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美关系的现在与未来-国际关系学大学-原创论文-学位论文.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042050 上传时间:2024-05-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关系的现在与未来-国际关系学大学-原创论文-学位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美关系的现在与未来-国际关系学大学-原创论文-学位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美关系的现在与未来-国际关系学大学-原创论文-学位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美关系的现在与未来-国际关系学大学-原创论文-学位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美关系的现在与未来-国际关系学大学-原创论文-学位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美关系的现在与未来关键词中美关系、战略互疑、新型大国关系提 要建交40年来,中美关系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21世纪以来,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断发生变化,中美关系是否走向恶化、中美之间的战略互疑等热议问题也浮出水面。全面客观地评价当前中美关系,有利于为两国关系发展营造融洽的气氛和有利的环境,也有助于维持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合作大局。通过创新思维,共同构建相互尊重、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模式,是中美唯一的正确抉择。40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到中国访问,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经过6年多艰难探索,两国在1979年1月1日实现正式建交。40年间,中美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道路是坎

2、坷曲折的,成果也是全面丰硕的。作为世界上两个各具影响的大国,中美关系今后的发展趋向,对两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未来前景都攸关紧要,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深切关注。一、起伏跌宕的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错综复杂的发展历程,对世界上任何两个大国来说都是少有的,直到今天也并不多见。中美关系基础原本非常薄弱,几乎是从冰点开始的。1949年10月,新中国在美苏冷战对峙的国际大环境中诞生。美国对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中国充满敌意,纠集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安全上包围的敌对政策,同时还与台湾当局缔结军事同盟,直接阻挠中国统一大业

3、。后来,中美两国还在朝鲜和越南打了一场半的“热战”,致使双方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相互僵持和敌视状态,几乎没有任何来往。直到1954年,在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期间中美开始有所接触,并于1955年8月1日开始举行大使级会谈这也成为当时中美之间唯一的沟通渠道。到1970年2月20日,双方共举行了136次会谈,历时15年的“马拉松式谈判”在实质问题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被称为“聋子的对话”。1969年1月尼克松出任总统,他认为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上出现了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而苏联已成为一个“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为利用中苏间矛盾

4、与对立共同对付苏联,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尼克松意欲改善对华关系。当时中国面临着苏联的直接安全威胁,对尼克松改善两国关系的愿望予以积极回应。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应邀访华,中美实现了20多年来首次“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双方随后发表了著名的上海公报;六年后,美方接受了中方提出的“废约、撤军、断交”三个条件,双方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中美正式建交;1982年8月17日,中美就美方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联合公报,即817公报。这三个联合公报奠定了中美关系的基础。中美关系在建交后的十年间发展迅速。共同应对苏联扩张主义的相互战略需求是当时维系两国关系最有力的纽带。美国重视中国在“中美苏大三角”中的特殊

5、地位,视中国为“友好非盟国”。中美各领域合作稳步拓展,双方战略互信不断增强。在此期间,中美之间存在摩擦,但战略因素始终主导中美关系的走向,其他问题都被置于相对次要地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推行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以及对外政策的“新思维”,美苏关系逐渐缓和。随着国际大气候的变化,中美关系中的战略因素逐步弱化。1989年春夏之交中国发生动乱事件,美国率先宣布对华制裁措施,西方国家掀起强大的反华浪潮,中美关系陷入低谷。但制裁中国并不符合美国的全球战略和长远利益。1989年7月1日,布什总统派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秘密访华。邓小平明确表示:“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人干涉。中国不会跟着

6、人家的指挥棒走。”他向美国提出,“解铃还需系铃人”,“结束过去,美国应该采取主动要中国来乞求,办不到。”11月,斯考克罗夫特再度访华,邓小平又提出一揽子建议,双方同意尽快结束中美关系纠葛、开辟未来。就在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时刻,东欧国家发生剧变,苏联解体。美国对国际形势进行重新评估,认为中国也难以维持长久,且对美国已失去战略价值,不再急于改善中美关系。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93年。但出乎美方预料,冷战后的世界并没按照美国意图发展;中国不但没有崩溃,发展势头越来越好。西方国家纷纷取消对华制裁,积极改善与中国关系。对此,克林顿总统提出“接触加遏制”的对华新政策。1993年9月,中美领导人在西雅图实现

