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年产3.8万吨天然彩色棉纱生产线扩建工程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039377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3.8万吨天然彩色棉纱生产线扩建工程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年产3.8万吨天然彩色棉纱生产线扩建工程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年产3.8万吨天然彩色棉纱生产线扩建工程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年产3.8万吨天然彩色棉纱生产线扩建工程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年产3.8万吨天然彩色棉纱生产线扩建工程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年产3.8万吨天然彩色棉纱生产线扩建工程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9-8-256目 录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项目提要1 第二节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2 第三节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4第二章 项目背景7 第一节 行业背景7 第一节 项目提要10第三章 产品市场分析10 第一节 市场分析10 第二节 国内外市场预测11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13 第一节 电力供应13 第二节 其它建设条件13 第三节 主要建设资料的地方价格水平分析15第五章 项目规模和技术标准16 第一节 项目选址用地和生产规模16 第二节 厂区土建设计17 第三节 负荷性质及供电电源18 第四节 项目建设及企业生产执行的

2、标准18 第五节 工艺流程设计方案及生产设备19 第六节 其他公用工程22第六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23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24 第一节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24 第二节 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26 第三节 销售管理26 第四节 人员培训及技术管理27 第五节 劳动保护与劳动卫生30第八章 环境保护、节能及安全生产31 第一节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32 第二节 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32 第三节 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33 第四节 营运期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36 第五节 营运期治理环境的方案及建议37 第六节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41 第七节 清洁生产要求及建议41 第八节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2 第九节 项目

3、节能42 第十节 消防措施43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5 第一节 投资估算45 第二节 编制依据及说明45 第三节 投资分析45第十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47 第一节 成本估算48 第二节 销售收入、税金及附加费用估算49 第三节 利润49 第四节 财务评价指标50 第五节 不确定性分析50第十一章 结论及建议53附表:1、总投资估算汇总表2、建设投资估算表3、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及资金筹措表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4-1、材料表5、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6、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7、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8、利润与利润分配表9、现金流量表10、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11、借款还本付

4、息表12、资产负债表附件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2、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3、法人代表身份证明复印件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年产3.8万吨天然彩色棉纱生产线扩建工程项目2、项目性质:扩建3、项目建设单位:*有限公司4、法人代表:*5、所有制形式:外商独资6、建设地点:*省*县*七里长山村7、扩建规模:年产3.8万吨天然彩色棉纱(纺锭规模20万锭)8、建设周期: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9、主要建设内容:联合车间、办公大楼、科技大楼、员工宿舍、供水供电系统、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基础建设,同时引进70台自动络筒机及天然彩色棉纱加工生产线相应配套设备(详见土建工程和设备投资估算

5、表),形成年产3.8万吨天然彩色棉纱生产能力(纺锭规模20万锭),使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规模配套的要求。10、项目申报单位:*彩纺有限公司11、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建设投资估算总额为35361万元;建设期利息280万元,流动资金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及工厂产品方案,按纺织行业的特殊性,流动资金总量估算为8832万元;项目建设的总投资估算为44743万元。12、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投资35631万元,其中自筹27631万元,申请银行建设投资贷款8000万元;项目建设期利息280万元,其中建设期利息借款280万元;流动8832万元,其中由*彩纺有限公司自筹解决4832万元,申请流动资金贷款4000万元

6、。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达产后的企业年生产能力为3.8万吨彩色棉纱,项目期平均年不含税销售收入84646万元,年净利润876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IRR:22.64%,财务净现值NPV:41649万元,投资回收期IRP:6.48年(含建设期),总投资收益率26.98%。第二节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从上游纤维原料加工到服装、家用、产业用终端产品制造不断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持

7、续较快增长,产品出口大幅增加,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对就业和惠农的贡献突出。2007年,纺织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126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9%,占全国GDP的3.3%。纺织工业约30%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占有率连续十余年位居全球首位;2007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1756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18.7%,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4.4%,占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30%。产品应用范围已扩大到航空、航天、水利、农业、交通、医疗等众多领域。全行业吸纳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其中80%为农民工;消化农业提供的棉、毛、麻、丝天然纤维近1000万吨,惠及1亿农民。我国已经成为世界

