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X县XX路道路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4第一节 项目基本情况4第二节 编制依据4第三节 研究范围5第四节 主要结论5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7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7第二节 社会经济条件15第三节 历史沿革16第四节 城镇道路现状17第五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18第三章 交通量调查和预测20第一节 城镇对外交通20第二节 城镇道路交通规划20第三节 交通量预测21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内容24第一节 道路等级24第二节 采用的技术标准及规范24第三节 建设规模及内容25第四节 项目主要技术指标25第五章 建设条件26第一节 自然条件26第二节 工程地貌、地质条件27第三节 建筑材料、劳力
2、及运输条件34第六章 工程设计34第一节 横断面布置35第二节 路面设计35第三节 路面排水36第四节 交通设施设计36第五节 无障碍设施37第六节 照明工程38第七节 节能38第八节 主要技术指标汇总39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39第一节 概述39第二节 环境质量现状40第三节 环境影响分析40第四节 环境影响结论42第八章 建设安排及实施方案42第一节 施工条件及特点42第二节 项目实施计划43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4第一节 编制依据44第二节 工程量45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45第四节 资金筹措46第十章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46第十一章 组织结构与项目管理48第一节 机构设置48第二节 项
3、目管理48第十二章 结论及建议48第一节 结论48第二节 建议49附图:1、道路现状图片2、路线平面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第一章 总 论项目名称:兰城县幸福路整治工程建设单位:兰城县经济和发展改革局建设地址:兰城县县城建设规模:城市主干道II级,长度1.35km建设投资:583.7437万元第一节 编制依据1、兰城县经济和发展改革局关于编制兰城县幸福路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2、兰城县县城总体规划(2001-2020);3、青海九0六工程勘察设计院二00八年三月提交的兰城县幸福南路道路与排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4、兰城县苏平镇1:3000地形图(1988年版图式);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4、37-90);6、与工程有关的技术参数和标准;7、建设单位提交的其它有关的资料。第二节 研究范围本次兰城县城苏平镇设施主要建设该镇区内幸福路。该道路为苏平镇内南北向主干道之一,工程范围南起振兴路,北至民主路,道路长度1.35km。根据青海省兰城县县城总体规划和兰城县城乡旅游发展建设规划的要求,并结合兰城县城的特点,在全面调查兰城县现有道路的技术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对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建设条件的分析,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重点研究兰城县幸福路路面改造工程的建设,确定本次工程建设的范围、建设规模、建设方案、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以及项目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等。第三节 主要结论一、项目建设必要性苏平镇是兰城县
5、县政府所在地,国道109线穿镇而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城镇建设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县城发展规划,城镇未来将发展成为集工、商、贸、旅游和物资集散为一体的居住环境优美的高原绿洲城镇。目前苏平镇幸福路各项设施功能比较落后,不利于城镇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功能的发挥。随着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已不能满足要求。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城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目前苏平镇路网建设分析,对内主次干道的建设投入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了市区经济的发展。因此,为繁荣城镇经济、促进城镇的健康发展,