7、4年来首次正式会晤,两国关系得以改善,总体上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双方还曾确定致力于建设中美战略伙伴关系。小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推行“单极独霸”政策,就任初期对华态度强硬,在台湾问题上公然宣布“协台防卫”并决定对台大规模军售;后来发生的撞机事件导致中美关系再度紧张。“9.11”事件后,美国进行战略调整,把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作为主要战略目标,对中国的战略需求随之上升,为中美关系的改善与发展提供了契机。在小布什总统执政期间,中美关系整体发展较为顺利。2005年9月,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提出中美互为“利益攸关方”,表明在国际体系经历深刻变化的时期,美国更加重视中国的作用,希望同中国发展全

8、面的合作关系。2009年奥巴马入主白宫,基本沿袭了小布什的对华政策并有新的发展。中美领导人在20国集团伦敦峰会期间举行首次会晤,明确了“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定位,并决定建立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机制。2009年11月,奥巴马总统成功访华,这是美国总统首次在就任当年即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两国元首达成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共识,为两国关系发展确定下新的坐标。40年中美关系一路走来,有合作也有斗争,有成功也有挫折,有高潮也有低谷,但前进的大方向从未改变过。回顾历史,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第一,中美两国存在结构性差异,难免

9、发生分歧、矛盾乃至斗争。两国关系能够得以延续和发展,根本在于双方具有重大共同利益。历史经验证明,互利合作是维系中美关系最坚实的纽带。其二,中美都是独立的主权大国,内政不容干涉,谁也不能试图改造、控制谁,两国关系需要本着相互尊重、和平相处、互不对抗、发展合作的原则。事实一再表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其三,世界局势变化影响中美关系,中美关系也影响世界局势。中美关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双边关系,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密切相关。全球的安危福祸,是中美均需要认真考虑的大局。其四,中美两国各具自己的属性与特点,拥有各自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寻求两国利益的最佳汇合点、不断拓展共同利益,

10、无疑殊为重要。但两国存在差异与分歧也是客观事实,充分理解并妥善处理分歧,对双方重大矛盾积极管控,对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样重要。二、全面、冷静评估当前中美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决定并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不断发生变化,但两大趋势更为重要。一是世界格局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冷战后全球化持续发展,将世界日益紧密地“笼”在一起,各国联系密切、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相互依存的程度前所未有,“零和游戏”的空间缩小。许多危及人类安全和生存的威胁成为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应对,需要国际社会合作解决。传统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与抵制,世界秩序要求新的安排和思维。和平、发

11、展、合作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目标。二是世界力量对比朝着更趋平衡的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逐渐重绘着国际政治经济的旧版图,成为影响世界格局变革的新生力量。传统大国虽仍拥有多方面实力优势,但垄断和操控国际事务的能力明显减弱。新兴大国要求对世界管理的权力分配进行改革,以期享有更加公平合理的参与权、决策权和话语权。中美力量对比变化最为突出。美国经过“9.11”事件和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软硬实力均遭损创。2008年爆发的金融经济危机更使美国陷入内外交困境地,自冷战以来享有的超强权势从高峰跌落。同时,由于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抓住有利的国际机遇加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先后超过法国、德国和日

12、本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美国的差距显著缩小。2000年中国GDP约占美国的12%,2010年这一数字则上升到40%左右。中美综合实力的一升一降,国际影响力的一增一减,必然给两国关系增添新的含义。奥巴马政府大力调整美国战略,尤其令人瞩目的是总体战略收缩的同时,大幅度增加对亚太地区的战略投入,意欲打造美国主导的所谓跨太平洋构架。美国推进的“前沿部署外交”六条关键性行动,带有鲜明的牵制、防范中国色彩,立即引发国际社会各种评论与反响。亚太地区国家怀着不同的目的和心态,不同程度地策应美国行动,一些西方舆论更是极力渲染“中美冲突”论调,甚至妄称中美进入“冷战”状态,这也引起中美民众对两国关系的疑虑

