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旱地紫叶莴笋平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998288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旱地紫叶莴笋平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旱地紫叶莴笋平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旱地紫叶莴笋平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23年第10期总第663期永登县地处陇中北部,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290 mm左右,而蒸发量高达1 879 mm,是降水量的67倍。海拔1 7003 600 m,年日照时数2 659 h,年平均气温为仅5.9,平均无霜期121 d。阳光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是兰州市高原夏菜生长的理想场所之一。其西北部二阴地区年降水量300425 mm,年均气温仅-2.05.5,78月气温18 左右,气候冷凉,土壤肥沃,有效土层有机质含量高,特别适合冷凉性蔬菜的生长。自2000年永登县种植高原夏菜娃娃菜以来,高原夏菜种植面积逐年递增,2021年种植面积达10 600 hm2左右,

2、其中紫叶笋种植4 000 hm2左右,约占高原夏菜播种面积的37.7%,产值达75 000195 000元/hm2,纯收入45 000150 000元/hm2,仅红笋一项全县年产值超3.6亿元,是全县农业生产中收益最好的产业之一。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永登县二阴地区种植的紫叶莴笋更是纤维少、耐贮存、皮薄肉嫩、香脆可口,畅销江浙及广东等东南沿海一带,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永登县二阴地区降水量偏少,旱情严重,自然降水往往不能满足紫叶莴笋在生长后期对水分的要求,严重影响产品品质。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膜下滴灌模式的普及,为解决水资源匮乏与蔬菜生长关键时期需水量大、降水量小的

3、矛盾,根据武胜驿镇10多年来的种植经验以及二阴地区山旱地浇水困难的实际,总结出了紫叶莴笋平作膜下滴灌节水栽培模式,相较传统的垄膜沟灌具有明显的节省劳力、节约灌水、降低成本、减轻病害、减少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操作简易、收获后整地方便、适应地域广的优点,较传统垄膜沟灌种植模式节约用水约1 500 m3/hm2,效益提高1 350元/hm2,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栽培技术简述如下。平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简介平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是改传统起垄半膜覆盖、垄上双行栽培和双垄全膜覆盖、垄沟单行栽旱地紫叶莴笋平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李治海,童永贞,王国宏,王佳(甘肃省永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甘肃 永登 730300)摘要:在永登县高原夏菜垄膜沟灌、三垄三沟种植模式的基础上,为解决水资源匮乏与蔬菜生长关键时期需水量大的矛盾,本文总结出了旱地紫叶莴笋平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包括地块选择、茬口安排、整地施肥、覆膜铺带、品种选择、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旱地紫叶莴笋平作膜下滴灌栽培模式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旱地;膜下滴灌;紫叶莴笋;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3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97(2023)10-0020-04作者简介:李治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基金项目: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永登县紫叶莴笋配方施肥关键

5、技术研究与示范”(2022-2-41)。收稿日期:2023-07-12-21-培1为平作、全膜覆盖、膜下双行滴灌、膜上4行栽培。该方法打破大多数蔬菜传统种植需要起垄播种的常规,改起垄为平作,改半膜为全膜,改垄上或垄沟种植为平作种植,改垄沟浇水或垄沟集水为膜下双行滴灌,改垄上双行种植或垄沟单行种植为膜上4行种植。该技术采用“一膜双带”机械覆膜法,选用加厚黑色地膜,由农用四轮拖拉机牵引覆膜铺带一体机直接覆膜铺带,膜上自动纵向覆土,不需单独压土腰带(图1)。该模式能够满足蔬菜需水和需肥关键时期水分供应和养分补给,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确保生产的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起到抗旱、保墒、增产、节本

6、、增效的目的。该技术适合水资源缺乏、蔬菜生长关键时期降水量少而不能满足蔬菜生长需要、具备滴灌条件的地区。图1平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示意推广平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可行性垄膜沟灌栽培模式要求土地平整,不能积水;全膜双垄三沟栽培模式集水,不能保证旱季水分的充分供应;而平作膜下滴灌栽培模式不但适合水地,也适合旱地。在蔬菜需水关键时期能确保水分的供应,既解决了水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也确保了旱地在旱季也能稳产高产。实践中,该技术在永登县民乐乡、武胜驿镇2022年和2023年67月降水量较往年明显偏少、连续30 d无有效降水地区种植的紫叶莴笋长势良好,获得丰产。该技术采用平作膜下滴灌,一膜双带,省去起垄环节,

7、有效利用土地,减少了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证了旱季蔬菜的正常生长,节本增效明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推广此技术是可行的。栽培技术要点3.1 生物学特性紫叶莴笋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主根发达,再生力强,直根系,根系分布浅而密集,叶片互生于短缩茎上,半耐寒,喜冷凉,怕高温。幼苗能耐0 以下低温,成株抗寒力减弱,0 茎叶易受冻害。茎叶生长时期最适宜的温度为1118,22 以上可能会过早抽薹。3.2 地块选择紫叶莴笋根系多分布在2030 cm表土层内2,对土壤氧气含量要求较高,即不耐涝也不耐旱,营养生长期75 d左右。因此,要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性好、排水良好

