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3∕T 2138-2021 园区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湖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0536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40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3∕T 2138-2021 园区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湖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DB43∕T 2138-2021 园区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湖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DB43∕T 2138-2021 园区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湖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DB43∕T 2138-2021 园区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湖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DB43∕T 2138-2021 园区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湖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园区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industrial park climatic feasibility demonstration发 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43DB43/T 21382021 湖南省地方标准ICSCCS 07.060.47A 472021-08发布-032021-10实施-03DB43/T 21382021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要求 2 5 工作流程 3 6 资料收集与处理 3 7 论证内容与方法 4 8 报告编制 5 附录 A(规范性)园区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流程 8 附录 B(资

2、料性)园区内单位对气象要素、高影响天气敏感度调查表 9 附录 C(资料性)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构成示例 11 参考文献 12 DB43/T 21382021 II DB43/T 21382021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气象局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湖南省气候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万协成、贺秋艳、王道平、粟志刚、曾向红、王少娟、周明薇、刘越屿、刘凤

3、姣、付小霞、汤宇、段丽洁、杨加艳、郭斌、田慧、胡欣、胡美琼、刘帅、吴浩、蒋元华。DB43/T 21382021 IV DB43/T 21382021 1 园区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园区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基本要求、工作流程、资料收集与处理、论证内容与方法、报告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

4、0014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6 版)GB 500192015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 187102002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21714.22015 雷电防护 第 2 部分:风险管理 GB/T 311552014 太阳能资源等级总辐射 GB/T 342992017 大气自净能力等级 QX/T 852018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QX/T 892018 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 QX/T 2422014 城市总体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 QX/T 4052017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指南

5、QX/T 4232018 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报告编制 QX/T 4362018 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抗风参数计算 QX/T 4372018 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城市通风廊道 QX/T 4572018 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 QX/T 4692018 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总则 QX/T 5282019 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架空输电线路抗冰设计气象参数计算 NB/T 311472018 风电场工程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技术规范 DB43/T 16282019 湖南省城市暴雨设计参数确定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000.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园区 in

6、dustrial park DB43/T 21382021 2 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3.2 气候可行性论证 regional climatic feasibility demonstration 对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园区进行气候适宜性、风险性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析、评估活动。来源:QX/T 4692018,3.1,有修改 3.3 参证气象站 reference meteorological station 气象分析计算所参照或引用的具有长年代气象数据的气象观测站。来源:QX/T 4232018,3.1 3.4 高影响天气 high-impact weather 直接影响园区的天

7、气现象。来源:QX/T 4232018,3.4,有修改 3.5 关键气象因子 key meteorological factors 对园区的气候适宜性和风险性有重大影响的单个气象要素或多个气象要素的组合。来源:QX/T 4692018,3.4,有修改 3.6 暴雨强度公式 rainstorm intensity formula 反应短历时暴雨过程中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重现期三者间函数关系的数学表达式,适用于城市小区域降雨规律的定量描述。来源:DB43/T 16282019,3.7 3.7 重现期 recurrence interval 某一事件重复出现的平均间隔时间。来源:QX/T 4362018

8、,3.3 3.8 设计风速 design wind speed 工程设计标准所要求的离地 10 m 高 10 min 平均最大风速。来源:GB 505482018,2.1.29 4 基本要求 4.1 资料真实 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的基础是气象站资料及园区相关资料,应确保论证工作中所用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其中,气象资料须符合国家及气象行业标准,其他资料须符合相应行业的技术标准。4.2 推算科学 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涉及的关键气象参数推算宜采用已有的标准或技术规范推荐的方法,若没有相关标准或规范,则宜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推算,经分析比较后确定最适合的分析方法。DB43/T 21382021 3 4.3

9、结论合理 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的计算结果和分析结论,均应针对计算和分析过程中依据的基本资料以及各种参数,结合园区所在地的具体地形地貌特点进行分析,保证结论科学、建议合理。5 工作流程 园区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主要分为大纲编制、报告编制、报告评审三个阶段,具体工作流程应符合附录 A。6 资料收集与处理 6.1 基本资料 6.1.1 收集园区的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6.1.2 收集园区的现有开发情况、现有入驻企业、公共设施情况等资料。6.1.3 收集园区所在地及其参证气象站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资料,调查园区周围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山地、水域、林地以及大型人工构筑物等。6.1.4 调查园区对周围

