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2页 山河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述11.1 项目概况11.2 编制依据11.3 可研的主要内容21.4 主要研究结论21.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32.1 项目建设的背景3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7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83.1 项目选址83.2 建设条件9第四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确定124.1 编制依据124.2 建设内容124.3 建设内容13第五章 总图布局与工程设计方案155.1 总图布局155.2工程设计依据175.3工程设计说明
2、175.4建筑方案175.5 结构方案185.6给排水设计方案185.7采暖系统设计方案205.8供电系统设计方案215.9消防系统设计方案24第六章 环境保护256.1 编制依据256.2 主要污染来源256.3 具体防治措施25第七章 消防277.1 编制依据277.2 消防设计27第八章 节能298.1 设计依据298.2 节能目标298.3 项目消费能源消费情况308.4 节能措施31第九章 项目组织管理及资源配置349.1项目建设组织机构349.2项目资源配置36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3710.1 项目建设进度实施3710.2 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3810.3 项目建设进度38第十一章
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3911.1 编制依据3911.2 投资估算说明3911.3 总投资估算结果4111.4 资金筹措41第十二章 项目招标4212.1 编制依据4212.2 项目招投标基本情况4212.3 招投标基本情况表44第十三章 社会评价46第十四章 结论和建议4714.1 结论4714.2 建议47附件: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2、关于山河镇新建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泽发改发201142)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4、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2、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平面布置示意图 晋城市工程咨询中心 电话 0356-6993
4、763 6993759 49第一章 项目概述1.1 项目概况1、名称:泽州县山河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泽州县山河镇人民政府3、建设性质:新建4、项目法人:郭海军5、项目负责人:郭海军6、建设地址:泽州县山河镇马街村7、项目总投资:368.53万元1.2 编制依据1、泽州县山河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投资保障机制的意见3、晋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草案)4、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计投资19992250号)5、泽州县山河镇提供的基础资料6、县
5、建设部门危房鉴定书7、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1.3 可研的主要内容本可研重点对泽州县山河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工程设计方案、环境保护、节能、消防、投资估算、资金筹措、项目实施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4 主要研究结论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能够有效地解决建设单位专业用房不足和办公条件落后的现状,从而更好地为服务人民群众、增强办事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该项目投资为368.53万元,总建筑面积2194.2m2,建设规模及投资估算合理,建设条件基本具备,项目可行。1.5主要经济
6、技术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建筑面积m22194.22建筑占地面积m2731.43建筑层数层34总投资万元368.534.1建安工程费万元293.954.2其它费用万元47.284.3基本预备费万元27.30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的背景2.1.1区域概况山河镇位于泽州县南部,距市区31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518,东经11245。该镇南北长约17.1公里,东西宽约12.8公里,总面积约218.05平方公里。东与晋庙铺镇相邻,西与阳城县交界,南接河南省济源市、沁阳市,北靠犁川镇、南岭乡。207国道、晋济高速公路穿越境内,纵贯南北。全镇辖57
7、哥行政村,7308户,2.49万人口。境内山高沟深,最高海拨1128米,最低海拨330米。年平均气温10.5,年平均降雨量约为5501000毫米。无霜期约170天。该镇山大坡广,煤铁矿产资源贫乏。经济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有小麦、谷子、玉米、高梁和豆类等。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籽、中药材等。林果产品有核桃、花椒、黄金梨、优质苹果、杏子等。林业生产在全县领先。山河镇空气清新,绿树成荫,著名的山里泉自然风光旅游区,近邻207国道18公里,距市区50公里,是人们旅游、度假、休闲的理想胜地。以山里泉风景区为依托,山河镇政府加大生态旅游业的开发力度,对境内的道宝河石门瀑布、罗河龙洞、龙门大板凳、沁河山水风光
8、、月湖泉大月寺、西土河晋沁抗日根据地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进行了科学布局,合理开发建设,制定了生态旅游业长远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山河旅游品牌。山河镇人民政府位于山河镇马街村,近邻207国道,交通便利,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隶属于山河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有27人。2.1.2 项目提出的背景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是人民政府是依法为公众提供财政、计生、三资服务的机构,同时又是公众了解政府信息、利用已公开现行文件的法定场所。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作为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财政、计生、三资管理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的建
9、设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先后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规范和调整,尤其是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的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并逐步形成网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近年来,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事业迅猛发展,但其的建设现状却不容乐观:全国现有的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有很多是建于20世纪八十年代,建设标准低,设施简陋,空间狭小,许多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已经成为危房,需要新建。2.1.3项目提出的理由山河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始建于1982年,1984年12月竣工后投入使用,该楼总建筑面积为1325.
