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管理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体系,第一讲旅游管理学研究进展第二讲旅游管理学基本理论区位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场论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第三讲旅游管理学基本实践风景名胜区管理旅游行政管理,第一讲旅游管理学研究进展中国旅游类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分析,旅游类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在很大程度上凸现了旅游、旅游管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通过查阅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科技信息子系统的中国学位论文(CDDB)库,获得1988-2001年期间中国旅游类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408篇。从学位论文的数量增长、研究者的专业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案例区等角度,运用SPSS软件,对408篇学位论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数理分析,在一定程度
2、上能揭示目前中国旅游、旅游管理研究的现状与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生动发展的实践,有力促进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与旅游研究的全面发展。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正式起步于1980年。90年代初出现普通高校地理系、管理系等办旅游专业的第一个高潮,90年代中期又出现普通高校历史系、外语系等办旅游专业的第二次高潮。普通高校办旅游专业的两次高潮的来临,顺应了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理性要求与召唤,促进了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2000年底,中国拥有高等旅游院校(包括所有开设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普通高校)由1980年的4所增加到252所,拥有在校学生73586人,已经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这样一个完整的高
3、级人才培养体系。迅速发展的高等旅游教育为旅游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极大地推动了旅游研究的广泛、深入开展,学位论文数量也相应地加速递增。图1显示了我国1988-1999年间365篇旅游类学位论文数量增长的时序变化(由于建库原因,2000年18篇、2001年1篇以及时间不详的24篇,共计43篇未纳入分析)。1988-1994年共有论文74篇,占20.3%,年均10.5篇,属稳步增长;1995-1999年共有论文291篇,占79.7%,年均58.2篇,呈现加速递增趋势,体现了“九五”以来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以及社会需求对旅游研究的深远影响。,中国第一篇旅游类硕士论文(旅游资源评价以北京市延庆县
4、为例)于1984年由北京大学培养的旅游地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尹以明完成,第一篇旅游类博士论文(旅游的空间组织研究)由南开大学经济地理专业楚义芳博士于1989年完成,第一篇旅游类博士后出站报告(现代国际旅游流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培养的人文地理专业陆林博士后于1997年完成。上述三篇学位论文的研究者的专业背景表明了地理专业是涉及旅游研究较早,较重要的专业,论文作者的培养单位表明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是中国旅游研究重要的推动者,不同层次学位论文完成的时间表明了中国旅游高等教育与旅游研究已经实现由初创阶段(19791989年)经发展阶段(19901997年)向深化阶段(1997
5、)的迈进。,一、数量增长,1988-2001年间的384篇论文的(24篇论文专业背景不详,未纳入分析)研究者的专业涉及到11个一级学科门类中的10类,占90.91%;71个二级学科门类中的27类,占38.03%;249个专业门类中的68类,占27.31%。学科门类是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委1997年联合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划分。该目录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1个一级学科门类,下设二级类71个,专业249种。,二、专业背景,按照一级学科分类标准的统计结果来看,理学210篇、管理学79篇、工学62篇、经济