8、、易机械操作、肥力中等以上、平整的地块。使用滴灌可适当放宽坡度要求。3.3 茬口安排提倡轮作倒茬。轮作倒茬是用地养地、恢复地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平衡土地中的养分,控制杂草与病虫害的产生,还能够改良土壤结构以及防止土壤流失等,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缓解农作物连作障碍,对保障农作物可持续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蔬菜绿色生产的前提和保障,是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种植紫叶莴笋,前茬以豆类、马铃薯、小麦等作物茬口较好,不宜与菊科类作物倒茬或连作,忌多年重茬。3.4 整地施肥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撒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4560 t/hm2,有条件的结合深翻施入普通过磷酸钙1.21.

9、8 t/hm2,耙耱平整。次年待土壤完全解冻后施入磷酸二铵30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用旋耕机进行耕翻、压实。施肥要看前茬作物和前茬作物的施肥量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前茬为豆科作与蔬菜等施肥水平较高的作物,可适当减少基肥施入量;如前茬为油菜、小麦等施肥水平较低的作物,可适当增加基肥施入量。3.5 覆膜铺带采用平作模式,“一膜双带”机械覆膜法,即在平整好的耕地上选用幅宽1.4 m、厚0.015 mm寒旱农业-22-2023年第10期总第663期的黑色地膜,使用农用四轮拖拉机带动覆膜铺滴灌带一体机直接覆膜铺带。由于覆膜机在膜上自动纵向覆土,减少了人工打土腰带的工序。二阴地区山旱地

10、在4月初即可覆膜铺带,以达到保墒和提高地温的目的。3.6 品种选择在农业诸多增产增效因素中,良种的贡献率占30%以上3。因此,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紫叶莴笋推荐叶片披针型、紫红色、皱褶,肉质茎纤维少、皮薄、翠绿、质脆、香味浓的品种;宜选产量高、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春季栽培多选耐寒性强、较早熟的品种;夏秋季栽培多选苗期较耐热、较晚熟的品种。根据市场需要,可选永荣一号、红帅、满地红、吉品红冠4、永安飞桥、飞天紫霸王、红竹、红竹2号5等品种。3.7 适时播种永登县紫叶莴笋春、夏、秋3季均可播种,一般在在春季4月下旬至5月上旬、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0 时播种为宜。早春播期

11、不宜过早,以防晚霜造成冻害;夏季播种要错开生长季高温;秋季播期不宜过迟,以免低温早来,影响生长。如土壤墒情不足,可在播前利用滴灌浇水1次。同时,根据上年市场行情,结合当年其他地区紫叶莴笋种植情况,预测播种时间,错峰播种,分期收获,以达到合理的价格预期。3.8 播种方法紫叶莴笋大多采用直播方法。株距2225 cm,行距2530 cm,“品”字形播种,每幅膜4行,每条滴灌带管2行,保苗97 500105 000株/hm2。可提前按株行距订制专用划膜开穴工具,方便又实用。实际生产中可实行1人划膜开穴、1人点播、1人封口的流水线式作业;也可用简易滚轮播种机或专业播种机进行播种。紫叶莴笋幼苗很脆弱,顶土

12、能力差,播种不宜过深,穴深0.51.0 cm,每穴播种45粒为宜。播后及时覆土,用细沙或配制好的营养土封口,以防水分散发、大风刮膜或地膜穴口高温伤苗。3.9 田间管理3.9.1及时放苗播种后710 d即可出苗,出苗期间应每天检查,防止幼苗钻入膜内形成窝苗。要及时放苗,以防晴天地膜高温烧苗。发现缺苗要及时补种,确保全苗。3.9.2间苗补苗当幼苗长到大致4片真叶时或苗高45 cm时及时进行间苗、定苗。间去弱苗、小苗,每穴选留1株壮苗,将苗根处与土壤间的缝隙压实,及时进行培土,防止“吊苗”。3.9.3浅耕除草黑色地膜膜下一般很少有杂草,如发现穴口附近或地膜接口处有杂草,要及时小心清除,以防杂草争夺营

