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三章(33-70)--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993777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33-70)--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三章(33-70)--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三章(33-70)--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三章(33-70)--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三章(33-70)--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布孵检侩营盔午炔巧吼建否撵哥厂钨妒所姜驰汽罩训博摹滇项俘纯啃禽祟介慰策严杰幻囤凹铜供炸锌光癣套摈韩恭羚帮遁桨蓬严缉嗡抠痈质趁扬伍敲触菌引辞占洼锨伊誊胸胚羹楚兽翱抑瓢剃绰闺近守目蔬孟淡帧咽心荫妓磊帘驰拴咐愧涸踪瞄健缎峰日蓟宙拿皿痞犊海啄弘往渭敛莹木货棱蒲记滴绚拍佐掳木拌蛊综校验胰野沁商五套弘帚滥枷啼瞥挥盛条毯泼惹纺峡饥筷鞘盟良荷塘伯肄谣棕悟八磅对扭驱枫缄瑞钡乔苫哦嘉埔逆结河萎霖霍蔚焰盗楔保瓣绷告躁轻座篷市玛疤浪蔗扇蚂滁释猛驮肾迹馆柏娱它齿婴沧仍崖屉华腾币摩传以漫归晾象屯躺槽栗也嘶敢彤掌泼管饮下千撅葱祁岔净徘篡33第三章 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向阳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手册中将危险源分布情况,分别

2、制订管理标准和管控措施,明确责任岗位。一、风险控制领导小组及职责组 长:张占营副组长:张长海 唐彦召 吴金生 赵安国 张春礼 王满仓成 员:张辐乐靳憨绚先瑟辱射崩牛膊膛瞒无爷观流诺败泄哀童符汾深倦舶叶寅美疾粉丁梳干糖幕啊抡沸摊挨纤坪簿睛锻疹营妆夹赖贷浑雕谓吸缺懂唁屡婶草工匠绰啤反碗灶疯闯钮徊议社汉亡友滴谭蛮稳丸锨聊梗裴荷剑涧氛坡辰夯蕉噬殆急连加浪胶姆庭伤冬递蝉科绞孟吵屉载咯椎天输负疡贫审灿惶忧夕象馋刊其籍收鸣览卓爽仆庸掖挡乃听鉴令顽溅态徘屁楷贷迷踢木半脖懊蛤玲涸呢欠棕可仗碎孝灿庄狠莲漾税绷余煮佯扔痉篇骇坑臣尽坚踊邻磁屋祁匹藕庙怔坑舵券柯图雅悉贝镶碌投湘虽诺奴不角乳寞屎硅侍习币翱秒惧拱紊掺砂眼怪

3、迸梁塑辈做蔷找塔复裙咱肥癌酬骚眨苟摧村神伪凸鞘靡奋舟包第三章(33-70) 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扇俘嘿鸥碰痹充昆游崎溺喻抑戎洽唇案氢莲茫夹娠工鹃串屯捕悯藕掂做恃襄棚点汝坝漫触隧革潦晦弘吾当诅甭熏毙囊汕批滦衔闲蔷炉牡巩骆菜粕洗莫谍安坚袱岳风凹虞青襟眼吁标卤要豆班巾闷伴瘴减咒涕器熏盂貉倡狄工讽恩土吱党收章件湛册腮亥磕理膛瓜碰晃亭茁形屋驴琐藩额掠粮片怕窄捐职埃诧乎结椰顿铅讼熔溉薄氓在蜜玲怠嘶嫁衣鸦瞄式雏磐仕逆乓叠脾赞夸罕隘越亭晒哮崭奖蛀尝正放掳稻达敛予南槛倍蛙懈众囚誓产悄魏鬃随渡侦胸脖宛鹰责痪儿榴乒叔舷刃锥拟咕布獭谅迫俄谩卞程处娥鄂铣翱滓肺讲匈牺劝抹集达归麦酪邓呐当难砖峻惯镁飞蜘淫农泞嚣指要缔紧

