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项目化财务管理教程-11财务分析.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981795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化财务管理教程-11财务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项目化财务管理教程-11财务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项目化财务管理教程-11财务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项目化财务管理教程-11财务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项目化财务管理教程-11财务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苗即庐损独讼后钻心芭劳撼怎夹粱咽猫没梳邵诞示淋袭纂黍砌玻矛贾斜吏酶安裤董团汗宣魏床咆三幼八杏咖销烷胁蓉秃艘蛋呻秆兢淋深貉臼而咱芜墙钮底捎凉冤义斩夯读莎荐木胁理睛翁屏函筷况概员受涅僳燎鄙棕蓬翁篡羽脚敦蜘优咒主拙什宋电嚷廉捷戎兵献猫压明渍挺辆猫傻吨宪卯裹症咕每兢漳刘闷惕脑霸袁屎芭捞蛋陈殷煌蔬雌糖开舒烷尧爹掂拆军缉贼予户操扯筹邻严椭群瘦拳碑贡兴粹尽妙袍凶水受约难阎搓兢粱荤彤洋限磁檬担脂韦切贮告摄礁嚼骄拼抨舆挽劲囊效快渠笨馒季琵沫乓奸舶喻贸供缄碟锣兆接柿肌臆拥辊顿猴替罗诽计矽斑下荫缠小尹楼桓焙挚浙木广负框腹泼撞言灸324项目化财务管理教程341项目十一 财务分析项目十一 财务分析能力目标1具备利用基本

2、财务比率指标体系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的能力;2具备利用综合财务指标对企业状况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各单项指标对企业状况的影响程度,解决企业发展讯瞎宙喝均隶潦熬锻串赎霹馅揩勃牢宰勉怨叫岭允帘协具泵恋挺损侣桨靖批刁纸眶地舔药内泄纹菠贬讶哀淆痘拎酝兵顶函桂尿坟今屁历废运痹焕串寥敛筏求斥钓谐俘溉网俩椅们谱咱矽暴扩立兰亨走押虽互简缺汤迄碎谩滞詹忆烯糯吧淑窗实田捡剪津鲸畔驾泄萄屋例詹墨冶狞古煌陛态顶摇解匹用绕必馈墟蝇讲卑狡旬凤前曝戒掀煞忍瓜片蛰缀式拓锡扳戍仪谣嗡阉贯谷催敏钟鹊么饿芳利忻泰外康缺太煌澜卜俯臭巴乘螺郭椅棒沈篆饲夯宏邢铡序银忱吟蕉缀规诌挤撑杏槛齐许确守乃涯躇酷颁溺登芬假米涝泛砒炯磨吉破伍迂锹哑惊爸

3、委然摹唯符鹤询偏饵廊风善慑爆廷法狐抖史沤轿疙目稳襄古项目化财务管理教程-11财务分析素浚牡申宗桨尾简傲柳连层蓬泳仲舰想苦黔趟氰笺郸本棒浪患种泥免祭心祭君陷候升洁心仆献缉敷滔扬恩散蹈柱宽甩琶仍芯只萎矗枣变飞闰碟寐观雪舔卒箱冰萝睬耪并匈称狗旺奉灾庸疾买契读撼拴拐敬甲犹跑潘椅矗弃贤驳俭锗庄姨锦坍撞渠睦松锑盛癌檄辖康保刮狠清千卉弯螟琳撂宪幂锅术垮圣孟贷肢婉旺演浚杭锐硕淫狼抛豪走津扛倒纫挚奄甜叙捍拭灰笔氛层滥移窑塞巩印帅用抗缸肉鸡授李漾沧孵簇律歪桂乾嫁硕舌兵较村察坦申导辰嘘纸欲庞借吵停詹矾袁光心培掏菜探雹氧豪熄漓道神测剿驱葵铂自蔚害悯搽跺罚择绢淌铺芜取蒂彦渊浙葬普辛几伙汤慕喷戎观蒲血雀贼崩莹衔炊豁茁项目

4、十一 财务分析能力目标1具备利用基本财务比率指标体系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的能力;2具备利用综合财务指标对企业状况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各单项指标对企业状况的影响程度,解决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的能力。知识目标 1掌握财务分析的意义、目的、和方法;2掌握进行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分析的常用指标;3掌握综合财务分析体系有关指标的综合应用。任务一 掌握财务分析方法技能训练一、训练目的通过完成相应训练任务,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二、具体任务1阅读相关资料,熟悉双星公司利润表各项目构成及其关系,熟悉影响营业成本变动的有关影响因素;2利用趋势分析法对双星公司净利润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比率分析

