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脑梗死病理生理赵文俊.病因n1.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n2.血液成分改变:血液有形成分的增加,导致血流速度减慢,促使血栓形成。n3.血流动力学改变:血压的改变是影响脑血流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灌注压下降,脑小动脉扩张,血流速度缓慢,若同时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更易导致血栓形成。.发病机制n 1.1.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斑块 管腔狭窄或闭塞 灌注区域内的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度增加 局部脑区域供血减少、局部血栓形成 出现脑梗死症状 脑动脉斑块破裂后 血小板和纤维素等血液中有形成分黏附、聚集、沉积形成血栓 血栓脱落形成栓子,阻塞远端动脉 导致脑梗死.发病
2、机制n 2 2.血血液液成成分分改改变变 高血脂、高黏血症等 血液中有形成分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增加 血流速度减慢 血栓形成 出现脑梗死症状.发病机制n 3.3.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 当平均动脉压低于70mmHg和高于180mmHg时,可引起脑灌注压下降,随灌注压下降,脑小动脉扩张,血流速度缓慢,若同时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易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出现脑梗死症状。.临床表现n前驱症状:前驱症状:无特殊性,部分患者可能有头昏、一时性肢体麻木、无力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而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持续时间较短和程度轻微而被患者及家属忽略。n发病起病急,多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病发病起病急,多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病,其临床症状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n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复杂,它与脑损害的部位,以及有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等有关,轻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即无症状性脑梗死;也可以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瘫痪或眩晕,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重者不仅可以有肢体瘫痪,甚至可以急性昏迷、死亡。.常见症状n(1)主观症状主观症状: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n(2)脑神经症状脑神经症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n(3)躯体症状躯体症状: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