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连红色之旅主题公园项目立项商业谋划方案书.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036148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红色之旅主题公园项目立项商业谋划方案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大连红色之旅主题公园项目立项商业谋划方案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大连红色之旅主题公园项目立项商业谋划方案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大连红色之旅主题公园项目立项商业谋划方案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大连红色之旅主题公园项目立项商业谋划方案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连红色之旅主题公园项目商业计划书二八年三月大连红色之旅主题公园项目商业计划书目 录前 言2第一章 项目背景3一、旅游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3二、红色旅游的概念及进程5三、红色旅游走向纵深的原因及政治经济社会效益7第二章 项目区域分析10一、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分析10二、影响辽宁红色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12第三章 红色之旅主题公园构想与可行性分析15一、打造辽宁(大连)红色之旅主题公园的构想15二、构建红色之旅主题公园的可行性16第四章 红色之旅主题公园规划设想18一、主题公园选址18二、总体规划构思19三、项目构思19四、规划布局20第五章 项目开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深远意义24一、

2、极大地提高村镇整体生态环境标准24二、有效整合项目区内的旅游资源25三、提高村镇民俗旅游的档次、规模25四、彻底解决了村镇的交通问题25第六章 红色之旅主题公园项目的融资与营销27一、资金融措27二、营销策略27第七章 结束语29- 28 -前 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明确了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旅游业发展依托的多数资源分布于农村,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民俗文化等为主要内容,是集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从旅游业的概念和特点而言,旅游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高度的内在

3、统一性。近年来红色旅游发展迅猛,已成为当前国内重要旅游产品之一。辽宁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是我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本计划书通过对国家新农村建设、红色旅游资源政策以及辽宁省开发红色旅游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建设辽宁省(大连市)红色之旅主题公园开发的战略构想。通过开发辽宁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对于推动区域新农村建设和辽宁旅游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第一章 项目背景红色旅游可成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突破口,可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新契机,提供新引擎,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扶农工程。发展红色旅游,可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产品转化、加

4、工、增值,扩大畜牧、水产、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扩展非农产业,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开拓农民外部增收潜力,非常符合党和政府所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同时还可以将革命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依托自身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培育当地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本项目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经济与政策背景下提出的。一、旅游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一)旅游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旅游业是一项就业成本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许多工作都必须靠员工手工操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另外,旅游业就业层次比

5、较丰富,特别是有些服务工作并不需要很多技术,可以为文化素质不高的广大农村妇女和刚刚进入社会的男女青年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 旅游业也是一项综合性产业,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这些需求在客观上要求旅游产品在面向旅游市场时具有较高综合性,它不仅涉及交通业、饭店业、娱乐业等旅游部门的各行业,还涉及文化、教育、卫生、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农副业等非旅游行业的各部门。因此,旅游业发展可以带动旅游目的地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从而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的主导产业。二、红色旅游可加快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旅游资源开发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是一个综合的主体开发过程。发展红色旅游,可进入

6、性是关键,交通必须先行,要使旅游地同外界的交通联系以及旅游地内部的交通运输实现便利和畅通。因此,必须完善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各种交通运营的安排。除此之外,还要建设和完善包括供水、供电、通讯、车站码头以及相应的银行、保险、医院、商店等在内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包括饭店、餐饮、娱乐场所等在内的旅游服务设施。这些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是旅游开发中要实现的基本物质条件,它们既满足旅游者的旅居生活需要,同时当地居民也受益。红色旅游的开展,必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加大对农村道路、安全饮用水、农村能源、改厨改厕等设施的投入,完善电力、广播、通讯、电讯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开展对农村生活

7、垃圾、沟渠水塘、院落畜圈的整治,危旧房屋更新改造,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民居民宅,美观实用,节约土地,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使农民能够真正享受现代化成果。同时,随着农村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等状况的改善,逐步解决了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促使新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三、红色旅游可促进新农村民众观念更新和素质提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农村民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相对落后保守,不少人很难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缺乏市场、商品、开放等先进观念。红色旅游景点不同于一般自然景点,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大多数

