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装订线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绪 论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古老而永远充满生命力的行业,“机械制造工艺”和“机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性环节之一。这次设计是我们在学习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和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对所学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也是我们大学的全部所学的考察。就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处理生产工艺问题的能力,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机床夹具设计的方法,从而进一步巩固有关的理论知识,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好基础。当然,无法期
2、望通过一次毕业设计就成为合格的工程师,但起码可以籍此领略机械设计专业的大概,为今后参加工作打好基础。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评申老师给予指正。第1章:零件工艺的分析1.1零件的分析1.1.1 零件作用的分析题目所给的零件典型零件的一种连杆。连杆在机械运动中起着传递动力和连接运动的重要作用。其在各类机械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车辆的转向连接处、起重机的推杆等等,而且他还可以承受一定的拉力,具有良好的平均载荷的能力。连杆的截面积很小 但是,却可以传递很大的力,且加工简单,因此,在传递动力的场合大多选用连杆机构。1.1.2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连杆结构总共有两类加工表面。现分述如下:(
3、1)两连接头处的平面,即图中尺寸8和尺寸14两个厚度以及期间的距离11-0.150 都是在加工两端面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的。其中尺寸线都出自小端的一边可以将该面作为端面加工的基准从而对与其相联系的相关尺寸进行控制及验收。(2) 两个主要受力面即两个7.94+0.0160的孔,两个孔是本零件的关键尺寸,和其位置尺寸39.50.1需首要保证的。以它们为基准加工其他部分才能保证本件的正确性。再就是三个润滑孔1、2.5、3.7和M3.50.35-6H。由以上分析知道:对于这两组加工面而言,可以先半精加工其中两个7.94+0.0160的面,找到该零件的精基准,然后借助于专用的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和打润滑孔,
4、从而保证它们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1.2 工艺规程设计1.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200,零件为连杆用来承受一定的拉压力并且受变换的载荷,再者考虑其生产纲领为大批大量,而且它的内外形状亦非太复杂,而且外型尺寸不大。故选用金属型浇注成型,其大体形状铸出,这对节约成本,保证质量也是有利的。第2章:拟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2.1 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只分,通常先确定精基准,然后确定粗基准。2.1.1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应重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特别是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来考虑,同时也要考虑到装夹方便,夹具结构方便。选择精基准应遵循下列原则:“基准重合”原则 即应尽可
5、能选用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基准统一”原则 即应尽可能选择加工工件的多个表面时都能使用的一组定位基准作为精基准。这样就便于保证各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避免基准变换说产生的误差,并能简化夹具的设计制造。“互为基准”原则 当两个表面相互位置精度以及他们自身的尺寸与形状精度都要求很高时,可以采取互为基准的原则,反复多次进行加工。“自为基准”原则 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再加工时就应尽量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而该表面与其他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则有先行工序保证。2.1.2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主要影响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
6、,以及加工表面的余量分配。选择粗基准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应以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如果工件上由很多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以其中与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必须首先保证工件上的某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则应选择该表面作为粗基准。 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尽量平整光洁,不应有飞边、浇口、冒口等缺陷。 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2.2 加工路线的拟定拟定机械加工工序,要依照“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加工连杆零件的原则。必要的热处理、检验等辅助工序安排在各加工阶段之间。加工阶段的划分(1) 粗基准的选择 按有关原
7、则(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该以不加工表面做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不加工表面时,则应该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现取宽度为8处的一端为粗基准定位。(2) 精基准的选择 按照有关的精基准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可靠方便原则)由基准重合原则取宽度为8的7.94+0.0160的中心线为精基准定位。工艺规程的设计:本零件的加工有内孔、端面、外圆以及螺纹材料为HT200,针对本零件现对各个加工面选择如下的加工方法:1、7.94+0.0160 mm的内孔面,经查7.94H7上偏差+0.015下偏差0与本要求差0.001,对于一般的机械传动可以忽略这点误差,将其
