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近年局部解剖学考试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近年局部解剖学考试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1、参与构成“腮腺床”的结构是(ABCDE 头部 2)A颈内动脉 B迷走神经 C颈内静脉 D副神经 E舌下神经 2、.甲状腺的静脉(D 颈部 1)A与甲状腺的同名动脉伴行 B甲状腺的静脉均注入颈内静脉 C甲状腺上静脉注入颈外静脉,甲状腺中静脉注入颈内静脉,甲状腺下静脉注入锁骨下静脉 D甲状腺上、中静脉注入颈内静脉,甲状腺下静脉注入头臂静脉 E以上都不对 3、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分界线是(C)4、筛筋膜翻(覆盖于隐静脉裂孔表面的一层多孔的疏松结缔组织膜,有大隐静脉末端和股动脉的浅支穿过。下肢 1)5、枕骨大孔有副神经的脊
2、髓根、椎动脉和脊髓动脉等通过。(T 头部 3)6、.试述甲状腺动脉的来源和静脉血液回流。(甲状腺的主要动脉有来源于颈外动脉的甲状腺上动脉和来源于甲状颈干的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腺最下动脉的出现率约为 10%,起自头臂干或主动脉弓。静脉有甲状腺上、中、下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注入颈内静脉,甲状腺下静脉注入头臂静脉。颈部 1)7、简述面神经的颅外分段和各段的特点。(面神经在颅外分为三段:腮腺前段,从茎乳孔穿出至进入腮腺以前的一段,位于乳突与外耳道之间,长11.5cm,可在此显露面神经干;腮腺内段,多分为上、下两段,在腮腺实质内发出分支吻合成丛,面神经2 干及分支均有外膜,易于与腮腺分离开;腮腺后段,自
3、腮腺边缘至面部表情肌之间,分为五组,即颞支、颊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呈伞形从腮腺上缘、前缘和下缘发出。头部 1)8、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水平位,受斜向或横向暴力时易脱位的椎骨是(A 脊柱区 2)A颈椎 B胸椎 C腰椎 D骶骨 E尾骨 9、肾窦被肾盂、肾大盏、_、肾血管、神经、淋巴管和脂肪等所占据。(肾小盏 腹部 2)10、面静脉(E 头部 2)A起始于面深静脉 B位于深筋膜深面 C注入甲状腺静脉 D与面动脉紧密伴行 E通过面深静脉与翼丛交通 11、咀嚼肌有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受面神经支配。(F 头部 3)12、腋淋巴结群包括胸肌淋巴结、外侧淋巴结_、中央淋巴结、和尖淋巴结。(肩胛下
4、淋巴结 上肢 2)13、试述耻骨后隙的构成和临床意义。(耻骨后隙又称为膀胱前间隙。其前界为耻骨联合、耻骨 上支和闭孔筋膜;后界在男性为膀胱和前列腺,在女性为 膀胱;两侧界为脐内侧韧带;上界为壁腹膜至膀胱上面的 转折处;下界在男性为盆膈和耻骨前列腺韧带,在女性为 盆膈和耻骨膀胱韧带。当耻骨骨折、膀胱前壁或尿道前列 腺部损伤时,此间隙内可形成血肿或尿液外渗,并可向腹 3 前外侧壁扩散。耻骨后腹膜外引流术和子宫下部手术均可 在此间隙内进行。盆部与会阴 1)14、位于胆囊三角内的结构(ABC 腹部 1)A胆囊淋巴结 B胆囊动脉 C肝固有动脉右支 D胃十二指肠动脉 E迷走神经 15、肠系膜上动脉(B 腹