8、红色旅游接待地地域文化底蕴丰富,当地民风淳朴,民俗风情各具特色。革命先辈给农村人民留下的不仅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革命历史文化遗址和遗物,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征途中,创造了诸如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为代表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革命精神。这既可以使游客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礼,同时伴随着各种阶层、职业、年龄的旅游者涌来,把现代文明带进来,打破农村原有的封闭状态,引起人员、信息、科技、文化、资源、商品的大流动,将大大促进农村与发达地区的交流与互动,在与外来游客的交流、交往中,可使农村人民接受外来文化的熏陶,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引导农村民众增强劳动致富意识、积累意识、商品意识、科技意识,使之产生脱

9、贫致富的内在动机,教育群众克服长期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习惯,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和生活习惯。使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从而提升整体素质,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四、红色旅游可促进资源开发与保护,落实科学发展观环境是旅游的基础。农村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与保存完好的绿色资源可相得益彰,产生出巨大的旅游吸引力。不少地方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是

10、一种重要旅游资源。当政府及群众尝到了旅游带来的甜头后,会自觉地将资金投入到生态及自然环境建设上去,更加注重农村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其保护资源的自觉性,并促使政府及有关部门更加重视保护和有效利用红色资源。因此,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发展红色旅游,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总之,红色旅游的开拓和发展,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还有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二、红色旅游的概念及进程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这项发展规划,我国将大力推动红色旅游发展

11、,利用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参与红色旅游的经营开发,建立红色旅游产业运作体系,提出了红色旅游综合收入在2010年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的目标。至此,红色旅游开启了通向产业化经营的大门,也让红色旅游实现了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旅游目的地的转型,并成为一个响亮的旅游品牌。所谓红色旅游,是指把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解放前夕这28年历史阶段,包括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讲,红色旅游是建立在红色资源

12、基础上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广义的红色资源是指顺应历史潮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切革命活动中凝结的人文景观和精神。狭义的红色资源则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广大人民进行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所形成的历史遗迹和精神瑰宝。(一)红色旅游从实践到理论的探究红色旅游的实践可溯源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瞻仰革命圣地的热潮,尽管当时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旅游,但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建立起潜在的旅游品牌形象。文字上,江西省于2000年最早把“红色”和“旅游”两个词结合在一起,在一次招商会上推出了南昌至井冈山、瑞金等地3条“红色之旅”省内旅游专线。继而在2001年,江西省于建党80周年正式提出“红色摇篮,

13、绿色家园”口号,10辆“江铃江西全省旅游直通车”南昌出发,途径浙江、上海、南京、合肥和武汉,刮起一阵“六千里路云和月,遍布江西老表情”的红色旅游旋风。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嘉兴,革命摇篮井冈山,革命圣地延安、遵义、西柏坡等地成为旅游热点。2001年下半年,光明日报、老区建设、求实、文物世界等报刊杂志开始刊登以红色旅游为题的相关报道或理论性文章,但迄今为止,也不过20余篇。(二)红色旅游由萌发到市场化的进程作为以红色资源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产品,红色旅游的发展与有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密不可分,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萌芽阶段。即公费学习和政治接待阶段,接待单位不是按照旅游的概念去经营,

14、而是当作政治任务进行事业接待,甚至不计投入产出。二是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革命圣地和纪念地为主要旅游资源的地方,开始起步发展旅游业,并占得一定先机。三是快速发展阶段,90年代中后期,以抗战胜利50周年、建国50周年、建党80周年等纪念活动为契机的重大活动给红色旅游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四是市场化阶段,进入21世纪,受“假日经济”等因素影响,大众旅游和假日旅游蓬勃发展,红色旅游也明显受益。各地加大了对市场化条件下红色旅游发展问题的实践与探讨力度,红色旅游正逐步按照旅游发展的规律走向纵深。(三)红色旅游存在形式及特征从具体存在形式上看,红色旅游的对象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遗址,二是纪念