6、学19篇,分别占54.69%、20.57%、16.15%、4.95%,合占96.36%,表明该4类学科领域的研究者是目前旅游研究的主体。按照二级学科分类标准的统计结果来看(表1),地理科学、土建、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环境科学、数学、地质学、统计学等9门学科的旅游类学位论文总数达357篇,占92.97%,是旅游研究的主要二级学科。从二级学科下设的专业角度分析(表2),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建筑设计及理论、区域地理学、旅游管理等15个专业,论文数为305篇,占79.43%,是当前旅游研究的主要专业。,表1学位论文研究者的学科背景比较(1988-2001)Tab1Thesubject
7、backgroundcomparisonoftouristthesesfrom1988to2001,表2学位论文研究者的专业背景比较(1988-2001)Tab1Thespecialtybackgroundcomparisonoftouristthesesfrom1988to2001,由于多学科、多角度的覆盖式的以旅游为学位论文的选题,使学位论文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涉足旅游主体、客体与媒体三大领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影响与作用。但旅游研究的实践性特征的理性要求与社会现实需求的感性召唤,使旅游研究更多地集中在旅游的经济与技术层面上,而在旅游的社会、文化、教育、环境、历史、政策等层面上的专题研
8、究相对较少。目前研究内容中,旅游客体、旅游媒体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的主要领域,前者以地理科学背景的研究者为主体,后者则以管理学、经济学背景的研究者为主体。表3所示的旅游产业化与旅游企业、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旅游规划与设计、旅游市场与产品设计等研究论文合计237篇,占总篇数的58.09%,是目前研究生研究的主流“产品”。无疑上述4个方面的大量研究,契合了中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的需要,是当前也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面。特别是1995年以来,旅游产业化、旅游服务系统、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饭店经营与管理、旅游交通企业管理、企业改制、企业营销策略、企业核心竞争力、旅游融资、旅游上市公司、旅游业结构调整、旅游业发展
9、战略等旅游媒体领域的大量研究,拓宽了旅游研究的视野,使旅游研究“微观化”态势明显增强。,三、研究内容,表3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分布比较(1988-2001)Tab3Theresearchcontentbackgroundcomparisonoftouristthesesfrom1988to2001,旅游主体的研究是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但在学位论文的研究中涉及较少。郭英之博士的现代旅游者行为研究与市场营销策略(1999.8),侯文栈硕士的大众休闲行为与城市室外休闲空间研究(1999.1)以及张安硕士的南京旅游客流行为地理研究(2000.5)等是408篇论文中仅有的涉及旅游主体研究的论文,占0.7%
10、。虽然国内有关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城市居民出游市场与距离的关系、游客随距离衰减的数量模型、游客目的地的选择,旅游者决策行为,客人的动机与主人的态度等有关旅游主体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的距离。1988-1993年间,Annalsoftourismresearch、Journaloftravelresearch、Tourismmanagement等3种国际权威旅游专业刊物所发表的426篇论文中,旅游者行为研究有48篇,占11.3%,1980-1998年间,中国10种主要地理刊物的499篇旅游类论文中,旅游者行为研究仅有11篇,占2.2%,旅游主体的研究有待加强。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
11、主体,旅游者行为规律的研究应包括决策行为、动机行为、感知行为、空间行为等方面,研究应从个体旅游者与群体旅游者两个角度切入,运用地理空间分析与心理分析的方法。,旅游主体、客体以及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也是应该加强研究的重要领域。旅游者的旅游流所包含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文化流的特征、空间差异以及旅游流对旅游地的影响方式、途径、程度、阶段、机制、机理等旅游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尤其值得重视。目前的旅游影响研究学位论文仅有7篇,占1.7%,其中刘赵平硕士的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1998.4)、杨俭波硕士的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研究(1999.5)等表明旅游对旅游地文化的扩散、迁移、融