5、部 1)A多在第 2 腰椎水平起于腹主动脉前壁 B向前下由胰颈下缘左侧穿出 C跨十二指肠水平部前方,入肠系膜走向左下 D向左发出空、回肠动脉各 1 条 E向右发出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16、固有颈部可依据胸锁乳突肌前、后缘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_。(颈外侧区 颈部 2)17、卵巢(C)18、肾蒂内由前向后的排列依次为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F 腹部 2)19、不穿经腮腺的结构(A 头部 2)A耳大神经 B面神经 C下颌后静脉 D颈外动脉 E颞浅动脉 20、试述手的神经分布。(肌支:正中神经支配除拇收肌外的鱼际各肌,第 1、2 蚓状肌;尺神经支配小鱼际肌,第 3、4 蚓状肌,拇收肌和全部骨间肌。
6、皮支:正中神经分布于手掌桡侧 2/3 桡侧三个半指掌面及其中、远节背侧的皮肤;尺神经分4 布于手掌尺侧 1/3 及尺侧一个半指掌面皮肤,手背尺侧半及尺侧两个半指背的皮肤;桡神经分布于手背桡侧半和桡侧两个半指近节指背的皮肤。上肢 1)21、做动脉导管结扎术,可能损伤哪根神经?(A 颈部 1)A左喉返神经 B右喉返神经 C左喉上神经 D右喉上神经 E左喉上神经外支 22、颈动脉窦(D 颈部 2)A其位置恰对颈动脉结节 B是颈总动脉末端的膨大 C是颈外动脉末端的膨大 D是颈总动脉末端、颈内动脉起始端的膨大 E与调节血液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 23、腹膜间位脏器有(D)24、收肌管(位于股中 1/3 段的
7、前内侧,断面呈三角形,长 15。前壁为张于股内侧肌与大收肌间的收肌腱板及浅面的缝匠 肌,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内侧壁为长收肌和大收肌。上 口与股三角尖相通,下口为收肌腱裂孔,通腘窝。收肌管 内通过的结构由前向后为股神经的股内侧肌支和隐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另外,内有淋巴管和疏松结缔组织。下肢 2)25、腮腺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外动脉、颈内静脉和第对脑神经共同构成“腮腺床”。(F 头部 2)26、简述面部浅层的神经和分布。(面部浅层的支配神经有感觉性如三叉神经感觉支和运动 5 性如面神经。其中,三叉神经的三大支眼神经、上颌神经 和下颌神经发出的皮支,穿过面颅各孔后支配相应区域的 皮肤,分别为眶
8、上神经、眶下神经和颏神经,支配范围以 眼裂、口裂为界,分布于面部上、中、下三个部位;肌支 主要支配咀嚼肌。面神经离开腮腺后的分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分别支配面部各相应的表情肌。头部 3)27、简述垂体的位置、毗邻及患肿瘤时可能出现的压迫症状。(垂体位于蝶鞍体上面的垂体窝内,垂体柄穿鞍膈中央的隔孔与下丘脑的漏斗相连。垂体窝的前方为鞍结节,前外侧界为视神经管,后方为鞍背,垂体窝的两侧为海绵窦,顶为硬脑膜形成的鞍膈,鞍膈的前上方有视交叉和视神经,底隔一薄层骨壁与蝶窦相邻。垂体前叶的肿瘤可将鞍膈的前部推向上方,压迫视交叉,引起视野缺损。肿瘤向上突入第三脑室时,可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
9、压增高。向下生长可使垂体窝的深度增加,甚至侵及蝶窦。若 向两侧扩展可压迫海绵窦,发生海绵窦瘀血及脑神经受损的症状。头部 1)28、脊髓(B 脊柱区 2)A位于椎管内与椎管等长 B末端借终丝附于尾骨 C表面包裹蛛网膜 D小儿脊髓比成人长 E上述均错 29、肝门静脉的属支主要有肠系膜上静脉、_、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和附脐静脉_。(脾静脉 腹部 1)30、咽壁的肌层包括(AC 颈部 1)A咽缩肌 B咽喉肌 C咽提肌 D咽深肌 E咽浅肌 6 31、穿经腮腺的纵行结构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颞浅动脉、颞浅静脉及耳颞神经。(F 头部 1)32、脊髓前根动脉中出现在第 58