15、场所。广义看,还包括其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三、红色旅游走向纵深的原因及政治经济社会效益红色旅游是由传统的单一的政治教育模式向市场经营模式成功转化的成果,是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良性结合的新型旅游模式。之所以能走向纵深,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从我国国情来看,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我国公民情感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以参观游览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形式的红色旅游又恰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成分。二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示范作用。1989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瞻仰古田会议会址,汲取受命于危难之时的精神力量。2002年12月5日,新一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河北省平山县,重温毛泽东当年倡导的“两个

16、务必”的西柏坡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昭示了红色资源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巨大功效。三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红色年代里的那种超越生命极限的奋斗精神也是经济创业进程中的宝贵财富,并以此作为鞭策自己或教育下一代的精神理念。这种体验消费的“美好感觉”不会随着消费过程的结束而终止,而是长久地留在消费者的记忆中。四是旅游业在迅猛发展,红色旅游有长足的成长空间。其客源市场相对于其他旅游产品而言,非但不会因为气候等原因出现大的下滑,相反会因为纪念日以及节假日而瞬间增长,市场潜力不可估量。五是国家旅游局于2004年启动的红色旅游工程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纲要的正式实施,保持共产党

17、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也为红色旅游添了一把火。无论是宣传报道,还是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丰富的纪念活动、文艺演出,共同造就了这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旅游新品种。从理论上归结,发展红色旅游是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效益的多赢之举。(一)红色旅游具有不可比拟的教育宣传功能,担负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使命革命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都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升华。弘扬革命传统是新时期对广大人民群众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红色旅

18、游寓教于游、寓游于教,是革命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是贴近历史和生活的大课堂,是新形势下人文精神的回归。对游客而言,不仅可以欣赏祖国的山川美景,更能让英烈们的动人事迹洗涤和净化心灵,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瞻仰一次圣地,净化一次灵魂”,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开展有声有色的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二)红色旅游不仅是革命精神的实践之旅,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观念和旅游产业观念与时俱进的结合,既是观念的创新,也是产业的创新,是我国旅游产业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在国际经济学界被称为“朝阳产业”、“无烟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统计,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

19、能增加4.3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从事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我国的红色旅游资源从东南沿海到雪域高原,从商业经济重镇到穷乡僻壤,绵延曲折,逶迤万里。总体上看,这条“黄金通道”的开发关系到“2010年,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00亿元,直接就业人数达到20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目标的实现。分区域看,红色旅游是大都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参加红色旅游的人员约一亿人次,给革命老区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约200亿元。红色旅游带动了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老区的招商环境,扩大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财政收入。当年红军医院旧址

20、所在的井冈山小井村、琼崖革命根据地所在的琼海市椰子寨村,依靠红色资源迈上了小康之路。(三)发展红色旅游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契机,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近一段时间来,中国内地很多地方都在对“红色景点”进行修缮。去年,福建投资近1300万元用于修缮古田会议会址群。从2004年4月开始,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对19处红军文物进行全面维修和保护。四川巴中也修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和“刘伯坚烈士纪念碑”,改造“列宁公园”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开发恩阳古镇红军史迹和全国最大红军石刻标语。四川省的旺苍县在保护修缮好红军历史遗迹,如“木门会议”旧址、青龙寨红军战场等遗址的同时,还挖

21、掘当年红军战斗生活的史料编辑成书,受到游客好评。保护和利用好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其所代表的先进文化,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总之,红色旅游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是一条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最终造福于社会的良性循环之路。第二章 项目区域分析一、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分析(一)红色旅游景观类型多样,特色鲜明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特点鲜明,全省现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0个,省级35个,市级179个。其中,已经开发利用的约50多处。这些红色旅游资源涵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四个时期的内容。其中“