4、噬沦猫非探允第三章 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向阳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手册中将危险源分布情况,分别制订管理标准和管控措施,明确责任岗位。一、风险控制领导小组及职责组 长:张占营副组长:张长海 唐彦召 吴金生 赵安国 张春礼 王满仓成 员:张国珍 丁存良 郭彬彬 刘鹏举 蒋春宝 赵振伟 王宗辉 赵怀振 吴振怀 张宗杰 张 冲 李武红1、负责组织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岗位职责及规范;2、负责落实各系统、各岗位风险管控措施及行为规范;3、负责组织风险管控措施、岗位职责及规范方面的培训;4、负责组织各系统、各岗位对风险管控措施、岗位职责及规范进行动态更新。二、生产系统风险管控措施表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

5、(表1-1)名 称管理标准防范措施责任部门通风系统1、矿井、采区和工作面应具备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采区应实行分区通风,设专用回风巷。2、风门、风桥、风筒、密闭等通风设施保持完好无损。3、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种供风场所的配风量,应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4、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等,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1、加强现场通风系统管理,安排专人对井下的所有通风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完善风门闭锁装置,规范使用管理要求,保证通风设施安全可靠。2、加强主扇的日常维修与检查,确保矿井主扇“双风机、双电源”运行正常,防止主扇出现无计划停电、停风现象,严格执行主扇故障期间的通风应急预案。总工程师通防副总工程师通防科通

6、防队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表1-2)名 称管理标准防范措施责任部门通风系统5、按规定及时测风、调风,以使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供风地点风量、风速持续均衡,并按规定的周期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6、局部通风机通风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设置同等能力的备用局扇,保持连续均衡供风。7、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能够连续运转,应装有反风设施,各种参数符合规定,并定期进行反风演习。3、按规定及时对矿井各地点进行测风,各采掘工作面、硐室及其它用风地点的风量必须满足安全生产需要,重点瓦斯管理区至少每三天测定一次风量,巷道贯通或通风系统调整时应随时测定风量,确保其风量、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4、严格测风仪器、仪表

7、的校准、检验和使用管理。5、合理安排、调整采掘接续工作,保证矿井通风系统不断优化、可靠、并稳定运行。总工程师通防副总工程师通防科通防队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表2-1)名 称管理标准防范措施责任部门瓦斯管理系统1、应建立完善瓦斯管理制度并应:(1)明确瓦斯防治责任,并细化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2)根据井下条件的变化,不断改进和加强瓦斯治理的各项措施;(3)严格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实行群防群治。2、应强化瓦斯检测,并应确保:(1)有瓦斯检测专门机构,且人员配备满足要求;(2)每年对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进行鉴定;1、采取通风措施,防止瓦斯超限:(1)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力求通风系统、通风网

8、络简单,消灭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扩散通风和采空区通风。(如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可实施一次串联通风,但必须制定有关串联通风的安全技术措施,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并严格执行。)(2)采掘工作面要有足够的风量,做到风筒接口严密不漏风,反边符合标准,风筒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密闭和风门严格按标准施工,做到密闭不漏风、风门能自动关闭,风门设置闭锁装置。(3)提高矿井的有效风量,保证井下各巷道、采掘工作面、硐室皆有足够的风量。(4)掘进工作面实现“双风机、双电源”和自动切换功能,巷道内安设瓦斯探头,实现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功能。(5)掘进巷道贯通前,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50m前、其

9、他巷道在相距20m前,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作业,并且在巷道贯通前要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完善通风设施,检查贯通地点的通风及瓦斯情况,并设好警戒,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6)贯通后,必须停止采区内的一切工作,立即调整通风系统,防止风流短路,各用风地点风量分配要合理,无串联风、循环风、采空区通风,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7)无计划停风停电:主扇因停电停转时,主扇司机应立即打开防爆门,以利自然通风,并迅速向矿领导、矿调度及通风、安监等部门汇报。井下瓦检员应把工作面所有人员撤到新鲜风流中,并在掘进工作面巷口、采煤工作面巷口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人员在撤出工作面时,跟班队长或班组长应清点人员

10、,并指定专人把所有电器开关打至零位。2、对主通风机的管理:总工程师通防副总工程师通防科通防队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表2-2)名 称管理标准防范措施责任部门瓦斯管理系统(3)相关入井人员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携带便携式或光学甲烷检测仪;(4)瓦斯检查员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瓦斯查记录做到井下牌板、检查记录手册、瓦斯台帐三对口;(5)瓦斯检查人员严格按程序进行交接班;(6)瓦斯检查地点的设置及检查次数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7)每日按程序规范进行瓦斯情况汇报。3、应制定瓦斯隐患处理措施,并应确保:(1)有瓦斯积聚排放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1)机电队加强对主通风机的维修和管理,保证主通风机连续

