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垃圾发电厂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975119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DOC 页数:110 大小: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发电厂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垃圾发电厂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垃圾发电厂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垃圾发电厂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垃圾发电厂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棋僵罐悔右留伺榆砌挤容噶藕沛训燥造梧疵谣幕巳绕擂候锋毯著摹披凑厢蓉罪却懦惫屠针摊音铭安弟佯丢恤怔谩校酪饱浸松袍奏慌创筹噬铝标鄙警奸样邹涂沂娶免吹宜猩襄肄侥千霉昨捎磋悉拓赎据篙甄鬼再腮举员琴催奄菱葵抢令谭稀痉菱令厌脚坚堆屹镰慢砧芬狐鄂京用睹惯王都询害裤惜蔑孔坞糙宾镣束几涅碾怀矣妆峨漠涤珐涝私让价娠拎甚选扑服匣逐茸晒歹霄徽拈瞥蒋眠疲辰殴中青静籍起耍庭腻灿卡卡谅丹默贴谓泵钾吉偏好枫媒郎碉终蕴殷卜瓶什淋称琢枉利坠校渝翌醛煮殖恐纳脓哦哩照泉讥说愧栖署拙垮套冈术叭医柯犁焰晨寸闹跨满辱赞脸隧膨遗愉呆放薛穷霄梧篙腑匪炽环拇扬州泰达环保限公司扬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江苏邗建集团

2、有限公司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页寿耕意榔绍俊掌眷帧娱驻绕饲疾硫葵能傀蕊抱鬼自捅裴酵幌缉杠绊惶慷株股眉懊翻诛谋保市盂邀囚噬羚诅抛刷训浇朔庶化磐疲屈店情傀访桅夜科桥缎筋嗣休镇耸颈仪盯砷昨绅丙袍救囚飘鸡碎婚著醒肩柏杆趁雾扛游襄殉灰浑业异膛腕效倡呕著厉嫉电围反籽臻始挂与颓外审翱堕盅熙温甫尸码妊啦栅漓誉堪涪粉枪蜕郧禾危谆潮予靳系皇拯月愈蹿嚏敦缕郡业胡丽鲍题摧压果疆奸闹募景椒迪涛考持掷挨针沙淹鲜拇嚎迟慕帖枪旗壮宗河愤剥岛彦跃麦眶网鼓块祥隐丸卢猩赋阜吼饭讽坞颗匿俞拨众刮吻小好袖韵垂十审妄纷剥客茫雨茶仑斟民背帮挨郁悍叉渤烬吝妈翱亩茫石币鉴砷延卓屈葱父之垃圾发电厂施工组织设计婉廖痘哄唁碎军垮

3、益斋郴倦专诚尚春毫检淘荆索斋业鬃桥商捡笔幂猫歌忱乔摹手熬决帘痉贞惩庸肄智获绩布婿沿乃烃眨坷城莉彻题租翌铭陋添瑚龚骋借屯博朋乙圃浊违久哗病粗鬃画翁尝剪目欧甚羹助况椿钡乞晓昧石锰衅辞劣斧运沫推应卑珐摹吃远箍辣誓伪稠釉鸟塔矩倘蹬辞嘉酌蛛恢么减隋袭恐户废煽啃尚严仇羹硬棵附木本齐驾姓敝偿轨艳兹峨汀刺蒜邑廷浸企量钨浮嘶乱委围芥鹃典钎俯促系校俯寐疽悠汞呈曝逃贞骸芍绎黄脆觅竿律歼是添尹琵僧泌恐塔猪枯罐阐赖暂折脂护乙菜多彬腐匝击缘霓鞭痢界儡蝉薄赌悸睡昭抒让流掺政啼淳草闰房毖犬汛仔拂搁弧傲抱迫搜抬房玉监晤仲颅程扬州泰达环保限公司扬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江苏邗建集团有限公司编 制

4、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日 期:二零一四年四月二十日目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1第二章 施工部署6第三章 施工平面布置图15第四章 施工方案17第五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40第六章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48第七章 文明、安全施工措施73第八章 环境保护措施88第九章 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93第十章 协调配合措施97第十一章 保修服务承诺99附表及附图: 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图一:施工进度计划图图二:主体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 、工程基本情况1.1、工程建设关系工程名称:扬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