6、加强基础设施道路沥青油改造和人行道建设,改善市区面貌,对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的实施是很有必要的。二、交通量预测苏平镇幸福路是城市主干道。其交通量主要是保有量增加而增长的车流量和沿线土地开发、房地产的开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经济发展而增加的发展交通量。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兰城县经济的平衡发展。道路建成后,在其交通流量中,主要以发展交通量为主。依靠交通量的增长率预测分析,支路的将来交通量如下表:未来交通量预测表交通量预测(辆/日)2002年2012年2022年幸福路240312467三、建设内容及规模幸福路整治工程南起振兴路
7、,北至民主路,为城市南北走向的主干道之一,路线全长1.35km。规划道路红线宽度40m。横断面形式:5m(人行道)+5m(非机动车道)+2m(分隔带)+16m(机动车道)+2m分隔带+5m(非机动车道)+5m(人行道);工程建设内容为道路路面沥青油改造和人行道装铺工程。表1-2 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II级2 红线宽度m403计算行车速度Km/h404路幅布置型式三幅路5行车道数量4车道6最大纵坡1.6117标准轴载Bzz-1008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9抗震设防烈度度7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根据可研方案,本工程投资估算造价为583.7437万元,其中工程
8、费用:484.27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6.2264万元,预备费43.2403万元。全部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五、工程实施进度安排本工期建设为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共计6个月。1、前期安排:2011年5月底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工作。 2、2011年6月至2011年7月完成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审查工作和工程招投标工作。3、2011年8月至10月底完成工程建设。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一、地理位置兰城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柴达本盆地东南隅,地理坐标东经95349940,北纬35203722之间。东与海南州的共和县和兴海县接壤,西靠格尔木市,南和玉树州的曲麻莱县及果
9、洛州的玛多县毗邻,北接海西州州府德令哈市,西北和大柴旦行政区相连,东北与乌兰县相接。东西长约310公里,南北宽约180公里,全县总面积49733平方公里。县城驻地苏平镇位于县域东部,海拔3180米,东距省会西宁市428公里,北至海西州府所在地德令哈市217公里,西到新兴工业城市格尔木市374公里,国道109丹拉公路从城西穿过,交通较为方便。二、自然条件(1) 地质地貌兰城县原属东昆仑地槽,后逐渐演变为地台,其间大致经过三个地史阶段。全县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布尔汗布达山及其余脉布青山横贯南部,哇洪山鄂拉山矗立东侧,珂木尼克山、达达肯乌拉山、牦牛山对峙于北,辽阔的柴达木盆地伏于群山环抱之中,构成县
10、境丰富壮观的地貌形态,北、东、南山地海拔3500米以上,中西部盆地海拔26753100米,东部多沙漠,中西部多沼泽。整个地势基本上可分为山区和平原两种地貌类型。(2)土壤植被兰城县地域辽阔,土壤形成环境复杂,母岩岩性多样,地带性土壤,非地带性土壤均有表现。境内柴达木盆地为一封闭性高海拔内陆盆地,土壤中各类溶盐含量丰富,加之蒸发量大,各种土壤都有不同程度的盐渍化现象。其境南部多为高山、亚高山类土壤,成土过程以物理、化学风化为主。土体厚度50100厘米,质地多系粗沙、土、粘土,土壤中有效成分含量低。盆地四周海拔3500米以上多为山地草甸土和山地草原草甸土,3500米以下地区主要分布山地草原土、山地
11、棕钙土。盆地内部土体干燥,以棕钙土和灰棕漠土为主。由于盆地降雨量少,气温变化大,土壤中生物化学风化过程缓慢,土壤全剖面养分含量变化不大,粘粒含量少,以粒沙为主。(3)水文气候兰城县为内陆河流域,境内有大小内陆河40余条,除秀沟河流入格尔木河外,其余均属霍鲁逊湖水系。主要河流有香日德河、苏平河、诺木洪河等。在气候上,兰城县深居大陆腹地,属典型的大陆性高原高寒大陆性气候区,其主要特征是干燥,少雨多风,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促,四季不分明。(4)主要自然灾害兰城县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较为频繁,严重影响农牧业生产。威胁较大的灾害有霜冻、风沙、大雪、山洪和干旱。兰城县为多风沙区,沙尘暴
12、肆虐是县境内荒漠地区恶劣气候之一,年均沙尘暴日10天左右,最长达42天以上,严重的风沙灾害常吹毁帐房、刮散羊群、掩埋农田。第二节 社会经济条件“九五”以来,全县各族人民在各级党、政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加快发展这一主题,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全县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到2000年底,国内生产总值达1.5亿元,比1995年增长44%,年均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8000万元,增长11%,年均增长2.1%,第二产业2598万元,增长62.9%,年均增长12.5%,第三产
