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层医疗体系发展中审计发挥的作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056785 上传时间:2024-05-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医疗体系发展中审计发挥的作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层医疗体系发展中审计发挥的作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层医疗体系发展中审计发挥的作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 0 2 3年第9期(总第56 5期)商业经济SHANGYEJINGJINo.9,2023Total No.565基层医疗体系发展中审计发挥的作用连艳玲,梁运吉,胡智童,张恒(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 0 2 8)【摘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趋于均衡布局是目前推进健康中国、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建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的重点发展方向。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努力做到党中央重大措施部署到哪里,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医疗体制的革新过程中要跟进研究,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基层

2、医疗作为审计重点关注内容,深入揭示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做好“后半篇文章”。通过以县域医共体为例,阐述了对基层新型医疗体制审计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审计路径,明确了审计重点,对审计如何在保障新型基层医疗体制方面发挥作用进行了探索。【关键词 基层医疗;县域医共体;国家审计中图分类号 F230一、引言中国共产党二十大会议指出: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要把基层作为重点目标,体制机制改革作为驱动力,加速县域内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与布局均衡,努力推动重心和资源的下移和下沉,建立健全适合县域乡村的特点、高品质、高效率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形成县域医共体模式,即在一个区域内,由牵头医院与

3、其他的医疗服务机构和组织联系在一起,重新构建成一个新的整体性的医疗组织架构,运用核心医院的家族模式来整合和统筹医疗资源。让广大农民群众在最近的范围内就可以享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早在2 0 11年,审计署对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等10 个省市所辖的45个县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投入幅度、医疗人员数量、基本药物制度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四个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在全新的基层医疗指导方针中,出现了县域内改革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机制,提高农村地区医疗保障水平,加强组织领导等深层次问题。审计应紧紧围绕国家工作大局,为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助力,

4、做好政策实现上传下达的基本保障。二、基层医疗县域医共体审计的重要性(一)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延展性审计工作应当确保党中央重大措施部署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到哪里,要跟随人民的利益的走向,推动形成权威高效的审计工作运行机制。基层医疗的建设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也是民生审计方面需要重点关作者简介】连艳玲(197 1一),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审计理论与实务:梁运吉(197 2 一),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研究方向:内部控制;胡智童(1998 一),女,黑龙江黑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审计理论与实务;张恒(2 0 0 0 一),女,吉林长春人

5、,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审计理论与实务。-1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 0 9-6 0 43(2 0 2 3)0 9-0 16 2-0 3注的内容,对基层医疗体系进行审计可以使审计工作延展到民生的保障,确保兜牢基本民生线,推动民生领域相关改革任务落实落地、基层卫生体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医疗资源有效配置,推动健康中国战略贯彻落实。审计机关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医疗体系建设和民生保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把基层医疗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延展性。(二)为保障改善民生政策做好“后半篇文章”1.提升人民健康保障

6、水平新医改的目标就是解决群众解决看病难,就医难等问题。看病为什么难,就是由于优质的医疗资源不足以及布局不合理和不均衡。而有效的县域医共体审计可以帮助县域及偏远地区患者可以在当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化验为远程会诊提供依据,决定是否转诊或当地治疗,有效实现了其惠民性,基础性,兜底性,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升了基层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建立起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抓手,分类优化医保帮扶对象,助力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让所有人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增强人民医疗获得感,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2.推动保障民生政策落实医共体的新模式是深化国家医疗体系改革的结果,县

7、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只有基层共同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而对县域医共体新模式的审计有利于推动其作为基层医疗体制改革“领头羊”的身份作用,促进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使得全社会,连艳玲,梁运吉,胡智童,张恒:基层医疗体系发展中审计发挥的作用全国加大对基层体制,医疗保障体系的关注力度,使得相注该区域的医疗体系建设是否有考虑乡村形态的变化或互衔接的医疗保障网织牢织密。2 0 2 3两会中习近平总书者人口迁徙的流动情况,按照宜乡则乡、宜村则村,因地记指出:要切实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着力保基本,兜底制宜的理念来合理配置乡村两级医疗卫生资源,乡村中线,促公平,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补医共

8、体模式以保的医疗卫生机构单体规模是否扩大,其服务辐射能力是障群众健康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把更多优质,提升医疗服否得到提升,在审计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机构全覆盖,更要务能力,深入推进和努力普及健康中国行动,把医疗卫生注重医疗服务的全覆盖情况。资源引向基层,加大对县域基层医疗体系的审计可以有四、审计在完善基层医疗体系发挥作用的路径效地推动保障民生政策的落实与发展。(一)系统构建审计计划,促进基层医疗体系完善(三)助力实现县域基层医疗建设目标首先要深刻理解党中央提出的基层医疗体系改革与从短期来看,基层医疗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优质医疗完善政策,紧紧围绕着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总目标做出审资源下沉、布局、覆盖不够全面,