13、养或影响紫叶莴笋生长。3.9.4合理灌溉播种后到莲座期(第二叶环开始出现)前不灌水,以促进根系充分下扎和叶丛生长。莲座期到茎部进入膨大期是需水的关键期,要根据紫叶笋的长势和土壤墒情及时利用滴灌进行浇水,一般10 d左右浇灌1次即可。头水不宜过早,否则可能会出现叶片徒长、养分不能正常积累、茎部容易“窜”的现象,或遇低温影响生长。紫叶莴笋不耐旱也不耐涝,要防止过干过湿或忽干忽湿引起的嫩茎徒长、早期抽薹现象和肉质茎纵向裂开现象发生。3.9.5及时追肥莲座期到茎叶旺盛生长期是需肥的关键期,追肥一般分3次进行。茎部伸长膨大期间需要充足的氮肥和钾肥供应才能迅速膨大,在莴笋伸长膨大初期、中期和后期应结合滴灌

14、浇水各施1次氮肥和钾肥,每次的追肥量不宜过大。实践证明,应用水溶性速效配方肥料或桶装肥料效果更好。一般不用尿素做追肥,且氮肥不能一次性施用过多,以免追肥不当导致茎叶徒长、品质下降。3.10 病虫害防治永登县紫叶莴笋主要病害是霜霉病和炭疽病等。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生产上可选用抗病品种、播前种子处理、轮作倒茬、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适当增大株行距、增加通风、采用地膜覆盖或膜下滴灌栽培方式、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措施预防或减轻病虫害的发生。3.10.1霜霉病霜霉病是紫叶莴笋的常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产生近-23-圆形病斑,后期呈多角形病斑,多自下而上发病,典型症

15、状为空气潮湿时叶片病斑处背面生有稀疏的霜状霉层,最后致叶片干枯、死亡。该病借气流、昆虫、雨水传播,低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应加强田间管理,并辅以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可用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或64%杀毒矾6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喷雾防治,交替用药,每隔710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3.10.2炭疽病炭疽病是永登县近年来紫叶莴笋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老叶片和茎秆。发病初期先在外层叶片的基部产生褐色较密集的小斑点,后期病灶中心坏死脱落形成孔洞,病斑在茎秆上凹陷明显,长度可达1 cm。药剂防治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

16、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嘧菌酯干悬浮剂3 000倍液喷雾防治,交替用药,在发病初期及早喷药。发病后期病害已严重影响紫叶莴笋品质和商品性,用药效果不佳。3.10.3菌核病主要危害肉质茎基部,发病初期在下部叶片的叶柄上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进一步扩大,导致叶柄腐烂,腐烂部位会出现白色棉絮状菌丝体,生长后期变为白色菌核,最后变为鼠粪状黑色颗粒状物6。紫叶莴笋菌核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加强田间管理。空气湿度在70%以下病情明显减轻。在病发初期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40%嘧霉多菌灵1 0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17、1 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交替喷雾,每隔710 d喷1次,连续喷药23次。3.10.4蚜虫蚜虫是最常见的农作物害虫之一,用常规方法防治即可。3.10.5“窜杆”紫叶莴笋是以肥大的肉质嫩茎为产品的蔬菜,对水肥管理要求很高,常发生嫩茎徒长、上细下粗和早期抽薹的现象,称为“窜”,所谓“涝了窜,旱了窜,痩了窜”。头水浇得过早容易“窜”;肥力不足,浇水过多,嫩茎细长,为“涝窜”;土壤干旱,气温较高,嫩茎细弱,皮粗且厚,为“旱窜”;底肥不足,后期脱水脱肥,易“瘦窜”;夏秋莴笋高温长日照下管理不当易“窜”。因此,选择合适的品种,加强水肥管理是防止紫叶莴笋“窜杆”的关键。3.10.

18、6茎裂茎裂多指在肉质茎膨大后期肉质茎纵向裂开的现象,严重影响紫叶莴笋的商品性。主要是个别品种或肉质茎成熟时忽旱忽涝而引起。其他如土壤缺硼、生长前后期温差过大、收获过晚都有可能会引起茎裂。在生产上要采取选择适宜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合理调配播种时间、增施微肥、适时收获等措施防止茎裂的发生。适时收获当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尖端相平时(“平口”期)或现蕾以前为采收时期,此时茎部已充分肥大,肉质脆嫩,香甜可口,商品性好,应及时采收。参考文献1缑红丽,刘明霞,陶兴林,等.高寒旱作区紫叶莴笋全膜双垄三沟栽培技术J.蔬菜,2020(10):46-48.2王道霞.高海拔冷凉灌区紫叶莴笋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17(3):94-95.3陶兴林,刘明霞,朱惠霞,等.高海拔半湿润地区紫叶莴笋全膜垄沟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8(12):70-71.4后亦发,朱小强,陈欢.永登县冷凉区紫叶莴笋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11):12-15.5刘明霞,陶兴林,朱惠霞,等.紫叶莴笋新品种红竹2号选育报告J.甘肃农业科技,2020(Z1):8-10.6冯德华,陶兴林,刘明霞,等.甘肃河西地区制种紫叶莴笋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业科学,2019(10):985-988.(编辑 张顺全)寒旱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