12、合的旅游文化学研究以及旅游社会学研究是一个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四、研究方法,从408篇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来看,以描述性为主,占58.3%,概念性占26.4%,而构造模型与数理统计分别占7.1%、8.2%,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有待提高。1997年以来,由于GIS在学位论文研究中的应用,一方面拓展了旅游研究的领域,使旅游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即旅游资源信息系统、旅游服务信息系统、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情景模拟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等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如网络环境下宾馆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旅游信息多媒体数据库及旅行社多媒体信息系统、基于超媒体的导游系统、旅游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Geo
13、star面向游客的区域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基于Java语言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Internet网上的旅游服务系统、基于图象的风景旅游模拟研究等。另一方面GIS在旅游制图、旅游空间分析技术、旅游网络分析等方面的运用,大大地改进了旅游研究的手段与方法,使构造模型、数理统计更加简便、快速。,描述性:指对某些现象进行描述,不对假设作出检验性研究,以论证研究为目的;概念性:指以理性探讨为主,强调某种概念体系的构建与理论创新;构造模型:指在理论推演上构建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运用与分析;数理统计:指根据相关数学的原理与方法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描述、分析与推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具体的案例区进行实证研究是旅
14、游研究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408篇论文中有208篇论文涉及具体案例区进行实证研究,占全部论文数的50.98%。从案例区的空间范围来看,18篇论文分别以东北(4篇)、华东(1篇)、长江流域(3篇)、环渤海湾(1篇)等大尺度空间地域为研究对象,合占8.65%;190篇论文分别以省(52篇,占25%)、市(113篇,占54.33%)、县(10篇,占4.81%)等中小尺度空间地域及其内部旅游区(9篇,占4.33%)、旅游景点(6篇,占2.88%)为研究对象。,五、研究区域,从案例区的省际角度来看,学位论文所研究的案例区域除贵州、重庆、台湾以外,其余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涉及。总体
15、上学位论文选择的案例区分布面较宽,但差异较大。目前旅游类学位论文主要是以东、中部地区为主要案例区进行实证分析,共145篇,占76.32%,其中的江苏、辽宁、湖北、山东、广东、浙江等省及所辖市、县的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旅游规划与设计、旅游发展战略、旅游管理等研究较为全面。西部地区共45篇,占23.68%,除陕西、云南以外,其余10省区的旅游基础研究相对薄弱,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加强西部地区的生态旅游、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旅游规划等的研究势在必行。东、中与西部地区旅游研究的省际差异性,显示了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旅游研究之间的相关性。经济发达的省份或资源丰富的省份,其旅游研究
16、相对较为深入。这种差异同时表明目前旅游类学位论文选择案例区的“经济导向”(案例区经济较发达)与“资源导向”(案例区旅游资源丰富)的特征突出。,从案例区涉及的旅游地角度而言,以自然风景旅游地与历史文化旅游地研究较为全面,而现代工程旅游地(主题公园除外)与娱乐游憩旅游地研究相对缺乏。(1)自然风景旅游地(40篇)中的山岳型旅游地研究最多(30篇),涉及黄山(5篇)、庐山(1篇)、九寨沟(2篇)、武陵源(2篇)、嵩山(1篇)、泰山(1篇)、五台山(1篇)等国内知名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地的开发与发展研究;海滨型旅游地研究居次(10篇),研究区域集中,主要以海南省的三亚市、亚龙湾、石梅湾以及大连、连云港等为
17、研究对象,探讨海滨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海滨旅游城市发展模式、海滨度假区开发与度假村的设计等;江河型、湖泊型、洞穴型等自然风景旅游地研究相对缺乏。,(2)历史文化旅游地(27篇)中历史名城旅游地研究较多(17篇),主要以西安(15篇)、开封(1篇)、大理(1篇)为研究对象,探讨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人文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开发战略、旅游形象设计等;古村落型(2篇)、古民居型(1篇)、历史街区型(4篇)、陵墓遗址型(1篇)、宗教型(2篇)等历史文化旅游地研究有待加强。虽然学位论文总体上涉及的旅游地类型较多,但研究的深度以及不同类型旅游地的比较研究有待加强。,从1984年中国第一篇旅游类学位论文问世以来