8、纺织服装生产大国,但是,纺织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高技术、功能性纤维和复合材料开发滞后,高性能纺织机械装备主要依靠进口;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纺织工业能力的80%集中在沿海地区,出口市场近50%集中在欧盟、美国和日本,尚未形成多元化格局。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工业造成严重影响,市场供求失衡,企业经营困难、亏损增加,吸纳就业人数下降,我国纺织工业陷入多年未见的困境。应该看到,我国纺织工业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比较优势,国内市场需求还有很大潜力,纺织工业发展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稳

9、定国内外市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自主品牌建设,促进纺织工业持续健康运行,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彩纺有限公司是由美籍华人林小春女士和荷兰华人郑武先生共同投资创立的,此次在*省*县投资44743万元人民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利用沿海发达省份成功经验(外商在福建有企业),结合本地优质资源,开发生产新产品。投资商认为*省*县周边地区有劳动力资源和电力资源,有利于建设年产3.8万吨天然彩色棉纱生产线(纺锭规模20万锭)对彩色棉花进行深度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产品主要向国外出口。项目建设公司将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根据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以市

10、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并举,在现有基础上,结合区域资源特色,发挥优势,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发展规模经济,发展经济联合和外向经济,形成*省非国有大型天然彩色棉花加工、纺纱、织布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而提升企业与区域经济的生存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围绕增加品种、改进质量、提高效益、扩大出口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技术改造,大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自动化水平、生产的安全可靠性;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物资采购、市场营销等过程中,实现公司内部管理的信息化等手段提高管理。本项目建设根据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纺织工业调整

11、振兴规划及纺织工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投资方向(2009-2011年)中要求的规定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政策依据,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规程等以及项目建设的地方经济、市场的价格指标进行的。第三节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1、本项目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2、天然彩色棉产品首先就是一个环保产品,且附加值很高,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本项目建设投产后,依靠规模效应可使产品的生产成本和质量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根据公司目前的市场占有率,本项目的产品销售前景广阔。3、公司具备了设计、筹建、现场施工、调试投产、正常运行等各方面的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并培养了一批专门的技术和

12、管理人才, 这为本项目的建设和投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4、通过与新疆等地棉花企业的战略合作,建立长期的原料供应关系,因此原料供应有优良条件和可靠的保障。5、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是当前国家鼓励非国有经济优先发展的行业,也是国家重点扶助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综上所述,公司建设年产3.8万吨天然彩色棉纱生产线(纺锭规模20万锭)项目,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已具备了较有利的条件,项目建设投产后能在较短时期内收回投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有较强抗风险能力,项目可行度高,有建设价值。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0名 称年产3.8万吨天然彩色棉纱生产线扩建工

13、程项目2.0建设规模2.1建设面积平方米1524002.2生产能力万吨/年3.8(装机规模20万锭)彩色棉纱3.0年生产时间天3204.0公用工程及动力消耗4.1供 水万吨/年14.344.2电 力万度/年87785.0劳动定员人16006.0项目建设总占地面积亩4207.0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万元441088.0项目流动资金投入万元84779.0项目总投资4474310.0平均年销售收入(不含税)万元8464611.0平均年上缴税金万元696212.0平均年净利润万元876713.0财务评价指标13.1总投资收益率%26.9813.2财务内部收益率IRR%22.6413.3财务净现值NPV万元4

14、164913.4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IRP年6.4813.5盈亏平衡点BEP%40.4513.6国家收益分配比重%15.4513.9就业效果指标人/万元0.03613.10单位占地投资万元/106.53第二章 项目背景第一节 行业背景2008年10月份以来我国纺织工业遭遇近年来少有的严峻考验,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延续,国际市场持续低迷,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的外部形势依然严峻。但是,得益于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决策和部署推动国内需求持续回升,以及对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调整等政策的积极效果逐步显现,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稳步推进,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已经从今年12月的低谷逐步恢复,多项指标表明

15、开始企稳回升。但增幅比前几年明显放慢,且大大低于年初的预计;出口超高增长势头不再,行业效益增长下滑,靠销量助推利润高增长难度加大。纺织市场呈现出较强的周期性调整趋势,2009年纺织行业总体增速还将有所下降,内销市场将成争夺重点;优胜劣汰加快,纺织业重组兼并增多;纺织结构面临新的调整。在严峻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下坚持以科学以展观为统领,按照国家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总体要求和原则,全面推进技术进步,加快自主创新,对纺织业进行结构调整,加快技术结构调整,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提高天然纤维使用比重。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到:国内纺织产业由国外向国内、由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的