10、颈髓节段和第 16 胸髓节段的粗大动脉称颈膨大动脉,第 11 胸髓节段处的粗大动脉称_。(腰骶膨大动脉 脊柱区 1)33、.试比较空肠、回肠的结构特点。(空肠位于左上腹占近侧 2/5,回肠位于右下腹占远侧 3/5。空肠管径粗,管壁厚,色红润,血管弓及脂肪少,管壁内黏膜皱襞高而密,淋巴为孤立淋巴滤泡。回肠管径细,管壁薄,色稍白(粉红色),血管弓及脂肪多,管壁黏膜皱襞矮而疏,淋巴除孤立淋巴滤泡外,尚有集合淋巴滤泡。腹部 2)34、A脾动脉 B胰尾 C胃短动脉 D胃左动脉 E胃网膜左动、静脉 35、关于胆囊三角的叙述,错误的是(D 腹部 3)A手术时于此三角内寻找胆囊动脉 B内有肝右动脉 C肝门静脉
11、不经过此三角 D由肝左、右管和肝下面组成 E内有胆囊淋巴结 36、面神经在面部的主要分支为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 和_。(颈支 头部 2)37、耻骨联合下缘至能尾联合间的距离为(C)38、通常以小网膜为界,上方为结肠上区,下方为结肠下区。(F 腹部 3)7 39、不是头部与颈部分界线上的结构 (D 头部 2)A下颌骨下缘 B下颌角 C乳突尖 D外耳门下缘 E枕外隆凸 40、试述上肢轴线与提携角的构成及异常。(上肢轴线是经肱骨头一肱骨小头一尺骨头中心的连线,肱骨的纵轴称为臂轴,尺骨的长轴称为前臂轴。该两轴的延长线在肘部构成向外开放的夹角,正常时为,其补角为,称为提携角。此角大于为肘外翻;小于
12、为肘内翻。上肢 1)41、腹股沟镰(D 腹部 2)A腹股沟管的上壁 B腹股沟管后壁外侧的大部分 C腹横筋膜的形成结构 D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内侧腱膜汇合部 E以上都不是 42、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时,病人胸闷,出虚汗,然后呼吸困难,可能术中损伤了(C 颈部 2)A臂丛 B迷走神经 C胸膜顶 D膈神经 E血管 43、.颈部的“危险间隙”是指(B 颈部 2)A气管前间隙 B咽后间隙 C椎前间隙 D锁骨上间隙 E胸骨上间隙 44、隐静脉裂孔(又称卵圆窝,由阔筋膜形成,位于腹股沟韧带中、内 1/3 交点下方 1 横指处。隐静脉裂孔的外侧缘锐利,称镰缘。孔表面覆盖有一层多孔的疏松结缔组织膜,称筛筋膜或外筛板。
13、大隐静脉穿此孔,注入股静脉。下肢 2)45、面部侧区深层的肌肉有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F 头部 2)8 46、简述垂体的位置、毗邻及患肿瘤时可能出现的压迫症状。(垂体位于蝶鞍体上面的垂体窝内,垂体柄穿鞍膈中央的 隔孔与下丘脑的漏斗相连。垂体窝的前方为鞍结节,前外 侧界为视神经管,后方为鞍背,垂体窝的两侧为海绵窦,顶为硬脑膜形成的鞍膈,鞍膈的前上方有视交叉和视神经,底隔一薄层骨壁与蝶窦相邻。垂体前叶的肿瘤可将鞍膈 的前部推向上方,压迫视交叉,引起视野缺损。肿瘤向上 突入第三脑室时,可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增 高。向下生长可使垂体窝的深度增加,甚至侵及蝶窦。若 向两侧扩展可压迫海绵窦,发
