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黄梅戏《天仙配》的前世与今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042391 上传时间:2024-05-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梅戏《天仙配》的前世与今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黄梅戏《天仙配》的前世与今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黄梅戏《天仙配》的前世与今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Vol.44 No.9Sep.2023第 44 卷 第 9 期2023 年 9 月赤 峰 学 院 学 报(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黄梅戏发源于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黄梅镇遥黄梅戏旧称黄梅调尧采茶戏等遥 黄梅调一般意义上就是黄梅戏的代名词袁采茶戏于唐代之前被称为采茶歌遥 黄梅戏有花腔尧彩腔尧主调三种唱腔袁其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袁 唱腔的基本单位是对称的上下句遥 黄梅戏在音乐伴奏方面袁由三人演奏堂鼓尧钹尧大小锣等打击乐器袁此三人在演奏打击乐的同时还有帮腔的戏份遥黄梅戏曲调优美尧唱词婉转袁以明快抒情见长袁语言幽默风趣袁情调丰

2、富活泼袁地方特色浓郁袁而叶天仙配曳更是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袁在海外也享有较高声誉遥一尧叶天仙配曳的渊源渊一冤东汉董永遇仙董永是东汉中期的人物遥在今山东省嘉祥县境内考古发掘出土梁武祠石刻袁石刻上记载着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袁 该石刻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渊147冤修建遥 曹植乐府诗叶灵芝篇曳中也有关于董永的记载院野董永遭家贫袁父老无财遗遥冶董永遇仙主要讲述董永家贫无法安葬父亲袁 卖身为奴为父亲下葬袁其孝心感动了天帝袁 派天上的七仙女帮董永织布还债袁七仙女十天内奇迹般织完一百匹布袁帮董永恢复了自由身遥据历史记载袁叶孝感县志曳记载袁董永为千乘人袁流亡于今湖北省孝感市一带遥 湖北省孝感市的名称就是源于东汉孝

3、子董永为葬父而卖身袁其孝行感天动地的历史故事遥渊二冤宋元话本剧叶董永遇仙传曳宋元话本是野说话冶艺人的底本袁话本剧以婚姻爱情的题材居多袁成就较高遥 叶董永遇仙传曳是早期话本剧目遥 宋元时期瓦子尧勾栏等是野说话冶艺人表演的场所袁 这些表演者会深入乡村传播话本艺术遥野斜阳古柳赵家庄袁负鼓盲翁正作场遥身后是非谁管得袁满村听说蔡中郎遥 冶便是陆游用诗句记述当时野说话冶艺人的表演状况遥渊三冤元杂剧叶路遇曳元朝之前中国的戏剧并不成熟袁直到元杂剧的出现袁这一局面才被打破遥据叶全元戏曲曳袁今存元代戏曲剧本高达两百种以上袁元曲的成果之丰可与唐诗宋词相提并论遥元曲涵盖散曲尧杂剧和南戏遥所谓杂剧就是在元朝时期以北曲为

4、演唱形式的传统戏曲袁北曲是宋元以来北方曲调的统称袁包括诸宫调尧散曲尧戏曲遥元杂剧一般有两种演唱形式袁一是一人主唱袁主唱扮演正末或者正旦两个角色袁二是男女两主角演唱遥 元杂剧在腔调和唱词方面都比较简单袁只有一生一旦野两小戏冶遥 元杂剧的艺术形式有说尧唱尧音乐尧舞蹈遥 叶天仙配曳在元朝最先被编成杂剧袁当时不被称为叶天仙配曳袁而是被称为叶路遇曳遥叶路遇曳一曲后编入叶雍熙乐府曳遥渊四冤明青阳腔叶织锦记曳青阳腔叶织锦记曳之前叶路遇曳的老本收录在叶群音类选曳中袁此曲极其简单袁曲意直白袁腔调陈旧遥收稿日期院2023-06-11作者简介院张秋丽渊1993-冤袁女袁汉族袁安徽阜阳人袁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

5、生袁研究方向院文化遗产遥黄梅戏叶天仙配曳的前世与今生张秋丽渊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袁 内蒙古赤峰024000冤摘要: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袁起源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袁发展壮大于安徽省安庆市青阳县袁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遥 叶天仙配曳是黄梅戏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笔袁是黄梅戏早期保留并积累的野三十六大本冶之一的剧目袁在不同历史时期叶天仙配曳以不同艺术形式呈现袁或礼赞孝道袁或歌颂婚姻自由袁或表现底层群众的心理诉求遥 黄梅戏叶天仙配曳的演绎风格顺应时代发展变迁袁发源于乡野袁活跃于市井袁采众剧之所长袁用舞步来点缀袁穿越于柔腔细语中袁讴时代之华章遥关键词院黄梅戏曰叶天仙配曳曰发展演