18、,经过18年的发展,中国旅游类学位论文在选题、研究内容、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案例区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极大推动了中国旅游研究的进展。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影响旅游研究深入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1)由于缺乏学位论文的交流,重复工作较多;(2)由于资料统计口径的差异,比较研究缺乏;(3)由于旅游科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其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相对薄弱,且研究者的专业背景宽广,使旅游类学位论文总体上仍处于“前范式”研究阶段,有关旅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运用常常混淆;(4)由于受宏观机制的制约,学位论文的成果很难应用于区域旅游业开发与指导实践。,六、研究启示,为进一提高旅游类学位论文以及旅
19、游研究的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与旅游业发展,应注意以下工作。(1)加强旅游基本概念体系与基础理论框架的构建与研究。(2)通过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比、出版等活动,加大学位论文交流力度。(3)通过招收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提升旅游研究的综合性,交叉性。(4)进一步拓宽旅游研究的内容,特别是加强旅游主体的研究,加大不同类型旅游地的比较研究。(5)加快西部地区旅游的基础研究,特别是有关西部地区的生态旅游、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旅游规划的研究。,思考题,1、中外旅游研究差异性分析(研究主体、研究主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范式、成果形式等)2、试综述某一旅游研究的进展(国外居民旅游感知/态度研究方法
20、与进展;中外旅游流研究进展与趋势;等),第二讲旅游管理学基础理论与方法,旅游管理学是旅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旅游活动的综合性、旅游产业的关联性,使旅游研究广泛涉及到地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生态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其中区位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场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等为旅游管理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与方法。,区位理论以其与市场选择行为的紧密结合和抽象精炼的表达方式,受到旅游规划师的重视(吴必虎,2001)。区位研究、景观研究与生态研究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要方向(宋家泰,顾朝林,1987)。尤其是二战以来,特
21、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的现代区位研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导作用越来越突出。1.1区位理论概述区位理论(theLocationTheory)最早渊源于古典经济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空间组织优化的理论。自1826年杜能(VonThunen)创立“农业区位论”以来,区位理论迅速发展,经历了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三大发展阶段。古典区位论主要指杜能(1826)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A.Weber,1909)的工业区位论。,一、区位理论,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特点都是立足于单一的企业或工厂,着眼于成本、运费最省(宋家泰,顾朝林,1987),追求单项的区位决策,模型所反映的是静止的
22、、局部的均衡,属于成本指向研究。近代区位论主要有费特尔(FrankA.Fetter)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1924,开创了区位论市场学派的先河)、俄林(BertilOhlin)的一般区位论(1933)、克里斯泰勒(Walter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1933)、赖利(W.Reilly)的市场区分界点理论(1929,1931)、廖施的市场区位论(1940)等,近代区位论立足城市或地区,着眼于市场的扩大与优化,追求宏观静态平衡发展,属于市场指向研究。现代区位论始于二战以后,与古典、近代区位论相比,其研究内容、对象、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空间性、区域性、系统性是现代区位理论研究的主要