22、沈阳锦州葫芦岛秦皇岛”线列入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中,抚顺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大连关向应纪念馆、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锦州黑山阻击战景区、葫芦岛塔山阻击战纪念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丹东鸭绿江断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10个景区列入国家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中,而且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部处在旅游功能比较完善的旅游城市中,已构成辽宁省红色旅游骨干体系,年接待游人规模在50万至100万人次之间,发展红色旅游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二)区位交通优势辽宁位于东北的南部,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邻,以鸭

23、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与黄海,是东北唯一一个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辽宁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也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辽宁拥有全国密度最高的铁路、四通八达的公路、通达世界的沿海港口和航空等各种运输网。全省交通以铁路为主,以省会沈阳为交通枢纽,呈放射状向东西南北延伸,是沟通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及关内的纽带和桥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沈大线、沈吉线、锦承线、沈丹线等,还有不少铁路支线网络分布全省。公路交通在全国率先实现高速公路覆盖所有地市级城市,高速公路营运里程达1700多公里。

24、高速公路以沈阳为中心建成了京沈、沈大、沈本、沈哈、沈抚等高速公路和沈阳过境高速公路。沈阳市成为我国拥有高速公路最长、环城高速公路标准最高的城市之一,4小时内已能达到省内所有城市。海上交通方面,大连、丹东、营口等港口与中国沿海主要港口通航。大连港是东北第一大港,有客轮发往天津、秦皇岛、蓬莱、烟台、威海、上海等地,鸭绿江口的丹东和辽河口的营口也是黄海、渤海上的重要港口。航空方面,辽宁省现有沈阳、大连、丹东、锦州、辽阳和朝阳等民用机场!处,开通了联接日本、韩国、俄罗斯、朝鲜、新加坡、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地区)和国内80多个城市的定期航线以及到马来西亚吉隆坡、泰国曼谷和中国澳门地区等

25、地的不定期包机航线。(三)与各类旅游资源融合较好辽宁除了拥有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资源外,古文化遗址众多,自然风光秀美,山海景观壮丽、奇特,旅游项目丰富。山岳风景区有千山、凤凰山、医巫闾山、龙首山、辉山、大孤山、冰峪沟等七大名山;湖泊风景区有萨尔浒、汤河、清河等;海岸风光有大连滨海、金州东海岸、大黑山风景区、兴城滨海、大笔架山风光、葫芦岛风光、鸭绿江风光等;岩洞风景有本溪水洞、庄河仙人洞;泉水名胜区有驰名的汤岗子温泉、五龙背温泉、兴城温泉等;特异景观有金石滩海滨喀斯特地貌景观、蛇岛、鸟岛、怪坡、响山等;著名的古文物遗迹(陵、庙、寺、城)50余处;古遗址和古墓葬已发现37处。由于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与

26、红色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组合优势,从而有利于红色旅游与原有的山海风光游、宗教文化游、历史文化游等旅游类型相互衔接,满足游客的多种心理需求,有利于各地区之间进行区域合作,资源整合,从而产生聚集效应。(四)丰富的客源从国内市场来看,辽宁距北京、天津近,北京不仅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具有相对较高素质群体的中心城市,北京和天津在全国的人均收入中属于高收入城市,人均消费高于全国平均消费水平,消费群体成熟。同时,辽宁省城市化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现在有10个城市获得中国旅游城市的称号,辽宁平均文化程度仅仅低于京、津、沪三市,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素质的居民普遍出现了国内旅游的行为需求。从国际

27、市场来看,辽宁与目前中国三大客源国(日本、韩国、俄罗斯)之间的距离非常近,而且由于历史原因,辽宁及部分中小城市与这些国家有着长期的联系,客源地对辽宁的情况更了解,更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辽宁省的旅游客源市场日益扩大,接待国内外游客的人次,以及旅游收入均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具备了发展红色旅游的客源市场条件。(五)政策扶持优势国家旅游局于2004年启动“红色旅游”工程。2004年11月间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正式出台“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规划。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4年底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做出明确规定。2005年2月,

