学校技工重点专业建设领导

4、小组”领导。组 长:贺战兵副组长:王瑛买合木提.买合苏提成 员:李淑梅 张惠 肖玉东 陈海燕 (二)重点专业建设的日常工作由下设的重点专业建设办公室负责。重点专业建设办公室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三)重点专业建设工作由各专业学科负责人组织实施。专业学科负责人负责重点专业项目的建设工作,实行专业学科负责人负责制。成员为本学科主要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四、重点专业建设的内容和遴选条件(一)建设内容1、制定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分期目标和具体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2、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突出体现以职业技术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特色。 3、建立并完善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建

5、立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新路子。 4、加强课程建设、完善专业建设和教材建设,健全教学运行管理机制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5、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6、建立一支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7、建立完善专业技能考核与鉴定制度。 (二)遴选条件1、专业设置符合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特色明显,专业发展潜力较大,是学校的特色和主干专业。 2、专业建设与企业有关单位共同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实训场地能满足专业特点和教学需要,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6、。教学计划能够充分体现以培养技能和素质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特征,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合理。 3、教学条件满足教学要求,教学文件基本齐全,教学档案材料基本完整。 4、师资队伍满足教学要求,水平较高。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65%;具有 “双师素质”的教师占40%以上;专业实训(验)指导教师数量满足教学要求;有稳定的、符合教学要求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有师资培训计划。 5、专业改革和建设有具体的规划和落实措施。学科负责人及专业教师充分重视并积极参与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专业教学效果较好,教学质量较高,得到学生和社会的好评,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6、教学规章制度健全,并执行的较好。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教学比例至少

7、要达到1:1,能比较广泛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好。7、学科专业建设定位恰当、明确,与行业、企业需求相适应,有学科重点专业建设市场调研报告。并且本专业近三年学制教育招生人数在100人以上,且不低于200人,专业培训人数年达到200人次以上。 8、学科专业建设中实行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书”制,学生职业资格鉴定取证率(中级工)达到90%以上;近两年学生一次性毕业率达到95%以上;近两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0%对上,专业对口率达到70%以上。五、重点专业建设的工作要点。1、加强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今后较长一段时期面临的重大任务,尤其是重点专业的建设。各学科、部门都要把重点专业建设放在学

8、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领导,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支持技工学校的专业建设。2、学校是重点专业建设的主体,要主动、切实做好专业建设的各项工作。学校重点专业建设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要紧密联系、充分依靠企业,建立包括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制订符合地方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建设规划,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技术交流、实验实习设备交流,探索建立学校与企业间的双赢机制,形成企业支持专业建设、学校积极为企业服务的社会氛围。在重点专业建设的各项工作中要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校共同推进的新局面,不折不扣地完成重点专

9、业建设规划预定的目标和任务,逐步掌握专业建设的整套经验,并辐射、迁移到其它专业的建设。3、加强对重点建设专业的专项经费投入。学校主管部门每年都会划出一定数额的重点建设专业专项经费。学校会积极采取多种渠道筹措专业建设经费,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习设备和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专业建设经费必须专款专用。对参与重点专业建设的教师及人员学校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做为晋升职称的重要工作业绩。4、加强对重点专业的招生政策支持。招生科要制定有利于重点专业招生的政策,招生计划应向重点建设专业倾斜,以促进初中毕业生合理地流向重点专业,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效益。 5771001803090012095

10、5790368228596330825771001803090012386 5761373997357606965771001803090013594 5780775799025155125771001803090012387 5771649826018180515771001803090012138 5721311921589183265771001803090012359 5790368223610760535771001803090012356 5761352861437917425771001803090012355 5750878697046932791708810034335527

11、4 10122994432583337917088100343355275 10186673293883200817088100343356107 10158115250150052217088100343356108 10100018005987173217088100343354295 10107419414268701717088100343356184 10187866086962880217088100343356185 10177583117408667417088100343356109 10108601437357284617088100343356110 10115220721601491617088100343355237 10102704160570270917088100343355238 10122936486142541417088100343356169 10186220440263571817088100343354928 10176065408978880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