9、各机构衔接和机制运行计计划,增强人民健康获得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切实的问题。县域医共体的建立就是为了整合区域内医疗资增强审计计划的引导性。其次要优化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源来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管理服务。审计应该以解决标的衔接,促进阶段性的审计目标实现,构建多层次的审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分配的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等计计划体系。最后要突出审计的重难点,根据县域基层医问题,要作为有力工具推动基层医疗体系按照统筹规划,疗体系的审计重点制定与实施审计计划,围绕计划与战有序推进,充分利旧,适当超前的目标,促进业务协同,流略的安排,落实审计计划。程统一,实现县域医共体内系统高度互联,信息共享和业务(二)运用多

10、种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协同,推动医共体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实现跨越式发展。针对县域医共体医疗体系的资源统筹和布局问题审长期来看,打造健康中国是我国民生保障的重要目标,审计计人员可以采用传统的审计方法,例如制定一定的指标,应跟随人民利益的走向发挥作用,促进基层县域医共体以为根据标准对专业医疗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审计过程中进人民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效率为重心,构建医术过硬,服行观察与询问,获取相关医疗服务人员的评价和反馈。对务优良,管理精益的完整体系,保障群众健康。资源统筹审计人员可以对医疗设备等进行实地盘查,聘三、县域基层医疗体系审计重点请医学专家来评估医疗资源的完整性,医疗机构的合理(一)县域

11、内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问题审计性以及医疗人才的专业性。第一是人力资源。在推动基层医疗改革发展的过程关于县域医共体的运行机制的新模式,应当改革信中,要以人才来促政策,完善人才与项目的相互促进机息化设备,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和信息化数据建设对医制。可以重点关注是否进行多渠道引才用才,盘活用好县共体整体运营进行记录,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或例如域编制资源来引进相关人才深入基层医疗事业,是否切物资的使用,床位、设备资源,人员额负荷,单位的耗材使实加大对当地人才的培养力度,有针对性组织定期相应用,设备利用,病种成本,财务收支与预算,资物与负债进技能培训,乡镇卫生院中高级专用人员比例提升情况,以行记录监督,不同

12、机构进行数据共享,整合数据,更直观及后续对专业人才的收入和待遇保障机制的完善进行审地看出资源消耗,运行成果等要素,再通过对数据的整合计监督。找准切入口,或者运用互联网与其他管理模式相结合来第二是医疗资源。县域医共体致力于达成专科联盟,发挥更高效作用,如图1。与此同时可以通过构建审计成各机构各科室之间纵向协作,牵头医院与较偏远和欠发果共享平台,将相关机构的部门和单位采集整理的电子达地区进行远程医疗协作,审计工作应该关注相应医疗数据,证据清单以及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等情况统一纳资源是否及时配备,是否可以帮助各机构之间进行远程入平台管理,既方便审计人员共享审计经验和把握相关医疗协作,是否可以帮助患者及

13、时发现病状和进行准确领域重点,又可以避免重复审计,缩短现场核查时间,还判断,有效实现惠民性医疗救助。最大化集约医共体运营能及时跟踪审计反映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有效发挥审管理效应,优化各机构协调能力,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共享计监督效能。再例如石棉县人民医院,以自已为牵头医和资源整合,做到快速整合,快速部署。院,与其他医疗机构形成一个新的统一管理的组织架构,(二)县域内医疗卫生组织布局优化问题审计采用互联网+医共体“石棉模式”,在新模式中进行远程在推行医共体模式的过程中,审计作为促进政策实施和有效发挥的推手,可以对县域医共体进行立体化审计。一是县域医共体的横向覆盖程度,要关注医共体模式的资源整合是否做

14、到全面下沉,区域均衡布局,是否补齐医疗保障体系中农村医疗救助的短板,不落下任何一块区域,充分达到惠普性;其次是纵向深入程度,是否做到落实到群众中去,争取不落一人,充分达到兜底性,为现代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奠定基石。最后,审计工作可以关人-163-商业经济第2 0 2 3年第9 期会诊、远程诊断和远程培训,提高县级医院的诊和管理水平;这不仅改善了传统的诊疗流程,还开发了疾病的管理信息系统,互联网的加入盘活了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档案的记录与管理,达到管理服务共同体,责任利益共同体的四位一体式管理,更好利于审计人员审视。(三)加强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机制专项审计1.县域医共体体系衔接协调专项审计基于县