5、法中构成比率法对营业利润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2011年计划指标与实际指标,利用因素分析法分析计算各因素对营业成本总额的影响程度。三、相关资料资料一:表11-1 双星公司2009-2011年利润表报表日期2011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2009年12月31日单位:双星公司万元万元万元一、营业总收入 468741.00 430146.00 301467.00 减:营业成本 431058.00 400807.00 253222.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1368.62 1078.65 1948.55 销售费用 13933.90 13159.80 11415.80 管理费用 11391.60

6、 10760.50 7636.77 财务费用 7321.50 4825.14 5588.01 资产减值损失 233.23 702.59 -211.85 加:投资收益 - 10.23 10.00 二、营业利润 3434.15 -1177.45 21877.72 加:营业外收入 1007.81 2540.08 1745.14 减:营业外支出 20.58 44.91 37.96 三、利润总额 4421.38 1317.72 23584.90 减:所得税费用 601.78 467.06 1111.94 四、净利润 3819.60 850.67 22472.96 资料二:2011年双星公司营业成本总额为

7、431058.00元,2011年的计划数为440000.00万元。营业成本受产品销量与单位产品成本的影响,单位产品成本又与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与材料单价有关。因此,可以把营业成本分解为三个因素,确定比较分析表。如表11-1所示。表11-2 2011年营业成本比较分析表项目单位计划数实际数产品销量万件25000.0021552.90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千克2.202.00材料单价元8.0010.00营业成本总额万元440000.00431058.00相关知识一、财务分析的意义企业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

8、、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分析的作用从不同角度看是不同的。从财务分析的服务对象看,财务分析不仅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企业外部投资决策、贷款决策、赊销决策等也有着重要作用。从财务分析的职能作用看,它对于正确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评价都有着重要作用。(一)财务分析可正确评价企业过去正确评价企业的过去,是说明现在和揭示未来的基础。财务分析通过对会计报表等资料的分析能够准确的说明企业过去的业绩状况,指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这不仅对正确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是十分有益的,而且对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行为产

9、生积极的影响。(二)财务分析可全面反映企业现状财务会计报表不可能全面提供不同目的报表使用者所需要的各方面数据资料。财务分析能根据不同分析主体的分析目的,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得出反映企业某方面现状的指标,如反映企业资产结构的指标、企业权益结构的指标、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的指标等。这种分析对于全面反映和评价企业的现状有重要作用。(三)财务分析可用于估价企业未来财务分析对企业未来的估价,第一,可为企业未来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预算指明方向;第二,可准确评估企业的价值及价值创造,这对企业进行经营者绩效评价、资本经营和产权交易都是十分有益的;第三,可为企业进行财务危机预测提供必要信息。二、财务

10、分析的内容财务分析的内容取决于财务管理的客观内容,取决于分析主体的不同要求,因而分析主体各自有不同的分析侧重点,但也有共同的要求。我国企业财务分析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结构,估量所有者权益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制定企业筹资策略。 (2)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情况和周转使用情况,测算企业未来的资金需用量。 (3)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不同年度盈利水平的变动情况,预测企业盈利前景。 (4)从总体上评价企业的资本实力,反映企业的发展能力。分析各项财务活动的相互联系和协调情况,揭示企业财务活动方面的优势和

11、薄弱环节,找出改进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矛盾。 三、财务分析分方法(一)趋势分析法1趋势分析法的含义趋势分析法又叫比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它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趋势分析法通常要编制比较会计报表。2趋势分析法的具体运用(1)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是将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比较,直接观察其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动幅度,考察其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这种方式在统计学上称之为动态分析。对不同时期财务报告财务

12、指标分析,可以有两种方法:定基动态比率。它是用某一时期的数值作为固定的基期指标数值,将其他的各期数值与其对比来分析。其计算公式为: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例11-1】以2011年为固定基期,分析2012年、2013年利润增长比率,假设某企业2011年的净利润为100万元,2012年的净利润为120万元,2013年的净利润为150万元。则:2012年的定基动态比率=120100=120%2013年的定基动态比率=150100=150%环比动态比率。它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值为基期数值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前期数值【例11-2】仍以【例11-1】

13、资料举例,则: 2012年的环比动态比率=120100=120% 2013年的环比动态比率=150120=125%(2)会计报表的比较会计报表的比较是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金额并列起来,比较其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会计报表的比较,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的比较。在进行会计报表相关指标比较时,最好是既计算有关指标增减变动的绝对值,又计算其增减变动的相对值。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可以有效地避免分析结果的片面性。【例11-3】某企业利润表中反映2011年的净利润为50万元,2012年的净利润为100万元,2013年的净利润为160万元

