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050109 上传时间:2024-05-1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克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0,12(11):72-75.2葛玉凤,张娜.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护理期待的质性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4):146-148.3王宇婷.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187-189.4贾文文,曾佳岚,张耿莲.心理护理干预在创伤性骨折术后卧床患者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价值J.心理月刊,2021,16(16):110-111.5Boris Saha,Sharique Alam,Surendra Mishra,et al.Conser-vative treatment o

2、f traumatic crown fracture extending into cementum by glass post aided adhesive bonding of autoge-nous tooth fragment A4 report of two casesJ.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and Review,2020,7(2):70-74.6凌静.创伤性骨折后患者并发急性应激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护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5):32-34.7李元元,张娜.四肢创伤性骨折切开内固定术后路径化疼痛管理的临床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

3、2020,17(8):87-89.8臧宏伟,汪琦,侯继光,等.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对缓解疼痛和心理应激反应的效果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7):836-839.9张晶晶.全面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感和依从性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20,18(3):301-302.10 陆淑梅.基于情志护理的舒适模式对股骨骨折患者情绪波动及舒适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2):88-90.本文编辑:刘珊珊 2023-02-18 收稿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毋慧娟,张 婷,刘 荣(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河南开封 4

4、75000)【摘 要】目的:探讨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10 月 31日 120 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第 1、3、7 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文版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术后康复指标(包括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第 1、3、7 天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 M

5、CMQ 中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P0.05)。结论: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可减轻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疼痛程度,促使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加快康复进程,改善恢复效果。【关键词】肺癌根治术;患者需求视角;专项护理;疼痛;应对方式;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3.22.025 文章编号:1006-7256(2023)22-0084-04 肺癌属于呼吸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

6、率呈增加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1。肺癌根治术为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既往主要采用开胸手术,可以充分暴露患者胸腔内组织。近年来随着医疗器械的发展,手术逐渐趋向微创化,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逐渐在临床普及,可在不影响手术视野的前提下缩小手术切口,减轻手术创伤2-3。但术后切口疼痛以及相关并发症等情况仍无法避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因此对患者实施有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4。常规临床干预措施主要为药物镇痛、心理干预等,其对于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往往有限。而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是一种以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其以满足患者在医疗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为目标,以患者角度为出发点

7、提供优质护理。近年来,常规护理干预难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外科。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21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10月 31 日我院接诊的 120 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纳入标准:符合肺癌相关诊断标准5;存在手术指征,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了解研究具体内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入院前已接受放疗或化疗等其他治疗;近期存48齐鲁护理杂志 2023 年 11 月第 29 卷第 22 期在镇痛药物服用史;合并精神、心

8、理或认知疾病;合并其他部位肿瘤;存在慢性疼痛病史;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60 例。研究组男 41 例、女 19 例,年龄4879(66.795.03)岁;体质量指数(BMI)17.2024.10(20.331.06);病理分型:鳞癌 33 例,小细胞肺癌 15 例,腺癌 8 例,其他 4 例;合并高血压 32 例,合并糖尿病 22 例;有吸烟史 49 例。对照组男 45 例、女 15 例;年龄 4678(67.315.12)岁;BMI 17.5024.10(20.481.01);病理分型:鳞癌 36 例,小细胞肺癌 17 例,腺癌 2 例,其

9、他 5 例;合并高血压 31 例,合并糖尿病 18 例;有吸烟史 47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肺癌病理分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1.2 方法1.2.1 对照组给予抗感染、镇痛药物等治疗及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措施。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明确患者护理需求。通过沟通交流、需求调查、经验总结等方式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了解其具体需求,大部分患者均存在疾病相关知识、术后镇痛、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饮食及康复指导等方面的健康教育需求。成立专项护理小组。由科室护理经验丰富的 1 名

10、主管护师担任小组组长,组员由科室内的专业护士组成。入组前先对科室内专业护士开展肺癌根治术专项护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患者疼痛评估、护理管理等,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者可入组。疼痛评估。手术结束后 8 h 即开展疼痛评估,后续评估频率为 1 次/d,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疼痛产生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程度。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及疼痛评估结果制订个性化疼痛干预方案、管理目标,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商讨,最后共同制订策略。个性化疼痛专项护理。a.健康教育:小组成员先对患者及家属行肺癌以及手术相关知识的普及,帮助患者及家属理解镇痛相关知识,掌握疼痛相关评估方法,了解非药物性镇痛方法,从而有利于患者准确表达疼痛相