15、域医共体会组成全新的医疗框架,从小范围的角度来看,审计关注应该关注医疗机构间各个科室的工作业务接口规范问题,医疗机构的物资记录情况,财务信息是否一致和相关信息整合问题,在人事编制和财政保障,医疗相关政策等方面的战略性与协调性问题。除此之外审计人员还应该关注牵头医院是否调动了内生产力和积极性来帮助下属机构,是否完善城乡之间的协作一致性、遵项城市带动乡村的帮扶机制,深化医疗卫生服务对口式帮扶,其中包括是否对基层医疗人才有计划地进行组团式帮扶,国家以及省级区域的医疗中心组织是否对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对口帮扶计划和实施情况,落实城市三级医院包县、二级医院包乡、乡镇卫生院包村的

16、工作机制、深化东西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帮扶内容部协作情况,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落实基层医疗服务对不同群体的医疗需求实质性帮助。2.县域医共体运行机制完善成果专项审计在县域医共体运行过程中,要关注医疗救助成果,例如县域门诊率是否提高,是否有效遏制的患者持续外流,人民群众是否在不同的医疗机构也可以享受同等的高质量医疗服务,住院患者三四级手术比例是否提升,该区域医共体是否达到有效分诊,健康管理服务人次是否增加,居民健康管理水平是否提升,整合后的新医疗机构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是否得到提升,医院健康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是否进一步改善,得到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医保的支付、服务价格、药品供

17、应是备受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基层区域,审计工作应当农村医疗机构用药规范问题,对县域内就诊人员所需医药的服务价格和优惠政策进行核实,落实居民群众医药深化改革受益者身份,确保减轻农村患者就医负担。审计工作还需要关注医疗保险是否覆盖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享受医疗保险中大病医疗保险等相关险种待遇的人次是否上涨,报销比例情况是否得到提高与改善。在医疗保险的落实中,商业保险对于基层救助对象来说存在一些困难,那么县域医共体是否可以有机融合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保险制度以及如何把医疗保险融入县域医共体的医疗保障体系。最后还要关注医疗机构医疗保险机构是否良性运行,相关利益是否平衡,群众总体医药医疗负担

18、状况变动,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水平是否提高。审计工作要促进基层医疗机构不断去探索和健全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引导约束机制,增进医保服务的全面性,提高医保服务的管理水平。-164-SHANGYEJINGJINo.9,20233.加强县域医疗组织领导专项审计县域医共体的紧密建设与医疗资源下沉与乡村振兴政策紧密相连,在推动乡村医疗发展的过程中,审计可以压实工作责任,监督统筹落实的工作机制与领导组织,把指导基层医疗工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作为县级以上的公立牵头医院的基本职责。审计工作要关注是否建立健全县域地区的各级党委以及农村医疗卫生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强化属地责任,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部署,

19、切实落实领导、投入保障、管理、监督责任,牵头部门与参与单位是否形成支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工作合力。推动并且落实县域内医共体岗位设置、绩效考核、收入分配、职称聘任等自主权,加强组织领导绩效考核审计,建立县域医共体管理章程及相关制度,成员单位参与决策,形成责任共同体,以此来提高县域医共体在乡村振兴政策中的战略位置。针对县域基层医疗新体系,也可以先设置内审部门,对县域医共体的财务制度,成本预算,绩效考核进行初步规范与监察。四、结语“十四五 时期,我国开启了一个新征程,那就是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样一个新的时期,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式、任务和机遇,要着力构建全面覆盖的审计工作格局。我国

20、的医疗体系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基层医疗救助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除上述提到的可研究的深层的问题还有县域医共体的统一财务管理模式,与乡村振兴政策相结合的救助问题,可以作为审计的关注对象。在现代化审计时代中,要按照有步骤,有体系,有重点,有宽度又有深度的审计要求。寻找医共体模式的政策落实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障碍,有针对性地安排审计计划与项目,找准审计的方向、侧重点、落脚点和发力点,“点面”结合以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推动基层医疗体系结构性改革,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方面发挥好审计监督作用。参考文献1麦穗亮,茅衰.医疗民生工程政策跟踪审计问题分析J.财会通讯,2 0 2 2(19):12 1-12

21、4+130.2党夏宁,一欣.国家审计促进我国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提升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测算与实证J.会计之友,2 0 2 1(2 3):94-10 1.3审计署昆明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周应良,陈波,马艳飞,陈淑栋,蒋超博,杨鲤铭,乔超,新时代大数据审计实践研究:以医疗保障基金审计为例J.审计研究,2020(2):7-13.4李兴贵,马军,梁小华,魏菁,邹志慧,周建人,万凌娟,陈镜宇,唐娴.“互联网+”医共体“石棉模式”经验与成效探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 0 2 1,38(9):6 53-6 56+6 9 7.5郑石桥,梁思源.国家审计促进公共支出效率的路径与机理: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 0 18,33(2):2 9-38.责任编辑:赵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