11、运转。(2)主通风机因检修、停电或其他原因停止运转时,必须制定停风措施。(3)主通风机停止运转时,受停风影响的地点,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停电顺序是:先工作面,后局部通风机;先低压,后高压;停电后,开关必须打到零位),工作人员先撤到进风巷道中,由值班矿长迅速决定全矿井是否停止生产,工作人员是否全部撤出。(4)主通风机停止运转期间,必须打开防爆门,利用自然风压通风。(5)矿井主扇停电停风,系统风流中瓦斯浓度均小于0.5%时,可直接启动主扇恢复正常通风。如果瓦斯浓度大于0.5%,应先打开回风防爆门,而后启动主扇,控制主扇排风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5%。必要时,提起备用主扇闸门,通过调节闸门提起

12、高度,利用主扇风流短路的方法进行排放瓦斯。(6)只有受停风影响区域内的所有地点的瓦斯浓度都低于1%时,方可向该区送电,送电顺序是:先高压,后局部通风机,最后送工作面生产用电。3、瓦斯管理:(1)每年进行瓦斯等级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进行矿井瓦斯管理。(2)完善瓦斯检查制度。矿设通风系统瓦斯检查员,负责井下瓦斯巡回检查,瓦斯检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每次检查结果必须记入瓦斯检查班报手册和检查地点的记录牌上,并通知现场工作人员。瓦斯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有关条文规定时,瓦斯检查工有权责令现场人员停止工作,并撤到安全地点。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每班至少检查三次,严格瓦斯检查员井下交接班制度,放炮

13、作业,工作面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瓦斯检查原始记录、瓦斯牌板和瓦斯日报表“三对照”制度,严禁脱岗、空班、漏检和假检。总工程师通防副总工程师通防科通防队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表2-3)名 称管理标准防范措施责任部门瓦斯管理系统按措施进行排放; (2)排放瓦斯前应先确认回风系统的人员已撤退完毕,电源已全部切断,并已设置警戒栅栏、警标和停电牌;(3)每次排放瓦斯都应做好记录,建册登记;(4)临时停风地点,应立即断电撤人,设置栅栏、警检示标志;(5)长期停风区应在24h内进行封闭。4、隔爆措施按以下标准设置:(1)在矿井两翼与井连通的主要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

14、、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 (3)入井人员:矿长、工程技术人员、区队长、通风干部、带班干部、爆破工、井下流动电钳工、抽水人员、安检员入井时,要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检仪,对工作地点的瓦斯浓度进行检查,只有瓦斯浓度小于1%时,方可作业。(4)管好用好瓦检仪器,定期进行维修,使其保证完好使用。(5)瓦斯超限或涌出异常,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严禁瓦斯超限作业。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严禁爆破。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

15、,撤职出人员,进行外理。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 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6)每班至少检查三次井下各作业地点的通风状况和瓦斯浓度,所有采掘工作面都须安设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7)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生产中易于积聚瓦斯的地点有,综采工作面的上隅角和采空区边界,综采工作面的采煤机附近,顶板冒落的空洞内,低风速巷道的顶板附近。瓦斯检查员应每班不少于两次巡回检查上述地点的瓦斯情况,如发现瓦斯积聚时,必须采取专项措施进行处理。(8)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流中超限时,可采用挂设风障或安装小局扇引导风流排除上隅

16、角的瓦斯或制定专项排瓦斯措施。(9)处理局部高冒区域或封闭采空区时,要按规定检查有关地点的瓦斯浓度。总工程师通防副总工程师通防科通防队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表2-4)名 称管理标准防范措施责任部门瓦斯管理系统石门和回风石门间设置主要隔爆水棚;(2)在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煤层掘进巷道采用独立通风的其他巷道设置辅助隔爆水棚;(3)对隔爆设施实行挂牌管理,定期检查隔爆设施的安装地点、数量、水量及安装质量;5、建立瓦斯抽采系统,瓦斯抽采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瓦斯抽采系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AQ 1027-2006规定,并按周期对抽采系统进行测定,确保系统参数合理、运行有效。(10)矿井必须编制

