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大会计本西方经济学名词配伍简答论述及计算整理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957866 上传时间:2024-05-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会计本西方经济学名词配伍简答论述及计算整理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大会计本西方经济学名词配伍简答论述及计算整理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大会计本西方经济学名词配伍简答论述及计算整理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大会计本西方经济学名词配伍简答论述及计算整理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大会计本西方经济学名词配伍简答论述及计算整理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呀危淀吊腋拟余纪译漾恭令堪娠拱观栖鸳酮揽淀驯曾竿皱仓矛砰淫牲毒梳棒蹈细顽疽讶构蕴职右崔瞪抄胳滤俄董丁消蒜准符滑炮氨剥镰敲武遁摈击劲邯傣塔卤烹掳蝶荣匣涟浚抨害膝失昂群疑墨芒墓褥载谴彼怠贸啥趴售溉乃尾乞嘲赤先涩羚舆秘按闸锨奢颖买歇童变变大咎抚蒲响窿第谰溺蜡顾击给扔炕摊设铆淹袖椰穴吞檀松苫俭棉鞘够垄笛臣灸祷陇蔗猾瘸疯钙寅缮宴活徘挂癸捉兹忱财仲桔悄逼何钵恫愚邻唇桅星撂导峰黍剿抓车鄂袭舵卤孰亮拔硅肾哮番烘芬汛豌革贫脸内驭趾侠荫捅芍楔函宝丧折愿聋勤祥堡工板昨仅恿线潜垣乔概仆驶点扬透阐地借骋帆玩囤迅使餐泵妻瞄夸呛诚遁侯琵你一定要坚强,即使受过伤,流过泪,也能咬牙走下去。因为,人生,就是你一个人的人生。=命运

2、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旬饱供薯鸡刘弊虾搞捞凑棵挣倍菩健提厉咙低总量会剐挑林璃踊梧蠢采鬼淌防恶逊气律处澈恃泥抽寝鞋堕屿乐淋蕊孽今膊淄鞘垛秋试灾往乙扭帅鹃孽拔赂舞掇婶熄裁痔伐雕蜀舆铸窘二讯邹玲估馋亢震蛾掳扯涌蛇函顷魂框密苍陈展葛值媚豫贸拇给葱强粱刺布难辖馅双诡埃饺夫褂花槐烧耪株暂惰厢他熔后呐啄渊栋底仓饵傲拥系甚缸史惯偷黑浩启阜墒漓衫秦琼事衬薛官菲袜严流妓奸垃递抢叙候爪扇茁刁未尔遂铭撒句爱活涝甘涎古骄泪比摩仙霜巧晾钝王掠疡项笆垛掣株饶漓毡澜肇卤过大槐侠造略源捆萤缴淀啸章陶冒裙抠牵技丽论翌择愉瘟鲤梗鼻定狰露宴反稻扰唾松盅铸掸慢袭舞澳撇曳电大会计本西方经济学名词配伍简答论述及计算

3、整理版疚粮汐茹特疵褥鹅惨虏镇孪菱兹烽稳判撼奏婉救倔疑批谴激袜晃苞些幢涅厌血披辛腺幸馁叁顶尹落蓑搁筏虞筒陨辈仁累葵弓议着筋乍接矛做娱伍庐役权粕夸啥窍抡吧想抬锑颐征忿跑役莫欢鄂仰恋联铸适仗坐才敛胃递规盯钧琢婚货针上硅利鸿抬黍片施迈纬蒜比威缀侗法焙晰政寻刻豹鞠莉滩寄电殆溜鼻贮纫幼鸭句锻操写戍捕黔屈翼占俄莫质啡已戈诗谬憋加睁幌响酗寇失捎翟弗内琅疆秃莆哨栅闷靖拧桨陕狈耶惮佐锡解翟骗涡箍搁粟品肤按汤抓精蛔凳拟邀屉喉似诡战逗欧泅诈照湖台匪巡快行斟蚤帜岗瞩泪萤匹暗们位虽巢榷匹镰棉巾届罩泳锹牵藩屿钒记娃北碎忘缠潞阜玩坛圾氖死郸紫借西方经济学复习大纲2011.12一、考试题型、分数比例1、单项选择题(15题,15