16、趋势不可逆转,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层次化日益明显,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升级不断深化,中西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受此影响, 2009年中国纺织产业将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中西部地区纺织市场由于经济相对欠发达,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要小一些,加上近年来市场消费需求快速增长,2009年,中西部地区市场将成为各大厂家角逐的重点,并决定其下一步品牌走向和竞争格局。纺织营销根据各地市场制定差异化的政策和措施。能否做好中西部地区营销成为各厂家制胜未来的关键因素之一。振兴规划中指出:中西部纺织工业产值所占比重提高到20%左右。国家大力推进纺织行业梯度转移,鼓励技术进步和产业升

17、级,鼓励企业按照“增量发展与存量调整相结合、发展先进与淘汰落后相结合、企业改革与技术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发展棉纺织工业。支持企业实施以提高“三无一精”(无卷、无接头纱、无梭布、精梳纱)比重为主的技术改造;支持以精梳机、紧密纺、中高支气流纺、自动络筒和无梭织机等设备为主的纺机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提高我国纺织装备的机电一体化水平和制造质量。中国彩棉的研究与开发虽起步较迟,但发展很快。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彩色棉生产国,彩棉产业已成为中国棉纺织行业最具有竞争力的新的增长点。从1998年到2007年,中国天然彩色棉种植面积从每年1万亩扩大到每年20多万亩,皮棉产量从每年800吨增加到每年2万多吨

18、,10年间,彩棉种植面积和皮棉产量分别增长了20倍和25倍。彩棉种植遍布新疆、甘肃、湖南、安徽、四川、山西、浙江等宜棉产区。新疆天然彩色棉产量占国内彩棉总量的95%和世界彩棉总量的50%左右,已成为目前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天然彩色棉花生产加工与供应基地。天然彩棉与普通棉花相比具有色泽自然柔和、古朴典雅、质地柔软等特点,而且洗涤后纤维色彩还能逐渐加深。用彩色棉花制成的纺织品不需化学染料染色,在加工生产过程不会产生对土地、水源的污染,在纺织品中不含甲醛、偶氮染料等有害物质。项目产品是以天然彩棉为原料,经过开松,除杂,梳理,合并,牵伸,拉长,加捻等工艺生产出彩棉纱(线),该产品不仅生产过程中无污染,且

19、进入深层次加工后,直至产出终极消费品(服装等纺织品)都不产生污染,无需染色。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建设依照国家产业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有序加快调整,围绕经济规律化、经营国际化、布局合理化的要求,以提高企业整体装备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进行全局性、战略性调整。围绕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和升级,努力开发新产品和提高特色产品,大力开发符合生态、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要求生产特种天然纤维纱、线、交织织物,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彩纺有限公司是由美籍华人林小春女士和荷兰籍华人郑武先生共同投资创立的,这次在*省*县投资44743万人民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利用沿海发达省份成功经验,结合本地优质资源

20、,以提高产品档次,开发生产新产品。公司认为*省*县周边地区有劳动力资源和电力资源,有利于建设年产3.8万吨天然彩色棉纱生产线对彩色棉花进行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产品主要向国外出口,或根据形势变化改内销,通过引进意大利70台自动络筒机及相应配套设备,使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设计规模要求。特提出该项目建设计划,该项目符合国家鼓励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一类鼓励类十七条 纺织5. 符合生态、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要求的特种天然纤维产品加工。第二节 项目一期工程概况*彩纺有限公司2008年1月8日成立,入户*县工业园区,股东由林小春、郑武、林长兴、蔡园雄等四位组成。企业现用地面积13

21、1亩,现有总资产2.8亿元,生产规模为15万锭,主要产品彩色棉纱、涤纶短纤纱、CT纱,年产量2.8吨纱,现有职工1160人,其中技术人员23人。公司从2008年1月开始建厂,2008年11月开始投产,做到了当年建厂当年见效,2009年完成销售收入4.5亿元,上缴税收1200万元,企业获利3000万元。彩色棉纱是用天然彩棉织造而成,无污染,对人体无害,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是人民生活必需品,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彩纺有限公司已于2008年在*县工业园建成投产了生产能力达2.5万吨天然彩色棉纱生产线,项目占地面积达131.7亩,建设联合生产车间、科技大楼等建筑面积总计13557平方米,引进40台意大利