14、生海绵窦瘀血及脑神经受损 的症状。头部 1)47、.胆囊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脏围成,是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腹部 1)48、关于背阔肌和斜方肌的描述,正确的是(D 脊柱区 2)A背阔肌部分掩盖斜方肌 B两肌均受副神经支配 C两肌均受胸背神经支配 D两肌均接受肋间后动脉供血 E两肌均接受胸背动脉供血 49、手术时区别胃与十二指肠上部的标志是幽门前静脉,辨认胃体和幽门部的标志是_,辨认幽门窦和幽门管的标志是中间沟。(角切迹 腹部 2)50、股深动脉(ABCDE 下肢 2)A在腹股沟韧带下处,发自股动脉 9 B为股动脉的最大分支 C发出旋股内、外侧动脉等分支 D参与髋、膝关节网构成 E是大
15、腿部的主要供血动脉 51、隐静脉裂孔是腹股沟韧带中、内 1/3 交点下方约一横指处阔筋膜的卵圆形薄弱区。(T 下肢 3)52、椎静脉丛按部位可分为椎内静脉丛和_。(椎外静脉丛 脊柱区 2)53、试述网膜囊的位置、境界与交通。(网膜囊是位于小网膜和胃后方的扁窄间隙,文称小腹膜腔。网膜囊上壁为肝尾叶及膈下方的腹膜,下壁为大网膜的前、后叶返折部,前壁由上而下依次为小网膜、胃后壁腹膜和大网膜前叶,后壁由下而上依次为大网膜后叶、横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覆盖胰、左肾、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左侧壁为脾、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网膜囊右侧借网膜孔与腹膜腔其余部分相通。腹部 1)54、不属于腹膜内位器官的是(CE 腹部 2
16、)A十二指肠球部 B胃 C胰 D脾 E肝 55、肝右叶下面的毗邻结构是(D 腹部 1)A食管腹段 B胃小弯 C胃体 D十二指肠上部 E无上述结构 56、头皮血管神经分为前、后两组,前组分布于额、顶区软组织,其中距正中线约处有滑车上动脉、滑车上静脉和滑车上神经,距正中线约处有眶上动脉、眶上静脉和眶上神经,后组有枕动脉、枕静脉和_等分布于枕区。(枕大神经 头部 3)57、盆筋膜(ABE 盆部与会阴 2)10 A分为壁层和脏层 B为腹内筋膜的延续 C脏层与壁层间为筋膜腔 D盆膈上筋膜不属于盆筋膜 E盆筋膜增强可形成韧带和膈 58、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下缘呈弓状,在腹直肌外缘呈腱性结构称腹股沟镰。(T 腹
17、部 2)59、试述上肢轴线与提携角的构成及异常。(上肢轴线是经肱骨头一肱骨小头一尺骨头中心的连线,肱骨的纵轴称为臂轴,尺骨的长轴称为前臂轴。该两轴的延长线在肘部构成向外开放的夹角,正常时为,其补角为,称为提携角。此角大于为肘外翻;小于为肘内翻。上肢 1)60、四边孔是如何构成的?通过哪些结构?(四边孔的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内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内有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通过。上肢 3)61、颈部的“危险间隙”是指(B 颈部 2)A气管前间隙 B咽后间隙 C椎前间隙 D锁骨上间隙 E胸骨上间隙 62、不属于颈根部的结构是(B 颈部 2)A臂丛 B颈丛 C
18、膈神经 D胸膜顶 E锁骨下静脉 63、.上颌动脉第一段的主要分支有(A 头部 3)A脑膜中动脉和下牙槽动脉 B脑膜中动脉和上牙槽动脉 C下牙槽动脉和眶下动脉 D脑膜中动脉和眶动脉 E下牙槽动脉和上牙槽动脉 11 64、腋窝 在上肢外展时向上呈穹隆状的皮肤凹陷,其深面呈四棱锥体形的腔隙称为腋窝。65、垂体窝的顶为鞍隔,底为蝶窦,前为鞍结节,后为鞍背,内容纳有_。(垂体 头部 2)66、试述腓总神经的起始、行程、分支分布及损伤表现。(腓总神经在腘窝上角由坐骨神经分出,沿股二头肌腱内缘行向外下,越腓肠肌外侧头表面至腓骨头下方绕腓骨颈,分为腓浅和腓深神经。腓总神经分支支配小腿跟前、外侧肌群的运动,还分