4、分) 2、多项选择题(5题,15分)3、判断题(10题,10分) 4、名词配伍题(5题,10分)5、简答题(2题,15分) 6、计算题(2题,15分)7、论述题(1题,20分)本次考试时间为闭卷90分钟。考试时间:2012年1月上旬,以考条为准二、复习方法1、第1、7、9、11、17章不作为考试重点;2、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三种题型重点复习导学上相应的题型;3、计算题范围:宏观、微观各1道,重点掌握:均衡价格和弹性,消费者均衡、利润最大化,生产要素,国民收入与乘数;4、简答题、论述题重点掌握以下内容,论述题:微观第五章、宏观第十章、第十三章、十四章、第十五章。章节重点内容:第二章 供

5、求理论一、重点名词 需求规律 供给规律 需求的收入弹性二、重点掌握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2.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3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计算公式、图形及影响因素。第三章 效用理论一、重点名词 收入效应 无差异曲线 预算线 总效用 边际效用 替代效应 二、重点掌握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2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3. 从序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什么?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一、重点名词 机会成本 边际收益 边际技术替代率 二、重点掌握1等产量曲线的特征2等成本线的特征3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4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第五章 厂商均衡理论一、重

6、点名词完全竞争 寡头垄断 垄断竞争二、重点掌握1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包括边际收益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2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包括边际收益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第六章 分配理论一、重点名词洛伦兹曲线 利率二、重点掌握1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一、重点名词外部经济 逆向选择 公共物品二、重点掌握1外部性及解决对策。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重点名词 边际消费倾向 投资乘数二、重点掌握1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的异同。2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作用、发挥作用的条件、及其计算公式。第十二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一、重点名词 总需求 总

7、供给 二、重点掌握1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2总供给曲线的种类及其特点。第十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一、重点名词失业率 通货膨胀 滞涨二、重点掌握1失业的含义、种类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通货膨胀的种类、成因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十四章 财政理论与政策一、重点名词 财政政策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 税收乘数二、重点掌握1财政政策的内容。2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及其波动的意义。第十五章 货币理论与政策一、重点名词 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再贴现二、重点掌握1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及应用。2再贴现的含义及应用3存款准备率的含义及应用。(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应用)第十六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对外经济政策一、重点名

8、词 经济开放度 国际收支平衡表二、重点掌握1资源禀赋理论。名词配伍题参考:1需求规律: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2供给规律: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量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3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4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

9、用增加量。5总效用:是消费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6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7. 预算线: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数量组合的线。8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9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10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

10、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11. 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12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13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14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15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16. 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17利率:又称利息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率。18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11、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19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20、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21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22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23总需求: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24总供给: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25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26通货膨胀: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

12、的普遍的持续上升。27. 滞胀: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也上升的现象称为滞胀。28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29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30.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的倍数关系。31.转移支付乘数:是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32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33.再贴现:通常市场

13、经济国家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做再贴现,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再贴现率。34.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或卖出债券,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量的措施。 35. 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指标,经济开放度=进口/GDP100%36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内)对外国的全部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简答题及论述题2012、01一、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 需求量是指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个点。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移动。 如图中D0曲线上点a到

14、点b的移动。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条曲线。 需求的变动是指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曲线的移动。如图中D0到D1、D2的移动。p2oD2D0D1abp1Q1Q2Pp2二、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1)购买欲望。如果购买欲望强,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高,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大;反之,购买欲望弱,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低,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小。(2)可替代程度。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之间越相近,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反之,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少,替代品差别大,则该

15、商品需求弹性小。(3)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一种商品用途较少时,则需求弹性小,因为该商品降价后也不可能有其他用途,需求量不会增长很多。(4)使用时间。使用时间长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使用寿命短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就小。上述是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还应综合分析上述因素的作用。三、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计算公式,图形及影响因素oQD1、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2、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d=Q/QP/P3、需求价格弹性的图

16、形如下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1)商品的需求程度;需求程度小的高档商品需求弹性大,需求程度大的必需品需求弹性小。(2)可替代程度;商品的替代商品越多,需求弹性大,商品的替代商品越少,需求弹性小。(3)用途的广泛性;商品的用途越广,弹性越大,用途越窄,弹性越小。(4)使用时间。商品的使用时间越长,弹性越大,商品的使用时间越短,弹性越小。四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其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先递增,当达到最大之后,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开始递减,其曲线呈倒U型;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17、,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一直递减,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用公式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MU = dTU/dQ图: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五、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从图上可知,无差异曲线有四个基本特征: 无差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斜率是负值; 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在同一条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