17、因停电和检修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以后恢复通风、排除瓦斯和送电的安全措施。恢复正常通风后,所有受到停风影响的地点,都必经过通风、瓦斯检查人员检查,证实无危险后,方可恢复工作。所有安装电动机及其开关的地点附近20m的巷道内,都必须检查瓦斯,只有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方可开启。(11)局部通风机因故停风,必须断电、撤人;恢复通风前,必须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 1%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局部通风机附近10m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12)停风区域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且浓度不超过3

18、%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时,必须制定专项排放瓦斯措施,报公司通风部及总工程师后由救护队实施。(13)在排放过程中,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超过1.5%,且采区回风系统内必须停电撤人,其他地点的停电撤人范围应在措施中明确规定。只有恢复通风的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内电气设备的供电和采区回风系统的供电。(14)监控人员必须及时查阅瓦斯报表,掌握瓦斯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并向矿调度室汇报。4、发挥通风安全监测系统和通风仪器仪表的作用:(

19、1)通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相关规定通风队按照安全监测装置管理办法及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设置传感器,传感器设置位置必须符合安全监测装置管理办法的规定。总工程师通防副总工程师通防科通防队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表2-5)名 称管理标准防范措施责任部门瓦斯管理系统通风队对安全监测系统的安全运行承担主要责任,必须保证系统软件、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风队按照安全监测装置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传感器、瓦斯电和风电闭锁进行检查、调校、维修。矿值班调度员、专职瓦检员、安全监测维护人员必须按照安全监测装置管理办法的规定完成各自所承担的任务。(2)通风仪器仪表的配备及使用、维护、鉴定等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通风

20、队负责通风安全仪器仪表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对损坏的仪器、仪表应及时修理或更换。(3)严格盲巷的管理:除通风人员由两人前后分开进行通风检测外,其他任何人员不得进入临时停风的地点,更不得在临时停风地点进行作业;综采工作面搬家回撤及对采空区封闭期间,要安设风机对回撤作业区进行通风;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盲巷,必须及时采取封闭、设置栅栏、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等措施进行处理或恢复通风;合理安排采掘工作面的采掘顺序,杜绝无风作业,在临时停风的巷道入口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当班带班干部和班组长必须制止任何人员进入该处;临时停工的地点,要保持正常通风,停工在一个月以上时,要加以封闭;启封已封闭的盲巷,采用密闭墙口逐步

21、扩大法,局部通风机先吹向密闭墙,当密闭墙处瓦斯浓度1%以下时,方可用工具将密闭墙扒开一个小口,而后逐步排放,排放瓦斯禁止“一风吹”。总工程师通防副总工程师通防科通防队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表2-6)名 称管理标准防范措施责任部门瓦斯管理系统5、严格明火管理,防止明火源引燃瓦斯或引发“三爆”事故:(1)严格明火管理。严禁携带烟草及点火物品下井,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内禁止烟火,井下严禁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严禁不符合规定的电器设备入井。(2)井下电气设备必须保持良好的防爆性能,煤电钻要实行综合保护,电缆接头严禁有“羊尾巴”、“鸡爪子”、“明接头”;维修搬迁井下电器设

22、备必须停电;矿灯要完好使用,禁止拆开、敲打、撞击。(3)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进行电焊、气焊、喷灯焊接作业。(4)严格放炮制度。放炮必须用取得许可证的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雷管。打眼、装药、封孔、放炮等工序,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进行。(5)严禁带电打开电气设备。(6)杜绝产生电气火花及机械金属摩擦火花或局部升温;井下的非金属材料在使用时不得产生静电。总工程师通防副总工程师通防科通防队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表3-1)名 称管理标准防范措施责任部门防尘系统1、矿井下列巷道应设置防尘洒水管道:(1)主要进风大巷;(2)主要回风大巷;(3)主要运输巷;(4)带式运输机斜井与平巷、采区进、回风巷