6、变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9-0059-0359-叶织锦记曳又称叶织绢记曳叶槐荫记曳遥在青阳腔盛行的时代袁 经过老艺人长期的努力和探索袁叶织棉记曳中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呈现出地方化尧 通俗化的特点遥 明代叶织棉记曳增加了大量的科白和老末今星袁用野三小戏冶取代了之前的野两小戏冶袁充满了质朴尧通透尧幽默的喜剧味道遥 叶织棉记曳是明嘉靖时期顾觉宇收录的唱本袁唱本提到野董永字延年袁润州丹阳人冶袁后期黄梅戏叶天仙配曳唱词中野家住丹阳姓董名永冶正是以此为蓝本遥渊五冤韩再芬的叶天仙配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袁 黄梅戏 叶天仙配曳于1956 年被搬上银幕袁以神话

7、故事为题材袁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袁严凤英尧王少舫主演袁该电影由安徽省黄梅戏戏剧团协助演出遥 如果说严凤英尧王少舫电影版的叶天仙配曳让黄梅戏搭载了现代传播方式的顺风车袁那么韩再芬的叶天仙配曳经典唱段叶夫妻双双把家还曳 则把黄梅戏唱腔唱到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遥韩再芬出生于安徽省潜山市袁母亲是黄梅戏演员袁受母亲的影响袁从小就刻苦练习黄梅戏唱功袁十岁就被位于长江南岸的安庆黄梅戏剧团录取并重用遥 十一二岁时袁小小的韩再芬就成为黄梅戏青年演员群体中的佼佼者遥从 1984 年起袁韩再芬陆续主演了叶郑小娇曳叶天仙配曳叶女驸马曳叶徽州女人曳叶桃花扇曳叶孟丽君曳叶徽商情缘曳袁还是黄梅戏电视剧叶天仙配曳的主演袁曾

8、获得由中宣部尧文化部尧中国文联联合颁发的野德艺双馨冶称号遥 在表演黄梅戏剧目叶天仙配曳时袁韩再芬的唱词用的是北方方言体系的江淮官话袁念白则用安庆官话遥 黄梅戏叶天仙配曳唱段叶夫妻双双把家还曳中袁韩再芬用她清澈的歌喉唱出了皖江大地的地域文化特点袁表现了普通劳动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遥二尧叶天仙配曳的演绎风格第一袁博采众长尧归于乡里遥从 18 世纪末至今袁黄梅戏用二百多年的时间袁从默默无闻的野乡间小调冶跻身于全国五大剧种之列遥 黄梅戏传到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时袁融入当地民间艺术袁采用安庆本土方言进行念白与歌唱袁逐渐形成后世所称的怀腔怀调遥 在黄梅戏的发展过程中与徽剧互相影响袁借鉴徽剧的腔调尧舞台风格尧

9、服装造型等袁使自身进一步呈现出戏剧化尧程式化的风格遥第二袁柔腔曼舞尧清新脱俗遥黄梅戏唱腔淳朴雅致袁抒情明快袁表现力丰富遥黄梅戏叶天仙配曳具有质朴化的表情达意尧明朗化的调式色彩尧口语化的旋律线条和舞蹈化的节奏律动遥黄梅戏叶天仙配曳剧目男女对唱时袁女性表演者唱腔细腻清澈袁肢体动作流畅自然袁两位表演者配合默契遥 七仙女的两段舞蹈野鹊桥冶野织绢冶富有美感袁唱词清丽尧贴合人物性格特色遥野鹊桥冶中将人间的渔樵耕读描绘得质朴优美袁野织绢冶则用野唱五更冶的民间小调表述男女间的爱情心事遥第三袁批判传统尧歌颂自由遥 黄梅戏传统剧目叶天仙配曳又名叶七仙女下凡曳袁以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遥 董永是一个出身极其贫

10、寒的农民袁七仙女乃玉皇大帝之女袁在封建社会无论是品貌才华还是身份地位袁董永都与出身高贵的七仙女极其不般配遥但叶天仙配曳中董永与七仙女冲破了封建枷锁袁特别是七仙女违背家族意愿袁毅然决然与董永婚配并帮他织布还债袁赎回自由之身遥 董永与七仙女的婚配没有父母之命袁媒妁之言袁七仙女对董永义无反顾的奔赴解锁了封建社会女子在婚姻中被动的局面遥三尧叶天仙配曳的主题思想和传唱度汉初惠帝提倡野孝悌冶尧武帝推举野孝廉冶袁弘扬野孝悌冶伦理的儒家思想被进一步强化袁纯孝至亲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遥 东汉中期袁董永遇仙的故事最初是对孝道的礼赞遥古代董永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的孝袁是对中华孝道文化的深远讴歌袁同时也是当时人们善报轮回的

