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银行小微金融业务指引模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939243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小微金融业务指引模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银行小微金融业务指引模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银行小微金融业务指引模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银行小微金融业务指引模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银行小微金融业务指引模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年小微金融业务指引一、 工作思路2016年我行小微金融业务以“小额化、分散化、标准化、便利化”为指导思想,统筹布局、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流程管理、防控风险,稳步推进全行小微金融业务发展,积极培育对公基础客户群体。二、 工作目标根据以上工作思路,2016年我行小微金融业务具体工作目标为:(一) 有效增加小微企业信贷规模:1、 实现国标小微贷款“三个不低于”监管目标。 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小微企业客户数不低于去年同期客户数; 小微企业申贷率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2、 当年实现行标小微贷款新增100亿元。(二)夯实行标小微授信客户基础:加大客户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实现行

2、标小微企业客户有效增长,当年行标小微授信客户新增2000户。(三)防控对公小微企业授信风险:确保对公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控制在不高于全行对公不良贷款率2个百分点以内。三、 发展策略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总行将进一步完善小微业务六项机制建设,通过明确市场与客户定位,拓宽营销渠道,优化业务流程,构建相对独立的风险管控体系,加强小微金融相关体机制建设,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和财务资源等等发展策略,有效推动小微业务发展。具体发展策略如下:(一)客户策略以“配套型、集聚型、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为基本市场定位,加大对“科技型、绿色型”小微企业客户的培育力度,重点推进单户授信额度不超过500万元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1

3、、行业政策方面:(1)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转型升级方向的小微企业。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的发展。(2)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包括:消费服务、现代农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民生领域的小微企业客户。(3)积极支持“一带一路”、“三大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相关配套产业的小微企业。(4)限制进入国家不鼓励或不良率高、潜在风险大的行业。(5)严格控制不符合我行信贷投向政策的行业企业,以及与之产业关联度、紧密度较高的小微企业。2、市场定位方面:(1)围绕优势行业的大型企业、我行现有战略客户、上市公司以及其他优质大中型企业的上下游小微企业,按照供应链的思路选择与拓展客户

4、。(2)围绕衣食住行等民生工程的优质商圈,选择优质小微企业。(3)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支持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的优质小微企业。3、客户准入方面:(1)对于单户授信额度不超过500万元的小微企业客户,在符合总行下发的“小额融易贷”系列产品管理办法的前提下,可不受我行授信政策关于资产规模、销售规模、产能、产量等规模性指标及我行内部评级要求的限制。(2)对于单户授信额度在500万元-3000万元(含)的小微企业客户,基于“强抵押、强担保(仅限于保险公司提供的履约保证)”类客户,在符合总行“融易贷”产品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可比照单户授信额度不超过500万元的小微客户进行准入和管理。4、客户培育方

5、面:(1)推行小微客户“千户成长计划”,完善我行小微企业千户成长计划项下客户的筛选标准,加快客户培育。(2)提升客户综合服务,加强与银行内部各业务部门、集团各子公司开展有效联动,为成长型客户提供包括“投贷联动、高端理财、福利计划和阳光沙龙”等增值服务。此外,完善小微企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电话银行功能,增强小微信贷便利化的客户体验。(二)产品策略针对小微企业生产和经营特点,以客户为中心,构建我行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和特色服务。1.加强产品分类与差异化管理。(1)对于单户授信额度在500万元-3000万元(含)之间的小微客户,围绕企业生产特点和行业特征,配置“融易贷”系列产品,满

6、足企业差异化融资需求。“融易贷”系列产品包括:“抵押融易贷、银保融易贷、政采融易贷、节能融易贷、设备融易贷、商票融易贷、股权融易贷、支票易、税贷易、医健通”等产品;(2)对单户授信额度在500万元(含)以下的小微客户,配置“小额融易贷”系列标准化产品,与重点目标客户结合,加大市场开发、营销和推广力度。“小额融易贷”系列产品是在“融易贷”系列产品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小额化、标准化、便利化”的产品特点,包括“抵押类、担保类、结算类”系列小额产品。2.加快产品创新与升级。借鉴银行同业经验,结合不同的担保方式进行产品升级换代,提高我行对授信风险的控制力。具体工作重点如下: (1)资产抵押类融资产品。该

7、类产品可根据区域信用环境、小微信贷经营能力、特定业务场景等适度扩大抵押率、抵押物应用范围。可优化的小微信贷产品包括:抵押融易贷、商票融易贷、存单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及其他流动性较好的理财、有价证券质押等。(2)保证担保类融资产品。该类产品可适度扩大保险公司、担保公司、核心企业等第三方增信机构范围,此类小微信贷产品包括:政府助保金贷款、银保融易贷、设备融易贷、商票融易贷、渠道类产品等。(3)互联网和电子类融资产品。根据小微企业经营特点,依托电子化和互联网服务特点,通过大数据挖掘和电子化便利交易,为小微客户量身定制不同功能的信贷产品,加快互联网和电子化小微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如支票易、网贷易等。