8、表面粗糙度定为1.6,这在一般的配合面中也足够使用,针对这种小孔径,无法用车、镗的方法实现,故此处可选择先钻孔然后在精铰的方法;2、两头的四个端面 端面加工一般的选择是铣削或者车刨削,这里本零件的加工端面非常的小,铣削或者刨削加工端面的优点难以发挥,故本处选用车削的方法,因其两面必定与其他表面接触、配合,所以定其表面粗糙度值为6.3,以满足一般表面的相互作用;3、外圆止口10台阶 对于外回转表面我们选择的加工方法一般是车削。本工位尺寸输未注公差,可选择粗车,表面粗糙度值取12.5。4、1、2.5、3.7等孔 考虑这些孔的作用是润滑孔其位置和尺寸精度的要求并不高,可用钻床一次钻出,表面粗糙度值取
9、12.5。5、螺纹孔M3.50.5-6H 螺纹很小且深度也很小,可以考虑手工攻丝。制定工艺路线:由于大批大量的生产,故采用专用的夹具及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以降低成本。(1) 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 1 粗车大头端和小头端4个端面;工序 2 钻内孔7.94;工序 3 精车大头端和小头端4个端面,车外圆10;工序 4 钻2.5、3.7孔;钻1孔;结论为期三个月的毕业设计结束了,在本次设计中,我查了大量的资料,在网上也搜索了很多相关的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等内容,在我设计困难的时候,我得到了我的导师和多位院里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同学们也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启发,因此,我的设计与老师同学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10、在这里,我对帮助过我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真挚的感谢。 我的课题题目是:小连杆的工艺规程和专用夹具设计。这是我第一次全方位的对所学科目的运用。从中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也学到了很多的处理生产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我觉得本次毕业设计对我而言,非常重要。既是对我大学三年的学习总结,也是为以后在工厂工作打下基础。在本次设计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本次设计,学习了新的知识,很感谢学校为我创造这个学习设计的机会。本次设计中,我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在此,对所有机械书籍的作者表示感谢。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不可能完成我的毕业设计。由于我的知识有限,而且设计中实际生产的知识,因此,有很多缺点和
11、错误,希望答辩时专家和老师们能给我指出,对此表示感谢。致谢: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们将设计主要分为两大部分进行:工艺编制部分和夹具设计部分。在工艺部分中,我们涉及到要确定各工序的安装工位和该工序需要的工步,加工该工序的机车及机床的进给量,切削深度,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该工序的夹具,刀具及量具,还有走刀次数和走刀长度,最后计算该工序的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和工作地服务时间。其中,工序机床的进给量,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需要计算并查手册确定。在夹具设计部分,首先需要对工件的定位基准进行确定,然后选择定位元件及工件的夹紧,在对工件夹紧的选择上,我用了两种不同的夹紧方法,即:粗铣下平面用的是螺钉压板夹紧机构,粗
12、铣前后端面时用的是气动夹紧机构,两种方法在生产中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但都广泛运用在生产中。然后计算铣削力以及夹紧工件需要的夹紧力,这也是该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对大学三年所学的知识有了一次全面的综合运用,也学到了许多上课时没涉及到的知识,尤其在利用手册等方面,对今后毕业出去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在这次设计当中,指导老师XXX老师在大多数时间牺牲自己的宝贵休息时间,对我们进行细心的指导,我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老师,您辛苦了!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基本完成了毕业设计的任务,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但是,我知道自己的设计还有许多不足甚至错误,希望老师们能够谅解,谢谢!参考文献
13、1 邹青 主编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8 2 赵志修 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学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4,23 孙丽媛 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12 4 李洪 主编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0,125 邓文英 主编 金属工艺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6 黄茂林 主编 机械原理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77 丘宣怀 主编 机械设计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8 储凯 许斌 等主编 机械工程材料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7,129 廖念钊 主编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北京: 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0,110 乐兑谦 主编 金属切削刀具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1211 李庆寿 主编 机床夹具设计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3,412 陶济贤 主编 机床夹具设计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6,413 机床夹具结构图册 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3,714 龚定安 主编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陕西:陕西科技出版社,1981,715 周永强等 主编 高等学校毕业设计指导 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2,12共 页 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