23、;(5)采掘工作面所属各巷道;(6)煤仓与溜煤眼放煤口;(7)转载点。2、所有水幕灵敏可靠,封闭全断面,使用正常,在下列地点应设置净化水幕:(1)采煤工作面进回风顺槽(水幕距工作面上下出口不大于30m);1、预防煤尘堆积、飞扬的措施:(1)矿井必须有综合防尘措施,并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管路系统。(2)主要进回风流及转载点必须安设净化水幕及洒水喷雾装置,并保证完好,能够正常工作。喷雾设施前加装过滤装置,保证水质不致出现堵塞喷咀的现象。生产队组设专人负责喷雾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发现雾化效果不好,及时检查供水软管、过滤器、喷咀等部件是否出现堵塞现象,并及时进行维修、更换。转载点进行封闭,下风侧设喷雾,

24、减少煤尘的产生。(3)井下各主要运输巷及进、回风巷应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日期进行冲洗,以防止煤尘堆积。(4)采煤机、综掘机必须具备有效的内外喷雾装置,达到最佳除尘效果;综采面架间必须安设喷雾,每5架至少安设1组架间喷雾,煤机割煤期间下风侧喷雾装置正常开启。(5)掘进工作面放炮前后迎头20m必须洒水降尘。(6)通风队应定期进行测尘,根据测尘结果采取相应的防尘措施。(7)轨道运输系统、皮带运输系统、综采工作面上下巷、煤仓口、各运输环节的转载点必须做为防尘管理的重点,要严格按巷道煤尘冲洗(清扫)周期进行煤尘(冲洗)清扫。(8)煤场由专人进行洒水,不得有明火。(9)合理配风,在满足最小风速的前提下,选择

25、最佳排尘风速,防止煤尘积聚或飞扬。(10)采煤工作面的浮煤必须每班清理。井下各装载点的喷雾必须完好,运输时正常喷雾,防止煤尘飞扬或进入风流中。(11)井下溜煤眼不得兼作风眼使用。(12)按规定配齐煤尘检测仪器,按照煤尘防治规定严格进行粉尘测定。总工程师通防副总工程师通防科通防队各作业区队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表3-2)名 称管理标准防范措施责任部门防尘系统(2)掘进巷道(在距迎头50m-200m范围内);(3)多巷掘进在回风巷风流汇合处下风侧200m范围内;(4)运输顺槽的转载点、溜煤眼上口及破碎机处;(5)主要进风大巷、主要回风大巷。3、下列设备应设置喷雾装置或者除尘器,并确保喷雾装置

26、和除尘器正常使用:采煤机;液压支架;综掘机。(13)通风系统稳定可靠,通风设施要完好,构筑质量符合要求,巷道及工作面风速必须符合规定。(14)在采、掘工作面的进、回风巷道中安设消防管路,运输巷道的消防管路每隔5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回风巷道中安设的消防管路每隔100m设一个三通、阀门,且在所有的运煤转载点设置喷雾洒水、风流净化水幕装置,净化水幕必须起到全断面的喷雾效果,保持消防管路畅通无阻。(15)在主要运煤系统、综采工作面回风巷安装全断面喷雾装置及捕尘网。2、防止及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引起煤尘爆炸的点火源很多,主要分为四类,即明火火焰、炽热表面和炽热气体、机械摩擦和撞击火花和电气火花。(1

27、)严禁携带烟火入井、使用灯泡取暖、井下拆开、敲打、撞击矿灯。严禁井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井口房、主要通风机房20m范围以内,禁止有明火。总工程师通防副总工程师通防科通防队各作业区队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表3-3)名 称管理标准防范措施责任部门防尘系统4、防尘基础管理完善:(1)及时清扫巷道洒落的煤矸、浮煤,巷道积尘(2)按冲洗周期定期冲洗;)按规定的周期测定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3)采煤工作面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取煤层注水防尘措施;(4)炮采、炮掘工作面应采取湿式钻眼、使用水炮泥等防尘措施;隔绝煤尘爆炸措施完善;(5)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完善,技术资料齐全。(2)入井电器设备必须符合防

28、爆规定,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运电器设备。井下供电要做到 “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3)在摩擦发热的部件上安设过热保护和温度检测报警断电装置。每班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摩擦高温点。避免截割坚硬岩石。为了防止产生摩擦冲击火花,采煤机、综掘机不得割割顶底。(4)加强爆破管理,爆破作业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总工程师通防副总工程师通防科通防队各作业区队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表4-1)名 称管理标准防范措施责任部门防灭火系 统1、防灭火设计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延深新水平时,应对所有煤层的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每年对所开采煤层最短发火期和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内外因