13、业4421万元,增长99.23%,年均增长19.5%。全县财政1238万元,比1995年增长84.2万元,年均增长13%。农牧民年均纯收入1735.6元,比1995年增长57%,年均增长11.4%。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2000年全县农牧业总产值6367万元,比1995年增长33.8%,年均增长6%,粮食产量达26599吨,比1995年增长55%,油料产量达4012.8吨,增长31%,年均增长5.5%。牲畜存栏头数58.23万头,与1995年持平。工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企业效益明显好转,200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4020万元,比1995年增长84.2%,年均13%,整体实力和素质有所提高,扭亏
14、创盈效果明显,盈亏相抵整体盈利,整个工业经济出现增长势头。乡镇企业发展迅速,2000年总产值达4662万元,年均增长30%,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社会销售总额5008万元,比1995年增长14.6%,年均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59亿元。资源开发步伐加快,黄金选矿厂、钾镁厂扩建工程、多金属选矿厂相继建成,为进一步发展地方经济奠定了基础。山川秀美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所有乡镇均通上公路,并实施了程控电话。基础设施、道路、教育、医疗、电信、邮政、广播电视等均有长足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第三节 历史沿革兰城县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
15、早在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放牧、繁衍、生息。周秦汉时期,兰城属西羌牧地,西汉元始四年,王莽置西海郡,兰城属汉朝领地。两晋南北朝至唐朝时期,兰城曾为鲜卑族吐蕃属地。宋末至清王朝时期,蒙古族迁入境内。由于朝代变更,战争频繁,兰城的归属多变。元时为元世祖之子奥鲁赤西平王的封地,明时则为明朝蕃属。清时由清廷西宁钦差事务大臣管辖,实行土司制度。民国8年(1919年)国民政府在兰城寺(今乌兰县境内)设置兰城理事公署。民国19年(1930年),国民政府设置兰城县。1949年11月兰城县人民政府于希里沟成立,辖今海西州和曲麻莱县大部分地区。12月初,兰城县人民政府由希里沟迁驻苏平镇,辖三区三乡,第三区驻地香
16、日德,辖今兰城县。1954年1月,成立兰城县蒙族自治区,属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管辖,苏平是海西州蒙藏哈克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19541959年,天峻、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县等相继析出。1955年7月兰城县蒙族自治区更名为兰城县,县政府驻地香日德。1959年初海西自治州人民政府迁驻大柴旦,兰城县政府驻地则由香日德迁至苏平镇。现兰城县辖三镇六乡。第四节 城镇道路现状苏平镇道路始建七十年代,根据2001年统计,县城主要道路有8条,总长度约为10公里。城区内设有一处汽车站,但尚无专用停车场和道路广场,临时停车在各单位内,城市现状道路基本情况见表。城市现状道路基本情况表序号道路名称起止长度(m
17、)宽度(m)备注1解放路县农机加油站县电厂425360109国道城区段2400m车行道16米,其余为12m。2民主路公安交通警察大队肉联厂89010土路3新华路县中队电视台152625车行道12m,2001年新建路。4和平路县政府卫生防疫站110525车行道12m,2001年新建路。5振兴路县一中县民族中学蒙文部7649土路6商业巷县食品公司县建材厂6769土路7建设路兰城建行县农牧局3887土路8幸福路草原工作站县党校183292002年施工760m,车行道16m。拟整治道路幸福路现状:南起振兴路,北至民主路,道路长度1.35 km,为城市主干道II级,为三块板形式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红线宽
18、40米。现状照片如下:拟整治道路现状第五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1)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苏平镇是兰城县县城所在地,距省会西宁428 km,北至海西州府所在德令哈市220 km,西到格尔木市370 km,国道109丹拉公路从县城内穿过,交通较方便。苏平镇作为全县的中心,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带动的促进作用。城镇建设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县城发展规划,城镇未来将发展成为集工、商、贸、旅游和物资集散为一体的居住环境优美的高原绿洲城镇。目前,苏平镇的道路、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城镇建设用地杂乱无章,功能区分不明确,不利于城镇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功能的发挥与组织。随着第