23、特征,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等成为现代区位论的基础。,1.2区位与旅游区位区位理论在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巨大进展,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且提出要重视和加强旅游区位理论的研究,但区位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运用还远远不够。1.2.1区位人类进行各种活动,必然要选择各种场所。人类选择活动场所的地点(位置)即为“区位”。区位体现了为满足人类活动,而在活动需求与活动供给之间形成的某种空间联系,而这种空间联系可能是活动需求与活动供给之间竞争、适应的结果。因此,区位选择是活动需求与活动供给双方互动的过程,研究区位必须从两个角度予以分析,特别是
24、由于旅游资源的地域性与旅游者偏好的多样性,研究旅游业区位更强调应从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两方面考虑。,1.2.2旅游区位“旅游”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文化属性是旅游者需求(偏好)多样性的内在原因。“旅游业”的本质属性是经济性,经济性来源于旅游资源价值的置换,旅游资源内涵丰富,从理论上讲具有遍在性特点,但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选择性,因此,“旅游区位”应有两个层次,即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宏观层次是要明确旅游业发展所凭借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先顺序或梯级,微观层次是为了有效利用、置换旅游资源价值、满足旅游者需求而在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商店等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方面的区位选择。旅游区位是旅游景区
25、(点)与其客源地相互作用中的相关位置、可达性及相对意义,可以划分为客源区位、资源区位、交通区位和认知区位4种(孙根年,2001)。,旅游区位研究虽已引起国内旅游学者的关注,保继刚(1997)采用空间集聚与竞争的区位理论,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主题公园的选址等,但旅游区位研究的理论较为薄弱,因此目前应加强旅游区位理论研究:(1)明确旅游区位的含义、类型、研究意义;(2)旅游区位与其他产业区位的比较研究;(3)传统的区位理论与旅游区位理论的关系;(4)构筑旅游区位研究理论体系与方法等;(5)重视区位研究的方法论,在旅游区位研究中要导入计量的数理统计方法、借助行为与知觉科学发展的成果,“扬弃”传统的区位理
26、论的指导意义;(6)结合旅游区域空间竞争研究,突出旅游区位研究特色。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特点决定了旅游消费的“推拉”效应,即旅游者消费行为(空间行为)与旅游地的市场域之间的竞争、适应关系以及不同旅游地的等级、规模与类型等的差异与相似性决定的旅游地“空间竞争”的关系,是旅游区位研究的基础与特色。,1.3杜能环与杜能型旅游资源环杜能农业区位论有严格的假定,杜能环的出现实质上是由于运输引起的区位地租差异所造成的,尽管其理论本身只讨论了产品由产地到市场的运输成本,从单一因子论述成本对布局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缺陷,但其试图揭示围绕城市市场的农业类型,寻找区域集约化经营方式规律,探讨郊区农业空间合理组
27、织的思路是值得借鉴的。王瑛与王铮(2000)结合旅游业发展所凭借的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异质性”的特点,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理论、陈建昌(1988)、P托恩(1988)的研究思路,提出其旅游地边际效用分析模型:式中Tx为游客从“暂住地”到某一旅游地路途往途所需的时间,Ty为游客在旅游地的可以游玩的时间,f为游客的“游行比”,王瑛,王铮认为:凡是旅游业发达、游客量大的旅游点,它的边际效用f1;凡是faij0.8%为二级市场域,到访率0.8%aij0.1%为三级市场域。,3、旅游感应空间模型旅游目的地的引力(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感应空间所决定的。李山等(2001)从新
28、民晚报“天下游”版统计得到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出现频次,以此频次来表征上海市民对国内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感应强度,发现旅游感应强度(S)与感应对象的位序(r)之间并非线性相关,而是存在指数形式的位序强度关系,具体方程为:S=243.583exp(-0.1158r)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型:f(d)=kexp(-0.00129d)式中f(d)为旅游感应强度,k为各省区的旅游资源值,d为上海与各省会城市的间的球面距离。,4、旅游距离衰减模型距离衰减是空间相互作用下的普遍现象。旅游距离衰减现象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客源地居民出游距离衰减和目的地市场引力距离衰减。(1)客源地居民