8、此外,调动全行小微信贷从业人员的创新积极性,鼓励通过嫁接互联网、移动终端等科技手段,借助大数据技术和外部征信工具,加快小微电子化产品的创新,进一步提高我行对市场环境的应变力。(三)营销策略围绕小微企业目标市场和客户定位,加强与政府等第三方机构合作,充分利用网点优势,拓宽小微企业市场营销渠道,调动全员营销积极性。1.重点支持政府风险补偿资金项下的优质小微客户。对各级政府出资设立的、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担保增信的风险补偿基金项下小微企业,择优进行信贷支持,构建“银政企”三方共赢发展模式。2.加快担保机构渠道类小微客户的发展。重点推进保险渠道、资产管理公司渠道项下和国有担保公司渠道项下小微信贷业务。

9、3.深度开发“结算户、无贷户”小微授信客户。立足于我行小微基本结算户、一般结算户等现有的存量客户资源,通过支票易、税贷易、小微结算卡等产品,将“无贷户”转化为“有贷户”,提高客户对我行的黏性和贡献度。4.积极支持“优质圈链”项下小微客户。重点支持有稳定还款来源的圈链项目,如政府采购融资、医保金融、合同能源管理融资、优质核心企业供应链融资等小微业务。5.在公私联动方面,加快我行社区银行和小微支行的资源整合,提升网点服务功能,带动当地小微金融业务的发展。在对公内部联动方面,充分利用我行较成熟的供应链金融平台,结合发展良好的电子商务网络,加强小微企业电子化信息管理和服务。(四)风险管理策略根据小微企

10、业的经营特点和关键风险环节,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构建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独立的授信风险管控体系。1.完善独立的评审机制,优化业务操作流程(1)对于单户授信额度在500万元-3000万元(含)之间的小微授信业务,在全行范围内推广优化后的小企业“三查”模板、小企业评分卡等普适性信贷工具,按照现有的小微企业转授权政策和授信审批流程进行业务操作。(2)对于单户授信额度不超过500万元的小微信贷业务,突出“批量化、规模化和电子化”特点,以“抵押、保证、结算”三类打分卡作为授信准入标准,推行小额信贷业务批量化授信和集约化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小微授信自动化审批道路,切实提高小微授信工作效率。2.完善小微

11、专职审批人授权机制,探索小微企业信贷工厂模式(1)加强小微授信审批转授权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小微专职审批人制度,动态调整小微授信审批授权权限,实行有效的批量化审批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小微企业授信审批效率。(2)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流程实施再造,探索小微企业“信贷工厂”作业模式,将我行小微信贷业务的“人员配置、融资产品、风险控制、市场销售、绩效考核”等资源进行整合,对小微企业实行专业化、标准化、流水线式的金融服务,降低成本,控制风险,提高效率。3.加强“全面、全流程、全员”风险管理,加快不良贷款快速处置加强小微业务授信风险管理工作,加强监控小微企业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采取有效的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手段

12、,对于有问题小微贷款要“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总、分、支”层层将小微授信风险管理贯穿到小微授信业务的全流程。 此外,创新不良贷款处置方式,加快推出我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核销政策,对小微不良贷款核销范围和程序进一步扩大和明确,提高我行小微授信后管理的敏感性、前瞻性。(五)完善小微授信相关体制机制建设积极探索小微金融业务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继续完善风险定价、专业团队、激励约束和尽职免责等机制建设,督导分行加快落实小微金融业务职能和配套机制建设。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价格认真执行监管机构和我行有关小微企业服务收费政策,在小微企业风险定价机制建设方面,应充分考虑小微贷款的风险状况,参照银行同业和市

13、场价格,合理地确定小微贷款费率。2.健全小微金融业务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岗位责任,分解预算指标,加大部门协调和业务考核力度,单独配套财务资源。总行将加大对国标小微贷款和行标小微贷款的考核力度,继续开展小微金融业务劳动竞赛活动,从“行标小微业务发展、新拓展客户、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特色业务、小微信贷工厂建设、特色产品”五个方面加大小微金融业务的业务推动力度。3.合理配置小微金融人力资源按照总行小微金融业务职能调整的文件要求,督导分行尽快落实小微金融业务部门职能和岗位人员,提高分行人员到位率,加强小微金融产品培训,做好小微企业项目储备工作。按照“规模匹配、动态调整”的原则,合理配置小微信贷从业人员,充实我行小微企业客户经理团队,鼓励对公客户经理向小微客户经理转岗。此外,在岗位培训方面,加大对小微信贷人才梯队建设力度,积极培育小微产品经理、小微客户经理、专职风险经理、专职贷后人员等队伍,开展全行范围的业务培训、视频培训、以岗轮训、片区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增加小微客户经理交流和培训的机会,增强小微企业客户经理的市场前瞻性和敏感性。4.推行小微贷款尽职免责制度根据我行小企业不良贷款问责暂行办法,对于严格按照授信业务流程及有关法规,在授信各个管理环节都尽职勤勉的信贷从业人员,一旦授信发生问题可视情况免除相关责任,以提高业务人员开展小微金融服务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