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的空中乘务专业建设和改革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050168 上传时间:2024-05-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的空中乘务专业建设和改革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的空中乘务专业建设和改革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的空中乘务专业建设和改革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11陕西教育(高教)引言未来10年,航空运输企业各类人才的需求将呈现稳步增长的势头。空中乘务专业是高等院校培养民航运输类人才的主要途径,研究空中乘务专业对民航运输服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运用Cite Space可视化计量分析工具和科学图谱研究方法对我国空中乘务专业研究近20年的文献进行计量与可视化分析,以期理清研究脉络、分析研究趋势、把握研究热点,为推进我国空中乘务专业建设和发展工作提供参考意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CNKI),搜索到空中乘务专业研究文献共计491篇、撰文作者436人,检索截止时间设置为2022年12月26日,检索区间设置为

2、“不限”,检索条件为“主题”,对“空中乘务”这一关键词进行了匹配检索,剔除会议、学位论文、报纸等后,通过人工筛选的方法共得到487篇期刊文献,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数据。研究结果和数据分析1.研究时间和文献总量分析20042022年的空中乘务专业研究文献发表情况可知,文献数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其中20042018年文献发表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92020年度达到文献发表量的最高点,20202022年受疫情影响,民航运输行业受挫,研究文献数量有所下降。根据我国空中乘务专业历年发表文献的数据分析以及院校空中乘务专业的发展进程,可将空中乘务专业研究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的初始阶段、研究的探索阶段

3、、研究的发展阶段、研究的爆发阶段。第一阶段(2005年之前):是研究的初始阶段。由于空中乘务专业起步较晚,就政府层面而言,空中乘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正式文件尚未出台,研究者多聚焦对“院校”“高职院校”等基本概念的诠释,以及对“高职教育”职能属性的研究。第二阶段(20052014年):是研究的探索阶段。随着中国民航业的发展,以高职高专院校为主体的各大院校纷纷申办空中乘务专业,引发研究者对空中乘务专业大类的专业建设进行思考,空中乘务专业管理的有效路径和方法探索成为该阶段的关注点。第三阶段(20152018年):是研究的发展阶段。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特别是教育部、财政部相继推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

4、及国家骨干专业建设之后,对空中乘务专业要素和深层实践的探索不断加强,研究成果总量增长呈现出逐年递增态势。第四阶段(20192022年):是研究的爆发阶段。2019年之后,空中乘务研究论文发表的总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研究领域多分布在空中乘务专业建设、“三教”改革、课程思政等方面。2.文献发表作者与研究机构空中乘务研究领域发文量排在前列的学者主要有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江群、湖南女子学院的刘是今、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的张涛等人,具体见表1。江群发文量最多,其次是刘是今,就发文量来看,许多作者的发文能力不是可持续的。表1作者发文量摘要文章以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CNKI)1989年至2022年487篇有关空中

5、乘务专业的研究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从文献作者、研究机构、发表期刊、作者合作、共被引、关键词等方面着手,基于Cite Space进行数据可视化的比较和分析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绘制了知识图谱,以期理清我国空中乘务专业研究的发展脉络,把握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空中乘务专业领域的学者多以小范围合作方式进行研究,合作领域内容匮乏,成熟的学术体系有待完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成才与就业 教育教学论坛 等期刊是主要的传播载体。文章建议我国空中乘务专业研究要立足专业特色,汇集教研主体,搭建产教研共同体,推进“三教”改革,赋能专业发展,聚焦“双高”建设,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关键词空中乘务专业教学与

6、改革课题: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省级重点课题 子洲县“农旅、文旅、康旅”三融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策略研究(编号:2023HZ0672);2023年度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专项项目课题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研究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编号:2023SGZX09)。王建惠基于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的空中乘务专业建设和改革研究序号12345678910姓名江 群刘是今张 涛吕 娜黄 华罗亮生汤 黎梁 军王亚莉王 娜论文总量9766544444所在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女子学院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

7、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三亚航空旅游学院海口经济学院南昌理工学院航天航空系首次发文时间2008201020132009200820092013201520142015672023-11陕西教育(高教)3.文献发表作者的合作情况相关图谱显示,大多数空中乘务专业研究者是以个人或小团体进行研究,信息交流合作不够密切,连通性不紧密,合作关系比较松散,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学术体系。就合作关系而言,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科研合作圈,一个是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的吕娜、黄华、赵淑桐等人,另一个是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罗亮生、邓永萍、张晓明、张岸滨等人。4.主要研究机构以一年为间隔,检索相关数据时可以看到,发表文献的主要研