29、出游衰减模型客源地居民出游衰减是指某客源地居民的出游流量在距离该客源地的不同距离上具有不同的分布概率,距离越近,分布概率越大,距离越远,流量分布可能性越小的现象。有关居民出游率函数关系模型仍未建立。吴必虎(1997)研究了中国城市居民出游率随出行距离变化的一般模式:即一个城市的出游市场37%分布在距城市15公里的范围内,24%的市场分布在15-50公里范围内,21%分布在50-500公里范围内。500公里以外的广大空间,仅分割城市出游市场的18%,其中500-1500公里占12%,1500公里以外占6%。由于各地旅游产品的引力不同,空间上表现出到访率高峰的波动,造成游憩活动空间(Recreat
30、ionalActivitySpace,RAS)的不连续。,(2)目的地市场引力衰减模型理论上讲,目的地的市场空间边界可以无穷大,但从经济学、市场学的角度而言,任何一个目的地的市场空间边界是有限的。由于旅游资源禀赋、旅游设施以及旅游可进入性等因素的影响,目的地的引力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从目的地角度研究引力的衰减模型,对目的地的客流预测与市场营销的意义重大。Taylor(1971)归纳出基于目的地角度的一般距离衰减模式有3种基本模式5种类型:A:一般模式:lnIzabf(dz);当f(dz)=dz时,有指数模型:lnIzabdzB:双对数模式:lnIz=abln(dz)m;当m=1时,有Par
31、eto模型:lnIz=ablndz当m=2时,有常对数模型:lnIz=ablndz2C指数模式:lnIz=ab(dz)m;当m=2时,有平方指数模型:lnIz=ab(dz)2当m=1/2时,开方指数模型:lnIz=ab(dz)1/2上述各式中,Iz为衡量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作用的指标,如客流量等;a、b为系数,其中b为距离函数系数,亦即距离衰减指数;f(dz)为距离函数;dz为距离。,张捷、都金康等(1999)通过对九寨沟来自235个市县客源地的16174名游人资料,以上述5种类型的衰减模式进行相关分析,以观察其拟合状况,发现九寨沟“纯距离衰减模型”类型以Pareto模型为最佳,同时建立了国内第
32、一个距离衰减数学模型:logy=ablogx式中y为游客数/(人口经济水平),人口以万计,经济水平以人均工农总产值计;x为距离。运用引力模型综合考虑人口、经济因子进行分析,其距离衰减的指数函数约为1.84,略小于牛顿引力模型的对应指数;通过对不同份额范围目标市场的引力模型分析,其距离衰减指数值基本稳定,在1.74-1.92之间;将原模型中国民经济总产值由人均值改为总值置入模型中运算,则其距离衰减系数范围上升至2.53.0之间。另外,张捷还指出入游人数、客源地人口和腹地实际人口等的距离累计曲线可有效地揭示旅游地游客群入游行为、吸引力、客源潜力现状及外部客源市场总潜力等的空间结构和分段距离特征,同
33、时几种距离累计曲线的综合比较分析可揭示距离衰减及近距离交通障碍等现象。,5、小结上述模型分别基于客源地、目的地以及客源地与目的地三种研究角度,对客源地旅游者出游规律、目的地市场引力规律以及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关系的规律进行了数学模型的刻画,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但笔者认为有4个方面的问题应加强研究。客源地旅游者出游规律曲线与目的地市场引力规律曲线的“吻合”实证研究。限于资料关系,此研究可从单一客源地(如上海等)与单一目的地(如黄山风景区等)之间市场结构角度着手进行,其结论有利于佐证或修正上述有关模型。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相互作用模型的类型研究。由于客源地、目的地的“质量”表征要素的选取以及“距离”因
34、素指标的选取的差异,客源地与目的地相互作用模型不会相同。上述旅游市场域分析模型与旅游感应空间模型的阻尼系数的差异及说明此点。客源地之间“互流”作用模型与目的地之间“互竞”作用模型研究。旅游区域内旅游中心地与旅游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研究。,2.3旅游者行为的空间模式旅游者行为是指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季节、旅游目的和旅游方式的选择特征,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旅游意识、旅游效应和旅游需求特征(周世强,1998)。国外对于旅游主体(旅游者)的旅游决策过程和空间行为规律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内虽起步较晚,但已取得进展。陈健昌、保继刚(1988)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分析了旅游者在大、中、小三种尺度下不同的空间行为
35、规律,并分析了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吴必虎(1994,1997)对上海城市游憩者的流动行为、上海市民近程出游率与目的地选择行为、中国城市居民目的地选择行为等进行了研究;陆林(1996)研究了山岳型风景区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并与美国黄石公园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进行了比较。文彤(2000)从组团旅游的角度研究了“群体”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规律。,旅游者行为的空间模式反映了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区域尺度旅游行为空间选择模式来看,一般有5种基本模式,旅游者行为的空间模式图,1、单一模式旅游者的大部分旅游活动集中在一个目的地。持该种旅游方式的旅游者一般从住地取捷径直接到旅游地,然后从原路返回。此种模式