10、大气环境的影响情况。6.2 气象资料 6.2.1 气候观测资料 6.2.1.1 收集参证气象站建站以来的气候资料,包括气温、降水、气压、湿度、风向、风速、日照、能见度和各类天气现象日数等。6.2.1.2 参证气象站气候资料应能充分代表当地的气候状况。当参证气象站的资料代表性较差或无法满足项目需求时,可使用当地自动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补充,或在当地设立临时气象观测站进行气候观测。临时气象观测应满足 QX/T 4232018 中 5.4.2 的要求。6.2.2 气象灾害资料 收集园区所在地及周边地区的气象灾害资料,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强度、持续时间以及造成的人畜伤亡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等。6.2.3

11、其他资料 6.2.3.1 发放并收集敏感气象要素及高影响天气调查表(具体详见附录 B),了解园区主要单位对气象要素或高影响天气的敏感程度。6.2.3.2 对园区土壤电阻率进行现场测量,应按照 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的附录 B 要求进行测量。6.3 资料处理 按照 QX/T 457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的要求对资料进行处理及分析,包括气象资料的完整性检查、均一性检验、可靠性审查、质量控制、缺测资料插补及资料订正等。DB43/T 21382021 4 7 论证内容与方法 根据园区类型、主要功能区及所在地的气候环境,按照附录 B 确定园区规划

12、、建设、运营期间最为敏感的关键气象因子进行推算及分析。表 1 中所列的关键气象因子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应做项,气候可行性论证应当要完成的内容,包括表 1 中的 16 项;第二类为气候资源分析项,根据园区所在地的地理气候特点等因素需完成的内容,包括表1中的710 项;第三类为选做项,根据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分析需求可选择性完成的内容,包括表 1 中的 1116 项。表 1 关键气象参数推算方法一览表 类别 序号 关键气象参数 分析内容 技术依据 第一类 1 强降水 暴雨强度公式 GB 500142006(2016 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 2 雷暴、闪电

13、雷击风险评估 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QX/T 852018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GB 21714.22015 雷电防护 第 2 部分:风险管理 QX/T 4052017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指南 3 大风 抗风参数计算 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QX/T 436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抗风 参数计算 4 积雪 雪压极值推算 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5 极端高温、极端低温 气温极值推算 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6 气温、湿度、风速、风向、日照 采暖通风与空气 调节设计气象参数计算 GB 500192015工业建筑供暖

14、通风与空气 调节设计规范 第二类 7 低温冰冻 电线覆冰厚度计算 QX/T 5282019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架空 输电线路抗冰设计气象参数计算 8 风能资源 风能资源的理论储量及技术可开发量 GB/T18710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NB/T311472018风电场工程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技术规范 9 太阳能资源 太阳能资源的理论储量及技术可开发量 GB/T 311552014太阳能资源等级总辐射 QX/T 892018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 10 旅游资源 山区立体气候、森林、湖泊、人体舒适度、夏季避暑或冬季避寒气候资源、负氧离子丰富程度等 T/CMSA 00022017气象旅游资源评价

15、 T/CMSA 00072018避暑旅游城市评价指标 第三类 11 通风廊道 风况特征、通风量、通风潜力、通风廊道规划与风环境改善分析 QX/T 437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城市 通风廊道 12 城市热岛 城市热岛 QX/T 2422014城市总体规划气候 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 GB/T 342992017大气自净能力等级 城市热岛效应评估技术指南 13 人体舒适度 人体舒适度 14 混合层高度 混合层高度 15 逆温强度 逆温强度 16 小风区 小风区面积 注:报告宜给出当地政府发布的暴雨强度公式,若无,则根据技术依据编制。DB43/T 21382021 5 8 报告编制 8.1 报告编制