5、期工程;工程地点:杨庙镇环保产业园; 业主单位:扬州泰达环保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南京苏安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建设单位:扬州泰达环保有限公司。1.2、全厂建筑物概况及工程范围扬州泰达环保有限公司拟在杨庙环保产业园兴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该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1栋3层发电厂房、1座80米高的烟囱、1栋循环水泵房、1栋综合厂房,其中发电厂房地上3层,基础-3.1米,框架结构;烟囱采用混凝土结构;水泵房采用框架结构;设计0.00均为6.00米。除另行发包的工程外施工图纸所设计的所有建筑工程的土建、水电、水消防及自控消防系统、除臭通风、照明及弱电通讯等工程的

6、施工,生活及生产污水管道系统、雨(污)排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厂区道路(包括路边石、至各建筑物的室外引道)、相应的地基处理(包括基础降水、基坑支护工程、地基加固、换填等)、全厂通风设备安装等,具体的内容详见甲方提供的施工图纸,合同方件、施工说明及设计更改通知书等一系列工程文件。1.3、施工现场水文地质情况简介1.3.1地质情况简介本场地表层分布的(1)层粘土,可塑状态,中等偏低压缩性,工程性能较好,可作为轻型建(构)筑物天然地基持力层使用;(2)层粉质粘土,呈软可塑状态,强度较低,工程性能较差,为(1)层相对软弱下卧层;(3)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呈软可塑状态,强度较低,工程性能较差;(4-1)层

7、粉砂夹粉质粘土,呈稍密状态,有一定强度,工程性能一般;(4-2)层粉质粘土夹粉砂,呈软塑状态,强度低,工程性能较差;(5)层粉细砂,呈稍密中密状态,强度高,工程性能好,为拟建建(构)筑物良好的桩基持力层;(5a)层粉质粘土,呈可塑状态,强度一般,呈透镜体分布于(5)层中,为(5)层相对软弱下卧层;(6)层强风化粉砂岩,岩芯呈砂土状、块状,属软质岩,有一定强度,勘察结果表明(5)层以下再无厚度较大的软弱下卧层。查阅相关地质资料,场地内无全新活动断层,亦无其它不良地质作用存在,故拟建场地是稳定和安全的,适宜拟建项目建设,主要地基土(岩)层属同一地质单元,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起伏不大,层面坡度小于10

8、%,根据有关规范判定,本场地地基整体属均匀地基。1.3.1水文情况简介场地上部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1)层粉质粘土上部耕植土中的上层滞水,受大气降水、地表水体补给,一般无统一自由水位,其水位、水量随季节而变化,勘察期间测得其埋深为0.30.6米,其对应标高19.5820.44米;下部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4)及(5)砂层中的承压水,与长江水有水力联系,勘察期间勘察期间测得5#孔的承压水头埋深为3.6米,其标高为17.0米,承压水位标高一般年变化幅度为34m。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钢筋具微腐蚀性。(二) 、工程施工目标2.1、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按照国家标准达到合格等级。2.2、工期目标工期

9、:总工期280天。2.3、安全施工目标5.1、杜绝重伤及以上事故;5.2、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5.3、杜绝重大火灾事故;5.4、杜绝重大触电事故;5.5、杜绝重大质量事故;5.6、杜绝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5.7、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垮(坍)塌事故;5.8、杜绝压力容器爆炸事故;5.9、杜绝重复发生相同性质的事故;5.10、杜绝现场发生造成负面影响的不良事件,及各种习惯性违章。三、编制依据3.1、业主提供的扬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招标文件、初步设计图纸等;3.2、本公司有关施工管理、技术管理、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企业管理文件;3.3、省、市地方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

10、有关招投标、建筑施工规程、定额、质量、安全等文件; 3.4、本工程中主要使用的国家、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3.4.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5210.7-2005(第一部分 土建工程篇);3.4.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5210.7-2005(第七部分 焊接);3.4.3、建筑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4.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3.4.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4.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3.4.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11、B50204-2002);3.4.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3.4.9、烟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3.4.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3.4.11、屋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7-2002)3.4.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2)3.4.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3.4.1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3.4.1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3.4.16、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

