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院感染暴发一、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二、处理流程临床科室发现3例及以上院感病例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感控科立即到病房核查 在确认暴发时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和上级有关部门 隔离病人加强消毒 同时查找感染源及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 制定控制措施 分析调查资料 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三、报告1、口头报告:临床科室发现3例及以上医院感染病例时
2、,立即报告内感科。(1)感控科调查后,有医院感染5例以上疑似病例或3例以上确诊病例时,应及时报告分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2)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爆发时,医院应于12小时内报告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同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2、书面报告:经核查确诊后内感科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递交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时间、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数量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医院感染病例处置情况及控制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四、应急处置1、隔离诊治病人(1)将院内感染病人及疑似病人分室诊治,与其它普通病人进行隔离
3、。(2)将传染病人及时转送隔离病房进行正规的治疗和护理。(3)相关科室联动及时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环境卫生学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2、环境处理院感人员现场指导,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及医疗垃圾处理工作。3、流行病学调查(1)对所有院感暴发病例进行查看、了解病史、核查实验室检验结果,开展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2)进行核实会诊,确认是否为真正的院感暴发或流行的存在。(3)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并及时完成调查报告。五、制定控制措施1、根据初步调查结果,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控制医院感染,协助科主任、护士长、床位医生及病区感染控制网络成员应该及时查找原因,并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2、
4、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3、分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4、积极做好诊治控制工作。5、根据感染暴发或流行的调查和控制情况,实施调整相应控制措施;必要时可采用关闭病房等措施。1.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临床科室经治医师立即报告科主任,同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确认后及时报告分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2.经医院调查证实出现以下情况时,医院应于12小时内报告本市医院感染质控中心、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3.当地卫生厅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
5、应当于24小时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4.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于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5.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二、医院感染暴发的处置预案1.临床科室发现3例或3例以上相同感染病例(包括症状相同或病原体相同等),应及时上报感染管理科。2.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到现
6、场核查,在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立即报告院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3.查找感染源及传播途径,隔离相关病人,加强消毒,必要时关闭病房。4.制定控制措施,分析调查资料,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三、医院感染暴发的具体调查步骤1.成立调查小组调查小组由分管院长、感染控制人员、医院流行病学专家、感染发生部门科主任及护士长、微生物学专业人员、药物学专业人员、后勤保障部主管等。2.对医院感染暴发病例进行查看,了解病史、核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开展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3.进行核实会诊,确认是否为真正的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的存在。4.调查感染暴发流行的起始时间及医院感染传播方式,列出潜在的危险因素。5.根据调
7、查情况,制定临时控制措施。如隔离感染源或可疑感染源或保护性隔离其他患者等。必要时可采用停止手术或关闭病房等措施。6.根据感染暴发或流行的调查和控制情况,实时调整相应控制措施并及时完成调查报告。7.调查小组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递交书面报告。注: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医院感染暴发传播方式:共同来源、带菌者传播、交叉感染、空气传播或其他方式。 3、通过活动,使学生
8、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中。D定额法是为了简
9、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
10、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
11、待摊费用。对 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