13、和担忧。全面客观地评价中美关系现状,对维持两国关系发展的气氛和环境,以及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合作大局,都有现实和长远意义。(一)中美关系是否走向恶化“中美关系正在恶化”是当前颇为流行的一种说法。相比奥巴马刚刚入主白宫,两国关系气氛确实不如以前。但从中美关系4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当前两国关系仍属于良好发展阶段。首先,中美高层交往的密度和广度都是空前的。中美两国元首三年间共会晤11次。双方高层互访更是接连不断。中美已建立60多种磋商机制,涵盖外交、经贸、金融、能源、环境、执法、人文和安全各个领域。特别是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两个高级别机制,对双方加强沟通、增深相互了解、推动两国实质性

14、合作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两国对双边关系的战略认知较为明确。建设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中美双方的重要共识。两国也都将彼此关系视为当今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之一,置于各自对外战略的重要位置。中方认为,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存在是历史形成的,中国对此予以尊重,并欢迎美国作为一个亚太国家为本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努力。美方表示欢迎中国的和平崛起,认为一个强大、繁荣、稳定的中国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并一再表示无意遏制中国。第三,中美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持续扩大深入,并不断取得实质性成果,实现了互利共赢。两国的经贸合作即是典型的例证:1979年双边贸易额仅为24亿美元,201

15、1年则达到4466.4亿美元,增长180多倍;2003年双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2005年突破2000亿美元,2007年突破3000亿美元,增长势头强劲;中美现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截至2011年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61068个,累计合同外资1623亿美元,实际投入675.9亿美元。中国在美投资也在逐年增加,2011年底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达60亿美元。(以上均按中方统计)第四,两国人文交流和人员交往日益密切,民众友好感情逐步加深,正在形成两国关系的良好民意基础。以留学人员为例,目前中国在美留学生约15万,奥巴马表示要使美国在华留学人员达到10万人。第五,中美在国际事务中的协商与合作

16、不断加深,已建立亚太安全磋商等机制。两国在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中积极合作,在应对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方面也保持沟通和协调。当然,中美关系中也存在诸多消极因素,有因两国固有差异而造成的分歧,也有久悬未决的历史纠葛,更有形势变化衍生的新问题。这些消极因素不时引发各样麻烦,已成为两国关系的“常规”现象。在中美强弱对比发生变化的时期,有些消极因素“发酵”从而对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造成更为频繁、严重的干扰和冲击。特别在美国大选期间,朝野两党惯常把中国作为政治争斗的“祭品”,竞相寻找各种借口对华示硬争夺选票。中美关系历来具有鲜明的两面性,积极面与消极面相互牵制,造成一段时期两国关系的起伏波动。中美关系近年出

17、现的种种怪象都是这种两面性的反映。认识中美关系需要全局和长远的眼光,不能单凭一时一事轻下结论。总体而言,积极面依然占据中美关系发展的主导地位,当前发展态势并未恶化。(二)中美是战略互信欠缺还是战略互疑战略互信是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当前中美两国战略互信总体匮乏,存在严重“赤字”,在安全等方面甚至存在战略互疑,主要体现在双方对彼此战略意图和发展走向缺乏信任。美方对中国迅速崛起疑虑重重,担心中国将挑战、甚至取代美国的所谓“世界领导”地位。随着中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美国焦虑情绪日益增加,采取种种措施进行“防范”部署。中方担心美国试图遏制中国的和平发展,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或者“敌

18、人”搞对抗,阻碍中国崛起。中方的疑惑是空穴来风,事出有因。历史上的中国曾遭受过美国的侵略和欺凌,新中国也曾多次遭到美国封堵。两国关系改善后,美方仍不时寻找借口对华施压,甚至屡屡进行制裁,迄今尚未解除军售禁令。多年来,美国制造的“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强硬论”等奇谈怪论不绝于耳。凡此种种,很难让中国人对美国对华战略意图真正放心。美国领导人多次表示“无意遏制中国”,但言行差距实难为中国人所接受。中国可以理解美国大张旗鼓调整亚太政策,但其中明显针对中国的行为不能不引起中国人的关切和警觉。美方对中国的疑虑主要源自陈旧的思维和观念。其一是冷战思维。美国仍存在一些顽固坚持冷战