11、关信息,使其更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措施。b.疼痛干预:小组护理人员根据镇痛目标给予患者镇痛药物干预或非药物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患者干预后的机体反应,实施疼痛干预后30 min 再进行疼痛评估,分析并总结诱发患者疼痛的原因。c.呼吸训练: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呼吸及咳嗽等训练,如腹式呼吸,指导患者先行肌肉放松,通过鼻腔缓慢深吸气,达到最大肺活量后屏气 25 s,然后缓慢呼出气体,并收缩腹部;缩唇呼吸,指导患者先行肌肉放松,然后通过鼻腔用力深吸气,随后缓慢呼出气体,呼气过程中嘴唇维持吹口哨状并收缩腹部,维持吸气与呼气时间比 12 或 13;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嘱其双手交叉放于胸前,然后大口呼气,当

12、痰液于咽喉部聚集后用力咳出,必要情况下护士可对患者进行腹部按压或背部叩击,帮助其更好地咳嗽或咳痰;呼吸操练习,指导患者进行六字诀呼吸操练习,基于经鼻吸气、经口呼气的呼吸方式依次进行“呵、呬、嘘、呼、吹、嘻”的吐字锻炼,重复 6 次,每次间隔休息一段时间,恢复至自然状态后开始下一次。d.心理干预:护理期间组员与患者及家属积极交流,及时予以安慰和鼓励,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帮助其缓解负性情绪。总结反馈。定期召开工作总结会议,共同讨论护理过程中的不足,并进行总结和改进。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第 1、3、7 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评分。VAS 评分 010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

13、度越严重。比较两组中文版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7评分。MCMQ 从面对(8 个条目)、屈服(5 个条目)、回避(7 个条目)3个方面进行评估,每个条目评分 14 分,其中 8 个条目为反向计分,评分与患者采取该应对方式的可能性呈正相关。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指标,包括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数数据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计量数据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手术

14、前后 VAS 评分比较 见表 1。表 1 两组手术前后 VAS 评分比较(分,xs)组别n术前术后第 1 天术后第 3 天术后第 7 天研究组606.850.814.290.613.460.592.810.48对照组606.920.765.130.724.320.663.550.53t 值0.4886.8957.5258.016P 值0.6260.0010.0010.0012.2 两组 MCMQ 评分比较 见表 2。表 2 两组 MCMQ 评分比较(分,xs)组别n面对屈服回避研究组6020.021.377.051.4618.022.03对照组6018.271.529.231.6719.561

15、.78t 值6.6247.9624.418P 值0.0010.0010.0012.3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比较 见表 3。58齐鲁护理杂志 2023 年 11 月第 29 卷第 22 期表 3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比较(xs)组别n术后首次排气时间(h)术后首次下床时间(h)胸管留置时间(d)术后住院时间(d)研究组601.050.2915.231.465.431.7615.392.71对照组601.170.3116.581.376.811.5519.033.06t 值2.1905.2234.5586.898P 值0.0310.0010.0010.001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 4。表

16、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组别n切口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发生率(%)研究组602116.67对照组6032110.002值0.436P 值0.5093 讨论肺癌主要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恶性病变,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而长期吸烟或长期暴露于致癌物质环境是其主要致病因素,可导致患者出现胸痛、咳痰、痰中带血等临床表现,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8。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临床肺癌根治术应用较广泛9。但手术是侵入性治疗操作,疼痛无法避免,对术后恢复产生不良影响。肺癌作为高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压力极大,易导致负性情绪,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引导患者表达需求并尽量满足具有

17、重要意义10。疼痛定义为患者机体组织出现损伤或潜在损伤后所产生的不适或不愉快的体验,患者生理、心理均伴随一系列变化。肺癌根治术后疼痛不仅导致巨大心理痛苦,同时对患者的内分泌、呼吸、循环等多个系统功能产生影响,延误术后恢复11-12。因此,疼痛的有效管理是手术患者术后重要的管理目标之一,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舒适感和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效果13。常规术后疼痛护理方案对患者术后疼痛可发挥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但效果并不理想。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疼痛相关护理措施有利于控制并缓解术后疼痛程度,因此逐渐成为临床的热点研究内容之一。疼痛评估为控制和管理术后疼痛的重要步骤之一,基于患者需求视

18、角下专项护理措施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各个层面评估、了解其需求,从而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通过术后疼痛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有利于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并提高其参与疼痛评估和疼痛管理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同时增强患者疼痛管理的信心。其以患者为中心,基于评估结果制订针对性方案,其中疼痛专项护理针对患者具体生理情况实施镇痛措施,提供药物或非药物性镇痛方法,结合患者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镇痛方案,且在干预过程中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进行心理干预,进而从多个层面缓解术后疼痛,更贴合现代医疗服务理念,进一步加强镇痛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第 1、3、7 天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肺癌恶性程度