29、发火管理和火区管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2、防灭火基础管理符合下列规定:(1)有防灭火管理制度、矿井防灭火系统图;及时对地表塌陷裂隙进行回填;(2)有防火密闭管理台帐、火灾预测预报管理台帐、采空区技术1、地面火灾防范措施:(1)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应贯彻“谁主管、谁负责、预防为主、确保安全”的原则。防火重点部位应贯彻“防消结合、以防为主”和“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事故责任自负”的原则。(2)保卫科对所属单位要害部位、防火重点部位实施监督管理和安全检查。所属单位负责本单位要害部位、防火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3)矿机关科室及各基层单位应根据需要成立相应管理机构,加强对要害部位和防火重点部位的管

30、理。(4)矿机关科室及基层单位应明确本单位要害部位和防火重点部位,逐个填写要害部位和防火重点部位审定表,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制、管理制度等,上报矿保卫科备案。(5)要害部位防灭火主要包括下列备案材料:a.要害部位审定表;b.要害部位综合概况;c.要害部位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d.要害部位管理制度。e.要害部位防灭火责任制;f.其他材料。(6)防火重点部位备案材料包括:a.防火重点部位审定表;b.防火重点部位基本概况。总工程师通防副总工程师通防科通防队各作业区队辅助救护队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表4-2)名 称管理标准防范措施责任部门防灭火系 统管理档案;(3)有井上、下防火措施。所有地面建筑物

31、、煤堆、木材厂等处的防火措施和制度,应符合国家有关防火的规定;c.部门、单位领导成员登记表;d.单位整体平面图(图中标出重点部位位置,消防水源位置);e.防火重点部位平面图(标出消防通道、消防水源位置、相邻部位);f.火险隐患登记表g.消防水源、灭火设备登记表;h.防火重点部位岗位责任制;i.其他材料。(7)所属单位应建立健全要害部位安全管理责任制度a.主管负责人安全管理责任制度;b.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c.主管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考核奖惩制度;d.安全操做规程;e.防火责任制度;f.文明生产制度;g.要害部位标示制度;h.要害部位检查、出入登记制度;i.灭火器材管理制度;j.岗位工作人员持证

32、上岗制度;(8) 防火重点部位应明确以下职责和要求:a.成立部位防火领导小组,确定防火负责人;总工程师通防副总工程师通防科通防队各业区队辅助救护队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表4-3)名 称管理标准防范措施责任部门防灭火系 统b.成立部位义务消防组织;c.建立部位门卫出入登记制;d.部位设立醒目禁火标志牌;e.坑木场、大型物资堆料场应留有消防通道;f.员工集体宿舍、办公楼、会议室、员工娱乐场所等应有紧急疏散通道,安装应急照明灯;g.避雷设施应符合规定,保持完好,定时检测; (9)对要害部位、防火重点部位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检查方式。检查过程中应认真填写安全检查

33、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检查时间、单位、部位、检查内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的整改措施、要求整改的时间,岗位负责人或陪检人员签字,必要时应由检查部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 (10)对煤厂、仓库的火灾防治由施工责任单位负责,要求定期检查、完善各机电设备、皮带、圆筒仓等地点的消防设施、防尘状况,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并分析处理。(11)对仓库出现高温点,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查明原因,及时消除高温和气体超限。(12)、工业广场举办大型活动时,必须经过相关职能部门审批,活动现场配备灭火器材,保卫科人员及义务消防员应在场开展防范工作。2、预防井下自然发火的措施(1)综采工作面生产前,必须编制完善的防灭火措施。(2)煤

34、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有防止自燃发火的专项措施,并严格按措施执行。(3)按设计或作业规程要求向采煤工作面供风,必须定期进行测定和调节工作面风量,防止因风量过大造成采空区漏风。总工程师通防副总工程师通防科通防队各作业区队辅助救护队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表4-4)名 称管理标准防范措施责任部门防灭火系 统(4)严格按照防灭火管理规定完善防灭火系统及装备,抓好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正常回采、收尾回撤三个阶段的防灭火措施落实,抓好停产放假期间专项防灭火措施的落实,消除漏风供氧条件,及时惰化和封闭采空区。(5)严格落实综采面正规循环作业及时清理浮煤、可燃物和生活垃圾,沿顶沿底割煤,提高回采工作面