10、52平方米,其中会议室、楼道等公共服务设施设备用房面积为503.6平方米,办公室用房共有48间,建设之初该楼完全能满足使用。随着山河镇二十多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该楼的“容量”已不能满足机构和人员的“增量”,楼内各单位的专业用房很紧张,影响到正常办公秩序,主要问题如下:(1)无法满足当前工作需要山河镇政府专业用房始建于1982年,由于受当时条件所限,专业用房混乱,没有专门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专业用房。随着政府部门对工作要求的提升和发展变化,现有专业用房已不能满足工作的实际需要,一房多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专业用房、办公用房不同工作同时使用,混乱使用,不利于安全与独立工作,各种问题日益凸现
11、。同时,随着政府财政、计生、三资管理工作的业务量的增多,该政府专业办公条件已远远不能满足服务人民群众工作的需要。(2)年久失修,存在严重安全质量隐患原办公楼结构为二层砖混结构双面楼房,由于建筑材料和年久等因素,整栋楼房内外墙体风化、脱落、开裂,地基下沉严重,楼梯倾斜,门窗变形严重,屋顶开裂、漏水,屋外排水不畅、积水严重,经泽州县建设部门鉴定为D级危房,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机关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目前在现有办公房的基础上,拆除重建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主要表现在:不用重新选址;免除征地费用,费用相对较低;尽快解决机关专业用房紧张状况。有效解决专业用房“容量”不足的问题。因此,中共山河镇委员会
12、、山河镇人民政府联合提出新建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山河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政府作为法律执行机关,其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财政、计生、三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党政机关用房等相关标准,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专业用房的专业性、安全性有着特别的要求。该镇现有办公用房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建筑规模与建筑水平不能满足当前形势下工作业务的需要,制约着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项目建成后,可改善该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工作条件,完善功能配置,从而为山河镇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13、做出积极的贡献。2、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该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条件,树立政府服务当地人民群众的良好形象该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专业用房的建设,将彻底改变其用房互相干扰、影响正常办公和服务秩序的局面。同时,该项目建设能充分发挥各项政府职能作用,有利于政府各部门机关全面开展业务工作,对促进该镇服务人民群众有极好的推动作用,也使得该镇的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在该镇政府在服务当地人民群众过程中更好地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3、项目建设是消除安全隐患的基础保障山河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大楼经泽州县建设部门鉴定为D级危房,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机关工作人员
14、的正常工作,只有拆除重建该项目,才能彻底消除这些隐患。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3.1项目选址可行项目选址于山河镇马街村,近邻207国道,紧邻晋济高速公路交通条件便利。近年来,马街村委对村中道路、给水、排水、通讯设施和居民生活设施进行大力建设,当前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已基本完善。2.3.2项目单位积极推进项目目前针对该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专业用房现状,山河镇党委、镇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对原有专业用房拆除,新建该项目。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3.1 项目选址3.1.1选址的原则1、选址应选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
15、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2、应避开高层建筑的阴影区、地震断裂带、山丘地区的滑坡段、悬崖边及崖底、河湾及泥石流地区、水坝泄洪区等地带;3、架空高压输电线、高压电缆及通航河道等不得穿越建设区;4、选址在远离易燃、易爆场所,不应设在有污染腐蚀性气体源的下风向;3.1.2项目选址根据泽州县山河镇总体规划要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建设用地规模和项目选址的原则,结合泽州县总体规划,确定泽州县山河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选址在原泽州县山河镇人民政府办公楼旧址处,位于山河镇马街村,近邻207国道,紧邻晋济高速公路交通条件便利。该项