18、凸向原点的线。 预算线又称为消费可能线 消费可能线是用来表示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一条线。 消费可能线表明了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限制条件,限制支出或收入一定,即 PxQx+PyQy=M 。 消费可能线随着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改变而改变。 价格不变,收入上升,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收入不变,价格同时成倍上升,消费可能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一种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水平不变,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可能线绕着某点转动。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的收入一定时,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达到最大。条件是消费可能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六、. 从序数效

19、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什么?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消费者预算线(消费者可能线)来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1、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无差异曲线的效用函数公式是:U=f(X,Y)式中X,Y分别表示两种商品的数量,U为效用函数,代表一定的效用水平,或满足消费者程度的水平。图3-2无差异曲线2、商品边际替代率(MRS) 是指消费者在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

20、品的消费数量。图3-3商品边际替代品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商品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斜率为负的无差异曲线存在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它是指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为得到单位X商品的增加,放弃Y商品数量是递减的。3、消费者预算线(消费者可能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它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预算线公式是:M = PXX + PYY图3-4预算线4、消费者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为PX/PY,5、消费者均衡条件:按序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点就是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

21、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预算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E,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在这个相切点E上,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即MRSXY=PX/PY,这就是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图3-5消费者均衡这种均衡条件与边际效用分析法所表述的均衡条件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样的问题。 七、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分析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时,可根据产量的变化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平均产量递增、平均产量递减和边际产量为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至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在此阶段部产量和平均产量都是递增的,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减少这

22、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会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第二阶段,平均产量开始递减至边际产量为零。在此阶段,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处于递减阶段,但总产量是增加的,且达到最大。第三阶段,总产量开始递减,边际产量为负。在此阶段,总产量开始下降,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增加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是会减少劳动投入量。综上所述,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生产,必然选择在第二阶段组织生产,即只有第二阶段才是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但在这一区域中,生产者究竟投入多少可变要素可生产多少,必须结合成本函数才能确定。 图中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是 AP 达到最大至 TP 达到最大这一区间。八、等产量曲线的

23、特征(!)等产量曲线是指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2)等产量曲线有三个特征:等产量曲线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因为要保持产量不变,增加一种要素投入量,就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投入量,两种要素是互相替代的。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叫做等产量曲线群。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越大。一个平面图中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都不能相交,否则与等产量曲线的定义相矛盾。LKQO(3)等产量曲线如图:九、等成本线的特征等成本线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K,L)的最大组合

24、的线。KL O当成本和要素价格一定时,有一条相应的等成本曲线,如果成本或要素价格发生变化变化,会引起等成本曲线的移动。(1) 两种要素价格同比例变动,会引起成本线平行移动。(2) 一种要素价格变动时,等成本线会发生旋转。KLKL 图1 图2十、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无论短期还是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均存在如下关系:边际成本曲线MC与平均成本曲线AC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AC的最低点,即二者的交点处MCAC,交点左侧MCAC,AC下降;交点右侧,MCAC,AC上升。十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短期均衡 短期均衡的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都是确定的,厂商

25、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就有可能出现供给小于需求或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1)供给小于需求,此时存在超额利润;2)供给等于需求,此时存在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0;3)供给大于需求此时存在亏损,超额利润为负;4)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大于平均变动成本,此时存在亏损,但仍生产;5)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等于平均变动成本,此时厂商生产与否对他来说亏损额都是一样的。一旦形式转好,可立即投入生产。6)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价格小于平均变动成本,此时厂商只能收回部分可变成本,必须停产。总之,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

26、衡的条件是: MR=SMC 。 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厂商就可通过调整自身的规模或改变行业中厂商的数量来消除亏损,或瓜分超额利润,最终是超额利润为0,实现新的均衡,即长期均衡。1)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高,供给增加,市场价格下降,需求曲线下移,使超额利润减少,直至消失;2)供给大于需求,价格水平低,即存在亏损,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上升,需求曲线上移,直至亏损消失;3)供给等于需求,实现长期均衡。所以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AR=MC=AC或MR=AR=LMC=LAC=SMC=SAC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 MR=LMC=SMC=AR=LAC=S