19、三产业和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已不能满足要求。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城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兰城县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古南丝绸之路自东至西经过全境。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积淀深厚的历史文物古迹为开发旅游产业创造可得天独厚的条件。茫茫的盐湖,旖旎的草原风光,湖光天色的南北霍普逊湖,扑朔迷离的贝壳山,气势壮观的唐代吐蕃墓葬群,历史悠久的诺木洪古文化遗址,著名的国际狩猎场,醉人的香日德绿洲农业景观等景点闻名遐迩,构成了奇特迷人的高原盆地画卷。县境内旅游资源按其性质大致可分为自然景观(自然风光和生态农业观光)和人
20、文景观(古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同时还有浓郁的藏族风情,亦为开发前景良好的旅游资源。目前,旅游资源开发除国际狩猎场初具规模外,其余资源开发力度低,投资少,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差,加之距内地较远,游客不多,未能发挥应有的资源价值。(2)路网规划建设的需要根据目前苏平镇路网建设情况分析,对内主次干道的建设投入上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了市区经济的发展。苏平镇幸福路道路整治工程的实施将有效的与城市路网工程连接,使路网总体规划得以逐步实施。因此,为繁荣城镇经济、促进城镇的健康发展,加强基础设施道路、排水的建设,改善镇区面貌,提高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改善人
21、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的实施是很有必要的。第三章 交通量调查和预测第一节 城镇对外交通状况目前,兰城县的对外交通主要是109国道和德都公路。109国道是县城最主要的对外交通线,将除沟里乡之外的各乡镇连通。109国道在城区段总长度4253m。德都公路即连接州府德令哈市和县城苏平镇之间的公路,全长174km,兰城县道路长50km。交通量不大,是兰城县的另外一条对外交通路线。第二节 城镇道路交通规划拓宽改造人民街和建设路,加强路网建设,形成方格棋盘式的路网络结构,沿109国道东侧呈带状布局。道路技术等级分为主干道和次干道。红线宽度根据行车速度、现有道路状况等因素按40、30、25米控制,
22、路网结构为三纵六横,其中三纵分别为解放路、幸福路和东环路,六横分别为民主路、新华路、和平路、公园路、一道街和二道街。规划道路具体技术指标见下表。规划道路技术等级一览表路名红线宽度(M)长度(M)面积()断面形式道路等级与功能解放路604253255180非对称四块板109国道、对外交通商业巷30178353490一块板次干道建设街2597324325一块板次干道幸福路402885115400三块板主干道青山路303598107940一块板次干道东环路403503140120三块板主干道工业路25137834450一块板次干道民主路40148159240三块板主干道新华路25142035500一
23、块板主干道和平路25135333825一块板主干道振兴路25123430850一块板次干道公园路40108143240三块板主干道一道街4077731080三块板主干道二道街4077731080三块板主干道规划汽车站移至和平路口,仍位于解放路的西侧,占地1.5公顷。新增停车场两处,一处位于规划汽车站北侧,占地约1.3公顷,一处位于政府南侧,与绿化广场结合布置,占地约0.9公顷。规划广场位于幸福路与新华路交叉口,总占地约3.4公顷。另外有绿化休闲场所四处。原县农机加油站位置不变,同时在解放路南段东侧增设一处加油站,面积约为0.5公顷。根据上述结果,城市道路总长度为27.6公里,道路广场面积为77
24、.74公顷,城市道路广场占建设用地的18.87%,人均道路广场面积38.87平方米,路网密度为6.7公里/平方公里。第三节 交通量预测一、预测方法本工程将来交通量的预测,不仅是确定各条道路的建设规模和实施计划的需要,也是项目经济评价的依据。本项目预测基年为2008年,预测特征年为2010、2015、2020、2025四个年度。本工程的建设,将极大的为兰城县城内道路沿线企业带来方便和发展,乃至于整个城市的交通运输创造条件,使地区的交通和经济联系得以加强,也必然对城镇带来新的社会、经济及交通体系上的变化。因此,“幸福路”的将来交通量采用考虑随自然增长的趋势型交通量方法预测。预测道路的将来趋势型交通
25、量,可通过建立兰城县城历年支路的交通量与兰城县趋势型国内生产总值、兰城县机动车拥有量和时间序列的回归方程,以及兰城县城2008年、2010年的趋势型经济发展规模和机动车拥有量的预测,来确定的将来趋势型交通量预测值。二、趋势型交通量预测1)兰城县城趋势型经济发展预测从现有资料来看,交通量的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预测将来交通趋势交通量,需了解兰城县城的未来趋势型经济发展情况。趋势型经济发展预测以兰城县城的总体规划为基础,利用部分经济资料来推算。2008年兰城县国内生产总值72040万元,2001年2008年平均增长率为18.41%。假定2010一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按18%计算,