16、要求 报告的内容章节可参照附录 C,具体应根据园区实际与论证需求编制。8.2 报告内容 8.2.1 园区概况 说明园区性质。介绍园区总体规划方案及专项建设规划方案概述,说明园区功能分区,各分区的地理位置、分区边界、主要功能及各分区间的联系。对于已有实质性开发建设活动的园区,应增加有关开发现状回顾内容。重点对园区及周边地区已出现的气象灾害进行说明。8.2.2 编制依据 全面、真实、准确地列出编制依据。编制依据宜包括与园区气候可行性论证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划,相关的标准与规范,以及园区规划有关的技术文件和工作文件。8.2.3 资料说明 根据论证用途说明资料来源;参证气象站应按照 QX/T 46920

17、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总则中 7 的要求进行选取,参照QX/T 423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报告编制中 5.4.3 的要求进行分析。8.2.4 气候背景分析 应根据园区气候可行性论证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海拔高度、局地气候特征等,分析园区所在地的气候概况。应选取参证气象站中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进行日变化、年变化以及年际变化的统计分析,极值统计用建站至今的资料。可针对参证气象站与所在城市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气候倾向率对比进行分析。8.2.5 高影响天气分析 应根据论证需求选取暴雨、雷暴、闪电、大风、冰雹、积雪、大雾、结冰等天气现象进行园区所在地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分析

18、时段应为参证气象站建站至今的全部时段,按照 QX/T 423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报告编制中 5.5.2 和 5.6 的要求进行高影响天气特征分析。8.2.6 关键气象因子推算及分析 8.2.6.1 关键气象因子极值推算 应根据园区所属类型、所在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周边地区历史气象灾害特点、主要规划行业特点,明确园区需论证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对关键气象参数进行极值推算及分析。重现期可根据不同的气象因子,选取 2100 年一遇不等,其中 2 年一遇一般为城市排水设计需要的最低标准,1030 年一遇一般为建设施工期抗御自然灾害的标准,50 年一遇一般为民DB43/T 21382021 6 用

19、建筑通用设计标准,而 100 年一般一遇为高耸建筑、特殊建筑需要考虑的较高标准。8.2.6.2 园区气候资源分析 风能、太阳能资源:应根据 GB/T 18710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NB/T 311472018(风电场工程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技术规范)、GB/T 311552014太阳能资源等级 总辐射及 QX/T 892018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结合园区地形、建筑屋顶面积、园区边界长度及园区内空旷程度、园区总用电量及负荷特征,计算园区风能、太阳能资源的理论储量及技术可开发量。旅游气候资源:对第五类的旅游开发区,可根据开发区的规划方案有选择的分析山区立体气候、森林、湖泊、人体舒适度、夏

20、季避暑或冬季避寒气候资源、负氧离子丰富程度等,有条件的还可开展自然天象(日出日落、云海、彩虹)、林木物候、瀑布水量或可观赏度等的统计分析,绘制单一要素或综合旅游气候资源区划图、防灾减灾图。8.2.6.3 通风环境分析 针对园区规划布局选址以及已建成的园区对自身和周边区域的通风环境影响,宜参考 QX/T 437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城市通风廊道等相关行业规范,开展通风环境分析。风况特征分析。利用历史气候资料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关注园区风频、软轻风、风速和局地环流风场的特征分析,获得静风风频、软轻风风频、风玫瑰和风速时空分布。通风量分析。基于大气混合层高度和风速两个要素,参考 GB/T 342

21、992017大气自净能力等级中的计算方法,开展通风量的计算与分析。通风潜力计算。基于精细地理信息资料,开展关注园区通风潜力的计算,获得不同等级通风潜力空间分布。通风廊道规划与风环境改善建议。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宜结合关注区热岛和生态绿源分布,开展通风廊道规划,并对廊道走向、宽度、边界以及风环境改善给出对策建议。8.2.7 气象灾害风险分析 应根据园区主要规划行业性质,同时结合气象要素及高影响天气的敏感程度调查情况,对影响园区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分析评估。分析评估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气象灾害的平均发生频率及年际变化情况;气象灾害对园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期的安全及生产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趋利避害的对