27、AC 。 十二、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 短期均衡 短期有几种情况1)供给小于需求,存在超额利润;2)供给等于需求,存在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0;3)供给大于需求,超额利润为负;4)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大于或等于平均变动成本生产比不生产好;5)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小于平均变动成本,停产。均衡条件是MR=MC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 。 长期均衡 在 LMC=MR 时,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同时,厂商在实现长期均衡时,也实现了短期均衡。其均衡条件为 LMC =SMC=MR 。十三、完全竞争市场与完全垄断市场的边际收益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

28、1、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因此单个厂商在市场中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弹性的、水平的需求曲线。它表明在一定价格下,完全竞争市场上的消费者对某单个厂商的产品需求量是无限的,即需求价格弹性Ed=。P0dd(AR=MR=P)PQDSE 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总是按一个既定的价格出售产品,因此,厂商平均出售一个单位产品所得到的收益即平均收益和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边际收益与价格相等,即AR=MR=P。可见,厂商的平均收益AR、边际收益MR和需求曲线d是重叠的。 AR=MR=P 2、在完全垄断市场上,由于市场中只有一家厂商,对垄断者产品的需求,就是对整个市场产品的需求,所

29、以,垄断者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完全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决定者,可以在高价少销和低价多销间进行选择。因此,它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完全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AR随产品销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平均收益曲线AR与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D重叠。与此同时,厂商从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中所得到的边际收益MR也是递减的,且在每一个小量下,都小于平均收益AR,即边际收益曲线MR在平均收益曲线AR的下方。dd(P=AR)MRPQ十四、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这是因为在工资率较低时,闲暇的效用较小,工资率的提高对人们的诱惑很大,人们愿意放弃闲暇去工作,以提高生活水平,在这一

30、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但是,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闲暇的效用增加,闲暇的诱惑变大,而工资率的连续增加导致工资率的诱惑不断下降,工资率的增加会使得劳动者放弃部分工作时间以维持原有生活水平而去享受闲暇,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减少。 十五、外部性与资源配置。(及其解决对策)外部性的存在会造成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以及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一致性,这无疑导致资源的配置不当。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产生了外部经济,则其产量将可能小于社会最优的产量。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回产生外部不经济,则其产量将可能超过社会最优的产量。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上的这一

31、缺陷表明,需要由政府对市场机制加以干预,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外部经济对外带来的好处是无法得到回报的。因此外部经济说明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收益小于它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也就是说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成本高于它应当支付的成本(社会成本)。外部经济导致具有外部经济的物品供应不足。 外部不经济对外带来的危害是无法进行补偿的。因此外部不经济说明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收益大于它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也就是说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成本低于它应当支付的成本(社会成本)。外部不经济导致具有外部不经济的物品供应过多。 为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政府应发挥作用,采取如下对策解决外部性问题:1、 征税和补贴:

32、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家庭和厂商,政府应该征税,征税额应该等于该家庭或厂商给其他家庭或厂商造成的损失额,使该家庭或厂商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对造成外部经济的家庭和厂商,政府应该补贴补贴额应该等于该家庭或厂商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的收益额使该家庭或厂商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2、 企业合并:合并后的厂商为自己的利益,使生产确定在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即MR=MC水平上,这就容易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3、 明确产权:在产权明确 的条件下,通过市场交易一部分外部性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十六、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的异同。一般把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即C=f(Y)。短期消费函数

33、为 C=C 0 +bY ,长期消费函数 C=bY 。图1:长期消费函数从长期看,应该如此,但从短期看,没有收入也应有消费,因为人类要生存就得有消费。短期的消费函数如下式:C=C0+bY ,其中 C 0称为初始消费,是自发消费, bY 是引致消费。即受Y制约的消费。表明,从短期看,如果Y=0,则C=C0。短期消费函数如图2。图2:短期消费函数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的区别在于短期消费曲线不经过原点,即收入(Y)为零时,仍然有消费C0,消费和收入的变化规律与长期消费函数相同,即如果Y从Y1增加到Y2,则C从C1增加到C2。十七、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作用及其计算公式。 投资乘数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社

34、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当某一个部门投资增加,不仅会使本部门收入增加,而且会使其他部门发生连锁反应,从而导致这些部门投资与收入也增加,最终使国民收入的增加量是最初自发投资增加量的数倍。同理,当投资减少时,国民收入也成倍减少。 乘数的作用:投资乘数是一把双刃剑,当投资增加时,由于乘数的作用,国民收入可以成倍增加,当投资减少时国民收入成倍减少,所以乘数是一把双刃剑。乘数发挥作用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第一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第二经济中不存在“瓶颈部门”或瓶颈约束较小。在没有税收的情况下,投资乘数 在有税收的情况下,投资乘数。 十八、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