19、支支配膝关节、小腿和足背的感觉。因此腓总神经损伤的症状是足下垂、小腿及足背感觉障碍。下肢 2)67、锁胸筋膜(是指胸部深筋膜的深层张于喙突、锁骨下肌与胸小肌上缘之间的部分,锁胸筋膜深面有胸内、外侧神经和胸肩峰动脉的分支穿出胸大、小肌,头静脉和淋巴管穿经此筋膜入胸腔。胸部 2)68、在第 12 肋以下棘突两侧可触及的纵行肌性结构是(D 脊柱区 2)A大圆肌 B肩胛提肌 C背阔肌 D竖脊肌 E菱形肌 69、胃贲门的体表投影位于第 11 胸椎左侧,胃幽门位于_。(第 1 腰椎右侧 腹部 1)70、A股神经 B胫神经 C腓浅神经 D闭孔神经 E腓深神经 1.支配小腿外侧群肌的神经是(C|B|A|E|D
20、 下肢 1)2.支配腓肠肌的神经是 3.支配股四头肌的神经是 4.支配小腿前群肌的神经是 5.支配大腿内收肌群的神经是 12 71、小腿前骨筋膜鞘容纳小腿前群肌、胫前血管和腓深神经。(T 下肢 2)72、脊柱区的第一层肌包括斜方肌、_和腹外斜肌后部_。(背阔肌 脊柱区 2)73、试述十二指肠的分部及降部的毗邻关系。(十二指肠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升部 4 部分。降部起自十二指肠上曲,沿第 2 腰椎右侧垂直下行,至第 3腰椎下缘处急转向左移行为水平部。降部内侧紧贴胰头、胰管和胆总管,外侧与结肠右曲相邻,前方有横结肠及其系膜跨过,分上、下两段,分别与肝右叶、小肠袢相邻,后方邻右肾门、肾血管和右输
21、尿管的起始部。胆总管与胰管穿入降部汇合成肝胰(VATer)壶腹并开口于后内侧壁的十二指肠大乳头。腹部 1)74、肝(ACD 腹部 2)A为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B完全被腹膜覆盖,C有分泌胆汁的功能 D除接受肝动脉外,还接受肝门静脉的血液 E上面借冠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 75、腹股沟内侧窝(C 腹部 2)A在腹股沟韧带内侧端的下方 B前方对向股环 C在腹股沟三角内,前方对着皮下环 D疝囊由此突出形成腹股沟斜疝 E无上述情况 76、穿经腮腺的纵行结构有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颞浅动脉、颞浅静脉和_。(耳颞神经 头部 2)13 /77、直肠后隙(ABDE 盆部与会阴 2)A位于能前筋膜和直肠筋膜之间 B向
22、下可达盆膈 C与腹膜后隙不通 D两侧与骨盆直肠隙相膈 E属盆筋膜间隙 78、肾内的静脉有广泛吻合,无节段性。(T 腹部 3)79、四边孔是如何构成的?通过哪些结构?(四边孔的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内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内有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通过。上肢 3)80、试述蛛网膜下隙的位置和内容。(蛛网膜下隙是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的腔隙。蛛网膜下隙中充满脑脊液,向上经枕骨大孔与颅内蛛网膜下隙相通,向下达第 2 骶椎高度。脊髓蛛网膜向两侧包裹脊神经根形成含有脑脊液的脊神经周围隙。在第 1 腰椎至第 2 骶椎高度,蛛网膜下隙扩大形成终池,内有腰、骶神经根构成的