22、SAVIO自动络筒机,在国内购买6套清梳联、60台并条机、30台粗纱机、300台细纱机等设备,总投资20500万元,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0000万元,年总利润11500万元。企业现阶段发展良好,现彩棉市场空间巨大,企业为做大做强,特进行本扩建项目建设,突破企业产能制约,让企业化危为机,加速发展。第三章 产品市场分析第一节 市场分析从1980年起,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分阶段战略目标逐步顺利实现,现在处在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并为二十一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奋斗。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十五”期间,在国内外市场的强劲拉动下,我国纺织行业快速发展,2005年我

23、国纤维加工量已占全球的36%,出口额也已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额的24%。纺织工业的发展在扩大就业、工业反哺农业、提高人民生产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经过1/4世纪的改革开放,已成为世界上纤维消费量最大的市场,人均纤维消费量从1980年的4.1公斤发展到2005年的14公斤,其中2000年到2005年增加量超过之前20年增加量的50%.中国人口1980年为9.87亿,城市人口已占19.40%,到2005年全国人口已达13.08亿,其中城市人口已占43%.1981-2000年人均GDP同步处于不到1000美元的阶段,年均增速8.32%,人均衣着消费基本与GDP同步增长;在2000

24、-2005年,中国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以上的发展阶段,年均增长8.8%,人均衣着消费年均增速13.8%(可比价)。中国纺织行业还拥有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按照国际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至3000美元阶段,是纺织工业的大发展时期。目前,中国人均纤维消费量为14公斤,而发达国家为20-30公斤,虽然目前中国纺织企业产能已非常大,但发展空间同样广阔。彩棉纱主要用于服装生产,天然保健、舒适、符合国内对衣着类服饰日益提高的要求,2009年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将促进国内纺织品服装消费。引导纺织企业大力开发新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优化和创新商业模式,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减

25、少流通环节;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对边远乡村的销售,便利农民消费,产品的内销市场有所保障。第二节 国内外市场预测2005年我国进口的52.8万吨棉纱中,64%为纯棉精梳纱,其中以中低支纯棉精梳纱居多。我国出口的21.68万吨棉纱中,68%为纯棉清梳纱,其中30-47支纯棉精梳纱居多。彩棉纱线主要用于织布,进入服装面料环节,可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冲破欧美一些国家对中国产品以环保为名的设限。彩棉产品首先就是一个环保产品,且附加值很高,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身体健康。众所周知,染料对人体特别是婴幼儿的身体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可知与不可知的危害。另外,染色工艺排放出来的污染物对大自

26、然这一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彩棉产品无疑是杜绝这两大危害的最佳选择。目前,国内外纺织品普遍向高档化、高附加值和深加工方向发展,为提高纱线的产品质量和产品档次,纺织厂将更多地采用清梳联、自调匀整并条、精梳和自动络筒、无梭织机等先进设备。采用这些设备可以补偿原料质量上的不足,减少纱线毛羽、棉结和杂质,降低不匀,提高强力,满足高速的后道工序对纱线的高品质要求,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舒适性、环保性、功能性是21世纪服装面料发展的趋势,其中舒适性是评价面料的关键,今后的面料中天然纤维仍会占踞重要地位。另一方面,采用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混纺或在天然纤维中加入少量化纤来改变织物品质也为纺织

27、行业所推崇。因此,彩棉产品以及用它们织造的中高档流行服装面料市场广阔。目前,高档天然纤维织物的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差别化、功能性纤维及其织物普遍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和关注。由于扩建项目的主机设备均为国际、国内先进的纺织设备,提高了公司产品的技术含量、品种档次和附加值,将使产品为优质、高档纱,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第一节 电力供应*县是首批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达标县,近二年*县电力公司对全县电网进行了全面改造,并与南昌大电网连接,22万伏变电站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之中,项目区内有专用电网体系,电力供应有保障。项目建设按工程设计的要求,新增2500KVA4的电力容量,为确保项目

28、建设用电安全和稳定,*县供电公司将为项目单位架设独立电网体系,以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用电需求。第二节 其它建设条件一、 *县地理位置及气候指数*县位于*省的西北部,地处于东经11445-11533,北纬2834-2852之间,属东八时区,全县辖区面积为164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米。*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1、多年平均气压:1009.6Hpa。2、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7.2,3、相对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累计最小相对湿度:12%。4、风速多年平均风速为2.2m/S,历年实测最大风速成为19m/S,夏季主导风为南风,冬季主导风为北