16、目占地731.4平方米。3.2 建设条件3.2.1自然条件1、气象该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大陆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具体气象参数如下:年平均气温 11.0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 -9.4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 31.2年平均相对湿度 63%频率最多风向 西北风年平均风速 2.2m/s最高风速 23.0m/s年总降雨量 617.9mm日最大降雨量 176.4mm最大冻土深度 43cm最大积雪深度 21cm基本风压 0.45KN/m2基本雪压 0.30KN/m2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以上气象条件,使项目建设和使用能够适应上述气候特点。2、地形地貌泽州县位于太行山南端,西北部丘陵型地貌,
17、中部地势平缓,地貌类型以盆地为主,整体走势偏高,项目所在场区为原山河镇政府内,地势基本平坦。3、地质该项目场区目前已做地质勘察,可研建议在初设时做好工程地质勘察,以取得详细、准确的地质资料,确保工程安全实施。4、地震烈度根据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发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分图和山西省抗震办公室编制的山西省抗震设防烈度图有关资料,晋城地区内地震烈度为7度(30年超概率10%),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设计地表分组第三组。3.2.2公用工程条件1、供水供水水源为泽州县山河镇原供水管网,本项目给水系统由给水干管,支管,户前管组成,呈枝状布置。生活和消防合用一套给水系统。2、供暖项目热源为原镇政府内集
18、中供暖,可满足项目供暖的需要。3、供电项目供电为电力公司供给,由原有的供电电力接口接入,可满足本项目用电需要,电源充足可靠。4、通讯、电信工程泽州县通讯网络已覆盖到项目区,电视,电话线由附近电信电缆引入,项目区各楼电话,电视电缆可沿楼架设,电话可直接从电话交接箱引入电缆由电信局就近接入即可。5、交通条件拟建场地位于山河镇马街村内,交通方便、便于利用,周围配套设施基本齐全,能够满足项目的交通需要。场地周围未有高压输电线。第四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确定4.1 编制依据1、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计投资19992250号)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3、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4.2 建设内
19、容山河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房屋建筑主要包括财政用房、计生用房、三资管理综合服务用房等主要功能用房组成。4.2.1 现有规模山河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始建于1982年,1984年12月竣工后投入使用,该楼总建筑面积为1325.52平方米,其中会议室、楼道等公共服务设施设备用房面积为503.6平方米。山河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人员编制27人,由于该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管辖范围总数每年递增,区域范围不断扩大,因此该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工作范围也不断扩大,要求人员编制逐年增加。建设之初该楼完全能满足使用,但随着山河镇二十多年经济和社
20、会的发展,该楼的“容量”已不能满足机构和人员的“增量”,楼内各单位的专业用房很紧张,影响到正常办公秩序。迫切需要新建该项目。4.2.2 专业用房职能划分山河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专业用房具体职能划分为:(1)财政方面:粮食直补结算中心、计财用房、农财用房、预算用房、综合室、采购室、监督室等;(2)计生方面:社会抚养费征收窗口、人口流动站、手术室、药具用房、统计用房、科技用房、宣传教育用房等;(3)三资管理综合服务方面:农村财务结算中心、三资审批结算中心、档案用房、会议室等。4.3 规模确定该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专业用房具体专业技术用房的内容和使用面积确定如下表3-1表
21、3-1专业用房基本面积指标序号种 类使用面积(m2)建筑面积(m2)1财政442.92738.21.1粮食直补结算中心901501.2计财用房49.8683.11.3农财用房49.8683.11.4预算用房54901.5综合室93.36155.61.6采购室60.36100.61.7监督室45.4875.82计生517.98863.32.1社会抚养费征收窗口90.3150.52.2人口流动站901502.3手术室901502.4药具用房74.58124.32.5统计用房59.1698.62.6科技用房45752.7宣传教育用房68.94114.93三资管理服务中心355.62592.73.1农