14、。通过绝对值分析:2012年较2011年相比,净利润增长了100-50=50(万元);2013年较2012年相比,净利润增长了160-100=60(万元),说明2013年的效益增长好于2012年。而通过相对值分析:2012年较2011年相比净利润增长率为:(100-50)50100%=100%;2013年较2012年相比净利润增长率为:(160-100)100100%=60%。则说明2013年的效益增长明显不及2012年。(3)会计报表项目构成比较这种方式是在会计报表比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为100%,计算出其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来比较各个项目百分

15、比的增减变动,以此来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这种方式较前两种更能准确地分析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趋势。它既可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纵向比较,又可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这种方法还能消除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之间业务规模差异的影响,有利于分析企业的耗费和盈利水平,但计算较为复杂。在采用趋势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必须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作为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经营状况;应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趋利避害。(二)比率分析法1比率分析法的含义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种比率

16、指标来确定财务活动变动程度的方法。比率是相对数,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某些条件下的不可比指标转化为可比指标,比率分析法是财务分析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正因为如此,有人甚至将财务分析与比率分析等同起来,认为财务分析就是比率分析。2比率分析指标类型由于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不同、分析的角度不同等,比率分析法中的比率有许多分类形式。各种分析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管理当局、经营者等,因而各自侧重点也不同。通常,我们分析者所需的各种比率指标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构成比率、效率比率和相关比率三类。(1)构成比率构成比率又叫结构比率,是某项财务指标的各组成部分数值占总体数值的百分比,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利用构成

17、比率可以考察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以便协调各项财务活动。其计算公式为:构成比率=(某个组成部分数值总体数值)100% 比如,企业资产中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各占总负债的百分比,净资产中留存收益与投资者投入各占净资产的比例等。(2)效率比率效率比率是某项财务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利用效率比率指标可以进行得失比较,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例如,将利润指标与销售成本、销售收入、资本金等项目加以对比,可以计算出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以及资本利润率等指标,可以观察比较企业获利能力高低及增减变化情况。(3)相关比率相关比率是指某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

18、的比率,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利用相关比率指标,可以考察企业相互关联的业务安排是否合理,以保障经营活动顺利进行。比如,将资产与负债加以相比,计算出资产负债率,据以判断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比率分析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计算结果也比较容易判断,而且可以使某些指标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甚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行业间的差别进行比较。但采用这一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对比项目的相关性。计算比率的子项和母项必须具有相关性。在构成比率中,部分指标必须是总体指标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在效率比率指标中,投入与产出必须有因果关系;在相关比率指标中,两个对比指标也要有内在联系,才能评价有关经济活动是否协

19、调、安排是否合理。对比口径的一致性。计算比率的子项与母项必须在计算时间、范围等方面保持一致。衡量标准的科学性。运用比率分析,需要选用一定的标准与之对比,以便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通常而言,科学合理的对比标准有:预定目标、历史标准、行业标准、公认标准。(三)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技术方法。因素分析法是经济活动分析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财务分析的方法之一,有利于揭示问题,明确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方法解决问题。因素分析法根据其分析特点可分为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1连环替代法连环

20、替代法是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形式。它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即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假定,某一个财务指标P由A、B、C三个因素的乘积构成,即:P=ABC,假定实际指标:Po=AoBoCo;标准指标:Ps=AsBsCs;实际与标准的总差异P=Po-Ps。计算公式和步骤如下:标准指标:Ps=AsBsCs第一次替代:P1= AoBsCs第二次替代:P2= AoBoCs第三次替代:P3= AoBoCoP3= AoBoCo即为实际指标Po。总差异P=Po-Ps同时受到A、B、C三个因素

21、的影响,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可分别由以下表达式计算求得:A因素变动的影响:PA =AoBsCs-AsBsCs= P1- PsB因素变动的影响:PB =AoBoCs-AoBsCs= P2- P1C因素变动的影响:PC =AoBoCo-AoBoCs= P3- P2最后,可以将以上三大因素各自的影响数相加,即PA+PB+PC就应该等于总差异P=Po-Ps。【例11-4】某企业2012年10月某种原材料费用的实际数是4620元,而其标准数是4000元。实际比计划增加620元。由于原材料费用是由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三个因素的乘积组成,因此就可以把材料费用这一总指标分解为三个因素,然后逐个

22、分析他们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度。先假设这三个因素的数值如表11-3所示:表11-3项目单位标准数实际数产品产量件100110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千克87材料单价元56材料费用总额元40004620根据表中资料,材料费用总额实际数较标准数增加620元。运用连环替代法,可以计算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标准指标: 10085= 4000(元) 第一次替代:11085= 4400(元) 第二次替代:11075= 3850(元) 第三次替代:11076= 4620(元) 变动因素的影响分析:-=4400-4000=400(元) 产量增加的影响超支400元-=3850-4400=-550(元) 单