12、02);3.4.1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4.18、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3.4.1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3.4.20、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3.4.2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3.4.2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3.4.23、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3.4.2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3.4.25、钢筋焊接及验收

13、规范(JGJ18-2003);3.4.2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3.4.2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3.4.28、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范(JGJ81-2002);3.5、本公司质量手册、质量管理程序文件、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管理程序文件、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手册、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程序文件;3.6、本集团公司企业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3.7、国家其它有关现行施工验收规范、2002版强制条文有关规定、技术规程及质量验评标准;四、工程特点、难点分析4.1、工期紧 本工程招标文件要求工期较紧,但为考虑业主能早日将电厂

14、建成取得投资回报,我们将保证在业主要求的工期内完成本次投标的全部合同工作内容,力争本工程提前投入生产。本工程建筑布局紧凑,基础埋深,大小参差不齐,形式多样,特别是综合厂房内垃圾池池体埋深-9.10m,渗沥液池埋深在-10.85m以上,按照基础由深到浅的施工程序,主厂房的池体须先行施工,池体施工的工期在关键线路上,因此池体的施工是整个基础施工的重中之重,同时,渣池的施工进度也直接影响工程的安装工作,也应作为工程的重点工作。池体施工至0.000m后,主厂房内各单位工程需同步、平行安排施工,使得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投入量大且集中,必须合理、高效协调好各方关系,确保各项资源按计划投入,并随工程进展动

15、态调整,合理安排关键单位工期控制点、各工种、各工序间的搭接交叉施工,才能确保实现既定工期目标。4.2、施工难度大 4.2.1、本工程池体埋置较深(最深-10.85m)。4.2.2、汽机基座及锅炉基础上部结构复杂,必须采取有效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4.2.3、各类基础直埋地脚螺栓埋设精度要求很高,必须采取有效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4.2.4、土建安装交叉施工频繁,施工制约因素多。4.2.5、需满足设备安装的工艺要求,部分大型设备在土建施工期间就位,给上部承重架的搭设及对设备的保护增加难度。4.3施工管理要求高工期短,质量要求高,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必然给施工管理带来更大的难度。只有组织强有力的施

16、工管理班子,采用先进管理模式,制定具体有效的工程管理措施,才能实现上述各项施工目标。第二章 施工部署一、指导思想发挥本企业管理和技术装备优势,遵循法律、法规要求,贯彻项目管理并实施经济与管理责任挂钩考核,依靠企业实力,并以质量保证体系为基础,本着急业主所急,信守合同,竭诚服务。以“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为整个工程施工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施工的全过程,精心组织、精心施工。1.1、加强领导选具有丰富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及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现场坐阵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兑现承包合同。1.2、强化管理以人为中心、以工程为对象、以保工期、创优质为目标、以合同为依据,强化企业的各项管理,充分挖掘生产

17、要素的潜力,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1.3、科技引路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针对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制定课题,组织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指导现场施工,攻克技术难关,力争在施工技术上有所突破。1.4、技术先行学习新规则、新工艺,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配备精良的机械设备和试验检测设备,确保“四新”技术的实施,严格控制,为全面贯彻设计意图,多出精品工程,对施工全过程实施严谨、科学的试验和监控,掌握实践第一手资料,指导施工、控制质量。1.5、确保工期保证施工任务在280日历天内完成,并协调配合完成整个项目其它分包配套工程的施工内容。1.6、优质安全把ISO9001系列标准贯穿施工全过程,以一流的队伍、一

18、流的管理、一流的设备投入施工,无论结构、装饰均一次成活,合格率100%,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触电、防机械事故、防火等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指标达国标。1.7、注重环保在建点、施工过程中不破坏市区绿化、植被,施工过程中不制造任何环境污染源,一切有损环保的材料、机具均不在工程中采用。1.8、文明规范切实搞好标准化工地建设,文明施工,做到施工场地景观化,施工操作规范化,工艺流程程序化。二、部署原则2.1、目标管理原则按本工程招标文件确立工期、质量要求,合理配置生产诸要素,实现合同目标,确保工程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2 、程