22、策与建议。8.2.8 气候可行性论证结论 气候可行性论证结论的编写应按照 QX/T 423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报告编制中 5.10 的要求以及 QX/T 469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总则中 11.1 的要求进行编写。8.2.9 气候可行性论证结果的适用性说明及对策建议 8.2.9.1 宜在总结 8.2.48.2.7 分析过程及结果的基础上,说明气候可行性论证结论的适用性及不确定性。8.2.9.2 结合园区所处地理位置、产业规划特点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关注点或可能产生的影响为切入点,根据园区的风特征、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分布特征提出合理布局、气候资源利用、气象防灾减灾的对策及建议。DB4

23、3/T 21382021 7 8.3 报告评审及有效期 8.3.1 应按照 QX/T 469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总则中 11.2 的要求对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进行审查。8.3.2 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单位根据评审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并形成最终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8.3.3 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有效期为 10 年。期满后应开展园区整体跟踪评价工作,编制跟踪评价报告书。期间若出现重大气象灾害并造成严重影响,须重新开展主要气象灾害乃至气候可行性论证。DB43/T 21382021 8 附 录 A(规范性)园区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流程 园区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流程见图 A.1。图 A.1 园区气候可行

24、性论证工作流程 给出气候可行性论证结论 给出园区不同开发阶段与气候可行性密切相关的建议 需求调研与资料收集 确定气候可行性论证内容 编写气候可行性论证大纲 园区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分析 气候对园区的影响分析 气候现状调查 气象灾害分析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 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专家评审 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修改完善 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终稿出具 大纲编制 报告编制 报告评审 园区建设单位提供任务书 DB43/T 21382021 9 附 录 B(资料性)园区内单位对气象要素、高影响天气敏感度调查表 园区内单位对气象要素、高影响天气敏感度调查表见表 B.1。表 B.1 园区内单位对气象要素、高影响天气敏感

25、度调查表 企业名称 敏感因子 气象要素 风向风速 高 中 低 气温 高 中 低 气压 高 中 低 相对湿度 高 中 低 降水 高 中 低 日照 高 中 低 高影响天气 暴雨 高 中 低 大风 高 中 低 暴雪 高 中 低 雷暴闪电 高 中 低 DB43/T 21382021 10 表 B.1 园区内单位对气象要素、高影响天气敏感度调查表(续)企业名称 敏感因子 高影响天气 高温 高 中 低 低温冰冻 高 中 低 冰雹 高 中 低 雾霾 高 中 低 说明:1.根据敏感度“高”或“中”或“低”等级,在相应表格“”。2.至少调查 10 家以上重点或对气象敏感的企业。3.在各地运用过程中,可根据园区所

26、在地具体情况适当增减“气象要素”及“高影响天气现象”。DB43/T 21382021 11 附 录 C(资料性)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构成示例 1 项目概述 1.1 项目概况 1.2 气候可行性论证对象和论证范围 1.3 气候可行性论证论证目的及论证原则 1.4 编制依据 1.5 计量单位和专业术语 2 资料说明 2.1 资料内容和来源 2.2 周边气象台站分布及特点 2.3 参证气象站选取 3 气候背景分析 3.1 气压 3.2 气温 3.3 降水 3.4 风速风向 3.5 相对湿度 3.6 日照 3.7 能见度 3.8 各类天气现象日数 3.9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4 高影响天气分析 4.1 高

27、影响天气现象调查与确定 4.2 主要高影响天气分析 5 关键气象参数分析及推算 5.1 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及暴雨极值推算 5.2 风速极值推算 5.3 最高、最低气温参数推算 5.4 雷电防御关键参数推算 6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6.1 暴雨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 6.2 雷电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 6.3 其他相关气象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 7 气候可行性论证结论及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适应性分析 7.3 对策建议 DB43/T 21382021 12 参 考 文 献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气象局 2014 年 4 月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 2 中国气象局 2019 年 8 月 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指南 3 中国气象局 2014 年 11 月 城市热岛效应评估技术指南 4 湖南省气象局 2019 年 9 月 湖南省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指南 5 T/CMSA 00022017 气象旅游资源评价 6 T/CMSA 00072018 避暑旅游城市评价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