29、风及东北风。5、降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66,5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55.3(20蒸发器)。6、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40260天。7、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775.7小时,平均每天5小时左右。二、交通、通讯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优越,*县距省会南昌仅60公里,距港口城市九江120公里,邻320国道、昌樟高速公路、京九铁路。*县通讯发达,数字程控电话、移动通讯、无线寻呼等发展迅速,先后有移动、联通、铁通、广电在*县设立机构,开办通讯、因特网宽带业务,为项目生产提供了信息支持。三、社会经济状况*县地处赣西北部,下辖18个乡镇场,184个村委会,1653个村民小组。全县人口30.5万人,县城面积

30、1642,耕地面积42万亩,林地面积165.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县城现状人口包括冯川镇、赤岸镇、赤田镇的城镇人口,合计6.2万人。按*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县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近期2010年为12.2,远期2020年为19.3。全县人口规模规划:2010年31.7万人,2020年34.0万人。*县城城市人口规模:2010年10.8万人,2020年16.5万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埋头苦干,奋力争先,全县经济和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县域内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快,形成了食品、酿酒、竹木加工、化工、电力、磨具磨料、造纸七大产业,*县正快速

31、发展,工业已形成食品、轻化、建材、纺织、机械等支柱产业。*正由一个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工业强县转变,一个外向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形成。2008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6.9亿元,比2007年增长15.6%;财政总收入完成4亿元,比2007年增长29%;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达到8.5%,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6.8%,比上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实现了省政府提出的“两提高”目标。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31亿元,同比增长30.88%,实际利用外资4400万美元。2008年实现外贸出口2441万美元。*县先后获得“全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全

32、省固定资产投资先进县”、“综合经济先进县”、“发展工业先进县”和全市“工业发展先进县”、“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等称号。四、工业投资环境2008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工业增加值22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税收1.5亿元,同比增长30%;安置就业人数3万余人,成为促进我县经济实现赶超式发展的主要增长极。第三节 主要建设资料的地方价格水平分析*县连续两年被授于“*省投资环境十佳县”称号,综合投资成本仅为沿海发达地区的三分之一。一是具有交通区位优势。省城南昌与主要邻省城市均有高速公路相连,铁海联运,可直达上海、宁波、深圳、厦门、广州等地,属沿海发达地区“八小时经济圈”范畴。

33、*紧邻南昌,享受到南昌与各大城市交通和经济交流中的诸多便利。二是电力稳定充足。县内拥有一座220千伏、三座110千伏输变电站,大工业用电电度电价为全省最低。三是扶持政策配套规范。建立了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在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企业厂房建设、外贸出口等方面出台了相关扶持配套政策。四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数量多、素质高、成本低,*现有工业企业员工3.2万人。五是在企业融资、招工等问题上有成功的操作经验。现有国家开发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等15家政策性、商业银行在*县开办融资服务,*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招工难的一系列困难的成功经验做法走在*省前列。六是*县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

34、施完善,功能齐备;工业用地等级为国家规定的15级;建立了重大建设项目县领导挂点、单位帮扶、协调办专职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机制。第五章 项目规模和技术标准第一节 项目选址用地和生产规模项目建设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安排各生产流程中的车间,做到工艺流向合理,不产生流程上的倒流和工艺上的重复现象,按照现代化的绿色工厂进行布局,为工人生产和企业管理创造更好的条件。厂址选择在*县工业园区规划用地内,现*县赤田镇七里长山村。其地段场地地质状况自上而下分别为素填地、粉土和全风化砂岩,未见地下水。其中素填土不宜作基础持力层,粉土、全风化砂岩分别可作浅基础和基础持力层。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省部分)(

35、GB183062001),本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05g,场地岩土地震稳定性良好,属相对稳定区域,因此本项目项目建设可不考虑地震设防。项目建设规划用地总面积420亩,主要是山地,也是在*县工业园区规划内土地。项目实行以节能减排,生活用热水采取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解决供热问题。项目无锅炉配制,生产不采用蒸汽。建设厂房、办公楼等各类建筑面积152400平方米,主要有联合车间、办公大楼、员工宿舍和供水供电系统以及项目厂区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基础建设,按照工艺要求,购置整套生产线和相关设备,形成了年产3.8万吨天然彩色棉纱生产能力。第二节 厂区土建设计以适用、经济、安全、美观为基本设计方针,主要考