26、则2015年兰城县城国内生产总值达约23.0亿元。兰城县城将来趋势型国内生产总值见下表年份(年)200920102010202020202025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9.57.56.082) 兰城县城未来人口参照有关规划,根据回归分析测算未来兰城县人口自然增长率见表:兰城县人口自然增长率预测年份(年)200920102010202020202025人口自然增长率()9.08.063) 兰城县城机动车拥有量预测根据兰城县车辆管理所的统计,2007年兰城地区拥有机动车1271辆。到2008年末,拥有机动车量为1475辆,年平均增长率为14.05%左右。经分析,兰城县城机动车拥有量与经济发展是密切
27、相关的,通过经济的回归方程,来预测兰城县机动车保有量。机动车保用量与人均生产总值的回归方程如下:Y=166.9933+0.1322GDP (R=0.995)式中:Y兰城县城机动车拥有量,(辆/年) GDP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人年)4)交通量增长率通过对兰城县经济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等的预测分析及发生、集中交通量的回归分析,兰城县道路交通增长率如下表:兰城县交通量增长率时期增长率%区域200920102010202020202025兰城县城城市主干道(%)5.308.084.695)未来交通量预测道路建成后,起着城市主干道的作用,在其交通流中,主要是由于车辆保有量增长而增长的交通量和沿线土地开
28、发和经济发展所行新增加的发展交通量。根据交通量和增长率的预测分析,将来交通量见表:交通量预测表交通量预测(辆/日)200920102010202020202025幸福路73010771354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内容第一节 道路等级根据青海省兰城县县城总体规划,兰城县幸福路为南北城市主干路II级。第二节 采用的技术标准及规范(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规范(cJJ459 1);(3) 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施规范(JGJ50一88);(4) 城市道路绿化与设计规范(CIJJ7597);(5)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一87);(6) 给排水设计手册(
29、第一册);(7)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一95);(8)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9)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10)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1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第三节 建设规模及内容本次幸福路道路整治工程南起振兴路,北至民主路,道路长度1.35 km,为城市主干道II级,为三块板形式沥青混凝土路面。拟整治道路红线宽40米。工程建设内容包括K0+000K1+350段机动车道(28m)、非机动车道(25m)的路面铺油工程和人行道(25m)的面层彩砖铺设。第四节 项目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车速根
30、据将来交通量的预测分析,结合县城交通规划和道路在本地区道路网中的功能和地位,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37-90),按城市主干道II级标准修建,确定设计车速为40km/h。2)荷载标准标准轴载:BZ-100型标准车3)车行道路宽度非机动车道一条车道宽度为5m,机动车道一条车道宽度为8m4)抗震设防标准按地震裂度七度设防。5)规范要求的主要技术标准见下表4-1表4-1 主要线型标准 序号内容单位指 标迎宾西路1设计车速km/h402最大纵坡1.611%3最小纵坡0.761%4平曲线最小半径M3005竖曲线最小半径M100006)雨水设计重现期雨水重现期T=1年第五章 建设条件第一节 自然条件一、气候
31、特征兰城县属典型的高原高寒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2,极端最高气温33.2,最低气温-29.8,无霜期为每年的五月下旬至九月中旬,约157天,全年日照总时数为3026.8小时,日照率为69%。年均降水量159mm,平均蒸发量为2439mm。境内年均大风日数43天,最多年达107天,多偏东南风,年平均风速3.3m/s,年最大积雪厚度3cm,最大冻深2.01m.二、地形地貌建设地位于兰城县察苏镇,地貌单元为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中部,地形平坦、开阔。整体地形南高北低,沿线地面高程3193.2-3204.9m,高差11.7m。第二节 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地质勘探工作,根据青海九0六工程勘察设计院二00八