19、高,致死率也较高,患者心理压力巨大,易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导致患者的病情陷入恶性循环14。而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对于患者关于医疗服务的需求掌握更加详细和明确,医护人员可以详细掌握患者疾病认知中的知识薄弱点,可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普及,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疼痛也是影响患者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机体疼痛程度越高导致患者的应对方式越趋向于消极。医护人员更好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通过疼痛干预、呼吸干预等进一步改善疼痛等临床症状,增强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促使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 MCMQ 中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屈服、回避评

20、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有利于将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应对方式从屈服、回避转向面对,从而促使患者更好地参与、配合术后护理措施。患者易因惧怕疼痛而不愿开展功能恢复锻炼,从而影响术后恢复进程15。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通过改善术后疼痛、增强应对疾病的信心,可提高患者对于术后早期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缩短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时间。同时受手术麻醉以及创伤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肠胀气,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肠蠕动功能,从而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21、,P0.05);表明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对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无明显影响,其可能与样本量有限或观察时间较短等因素有关,后续可通过延长观察时间或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患者需求视角下专项护理重视患者需求,以患者为中心,可减轻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疼痛程度,促使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加快康复进程,改善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参 考 文 献1古翠方,翟明见,吕爱俊,等.超声引导下的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改善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早期睡眠:86 例68齐鲁护理杂志 2023 年 11 月第 29 卷第 22 期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2,42(12):1807-1817

22、.2屈志刚,李金波,胡亚锋,等.循环肿瘤细胞在评估传统及胸腔镜辅助肺癌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的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0,32(10):58-61.3徐孟,肖航宇,降初拉尔布,等.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早期肺癌患者围术期免疫,炎性应激指标及术后肺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2,34(9):60-63,81.4曹娜芬,王郑,俞南南.麻醉苏醒护理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躁动,低体温的影响J.中国医刊,2020,55(3):343-346.5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 版)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8,30(12):793-824.6La

23、ngley GB,Sheppeard H.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Its use in pain measurementJ.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1985,5(4):145-148.7Rodrigue JR,Jackson SI,Perri MG.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Factor structure for adult transplant candi-dat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00,7(2):89-1

24、10.8程志芳,朱建坡,李娅茹.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经胸腔镜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23,38(2):255-258.9周静,夏红香,茅昌敏,等.达芬奇机器人与胸腔镜手术治疗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近期疗效,术后营养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3):303-307.10 史笑,潘志娟,岳朝丽,等.肺癌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调查及与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9):3670-3674.11 袁磊,张汉湘,周维纲,等.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手术对肺癌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术后

25、疼痛及镇痛的影响J.四川医学,2020,41(8):343-346.12 邓修平,彭守兴,冯再辉,等.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对中央型肺癌患者手术效果,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20,33(12):90-94.13 匡红,侯惠如.肺癌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疼痛管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S2):203-205.14 梁永红,陈素贞,张萌.积极情感干预对肺癌患者疼痛程度,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0,18(19):2049-2052.15 冉丽娜,梁永红,陈素贞,等.疼痛个案管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

26、癌症进展,2021,19(24):2574-2577.本文编辑:赵 雯 2023-03-20 收稿通信作者ICU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应用参与共治模式效果观察顾 悦,王 兰,陆嫔嫔(滨海县人民医院 江苏滨海 224500)【摘 要】目的:探讨 ICU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应用参与共治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 年1 月1 日2021 年1 月31 日100 例ICU 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参与共治模式护理干预;于入院当日、出院前 1 d,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时间,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S)和脑卒中症状

27、自评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ICU 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 1 d,两组 FMAS 评分均高于入院当日(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 1 d,两组 NIHSS 评分均低于入院当日(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参与共治模式干预能降低 ICU 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临床治疗时间,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关键词】脑卒中;参与共治模式;ICU;并发症;运动功能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28、/j.issn.1006-7256.2023.22.026 文章编号:1006-7256(2023)22-0087-04 脑卒中即为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局灶性脑组织损害,所引起临床症状超过 24 h 或致死。据调查显示,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由 1993 年的 0.40%上升至 2013 年的 1.23%,且发病平均年龄逐年降低,平均年龄50 岁。男性相较女性更易发病,同时肥胖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患病率较高1。目前,临床以绝对卧床休息和降颅内压治疗为主,通过对症治疗以维持正常机体功能。但由于多数患者入住 ICU 时处于危重症期,丧失自护能力。常规护理仅针对临床症状进行干预,忽略了家属对治疗工作的影响,导致其病情反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2。因此,需在临床治疗基础上,针对性采取科学护理方案,以实现预后减78齐鲁护理杂志 2023 年 11 月第 29 卷第 2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