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黄河甘肃段生态环境改善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986582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甘肃段生态环境改善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黄河甘肃段生态环境改善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黄河甘肃段生态环境改善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现代商贸工业2023 年第 23 期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No.23.2023基金项目: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黄河甘肃段生态环境改善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22ZC58);甘肃省高校区域循环经济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基于循环经济视阈下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评价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QXKJ2020-004)。作者简介:陶鹤(199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统计。黄河甘肃段生态环境改善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陶 鹤1,2(1.兰州工商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1;2.甘肃省高校区域循环经济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101)

2、摘 要:面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探讨如何优质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成为重要任务。文章以黄河流域甘肃段甘南州、临夏州、兰州市以及白银市 4 个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在阐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实现黄河甘肃段生态环境改善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策略和路径在于: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不断提高综合治理水平;提升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功能,完善全局水网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重视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强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城市群引领和带动作用。关键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协

3、同发展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23.23.0061 黄河甘肃段生态环境改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况促进黄河甘肃段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本文探讨在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发展区域经济的策略,以期实现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优质协同发展。关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推进的研究中,始终坚持生态环境改善优先,加强环境建设和提升治理能力。部分学者选取反映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定量分

4、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部分学者认为应提高全流域绿色创新水平,贯彻绿色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推动经济绿色化转型。部分学者关注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对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政策,补齐地区之间的发展短板,加强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关于黄河甘肃段生态环境改善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思考,本文在现有的基础上,结合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发展规划,同时参考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考虑地理位置、人文历史和经济水平等多因素,侧重分析推进协同发展策略和路径。黄河流域面积为 75.24 万平方公里,依次经过 9 个省区,在这 9 个省区中,甘肃省地理位置位于黄河中上游,黄河流域甘肃段是西北地区

5、主要的生态保护区,是“一带一路”关键节点区域,也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协同发展等重点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短板和难点。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由于每个省(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有一定差异,由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可知,2021 年黄河流域的 9 个省(区)生态平均用水总量为13.2 亿立方米,其中甘肃省生态用水总量为 11.3 亿立方米,处于中等水平。2021 年 9 个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共有 11.1 万吨,甘肃省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8.47 万吨,略低于其他地区,青海省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4.08 万吨,远低于其他地区。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和山西省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 22.

6、48 万吨、16.53 万吨和14.7 万吨,主要原因是这 3 个省区的工业发展较快,规模较大,故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其他地区。2021 年 9 个省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共有 3717.5 万公顷,其中青海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 2116.2 万公顷,所占比重为 56.93%。甘肃省是除青海省之外,9 个省区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省(区),为 671.7 万公顷。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由于自然条件等原因导致甘肃省经济水平低于黄河流域其他省(区)水平,但纵向看,甘肃省城镇化率由 2010 年的 36.13%,增加到 2021 年的53.33%。甘肃省人均 GDP 由 2010 年的 1542

7、1 元增加到 2022 年 44968 元,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高。黄河干流在甘肃省依次流经甘南州、临夏州、兰州市和白银市,共 4 个市(州)。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黄河甘肃段既是甘肃省的政治中心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71现代商贸工业2023 年第 23 期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No.23.2023重要区域。在生态环境方面,黄河甘肃段既是全省水源涵养区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区。该区域的特殊性使其面临着生态环境形势比较严峻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双重挑战。2 黄河甘肃段生态环境改善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2.1 生态基础较脆弱,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黄河甘肃段地理位置不占优势,气

8、候干旱少雨,全年降水量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总量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衡,导致沙漠化和荒漠化严重,春旱夏涝,对林草植被生长影响大,与人口、土地和经济布局不匹配,优质协同发展存在一定困难。甘肃段的 4 个市(州)地理位置和环境的不同,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但生态基础总体脆弱现象普遍存在。由甘肃发展年鉴 2022可知 2021 年,甘肃省总供水量 110.12 亿立方米,总用水量 110.12 亿立方米,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其中农业82.58 亿立方米;工业 6.50 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7.65 亿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 2.09 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 11.30 亿 立 方 米。万 元 地 区

9、 生 产 总 值 用 水 量105.65 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26.6 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5743。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而甘肃省70%的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甘肃段,对黄河的依赖程度可见一斑,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2021年甘南州森林覆盖率达到 24.57%,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 97%。临夏州森林覆盖率达到 16.2%,兰州市森林覆盖率达 13.93%,草原植被盖度达 55.02%。黄河流域甘肃段 4 个市(州)比较,可知甘南州的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但目前仍面临高原草原退化问题。水土流失、洪涝、地质等自然灾害的频发

10、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危害,2021 年甘肃省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为 67.3 亿元,同比下降 64.86%。2.2 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区域经济水平偏低区域经济发展短板亟待补齐,由国家统计局和甘肃省统计局公布数据可知,2021 年全国人均 GDP 为 81370元,而甘肃省人均 GDP 为41046 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兰州市人均 GDP 为 73807 元、白银市人均 GDP 为37919 元、临夏州人均 GDP 为 17677 元、甘南州人均GDP 为 33272 元,由此可知,甘肃省地方财力薄弱,经济水平低于其他省市,而本省内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较为明显,经济发展不均衡。同时