32、年三月提交的兰城县幸福路道路与排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其研究成果摘录如下:(一)气候特征兰城县具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一年中冬季长而夏秋季短,日温差较大,无霜期平均181天。多年平均气温7.8,极端最高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19.8;多年平均降水量331.40mm,最大月降水量164.90mm,最小月降水量2.30mm,最大风速16m/s,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0.1%,兰城县城标准冻深1.86m。(二)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黄河南岸级阶地,地形较平坦,总体地势是东高西低,海拔标高2223.772236.71m,相对高差12.94m。经调查场地周围无不良地质现象。(三)岩土工程条件及评价(
33、1)地形地貌拟整治道路位于兰城县,地貌单元为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中部,地形平坦、开阔;拟整治道路幸福路呈南北向展布,整体地势南高北低,向北倾斜,沿线高程3193.23204.9m,相对高程11.7m。经调查,场地无不良地质现象。(2)地层岩性地基土自上而下依次为:粉质低中液限粘质土、砾类土(卵石),其岩性特征如下: 粉质低中液限粘质土(黄土状土)(Q4al+pl):土黄色,稍湿,稍密,虫孔及孔隙发育,无光泽反应,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低,拟整治道路沿线均有分布,厚度0.8-1.8m。 砾类土(卵石)Q4al+pl):青灰色、褐灰色,稍湿,中密,最大粒径170mm,其中大于20mm者约占50-6
34、5%,2-20mm者约占20-25%,余为中粗砂,磨圆中等,多呈次圆状,主要由石英、石英岩及变质岩组成,埋深0.8-1.8m,揭露厚度3.0-4.7m(未揭穿)。(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土腐蚀性评价1、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发现地下水,可不考虑地下水对该工程的影响。2、场地土腐蚀性评价a、道路工程腐蚀性评价据场地易溶盐分析报告,土中SO42-含量0.3794-1.373g/kg,CL-+SO42-+NO3-含量0.483-2.624 g/kg,PH值7.57-8.25,道路工程按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JTJ064-98)环境介质对混凝土腐蚀性评价标准附录D,天然含水量4.7-2
35、0.5%,场地环境类别类,判定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不具结晶类、分解类及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性。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表D.0.10-4规定,综合评价腐蚀等级为无腐蚀,防护等级为常规,施工时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进行防护,水灰比、最少水泥用量、C3A、防护层厚度等均无特殊要求。b、管道工程腐蚀性评价管道工程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评价,场地土SO42-含量379.41317.7mg/kg,CL-含量53.21169.9mg/kg,PH值7.578.25,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G.0.1条规定,场地环境类别为类,场地
36、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中等腐蚀性。据临近场地土的电阻率值7090M,土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土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的规定。(四)路基土分布规律及评价(1)路基土分布规律及干湿类型评价幸福路路基土均为粉质地中液限黏质土组成。路基土稠度为0.411.59,回弹模量2851.5MPa,干湿类型为过湿干燥,其中TK1(K0+014)、TK5(K0+580)、TK9(K1+111.3)为中湿;TK2(K0+145)、TK4(K0+430)、TK6(K0+730)、TK7(K0+880)、TK8(K0+990)
37、为干燥;TK3(K0+280)为过湿。详见干湿类型统计表。层土据重型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1.901.92g/cm3,最优含水量12.414.3%。兰城地区对应的公路自然区划为2,根据土基平均稠度对应的土基回弹模量见表。路基土干湿类型统计表序号探井编号路基土类型天然含水量(%)液限(%)100g塑限(%)100g稠度(Bm)回弹模量(MPa)干湿类型1TK1粉质低液限粉质土10.85.56-0.090.9333.5中湿2TK2粉质低液限粉质土14.85.810.161.5951.5干燥3TK3粉质低液限粉质土11.9515.766.480.4128过湿4TK4粉质低液限粉质土5.8515.46.