36、虑绿色工厂化生产手段的形成,为企业生产优质天然彩色棉纱产品提供条件。为了扩大彩色纺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在一期工程的规模基础上再扩大生产能力规模,总能力达到6.6万吨规模。并且项目的规划上是沿用第一期工程的建设标准,在原工厂的旁边再扩建。在土建部份主要增加了企业环境建设投资,资金主要用于厂区绿化和车间的清洁生产上,充分考虑到生产的环境保护,按照绿色环保的要求进行整体布置,生产车间面积为102400平方米、原料、成品仓库25000平方米,办公大楼5900平方米、职工宿舍(食堂等附属建筑物)为25000平方米。序号建筑工程名称单位数量结构型式备注11号厂房平方米51200钢架结构10万锭22号厂房平方

37、米51200钢架结构10万锭3原料仓库平方米12500钢架结构4成品仓库平方米12500钢架结构5办公楼平方米5900钢架结构6职工宿舍平方米19000钢架结构五幢7食堂平方米6000钢架结构二层第三节 负荷性质及供电电源根据生产性质按电力设计技术规定,本项目建设工程用电负荷属三类负荷。电源由县变电所送至厂区的变电站,供电容量为22000KWA。第四节 项目建设及企业生产执行的标准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5、供配电

38、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7、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10、纺织纤维和纱线的形态词汇(GB/T8695-1988);11、纺织工艺监控用数据元素的定义(GB/Z19091.1-2003);12、纺织名词术语(棉部分)(GB/T5705-1985);13、纺织品 天然纤维 术语(GB/T11951-1989);14、纺织品机织物组织代码及示例(GB/T13774-1992);15、纺织品 棉纱线 贸易规格(GB

39、/T17033-1997);16、机织物一般术语和基本组织的定义(GB/8683-1998);17、纺织品质量的测定词汇(GB/T8684-1998);18、纺织纱线的标示(GB/T8693-1988);19、纺织纱线及有关产品捻向的标示(GB/T8694-1988);20、纺织品 机织物疵点术语(FZ/T01018-1992);21、纺织品 机织物的描述(FZ/T01020-1992);22、纱线线密度的测定(GB/T17033-1997);23、本色棉纱线试验方法(GB/T403-1978);24、本色棉纱线包装和标志(GB/404-1978);25、棉本色布(GB/T406-1993);

40、26、机织物一般术语(GB/T8683-1998);27、纺织品织物撕性能(GB/T3917-1997);28、本色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GB/T17759-1999);29、本色棉布包闭和标志(GB/T409-1978);30、本色棉布验收规则(GB/T140-1978);31、纺织纤维和纱线的形态词汇(GB/T8695-1988);32、天然彩色棉和天然彩色棉制品通用技术要求。第五节 工艺流程设计方案及生产设备一、确定工艺流程的原则1、采用国内先进、合理、可靠、成熟的工艺路线;2、引进设备选型上做到适应性强、经济合理,具有一定的国际先进水平;3、设备布置上考虑了国内外市场的多变特点并留有余地

41、;4、尽量考虑国内先进设备代替进口设备。二、工艺流程根据棉纺普梳纱、精梳纱、气流纺纱和高档彩色棉纱布的织造生产技术要求,按照现行国际先进的技术规范对工厂进行设计和建设。彩色棉纱精梳纱比重达41%。因此在生产工序中要求清棉机打手的速度为10001200转分,棉卷重量为300350克米,卷长为20 23米;在梳棉机梳理的工序中,梳棉机刺辊速度为10001100转分,道夫速度为1215转分,采用剥棉罗拉装置;在并条工序中,并条机速度为700900转分,对其上皮辊进行防静电处理;在细纱机工序中,细纱机速度为160转分180转,细纱前后区牵伸配比中后区牵伸倍数选择1.151.35,前后皮辊采用软皮辊,表面防静电处理。其生产工艺详见(棉纺纱生产工艺流程图)。棉纺纱生产工艺流程图头并精梳细纱 并条粗纱清梳联合机原棉 成包络筒1、清梳联工艺:选用短流程清梳联合机,实现清梳纺纱生产的连续化、自动化。该设备流程如下:往复式抓棉机单轴流开棉机多仓混棉机喂棉箱+主除杂机除微尘机清梳联喂棉箱+梳棉机。2、精梳准备工艺:选用“预并条并卷”这一新型工艺路线,可减少精梳落棉,节约用棉2。3、条卷工艺。生产机后罗拉齿轮为43齿,使后牵伸罗拉至导条辊(喂条罗拉)间的牵伸仅为1005倍,可避免引起过大的意外牵伸,有利于小卷阴影的减少。4、精梳工艺纯棉精梳条的小卷准备(生条预并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