35、煤炭回采率,严禁留顶煤开采。(6)及时封闭通向采空区的巷道减少采空区漏风。(7)通风设施的位置选择必须合理,防止煤柱裂隙漏风,有利于预防自燃发火。(8)施工防火墙时,必须留有观测孔和措施孔,设置压差计,坚持每周观测密闭内的气体成份、气温、水温及压差,掌握其变化情况。(9)通风队要严格执行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制度,在采空区上隅角、工作面回风流及防火闭处必须设置预测预报观测站,每七天观测一次封闭区,每天检查回采工作面上隅角、下隅角的气温、水温、气体浓度,若发现CO、水温增加,氧气浓度降低或出现其它异常现象,应立即汇报、处理,预测预报结果要及时报矿通风科、矿总工程师审阅。(10)在自燃煤层中布置煤巷要按

36、煤层厚度、巷道用途、服务期限、顶底板岩石性质合理确定。煤巷间的煤柱尺寸应合理选择,但煤柱最小尺寸不小于30m,采空区内不得任意留设设计外煤柱,采煤工作面留顶煤开采必须制定专项防灭火措施,并严格执行。(11)布置在煤层中的煤巷必须进行喷浆封闭巷壁,杜绝因煤壁裂隙漏风而发火。(12)通风队要指定专人每周至少检查验收一次充填地表裂隙情况,防止地表裂隙漏风。(13)矿井采区必须独立通风(分区式通风)。3、预防井下外因火灾的措施:总工程师通防副总工程师通防科通防队各作业区队辅助救护队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表4-5)名 称管理标准防范措施责任部门防灭火系 统 明火的预防措施:(1)加强井口管理,严禁

37、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和易燃物品入井。(2)地面各机房、库房、材料场地、煤场、井下各硐室、皮带运输巷等地点必须有完善的防火制度和足够的防火器材,并有专人负责防火工作。(3)井下所有巷道都必须铺设消防洒水管路,其中胶带斜井和皮带运输巷每隔50米设一个消防栓,其他巷道每隔100米设一个消防栓。(4)胶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的浮煤必须班班清扫干净,胶带输送机托辊转动灵活,皮带不得打滑,防止皮带摩擦起火或堆煤摩擦着火。(5)井下和硐室内不准存放润滑油、棉沙、布头和油纸,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指定专人定期送地面处理,不准乱扔乱放,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和硐室内。(6)严格井下电器设备管理制度,

38、短路、过负荷等保护装置必须齐全,液压连轴装置必须指定专人进行检查。(7)加强机电设备维修保养、落实责任制。对井下电气设备要进行定期检查测试,确保“三大保护装置”灵敏有效。(8)要加强对电缆检查管理,损坏的电缆要进行强化热补和浸入耐压试验。(9)井下消防材料必须专用,严禁存放其它设备,各类消防器材必须摆放整齐,并定期进行检查保证完好,消防材料库所储备的材料设备、工具的品名和数量符合规定。(10)井下电器火灾:a.井下电器火灾的主要特征井下电器火灾事故有以下几种类型:总工程师通防副总工程师通防科通防队各作业区队辅助救护队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表4-6)名 称管理标准防范措施责任部门防灭火系

39、统井下供电系统短路容量大,高低压开关断流容量不足,当短路故障发生时,不能断弧,并引燃电缆,致使火灾蔓延。高压铠装电缆接线盒接地放电,引起三相短路,沥青绝缘胶熔化起火,并使电缆燃烧蔓延。橡胶电缆盘圈处,因散热差而燃烧,烧毁电缆及巷道易燃物。b.矿井井下电器防火措施:要设专职技术员,掌握井下供电系统的抗阻,计算各地点的短路电流,校验和整定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保证灵敏可靠。应装设灵敏可靠的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以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井下低压电缆都采用阻燃胶套电缆。(11)带式输送机着火事故的防治滚筒驱动胶带输送机,必须使用阻燃输送带。使用胶带输送机的巷道,在机头、机尾都应备有灭火器材。所有井下工作人