38、421.0642干燥5TK5粉质低液限粉质土9.415.616.670.6928中湿6TK6粉质低液限粉质土6.6516.066.791.0139干燥7TK7粉质低液限粉质土9.8727.6314.581.3651.5干燥8TK8粉质低液限粉质土9.5027.5314.571.3951.5干燥9TK9粉质低液限粉质土18.8727.8814.930.7028中湿(2)路基土承载力评价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表3.3.32以及现场原位测试试验,结合实际工程经验,给出各地层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参考如下:粉质低液限粘质土(黄土状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150KPa;
39、层砾类土(卵石)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400KPa;(3)湿陷性评价粉质低液限粘质土(黄土状土)具湿陷性,湿陷系数s=0.016-0.020,湿陷程度轻微,总湿陷量计算值s=6.0-7.5mm,属级非自重湿陷性场地。层土湿陷量计算表探井编号湿陷深度(m)湿陷量计算值s(mm)自重湿陷量计算值zs(mm)湿陷等级备注TK71.87.50级非自重湿陷量、自重湿陷量计算值从层土顶部算起TK81.77.10级非自重TK91.76.00级非自重(4)冻胀性评价a、道路工程的冻胀性评价依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施规范(JTGD632007)附录H图H.0.1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以及结合实际工程经
40、验,兰城县城标准冻深为1.86m,在冻深范围内层粉质中低液限粘质土(黄土状土)天然含水量4.720.5%,平均值10.4%。在冻深范围内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大于1.5m,平均冻胀率为Kd1,冻胀等级为1级,场地土属不冻胀土。层砾类土(卵石)颗粒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小于15%,场地土属不冻胀土。b、管道工程的冻胀性评价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附录F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以及结合实际工程经验确定兰城县城标准冻深1.86m,在冻深范围内层粉质中低液限粘质土(黄土状土)天然含水量4.720.5%,平均值10.4%。在冻深范围内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大于1
41、.5m,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附录G表G.0.1地基土的冻胀性分类表规定,平均冻胀率1,冻胀等级为级,属不冻胀土;层砾类土(卵石)颗粒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小于15%,场地土属不冻胀土。(5)场地地震效应a、排水管道地震效应评价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0.26规定,兰城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45s。拟建场地黄土状土剪切波速Vs=180m/s,层卵石层剪切波速Vs=350m/s,覆盖层厚度20m,按20m计算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e=312.5-344m/s,场地类别为类
42、,场地属可进行加工建设的一般场地。b、道路地震效应评价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0.26规定,兰城地区属抗震设防烈裂度7度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反应谱特征周期分区值0.45s。道路沿线不存在液化土层。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00489)表1.0.4查得道路工程重要性修正系数Ci取1.0。(6)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拟建场地地形地貌简单,地基土种类少,分布较连续、稳定,不存在液化土层,无不良地质现象,场地未发现活动断裂通过,场地稳定,适宜完成该道路路面整治工程。(五)结论与建议1、拟整治道路场地地形地貌简单,地势相对平坦、开阔,无不良地质
43、现象和液化土层,适宜完成该道路路面整治工程。2、粉质低液限粘质土(黄土状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150KPa;层砾类土(卵石)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400KPa。3、勘探深度内未遇地下水,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4、道路工程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不具结晶类、分解类、及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性。5、管道工程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中等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6、兰城地区抗震设防裂度为7度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45s,场地类别为类场地,不存在液化土层,场地属可进行工程建设的一般场地。7、兰城县城标准冻深1.86m
44、,场地土属不冻胀土。8、层黄土状土具湿陷性,湿陷系数s=0.016-0.020,湿陷程度中等,湿陷等级为级非自重湿陷场地。9、场地路基土类型为粉质低液限粘质土,干湿类型为过湿干燥。第三节 建筑材料、劳力及运输条件1、筑路材料来源兰城县城附近材料种类齐全,质地良好,数量充足,开采容易,运输方便,可供自采或购置的材料主要有水泥、石灰、石料、砂砾料、土等。2、工程用电及水工程所在区域内,水、电充足。尤其水质纯净,对混凝土无浸蚀作用。3、运输条件该路全线均在市区范围内,建筑材料运输方便,且周边多砂石料,均有道路相通,不需开辟运输道路,汽车运输十分方便。第六章 工程设计本次幸福路道路整治工程按城市主干道II级修建。路线南起振兴路,北至民主路,道路长度1.35 km,为三块板形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第一节 平面设计工程平面设计原则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根据道路沿线自然状况,降低工程造价。同时设计中注意与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