19、思想的势力,他们坚持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划线,总把中国列为“异类”国家,对中国怀有根深蒂固的敌对情绪,不论中国是强是弱,都把中国视作威胁。其二是霸权思维。有些美国人长期沉迷于“世界领袖”的角色,而对中国崛起则虎视眈眈,担心中国会挑战甚至取代美国的“霸主”地位,怀疑中国一举一动都含有挑战美国的意图。其三是利益思维。各国都要维护自身利益,但也应考虑和顾及他国利益,这样才能达成互利共赢。美国习惯于把自己的利益置于别国利益之上,为了一己利益经常不尊重甚至损害他国利益。美国近年经济出现困难,有人就把责任推到中国身上。这些陈旧的思维和观念在美国有较为深厚的社会基础。面对中国的快速崛起,有些人陷入“国

20、强必霸”的传统逻辑漩涡,特别对中国国防能力的合理提升过度“敏感”,制造所谓中国要把美国“排挤出太平洋”的谣言,为其在亚太地区进行军事筹划和部署制造借口。纵观中美关系40多年发展历程,中美已经建立起一定程度的战略互信。两个战略互疑的大国难以达到当前中美全方位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也难以实现当前两国利益相互交融和依存的程度。但战略互信的严重欠缺也是客观现实。当前战略互信的欠缺固然有双方的原因,但美方应负主要责任。中美各界人士开始意识到这是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大羁绊,呼吁进一步增进战略互信。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双方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措施增信释疑。美方应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中美关系的

21、重要性与复杂性并存,仅观其一忽视其二,必然在风云杂声中感到迷茫。只有全面、历史地分析中美关系,才能准确把握中美关系大势、看准大方向,在推进合作中既有信心又不失警备。三、发展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唯一正确的抉择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GDP总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约占世界总额的40%。作为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中美有条件发掘合作潜力、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从而带动两国经济、金融和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作为世界经济两大引擎,中美两国有责任促进世界经济平稳增长,推动国际合作发展。中美是太平洋东西两岸各具重要影响的大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

22、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中美能够也应该在维护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应对全球性挑战中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奥巴马总统宣称的“美中关系将重塑21世纪”绝非妄言。中美关系正在迈进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机遇与挑战都在增大,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面临如下三个选择:第一,未能摆脱大国竞争不可避免的传统格局。中美竞争恶性发展,走向相互对抗乃至军事冲突,使冷战演变为热战,最终难免两败俱伤,并给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发展带来巨大灾难。第二,继续既合作又竞争的基本框架,维护互利合作为主的大局,妥善处理双方分歧,求同存异,力避中美关系大起大落。本质上,这仍是美国长期奉行的“接触加遏制”对华关系套路。这种状态下的中美

23、关系难免出现风险,但从过去二十余年的较为稳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该模式将会延续较长时间。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美通过创新思维,共同构建相互尊重、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模式。随着世界和中美两国发生的深刻变化,双方都在认真思考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去年胡锦涛主席访美时,两国领导人曾就中美双方“打破大国竞争不可避免的传统观念”问题进行讨论。今年习近平副主席访美期间,也与美方就此多次探讨。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近期也发表讲话,提出中美双方要努力找到处理好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关系这一老问题的新答案。今年5月第四轮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胡锦涛主席在题为“推进互利共赢合作,发展新兴大国关系”的致辞中,提出创新思维、相互信任、平等互谅、积极行动、厚植友谊等五点构想,全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上述三种选择中,第一种关系可能引发的后果将不堪设想,第二种关系越来越难适应形势的变化,第三种关系是唯一的正确抉择。显然,中美双方对此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已开始严肃认真地思考这一问题。两国如能在此问题上达成共识,并逐步加以实践,中美关系将面临更加美好、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世界未来发展也将十分有益。美好的愿望,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来源: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