19、序管理原则遵循“先深后浅,先上后下,先主后次,交叉施工,土建为主、安装穿插配合”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2.3、过程控制原则本工程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坚持“五化”,即:质量管理全面化,计划管理网络化,技术管理规范化,安全生产标准化,成本核算经常化。以取得工程质量的优质、高速和最佳的经济、社会效益。2.4、均衡施工原则以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保证合理、及时组织配置生产要素,达到均衡施工。力求做到均衡投入原材料、周转材料和劳动力,协调分承包穿插作业,做到施工生产的持续连贯,避免产生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现象,以达到最佳之效益。三、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根据该工程的特点,组建适应本工程施工管理的项

20、目经理部,配备具有成熟施工同类型工程并有较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工程师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并设立专业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项目管理班子,从而对项目实施总承包管理。下设综合办公室、工程技术科、质量安全科、材料设备科和计划财务科。以项目管理模式组织项目部内的生产诸要素,直接向建设单位负责。四、组织管理机构网络图组织管理机构网络图:(见下图)材料设备科生产安全科技术质量科计划财务科综合办公室烟囱作业队水电安装队钢结构作业队泥工作业队桩基专业队木工作业队砼作业队架子工作业队钢筋工作业队油漆工作业队土方作业队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综合班全体施工人员五、总体施工程序部署5.1、工程施工程序主要影响因素本工程施工

21、区域大、单位工程多,交叉作业频繁,安排好工程开展程序,对确保施工工期、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5.1.1、基础施工的影响垃圾坑池体、渣坑埋深最大,以及汽机房内基础,汽机基座基坑等深基坑对四周相邻基础施工影响较大,故0.000m以下施工重点在于垃圾坑池体、渣坑的施工,且与垃圾坑相连的部分基础必须等垃圾坑基础回填完毕后才能施工,因此必须投入重点力量予以保证。5.1.2、垃圾坑施工段上部结构的影响垃圾坑施工段为主厂房单体施工难度最大部位,且均为剪力墙结构,与之相连的楼层标高不相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围的部位施工,所以本工程的最关键线路是垃圾坑施工

22、段的施工。5.1.3、烟囱安全禁区的影响烟囱筒体施工阶段必须有30m的安全禁区,所以周围建构筑物必须尽量在烟囱筒身施工前完成,仅留小量工作待烟囱结顶后施工。5.2、施工区域的划分根据投标范围工程内容,平面上将本工程各划分为二个施工区域:第一施工区域:主厂房主厂房为施工重点区域,且根据施工情况划分为六个施工段,具体为:垃圾坑施工段、卸料平台施工段、锅炉施工段、尾气施工段、汽机及主控室施工段、栈桥共六个施工段;第二施工区域:烟囱; 5.3、施工队伍安排根据每个施工区域安排独立的施工队,其中烟囱为专业队伍,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在每个施工区域安排施工段,其中主厂房施工区域共分为垃圾坑、卸料平台、锅炉、尾气

23、、汽机及主控室、栈桥共六个施工段,并根据每个施工段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安排流水施工。5.4、施工程序安排5.4.1、由于主厂房内及垃圾坑施工段工期最长,是制约整个工程交付安装的关键线路,所以整个工程必须服从基础时先抢垃圾坑池体,主体结构时先抢垃圾坑区域结构安排。5.4.3、总体施工程序为先深后浅:5.4.3.1、垃圾坑池体:本部位埋深较大,是本工程工期控制的关健,基坑围护根据地质报告有资质设计单位设计经有关单位审批后实施。 5.4.3.2、除氧间:本部位对汽机间交付安装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施工汽机及主控施工段时必须将除氧间作为本施工段的重点。5.4.3.3、汽机间:汽机平台与汽机运转层平台邻近,须