22、村财务结算中心901503.2三资审批结算中心97.21623.3档案用房60.42100.73.4会议室1081804合计1316.522194.2注:建筑使用系数为0.6。综上所述,山河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服务中心专业用房建设项目总建设规模2194.2 m2。第五章 总图布局与工程设计方案5.1 总图布局5.1.1布置原则1、符合山河镇的城镇规划要求。2、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3、切实提高专业用房的利用率。4、科学合理、节约用地。5.1.2布置具体要求1、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平面布局力求各功能区既相对独立,可与其他功能相近的项目联合建设,但应有独立的管理区域;2、建
23、设使用、观赏并重的景观绿化系统。绿化和景观系统要具备较好的室外交流、休闲、观赏功能。3、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建筑应根据功能要求和工作流程合理布局,做到基本功能完善、流程便捷;4、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建筑用地应根据建筑要求,合理确定总平面规划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应节约使用土地,并优先利用社会公共资源;5、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应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6、该项目内的出入口应与场区内已有道路相连接,符合消防和疏散要求;7、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内外均应该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要求进行无障碍设计,标识指示系统清晰明确;8
24、、该项目对外服务的车库(场)建设应符合当地规划条件的要求,宜将车库(场)设置于地上。5.1.3总平面布置按照节约土地、因地制宜和方便群众的原则,山河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服务中心专业用房选址于山河镇政府院内,项目总用地面积731.4m2, 其中专业用房位于场区中部,坐北朝南,专业用房东部和北部为原有附属用房,场区北部作为停车场。场区出入口位于场区西南部。5.1.4交通组织交通为场区原有的交通组织。5.1.5室外配套设施(1)用电由场区内原有电网接入,室外供电线路总长约15m。(2)采暖从场区内原有热管网接入,主管线沿规划建筑空地处设置,设支管接入拟建建筑中,室外采暖管线总长约30m。(3)给水
25、管从原场区供水管网接入,在建筑空地处设置,总长约20m。(4)消防用水为场区供水管网接入,消防管线沿道路空地设置,设置100立方米消防水池一座。5.2工程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5.3工程设计说明1、工程设计内容山河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包括: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主楼及部分室外配套工程。2、工程设计范围山河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工
26、程相关建(构)筑物的建筑、结构、给排水、通风、电器等专业设计。5.4建筑方案山河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服务中心专业用房总建筑面积2194.2m2,建筑占地面积731.4 m2,为地上三层,层高3.6米,建筑高度11.25米,室内外高差0.45米。该项目专业用房以两部楼梯作为垂直交通的方式。外墙刷防水涂料饰面;内墙、及顶棚刷仿瓷涂料;屋面为混凝土平屋面,SBS卷材防水,外墙及顶棚做聚苯板保温层。5.5 结构方案5.5.1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混凝土结构设计
27、规范(GB500102002)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5.5.2 结构设计方案山河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服务中心专业用房建筑使用年限50年,结构等级为二级。该项目主体结构采用框架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梁、板、柱均采用混凝土现浇、混凝土标号选用C25、C30,钢筋等级采用I、II级。5.6给排水设计方案5.6.1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5.6.2设计范围1、室内生活给水工程2、室内生活排水工程3、室外管网配套工程5.6.3给水系统1、建筑生活用水量指标:办公、生活用水: 100L/日人绿
28、化用水: 2L/m2日2、用水量项目总用水量为2.86m3/日,用水量如下表所示:建筑名称用水量(m3/日)建筑名称用水量(m3/日)项目主楼2.7绿化用水0.16项目供水由原场区自来水网接入,可满足项目用水的需要。3、室外给水系统设计项目室外给水管网成枝状布置,给水管道管材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给水管线由原场区供水管网接入,送入各用水点。4、室内给水系统的设计项目区内给水管采用聚丙烯管(PP-R)及相应管件,建筑室内供水由室外供水管网直接供入,室内给水系统成枝状布置,采用单向供水,供水管采用PPR管,根据项目区的具体用水量、合理布置系统,保证室内最不利供水点压力在为300350KPa,该项目场
29、区为300350KPa。5.6.4排水1、山河镇财政、计生、三资管理服务中心日常污水排水量的确定该项目每日总排水量估算为1.89m3。2、室外排水系统设计项目排水系统包括生活排水和雨水排放系统。室外排水体制采用生活排水和雨水分流的形式,排水经分别收集后排入原场区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室外排水系统布置,根据各支管排水量大小及坡度合理选择管径,室外排水管采用柔性铸铁管,雨水重力流管道按满流设计,道路雨水排除方式采用地面暗沟式,在管道方向转折处,方向转折处、管道交汇处等地方设置检查井及其它附属设施。3、室内排水系统设计该项目室内排水体制采用生活、办公污水与废水分流的形式。室内排水系统采用单立管升顶排水