36、也可称为“直游式”(DirectRoute)。2、线型模式旅游者选择游览一条线路上的多个旅游目的地,但存在主次之分,主要选择游览的旅游目的地只有一个。3、基地模式旅游者在访问主要目的地的同时也选择访问主要目的地周边的其它目的地,但以主要目的地为基地。持该种旅行方式的旅游者部分路径同直游式,当到达旅游目的地时,他们的旅行路径变成环行,呈周游式,周游结束后旅游者途经来时路径返回住地。基地模式也可称为直游周游式(PartialOrbit)。4、周游模式(FullOrbit)旅游者在既定的旅游区域内环游多个目的地,旅行路径完全成环行。5、短途环游模式旅游者以客源地为中心进行环游。,陆林(1996)从旅
37、游者旅行空间模式,旅游者人口统计学特征(旅游目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层次)以及客源地与目的地距离等三个要素,对比研究了黄山风景区与美国黄石公园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的差异。其主要结论有:旅游者旅行目的单一(如观光),则空间模式简单,以单一、线型模式为主,反之则复杂,以基地、周游模式为主。随着旅游者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的提高,其空间模式趋于复杂,基地、周游模式比例增加。随着旅游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距离增加,单一、线型模式游客比例下降,而基地、周游模式增加。旅游者行为空间模式的研究,对于旅游区域的区际、尤其是区内旅游流的流向、流量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制定旅游区域开发战略、找出区域旅
38、游开发的结点和关键地带、增强区域旅游空间竞争能力等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黄山、黄石公园旅游者行为空间模式比较,资料来源: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地理学报,1996,51(4).直游模式包括上述单一模式与线型模式,直游周游模式类同基地模式,飞行/驾驶模式指旅游者通过飞机完成往返直游式路径,到达目的地后租用汽车旅行的模式。,三、场论理论,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吸引、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吸引与相互作用是因为任何事物周围都充满着场。任一物体都具有作用外界的能量或能力,即场能,同时也受其它物体场能的作用,场的本质也是一种空间相互作用形式。3.1旅游场的基本概念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进行
39、的一切活动中所发生的物质位移,都称做物流。产生物流的人类生产点或居住点称为物流源点。一定区域内,按照某种有序方法连接若干规模不等的源点的物流运动,就构成物流场(王志国,1990)。由于旅游活动表现为旅游者从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往复流动,故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都可视为物流源点,其间的相互作用就构成了“旅游场”。,根据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间相互作用的对象、层次的不同,可将“旅游场”进一步划分为客流场(O场)、资源场(D场)以及客流资源场(OD)场三种。,三类旅游场示意图,客流场是基于客源地角度,分析各客流场源点的场强、场地域结构、场等级等。资源场是基于目的地角度,实际上要解决目的地的引力场问题
40、,由于旅游资源是主要的旅游吸引力所在、场有矢量方向(流入、流出)以及目的地竞争所引起的“场排斥”等三个问题,故称为资源场。客流资源场则综合反映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客源地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城市居民的出游目的地选择、旅游者空间行为、出游距离衰减规律以及出游率空间差异研究等方面,而客源地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十分薄弱。本文认为“客源地”可分为城市客源地(城市居民出游是国内出游的主体)与胜地客源地两种类型,相应地客流场可分为城市客流场与胜地客流场。,城市客流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城市为源点,按照某种有序的联系(出游率或客流量等)同其它城市客流源点之间产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客流运动。一般而言,“城
41、市”之间互为客源地与目的地,是一种特殊的客流场。从经济学意义上考虑,旅游客流在城市间的流动表现为城市区域间的贸易关系,这种贸易关系所反映的“顺差”与“逆差”体现了城市客源地之间的客流场的强弱。从城市客流场源点角度出发,分析城市客流场,有利于明确城市客流集聚场与客流扩散场、客流场核、客流场等级结构与地域结构,为市场营销提供理论依据。胜地客流场是指以该胜地为中转点,再以其为起点向区际、区内四周扩散的客流运动。胜地客流场所产生的客源并非本地居民,而是到该胜地旅游的游客,故胜地客流场的源点为“二手客源地”。二手客源的空间流向与流量反映了旅游区域的空间竞争状况。,旅游场并不等同于物理学中的“场”,其更为