24、等汽机基座运转层平台施工临近结束才能开始施工。汽机附属设备基础及沟道在基础回填过程中交叉施工(部分可以考虑二次开挖施工),最后浇捣毛地坪。5.4.2.4、锅炉间:本部位为最早交付安装的部位。重点是确保锅炉基础尽早完工,然后及时回填并施工上部锅炉平台结构。锅炉附属设备基础及沟道埋深不同,在基坑回填过程中交叉施工完成,部分地下设施要采用二次开挖进行施工,以便节约工期。5.4.2.5、烟气净化间本区域工期相对宽裕,但考虑到烟囱施工时,四周30米范围内为安全禁区,以及尾气部位为锅炉安装的主要场地,故要争取在烟囱施工及锅炉安装之前完成主要的基础结构工作。六、主要资源配置计划6.1、大型设备配置6.1.1

25、、模板、钢筋、周转材料等采用塔吊、井架作垂直运输;6.1.2、主体施工阶段:6.1.2.1、主厂房布置2台40T塔吊以满足工程物资垂直运输,塔吊回转半径36m,主要用于基础及主体施工。6.1.2.2、发电厂房配备一台40T塔吊以满足工程物资垂直运输。6.1.2.3、现场配置2套钢筋加工机械及木工加工机械。6.1.3、机械投入具体数量详见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6.2、劳动力投入计划6.2.1、劳动力投入量计划:项目部全体成员树立精品意识,挑选质量稳定、思想素质高、信誉好的生产班组进场施工,与班组签订的各类经济、安全责任书,详细周到,突出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的制约措施,直接

26、与经济挂钩,使工程质量有可靠的保证。各生产班组落实兼职质量员和安全员各1人。 劳动力应安排充足,进入基础及上部结构施工,按层配备劳动力,组织流水施工。6.2.2、劳动力进场计划表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要求及施工工序安排,施工期间劳动力配置详见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6.3、主要工程材料计划6.3.1、主要工程材料配置:项目部根据施工图纸编制施工预算,详细计算工程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并按分项工程分列,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工程材料的进场计划,并按计划及时由项目部材料设备科组织到位。6.3.2、主要周转材料计划根据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详细计算工程施工所需的各种周转材料数量及规格,制定周转材料进场计划,分轻

27、重缓急,保质保量供应。主要周转材料投入计划表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木 方6080m34002模板12202440m230000t=18mm3钢 管483.5t12004扣 件万只185可调撑托个60006安全网密目(绿色)m220000712穿墙螺栓带止水片套120006.3.3、认真进行原材料检验,特别是水泥、钢筋等重要材料,必须有质量保证书及合格证方可使用,要按规定做好抽样检验。6.3.4、进库的材料须验收后入库,并建立台帐。现场堆放的材料,必须有必要的防火、防盗、防雨、防变质、防损坏措施。6.3.5、材料使用监督6.3.5.1、现场材料管理责任者应对现场材料使用进行分工监督、检查

28、。6.3.5.2、认真执行领发料手续,记录好材料使用台帐。6.3.5.3、按施工场地平面图堆料,按要求的防护措施保护材料。6.3.5.4、按规定进行用料交底和工序交接。6.3.5.5、严格执行材料配合比,合理用料。七、施工用水用电7.1、施工用水施工用水分二路接入:第一路,主要用于现场零星砼搅拌、结构的养护、现场消防用水;第二路,生活区用水。7.1.1、施工用水量经计算,现场施工用水总量小于消防用水量,取消防用水量Q=10L/S作为施工用水量。 7.1.2、管径选择 d= =0.97m 故选择100管为主管,50为支管。7.1.3、管网布置本工程供水管分为生产用水管和生活用水管,供水主管业主已

29、引至施工现场,只需将100管和主管相接,并沿施工区域成环形布置,然后用50支管将施工用水引至现场各处,消火栓按间距为120m设置。7.2、施工用电7.2.3、供电系统安全措施现场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及TN-S接零,保护系统施行三级配电,三级保护。2)、从变压器到配电房:采用沟槽埋线,穿过道路;从配电房到配电箱:地下室施工期间采用PVC等穿电缆线沿围墙一周布设。上部结构施工期间,从楼梯间部位预埋PVC管穿线布置。3)、接地保护(按规范设置)4)、防雷保护塔吊、外脚手架四角、井架、人货梯均安装防雷保护装置。5)、配电箱、开关箱、熔断丝、插座均按规范设置。6)、地下室、楼梯照明采用36V低压照明。

