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ZD01 为改善环境卫生,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清洁卫生要求。 场地做到每天一小扫,周末大扫除,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脏东西,不准乱扔乱倒垃圾,随时保持清洁卫生。 二、生产场地要求。 1、各种原材料、工具堆放有序,场地、设备保持清洁卫生; 2、通道不能堆放杂物,确保人流、物流畅通; 3、卫生设施保持完好; 4、任何设备上严禁堆放零件及其它杂物; 5、交接班前必须做好设备周围的环境卫生,不得有积油和其它杂物。 三、库房要求。 1、产品入库前,出库后必须对库房进行清扫; 2、随时保持库房清洁卫生,做好防尘、防蝇、防鼠、防虫等工作。 (二)从业人员健
2、康卫生管理制度ZD02 为提高从业人员个人卫生意识,对个人卫生要求进行控制, 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一、从事食品加工的人员每年做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食品加工。二、新进作坊的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加工。三、生产人员进入车间前,必须更换专用工作服、帽,并穿戴规范整洁,头发必须藏于帽内,不得外露;出车间须换下工作服、帽。 四、直接接触食品的加工人员必须戴口罩。 五、进入车间工作人员,不得携带任何私人物品,不得染、留长指甲,不得化妆和配戴首饰。 六、进入车间前,必须认真洗手、消毒。 七、生产加工人员手部有明显外伤,不得直接从事食品加工。 八、车间内不得有随地
3、吐痰、挖鼻孔、掏耳朵等不卫生行为。 九、清洁度不同的生产区人员不得相互串岗。 十、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食品卫生教育和培训。 (三)原辅材料进货查验管理制度ZD03 为采购验证原辅材料,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根据生产需要采购原辅材料,采购时应向供货方索取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等资料。 二、对每批原辅材料、包装物等外购件均应按要求经验收合格后方能入库,并建立相关档案记录。 三、发现不合格的原辅材料,不能投入生产使用。 四、若发现原辅材料质量有问题进入生产环节的,应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五、进货查验记录内容。 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
4、等内容。 六、记录的保存。 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四)生产工艺过程管理制度ZD04 为实施生产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特制 定本制度。 一、生产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应按工艺要求进行加工。 二、原材料必须根据工艺要求投入使用。 三、使用合适设备和工具进行生产,并保持适宜的工作环境; 四、生产流程保持合理。 1、保证原辅材料和半成品不会出现交叉感染; 2、保证原辅材料和成品不会出现交叉感染; 3、保证半成品和成品不会出现交叉感染; 五、发现不合格的原辅材料,不能投入生产使用。 六、发现不合格的半成品,必须按要求处理,不能流入下一道工序。 七、发现不合格的成品,必须按要求处理,不
5、能出坊销售。 (五)食品出坊检验管理制度ZD05 为规范食品出坊检验要求,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一、感官检测。 对食品感官涉及到的形态、颜色、香气、滋味、异物等进行 评价,防止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 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出坊。 二、净含量检测。 使用符合测量精确度要求的计量器具,对每批出坊食品进行净含量检测,确保出坊食品净含量符合相关要求。 三、标签检测。 对标签进行检查,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许可证编号或备案号、产品名称、配料、生产者、生产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基本信息完整无误,内容清晰、易于识别。 (六)销售记录管理制度ZD06 为追溯
6、销售后的产品去向,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一、销售记录内容。 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 二、销售记录填写要求。 1、字迹清楚,内容真实、完整、详尽,不得使用铅笔填写; 2、填写及时、准确,不得提前或者错后填写; 3、不得随意撕毁或者任意涂改,确实需要更改时,须在错处划一横线,在其旁边重写,签上姓名、日期,并盖章; 4、签名或盖章须填全名,印章须清晰可辩; 5、填写时计量单位必须统一; 6、不同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以及不同规格的产品,在记录及单据的填写时,必须分开填写。 三、记录的保存。 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七)不合
7、格品管理制度ZD07 为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销售,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特制定本制度。 一、进货不合格品的处理。 对进货查验发现的不合格原辅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 处理并记录,不得投入使用。 二、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处理。 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半成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并记录,不得流入下一工序。 三、不合格成品的处理。 出坊前发现食品腐败变质等现象的,立即对该批成品进行销毁并记录,绝不允许出坊销售。 四、已出坊后发现不合格品的处理。 对于已出坊后发现的不合格品,立即进行召回,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并记录。 五、不合格品记录内容。 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或生产日
8、期)、处理方式、 处理日期等内容。 六、记录的保存。 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八)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ZD08 为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一、采购食品添加剂时应认明包装标签上“食品添加剂”字样,并索取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及合格证明等材料,验收合格后入库。 二、使用添加剂目的在于保持和改进食品营养质量,不得破坏和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 三、不得用于掩盖食品的缺陷(变质、腐败)或粗制滥造欺骗消费者。 四、使用添加剂在于减少食品消耗,改进存储条件,简化工艺等目的,不能因使用了添加剂而降低良好的加工措施和卫生要求。 五、添加剂必须严格按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
9、准规定使用,不得擅自扩大使用范围和加大使用量。 六、食品添加剂应由专人专柜保管,做好使用记录。 七、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内容。 产品名称、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食品添加剂名称、使 用量、使用人、使用日期等内容。 八、记录的保存。 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根据我公司201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一、目标值:1、
10、全年人身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轻伤人数为零。2、现金安全保管,不发生盗窃事故。3、每月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到位。4、安全培训合格率为100%。二、本单位安全工作上必须做到以下内容: 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模范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发布与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相抵触的指令,严格履行本人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制在本单位全面落实,并全力支持安全工作。 2、保证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本单位内全面实施,并自觉接受公司安全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当“安全与交货期、质量”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
11、一的原则。 4、参加生产碰头会时,首先汇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问题落实情况;在安排本单位生产任务时,必须安排安全工作内容,并写入记录。 5、在公司及政府的安全检查中杜绝各类违章现象。 6、组织本部门积极参加安全检查,做到有检查、有整改,记录全。 7、以身作则,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对发现的各类违章现象负有查禁的责任,同时要予以查处。 8、虚心接受员工提出的问题,杜绝不接受或盲目指挥;9、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提出整改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并填写事故登记表,严禁隐瞒不报或降低对责任者的处罚标准。 10、必须按规定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和新员工上岗教育;11、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十六项禁令,保证本单位所有人员不违章作业。 三、 安全奖惩: 1、对于全年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生产现场管理规定和工作说明书进行考核奖励;对于未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2、每月接受主管领导指派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