30、系统,污水管采用PVCU管。粪便污水经原场区化粪池沉淀处理后,排入该项目室外污水管网。4、雨水排放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采用普通外排水系统,雨水在室外汇集后排入室外雨水管网。雨水系统采用UPVC排水管,雨水斗采用金属雨水斗。5.7采暖系统设计方案5.7.1采暖设计1、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设计范围项目供热设计3、设计参数(1)室内温度参数:20(2)室外温度参数:-8(冬天)4、采暖负荷计算建筑物名称采暖单位面积指标(W/)建筑面积热负荷(KW)专业用房602194.2 m2131.7总热负荷13
31、1.7项目总热负荷为:131.7 KW。5.7.2采暖系统设计 项目采暖系统由项目区内原有锅炉房接入。室外系统根据每根采暖分枝管道合理划分供热范围,使得项目区内各用热负荷基本平衡,避免出现供热失衡。室内采暖系统为散热器采暖,采用上供下回双管制系统,供热由原办公楼室外供热管网接入。5.8供电系统设计方案5.8.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034-2004)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5.8.2设计范围
32、该项目的供配电、照明、电话、火灾报警等。5.8.3负荷计算及变压器容量用电负荷计算建筑物名称单位用电指标建筑面积使用系数用电负荷(KW)专业用房60w/ m22194.2 m20.8105.3总用电负荷105.3项目总用电负荷为105.3KW。5.8.4供电系统设计项目区内建筑按三级负荷供电,变压器高压接线一侧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供电由高压供电线路接入项目区箱式变压器,楼内低压配电由低压配电室接入,低压接线系统采用树干式。建筑内低压配线由竖井放射式供给各层用电负荷,消防设备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配电线路和控制回路按防火分区划分。5.8.5照明设计1、照度标准建筑物名称照度标准值(LX)专业用房3
33、002、照明灯具:照明采用节能型普通荧光灯具,道路照明采用白炽灯或金属卤化物灯具,应急照明采用白炽灯或可以瞬间点燃的荧光灯具。3、照明系统的设计:照明系统设计包括室内照明设计,室内照明和室外照明分开设置。道路照明设计为原有场区照明,在此不做单独设计。该项目内照明线路采用单相交流220V三相四线制,每个回路设保护措施,每个照明装置设单独的融断保护。照明设计要充分考虑节能,优选节能灯,建筑内荧光灯单灯功率因数不小于0.9,气体放电灯功率因数不小于0.85,建筑内照明配电箱的负荷电流差不超过30%,室内照明均匀度不低于0.7,在项目的楼梯间、配电间、消防控制室、疏散走道等处设置应急照明,疏散用应急照
34、明照度不低于0.5LX,其余照度满足正常照度要求。在疏散走道或安全出口等处设灯光疏散照明。5.8.6导线敷设供电系统采用电缆敷设,在三相四线制线路中采用四芯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电缆线路的敷设考虑建筑物的位置,选择最短线路,采用直接埋设。电力及照明线路采用导线穿管沿墙及屋顶敷设,垂直引上及引下线路均在电气竖井内采用电缆沿桥架敷设或采用插接式母线敷设。5.8.7防雷与接地项目区内建筑按三类防雷进行设计,屋顶防雷利用建筑物基础做自然接地系统,屋顶避雷网网格间距不大于2020m。利用建筑物内柱、梁及基础内主筋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将避雷带与建筑物基础作可靠连接,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4,如
35、果达不到此要求增加人工接地装置。低压配电系统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均与保护线连接,能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入同一个接地系统当中,接地系统采用TNS系统。建筑物内的信息系统采用单点接地方式。5.9消防系统设计方案消防系统按一级保护对象进行火灾报警与控制的设置,设置消防控制室,消火栓按钮安装在消火栓箱内,专业用房内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其它楼设手动报警按钮、消防电源电话、声光迅响器及火灾显示盘。报警控制线路在电缆竖井内沿桥架敷设,屋顶穿管部分沿现浇层敷设,其余部分穿管沿墙暗敷或在吊顶内敷设。火灾报警控制系统采用BVR25mm2导线作为接地线,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及穿管导线做好接地保护。第六章 环境保护6
36、.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年11月29日3、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4、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 (GB1252390)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6.2 主要污染来源1、悬浮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施工期间各种建筑材料的运放及地面土石方挖掘造成的二次扬尘危害;运行期主要是垃圾产生的烟尘。2、废水:施工期来源于建设污水、污垢;运行期来源于生活用水办公及废水。3、噪声:主要由施工期间各机电设备产生。4、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施工期间的废弃建材和运行期的垃圾。6.