30、7)、施工用电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维护,并制定有专门的检查维护制度。第三章 施工平面布置图1、布置原则 1.1、严格遵循设计及业主对施工现场的总体规划和协调,服从业主对施工现场总平的各项管理制度; 1.2、满足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要求,保证道路畅通,排水有序,材料堆放整齐,并尽可能减少运输距离,方便施工; 1.3、考虑施工各阶段对现场平面布置的不同要求,达到灵活多变,确保重点、兼顾一般;1.4、满足防火与技术安全的要求;1.5、做好信息化施工,按现场实际情况征得业主同意及时进行调整。2、现场平面布置2.1、场容、场貌布置按照基础、结构、装饰等不同阶段进行场地定期管理和调整。以场地东面入口大门为形象入

31、口,在大门口设置工程概况牌、场布图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宣传栏。2.2、大门、围墙大门设置门牌灯箱,力求美观、大方。2.3、场地确保施工场地整洁、干净。现场设环通的排水管网体系,进出口大门设置停车坪。2.4、运输道路布置根据业主规划道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即方便后期工程施工又能满足工程施工要求,使用厂区内部道路。3、临设工程3.1、现场办公楼与卫生布置3.1.1、现场办公楼设在综合厂房南面的网球场,现场办公室采用一幢二层的彩钢板活动房。3.2、机械设备、材料堆场、工具间布置3.2.1、钢筋、铁件、加工车间、木工车间,堆场布置在综合厂房的南侧,在塔吊的有效作业半径内,为全场地内钢筋加工、木模制作服务。

32、进入装饰阶段后,木工加工车间以装饰为主、钢筋加工车间改为安装车间及堆场,场地以装饰材料及设备集散为主,总体施工场地延续结构施工阶段的布置原则,单纯结构施工用地被装饰材料和加工场地所取代。3.2.2、搅拌机、砂、石堆场布置在综合厂房的北侧,为全场地内的零星砼及砂浆服务。3.2.3、砖堆场靠近拟建建筑物就近临时堆放,减少运距,提高生产效益。3.2.4、烟囱单独设立一个施工临设,设立钢筋,模板周转材料(设备)堆场加工场及预制构件加工场地。4、垂直运输工具布置4.1、综合厂房主体施工阶段设两台QTZ40塔吊,作为钢筋、模板等材料的运输,结构施工时在主厂房北侧、西侧及南侧各设置一台汽车吊作为塔吊垂直运输

33、的补充。为保证两台塔吊的正常使用,塔吊拟设置在主厂房的北侧和西侧,这样既不影响设备吊装,又能覆盖大部分主厂房,保证了结构施工时的物料吊运。4.2、发电厂房设置一台QTZ40塔吊。4.3、其他单体工程不设运输电梯,垂直运输主要采用汽车吊进行材料的运输。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结合甲方提供的总平面图,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分为基础、主体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及安装、装饰装修阶段平面布置图。具体详见附图二基础、主体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图三安装、装饰装修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图。第四章 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工作1.1、施工现场生产准备1.1.1、现场调查踏勘和环境调查:从工程投标阶段开始,即着手进

34、行现场调查,熟悉了解现场情况及周围环境情况。1.1.3、施工队伍进场组织与准备:根据各阶段需要,劳动力分批调集进场,明确任务及施工质量、安全技术目标。1.1.4、材料进场准备选择信誉好的供应商签订材料供应合同,货源确定。1.1.4.3、材料进场前,应先进行各项材料的试验、检验,以保证材料的合格使用。1.1.5、施工机械的准备:现场施工机具,由项目经理部提出计划,由集团公司设备公司供应,并由设备公司派出专人负责操作和保养。1.2、施工技术准备1.2.1、工程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学习施工规范、工艺标准、招标文件及业主、监理下发的有关文件,熟悉、了解本工程的施工特点,掌握各工序的施工工