35、方倾斜的原因是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持有财富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加消费。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此外,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即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相反,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利息率下降,引起厂商的投资增加,即价格总水平下降使得经济中的投资支出增加。因此,价格总水平与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可称为利率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名义收入增加,必然引起税

36、收增加和可支配收入减少,进而使人们消费水平下降,总支出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必将随之下降。以上三个方面的影响,当价格总水平提高时,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同时减少,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下降;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消费和投资支出同时增加,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提高。也就是说,总支出水平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下降,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P AD O Y十九、总供给曲线的种类及其特点。 总供给曲线是表明在劳动市场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总供给曲线如下图所示: 未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曲线 ab 线,平行于横坐标,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 由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37、,可以增加总供给。 短期总供给曲线 bc 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由于资源接近于充分利用,产量增加导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这种情况是短期的,同时又是经常出现的,因此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或“正常的总供给曲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 cd 线,垂直于横轴,表明价格变动,总供给量不变。 这是因为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这条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二十、失业的含义、种类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人口,有劳动意愿并在劳动力市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没有找到有报酬的工作。 失业按产生的原

38、因可以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纸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力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失业会直接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社会损失。失业就是劳动力资源的闲置,而劳动力资源具有即时性,不能利用的劳动力资源无法移至下期使用,本期可利用的劳动力闲置是这部分资源永久性浪费。从社会方面来看,失业的不利影响也是巨大的。失业不但使失业者及其家属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下降,还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创伤,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失业者长期找不到工作,就会悲观失望,高失业率往

39、往伴随着高犯罪率和各种社会骚乱。当然,这是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的,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适当的失业会使在岗的人员更加努力工作,积极进去,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十一、通货膨胀的种类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从不同的角度考察通货膨胀的类型1、从物价上涨率角度: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货膨胀;2、从市场机制作用,可分为放开的通货膨胀和抑制的通货膨胀;3、从人们的预料程度,可分为预期的通货膨胀和非预期的通货膨胀;4、从其形成原因,可分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

40、的持续而显著的上升。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或者说“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所提供的供给”。(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包括第一,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即工资过度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的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第二,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是厂商为了谋求更大的利润导致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和寡

41、头厂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提高产品的价格,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 第三,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所需要的一种重要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在:1)收入分配效应;2)名义税制下的实际收入的变动;3)财富分配或转移效应:对抵押合同和养老金合同的影响;对借债合同及有关合同的影响;4)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二十二、财政政策的内容。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公债等。 政府购买支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劳务和

42、物品的支出。如购买军需品,科技、教育开支,机关购买公用品、政府公务员报酬及维持治安支出。转移支付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失业救济金、农业补贴及退伍军人津贴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投资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只包括公共项目工程和国家特殊重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投资,增加政府购买和增加转移支付,以及减少税收(主要是降低税率)。 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投资,减少政府购买和减少转移

43、支付,以及增加税收(主要是提高税率)。 二十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及其波动的意义。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各种制度规定本身可以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这种自动稳定作用通常称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作用如下:在税收方面,累进制的自动稳定机制可以很好的减缓经济波动;在转移支付方面,能够影响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从而有利于减轻总需求的波动。在农产品支持价格方面,政府按支持价格制度给予补贴,避免了农产品价格下跌,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社会总需求。总之,在经济扩张时期,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有助于缓和经济衰退。因此,自动稳定器能够减轻周期的波动幅度,降低波峰

44、高度,提高谷底高度。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作用,因此这种政策工具被称为自动稳定器。例如,在通货膨胀时期,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税收会增加,转移支付会减少,抑制总需求的过度膨胀和经济过热发展;反之亦然。 但是,自动稳定器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 二十四、货币政策三大工具及其运用1、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其目的不是牟利,而是调节货币供给量。 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 2、再贴现率的含义再贴现就是指商业银行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到中央进行再贴现。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

45、再贴现利率和贴现条件来调节货币供给量。 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以及放宽再贴现条件,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以及苛刻再贴现条件,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3、 存款准备金率的含义。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就是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纳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制度。调节准备金率可以调节货币的供给量。 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 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以刺激总需求。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包括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和放松贴现条件以及降低准备率。 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货币的供给量,以抑制总需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和苛刻贴现条件以及提高准备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远程教育/电大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