11、心理诉求和草根情怀的真实写照遥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袁普通民众成为国家主人袁 当时的文艺作品充满现实意义遥此时叶天仙配曳的改编本中袁故事主题开始突显董永与七仙女对婚姻自由的追求遥改编版叶天仙配曳真实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大众心理袁董永以农民形象出现在剧中袁 他的悲惨遭遇引来七仙女的怜爱袁其自由理想的爱情也受到外界的帮扶遥七仙女摒弃封建婚恋观袁追求人生中的自由与平等袁她对董永的爱情积极且主动袁 对于当时翻身解放的底层群众袁 尤其是对于追求婚姻自由的广大中国女性而言袁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遥 七仙女与董永冲破世俗观念袁不再遵循封建门第的规则袁不再遵从双方父母的意愿袁反映了当时倡导

12、婚姻自由尧男女平等的社会现状遥清光绪年间黄梅戏屡屡遭到上流社会的诋毁和官府的查禁袁1949 年安庆市解放袁黄梅戏才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遥 在 1953 年安艺术学研究60-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之前袁作为黄梅戏传统经典剧目的叶天仙配曳传唱度并不高遥 在戏剧团成立之后袁严凤英尧王少舫才将陆洪非改编版的叶天仙配曳故事唱进了千家万户袁人们也因叶天仙配曳而熟知黄梅戏袁就此叶天仙配曳成为黄梅戏数百年发展史上最为璀璨的明珠遥 1952 年安庆市黄梅戏戏剧演员携经典名剧叶天仙配曳赴上海演出袁并于 1954 年参与华东戏曲汇演袁随后电影版叶天仙配曳叶槐荫记曳叶牛郎织女曳相继问世袁截至目前黄梅戏人以不

13、同的方式创造了数度辉煌遥 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袁不仅是安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耀眼的城市名片袁更是安徽省著名文化品牌和标志性文化形象遥这个被誉为野散发着泥土芳香冶的地方戏曲袁终不负所托袁犹如野山野吹来的风冶流传全国袁享誉海内外遥四尧结语黄梅戏起源于民间歌舞袁最初表达的是山野村夫与农妇的劳作之歌袁黄梅戏从乡间地头演绎到大雅之堂袁历经戏剧浪头的打磨袁诠释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戏曲文化内涵遥 叶天仙配曳是一个雅俗共享尧耳熟能详的优秀戏曲剧目袁而黄梅戏叶天仙配曳唱段叶夫妻双双把家还曳流传甚广袁在很大程度上是野花雅兼美冶这一艺术特色的贡献遥 叶天仙配曳中袁董永的唱词野绿水青山带笑颜冶直白且易懂袁为野花冶袁

14、七仙女的唱词野你耕田来我织布冶则为野雅冶遥 叶天仙配曳剧目几乎已经成为黄梅戏戏曲剧种的代名词袁也是安徽省安庆市的戏曲文化名片和独具特色的地域符号遥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参考文献院也1页杨昀.浅析黄梅戏中花腔小戏与其演唱特点J.艺术评鉴,2021(02):153-156.也2页肖洋,张奥.黄梅戏唱腔分类研究J.文化产业,2020(05):70-71.也3页关阳.谈黄梅戏的艺术特点J.大众文艺,2014(11):47.也4页沈梅.传统的力量与批判的创新要要要也谈黄梅戏叶天仙配曳J.戏友,2018(02):14-17.也5页张秀丽.论黄梅戏叶天仙配曳唱段叶夫妻双双把家还曳的风格特点J

15、.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12):222-223.也6页江爱华.融雅于俗花雅兼美要要要黄梅戏叶天仙配曳戏文赏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05):81-82.也7页班友书.也谈叶天仙配曳的来龙去脉冥冥从青阳腔到黄梅戏,没有绝对的作者J.黄梅戏艺术,2000(03):11-15.也8页龙宝玲.浅谈黄梅戏叶天仙配曳的成功要素J.大众文艺,2013(16):169.也9页江锦秀.论黄梅戏叶天仙配曳非常态人生中的草根情怀J.音乐创作,2013(09):166-167.渊责任编辑曹彩霞冤The Past and Present Lives of Huangmei Ope

16、raMarriage of the Fairy PrincessZHANG Qiu-li(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Chifeng University,Chifeng 024000,China)Abstract:Huangmei Opera is one of the five major Chinese opera genres and a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t originated in Huangmei County,Huanggang City,Hubei Province,and has

17、 grown strongerthan Qingyang County,Anqing City,Anhui Province.It is a major local opera genre in Anhui Province.Marriage of the Fairy Princess is an important piece of Huangmei Opera and one of the 36 majormanuscripts preserved and accumulat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Huangmei Opera.In different histo

18、rical pe-riods,Marriage of the Fairy Princess is presented in different artistic forms,praising filial piety,praisingmarriage freedom,or expressing the psychological demands of the lower class.The performance style ofHuangmei Opera Marriage of the Fairy Princess is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

19、hanges of the times,originating from the countryside and active in the market.It adopts the strengths of various dramas,em-bellishes them with dance steps,and passes through the gentle and gentle language,praising the magnifi-cent moments of the times.Keywords:Huangmei Opera;Marriage of the Fairy Princess;Development and Eevolution艺术学研究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