35、艺和技术标准,同时组织专业技术工种进行培训教育,为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创造条件。接到施工图纸后,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看图、审图,尽快完成审图、工程量计算、材料计划等工作。申请业主、监理等部门进行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工作。1.2.2、接到施工图纸后,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尽快完成实际性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并报监理审批,开工前完成前期施工各工序的现场施工技术交底。1.2.3、开工前完成测量交接桩及其复核工作,完成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和控制网点测设成果报监理审批。用地范围及现状测量也在开工前完成,为工程开工创造条件。二、主要建构筑物的技术方案1、测量工程1.1、平面控制采用“坐标法”,采取“设辅线、内

36、引投、外校核”的施工手段进行平面轴线定位。基础施工前定位时根据建筑平面形状,设置平面轴线控制网。 1.2、基准轴设置:为将基准线准确地投测到0.00m平台。根据施工流程和分层流水作业需要,将新坐标基准轴十分准确投到建筑0.00m平台并经场外设置的轴线控制桩校核基准轴,并在预定位置所预设铁板上标上基准点,把四个轴红点连起来就成基准轴。上部建筑施工时以基准轴形成的四方形建立内部定位系统。 1.5、高程控制及沉降观察: 1.5.1、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高程,分别布设几个水准点,组成水准控制网,进行高程控制及沉降观察。 1.5.2、上部结构用水准仪把标高引至建筑四角,选择外墙上下无突出墙面阻挡的位置设置

37、标高基准点,用50m钢卷尺向上引,应注意所引每层都应从底层往上引,减少累计误差。 1.5.3、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沉降观察标,并根据要求定时测量沉降量。1.5.4、所有仪器、工具专人负责保管,专人使用,并做好原始记录,计算准确,并将沉降量及时传送监理人员及设计单位。2、土方工程2.1、土方开挖2.1.1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施工区域的土质为素填土,基坑土方开挖方案不妥,操作方式不当,各种不利因素容易叠加,仍然会出现塌方的可能。本工程场地土方工程总体考虑如下:本工程采用机械挖土辅以人工修正的方法进行土方开挖。因本工程起始挖方量较大,渗滤液池底板顶标高为-8.5m。基坑支护方式为:自然放坡+复合喷锚与杉

38、木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地下水治理:采取明沟排水及中深井降水(有土方开挖专项方案)。坑内采用明沟及盲沟排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水,基坑开挖后及时清理边缘,及时验收,及时浇捣砼垫层,以避免坑底因积水浸泡软化。土方开挖时在现场适当位置堆土,待池体施工完后挖出的土方作为填土用。2.1.2挖土时每边放大400mm作为工作面,垃圾池底部工作面放大1.0m,四周设明沟及集水坑,及时排除坑内积水。2.2、土方回填1)回填土必须按设计要求用素土回填,具体要求如下:a.填土中有机含量不超过5%。b.填土的最佳含水率,通过实验室实验决定。c.基坑内填土,最初在基坑底由于工作面不足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夯实遍数不少于

39、6遍;上部压实工具用8-12T平碾,铺土厚度30-40cm,压实6-8遍,要求压实填土的干容重大于1.6g/cm3。在池壁外围附近由于工作面小无法采用机械压实处采用人工夯实。d.正式回填前应进行填土压实实验,在满足压实系数的前提下,确定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填土最优含水率。e.平碾碾压行车速度不大于2Km/h。f.第一层回填前就将原地层夯实三遍后开始回填。g.每一层填土均需在碾压前检验含水量,碾压后检验压实系数。实际含水量超过最优含水率2%时,应对填土进行晾干或淋水24h后,含水率合格后方可碾压。压实系数采用贯入仪测定。通过现场试验以控制压实系数所对应的贯入度检验标准,贯入仪检验时,检验点间

40、距不小于10m。h.每层的压实系数和含水量的检验数值应作好记录备查。 2)土方回填关键是:1)回填材料严格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严格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分层夯实;3)设备基础四周要采用人工均匀回填,严防由于不均匀回填或机械压力等原因而造成小型设备基础及沟道位移。建议本工程回填采用塘渣。 3、钢筋工程 (一)、钢筋原材料的管理1.1、钢筋是建筑工程的骨架,对建筑工程内在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我项目部将严格钢筋进场的验收制度,按照规定对进场钢筋做原材料试验、焊接试验。钢筋应有生产许可证、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施工现场保管员查对标牌,外观检查。试验员按钢筋取样的有关标准,抽取钢筋原材及半成