37、3 具体防治措施1、对施工建材的运送、土石方挖掘场地要及时撒水降尘,增加空气湿度;2、施工污水经沉降合格后,排至室外临时污水管网;运营期生活废水经场区出水管网统一排至城市下水道;3、施工设备尽量选用环保型低噪机械,最大程度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同施工阶段噪声限值如下表: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dB(A)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5、垃圾按指定地点文明存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6、废弃物及废水由专人收集,定期运至镇垃圾处置中心处理;7、尽可能增加绿化面积,通过植物的净化、
38、过滤作用进一步消除各污染物造成的环境破坏。项目建设还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的“三同时”制度,确保各类污染物的达标排放。第七章 消 防7.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7.2 消防设计7.2.1消防给水及管道设计1、消防水源消防用水来源为原场区内消防水源的市政供水管网,项目区内同时火灾发生次数按一次计算。 2、消防用水量项目消防用水量如下表所示:建筑物名称室内消防用水
39、量(L/S)室外消防用水量(L/S)专业用房15257.2.2室外系统项目区消防给水系统采用消火栓系统,室外消防系统采用低压制,室外给水管网成枝状布置,消防供水由场区消防水池供入,设置室外消火栓,消火栓采用地上式,沿建筑物周围均匀布置,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7.2.3室内系统室内消防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系统设置高位水箱,水箱容积为18m3,出水管径不小于80mm。室内供水系统成水平状布置,建立自动喷淋设施,该项目专业用房外侧设消防水池,容积为100 m3。7.2.4消防系统其它设计该项目区内沿建筑物周围设置环形消防通道,建筑之间的距离按最小6m设计。第八章 节能8.1 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
40、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2、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2005)建设部令第143号3、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4、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6、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93)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8、固定资产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第6号令9、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节能和合理利用能源政策的有关规定及标准8.2 节能目标能源是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供应一直十分紧张,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建筑能耗包括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
41、30-40%,建筑节能是整体节能工作的重点,搞好建筑节能工作对节约能源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措施。国家发改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确定“十一五”期间,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8.3 项目消费能源消费情况本项目消费能源主要包括专业用房办公、生活用水和绿化浇灌用水、照明用电力和采暖用热力,各种能源消耗情况如下:1、供水总用水量为2.86 m3/d,年用水量为0.1万吨,折标煤系数为0.0857kgce/t,折标煤0.09tce。2、热力项目总建筑面积2194.2平方米,供热指标按60W/m2确定,热力管网损耗按10%确定,则采暖用热负
42、荷0.14MW,采暖期120d,项目年用能量为:0.14MW3600s/h24h/d120d=1451.52GJ折标煤系数0.03412tce/GJ,折标煤49.53tce。3、供电该项目供电指标按60W/ m2确定,用电负荷为105.32KW,年用电量为92.26万度,用电折煤系数1.229tce/万度,折标煤113.39tce。各项能源使用情况如下表。能源种类用能量折标煤当量值tce%水0.1万t0.090.06热力1451.52GJ49.5330.38电力92.26万KWH113.3969.56合计163.01100该项目年耗能折合标煤为163.01tce8.4 节能措施8.4.1热工设计1、合理确定建筑朝向,将大部分建筑布置为南北朝向;2、项目所在地区属寒冷地区,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应小于等于0.40,尽量减少建筑物外维护面积,以达到节能目的;3、采用聚苯板保温层,加强屋面保温;4、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如粘土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砌块,同时加强墙体保温,降低墙体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5、控制窗墙面积比,减少窗的散热量。档案馆每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均控制在0.70以内,考虑室内通风要求,外窗开启面积大于窗面积的30。8.4.2采暖节能设计1、楼体内设计集中采暖系统时,管路按南、北向分环供热原则进行布置并分别设置室温调控装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