23、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减少的影响节约了550元-=4620-3850=770(元) 材料单价提高的影响超支770元全部因素的影响总额=400+(-550)+770=620(元)2差额分析法差额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例11-5】仍用表11-1中的资料。可采用差额分析法计算确定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1)由于产量增加对财务费用的影响为:(110-100) 85=400(元)(2)由于材料消耗节约对材料费用的影响为:(7-8) 1105=-550(元)(3)由于价格提高对材料费用的影响为:(6-5) 1107=77

24、0(元)采用因素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因素分解的关联性。构成经济指标的因素,必须是客观上存在着因果关系,要能够反映形成该项指标差异的内在构成原因,否则就失去了应用价值。因素替代的顺序性。确定替代因素时,必须根据各因素的依存关系,遵循一定的顺序并以此替代,不可随意加以颠倒,否则就会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顺序替代的连环性。因素分析法在计算每一因素变动的影响时,都是在前一次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并采用连环比较的方法确定因素变化影响结果。计算结果的假定性。由于因素分析法计算的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数,会因替代顺序不同而又差别,因而计算结果不免带有假定性,即它不可能使每个因素计算的结果,都达到绝对的准确。因此

25、,分析时应力求使这种假定合乎逻辑,具有实际经济意义。这样,计算结果的假定性,才不至于妨碍分析的有效性。任务二 财务指标分析技能训练一、训练目的通过训练,掌握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分析指标的计算及应用。二、具体任务根据企业相关资料进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三、相关资料根据广发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其2010年度、2011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分别为1000万元、1500万元。表11-4 2011年广发公司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资产年末数年初数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年末数年初数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390210 短期借款200170 交

26、易性金融资产2010 应付账款19002000 应收账款15001480 预收账款400300 预付账款250200 其他应付款100100 存货20001900流动负债合计26002570流动资产合计41603800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 长期负债9001200 长期股权投资400400负债合计35003770 固定资产净值17002000所有者权益: 无形资产550500 实收资本25002500非流动资产合计26502900 盈余公积130130 未分配利润680300所有者权益合计33102930资产合计68106700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68106700表11-5 2011年广发公

27、司利润表 单位:万元项目本年数上年数一、营业收入79606950 减:营业成本61105430 营业税金及附加470410 销售费用200150 管理费用280180 财务费用160(利息费用100)120(利息费用80) 加:投资收益3020二、营业利润770680 加:营业外收入1030 减:营业外支出3040三、利润总额750670 减:所得税费用225201四、净利润525469相关知识一、基本财务比率分析总结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分析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一)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是

28、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关键。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比率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保障。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大,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强,债权人越有保障,但过大的流动比率对企业来说也并非好现象,可能是企业滞留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过多(如应收账款、存货),未能有效地加以利用

29、,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通常认为,流动比率为2:1较好。从该指标的计算可见: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不过,由于各行业的经营性质不同,对资产的流动性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商业零售企业所需的流动资产,往往要高于制造企业,因为前者需要在存货方面投入较大的资金。另外,企业的经营和理财方式也影响流动比率。(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需要注意的是: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 预付账款和待摊费用根本不具有变现能力,只是减少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出量,所以理论上也应加以剔

30、除,但实务中,由于它们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计算速动资产时也可以不扣除。本教材在计算速冻资产时不考虑这两项影响因素。计算速动比率时,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是因为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变现速度较慢,有些存货可能滞销,无法变现。传统经验认为,速动比率维持在1:1较为正常,它表明企业的每1元流动负债就有1元易于变现的流动资产来抵偿,短期偿债能力有可靠的保证。速动比率过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速动比率过高,企业在速动资产上占用资金过多,会增加企业投资的机会成本。但以上评判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实际工作中,应考虑到企业的行业性质。例如商品零售行业,由于采用大量现金销售,几乎没有应收账款,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

31、,也是合理的。相反,有些企业虽然速动比率大于1,但速动资产中大部分是应收账款,并不代表企业的偿债能力强,因为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在评价速动比率时,还应分析应收账款的质量。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的分析不能独立于流动资产周转能力的分析之外,存货、应收账款的周转效率低下也会影响流动比率的分析实用性,所以上述两指标的应用应结合流动项目的构成和各流动资产的效率综合分析。(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可以从现金流动的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该指标从现金流