42、社会化与复杂化。一般而言,旅游场具有如下特点:旅游场的场强随着离源点(客源地或旅游中心地)距离的增加,其场强逐渐减弱,这是距离衰减规律在场强空间分布上的反映。由于各种影响场强的变量在地域分布上具有不均匀性,场强的衰减速度、模式各不相同。造成场强空间变化的不均匀性,主要是由于场源点之间的相互干扰和抗衡。了解场强衰减在不同方向上的梯度变化,可以帮助了解游客空间移动方向以及旅游区域空间竞争状态。由于客流运动客观上具有方向,所以旅游场为矢量场。其方向由两源点之间所发生的客流量大小决定,沿客流线指向净流出方向。下图中,场源点D0在D1、D2方向上有净流入,在D3方向上有净流出,在D4方向上流出流入平衡。
43、旅游场同样存在场核、场等级与场结构。,旅游场矢量方向示意图,3.2旅游场的分析方法旅游场的分析可从单一源点的场强、一对源点的位势、多源点的相互作用三个角度进行。1、旅游场的场强分析旅游场强度是旅游场概念的基本描述,也是旅游场对相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力或场效应的基本度量,其公式为:,Eij=QijDij式中,E为旅游场某源点的总强度,Qij为旅游场源点i(i=1)到源点j的客流量(j=1,2,3),Dij为两者间的距离;Eij所表征的是旅游场源点i(i=1)与源点j(j=1)间的平均场强,按照源点i的场强的变化可以画出等场强趋势线,揭示某源点i场强的空间衰减规律。所指的某源点i可以是客源地
44、,也可以是目的地,其与源点j(客源地或目的地)可形成三种作用场的关系。,吴晋峰(2001)在其博士论文中,为合理界定旅游系统的空间边界,提出“旅游流联系强度指数”,即界定为“一定时期内各个客源地到目的地的旅游客流量占目的地客流接待量的百分比”,并得出将旅游流联系强度值1%作为划分旅游系统空间边界的数量指标。实际上,旅游流联系强度指数实为目的地的客源地构成,不能揭示旅游场的强弱。WilliamasandZelinsky(1970)为描述某国或地区对外部旅游流的相对吸引力(场强),提出“相对流入指数”(RAIndex,relativeacceptanceindex)的概念。,式中,RAij为从客源
45、地i到目的地j的游客相对流入量;Aij为从客源地i到目的地j的实际客流量;Eij为客源地i和目的地j的总体期望流量;Ni为客源地i的出游游客总量;Nj为目的地接待的游客总量;N为全国国内总游客量。该指数表明某目的地对客源地产生的相对吸引力是所有国内旅游流的函数,而非某些少数客流的函数(吴必虎,2001),不能说明源点场强的空间变化规律。,张红,李九全(2000)在研究桂林境外游客结构特征,运用“游客接待指数”、“游客转移态”的概念研究了其时空动态模式。游客转移态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流入或流出某地客流强度的定量表达,是游客接待指数和游客转移比重的乘积,其公式为:Sij=aijTi(i,j=1,2
46、,)Ti=(Xi/Xmin)100(i=1,2,)式中,Sij表示第i个目的地流向第j个目的地的游客转移态;aij表示由第i个目的地流向第j个目的地转移比重(转移人次占目的地接待人次总量之比);Ti表示第i目的地接待指数;Xi表示该地接待游客数;Xmin代表基准参照地接待游客数。据此把旅游客流强度分为5个级别,对桂林境外主要市场进行了分析,实际上是基于目的地角度,研究市场地域结构,未明确场强问题。Sij大于100为极强;50-100为很强;20-50为强;10-20为较强;小于10为弱。,2、旅游场的位势分析旅游场的位势是刻旅游场中相互作用的源点的地位或势能差异,可以用来划分各个源点的引力范围
47、或辐射范围。设区域内有源点Di、Dj,称(A)为Dj对Di的相对位势;称(B)为Dj对Di的绝对位势。,式中Qij为源点Dj向源点Di流入的客流量。Qi、Qj分别为源点Di、Dj的客流量。对任意两个源点(如旅游景区(点)之间)来说,Uij在0,1上取值。Uij越大,说明Dj对Di输入的客流越多,Dj对Di的位势越高,反之越低;当Uij=0时,表明两点间没有客流发生,不存在位势;当Uij=1时,表明源点Dj的客流完全输入Di,此时Di称为Dj的附源点。,旅游场位势反映源点间的相互作用力,据此可进一步构造模型对旅游区域(或旅游景区(点)的空间竞争力进行评价。旅游区域的空间竞争力体现在旅游区域的“地
48、位”上,包括两个方面:该区域因其本身具有的实力(如旅游资源、设施与服务的组合等),使其具有本底地位王新生,姜友华(1997)在场论理论在经济客体地位评价中的应用(地理科学,1997,17(3)一文中在对城市地位进行评价时,提出城市“本底地位”与“相对地位”的概念。,在其它旅游区域处产生位势;周围的其它旅游区域也因它们各自具有实力而在该旅游区域处产生位势,(但这种位势有正、负方向之分,同类型为负方向,不同类型为正方向)使该旅游区域获得相对地位。根据场论中有关“点”质量引力势原理,旅游区域的本底地位与相对地位的公式为:,式中,Di为旅游区域i的本底地位,Di为相对地位;Vi为旅游区域i的综合实力(
49、可从资源、设施、服务、区域社会经济背景角度评价),Dj为旅游区域j的综合实力;Rij为旅游区域i、j之间的距离;K为调节系数;m为1时,表示同类型,m为2时表示不同类型。从本底地位公式来看,旅游区域的本底地位与该区域本身的实力和该区域在区域系统内所处的空间位置(区位)成正相关关系,与周围区域实力大小无关。相对地位来看,旅游区域的相对地位与周围区域的实力大小以及所处的区位成正相关关系。根据位势叠加原理,旅游区域的地位是本底地位与相对地位的和,表现为场势消长。,王衍用(1999)认为“一个风景区能否兴旺发达乃至兴旺发达的程度,不仅取决于资源的绝对价值而更取决于资源的相对价值,即取决于风景区在空间位置中与邻近区域资源的组合结构。”同一区域内旅游资源雷同,产生高级别风景区对低级别风景区的抑制,如黄山与齐云山;资源性质互补则相互增强,如青岛与崂山、洛阳与嵩山、西安与华山、都江堰与青城山、黄山与黟县西递宏村等。这两种旅游区域的空间竞争现象可通过上述的旅游区域空间竞争力评价予以定量描述与机理解释。,3、旅游场的场核、场等级结构、场地域结构分析旅游场中各源点间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