8、究机构为: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乘务学院、湖南女子学院等高职院校。研究机构的主体以高职高专类学院教师为主,研究者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研究领域偏向于单打独斗。通过计量分析可得出各研究机构的成果产出情况(如图1所示):文章发表数量排名前15的主要研究机构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乘务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几乎没有民航运输类企业参与,表明研究机构数量较多但研究主体单一;许多研究机构的发文有阶段性,分布较为离散,合作次数较少,没有形成跨院校、跨区域的合作关系,整体辐射和带动作用较

9、弱,研究机构大多数位于经济发达地区,西北地区研究机构较少。图1发文量排名前15的主要研究机构5.学术期刊被引频次分析通过检索文献中空中乘务专业被引频次可知,排在前10位的国内期刊主要有: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成才与就业 教育教学论坛 产业与科技论坛 等,均是传播空中乘务专业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其中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发表空中乘务专业研究论文20篇,成为论文总量的首要期刊。具体见表2。表2被引频次排在前10位的国内期刊6.对关键词分析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研究领域在网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用Cite Space软件提取空中乘务专业领域关键词,可获取空中乘务专业研究领域的热点。经过软件运

10、行、合并剔除,比较频次数量,一共展开分析了487篇文献,检索出排名前15的高频关键词有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等。空中乘务专业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分析相关研究数据和结果可以发现,我国空中乘务专业研究呈现出萌芽探索深化爆发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研究热点和趋势。1.萌芽阶段(19892005年)这一阶段的文献检索关键词是高职教育和高职。我国空中乘务专业建设比较晚,1999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民用航空学院开办了空中乘务专业专科教育;2003年,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开办了全国首个本科层次的空中乘务专业,至今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开设空中乘务专业的专科、本科院校有200多所。检索显示,对空中乘

11、务专业研究最早的文献是吴卫红老师1989年在 学校体育 发表的 职业空中乘务学生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实施方案一文,接着2001年,刘晖在 航空科学技术 上发表了 我国民航空中乘务人才对策研究 一文。2002 年和 2003 年共有 2 篇,2004至2005年共发文12篇。这一时期对空中乘务专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空中乘务专业的定义、内涵、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理论思辨和建设构想。如季正茂老师在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上发表 试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乘务学院院长李文川在 高校招生 发表 “空乘”面试的准备与技巧。初期的研究显示了学者对专业建设的思考,特别是“培养民航运输行业

12、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认识对后期有较大影响。综观这一时期的文献,研究出发点大多从专业建设经验积累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层面上有了一定的创新,但缺乏对专业建设路径和建设体系的深层研究。2.探索发展阶段(20082014年)这一阶段的文献检索关键词是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为了贯彻意见精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各高职高专院校和研究者开始转向对空中乘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20072011年共发表文献162篇,2013年,最大新增文献量为30篇。2014年郑州大学李红毅

13、老师发表 空中乘务专业的教学管理研究以河南艺术职业学院为例,提出了空中乘务专业教学管理发展的理念,并从师资力量配备、学生素质培养、教学设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臧杨柳、徐明撰写的 基于岗位需求的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基于空中乘务专业就业岗位需求及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了高职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研究者发现了制约空中乘务专业发展的两个瓶颈:一是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和专业硬件设施落后;二是学生就业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研究者对专业课程建设、课程体系搭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实施、职业证书考取等做了研究,但经验总结居多,缺乏实证研究。可见,研究者的

14、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建设No123345678910机构名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成才与就业教育教学论坛产业与科技论坛才智教育现代化海外英语河南农业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新疆职业大学学报旅游纵览(下半月)论文总量201413139877777682023-11陕西教育(高教)路径的理论研究和专业建设内容的应用研究中,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成为关注领域。但研究多处于单个、小范围探索,且研究者之间比较分散,并未形成规模。3.深化发展阶段(20152018年)这一阶段,空中乘务专业研究的关键词是:产教融合、岗位需求、实训课程、职业素养等。2015年,教育部颁布了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15、行动计划(20152018年)。20152018年的4年间,研究者共发文147篇,平均每年发文36篇,年最大新增文献量为29篇,其中2017年文献首次达到了40篇/年,研究成果的总量比前一年增长了64%,呈较高的增长态势,空中乘务专业建设研究进入了深化期。黄赶祥、李鸣镝、虞雪发表的 应用型本科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建设与发展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 一文,详细介绍了空中乘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组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将专业建设的主要要素作为研究的重点。总体而言,研究者对课程及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比较深入,在课程体系构建上有一定创新,但对专业建设整体框架和范式的探索还需要进一步