23、马尾和软脊膜向下延伸形成的终丝。脊柱区 1)81、下列哪种结构不在颈动脉三角内?(D 颈部 2)A迷走神经 B副神经 C舌下神经 D颈外静脉 E颈总动脉 82、甲状腺悬韧带由下列哪项构成(C 颈部 2)A颈筋膜浅层 B真被膜 C假被膜 D气管软骨膜 E椎前筋膜 83、穿斜角肌间隙的是(A)84、指髓间隙 14 (位于远节指骨远侧 4/5 段掌侧的骨膜与皮肤之间。由于近端有纤维隔连于指远纹皮下和指深屈肌腱的末端,此间隙是密闭的。上肢 1)85、垂体窝的前方为鞍结节,前外侧界为视神经管,两侧为海绵窦,后方为鞍背,顶为鞍膈,底与_相邻。(蝶窦 头部 1)86、试述穿经坐骨小孔的结构及其相互毗邻关系。
24、(穿经坐骨小孔的结构由外侧向内侧依次有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及阴部神经,它们从坐骨小孔入坐骨直肠窝。下肢 2)87、翼丛(翼丛:位于颞下窝内,居翼内肌、翼外肌和颞肌之间,由上颌动脉及分支的伴行静脉共同参与形成的静脉丛。该丛向上与眼上、下静脉相交通,并经颅底孔、裂与海绵窦相交通。头部 3)88、耻骨联合下缘至能尾联合间的距离为(C)89、腹膜腔借横结肠和横结肠系膜分为结肠上区和结肠下区,前者的主要脏器有_、胆囊、胃、脾和十二指肠_。(肝 腹部 3)90、腘窝(ABCD 下肢 2)A上内侧界是半腱肌、半膜肌 B上外侧界是股二头肌 C下外侧界为腓肠肌外侧头、跖肌 D下内侧界为腓肠肌内侧头 E内有腘动
25、脉、腘静脉和股神经 91、坐骨神经为骶丛的分支,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分布于股后区、小腿和足。(T 下肢 2)92、深层会阴肌位于会阴深间隙内,男性有会阴深横肌和_两块骨骼肌。(尿道括约肌 盆部与会阴 2)93、空肠与回肠的鉴别点如下。15 ((1)空肠盘曲于结肠下区的左上部,回肠位于结肠下区的右下部,并垂入盆腔。(2)空肠管径较粗,壁较厚。回肠管径较细,壁较薄。(3)空肠富含血管,色较红。回肠血管较少,色稍白。(4)空肠的环状粘膜皱襞多而高,回肠的环状粘膜皱襞疏而低。(5)空肠粘膜内有散在孤立淋巴滤泡,回肠粘膜内除有孤立淋巴滤泡外,还有集合淋巴滤泡。(6)空肠系膜内的血管弓和脂肪较少,回肠系膜
26、内的血管弓较多,脂肪 较丰富。腹部 2)94、A肠系膜上动脉 B肾动脉 C肠系膜下动脉 D肾上腺上动脉 E骶正中动脉(腹部 1)1.起点平第 1 腰椎的是 2.起点平第 2 腰椎的是 3.起点平第 3 腰椎的是 95、腹前壁脐平面以下的皮肤和外阴部的淋巴注入(C 腹部 2)A骼外淋巴结 B骼总淋巴结 C腹股沟浅淋巴结 D腹股沟深淋巴结 E以上都不对 96、.属于腮腺咬肌区的结构是(ABDE 面部 1)A面神经及其分支 B腮腺和咬肌 C面动脉和面静脉 D下颌后静脉 E颈外动脉 97、A骨盆直肠隙 B腹膜后隙 C腹膜腔 D会阴深隙 E阴囊 1.尿道球部破裂尿液可渗至(E 盆部与会阴 3)2.尿道膜
27、部断裂尿液可渗至(D)3.尿道前列腺部断裂尿液可渗至(A)16 98、小儿盲肠的位置比成人高。(T 腹部 2)99、黄韧带的位置及临床意义。(黄韧带又称弓间韧带,连于相邻椎弓板之间。黄韧带参 与围成椎管的后壁和神经根管的后外侧壁。厚度和宽度在 脊柱的不同部位有所差异,颈段薄而宽,胸段窄而厚,腰 段最厚。腰穿或硬膜外麻醉,需穿经此韧带才可到达椎管。随年龄增长,黄韧带会出现退变,增生肥厚,以腰段为 多见,可导致腰椎管狭窄,压迫马尾和腰脊神经根,引起 腰腿痛。脊柱区 2)简述肾手术切口腰部斜切口的层次。(肾手术时,经腰部斜切口的层次依次为皮肤、浅筋膜、背阔肌、腹外斜肌、下后锯肌与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肾筋膜、肾脂肪囊和肾。脊柱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