28、国家旅游局将2005年旅游主题确定为“红色旅游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第一次联合推介旅游产品,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其中包括资金扶持,为红色旅游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平台。辽宁省根据中央精神已成立了一个“红色旅游领导小组”,省发改委、旅游局已制定“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及活动方案。根据省发改委的思路,辽宁将围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主题,打造辽宁中部、辽宁西部、辽宁东部、辽宁南部四大红色旅游区,将开发建设相对成熟的红色旅游区点在本区域或跨区域连点成线,将红色旅游线路与省内绿色生态、金色清文化、蓝色海洋、白色冰雪等资源进行科学组合,使其产生叠加吸引力,实现优

29、势互补。已策划出勿忘国耻、抗日救国主题系列游,辽沈战役主题系列游,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主题系列游,伟人风范主题系列游,浩气长存主题系列游和爱国将领张学良专题系列游六大红色旅游系列活动。全省将着力打造“辽沈战役”、“抗美援朝”和“雷锋精神”等具有强烈震撼力的全国一流红色旅游精品,并确定了辽宁红色旅游的发展目标:2007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要达到1500万人次,收入达到120亿元,约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15%;到2010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要达到2500万人次,收入达到200亿元,约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20%。二、影响辽宁红色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一)周边旅游区知名度较高,对

30、辽宁红色旅游产生极大的削弱作用辽宁的红色旅游资源总体上看知名度不高,尤其与河北省相比,辽宁的红色旅游资源在旅游者中的知名度就低了。因为河北省拥有先天的“品牌效应”优势,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反映河北军民革命斗争的文学作品相继问世,如红旗谱、平原烈火、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钢、敌后武工队等,这些作品的广泛传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河北红色旅游的知名度。而一些享有较高声誉的影视作品,如地道战、平原游击战、狼牙山五壮士、小兵张嘎、董存瑞、解放石家庄、大决战等,对宣传河北“红色旅游资源”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从而削弱了辽宁红色旅游的知名度。(二)红色旅游产品展示手段单一,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辽宁

31、有的红色旅游景点目前提供的产品基本上只是用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静态观光内容居多,缺乏包装,缺乏声、光、电等现代化的“动态式”、“参与式”的展示,景点内容陈旧,讲解缺乏现代化手段,枯燥乏味,不适合现代审美观念和旅游者的消费取向,与市场需求差距很大,因而也就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三)基础设施不尽完善,影响了旅游接待质量的提高辽宁旅游饭店数量众多,级别多样,能够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需求,但饭店的卫生化、标准化、特色化不够,满足游客舒适需求的饭店不多,自助餐馆少,鞍山、本溪、抚顺等省辖市之外的其他中等城市,分散的、小规模的餐馆比较多,旅游接待服务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

32、宣传促销乏力,限制了红色旅游品牌的打造按照市场规律搞好宣传推广是搞好红色旅游的主要环节。辽宁的红色旅游景区总体上看在市场营销方面投入不足、力度不大。营销方式比较单调,过分依赖旅行社等中介组织。对市场缺乏真正的研究,没有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实行个性化促销,对消费群体定位模糊。缺乏大规模、连续性、轰炸式宣传,与其他红色旅游名胜区联手宣传、打造品牌的活动更是少而又少。(五)高素质红色旅游人才的缺乏,制约了红色旅游的长远发展由于红色旅游产品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历史文化内涵,因此,它对从事红色旅游工作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从业人员总体学历水平、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都偏低,尤其缺乏高层次的规划、策划、