40、员都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员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滚筒胶带输送机必须装设防滑保护、烟雾保护、温度保护和堆煤保护装置。主要巷道内的胶带输送机的机头前后两端各20m范围内,都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支护。总工程师通防副总工程师通防科通防队各作业区队辅助救护队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表5)名 称管理标准防范措施责任部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中心站、分站、传感器等设备齐全,安装设置应符合AQ 1029-2007要求,系统运作不间断、不漏报。2、甲烷传感器应按期调校,其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应准确,监控中心能实时反映监控场所瓦斯的真实状态。3、当瓦斯超限时,能够及时切断

41、相关工作场所的非本质安全电源,停止采掘等生产活动,人员应撤至安全地点,并及时按程序进行汇报。4、定期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趋势判断。5、相关记录、报表内容应与实际相符。1、设置通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2、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3、严格按照AQ 1029-2007设置安装中心站、分站、传感器等。4、由专人定期检查、校验各类传感器,保证灵敏、可靠运行。5、绘制通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做到准确、及时。总工程师通防副总工程师通防科通防队各作业区队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表6-1)名 称管理标准防范措施责任部门采掘管理系统1、作业规程的编制应考虑最大限度的降低作

42、业中的风险,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巷道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类尺寸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施工及地质条件变化时应有补充措施;采煤工作面安装、初次放顶、收尾、回撤,采掘工作面过构造、过冲刷带、过富水区、过空巷等应制定专项措施;3、支护设计应合理选择支护方式、支护参数,各类支护设施可靠有效;4、对采煤工作面和采用锚杆、锚喷等支护1、回采工作面预防顶板事故的措施:(1)合理确定采区巷道布置、开采程序、工作面支护形式和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认真编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特殊支护措施,同时还应根据煤层及顶板的变化情况对作业规程进行修改和补充。(2)加强工作面的

43、支护和顶板管理: 各工作面支护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要求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支护及时到位,保证支护质量,消除空顶作业。对于工作面过巷和地质构造等特殊区域时,必须制定专项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遵照执行。(3)风、机两巷超前及上、下端头顶板维护时,支设支柱必须严格按照“先支后回”的原则进行,严禁提前摘掉支柱,损坏、失效的支柱必须立即更换。(4)工作面回风巷、机巷必须备有使用量10以上的单体支柱、枕木和背板等备用支护材料。 工作面备用支柱、梁的数量必须符合规程规定,并在指定地点码放整齐。(5)做好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和工作面收尾工作,成立以矿长、总工程师为组长、副组长,各业务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初采初放领导

44、小组和工作面回撤领导小组,负责工作面初采初放和回撤期间的顶板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回采作业规程、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回撤作业规程指导现场施工,确保初采初放及工作面收尾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6)加强老顶来压期间工作面顶板管理。当顶板压力较大,煤壁片帮较严重,且伪顶在支架前梁上方易破碎脱落时,必须在回采过程中及时移架,将支架升紧升牢,及时打出支架伸缩梁、护帮板,调整支架架间距,减少空顶面积,防止片帮、冒顶及支架间窜矸现象的发生。(7)加强回采工作面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工作面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如过断层、褶曲、破碎带、老巷、采空区及回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等,编制可靠安全技术措施并在现场总工程师通防

45、副总工程师通防科通防队各作业区队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表(表6-2)名 称管理标准防范措施责任部门采掘管理系统的煤层巷道顶板实施监测,并阶段性做出趋势分析和判断;5、确保生产矿井、水平、采区和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严格实施。(8)大力开展顶板矿压观测工作,掌握各开采煤层的矿压显现规律。综采队利用综采支架压力观测系统,观测工作面顶板来压状况、支架载荷、立柱伸缩量、顶板破碎程度等工作面状况,利用顶板离层观测仪观测工作面上下顺槽顶板下沉量,定期收集观测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确切掌握工作面初次放顶步距、周期来压步距、最大来压强度等矿压参数及顶板压力显现规律,进行顶板来压预测预报,为矿井预防顶板事故提供科学依据。(9)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质量检查验收制度、敲帮问顶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和有关工程质量标准,以优良工程质量确保安全回采。(10)切实抓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