11、,2021 年全国城镇化率为 64.72%,甘肃省城镇化率为 53.33%,没有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其中兰州市的城镇化率为 83.56%,白银市的城镇化率 57.69%,临夏州的城镇化率 38.01%,甘南州的城镇化率 43.52%。甘肃城镇化水平整体偏低,黄河甘肃段中只有兰州市的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市(州)均低于全国城镇化水平,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很难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少,人才流失严重。目前,存在对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文化产业发展缓慢,导致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不高。甘肃省城镇化率相对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特色产业相对缺

12、乏,是发展的短板,甘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处于失衡状态。3 黄河甘肃段生态环境改善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3.1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提高综合治理水平坚持生态优先,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治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于固体废物的倾倒情况,从源头上排查和制止,不断加强对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的监测和治理,同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加强水资源管理,科学规划水资源使用情况,加强水资源监测和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综合治理水平,保障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安全。提升兰州市和白银市整体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对城市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及时进行处理,禁止直接排入黄

13、河,并不断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厂。加强治理力度,加大治理范围,完善周围基础设施,大力开展黄河两岸绿化和河堤美化。加强水土保持力度,有序推动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修复,提高防治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水平。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防护带的建设和国土绿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气象保障能力,提高自然灾害治理能力,加强各个区域生态保护修复与绿色资源保护,提高林草植被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提高黄河流域甘肃段综合治理水平。3.2 完善全局水网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甘肃省内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内陆河流域之间水资源调配通道,形成完善的水网体系,优化甘肃省水资源配置格局。完善的水网体系和全局性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14、,能够解决水资源总量短缺、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不均衡问题,同时,提升全省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树立全民节水和科学用水观念,支持绿色节水产业发展,提高用水效率,将用水方式由粗放方式转变为节约集约方式。在水资源分配合理且时空分布均衡的条件下,生态环境布局与人口布局、城市布局、产业经济发展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能够匹配,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生态环境改善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建立完善的水网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81现代商贸工业2023 年第 23 期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No.23.20233.3 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黄河甘肃段应充分发

15、挥文化特色鲜明、旅游景色独特的优势,打造黄河风情精品线,提升对外影响力,从而提高甘肃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临夏州和甘南州应发挥自身优势,明确各州的发展定位,依托拉卜楞寺、扎尕那、八坊十三巷等文化自然资源,突出民族文化和高原地域特色,展现“九曲黄河、奇峡秀水”的壮丽景观,同时推动甘南和临夏特色农产品主产区、生态旅游区和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因地制宜做优做强农牧业,利用黄河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促进旅游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传播历史文化。充分考虑甘肃段各市(州)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兰州市和白银市明确主攻方向,主要依托黄河水车园、黄河石林和黄河湿地

16、公园等文化自然资源,重点突出黄河穿城而过的现代都市特色,展现“黄河之滨也很美”现代都市的旖旎风光,力争成为黄河之滨最美城市。3.4 重视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也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推进生态环境改善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点。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提高综合治理水平和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的基础上,践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提高各市(州)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推进黄河流域甘肃段各市(州)十大生态产业发展,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在绿色转型过程中

17、,掌握绿色前沿技术,重视绿色技术创新,积极培育绿色生态产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5 加强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城市群引领作用在生态环境保护持续进行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背景下,二者协同发展对区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黄河甘肃段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其中,甘南州、临夏州和白银市的经济水平偏低,在本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存在一定困难,若单纯依靠地区自身发展,不加强交流合作,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所以,黄河流域甘肃段要充分利用兰白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机遇,强化兰州市综合枢纽的地位,发

18、挥兰州市产生的辐射及带动作用。加强跨地区合作与交流,黄河甘肃段内部城市要加强合作,同时,密切与黄河上下游的四川省和青海省进行经济协作,加强与其他省份的良性互动,优化提升城市群,充分发挥城市群引领和带动作用,利用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引领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建设。4 结语黄河甘肃段面临着生态基础较脆弱和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区域经济水平偏低等问题,为促进二者协调发展,应坚持生态优先,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治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综合治理水平,是正确处理生态环境改善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前提;合理分配水资源,是协同发展的基础;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进协同发展的关键;绿色

19、低碳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协同发展的重点。最后,不同区域之间加强交流合作,互促共进,保障各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参考文献1 任保平,张倩.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设计及其支撑体系构建J.改革,2019(10):26-34.2 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20):1-5.3 张存刚,马明玉.甘肃黄河生态经济带:内涵及构建J.社科纵横,2022,37(03):58-64.4 梁海燕.甘肃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的定位及着力点探析J.社科纵横,2021,36(1):69-72.5 张存刚,王宁.甘肃黄河生态经济带经济增长生态环境文化产业耦合协同分析J.开发研究,2022(1):64-74.6 刘潭,徐璋勇.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绿色创新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演变J.统计与决策,2022,38(14):105-109.7 师博,范丹娜.黄河流域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2(04):73-86.8 李同昇,陈谢扬,芮旸,等.西北地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的策略和路径J.经济地理,2021,41(10):154-164.9 朱彤.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内蒙古沿黄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2.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