33、市场开发和管理等专业人才,缺乏高素质的导游人员。特别是有些导游在讲解的过程中不了解历史,不能把握红色旅游的本质,不了解红色旅游的背景及文化内涵,景点讲解缺乏内涵和生动性,且对不同层次的游客都是同一套讲解词,无法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甚至有时还引起游客的不满。(六)体制不顺,阻碍了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在体制方面,旅游产业机构还不够合理,计划经济痕迹尚未完全消除,管理上的条块分割现象依然存在,一个景点的主管部门涉及旅游、文化、宗教及文物保护等方面,往往互相掣肘,效率不高。第三章 红色之旅主题公园构想与可行性分析一、打造辽宁(大连)红色之旅主题公园的构想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

34、为辽宁省红色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此同时,作为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大连再次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辽宁省,特别是大连市在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方面已经日趋成熟和完善,大连旅游在全国有了很好的基础;但对开发红色旅游还认识不足,与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等地有较大差距,尤其在如何将各种旅游资源整合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在红色旅游开发方面,井冈山已经初具规模,吸引了大量游客,迈出了红色旅游的第一步。其成功运作经验值得借鉴,但由于大连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又不可盲目照搬和模仿。首先是“散”,即与中国革命相关的历史文化景点地理位置分散、不集中;其次是“弱”,即大连市红色旅游资源地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第三

35、是“小”,即每个单一红色旅游片区资源范围小、活动区域有限。所以,大连市红色旅游片区在革命传承的地域性和时段性上只能部分或阶段性地再现革命历史,却无法让人了解红军长征的全貌。为将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的“散”、“弱”、“小”等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打造辽宁省知名的红色旅游品牌,我们在此提出:应该借全国开展红色旅游的时代背景,在大连境内,模拟红军长征路线建造集绿色、红色于一体的大型自然红色主题公园,打造大连的绿色和红色知名旅游品牌。同时,将延安、井冈山等在全国有巨大影响力的革命遗址以微缩景观的方式,集中或分类分散修建在沿线,使辽宁省红色旅游的内容更加丰富,能从整体上反映红军长征的全貌,再现红军长征精

36、神。这样,既可使全国人民通过对辽宁省红色主题公园的观赏,了解辽宁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内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又可以使人们欣赏大连优美的自然风光,使辽宁红色旅游资源与绿色生态资源互为依托,提升旅游质量。二、构建红色之旅主题公园的可行性(一)在目前全国人民建造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赋予党和政府的重大使命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红色主题公园承担着对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作用是十分巨大的。相对于人们通过长时间旅行到达各分散目的地旅游的传统方式,它具有费用少、时间短、作用大、印象深的特点。同时,通过红色革命主题公园的建设,可以对游客在一地进行集中教育,提高

37、国人对我党光荣革命历史的认识。选择大连,是因为她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很高的知名度。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精神需求必将同步增长,利用大连已有的品牌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客人在欣赏优美海洋风光的同时,接受红军长征精神的洗礼,可以保证大连在建设红色主题公园后有足够市场需求,确保建设投资有较高的回报率。(二)从全国其他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来看,辽宁省建造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公园,将取得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通过建设主题公园或以博物馆的形式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样板有日本为纪念遭受原子弹轰炸为主题的广岛和长崎博物馆,以色列为纪念二战中惨遭屠杀的犹太人纪念馆,南京市政府建

38、造的南京大屠杀博物馆等。但在红色主题旅游中,目前还没有哪个省份有这样的规划和设想,只要在市场推广方面操作得当,红色主题公园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创造良好的社会美誉度,为辽宁省在全国的形象起积极作用。(三)从红色革命主题的表现形式来看,红色主题公园比其他形式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在纪念二战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纪念馆中,以色列政府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再现历史,使每一个到此参观的人身临其境,从内心产生震撼,达到教育的目的。同样,通过主题公园的形式,采用现代化的旅游手段和方式,让游客亲身体验红军艰苦卓绝的环境,感受长征精神的伟大,对于提高国人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另外,通过红色主题公园的建设,还