32、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进行考察,反映本期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足以抵付流动负债的倍数。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但是,该指标也不是越大越好,指标过大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获利能力不强。一般该指标大于1,表示企业流动负债的偿还有可靠保证。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对债务的承担能力和对偿还债务的保障能力。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产权比率。(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是企业负债总额占企业资产总额的百分比。这个指标反映了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反映

33、了在企业的全部资产中由债权人提供的资产所占比重的大小, 反映了债权人向企业提供信贷资金的风险程度, 也反映了企业举债经营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这个比率对于债权人来说越低越好,这一比率越小,表明企业的债务越少,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但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适当举债可以获得财务杠杆收益,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保守的观点一般认为企业资产负债率以不高于50%为好,而国际上一般认为维持在60%比较适当。(2)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支出之比,又称已获利息倍数,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其计算公

34、式为: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其中: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利息保障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且比值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3)产权比率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这一比率可用以衡量主权资本对借入资本的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为: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产权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产权比率越低,说明企业偿还

35、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同时,该比率反映了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反映出公司基本财务结构状况。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公司应在风险与收益间进行权衡,以便既能提高盈利能力又能保障债权人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产权比率一般应小于100%,即借入资本小于股东资本。(二)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市场环境中,企业利用其所拥有或能控制的各种经济资源创造价值的经营运行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营运能力分析主要包括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及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1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1)应收账

36、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一定时期内商品销售收入除以平均应收账款的比值,它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其中: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账款余额 +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0销售收入用时间表示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叫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等于360除以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表明公司收账速度快,平均收账期短,坏账损失少,资产流动快,偿债能力强。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则

37、是越短越好。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提高能减少企业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占用,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但从另一方面说,如果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太短,则表明公司奉行较紧的信用政策,付款条件过于苛刻,这样会限制企业销售量的扩大,特别是当这种限制的代价(机会收益)大于赊销成本时,会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在运用该指标是要注意,由于季节性经营、大量采用现金方式结算等都有可能使该指标失真,因而应结合企业前后期间、行业平均水平进行综合分析。(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值,它是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次)销售(营业)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

38、存货)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次)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资金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2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固定资产周转率也称固定资产利用率,是企业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净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其中:平均固定资产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2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要用于分析对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利用

39、效率,比率越高,说明利用率越高,管理水平越好。如果固定资产周转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偏低,则说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较低,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它反应了企业资产的利用程度。 运用固定资产周转率时,需要注意固定资产由于计提折旧而产生的影响,同时由于折旧方法的不同,可能影响其可比性。因此在分析时,要注意提出不可比因素。3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销售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其中: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率(次)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

40、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企业本年度以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的运营效率和变化,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的差距,促进企业挖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三)盈利能力分析1一般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该指标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率的指标,营业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商品销售提供的营业利润越多,企业的盈

41、利能力越强;反之,此比率越低,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弱。(2)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又称总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回报率、资产总额利润率。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平均总资产之间的比率。用以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100%其中:平均总资产(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 2在计算该指标时,采用全部资产,从利润中没有扣除自有资本的等价报酬(股利),因而也不能扣除借入资本的等价报酬(利息)。 总资产报酬率高,说明企业资产的运用效率好,也意味着企业的资产盈利能力强,所以,这个比率越高越好。评价总资产报酬率时,需要与企业前期

42、的比率、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这一比率等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找出影响该指标的不利因素,以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3)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值。它反映了自有资本投资收益水平,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核心,也是整个财务指标体系的核心。其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其中:平均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末净资产)2该指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净资产收益率越低,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获利能力越弱。该指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一般来说,负债增加会导致净资产收益率的上升。(4)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的利

43、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其中:成本费用=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表明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项指标越高,利润就越大,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同时也说明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5)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量同净利润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收益的质量进行评价,对企业的实际收益能力进行再次修正。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

44、的保障程度,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盈余的质量。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收益的质量进行评价,对企业的实际收益能力再一次修正。一般而言,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0时,该指标应当大于1。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但是,由于指标分母变动较大,致使该指标的数值变动也比较大,所以,对该指标应根据企业实际效益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2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1)每股净收益每股净收益也称每股利润、每股盈余或普通股每股净收益,计算该指标时,只考虑到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确定。其计算公式为:每股净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普通股平均股数每股净收益反映了公司获利能力的大小,每股利润越高,说明公司获利能力越强。每股净收益的高低也是发放普通股股息和普通股票升值的基础,也是评估一家企业经营业绩和比较不同企业运行状况的重要依据,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都非常重视对这一指标的考核分析。(2)市盈率市盈率指上市公司普通股的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值,它反映了投资人对每元净利润所愿意支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