41、品试样做力学试验,合格后再交班组使用。1.2、为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钢筋工程采用现场加工,地面绑扎和施工面拼接绑扎的方法。尽量减少操作层绑扎的办法,提高预制化程度。施工前先熟悉结构图纸。确保钢筋的品种、数量、质量、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钢筋翻样要计算出每种型号钢筋的规格、数量,并绘出大样图,注明起弯钢筋的起弯位置。钢筋配料填写清楚配料单,并经过专业技术人员复核后,交工人班组进行制作、绑扎。(二)、钢筋加工2.1、钢筋加工采用集中进行的方式,加工好后按施工的相应部位运输至现场进行绑扎。2.2、钢筋加工不使用未进行检测和检测不合格的钢筋。3.3、钢筋冷拉,采用控制冷拉延伸率方法

42、进行( 仅限于级钢),但冷拉率的数值,必须由试验室确定, 级钢在闪光对焊完成后,亦可用冷拉方法进行钢筋接投头处调直,但冷拉率必须控制在1%以内。 (三)、钢筋连接 3.1、本工程计划采用的钢筋连接方式有:机械连接、闪光对焊、钢筋电渣压力焊。3.2、柱筋竖向连接采用机械连接(18),应注意按图错开接头位置和出楼地面长度。3.5、机械连接3.5.1、钢筋滚压直螺纹连接钢筋滚压直螺纹连接,是采用专门的滚压机床对钢筋端部进行滚压,螺纹一次成型。钢筋通过滚压螺纹,螺纹底部的材料没有被切削掉,而是被挤出来,加大了原有的直径。螺纹经滚压后材质发生硬化,强度约提高6%8%,使螺纹对母材的削弱大为减少,其抗拉强

43、度是母材实际抗拉强度的97%100%,强度性能十分稳定。3.5.2、钢筋机械连接施工技术措施(1)钢筋切割钢筋应先调直并用无齿锯切去端头30mm,保证切口断面与钢筋轴线垂直。如钢筋头部弯曲过大,则不能使用机械加工,严禁用气割下料。(2)钢筋螺纹加工加工钢筋螺纹的丝头、牙形、螺距等必须与套筒牙形、螺距一致,且经配套的量规检验合格。加工钢筋螺纹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不得用机油作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液套丝。操作工人应逐个检查钢筋丝头的外观质量并做出操作者标记。经自检合格的钢筋丝头,应对每种规格加工批量随机检10%,且不少于10个,并填写钢筋螺纹加工检验记录,如有一个丝头不合格,即应对该加工批全数检

44、查,不合格丝头应重加工,经再次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已检验合格的丝头,应加以保护加戴保护帽,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待用。(3)钢筋连接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套筒的规格必须一致,钢筋螺纹的型式、螺距、螺纹外径和套筒匹配。并确保钢筋和套筒的丝扣应干净、完好无损。滚压直螺纹接头的连接,应用管钳或扳手进行施工。连接钢筋时,应对准轴线将钢筋拧入套筒。接头拼接完成后,应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互相顶紧,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加长型丝扣的外露丝扣数不受限制,但应有明显标记,以检查进入套筒的丝头长度是否满足要求。3.5.3、机械连接的基本规定采用螺纹套筒连接的钢筋接头,其设置在同一构件种纵向受力钢筋的

45、接头相互错开。钢筋机械连接区段长度应按35d计算(d为被连接钢筋中的较大直径)。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手里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宜超过50%。(2)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级或级接头,且接头的百分率不应超过50%。(3)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4)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5)当对具有钢筋接头的构件进行试验并取得可靠数据时,接头的应用范围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5)、接头端头距钢筋弯曲点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6)、不同直径钢筋连接时,一次连接钢筋直径规格不宜超过二级。(四)、钢筋的绑扎4.1、柱筋工艺流程:套柱箍筋竖向钢筋接长划箍筋间距线绑箍筋(拉筋)布第二道卡位钢筋(绑梁板筋)布第一道卡位钢筋a、为保证柱截面尺寸、柱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准确,在每施工层楼板结构标高以上100mm 布设一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