39、可以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观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展现红色旅游产品的丰富内涵。(四)通过构建红色主题公园,可以带动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配合红色主题公园的建设,可以带动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具有较大的家庭服务特性,最具增加就业、富裕民众的推广价值。乡村旅游的开发主体,可以是独立经营的农户,也可以是集体或私营的企业。独立经营农户,以采摘、农家乐、垂钓园、民俗大院等方式,可以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形成家庭收入。农村企业提供的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档次的旅游休闲服务,不仅就地消化了农产品,吸收农民就业,而且带动了区域的发展。旅游闲是一个富民产业,对于参与农户的收入支持,超过对税收的贡献。因此,旅游产

40、业是新农村建设中比较容易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通过旅游产业的运作,在解决当地民众就业的基础上,可以极大地提高当地人的实际收入,为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五)在红色旅游开发的同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条件 旅游产业具有高附加价值,规划的红色旅游项目实际上是煤窑村的产业结构的一次升级。农家旅游接待的发展真正地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富民的问题。如按照新农村规划中新民居建设及旅游休闲接待的要求,农民的自身居住条件将得到改善:根据接待需求中公共空间需要的标准配套要求,规划引入自来水,处理相应的排水污染,全面建立沼气入户等,将使农民的家庭环境、整体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根据旅游

41、休闲接待对培训教育和服务方式的要求,将引入现代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形成新农村的文明风尚。第四章 红色之旅主题公园规划设想一、主题公园选址主题公园是一种以游乐为目标的模拟景观,它是从游乐园演变而来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赋予游乐形态以某种主题,围绕既定主题来营造游乐的内容与形式,园内所有的色彩、造型、植栽等都为主题服务,成为游客易于辨认的特质和游园的线索。主题公园是一种文化形态,不同于一般的公园和游园,其鲜明的主题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充分强调游客的参与,给予游客难忘的体验,并具有文化的解释、传播和教育功能。图1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拟建设的大连红色之旅主题公园选址于大连开发区大孤山区,占地面积100

42、0余亩。该山体朝向好,地貌类型多样,有缓坡、陡坡、悬崖、小丘陵、港湾等,与特色的建筑融为一体后能形成良好的视觉景观,也利于休闲娱乐、户外运动的开展。山体上植被覆盖较好,多为当地的针叶林,并且视野开阔,十多平方公里的海面和沿岸的险峻风光尽收眼底。此选址具备良好的建造主题公园的天然条件。二、总体规划构思(一)规划定位重建战场遗址,以重现红军突破乌江天险为基础,以红军长征文化为主线,结合大孤山区陡峭的悬崖和茂盛的植被,发挥当地的地形优势,融入与突破乌江天险紧密相扣的战争游戏、军事演练,以及攀岩、速降、溜索、蹦极等户外运动项目,建设旅游接待和会议中心,规划打造为辽东半岛具备旅游度假功能的主题园。(二)

43、规划“长征”乐章和“战争”乐章两个主题空间“长征”乐章通过长征文化的挖掘,民居、碑刻、雕塑等建构筑物与自然地形的结合,灵活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历史事件、历史故事进行视觉化,使该乐章具有很强的红色文化体验性;“战争”乐章通过雕堡、浮桥、掩体、战壕、残垣断壁等战争环境的塑造、战争现场的模拟、战争游戏的进行,使视觉、触觉、感觉得以触发,增强游客的参与性和提高重游率。三、项目构思(一)规划建造红军长征突破乌江天险主题园,以红色文化为主题,需要进行挖掘,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规划建造一条长征游览线,让游客走完该线后,就能对长征开始的背景、经过的地方、发生的重大战役和历史事件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游客在游玩