16、加深。4.爆发阶段(20192021年)空中乘务专业建设研究爆发阶段的关键词是:产教融合、课程思政。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发布,随着职业教育新目标、新论断、新要求的实施,这一阶段的研究文献达到了顶峰。经检索后可发现,20192021年,3年的文献总量达到178篇,平均59篇/年,其中2019年最大新增文献量达到83篇,成为历史最高。对比这一阶段和前三个时期的发文总数量、年均发文量、年最大新增文献数量,得出20192021年的发表文献总数占样本数据的36.6%,说明空中乘务专业研究呈现爆发态势。研究主要聚焦在产教融合、课程思政、课证融通等方面,分析了专业发展概况、岗位能力要求

17、、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人才培养要素、课程体系建设、教师团队建设、管理与考核评价,提出要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加强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对接,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时期的研究领域较前更加宽泛,研究问题更加深入、内容更加丰富,多侧重于理论研究的反思、重构和创新。研究者对专业的含义、重要性和必要性已达成共识,对专业要素的研究更为全面,但对专业建设统一和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仍是任重而道远。空中乘务专业教学和研究的思考1.汇集教研主体,搭建产教研共同体“十四五”时期,新市场、新需求为行业发展带来新动力,民航服务需求将更趋多样化、个性化,标准化。高校要不断扩大研究机构主体,加强

18、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方面的研究,把研究渗透到企业、行业、协会、政府等各个层面,搭建产教研融合共同体;紧密结合民航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将研究重点转向校企协作、产教研协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定期安排专家、企业骨干进入教研组,指导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重视教师培训,结合教师实际,制订并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研训计划,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学校还要与理论研究机构、实践机构加强联系,强化跨区域、跨行业之间的协作,以点带面地加强示范效应,提升研究成果的价值。2.推进“三教”改革,赋能专业发展空中乘务专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专业,不仅对从业人员的面貌形象、身体特征、身高年龄等身体

19、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还对其服务意识、沟通技巧、服务技能、安全操作、服务心理、综合素质等不断提出新要求。为了提升民航运输服务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深入推进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一方面要打造专兼互补、名师引领的“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提升教师的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满足企业需求,可校企联合开发新型智慧教材、活页式教材。教师要主动融入企业文化,准确把握民航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和新任务,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产业技术资源及平台优化教学资源,全面开展翻转课堂、信息化教学课堂、虚拟情境教学等新教学模式,提升专业发展的综合实力。3.聚焦“双高”建设,打造高水平专业群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

20、航业也在迅速发展,民航运输服务的各岗位如售票、值机、机场大厅、安检、候机厅、VIP头等舱旅客接待、民航宾馆、航空餐饮与配送等都需要吸纳大量劳动力。空中乘务服务人才的供给要及时适应这一新变化,将空中乘务专业的研究方向与重点转到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与特色课程建设之上。陕西职院旅游管理专业群所包含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空中乘务三个专业同属现代服务业技术技能领域范畴,面向的是旅行社、酒店、宾馆、旅游景区、旅游产品开发、机场、高铁、民航等现代服务业的相关岗位。专业群建设了打破以往的专业壁垒,通过群内资源共享,不同专业各有侧重地发展,专业群凸显了高扩展性、强互补性的特征。高校主动寻求变革,按照“职

21、业通识能力+专业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职业迁移能力”的模块建立了“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共建共享专业师资、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以适应产业岗位需求新变化,分层分类地提升学生的岗位核心竞争力。参考文献:1吴卫红.职业空中乘务学生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实施方案J.学校体育,1989(3):23-24.2刘晖.我国民航空中乘务人才对策研究J.航空科学技术,2001(2):19-20.3季正茂.试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4(3):31-33.4李文川.“空乘”面试的准备与技巧J.高校招生,2005(Z1):25-26.5李红毅.空中乘务专业的教学管理研究以河南艺术职业学院为例D/OL.郑州大学,2015.6臧杨柳,徐明.基于岗位需求的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OL.教育与职业,2014(15):123-124.7黄赶祥,李鸣镝,虞雪.应用型本科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建设与发展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7):77-79.8张晶璟.天津市高校空乘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天津市两所高校为例D/OL.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9.9赵昆鹏.廊坊市高职院校空乘专业发展对策研究D/OL.河北师范大学,2019.(王建惠:陕西职业技术学院)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