44、时了解更多的革命历史,起到寓教于乐之功效。(二)规划建设遵义会议遗址、会议室四度赤水纪念碑、泸定桥微缩景观、历史文物陈列馆、英雄广场等,供游客对革命英雄的瞻仰和纪念。挖掘红军与群众的感人故事,建设红军长征军民鱼水情感人故事游览线,让游客游览后对军民鱼水情赞美的同时,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舍己救人等美德更加发扬光大。(三)建设红军长征中的四位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同志的生平事迹展示区,从多个角度以多种方式向游客展现伟人们的风采。(四)主题园强调游客的娱乐和参与,规划比选了多类多种娱乐项目,并结合省内外某些项目具体的发展前景,决定选择与战争相关的娱乐项目,其原因有:1、战争类项

45、目与主题园突破乌江天险的内容联系紧密,对今后主题园整体风格的建设能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让游客在游览长征路线,受到红军为取得革命胜利、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鼓舞后,参与战斗,现场亲身感受战争的氛围,使其意志得到磨炼和团队精神得到培养,精神生活得到提高。2、目前在东部沿海地区比较流行的匹特博战争对抗游戏,深受大家的喜欢。该游戏在大连有一定的群体,但是没有上规模和合法的游戏基地,并且其潜在的消费群体很大,老中青皆宜,结合突破乌江遗址建设,与军事、警察部门相联合,把军事对抗、反恐演练、军事体育等项目加进来,模拟再现当年突破乌江战役情景,并建丛林游击战、城市街道巷战、高地争夺战、阵地攻防战等多个战区,打造西

46、南最大的战争游戏基地。(五)规划结合大水面、陡峭的悬崖、起伏的小丘陵,开展多种项目,如乘快艇、滑水、游泳、垂钓、攀岩、溜索、速降等项目,打造为大连市的户外运动基地和水上乐园。图2 红色之旅主题公园规划总平面图四、规划布局规划结合自然地形地貌,将主题园分为三个区域:图3 红色之旅主题公园规划功能分区图(一)红色区包含红军长征突破乌江天险展示区、红军长征重大历史事件和战役展示区、红军长征主要领导人展示区、红军长征军民鱼水情感人故事游览线。1、红军长征突破乌江天险展示区由英雄广场、表演场、放映厅、纪念碑、红军革命陈列馆、主题雕塑园组成。规划采用严谨对称的布局形式对建构筑物进行布置。从海边向上,英雄广

47、场、表演场、放映厅、纪念碑、陈列馆、主题雕塑园、观景台等依着山体沿着主轴线依次排列,气势雄伟。从山顶的观景台向下俯瞰,秀美风光一览无遗。建构筑物与周围的树木相互衬托,形成和谐共生的环境。2、红军长征重大历史事件和战役展示区在位于山脚的主题园大门内东侧山体上,建重大历史事件、战役展示区。分别布置了起点瑞金、血战湘江、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延安根据地等,通过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与建构筑物、地形地貌相结合,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景点,直观再现红军长征时的战斗、生活场景,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的惊险和艰苦,并在景点上用多种不同形式的碑刻记

48、载事件当时发生的情景,让游人在感官上对红军长征有较为深刻的认识。3、红军长征主要领导人展示区由展现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领导同志生平事迹的建构筑物组成。在该区域内,充分利用天然形成的小山体,分别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领导同志的生平事迹为文化内容,以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结合地形特点修建观瞻廊、观景台和休息平台,让游客了解他们传奇一生和他们在艰苦的岁月里如何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革命的胜利。4、红军长征军民鱼水情感人故事游览线把红军长征中军民发生的感人故事以雕塑、碑刻、声音等多种形式在位于悬崖峭壁的景观游览线上展现出来,让游客了解中国革命是建立在团结广大群众的基础上的,了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政党必然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在景观游览线的主要结点上设置休憩设施和观景台等,结合水面景观与地形,设置红军生活体验园,在长征组歌、山歌的音乐气氛中,品尝“红米饭、南瓜汤”,感受“天当被、地当床”的艰苦岁月。(二)战争游戏及户外运动区规划结合优美的自然山水,建造东北最大的战争游戏基地。该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